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浪-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吧,电话里说不清楚,现在总参谋长正在等我们。”
跟随陈锦宽来到海军总参谋部的时候,卫延年已经将雷霄霆,严国荣,元锦奎等人叫了过来,而且正在商量着才收到的消息。
战报是通过帝国陆军司令部转发过来的,重点内容是:德国陆军C集团军在当地时间上午十点(帝国时间下午六点)突破了埃登防线,从北面绕过了法军的马其诺防线。现在已经有两个德军装甲师进入了比利时境内。并且分头行动,一个装甲师向马其诺防线后方推进。另外一个装甲师则直奔法国首都巴黎。如果一切顺利,五日之内,德军就能投入二十个师的兵力,彻底击溃法军,奠定西欧战争的胜利基础。
随同战报一同送来的,还有帝国陆军司令部对西欧战局做的初步分析。
按照当时地情况,只要德国陆军持续投入主力部队,并且让前线部队保持平均一小时五公里的推进速度,法军将很难在巴黎北面组建新的防线,甚至难以将马其诺防线上的法军抽调回来。如此一来,分成A、B、C三个集团的德国陆军将在一个月之内彻底打垮法国陆军。
现在的关键已经不是德军能不能打败法军,而是法军有没有与巴黎同存亡的意志。如果法军不想让炮火摧毁这座千年古城,不想让自己的首都变成废墟,在德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法军就有可能投降。
当然,这只是最好地估计。
如果法军坚持抵抗,除了将首都迁往马赛,或者图卢兹之外,法国军队肯定会坚持半年到一年地时间。如果在此期间,美国出兵欧洲。英国增加在欧洲的远征军兵力,恐怕西欧战场上地战斗还要持续大概一年半到两年。
当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德军竟然能够从埃登地区突破马其诺防线。
最大的疑惑是,德军是怎么打下埃本·埃马尔要塞地?
这座要塞位于比利时东部,属于马其诺防线向北延伸的最庞大的堡垒。也是最重要的支承点。如果不打下这座要塞,德军根本不可能突破马斯河与艾伯特运河,也就无法从埃登地区突破马其诺防线。
显然,用正规军队是很难打下埃本·埃马尔要塞的。
用当时德军凯特尔元帅的话来说:十个步兵师都难以打下埃本·埃马尔要塞。
如果能够用正规战术攻占这座要塞,德军早就杀入比利时与法国境内了。另外,如果用正规部队进攻,马其诺防线上地法军早就收到了消息,不会留在防线上等死,更不会陷入绝对被动的境地。
当时。几乎没人相信德军能够在不动声响的情况下打下埃本·埃马尔要塞。
可事情确实发生了,德军正是在占领了埃本·埃马尔要塞之后,古德里安指挥的C集团军的装甲部队才突破了比利时军队在埃登地区的防线。从而杀入比利时境内,并且从北面绕到了马其诺防线后方,将法军置于绝境。
直到数十年后,德国总参谋部才公开了攻打埃本·埃马尔防线的相关战斗报告。
完成这个“用十个步兵师都难以完成”的任务的是一支仅仅只有一百二十人地部队,一支与帝国海军陆战队第五大队类似的突击部队。只是,德军的战斗报告中并没有提到该部队地番号,甚至没有提到该部队到底是不是德军的作战部队。
取得这一突破之后,西欧战场上的局势发生了彻底性的变化。
法军原本希望利用马其诺防线挡住德军,然后像上次世界大战那样。用战壕、铁丝网与机关枪大量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耗光德国的战争资源,最终像上次世界大战那样,让德国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承认输掉了战争。
二十年间,法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修建了“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
现在,马其诺防线不但没有挡住德军,还导致法军的主力全都集中在战场地侧翼,其北面的宽大正面全都暴露在了德军的装甲部队面前。
显然。现在的问题不再是法国能不能拖垮德国,而是法国还能坚持多久。
对帝国海军来说,法国立即战败是最好的结果。
不说别的,法国海军的那两艘战列舰肯定会被德国海军接受,此消彼涨之下,英国海军就有苦日子过了。到时候,别说向太平洋派遣远征舰队,能够在德国海军,意大利海军。与帝国海军第四舰队的威胁下。守住国门就不错了。
另外,法国战败之后。西班牙成为了西欧战场上唯一的协约国集团成员国。
以西班牙地国力,即便可以凭借起境内的地理优势将德军阻挡在国门之外,也不大可能在西欧战场上对同盟国集团构成多大的威胁。
到时候,西班牙肯定会明智的选择退出战争,与同盟国集团媾和。
如此一来,协约国集团就只剩下了三个主要成员国,就算美国的战争潜力全部爆发了出来,恐怕也难以见到胜利的曙光了!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九章 … ~战局突变~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西欧战局的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四月四日,比利时首相在布鲁塞尔宣布向德国投降,并且接受德国的军事管制,从此,比利时退出了战争。
四月十一日,荷兰王室逃往伦敦。
次日,在德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在前一天还发誓要战斗到最后一兵一卒的荷兰首相将阿姆斯特丹交给了德军B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司令赖兴瑙上将。从此,荷兰退出了战争舞台,成为了协约国集团的第二个战败国(当时日本旧政府还没有投降)。
十三日,德军C集团军群第集团军渡过索姆河。
次日,第1集团军渡过埃纳河,兵锋直指巴黎。
十七日,德军A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攻克沙隆,将马其诺防线上的数十万法军阻挡在了前往巴黎的路上。
至此,法国败局已定。
二十一日,德军A集团军群的第12集团军与第16集团军会师加莱,将三十多万英国远征军,以及十多万法军与比利时军队围困在了敦刻尔克附近。以当时的情况,只要德军发动进攻,这数十万部队将难逃厄运。
也就在这一天,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命令第12集团军南下,支援第7集团军向巴黎推进,同时让第16集团军加强从加莱到里尔的防线,防止英国远征军反扑。
表面上,这是德军先集中力量打下巴黎的策略,可问题是,当时英军有能力反攻吗?
从二十四日开始。英国海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地力量。将被困在敦刻尔克海滩上地英国远征军。以及部分法军与比利时军队撤出欧洲大陆。
这场撤退行动持续到四月月底。也就在这几天之内。德军未向敦刻尔克推进一步。
直到五月二日。德国陆军总参谋部才猛然醒悟了过来。命令第16集团军以最快地速度向敦刻尔克推进。结果。等德军先头部队到达地时候。除了留下来断后地一万多法军官兵之外。近四十万协约国军队地官兵已经撤到了英国本土。
在这些人中。就有后来自由法国运动地领袖戴高乐上校。
当时。谁都没有预料到这场大撤退会对整个大战造成多大地影响。所有人地目光都集中到了正在向巴黎挺进地四支德国集团军身上。
五月七日。C集团军群地第集团军地先头部队到达巴黎城外。
十日前,第7集团军,第12集团军,以及从荷兰战场赶来的第6集团军一部,第4集团军一部合围了巴黎。
次日,法国政府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并且向德国(正式签署投降协议地时候。改为同盟国)投降。
这个结果既让人感到意外,又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法国宣布战败,停止抵抗的直接原因是不想让巴黎毁于战火。毕竟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是法国最大的城市,更是法兰西文明的摇篮。让人意外的是,高傲的法兰西人竟然在最需要坚强意志的时候放下了武器,向敌人低下了头颅。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很有戏剧性的事情。
十五日,德国元首在凡尔赛地森林里,在上次世界大战德国向法国投降,签订投降书的那节列车车厢内,接受了法国政府的投降书!
显然。德国人这次是扬眉吐气了。
只是,接下来发生地事情就多多少少让人感到有点震惊了。
十六日,美国宣布扣押刚刚到达纽约的法国海军战舰,其中就有“黎塞留”号战列舰。
当时,这支法国舰队正在北大西洋上执行护航任务,“黎塞留”号则准备到美国进行维修,更换一些出了故障的设备。
显然,美国的做法是不符合《国际法》的。
法国宣布战败后,其所有军事资产都将移交给同盟国集团。海军战舰更是最重要的军事资产。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法国海军的所有战舰都是同盟国的战利品。另外,这些战舰也属于法国政府地财产,因此在法国政府投降之后,自然应该由法国政府移交给德国,或者同盟国集团的其他成员国。
显然,美国没有任何理由扣留法国的战舰。
只是,事情还没有完。
十六日夜间。“让·巴尔”号与刚刚装上了发动机。还没有完成舾装的“克莱蒙梭”号战列舰冲出了布雷斯特港,奔赴英国的朴茨茅斯港。
天亮前。英国本土舰队就派遣战舰为这两艘法国战列舰护航。
虽然这名义上是法国海军官兵不愿意向德国投降,在政府宣布战败后决定继续抵抗。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英国仍然没有权力接收这两艘战舰,更不应该为其提供保护。只是,英国不会让任何一艘对其有威胁的法国战舰落入德国的手中。
到此,除了那些还在马赛港修理的战舰之外,法国海军就只剩下了一艘没有完工地战列舰,即“黎塞留”级战列舰的第四艘“福熙”号。当时,这艘战舰只完成了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工程量,即便德国想将其建成,也需要花费不少的力气。
站在帝国海军的角度来看,法国战败,多多少少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首先是美英的战略要受到影响,至少在英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将德国海军封锁在波罗的海里面之前,美国不能对北大西洋上地战斗撒手不管,更不能抛弃西欧地区最后一个(当时西班牙已经停止了炮击直布罗陀要塞地行动,其态度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出现转变)盟友,更不能放松对俄罗斯的支持。
如此一来,美国海军必须在北大西洋上有所作为。
同样地,法国战败之后,英国直接暴露在了德国的炮口之下。即便隔着一道英吉利海峡,如果让德国海军冲出了波罗的海,英国本土肯定会受到威胁。到时候甚至会让德国下定决心强渡英吉利海峡,登陆英国本土。
在这种情况下,英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六月份之前扩大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投入。
海军情报局也很快证实了这一分析。
五月十八日,美国海军的“马里兰”战列舰开赴英国,并且加入了英国本土舰队,开始协助英国海军对付德国舰队。
十九日。美国与西班牙签署了战略援助协议。
按照该协议,美国提供给西班牙的战略物资在原来地基础上增加一倍,同时派遣十个陆军师帮助西班牙守卫比利牛斯山防线,阻止德军进入西班牙境内。
二十日,由一百二十艘万吨级货轮组成的船队离开波士顿,奔赴俄罗斯。
显然,美国也通过加强提供战略援助的方式让俄罗斯坚定信心,并且加强俄罗斯在这场大战中的地位。
可以说,美国在此时已经放开了手脚。
经过近半年的战争动员。美国的战争潜力初步爆发了出来,并且成为了协约国集团内战斗力最强地国家。
只是,有一件事情是美国没有预料到的。
五月二十六日。也就在“南达科他”号战列舰服役的前一天,日本政府(旧)在青森宣布战败投降。
至此,日本成为了协约国集团第四个战败国。
可以说,日本在这个时候投降,多多少少都让人没有预料到。只不过,换个角度看,就能明白日本的选择了。
当美国加强在欧洲战场上的投入之后,自然难以全力援助日本。
最重要的是,此时日本要面对的不是帝国。而是由帝国武装起来的新日本军队。
自从帝国陆战第五军打下了东京,日本政府(新)正式在东京成立之后,日本本土战争就变成了内战。到七十三年(41年)四月初的时候,在帝国地帮助下,日本政府军(新)已经扩充到了三十八个师,而日本军队(旧)名义上有一百五十个师,可实际拥有的装备连三十个师都满足不了。
持续数月的战斗,流地几乎都是日本人的血。
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在这半年的内战中。两派日本军队的伤亡官兵数量超过了五十五万,另外还有三百多万平民伤亡,上千万人沦落为战争难民。最要名的是,当时日本政府(旧)控制的本州岛北部与北海道地区的粮食已经吃光了,很多日本人在饥饿的驱使下纷纷涌向新政府控制地地区。
不说别的,照此情形发展下去,到年底前,日本将有超过七百万人死于内战,到时候日本政府(旧)将面临无兵可征。无民可调的尴尬局面。如此一来。日本政府(旧)只能选择投降。
可以说,在这二个月内。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为重大的转变。
这也可以看做战争中的“优胜劣汰”。实力弱小的国家自然被淘汰,剩下的,都是交战双方实力最强的几个国家。
显然,战争不会在这个时候结束,甚至不会有所缓和。
此时此刻,协约国集团需要时间调整战略部署,同盟国集团也需要时间调整战略部署。
不说别的,法国战败之后,德国与意大利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在地中海上获得了港口。如此一来,帝国地战略资源就可以通过马赛、尼斯等港口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德国的工厂内,让德国有足够的能力加强军事力量。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十章 … ~痛失亲人~
让白佑彬没有想到的是。百忙之中。陈锦宽还真的当了他的月老。
夏紫瑶的父母非常给陈锦宽面子。毕竟帝国无人不知道陈锦宽是海军元帅。还是陈氏家族的掌门人。陈锦宽能够为白佑彬提亲。不但证明白佑彬是一名优秀的海军军人。也证明白佑彬与陈锦宽的关系非同一般。
只是。婚事并没有确定下来。
按照夏紫瑶父母的意思。先要选择良辰吉日订婚。然后白家按照帝国的传统礼仪迎接夏紫瑶过门。
这下。白佑彬头都大了。
按照传统礼仪。应该由他的长辈(一般是父亲)去夏家提亲。并且送上聘礼。即便不考虑后面的繁琐安排。白佑彬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总不能让年事已高的爷爷为了自己的事情专程跑一趟吧。
最终。还是陈锦宽出面。以白佑彬家长的身份向夏家提亲。
让白佑彬没有想到的是。汪华华、董翔宇等人纷纷出面。表示愿意以白佑彬家人的身份出席婚礼。而且汪华华还主动要求担任婚礼的主持人。
夏紫瑶的父母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这些人都是帝国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很快。夏家就请了八字先生。为两个准新人算了八字。然后再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婚礼的相关安排也没有让白佑彬操心。因为蓝凌波在五月底的时候回到了海军司令部。听说白佑彬要结婚了。他当仁不让的帮着白佑彬操办婚事。毕竟他也是过来人了。知道该怎么处理婚礼上的麻烦事情。
可以说。白佑彬这段时间里是既快乐,又烦恼。
六月一日。在确定没有什么重大事情之后。他向卫延年请了十天假。卫延年知道白佑彬要干什么。不但没有多问。还立即帮他安排好了船只。
六月四日。白佑彬带着十多个师兄准备的礼物回到了永兴岛。
还是那个岛。连海滩上的礁石都没有什么变化。椰子林茂密葱绿。只是那条通往“家”的小路看上去已经很久没有人经过了。
几座小木屋还是那个样子。只是院子里多了一些枯枝败叶。好像很久没有清扫过。
一个不好的感觉冲淡了白佑彬心头的喜悦。
“爷爷……爷爷……”
回答他的。只是空旷的回声。
当白佑彬找遍了所有房屋后。都没有能够找到半个人影。
“爷爷……”
难道。爷爷出事了?
不。不会的。肯定不会!
白佑彬在院子里疯狂的转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甚至连每一块礁石都掀开看了看。可是。仍然只有他一人。不但没有找到爷爷。甚至连人迹都没有发现。院子的沙的上。全是他的脚印。
“小师兄。”
听到突然传来的声音。白佑彬猛的回过头去。
身后。五年前那个少年已经变成了大小伙。从李明博的眼里。白佑彬立即看出了不好是消息。
“小李。爷爷他……”
“小师兄。老师他……”李明博突然跪了下来。“老师他去世了。”
仿佛被闪电劈中了一样。白佑彬双腿一软。一下倒在了沙的上。
“小师兄……”
被李明博摇晃了几下。白佑彬渐渐醒了过来。“小李。爷爷……爷爷他是什么时候……”
“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情了。”
“三个月?”白佑彬撑起了身体。一把抓住了李明博的衣襟。“为什么……为什么不通知我?”
“小师兄……”
似乎意识到自己太冲动了。白佑彬松开了手。“小李。为什么不及时通知我?”
“小师兄。是老师不让我告诉你的。”
白佑彬闭上了眼睛。两行泪水顺着眼角滚落了下来。
为什么。为什么!
白佑彬在心里反复问着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在问什么。只是想不通。爷爷为什么在临终前让李明博不要告诉他。
“小师兄。我们去看看老师吧。”
在李明博的带领下。白佑彬来到了岛屿的北面。来到了那座立起才三个月的坟头前。
坟山的正面朝着帝国本土的方向。仿佛白老至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或者说都向看到祖国吧。
只是。很多事情都让白佑彬无法理解。
现在他只记的,小的时候。爷爷曾经经常与一些身份神秘的人物接触。每当那些神秘人来到永兴岛的时候。爷爷都会让董翔宇或者汪华华带他到别的的方去。后来。白佑彬才知道。当时来的几乎都是帝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有海军司令。有陆军司令。更有帝国内阁首辅。议政院议长。
让他想不通的是。爷爷这么有权有势。为什么还要住在永兴岛。
更让白佑彬想不通的是。爷爷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力。竟然连陈锦宽与萧鼎昆都要给他面子。
当然。这还是白佑彬想不通的很多事情中的几件而已。
现在。当他看到没有铭文的墓碑时。更是想不明白。爷爷难道连名字都不愿意留下吗?从小。白佑彬就叫白老“爷爷”。董翔宇与李明博则叫“老师”。陈锦宽等人则叫他“白老”。也就是说。白佑彬甚至连爷爷的名字都不知道!
此时此刻。白佑彬甚至怀疑爷爷是否存在。
当然。这只是很荒谬的想法。如果没有爷爷。他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可这也很现实。因为白佑彬不但不知道爷爷的真实名字。还不知道父母的名字。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父母。
渐渐的。白佑彬的心情平静了下来。
也许。爷爷只是想静静的离开这个世界。不想让白佑彬感到伤心。
“小李。爷爷临终前有什么嘱托吗?”
李明博哼了两声。却没有开
白佑彬慢慢擦掉了墓碑上的沙土。回过了头来。
接触到白佑彬的目光后。李明博才略微有点惊慌的说道:“小师兄。老师让我在岛上等你。说是你回来后。会带我一起离开这里。”
白佑彬的眉头微微跳了几下。
“这是老师留下的。”说着。李明博从身上掏出了一个用油布包好的包裹。
里面是一封信。白老的亲笔信。如同李明博所说的。白老让白佑彬在今后照顾李明博。并且力所能及的让李明博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看完信。白佑彬突然笑了起来。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笑。他只觉的。爷爷在临终前考虑到了一个孤儿。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亲孙子。
难道这不该笑吗?
“小师兄。其实……其实我也不想麻烦你。我在岛上能够捕鱼。能够捉鸟。还能掏鸟蛋。打椰子。我能够……”
“别说了。”白佑彬叹了口气。“去收拾下行李吧。等下跟我一起回去。”
“回去?”李明博眨了眨眼睛。没有明白白佑彬的意思。
“跟我回舟山。”白佑彬把住了李明博的肩膀。“以后。你别叫我小师兄了。叫我小白。或者叫我哥哥。”
“小白哥?”
听到这。白佑彬又笑了起来。因为听上去像“小白鸽”。
“还是叫我彬哥吧。”白佑彬拍了拍李明博的肩膀。“快去收拾好你的东西。我在西面的海滩上等你。”
带着李明博返回舟山的路上。白佑彬突然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他没有亲人了。
或者说。从血缘关系上讲。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亲人了。
现在。他成了真正的“孤
当然。在他的身边还有另外一个孤儿。就白佑彬所知。李明博的亲人全在海难中死了。在他被白老救起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孤儿了。
只是。两个孤儿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
白佑彬还沉浸在悲痛中的时候。李明博却对周围的新奇事物产生了极为浓烈的好奇心。
快到舟山的时候。白佑彬才想起。李明博也是自幼生活在岛上。恐怕这还是他第一次离开永兴岛吧。更让白佑彬头痛的是。现在他根本没有“家”。怎么安顿李明博?难不成。把李明博带到战舰上去?
越想。白佑彬就越是头大。
婚事暂且不说了。总不能在接了婚之后带个“小弟弟”在身边吧。
不管夏紫瑶能不能接受白佑彬这个“兄弟”。都不可能把一个大小伙当作孩子看待。必经。李明博也十八岁了。按理说。现在已经是成人了。
想来想去。白佑彬最后还是觉的只能设法把李明博安顿在海军里面。
上岸前。他找到李明博谈了一下。主要就是让李明博在见到其他人的时候。别显的大惊小怪。免的被别人看笑话。
随后。白佑彬就把李明博带到了蓝凌波的单身宿舍去。
安顿好一切之后。他这才去了海军总参谋部。
不用他多说。卫延年都从他的脸色上看出了发生的事情。简单询问了一下之后。没等白佑彬提出要求。卫延年就让白佑彬不用操心。他会给李明博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
下午。陈锦宽也知道了白老去世的消息。
傍晚下班的时候。陈锦宽还专门找到白佑彬谈了一下。好像是不太放心白佑彬。直到确定白佑彬已经从悲伤中回过神来之后。他才稍微宽心了一点。
次日。夏紫瑶的父母也知道了白佑彬唯一亲人去世的消息。
在与陈锦宽商量之后。夏紫瑶的父母同意延迟婚期。毕竟。按照帝国的习俗。就算白佑彬不为爷爷守孝三年。也不应该在亲人才去世不久就结婚。
紧接着。另外一件事情让白佑彬迅速回到了现实世界中来。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十一章 … ~创造思维~
会议上,白佑彬有点魂不守舍的样子。
回到现实世界后,白佑彬并没有完全抛开丧亲的悲痛。只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悲痛渐渐淡化,白佑彬也渐渐回想起了二十多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
白佑彬记忆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爷爷带着他去首辅官邸,见到了当时的首辅。
随后的半年中,爷孙俩就住在帝国京城首辅官邸附近的一家豪华宾馆里。当时,几乎每天都有一些穿着名贵服装,或者军装的人来找白老,并且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结果,大部分时候,都是宾馆的女服务员在照顾年幼的白佑彬。
半年后,在一个举国悲痛的日子里,白老带着白佑彬离开了京城。
再后来,爷孙俩就生活在西沙群岛的那座荒无人烟的岛屿上。
三岁那年,董翔宇等第一批白老的学生来到了岛上,并且盖起了几间小木屋。从此之后,白老每天都会花上六到八个小时为董翔宇他们讲一些深奥的科学知识。当时,陪伴白佑彬的除了那些比他大得多的“大哥哥”之外,只有岛上的海鸟、贝壳与沙子。白佑彬现在都记得,为了给他掏鸟蛋,田尚云与魏福莱被白老骂了好几次。
再后来,就是汪华华等第二批学生,以及杜齐蜚等第三批学生。
白老一共就收了这三批,总共二十七名学生。当时,白佑彬根本不知道,这二十七个人,后来都成为了帝国鼎鼎有名的大科学家与大工程师,而且全都成为了帝国科学院与帝国工程院的院士,董翔宇等几人还是双料院士。
在他八岁那年,李明博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从此以后,白佑彬就不是岛上年纪最小的人了,他也多了一个玩伴。只是。从此以后,直到他十六岁离开永兴岛,前往帝国海军学院报道,生活就一成不变。虽然他也去听了白老的课,但是很多内容根本听不懂。
直到十六岁。他才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首辅官邸、宾馆与永兴岛外。还有更多地地方。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直到他从海军学院毕业前。都再也没有回过永兴岛。没有见到爷爷。
当时。白佑彬还为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终于独立成人了。
可是现在他想起来。根本不值得高兴。五年前回到永兴岛。竟然是他与爷爷见地最后一面。
可是。当白佑彬回忆起这些事情地时候。他总觉得爷爷有意无意地要他离开永兴岛那个狭小地世界。到外面更大地世界里去闯荡。不然。九年来。为什么爷爷从来不让他回去。为什么从来不主动到学校来看他?
直到去世。白老都没有让白佑彬回来。
想到这些,白佑彬既感到悲痛,又感到爷爷一直在让他独立的成长,让他融入到外面的世界中去,让他像一个男子汉一样的去面对困难,去战胜困难。而不是在遇到麻烦的时候,首先想到向别人求助。
以往,白佑彬不明白这些。
现在,他却看得很清楚。可以说,当年白老没有让他像董翔宇等人一样学习,而是将他送入了帝国海军学院,就想让他独立成长。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谈到这吧。”
卫延年的话把白佑彬从回忆中惊醒了过来,等他抬起头来地时候。其他参会人员都站了起来,严国荣还朝他递了个眼神,好像在告诉他,总参谋长与元帅都知道他在开会的时候走神。
从卫延年的目光中,白佑彬读到了同样的意思。
这可是高级指挥官会议,白佑彬竟然在大会上走神,不仅仅毫无素质,毫无修养,还有点不给卫延年面子。
“延年。你去把那几份文件拿来。”陈锦宽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另外,让副官送点水果过来。我有点饿了。”
卫延年点了点头,又盯了白佑彬一眼,这才离开了会议室椅子过来,坐到了白佑彬身旁。“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白老不但是最好的朋友,还是我这一生中遇到的最值得尊敬的老师。你的心情,我们都能明白。只是此时此刻,白老在天有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