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现代化-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三天之后,全国各种都颁布了一条法令,以后不再征收户税了。在文申来看,征税户税是非常不公平,不人道的,取消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宋人眼里,那就不一样了。
在扬州的一个小村庄里,村长站在一棵老槐树下,拿着一个铜锣,使劲的敲着。没多久,全村老少全都围了过来。
一个中年男子拿着锄头,看着村长,打趣道:“村长你这是干啥呢,有啥重要事情啊。是不是又有什么劳役啊。”
“我觉得王大国说的不错,每次听到这锣声,我就知道没好事。不是劳役就是收钱,每一件好事。”一个壮小伙一副不耐烦地样子,看了看村长。
那村长嘿嘿一笑,大声道:“今天还真有一个好消息!”言罢,故意吊口味地看着众百姓。
“啥好消息?”
众人闻言顿时来了兴趣,一个个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看着得意洋洋的村长,如果他再不说,就要上去撕了他。
村长见百姓的兴趣全都吊了起来,故意咳了两声后,大声道:“今天,去县城得到一个朝廷新政策,那就是以后每家每户的户税以后就不用交了。”
“什么?真的假的?”
嗡的一声,众百姓异口同声地大声道。也是,这户税已经存了上千年了,不管哪个朝代都要交这个税。现在听朝廷不在收这个税了,感觉有点不可置信。
“千真万确!这是当今文太师亲自提议,并经过众大臣一直同意,而且从即日起施行。”
村长对百姓的表情十分满意,也有种飘飘然的感觉。
“那,如果那文太师以后下来了,那这税还会不会重新征收啊?”
一个老年人面容如刀刻,深深的皱纹表明了他的岁月苍苍。在他的一生中,见过了很多朝令夕改的事情。此时有点担心的问道。
“是啊!是啊!”其中人听后,纷纷迎合。
“这……”村长沉吟了一下,也觉得这样的政令能不能长久的执行下去。
“哎!希望这个文太师能多干几年……”
那老人长叹一声,摇了摇头,背着手,一步一颤地走了。
“这样的好官可是千古少有啊,我回去给他立牌位,把它供起来。让全家都记住他的好。”
“就是,就是……
就在全国百姓一阵兴奋的时候,最底层的官员也从中看到发财的机会,很多地方暗地里增加了田税,想从取消的户税里分得一杯羹。不过总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地方官员不管怎么收田税,都是针对有田产的百姓。那些没有田产百姓的税赋压力得到极大减轻。
另一个没有想到的结果就是,没有户税后,很多家庭进行分家,很多小家庭从大家族里面慢慢独立出来。以前由于收取户税,很多人不愿意从大家族里出来肚子过,现在不用交税了,当然都愿意出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
在三天里,文申把他在都堂的办公室重新整理了一下,整个格局和沂州办公室一样。檀木家具、实木地板、复古的灯具、两盆发财树和一个大鱼缸。
坐在太师椅上,看了看门边坐在实木沙发上的郑居中,笑道:“郑大人,你觉得我这房间装修的怎么样?”
郑居中环顾四周,有些羡慕道:“太师,你这房间弄得不错,等有时间,我也回去弄一个。对了,太师你找我来,有何事?”
“我打算成立一个新部门?”
“新部门?不知太师打算成立什么部门,主要职责什么嘛?会不会像科技司一样,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的部门呢。”
自从科技司成立后,一直由沈万三掌管,主要负责全国专利的发放和管理。虽然每年根据申请,发放了放多专利,但这些专利大多没有太大用处。导致很多官员认为科技司没有太大用处。
文申笑了笑,说道,“很多事情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没用,而是作用的显现比较慢而已。不先说这个,我打算成立报社。”
“报社?报社是干什么的?”
“简单的说,就是把每天新奇或重大的事情,编辑成文,印刷成册,然后发放到各地,让各地的百姓都知道国家每天发生的事情。”
“这样啊!印刷成本很高啊,会不会得不偿失啊?”
“应该不高,沂州我有专门的造纸厂和印刷厂,足够支持上百万份的发行量。我找你来,就是希望你能帮我找几个文笔比较的官员,负责内容的撰写和编辑。”
“文笔比较好的人那就太多了,不知太师希望年轻点的,还是年纪大一点的。”
“年轻点的!”
文申想了想,觉得年轻点的比较好调教,不像年纪大的思想比较顽固。
第三卷 展翅 第一百九十章 掌握大权
这日,凌晨五点左右,文申带着一群文武大臣,站在午门外,看着打着哈欠的众人,摇了摇头,暗叹:“这上早朝真是折磨人啊。也不知这些人天天上早朝是怎么熬过来的。也许,这些人晚上没事,睡得早吧。”
“郑大人,你天天这么上早朝,能受得了吗?”
郑居中揉了揉老眼,叹道:“哎,受不了又能怎么样啊。老朽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说不定那天就西去喽。”
“郑大人,你们每天几点起床啊,好像从你们家找这里有一段距离吧?”
文申想了想,觉得如果众大臣五点到这里,在这个没有快速交通工具的现代,真不知道他们几点起床。
“哎,老朽三点就要起床!”郑居中摇了摇头,苦笑道。
“是啊,我也是三点就要起床!”
“我也是……”
众大臣听闻讨论起床问题,顿时来了兴趣,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趁上早朝还有一段时间,文申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这工作时间安排问题。最后经过一段时间讨论之后,大体知道了大臣们的工作时间。
大宋朝官工作五天,休息一天。每逢新年、冬至、孔子诞辰、皇帝诞辰、清明、端午等节日会放一到七日不等的假期,其他还有婚葬等假期。
通过了解,文申觉得官员假期安排还算合理,之所以众大臣起得比较早,大部分原因就是住处离上朝的地方比较远。
“咚咚咚……”
几声钟声后,众大臣整理官服后,跟随引路太监,依次进入大殿。没多久,宋徽宗进入大殿,然后扫视众人,正坐在宝座上。
“太师,听说你免了户税,怎么此时给朕上奏啊!”
免户税之事,宋徽宗一阵不知道,直到前几天闹得沸沸扬扬,有个王爷才告诉他,这才知道。于是宋徽宗现在心里有点不痛快,暗想,这太师也太不把他当回事了吧。
“这种小事怎么敢麻烦陛下!微臣觉得陛下在重大节日,如祭天祭祖的时候。”
之所以没把免户税之事告诉宋徽宗主要是想探探他的态度,看看是否信任他,把权利真正交给他。现在来看,长生不老对宋徽宗的吸引力不至于强到让他放弃权利。文申想了想,决定再试试宋徽宗的态度。
宋徽宗闻言大怒道:“太师,你说这话是何意?难道朕就不能过问政事了嘛,只能当一个摆设嘛?”
文申淡淡一笑,“陛下,微臣没有这个意思。臣只是觉得,如果陛下想长生不老,还是少操心的好,如果长期操心,会折寿的。”
“你……”
宋徽宗听此,差点没气晕过去,憋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同时心中暗骂:“这太师太放肆了,这简直就是谋逆。”
想归想,但宋徽宗没有当场翻脸,因为他不状况文申到底有什么凭仗。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怒火,面无表情地说道:“太师总领三省事,这种小事的确可以自行做主。那些,今天各位爱卿可还有本要奏,如果没有就退朝!”
众大臣见此情况,也是大吃一惊,均想:“这太师玩的是哪一出啊?难道其中还有什么辛秘不成。恩,等退朝之后,打听一二。”
这次早朝就在诡异的气氛中结束了。
“啪!”
宋徽宗回到延福宫,越想越恼火,最后忍不住把桌子上精美汝窑茶杯摔了一个。一旁的刘贵妃见状,急言:“陛下,这是怎么样了。谁惹你生气了。”
“还不是那个文申!早朝之上居然公开让朕不要管政事,这不是谋逆是什么?”宋徽宗看了看刘贵妃,“幸好发现的早,如果在等几年发现,哼哼,还不知道这国师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
“啊!有这事?”
刘贵妃心里还是偏向文申的,不管怎么说他总是她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文申,她早就变成一堆白骨了。现在听说他如此对待宋徽宗,也不知说何好。
“今天晚上朕就派人抓了这妖道!”
宋徽宗想起他还掌握了百万禁军,心里不由得一安,同时也下决定除掉这国师。
“为什么不现在就去抓这妖道?此时这妖道孤身一人在京师,陛下只需派出几百人,就可以抓获此人,然后在派大军去沂州,剿灭沂州的妖道部队,同时接收沂州的各种作坊。”
一旁的梁师成轻轻地说道。这梁师成是和王黼等人是一伙的,自从王黼等人被贬后,只是担惊受怕。现在见宋徽宗要对文申下手,巴不得现在就下手。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哦,看来陛下对微臣很是不满啊!”
宋徽宗等人心中一惊,暗想,这地方应该不会有外人啊。当转头见是文申时,更是吃惊,都是心中也感觉到一阵害怕。
“太……太师你是怎么进来的!难道你想谋反不成?”
此时宋徽宗大脑一片空白,同时心中异常害怕,觉得太师要对他不利。刘贵妃也不自觉地向宋徽宗靠拢,而梁师成小眼微转,不知想些何事。
文申扫视厅房,微微一笑,“陛下,微臣觉得这里不是谈话的好地方。有一个地方,臣认为不错,陛下要不我们一起去看看?”
“好啊!就依你言!”
宋徽宗心想既然要去另一个地方,肯定就要出这个房间。当时一出这个房间,外面的守卫就会看见他们,当时只要他微微一暗示,就能把这妖道抓住。
美事还没想完,宋徽宗等人就觉得眼前景色一换,发现他们已经来到一片荒漠中。宋徽宗见状面色大变,急道:“国师,这是那里?怎么是一片无垠的荒漠。你是怎么把朕带到这里来的。”
文申笑了笑,然后就想变戏法一样,凭空拿出一个蓝色塑料圆桌、三个塑料座椅,接着又拿出一个太阳伞,把它插到圆桌中间的孔里面。
“陛下、贵妃娘娘你们做啊,站在太阳下面你们不热吗?”
文申又拿出三瓶王老吉,打开后递给宋徽宗和刘贵妃,当然一旁的梁师成只能站在太阳底下干看了。
“国师,你还没说这是那里呢?还有你是怎么把朕带到这里来的。”
此时,宋徽宗哪有心情喝这东西,正是一脸恐惧地看着文申。
文申喝了一口,说道:“这里距离大宋京师有数十万里之遥!如果陛下打算自己回大宋的话,可能这一辈子也到不了大宋。”
“啊……难道国师你真是神仙之人,能瞬移万里。”
刘贵妃倒还镇定,觉得他应该不会加害于她,于是轻轻地拿起王老吉,喝了一口,暗叹:“这么热的天,喝一口这东西真是身心气爽。”
“你们说是就是吧!”
“拿到你把朕弄到这里啊,想软禁起来不成。朕那么信任你,把三省之事都交给你,你居然对此对朕。”宋徽宗异常郁闷地说道。
“既然你把三省之事交给我,陛下你何必再过问政事呢?”文申淡淡一笑,“陛下你有两种选择,一是回大宋做一个安逸的皇帝,没事画画画,写写字,或者和贵妃们做一些你们爱做的事。二在这荒漠里,慢慢地被晒成人肉干。陛下你选哪一个啊。”
现在宋徽宗心如刀割,但在文申面前,他觉使不出一丝力气来,暗想:“纵有百万禁军又能如何,在这些神仙之人眼里都是一群废物。”
良久之后,宋徽宗点头苦笑道:“朕选择第一个!”
文申微微一笑,“这就对了嘛!不过,回去以后陛下可别在受人蛊惑,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说着,有意无意地看了看梁师成,“到那时结局可以就不会这么好了。微臣可能会把所有的皇亲贵族都带到这里来。你知道最终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吗?”
“什么样子?”
“自相残杀,人肉充饥,人血解渴!”
宋徽宗闻言浑身一哆嗦,吓得差点尿了裤子,急忙道:“国师乃忠君爱国之人,朕对怎么会爱卿不利呢。刚才全是这狗奴才蛊惑朕,朕看就把他留在这里晒成人肉干好了。”
“陛下圣明!”
“不要啊,陛下……”梁师成闻言一声惨叫。
第三卷 展翅 第一百九十一章 政治变革
一个人烈日炎炎的大沙漠里能存活多长时间。以前文申不知道,不过现在他知道了,答案就是两个小时。
梁师成被挂光衣服,简单捆绑之后,丢到五十度的沙漠里。哀嚎了一个小时后,终于进气多出气少,又抽搐了一个小时候后,彻底地死在太阳下。
“这妖言惑众的太监终于得到了罪有应得的惩罚!”
文申靠在椅子上,喝着冰镇王老吉,看着面色发白浑身发抖的宋徽宗。其实他觉得对宋徽宗已经够好了,如果按照原历史的进程,宋徽宗可是全家被金人抓到黑龙江。男的被杀,女的被奸,比起现在的状况不知惨了多少倍。
“国师说的极是,这死太监早就该死了。”宋徽宗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大汗,“国师,不知我们何时回京师啊。”
“陛下,何时回去都可以!”
“可……可是,如果国师不施法,朕没法出去啊?”宋徽宗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非常难受。
“那好吧,希望陛下回去之后,能做一个好皇帝,努力研究一下诗琴书画,至于其他的嘛,就不劳陛下费心了。”
“国师说得极是,以后朕就多研究一下书画,对此朕还是有一些心得的。”宋徽宗心中一阵发苦,但嘴上却急忙答道。
“陛下圣明!”
言罢,文申便带着宋徽宗和刘贵妃回到延福宫。宋徽宗扫视熟悉的延福宫,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当看到文申后,他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梦。
“陛下,微臣建议,明天就把枢密使撤了,由微臣负责禁军比较合适?”文申想了想,有必要把禁军的指挥权搞到手。
闻言,宋徽宗脸色极其难看,他此时心里非常想派人把这逆贼抓起来。但一想到梁师成的惨状,顿时没了脾气。
……
第二天,宋徽宗颁布旨意,由文申兼任枢密使。这样,军政两权全部掌握在文申手里。当然,大臣里面肯定有一些不服的,但一时两刻还不敢蹦出来进行挑战。
面对驻扎京师附件的几十万禁军,文申觉得有必要给这些人找些事情干。想了半天之后,他决定拉出三十万军队,用来修建京幽铁路。另外在拨出二十军队用来疏通隋唐大运河,特别是洛阳到幽州的永济渠。
当把这个命令下达到禁军时,引起了军队的一阵骚动。其中有几个武将找到文申,问道:“枢密相公,为何让我们堂堂禁军去修什么铁路和运河,是不是太过分了。”
文申冷冷地看着这几人,说道:“你们吃的饭是谁给的?”
“朝廷!”
“现在朝廷让你们去修铁路,还委屈了你们不成。”
几个武将绞尽脑汁也没想到一个合适的借口。文申见状嘿嘿一笑,“你们不远去修也可以,本官完全可以找民夫去修建。只可惜了那丰厚的工钱,只能给民夫了。”
“工钱?什么工钱,拿到修建铁路运河还有工钱不成?”其中一个武将眼睛睁得大大,急切地问道。
“当然有工钱,不过也不多,一个月一贯钱而已。想来你们也看不上。”文申摆了摆手,说道。
“枢密相公,下官觉得这个修铁路运河还是需要一些力气的,我们禁军各个都是强壮年,修建这东西绝对没有问题。我看,明天就是可以去修建了。”一个武将对其他几个挤眉弄眼道。
文申嘿嘿一笑,“哦,你们不是不愿意干这种体力活嘛?”
“哪能啊!”
几个武将异口同声道。其实北宋末年,很多武将吃空饷,禁军缺额缺的很厉害。现在让他们去修建铁路,这些武将怎么可能派出那么多人,即便是临时招人,也损失了他们的小金库。现在文申出钱,那就不一样了,他们完全可以临时招人,而且还有的赚,这样的好事当然不愿意放过了。
……
张君宝得知,有三十万大军援助他修建铁路时,顿时喜出望外,对文申说:“东家,有了这三十万人,我想两年就能建好京幽铁路。”
“那就好!对了,现在黄河大桥想好怎么建了吗?”
文申所在的位置就是打算修建大桥的地方。看着浑浊宽阔的黄河,他还知不知道怎么修建。
“想好了,不过说起来挺麻烦。需要机械厂制造很多配套设备,主要的有钢管、钻机等等。于是要到年后才能进行修建。现在我们修建陆地部分。”
“恩,只要你们有办法修建这大桥我就放心了。”文申看了看张君宝,笑道:“君宝,现在你也有二十七八了吧,结婚了嘛?”
张君宝低头羞涩一笑,低声道:“天天忙,哪有时间结婚啊。”
文申皱了皱眉,故意冷声道:“君宝你这可不行,再忙也要成家不是。你也修了几年的铁路了,很多工匠都是老手了,你没有必要天天在工地呆着。
我现在就给你一个任务,今年必须结婚,如果完成不了,我就辞退你。”
“别!我保证完成任务就是了。”言罢,张君宝脸上红了一大片。其实,张铁林老早就给他找好了,但他一直忙,就拖着没有结婚。
……
会修建铁路的人不多,但会修建疏通运河的宋人那就多了。文申很快就在工部找了十几个有此经验的官员。然后,派他们指挥二十万禁区疏通运河去了。
这些事情虽然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做起来相当复杂。好在文申不是一个人战斗,还是一群人在战斗。宋朝别的没有,有本事的官员还是很多的。要不然唐宋八大家,怎么六个在宋朝呢。
这日,文申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桌子上半米多高的各种折子,一阵头大,暗骂:“这才几天啊,这这么多折子要自己看。
真不是宋徽宗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看来有必要改变一下这种状况。”
很快,文申便在都堂召开了,部级以上官员闭门会议。
“太师,今天把我们召集来,不是所为何事?”
“你们递上来的册子,我一个也没有看,现在你们全都拿回去。”文申指了指桌子上的奏折,极其平淡地说道。
“啊,太师,这是为何啊?”郑居中心中纳闷道。
“我没时间干这些无聊的事情!这些折子以后由你和余大人负责审批,最后你们两每天给我上一个册子,说说你们每天都干了些什么,就可以了,但不要超过一千字。”
“这不太好吧!”
郑居中和余深异口同声道。同时心中暗想:“如果真的这样,那权利可就大了。但里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两人意见一致还好,如果不一致那可怎么办呢?”
当两人把这个问题讲出来之后,文申看了看再做的六部尚书、尚书左右承、中书舍人、给事中等人,笑道:“以后遇到拿不定的,一律有你们十一人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啊……”
这些人没有想到,文申会如此做。这样一来,文人集团的权利那就打多了。相当于,把宋徽宗的权利分配给了大臣和文申。而文申又是一个不怎么管事的主,就等于文人集团掌握了这个朝廷的运作。
权利这东西的确是一个好东西。一旦他得到了,再让他交出来,那比杀了他还难受。本来还抵触文申的文官集团,现在也慢慢地偏向文申起来。
第三卷 展翅 第一百九十二 大宋时代周刊
为了加强京师的安全,或者是以防京师有人图谋不轨。下令让王朝率一万五千人,坐专列抵达京师。由于大量禁军开赴工地,空出了大量兵营,正好由王朝等人驻扎。为了便于管理,文申把这一万五千人命名为大宋禁卫军。
部队来京稳定后,王朝来到文申都堂办公室,敬礼道:“参见委座!”
“坐吧!”
王朝坐到沙发上,文申继续说,“来京这段时间还适应吧!”
“还行吧!就是觉得没有沂州方便,很多东西这里就没有。”
“很多事情要慢慢来嘛!用不了几年,沂州有的这里一定也会有。”
不管怎么说,沂州也发展了八年多,很多地方都比京师先进。不过现在文申坐镇京师,其发展重点肯定会向京师慢慢转移。
“我来京师这段时间发现这里面水很深啊。很多禁军看起来对我们不满啊。真想教训他们一下。”
随着禁卫军入住京师,原来守卫京师的禁军很多将领对此很是不满意。但这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这些将领只能表示不满而已,其他的事情还真做不了什么事情。
“你对此不必理会,但如果他们找死,就狠狠地教训一下,让他们知道禁卫军的厉害。”文申喝了一口茶,“今天你来得正好,现在给你一个任务,就是进行军队扩张。我希望年底时,禁卫军能达五万人。军费暂定每年五百万元,至于武器你自己想办法。”
闻言,王朝大喜道:“这可是好事!我老早就打算扩军了。至于军备我早就想好了。沂州化工厂现在能生产很多火药,而且他们联合机械厂生产一种单发火枪。虽然没有我们现在用的厉害,但比起那些大刀片子强多了。”
“哦,还有这事!”
文申呵呵一笑,暗想:“这次化学专家做得不错,等回去后一定要奖赏一番。这王朝说的单发火枪应该就是步枪了。有了火药,凭借现在的钢铁实力生产步枪还不是手到擒来。不行,我要去沂州看看。”
……
王朝走后,文申通过空间来到沂州化工厂,发现在其不远处新建了一座工厂。于是来到这个新工厂发现李德清、韩鹏飞以及化工专家都在这里。
神出鬼没的文申把这几个下了一跳。韩鹏飞心中砰砰直跳道:“老板,你这也太吓人了。幸好,我们心脏能力还算强大,要不然真能被你吓死。”
文申呵呵笑道:“听说你们成立了一个枪械制造厂,这不是急着来看看嘛,怎么样,这个工厂应该就是枪械制造厂吧。”
“还真让老板你猜对了。这个正是枪械制造厂。前段时间,火兄在化工厂不是成功生产处各种火药嘛。我想现在我们有各种机械工具,完全可以生产简单的步枪、手榴弹啥的。所以,就开办了这个工厂。现在我们一个月可以生产一千条步枪、十万发子弹,上千手榴弹,如果人手充足,还可以增产。”
“哈哈,不错!这步枪怎么样?走,拿一个给我看看。”
“没问题!”
一刻钟后,众人来到射击靶场。文申拿着身长一米左右的步枪,十分欢喜的拉着枪栓。哗啦哗啦的枪栓声,在他听来十分动听。
“老板,这枪是模仿美国春田190毫米口径,弹匣容量五发,全枪八斤左右。射击精度还算不错。”
韩鹏飞说的头头是道,看来他对此枪械还是有一定研究。
“很好!接下来,我将进行大规模扩军,需要大量的武器弹药,你们现在就招人进行扩产。”文申突然想起造船的事情,“对了,造船厂那边怎么样了?”
“又有一艘钢铁船下水了。不过,现在焊条已经不多了。我想总不能一直靠老板救济吧,所以我们就研究了一番铆焊技术,虽然没有电焊速度快。但胜在可以自产自足。”
“恩,都不错!每人一百金元奖励!”
众人闻言大喜道:“谢老板!”
……
文申在沂州陪家人玩了几天后,回到京师。刚回来,郑居中就带着几个年轻人,找到他。见此情景,笑道:“郑大人,你带一个年轻人来此,意欲何为啊?”
“太师,前段时间你不是说要开办什么报社嘛,让我找几个文笔比较好年轻官员嘛,这不我给你带来了?”
郑居中言罢,那个年轻人急忙上前作揖道:“下官黄潜善,参见太师!”
“本官找你来,就是让你负责报社!想来郑大人已经告诉你过。”
“是的!根据郑大人所说,也做了一些准备。下官认可报社应该就是把起居舍人上报御史台的信息,向外部百姓公开吧。”黄潜善毕恭毕敬地说道。
“恩,你说的不错!除此之外,你还要在各地设置人员负责收集本地区的奇闻异事、经济情况等等,然后把这些信息上报到你这里。最后进行校正刊发。”
“太师,这期刊叫什么名字好呢?”
文申一手摸了摸下巴,另一只手放到桌子上,轻轻敲着桌面,“名字就叫《大宋时代周刊》好了,每周一期!”
“大宋时代周刊?是个好名字!不过,如果一周发行一期的话,我们不一定能各地的信息极是传到京师啊,如果各地都有电报就好了。”
“恩,接下来,全国所有州府全部配备两到三天电报机。到时电报人员将会和你的人一起去各个州府。你现在招募可以下放各州府,并有一定文笔之人。”文申想了想,又道,“给你第一个要求就是所有州府的下派人员不得使用当地人,以防出现上报虚假信息情况。”
……
随后,黄潜善招募了三百多人,并进行了一个月的培训,然后被派到全国以三百多个州府。一起前往的还有六百多名电报人员。这些电报人员都是这些年在沂州兵营培训的。
虽然电学专家制造出了有线电报机,但由于很多地方没有架设电线,所有不能使用。为此,文申回了趟现代,向王刚要了一千多台无线电报机。
随着各州府无线电网络的建设成功,各地之间的联系也日益频繁起来,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卷 展翅 第一百九十三章 现代物语
在向王刚要无线电报时,他提了一个请求。当时,文申忙着把电报机运到宋朝,没时间理他,现在忙完之后,决定回去看看。
北京西北部是连绵起伏的燕山。建国后,政府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在此挖了全世界最大的坑道结构。从外面看没有异样,但很多山里面已经挖空了。山洞里有大量储备,足够上百万人用十年之久。
此时,这里已是中央政府的指挥中心和战略基地。其中,一个大山洞里灯火辉煌,中间一个长性方桌。四周坐着八个人,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王昭君老爸王刚。而文申坐在他的对面,看着众人,等待王刚开口。
“现在出现了新情况。大量丧尸出现了死亡,经过我们的研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这些丧尸没有获得食物饿死了。”
“额,丧尸也能饿死?”文申感觉有点怪异,惊讶道。
这是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中年人扶了扶眼镜,笑道:“丧尸为什么就不能饿死!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地方,这些丧尸光消耗体力,而不进食时间长了,肯定会饿死。”
听此,文申心中一动,暗想:“对啊!丧尸说白了就是一种丧失理智的怪异生物,肯定脱离不了自然规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