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三桂新传-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跃天听说还有更绝的,不由好奇心大起,连忙问个究竟。

三桂答道:“最开始我的想法是每杀过一个地方之后,就在那附近的河水以及水井中下上剧毒,反正我们短期之内是不会再回到那里了。但是后金人不一样,他们还要继续开垦那里,这样只要是有后金的人住过去,那他们就必死无疑。至于死多少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韩跃天闻言不由的拍掌叫好,连称果然够绝。

郭师刚听到这里不由得闪过一丝骇然之色,这种下毒的恶劣手段一旦使出来,的确是令人难以防范,而且往往能够杀人于无形之间。不过就像刚才三桂说过的,此举的确是太过有伤天合。估计换作自己打死也不会做这种惨无人道的卑鄙之事。而三桂方才却轻描淡写的把它说将出来,证明在他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将死掉多少人放在心上,真可以说视人命如草芥。郭师刚现在已经深深的感觉到,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青年将军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救自己出苦海的少年了。他变化的实在是太可怕了。

洪安通此时忽然笑道:“要谈起下毒、用毒这些伎俩,不是我夸口,当今之世恐怕没有几人能被我放在眼内。对于各种毒物,无论是活物还是死物,我都能随意的将它们操控。因此日后有的地方如需用毒,尽管和我说一声。我保证不出几日,便能将你所需的毒药配制出来。

三桂听洪安通这样一说,立时想到他正是这方面的大行家。记得在前世的书中记载,很多种药物丹丸都是由他亲手配制而成,且俱都神效无比。想到这里,三桂不禁暗道怎么突然把这件事给忘了。还好经他提醒,否则岂不是错过了这个使毒的大行家!

当下三桂嘱咐几人,这几日的军事行动只是牛刀小试,接下来还要有更多甚至更大这样的行动,而且后金突然遭到袭击,有可能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但随着这样的行动越来越多,敌方的警惕性一定会大大提高,因此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万一不小心遇到后金的大队骑兵,千万不能硬拼,要凭借自己队伍胜过后金的灵活机动性迅速撤离,不管撤离到哪里,只要不被后金军堵上即可。要做到敌进我退,敌退我扰,杀一地立即换一个地方。就算是遇到后金军几千甚至上万人马,只要当时不和他们硬拼,尔后瞅准机会,突然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肯定能将敌人打得大败。这种战术就叫做游击战,又叫做“麻雀战术”!

三人边听三桂的战术指点边暗暗记在心上,同时对三桂的这种从未听过的麻雀战术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对于三桂的奇思妙想更加佩服的五体投地。

就这样,三桂的影子军团开始在后金的后院杀人放火,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屠杀了后金女真族人将近十万,抢走金银珠宝无数,还焚烧了七八座粮仓。至于毁屋拆房、破坏农耕等举措更是数不胜数。

三桂的影子军团在后金的大后方的这种频频动作立时将整个后金弄得鸡犬不宁,心惊胆颤。况且影子军团所展现出来的疯狂屠杀让所有的后金人心绪不宁,生怕有朝一日会突然杀到自己的家门口。一时间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这个不好的消息也传到了皇太极的耳中,此时他正亲率大军攻城略地,准备一鼓作气攻下整个辽东,一直打到山海关去。忽然接到这个消息,险些没把皇太极气死。什么人竟如此胆大包天敢袭击自己的后方?虽然由国内传来的消息并不清楚偷袭的一方是何方神圣,但皇太极和他的幕僚们经过认真甄别,还是立即辨认出这定是吴三桂的那支影子军团所为。

皇太极在大帐内当场将三桂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不过骂归骂,问题还是要解决。而此时正是后金大军攻占辽东的关键时刻,非到万不得已,皇太极实在是不想在此时候撤军而导致功亏一篑。但来自后方老巢的庞大压力也让他食不知味,毕竟他虽然是名义上的后金大汗,但地位并不如皇帝那般惟我独尊。如果将后方的所有贵族都得罪了,他的汗位也将不保。因此皇太极在万分无奈之下只得采取了一个折中措施,派大阿哥豪格亲率两万后金精锐骑兵前往后方消灭吴三桂的影子军团。自己则继续在这里坐镇以巩固战场。

当豪格的两万骑兵回防的时候,三桂早已得到消息。因此他开始灵活运用起麻雀战术,和豪格玩儿起了捉迷藏。由于三桂的影子军团行动迅速且隐蔽,而且后金的境内多是深山老林,要想顺利的找出一支可以躲藏的军队谈何容易!因此豪格带着大军东奔西跑,足足花了半年时间,依然连影子军团的衣角都没摸到。而更可气的是,他的军队每每刚到东边,西边立刻传来警报,影子军团又在那边大肆烧杀抢掠。等到他匆匆忙忙率队赶过去的时候,早已是人迹全无。紧接着东边却又传来警报,吴三桂的影子军团又在那里出现。豪格只得又率队匆匆返回。有的时候甚至出现许多地方同时报警的消息,就这样来来回回,豪格被折腾的疲惫不堪。最后他不顾手下将领的劝阻毅然决定分兵,于是两万人分成四队,各自奔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是这分兵一招不但没有任何效果,反倒有一队五千人的骑兵遭到影子军团上万人的突袭。惨败着逃回来不说,还损伤了一多半的人。豪格无奈下只得重新收拢军队,并将损失立即上报给皇太极,从此后再也不敢分兵了。

皇太极闻报气急败坏,将豪格好生一顿斥责。而辽东战场这里由于缺少了两万精锐,战场形势依然没有任何进展。皇太极思前想后,觉得以目前的形势看,还是立即回兵稳固后方要紧。当下亲率后金大军八万余人,浩浩荡荡的回归本部。

第七十五章   实力大增  上

当皇太极亲率大军八万余人风驰电掣般的匆匆赶回老巢的时候,三桂闻得密报,立即下令,各队化整为零,迅速撤退。因此当皇太极的大军与豪格的人马汇合之时,三桂的影子军团早已消逝在深山密林之中不见踪迹。

皇太极将手下数十万大军分为四队,每队两万五千人,在众将面前下了严令,务必要尽全力找到吴三桂的军队所在。如果哪队将之找到,不必提前奏报,可以直接灭之。除了那吴三桂要生擒活捉外,其余人等一律就地剿杀,以为本族的父老报仇雪恨。

众将领命纷纷离去。

又是两个多月过去,依然没有吴三桂影子军团出现的丝毫消息。皇太极大发雷霆,将各队的主将狠狠的斥责了一番。但却依旧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

就在皇太极一筹莫展之际,谋士范文程献计道:“大汗,我军经过两个多月的细细排查,再加上各地的百姓也跟着在大山及林中暗中查找,就算他吴三桂是一只蚊子也应该能找出来,更何况手下还有一万兵马,这么大的目标怎么可能躲得过我们的眼线?而且别的不说,光是一万人马每日所需的粮草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可是直到如今却依然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实在是太过有违常理!这里毕竟是我后金的地盘,他吴三桂就算再怎么神通广大,也不可能就这么凭空消失啊!”顿了顿接着道:“因此臣这些日思来想去,感觉吴三桂的军队可能根本就不在我后金的势力范围内,只有这样才可能逃的过我们大军的追捕。”

皇太极听到这里不由皱眉道:“不会吧!如果他已回归大明那我们布在大明的探子早就应该把消息传递过来了。怎么会到此时还没有任何消息?虽然此前有消息说吴三桂已经将蒙古林丹汗的公主娶到手中,从而和林丹汗结了盟,但却没有丝毫迹象表示吴三桂出现在察汉浩特。他还能去哪儿呢?”

范文程听到皇太极提到林丹汗之时,眼中的杀机一闪而逝。当下上前道:“林丹汗实在是不识时务,眼下的形势分明是我后金强而大明弱,他却偏偏还要和大明的吴三桂联姻结盟,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不过自从他与吴三桂结盟一事传出,立时令他在蒙古的统治力又有所增强,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分化蒙古各部的想法怕是很不利啊!”

皇太极冷哼一声道:“林丹汗算什么东西,要不是他前些年偶然得到成吉思汗遗留下的宝器,又得到蒙古第一英雄高手图阿的宣誓效忠,恐怕蒙古在他的极端统治下早已分崩离析了。算他近些年的运气好而已!哼,他甘心情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外族人,无非是看中那吴三桂手中的一万骑兵。以为有此便可威胁到其余各部,巩固自己的统治力。哼,只要我们能够找出吴三桂军队的位置并将之歼灭,那林丹汗的嚣张气焰就会立即熄灭下去。到时我们再继续对其余各部加紧接近,彻底分化蒙古各部,那时林丹汗就成了孤家寡人,一头没牙的老虎一般任我们欺凌压迫。而整个蒙古从此都将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到那时我们从辽东、蒙古等几个方向同时向大明进攻,哼,不出几年,朱由检那小儿的皇宫内院也将被我们的铁蹄任意践踏。”说到这里,皇太极的脸上不由流露出称霸天下的野心。不过他随即又皱起眉头道:“可是如今当务之急就是要将吴三桂那个小杂种找出来,否则如继续再任由他这么折腾下去,不但将数十万大军拖在这里,而且我们下一步攻占整个辽东的计划也无法得以实施。非但如此,让吴三桂这么一通乱搞,我后金族人竟有将近二十万人离开人世,长此下去,恐怕会动摇我们的根基啊!”

范文程听到这里也不由感叹道:“是啊,吴三桂此子不但武艺高超,且熟读兵法,擅长指挥轻甲骑兵采取隐蔽突袭的手段伏击我等。最可怕的就是此子根本就没有一丝人性可言,心狠手辣,残忍好杀,竟然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难道他就不怕得到报应么?”

皇太极听到这里再也掩饰不住内心深处对吴三桂的忿恨之情,当即抽出腰间的宝刀,“哐当”一声,将桌面上的一只青瓷花瓶击碎。口中怒喝道:“吴三桂,本汗从未像对你般这么恨过一个人!日后如若落入本汗的手中,定要叫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范文程从未看到过皇太极发过这么大的火,当下低头默然不语。

皇太极发泄了一通后,将宝刀插回腰间。随后对范文程问道:“方才你猜测那吴三桂没有躲在我国境内,那你推测他能躲在哪里?”

范文程这才上前继续道:“据臣估计,吴三桂很有可能躲在蒙古的境内,且距离我后金的地界不远。这样我们一方面找不到他,另一方面当我们走后他又得以迅速的潜入我国实施杀戮。”

皇太极深觉他分析的有理,道:“如果他躲在蒙古与我国的边界附近,那我们该如何追击他?难道要我国的数十万大军直接到蒙古境内去追寻他么?”

范文程摇头道:“这种事何须劳我们出马,大汗您只需给蒙古科尔沁部的明安去信一封,要他派兵协助我们在边界范围内追杀吴三桂所部即可。吴三桂躲藏的地方正处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相信他会义不容辞的派兵追缴吴三桂的。这样臣估计吴三桂纵使不立即逃回大明,恐怕也再不敢轻易入我境内。”

皇太极皱眉道:“此法虽然可行,但本汗却怕他吴三桂日后去而复返,趁我等攻占辽东之时再次潜来偷袭怎办?”

范文程献计道:“无妨,到时大汗您只需暗地里留下一支足以消灭吴三桂所部的精兵即可,当吴三桂毫无察觉的再次进入我国境内之时,这支精兵就可以迅猛的给他以迎头一击。让一向擅长突袭的吴三桂也尝尝被人突袭的滋味。不过这领兵大将一定要挑选好,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心以及指挥能力,而且其本身的武功也绝不能含糊。要知那吴三桂本身的武功就很惊人,必须要有一个能够全面压制住他的大将方可。”

皇太极闻言点头道:“你所考虑的不错,在我手下这众多的将领之中,也只有鳌拜能够担此重任了。他战场指挥方面固然能够胜任,而且这些年来自身的武功更加的突飞猛进,如今他已被我整个后金公认为第一高手,我想他足以能克制得了吴三桂。至于人数嘛,就拨给他三万精兵吧!对付起吴三桂那一万骑兵来已经足够了。”

就在皇太极为吴三桂发愁且不断的想对策之际,身处大明皇宫之中的崇祯皇帝此时却早已高兴的合不拢嘴。

就在一年之前,当他听说吴三桂竟然私自跑到蒙古察汉浩特去与那蒙古林丹汗的女儿成了亲,当即心内泛起了嘀咕。吴三桂此子不但没有任何针对后金的动作,反而还娶了林丹汗的女儿,他到底要干什么?崇祯不由对三桂此举的动机产生出怀疑,不过他却并未立即有所表示,而是沉默了下来静观其变。想要看看他吴三桂到底要玩儿什么花样。

紧接着接到密报,称有刺客不断的夜袭天牢,想要营救关押在内的袁崇焕。崇祯大怒,终于下了狠心,下旨将袁崇焕千刀万剐。尔后又得到京师百姓人人争食袁崇焕血肉的消息,这才心内稍安。连百姓都知道袁崇焕通敌卖国,看来自己并未冤枉他。

接下来接到辽东的急报,皇太极亲率大军数十万全力征讨辽东边关。城防接连失守,边防告急。而内地又接连传来高迎祥、张献忠、徐过强等反贼流寇肆虐袭扰的消息。崇祯看得心烦意乱,头痛欲裂,不由得怨恨上天,为何轮到自己作皇帝时偏偏天下如此多事!

崇祯在朝堂之上屡屡大发雷霆,在撤换,甚至杀掉不少地方官员甚至将领之后,情势依然没有什么进展。每日里各地送来的文书就没有一件是好消息,令崇祯的脸色也从来就没有好看过。

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差人由遥远的东北关外送来的战利品将崇祯沮丧失落的心终于提升了起来。望着广场上的两车战利品,一车装满了各种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发辫,另一车装了不少的金银珠宝以及首饰玉器等。众大臣纷纷指指点点,都不知那车中装满了发辫是何用意。

崇祯开始也有些糊涂,不过当他看过了奏报的文书过后,当即眉飞色舞,昂首挺胸起来。他当着一众大臣们的面,让身后伺候的太监王承恩大声的将奏报文书读给大伙听。众臣听着王承恩又尖又细的公鸭嗓音读完了文书,这才明白原来这满车的辫子都是由后金人头上割下来的。一条辫子就代表一颗人头,这一车四千多条辫子,就代表了四千多颗后金的人头。这些臣工们从未亲眼看见过这些东西,不断的有人发出惊叹之声。

崇祯指着车中各式各样的辫子高声对众臣道:“你们口口声声告诉朕后金军是多么残暴,多么厉害,好像他们天下无敌一般。可为何吴三桂能够率军大胆的闯入后金腹地斩杀敌人达四千余人?你们有谁能够做到?”

众臣们相互看了看,都没有接言。

崇祯接着又指着另一车中的金银珠宝等高声道:“你们每次打仗都向朕哭穷,老是伸手向朕要军费,可是你们浪费了那么多的金银又打过一次胜仗没有?而你们看看这些,为何吴三桂领兵打仗非但不向朕要军费,反而还从敌人的手中抢来金银献于朕呢?你们之中谁人能做到?”

众臣又相互看了看,依然没有人说话。

崇祯望着这些平日里光知道向他诉苦以及伸手要钱的大臣们此刻都老老实实的低头站在那里,没有一个人敢啰嗦半句。不由的心下大感解气,想到今日自己终于能够扬眉吐气一把全是靠吴三桂的功劳,先前对他的看法也不由变淡了一些。

第七十五章   实力大增 下

接下来的这段日子,几乎成了崇祯最快乐的时光。因为每隔几日便有战利品由关外送到京师,除了辫子外就是一些金银珠宝,其余再无他物。为了展示功绩,崇祯特意命人在京师内专门预留出一条街道,供战利品由此经过之用。而车上的辫子也时多时少的源源不断,崇祯还命人拉着这些辫子游街,并以锣鼓宣告京师的百姓,这都代表着后金鞑子的人头。因此百姓们积极踊跃,热情高涨,对于立下这赫赫战功的吴三桂将军更是打心眼里爱戴。许多人家甚至在自己的祖先牌位旁摆起了三桂的名字供着。

每次早朝之时,崇祯都要当着众臣的面大力赞扬吴三桂几次。这当然引起某些人心中的不舒服。其中首辅大臣周延儒就曾向崇祯禀道,针对辫子的数量越来越多,已呈现出数十万之数的非正常现象,因此请崇祯就这些辫子的真假问题做以调查。

崇祯听后虽然心中十分不悦,但却极端重视。他也感到辫子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心中也有了一丝疑问。遂命人精心查验这些辫子的真假。

很快,结果出来了。所有的辫子俱是人身所有,没有一条是假的。

这下崇祯才彻底的放了心,不过却免不了要将周延儒狠狠斥责一顿。令他更是郁闷。

好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由于吴三桂在后金的大后方烧杀抢掠,不断的给皇太极制造压力。终于在某一日,皇太极亲率大军返回老巢,而自此辽东各城之围自解。

崇祯心情轻松的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辫子,心中忽然又有了一种想法。于是他想马上召见吴三桂,便在几日之后亲自拟旨召三桂及所部进京面圣听候封赏。

三桂此时的处境也很不好过,面对后金和科尔沁部两方面的人马围剿,他现在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再也不像先前般那么轻松自如,眼下最困难的就是影子军团的粮草问题,再也不敢随便的去抢了。哪怕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发现,那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因此三桂在百般思量下,决定还是先返回辽东再说。毕竟已经断断续续的杀了后金百姓将近二十万人了,对皇太极的打击已经足够了。

三桂还未返回到辽东就已接到手下的报告,崇祯皇帝召见于他,并命他火速进京。三桂料知肯定不会是坏事,随即快马加鞭的向京师的方向赶去。而此时已经名闻天下的影子军团则在后面紧紧追随。

就在三桂即将赶到京师的前一晚,一个惊人噩耗由蒙古传到他的耳中。林丹汗的独生女儿,他的夫人格雅上个月由于生产的时候难产,再加上身体虚弱导致旧伤复发,在坚持把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就连孩子长什么样,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还未来得及看清,就已撒手西去。

这个消息对于三桂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可以说自从与格雅成亲之后,三桂已从内心深处把她当作自己今后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从未想到过她会突然离自己而去,还给他留下了一个刚出生的女儿。三桂真想立即快马加鞭赶往察汉浩特去,可是现实却残酷的告诉自己,如果他这么一冲动,那崇祯绝对轻饶不了自己。因此他在心中默念了无数遍的人生如棋这四个字之后,终于略微平静下来。

但三桂一时之间还是难以消化此消息,第二日他破例命部下就地休整一天,没有行进。直到第三日才缓缓起行。

将抵京师,三桂命部下在北京城外驻扎候命,只带着洪安通进入城内。

三桂依旧住进义父的府中,不过此时高起潜却并不在府内。由于辽东前段时间军情紧急,崇祯便派遣他奔赴辽东负责监军。

第二日三桂带着一批贵重的礼物前去拜访宫内的大总管曹化淳。曹化淳没想到三桂刚刚抵京第一个来拜会的人就是自己,在感觉意外之余也很是满意,拉着三桂的手问长问短,并对他在塞外狠狠打击后金的事迹表示非常赞赏。同时向三桂透露了一个消息,崇祯考虑到三桂手下影子军团的超凡战斗力,对他独特且有效的练兵方法十分感兴趣。因此准备从全国各地征一批新兵入伍,而这个团练总兵的位置就预备给三桂了。

三桂听后大喜,暂时将那些忧伤的事忘却一边。不过最后曹化淳却叮嘱他道:“到时圣上如果就征兵人数问询你的意见,千万莫要狮子大开口,将征兵人数说的太多,否则圣上又要对你起疑。”

三桂为难道:“那我该说多少合适?”

曹化淳沉吟道:“一万少了些,五万又太多,这样吧!”曹化淳定了下来:“就以三万为限吧!我估计这个数字圣上还是会允许的,再多就不好说了。”

三桂心知他在崇祯身边多年,对他的性格脾气深为了解,因此说出这个数来绝对靠谱。当下拜谢出了门。

曹化淳亲自送出门去,并告诉他自己会立即去面见圣上,设法让圣上明日早朝就接见他,因此让他回去之后好好做做准备。

果然,当日晚间,便有一名宫内的小太监过来传达崇祯的旨意,让三桂明日早朝在殿门外等候。

次日一早,文武百官汇聚一堂,崇祯高高的坐在龙椅之上,听罢了各地的奏报之后,扭头对身后侍立的王承恩询问道:“吴三桂来了没有?”

王承恩躬身道:“回万岁,此刻他就在殿外等候。”

崇祯嗯了一声,道:“宣他进来。”

王承恩领旨后立即走下几步,高声叫道:“圣上有旨,宣辽东前锋营副将吴三桂进殿!”

吴三桂这个名字这段时间已不止一次的在朝堂内被提起,因此王承恩一经喊出,殿内的众臣立即将目光纷纷望向殿外。

三桂立即步入金殿,随后跪倒向崇祯行三拜九叩之礼。

崇祯命三桂平身,随即和颜悦色的问了问三桂的身体状况,行军打仗的生活环境以及部下将士们的粮草补给等问题,显得对三桂十分关心。最后让三桂将这一年多来是如何在塞外屡次打杀后金,扬我大明神威的经过详细道来。

三桂领命后站在殿中,开始口若悬河的向崇祯大声叙说着起始经过。不但是崇祯,就连殿内的一众大臣也听得如痴如醉,遇有精彩和惊险处也随着发出惊喜及惊呼的声音。

当三桂将精心筛选过后的经过详细叙说了一遍后,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

崇祯听完之后,缓缓由龙椅上站起身,对着殿内的众大臣道:“吴三桂此番率队不惧生死,深入敌穴,一年多来和部下将士共斩杀后金异族近二十万,缴获金银珠宝无数,不但大大打击了后金嚣张的气焰,而且还给皇太极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导致他匆匆率军返回,从而解了辽东之围。这一番功劳绝对可载入我大明史册,万世流传!因此朕决定,吴三桂部下郭师刚、韩跃天二人各升为参将,其余众将士俱晋升一级,同时赏白银两万两,猪牛羊肉若干车,犒劳全体将士。”

三桂连忙代部下叩谢崇祯的恩典。

崇祯接着又道:“至于吴三桂,以他的这个年龄就是一名副将已经实属不易了,朕本不想再给他晋升。不过,朕自从得闻吴三桂所部号称影子军团的强大战斗力之后,心中感触颇多。如果我大明像这样的军队再多有几支那该多好啊!因此朕思前想后,决定再从各地征集新兵,继续组建一支更为强大的军队。由于吴三桂在这方面的成就非凡,朕决定封吴三桂为这支新军的团练总兵,负责总揽这支新军从征集、选拔、操练等所有步骤的进行。”接着一脸凝重的对三桂问道:“吴三桂你可敢应承此事?”

三桂连忙跪倒在地,高声道:“蒙圣上信赖,末将吴三桂定不会有负皇恩,为我大明再造一支无敌雄狮!”

殿内的众臣见到这幅情景,已经有不少忠君之士开始高声喝彩了。在这种情势下,纵使有心之人对三桂又获封高位而心生不满,但在此时也不敢有什么反对的意见提出。

在临近散朝时,为了特别体现出对三桂的关爱,崇祯特意在殿内宣道:“散朝后吴三桂到朕的寝宫来一趟,朕还有要事和你相商!”随后宣布退朝。

待崇祯一走,殿内立时热闹起来,不断的有人来向三桂拱手表达恭喜之意。看方才那架势,吴三桂显然已经成了圣上跟前的红人,因此不管认不认识,都要上前与三桂谈笑一番。而三桂也只能是笑脸相迎,拱手致谢。

最后一个和三桂走出殿外的正是兵部尚书洪承畴。他亲切的拉着三桂的手道:“三桂啊,这下你立了大功,圣上又对你委以重任,真是可喜可贺啊!过一会儿你还要到皇上那儿去,老夫就不打扰你了。不过晚上老夫在府内摆上一桌上好的酒席为你祝贺,你可不要借故推脱不来啊!”

三桂连忙道:“老师如此盛情,叫三桂实在愧不敢当。您放心,三桂就是再忙也不敢耽误您的盛情款待!”

洪承畴哈哈大笑,拍着三桂的肩膀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啊!”随后挥挥手离开了。

三桂望着那些大臣们三三两两的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心中却是兴奋莫名。经过多年的洗脑,如今的影子军团早已对自己彻底的死心塌地。今日崇祯又亲自给了自己统率几万兵马的权力及地位,使自己的实力大增,哼哼,用不了几年,我吴三桂也将成为一方霸主!到那时,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了。

第七十六章   合纵连横  上

崇祯命人给三桂赐了座,看着眼前这名青年将领身体笔直的端坐在椅上,面容像岩石一般透露着坚毅冷漠,心中感触良多。就是眼前的这个青年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独自领兵的一方大将。其间魏忠贤、皇太极、林丹汗等称霸一方的枭雄人物不是和他结下深仇,就是和他结为盟友,甚至就连当年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都葬身于他的大炮之下。此子真可谓我大明百多年来不可多得的绝世猛将啊!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崇祯才会对三桂从心底里有些防范。历史上不知曾经有多少这样的绝世猛将最后都和皇家闹得貌合神离,甚至兵戎相见。虽然现今他还年轻,心里还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但从他一惯的行事作风来看,此子心黑手狠,残忍好杀,实乃是冷血无情之辈。一旦将来让他坐大,难保他不会在日后心生异心。因此崇祯对于眼前的这名青年大将内心的感情十分复杂,既不想让他扶摇直上,势力突飞猛进,又想将他扶持为能够顶住后金皇太极凶猛攻略的中流砥柱。这种矛盾的结合体使他一直不知到底该如何对待三桂。

崇祯缓缓问道:“吴三桂,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你今年刚好二十岁了吧!”

三桂连忙答道:“陛下记忆力非凡,末将正是二十岁整。”

崇祯点头道:“二十岁就已身居总兵之职,统领数万大军,唉,这在我大明百多年来可是从未有过的先例啊!”

三桂道:“这都是陛下信任末将,末将定不会辜负陛下的圣恩!”

崇祯嗯了一声,随后笑道:“二十岁这个年龄也该成家了,你心中有合适的女子么?有的话尽管告诉朕,朕会亲自为你们做主!”

三桂感激的道:“陛下每日里忧心国事,日理万机,还要为末将的私事操心,实在是让我愧不敢当。目前末将心中还未有中意的女子,陛下不必操心!”

崇祯听了轻笑道:“哦?是么?既然如此,那蒙古林丹汗的女儿又是怎么回事?”说到后一句话时,崇祯的语气已转趋严厉,目光炯炯的盯着三桂。

三桂忽听崇祯的质问不由一惊,慌忙由椅上站起,跪倒在地道:“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