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浪-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只是此时此刻,白老在天有灵,也不想看到你这个样子。毕竟,人都有去地一天,而活着的,更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是吧?”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长吸了口气。

“另外,我已经跟夏紫瑶地家人谈了,他们也觉得现在举办婚礼不太合适,所以决定延期。这事,我会放在心上的,你也别操心,是你的终归是你的,长了翅膀也跑不掉。”

“元帅,我……”

“怎么,还不好意思?”陈锦宽笑着摇了摇头,“李明博的事情,卫延年已经跟我说了。总参谋长的意思是,让李明博加入海军,先接受半年的培训,然后看情况决定是否送他去海军学院深造。另外,不管他去不去,只要能够通过海军的基本考核,成为海军军人,都派给你做副官。”

“副官?”白佑彬有点惊讶了。

“你不是正好缺个副官吗?”陈锦宽微微一笑,“李明博也算是你的小兄弟吧,而且你对他最了解,所以把他安排在你地身边,你也应该放心一点。”

“这……”白佑彬迅速思考了一下,说道,“这样也好,不然他在外面闯出什么乱子来,我还要帮他擦屁股。”

陈锦宽迅速打量了白佑彬一番,说道:“你要是觉得有必要的话,就回去休息几天,暂时不用参加相关的工作了,我会让江洪波顶替你……”

“不,没必要。”白佑彬立即说道,“其实,我只是想起以往的事情,一时接受不了。”

陈锦宽在白佑彬的肩膀上拍了拍。“其实,人一辈子,需要经历很多这样的事情,你还是第一次经历,我完全能够理解。只是……”

“元帅,我会把精力放在正事上的,今天我只是有点……”

“好吧,既然你说没问题,那我就相信你。”陈锦宽似乎看出了白佑彬的心思,“那么,你对我们下一阶段的作战有何想法?”

白佑彬一愣,开会地时候,他一直精神恍惚,根本没有听清楚会议讨论的事情。

“先看看这些文件吧。”陈锦宽把一叠文件拖了过来,“然后好好考虑一下,现在我们需要一些创造性的思维,不然很难扭转局面。”

按照惯例,白佑彬首先番出了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情报文件。

看完这份文件后,白佑彬就明白了陈锦宽所说的“创造性思维”是什么意思。

由戴高乐上校领导的自由法国政府已经在伦敦成立,并且号召全世界的法兰西人继续与敌人战斗。美英等国都立即承认了自由法国政府,同时美国与英国将扣押的那些法国战舰象征性的交还给了自由法国政府,然后由自由法国政府从美英军队中招募法兰西后裔做志愿军,组成了自由法国海军。

六月初,第一支美军地面部队到达之后,西班牙也坚定了继续战斗下去地决心。

如此一来,协约国集团再次“团结”在了一起,只是这次地核心不再是英法,而是美国。

也就在五日前,英国、西班牙与自由法国宣布组建欧洲联合舰队。

该舰队由英国海军的一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西班牙海军地二艘“西班牙”级战列舰,自由法国海军的二艘“黎塞留”级战列舰,以及三国海军的其他二十四艘巡洋舰与驱逐舰组成。

随后,美国海军也宣布,除了“马里兰”号与“亚拉巴马”号之外,美国大西洋舰队的主力舰都将派往太平洋舰队。实际上,也就是“南达科他”号、“马萨诸塞”号与“印第安纳”号这三艘快速战列舰。

到时候,美国海军舰队将与欧洲联合舰队一同进入太平洋。

如此一来,加上已经修复的“北卡罗来纳”号与“华盛顿”号,协约国集团在太平洋战场上一共投入了十艘快速战列舰。另外,在“关岛海战”中受损,并且在珍珠港与美国西海岸地区维修的四艘战列舰都已修复。因此,协约国集团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力舰数量一共是十四艘。

到七月份,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只有八艘快速战列舰,与六艘老式战列舰。即便总数量也是十四艘,可是其中的“嵩山”号已经老旧不堪,“天山”号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秦岭”号也算不上强大,真正顶用的只有三艘“南海”级战列舰。

毫无疑问,即便帝国海军的八艘快速战列舰能够顶得上敌人的十艘快速战列舰,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也毫无优势可言。另外,以现在的情况,根本不可能从第四舰队抽调兵力。而前大西洋舰队的那三艘战列舰在修复之后,也会被派往第四舰队,以增强帝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的实力,不会留在太平洋战场上。

在这个节骨眼上,帝国海军确实需要“创造性的思维”,需要想方设法削弱敌人的力量。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十二章 … ~胜利之门~

要让白佑彬一下想出歼敌的办法,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时,他首先想到用对付Z舰队的办法,在大西洋上阻击欧洲联合舰队,然后干掉美国舰队。可是,接下来的两天中,他反复推敲了几遍后,觉得这个办法无疑是送死。不说别的,帝国海军的八艘快速战列舰只要离开了太平洋地区就会被敌人发现。到时候,恐怕没有等到舰队进入大西洋,敌人就严阵以待,用最热烈的方式“欢迎”远道而来,疲惫不堪的第一舰队了。

六月十四日,蓝凌波找到了白佑彬。

等两人来到码头上的时候,赵赙礼乘坐的快速客轮已经靠上了码头。只是,白佑彬的目光首先被跟随在快速客轮后面的那艘大型船舶吸引住了。

“那是艘什么船?”

“军用船,还能是民船吗?”

对于蓝凌波的回答,白佑彬只能以白眼相对。舟山港是帝国海军军港,除了那些专门运送海军军人的快速客轮之外,根本不会有民用船只进入舟山港。

“好像是补给船,也许是才建成的快速补给船吧。”

“快速补给船?”

“我也是听严国荣将军手下的一个军官说的,帝国海军去年年初的时候订购了一批快速综合补给船,按理说,也差不多这个时候建成。”蓝凌波回过了头来,“你不是跟严国荣很熟吗,怎么不去找他问问呢?”

白佑彬猛的想到了什么。“我现在就去找他。”

“老兄。你怎么说风就是雨,老赵都到了,你……”

“晚上我请客吃饭,你们挑地方。”说着,白佑彬已经跑开了。“车我先开走了,见到老赵。代我问好。”

没等蓝凌波反应过来,白佑彬已经驾驶着吉普车一溜烟的离开了码头。

当他冲进去地时候。正在批着一叠文件的严国荣被吓了一跳。

“你干什么?”严国荣站了起来,“这么急,债主找上门来了?”

“不是,我是有点事情要问你。”白佑彬长出了几口气。

“真是的,想把我吓出心脏病?”严国荣一边说着。一边给白佑彬倒了杯水,“回海军司令部几个月了。你小子也不来找我聊聊,现在有事就找上门来了?”

“严将军,你可不能睁眼说瞎话。”

“我怎么睁眼说瞎话了?”

“我怎么可能没找你聊呢?从江南造船厂回来,我就首先想到了你,是吧?”

严国荣一愣,立即把说到嘴边的话吞了回去。这叫吃人嘴软,拿人手软。他可收了白佑彬的那一箱加两条“帝国”牌香烟,现在白佑彬有事找他帮忙,自然不能推托。

“说吧,想找我了解什么事情?”

白佑彬嘿嘿一笑。在严国荣旁边坐了下来。“听说。去年地时候,我们订购了一批快速综合补给船。是不是?”

“是综合补给舰,当然是快速的。”严国荣微微皱了下眉头,“你问这事干嘛,你们不是有战斗支援舰吗?”

“不是,我只是想了解一下这种补给舰地性能。”

“你小子,才当上代理参谋长,就在打补给舰的主意了?”严国荣摇了摇头,“看来,你更江洪波是一路货色。”

“江司令也来问过?”

“当然,他还想让我分配两艘给第一舰队呢。他也不想想,现在后勤补给舰船都由海军总参谋部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再说了,第一舰队地活动范围才多大,基地那么多,用得着这些补给船吗?”一边说着,严国荣从办公桌的文件堆里找出了一份文件,“拿去看吧,这是正式设计文件,别拿走,就在这里看,弄丢了,你可赔不起。”

白佑彬也没再罗嗦,严国荣也继续批他的文件去了,没跟白佑彬多聊。

这种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命名的综合补给舰确实是帝国海军在去年年初的时候订购地,而且总共计划建造二十二艘(也正是如此,才采用了天干地支来命名)。因为其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的综合补给船,而且还有一定地自卫火力,所以被称为快速综合补给舰。

与帝国海军大部分战舰的建造方法一样,这二十二艘舰艇也分成了两批次。

第一批次建造了十艘后,帝国海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第二批次中增加对战舰的维修功能,因此第二批十二艘已经不是性能单一的补给舰,而是具有维修功能的“海上活动基地”。

显然,建造快速综合补给舰的构思来源于快速战斗支援舰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

只是,在战争爆发之前,帝国海军对海上补给,特别是燃油等物资的补给并不是很看重。毕竟,帝国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庞大,也是最广泛的海外基地,加上战舰地续航力一直比较出色,所以对燃油补给地依赖性并不是很大。

战争初期,快速战斗群在“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之前的战略大奔袭让帝国海军认识到了海上燃油补给地重要性。另外,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为了避免暴露行踪,舰队往往不会频繁进出港口,而会尽量选择在海上进行补给。特别是在一些需要特别保密的作战行动中,舰队甚至会远离途径的港口。

如此一来,海上综合补给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大。

同样的,综合补给舰需要跟上舰队的速度,其航速不可能太低。更重要的是,综合补给舰在海上活动的时候,特别是在单独奔赴战区的时候,一般不会得到护航战舰的保护。如此一来,综合补给舰在行动中很有可能遇到敌人的袭击舰与破交舰,如果速度太慢,又没有自卫火力,将很难生存下来。

综合这些因素,去年年初的时候,帝国海军就开始建造快速综合补给舰。

其设计工作并不麻烦,当时帝国海军正在着手建造一级排水量近二万吨的大型补给船。按照海军的要求,造船厂降低了载运货物的能力,用多余的空间与排水量增加了两套动力系统,并且将双轴推进改为原本只用在战舰上的四轴推进,从而使其巡航速度达到了二十四节,在遇到敌人时,还能以三十四节的速度逃跑。

可以说,这样的速度性能,不亚于任何一种战舰。

更重要的是,“天干地支”级快速综合补给舰能够以二十四节的速度持续航行,而不用过多的考虑动力系统的问题。显然,这是连普通战舰都无法望其项背的。也就是说,即便在海上遭遇了敌人的袭击舰,“天干地支”级也能凭借其强大的持续航行能力让敌人望尘莫及,更别说将其追上了。

当然,一艘“天干地支”级能够携带一万二千吨的燃油,二千吨的淡水,五百吨的食物,以及五百吨的其他物资,总载重量达到了一万五千吨,足以为一艘主力舰提供除弹药之外的所有作战物资了。

同样的,这样的快速综合补给舰的造价绝不便宜。

按照严国荣这份文件中提到的,一艘“天干地支”级的造价足以用来购买两艘轻巡洋舰了。另外,因为第二批次的十二艘要求具备战场维修能力,其排水量增加了大概五千吨,另外增添了很多贵重设备,所以其造价在第一批的基础上由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采购这二十二艘快速综合补给舰的钱,足以用来建造一支由四艘战列舰,八艘巡洋舰与十二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了!

由此可见,帝国海军对后勤补给有多么重视。

当然,快速综合补给舰在战场上的作用绝对是物超所值。这一点,从帝国海军现在的快速战斗支援舰就能看出一斑。

三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就能让一支拥有四艘战列舰的主力舰队在海上的活动时间延长一倍。也就是说,三艘快速战斗支援舰让四艘战列舰的战斗效率提高了一倍。如果不考虑一次战役投入的兵力,这就相当于为帝国海军增添了四艘战列舰随着快速综合补给舰服役,在与快速战斗支援舰配合之后,帝国海军舰队的持续活动能力将大幅度提高。到时候,一支舰队在海上活动半年,甚至十个月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此一来,帝国海军的整体战斗力将再次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其实,对手的评价更能说明帝国海军后勤保障舰艇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战后,美国海军的主要将领都一致认为,帝国海军能够发挥出远远超过对手的战斗力,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帝国海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后勤保障舰队。正是这些活跃在战线后方的舰队,让帝国海军的作战舰队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敌人难以比拟,甚至难以想像的战斗力。

此时此刻,白佑彬想到的并不是快速综合补给舰对提高帝国海军战斗力有多大的帮助。

他只想到了一点,利用这些快速综合补给舰,第一舰队能够用一种敌人根本想像不到的方式来获得一场敌人根本不敢相信的胜利。

在白佑彬看来,这些快速综合补给舰为帝国海军打开了一扇通往胜利的窗户。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十三章 … ~疯狂构想~

当白佑彬把草拟的作战计划,准确的说,只能算得上是作战构想的文件放到卫延年面前的时候,帝国海军总参谋长的脸上立即就浮现出了不敢相信的神色。只是,卫延年没有完全驳回白佑彬的“建议”。看完之后,他立即带着白佑彬去了陈锦宽的办公室。

与卫延年一样,看完文件后,陈锦宽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在此期间,白佑彬一言未发,要说的,他都写在了文件里面,意思表达得准确无误。

“你认为有多大的把握?”陈锦宽合上文件后,开门见山的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不到百分之五十……”稍微停顿了一下,白佑彬又说道,“也许连百分之三十都不到,只是除此之外,如果让欧洲联合舰队与美国舰队进入太平洋,恐怕我们连……”

陈锦宽压了压手,打住了白佑彬的话,然后朝卫延年看了过去。

“恐怕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胜算。”卫延年耸了下肩膀,然后点上了烟,“我只是概略估算了一下,没有做详细的推演,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陈锦宽味儿点了点头,又沉思了起来。

四分之一的胜算,对一场海战来说,这基本上意味着彻底失败。除非双方指挥官的能力相差悬殊,或者运气好得离谱,不然没有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能够在只有四分之一胜算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甚至难以避免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

只是,卫延年提到的这四分之一胜算,并不仅仅针对海战,而是针对整个战役行动。

如果排除战斗开始前,即战役机动过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只考虑战斗中的胜负概率,在敌人只有八艘快速战列舰的情况之下,第一舰队的胜算绝对不会低于百分之五十。毕竟,帝国海军的八艘快速战列舰比协约国集团的那八艘战列舰先进得多。加上对手是来自四个国家,四支海军组成地舰队,而帝国海军的第一舰队是统一指挥的,因此在战斗中,第一舰队占到的优势极为明显。

关键问题就是。能否排除战役机动中可能遇到地麻烦。

想到这。陈锦宽朝白佑彬看了过去。

“元帅。你不是说过。我们需要一些创造性地思维吗?”

陈锦宽微微一愣。立即就笑了起来。“看来。还是年轻人敢想啊。若换了我。或者卫延年。或者江洪波。恐怕搅尽脑汁都想不到这样地办法。只是。这件事情……”

没等陈锦宽说完。办公桌上地通话器就响了起来。

“元帅。雷霄霆上校来了。”

陈锦宽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说道:“让他进来。”

几秒钟后。在小李副官推开门之后,海军情报局局长面色严峻的走了进来。见到卫延年与白佑彬之后,他似乎没有感到惊讶,只是朝两人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然后就将拿在手上的文件交到了陈锦宽的手上。

看完之后,陈锦宽长吸了口气,顺手将文件交给了卫延年。

“情况确实比我们估计的还要紧急,美国与英国那边已经有动静了。我们得尽快做出相关的决策,到底是打,还是不打,以及该怎么打。”

卫延年看完文件,眉头也跳了几下,这才将文件给了白佑彬。

“白佑彬,你能保证打赢这场战斗吗?”

白佑彬一愣,抬头看了陈锦宽一眼,目光又落到了文件上。

内容并不多。却很明确。美军已经开始向诺福克海军基地运送各类作战物资,估计总量在十万吨作用,这正好是三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以及与其组成舰队的护航战舰远航所需地物资数量。英国军队也正在向朴茨茅斯运送作战物资,总量大概也是十万吨,这也正好是三艘战列舰(此时“黎塞留”号已经到达了朴茨茅斯,与“让·巴尔”号组成了自由法国海军舰队的核心力量),以及护航战舰远航所需的物资总量。虽然情报中没有明确提到西班牙海军地举措,但是也对西班牙海军的行动做了评估。如果欧洲联合舰队近期出发。西班牙海军最迟在三日之内进行相关准备,海军情报局的谍报人员正在密切监视桑坦德港(西班牙海军在大西洋上的主要海军基地)的动静。

由此可以断定。最快五日,最迟十日,美国与欧洲国家的舰队就要出港了。

抬起头来之后,白佑彬才发现,房间内三个人正在看着自己,雷霄霆手上拿着他提交的那份作战设想,只是没有像陈锦宽与卫延年那样,把惊讶神色表露在脸上。

“元帅,我……”

“正如我们说的,现在需要创造性思维。”陈锦宽叹了口气,“如果让敌人顺利进入太平洋,并且到达珍珠港,或者美国西海岸的港口,那我们击败敌人地机会,特别是全歼敌人的把握不会超过百分之十。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很难保证在未来半年内的战略优势,更难以顺利推进我们的战略进攻行动。因此,即便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机会,对我们来说,也算得上是不小的胜算了。”

听到这,白佑彬知道,元帅采纳了他的作战构想。

“延年,你负责协助白佑彬制订具体的作战计划。上校,你要及时为白佑彬提供准确的情报。三日之内,我们必须做出最后地决定。另外,让严国荣立即去安排相关的补给工作,在我们做出决定之后,舰队立即出发。”

“元帅,由我制订作战计划?”

“当然,这是你提出的作战构想,你应该最了解自己的想法吧?”陈锦宽朝白佑彬看了过来,“而且,作为舰队参谋长,其本职工作就是为舰队制订作战计划。另外,你以前也参加过总参谋部的相关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如果有什么麻烦,可以找总参谋长帮你解决。当然,也可以直接来找我。”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说着,卫延年就站了起来。

紧张的战役策划工作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当时,白佑彬并不知道,陈锦宽把海军元帅的前程都押在了这次的战役行动上,如果这次战役失败,陈锦宽必然引咎辞职。另外,卫延年也把自己地前程押了上去,作为海军总参谋长,他要对舰队地作战行动负直接责任。

归根结底,都是白佑彬的这个“作战构想”太“前卫”了。

当时,他还没有想到具体地实施方法,只是在构想中提到,利用海军已有的快速战斗支援舰与快速综合补给舰,第一舰队前出东太平洋,在巴拿马运河南面拦截刚刚进入太平洋的敌舰队。

也就是说,这是一次万里奔袭行动!

与之相比,当初第62舰队前出南大西洋,拦截Z舰队的作战行动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换句话说,即便走最短的航线,第一舰队要到一万海里外的海域去对付敌舰队。而帝国海军除了四艘“海龙”级巡洋舰的续航力超过了二万海里之外,其他战舰的续航力都在二万海里之内。另外,沿途没有任何由帝国海军控制的港口。因此,没有快速综合补给舰的支持,舰队不可能执行这样的任务。

考虑到各种实际因素,舰队最终要往返航行近三万海里,相当于围绕地球赤道航行一有三分之一圈,才能在完成任务之后返回那霸。

不说别的,这么远的航程就足以让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放弃了。

由此可见,这样的作战设想也确实只有白佑彬这样的年轻人才想得到,或者说才敢想,并且才敢将其当作作战构想。

只是,陈锦宽为什么会采纳这么“疯狂”的作战构想呢?

这就得从太平洋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协约国集团的八艘快速战列舰进入了太平洋,局势将发生逆转。

首先,帝国海军正在规划的,攻打关岛的作战行动必然搁置。到时候,即便第一舰队全体出动,美国海军只需要在这边投入五艘战列舰,就足以让第一舰队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在美国海军的威胁之下炮击关岛,帮助陆战队上岸。如果没有第一舰队的支持,陆战队就只能呆在登陆舰上,甚至得龟缩在日本的港口内。

其次,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也将受到影响。

到时候,即便只有欧洲联合舰队到达西南太平洋战场,帝国海军将修复的六艘战列舰全部编入第三舰队,帝国海军在所罗门群岛的攻势作战必然停止,陆战队将在瓜岛继续与美军苦战,而第三舰队则要面对至少五艘快速战列舰的威胁。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太平洋战争将进入相持阶段。

不管是帝国,还是美国,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都难以获得足够的战略优势。因此,太平洋战争将变成名副其实的消耗战,双方海军的损失都不会小到哪里去。而随着美国的战争动员逐步完成,帝国海军甚至有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

在此情况下,陈锦宽只能放手一搏。

正如陈锦宽当初跟卫延年说的,作战中谁都避免不了采取冒险策略,关键就看所承担的风险与所能获得的好处是否成正比。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十四章 … ~群策群力~

有了构想,并不等于有了作战计划。

在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时,白佑彬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同时也得到了一个让他非常满意的助手——蓝凌波。

去年年底,白佑彬率领第3舰队奔赴俾斯麦海的时候,蓝凌波获得了一次深造的机会。

当时,海军总参谋部需要更多的高级参谋,因此从几所海军的高等学府抽调了十多名教员,在青岛开设了高级参谋培训班。因为蓝凌波在总参谋部的表现比较出色,所以被委派去进行学习深造。

如果在以往,这类深造最多是让普通参谋拿到了成为高级参谋的通行证。

这次却完全不一样了,因为面向的是海军总参谋部与海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所以培训班不会教一些普通课程,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几门刚刚兴起的学科上。比如,战场统筹学,军事统计学等。这些学科几乎都是在上次世界大战,以及这次战争爆发之后才有人提出来的,主要就是用科学的手段来分析战争,然后找出规律,再利用规律来判断战场上的局势走向,分析敌人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及己方应该采取的行动。

毫无疑问,几十年之后,这些学科都成为了军事学院的必修课程。

只是在当时,几乎没有一个将领认为可以用科学的手段来分析战争。说白了,大部分将领仍然认为战争是指挥官的事情,而指挥官的个人特点决定了战争的无规律性,又怎么可能从战争中总结出规律呢?

如果放在二百年前,这个说法没有错。

可是放在当时,就肯定错了。随着参谋制度的推广与普及,指挥官做出的决策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参谋提供,或者在参谋的帮助下完成的,参谋在军事行动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而参谋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即便组成这个集体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地特点,可是集体本身是有规律可寻的。如此一来,军事行动就变得有规律可寻了。

最为显著的例证就是,在“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中,李玉民忽视了日本联合舰队从苏里高海峡进入苏禄海,再绕道进入苏拉威西海。从侧面袭击主力战斗群的可能性。如果用军事统计学来分析,当时日本联合舰队有八成的可能走这条航线。结果,李玉民不懂军事概率学,或者不重视军事概率学,所以不但没有抓住歼敌的最好机会,反而在战斗中陷入被动。

后来。这一战例也成为了军事概率学教科书中地经典战例。

当然。军事科学并不是在这个时候才出现地。实际上。早在兵棋推演得到军队认可地时候。军事科学就诞生了。因为。从严格地意义上讲。兵棋推演本身就是一门极为严谨地军事科学。是利用战争规律。或者战争规则来推测战局发展地学问。只是。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兵棋推演是一门学问。

有了蓝凌波这个得力助手。白佑彬很快就理清了思路。

关键有两点。一是后勤保障。二是选择航线。因为选择不同地航线对后勤保障地需要不同。所以航线选择更为重要。另外。反过来。因为当时能够伴随舰队作战地快速综合补给舰只有四艘。所有后勤保障能力也影响到了航线地选择。

航线选择必须要兼顾两点。一是隐蔽性。二是利用洋流。

要想达到隐蔽性。就必须离开国际航线。走偏远航线。甚至是从没有航线地海域经过。只是。大部分国际航线都会兼顾到洋流。毕竟。顺着洋流航行。不但能够节约燃料。还能提高航行速度。

经过反复考虑之后,白佑彬选择了一条“大迂回航线”。

舰队从那霸出发,沿日本暖流的北面支流进入北海(日本海),再经津轻海峡进入北太平洋,沿北太平洋暖流向东航行,到达西经一百五十度,北纬四十度海域附近,沿北太平洋暖流地支流南下,随后借助加利福尼亚寒流的一条支流继续向南航行。到达西经一百三十度。北纬八度附近后,沿北赤道逆流(暖流)向东航行。最终到达科科斯海岭与马尔佩洛岛之间的海域。

这里就是白佑彬设想的决战海域。

任何一艘通过巴拿马运河,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舰船都要经过马尔佩洛岛附近海域,而且按照传统思想,这里远离帝国海军的活动海域,是绝对安全的。因此,在此处设伏,能够将突袭的效果最大化。

确定了这条航线后,问题就出来了。

首先,这条航线的总航程达到了一万六千五百海里,而“皇帝”级战列舰地续航力只有一万五千五百海里,“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续航力只有一万四千五百海里。即便沿途可以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