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浪-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达第一个转向点之前,司令舰桥内地灯光变成了暗红色。
包括白佑彬在内,二十多名军官都屏气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好像害怕惊醒了两岸熟睡中的日军岸防炮兵一样。
从这个时候开始。“果敢”号就进入了日军岸防炮的“理想射程”范围,而且“果敢”号再也无法退出航道,只能硬走头皮,一口气走到底。
经过第一个转向点之后。白佑彬朝谢昶伦点了点头。
随即,站在谢昶伦身旁的闵瑞生就向各炮组下达了战备命令。
不多时,传来了一阵“咝咝”声,准确的说,是炮塔旋转时,液压马达工作时发出的声响,以及炮座轴承内滚珠相互摩擦的声响。
平常,很难听到这种“金属交响乐”。
很快,四艘主力舰都通过了第一个转向点。
整条航道一共有三个转向点。只要通过第三个转向点,舰队就能加速前进,离开危险水域。此时,最前面地驱逐舰应该已经过了第二个转向点,正在向第三个转向点前进。
白佑彬看了眼手表。八点过五分。还有一个小时。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出现一片明亮的闪光,接着就传来了爆炸声。
“怎么回事?”谢昶伦抢在前面问了出来。
“是嘉陵江号……正在联系……”
“小心,日军炮击!”
仿佛那次猛烈的爆炸惊醒了睡梦中的日军岸防炮兵,了望员发出警报地时候,两侧的海岸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如同萤火般的炮口闪光。
“不要慌张!”白佑彬推开了想保护他的于右任,“按照计划行动,各舰依次炮击日军岸防工事。谢昶伦。你来协调。”
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司令舰桥内的军官迅速冷静了下来。
很快,白佑彬了解到。开始的爆炸是“嘉陵江”号上的枪炮官兵打爆了一枚漂向战舰地水雷所产生的。并不是战舰撞上了水雷。
经过前面几次战斗的洗礼,这些军官都能从炮弹落下时发出的声响判断出炮弹的口径。说简单点,小口径炮弹地初速都比较高,落下时的速度也比较快,因此发出的声响比较尖锐。相反,重炮打出的大口径炮弹的初速都比较低,且飞行中速度降低得非常快,发出的声响就要沉闷一些。
在这种距离上,只有八英寸以上的穿甲弹才能对“果敢”号构成威胁。
问题是,日军岸防炮兵没有装备多少八英寸以上口径的重型岸防炮,大部分岸防炮的口径都是六英寸,甚至五英寸。
相对而言,舰队地还击更迅速,也更猛烈。
大部分日军岸防炮都集中在东面地房总半岛上,因此舰队的还击炮火也多半倾洒到了东面地日军岸防工事上。
渐渐的,落在“果敢”号周围的炮弹少了许多。
就在众人暗暗松了口气的时候,前方“宜宾”号轻巡洋舰的左舷处突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虽然爆炸产生的闪光很快就消失了,但是白佑彬这次看得非常清楚,爆炸点就在“宜宾”号的侧舷处,而不是距离战舰几十米的海面上。另外,他还看到,海面上有一些高速移动的物体。
那是什么东西?
“打开探照灯,所有战舰打开探照灯!”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三十五章 … ~回天鱼雷~
数十盏探照灯几乎同时打开,照亮了“果敢”号四周的海面。
海面上,一些看上去如同“北欧海怪”的东西正在朝着战舰袭来。紧接着,几枚火箭照明弹腾空而起,用绚丽的白色光芒照亮了整条水道。
“鱼雷,是鱼雷!”
没等白佑彬下达命令,战舰上的速射炮,还有那些原本准备用来对付水雷的重机枪全都喷出了火舌。
鱼雷,确实是鱼雷!
日本海军在岸上部署了鱼雷发射器!?
这一刻,白佑彬也很是震惊。
“全部火炮瞄准海面!”没有任何迟疑,白佑彬下达了新的命令,“阻止敌人靠近战舰,打,给我狠狠的打!”
顿时,海面上如同沸腾了一般。
所有火炮都将俯仰角调到了最低限度,就连主炮都加入了战斗。
前方,三艘巡洋舰也打开了探照灯,发射了照明弹,并且与“果敢”号一样,拼命向四周的海面开火。
后方,三艘战列舰的舰长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跟在最后面的三艘巡洋舰与五艘驱逐舰则小心翼翼的监视着周围的海面,生怕那些“海怪”找上它们。
此时此刻,包括白佑彬在内,第12舰队的官兵不但疑惑,还很紧张。
“宜宾”号上燃起的大火足以说明那种“鱼雷”的威力有多大。如果被击中,就算是“果敢”号这样的主力舰也将遭到重创。
其实,谁也不敢肯定那是鱼雷,还是日本秘密研制地新式武器。
慌乱之中。几乎没有官兵注意到,那种部分“躯干”暴露在海面上的鱼雷的航速要比普通鱼雷的速度慢得多,而且不是直线航行,在遭到炮火拦截的时候,竟然能够转向,规避炮弹!
直到日本战败之后,帝国情报部门才从日本海军一份没有被完全销毁地绝密文件中得知,袭击第12舰队的确实是一种鱼雷,而且是日本秘密研制的。由人进行操作的“超级鱼雷”。
这种鱼雷还有个很好听地名字:回天!
按照原始设计,鱼雷的战雷头后面,燃料舱的前面有一个专门为操作人员设置的座舱。使用时,佩带水肺的人员在座舱内操作鱼雷航行。因为座舱的出口在底部,而且非常狭窄,所以在鱼雷击中目标的时候,操作人员几乎不可能逃生。
操作鱼雷地人员最后的结果与鱼雷的名字一样。“回天”。
可以说,这是日本的战争狂人为了避免战败,或者延迟战败的时间,设计出的“疯狂”武器中的一种。
当时,日本还设计了一种“回天”快艇。
这种装有一吨烈性炸药的快艇用燃气机驱动,其航速超过了五十节,只是航行距离不到五海里。战斗时,又二名人员操作,利用其极快的速度冲向敌人的战舰,然后与敌人地战舰同归于尽。
只是。以当时日本的工业生产力,已经无力将其制造出来了。
即便是回天鱼雷,也只制造了不到五百条,而且当时投入使用的都是“半成品”,即人员舱没有进行密封。另外。日本海军也没有培养出足够数量的操作人员。所以在攻击第12舰队的时候,只能在操作舱前面焊上一块挡水地钢板,操作回天鱼雷的人员将上半身暴露在海面上。因此,回天鱼雷的最大航速降低到了二十节左右,而不是设计的三十五节。
远远的看去,确实有点像“海怪”。
当然,这种毫无人道可言的极端武器的威力是不可小看的。
其头部装载的一吨烈性炸药足以重创包括战列舰在内地大型战舰。只是其糟糕地机动性,过慢的速度,以及暴露在海面上地操作人员使其失去了可用价值。
另外。当时袭击第12舰队的回天鱼雷不到五十条。
如果数量增加一倍。恐怕白佑彬就将吃不了兜着走了。
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中,一条条回天鱼雷真正的“回天”了。因为密集的炮弹还引爆了四周的水雷。所以爆炸非常频繁。加上夜色的掩护,战舰上的官兵根本无法判断是水雷发生了爆炸,还是那种在海面上游动的“怪物”发生了爆炸。
一时之间,各艘战舰上的官兵都感到了透心般的恐惧。
炮击足足持续了半个小时,仅仅四艘主力舰就各消耗了数百枚主炮弹药。
“停止炮击!”白佑彬已经来到了左侧的舷窗后面,“传令,全部停止开火,继续留意四周的海面。”
炮击声渐渐散去,海面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只是,白佑彬没有下达关闭探照灯的命令,而且还让各舰每隔五分钟发射一枚照明弹。
“宜宾号已经无法继续战斗了。”于右任走了过来,“左舷被炸出了一条十多米长的大裂口,进水超过了一千五百吨,舰长刚刚下令向右舷的两个舱室注水。万幸的是,还有两台主机能够全速运转。”
“能够在航道内转向吗?”
于右任摇了摇头。“航道内太狭窄了,而且现在是夜间,转向很容易撞上水雷。”
“那就让它减速,排到最后面去。”白佑彬看了眼手表,“十五分钟后,我们就将通过第三个转向点,到时候派一艘驱逐舰伴随宜宾号返航。”
一枚照明弹再次升空,在缓缓下降的时候,还发出了“咝咝”的响声。
“果敢”号从“宜宾”号右侧通过的时候,眼前触目惊心地一幕吓了白佑彬一跳。
战舰的左倾基本上控制住了。可是大量进水导致首甲板几乎被海水淹没。官兵正在将甲板上的沙袋推入海中。另外,一群官兵还在将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拖出来丢入海里。为了保存战舰,只能尽量减轻战舰的重量。相对而言,几条鱼雷根本算不了什么。
在“果敢”号通过第三处转向点地时候,位于编队最后面的“汐波”号驱逐舰靠上了“宜宾”号巡洋舰的右舷。
受伤的官兵首先被转移到了驱逐舰上。然后是阵亡官兵地遗体。
因为舰长没有下达弃舰的命令,所以能够活动的官兵全都留在了巡洋舰上。此时,“宜宾”号的航速已经降低到了六节。为了帮助“宜宾”号抽出舰体内的海水,“汐波”号驱逐舰送去了两台抽水机。并且用电缆向抽水机供电。
虽然“宜宾”号最后挣脱了死神的魔掌,步履蹒跚的返回了大岛锚泊地。但是有五十四名官兵牺牲,另外还有一百多人受伤。牺牲官兵中,有三人是为了及时关闭水密门,将自己锁在了进水的舱室里面。也就是说,为了保护这艘战舰,他们做出了自我牺牲。如果当时他们选择逃生。将导致至少两个舱室被海水淹没,“宜宾”号肯定将因此沉没。
后来,这三名官兵被授予了“帝国荣誉勋章”,这也是军人能够获得的最高奖励!
另外,“汐波”号也在抢救“宜宾”号的行动中表现突出,荣获了“海军集体荣誉勋章”。“汐波”号上的两名军医因为积极抢救“宜宾”号上的伤员,荣获了“海军荣誉勋章”。“宜宾”号的舰长因为指挥果断,也获得了“海军荣誉勋章”。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只是从这些官兵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帝国海军并不缺乏优秀的官兵。也不缺乏为国捐躯的意志。与日本海军相比,他们只是更加地果断与理智,而不是仅仅是盲目的服从命令,甚至为毫无意义的命令而献上宝贵的生命。
也许,这正是数百年历史留给海军官兵最为宝贵的财富。
“果敢”号开始加速航行地时候。白佑彬下达了开启雷达的命令。其实,此时跑在前面的“汉江”号与“嘉陵江”号已经离开了危险海域,并且正在用雷达搜索四周的海面,警惕着随时可能出现的联合舰队。
战舰转向离开危险海域的时候,白佑彬朝南面的茫茫大海看了一眼。
作为舰队指挥官,他不能留下来与“宜宾”号上的官兵共同渡过难关,因为前面还有更艰巨的挑战,前面还有更重要地任务。
“秦岭号也出来了。”
听到于右任地话,白佑彬转过了身来。“航行调整到三十度。密切留意周围的情况。”
“长官。汉江号发现敌舰队!”
通信军官刚刚叫出身来,白佑彬与于右任就冲了过去。
“东北四十度方向。距离二十公里,五个……八个小型目标。”
“驱逐舰!”于右任立即补充了一句。
“帖着海岸线过来地。”谢昶伦也走了过来,“肯定是联合舰队的驱逐舰,其主力舰应该就在后面不远处。”
“进入战斗状态!”
不用谢昶伦吩咐,一名枪炮军官就拉响了战斗警报。
“由第12…3巡洋舰编队与第12…6驱逐舰编队对付日本驱逐舰。”白佑彬走到了海图桌旁,“我们先向西北转向,到达横滨东面海域后再向东转向。如果联合舰队的主力舰就在驱逐舰的后面,我们就能抢先占领有利位置。如果没有,我们也能在转向后占领有利位置。”
“需要给罗清远将军发报吗?”
迟疑了一下,白佑彬摇了摇头。“现在情况还不肯定,等雷达探测到了联合舰队的主力舰之后,再发电报也不迟。”
此时,北面的炮战已经开始了。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三十六章 … ~原形毕露~
与第12…3巡洋舰编队,以及第12…6驱逐舰编队交火的是联合舰队第一舰队的第1水雷战队。与第二舰队的两支水雷战队一样,“萨兰加尼和巴西兰海战”之后,第一舰队的两支水雷战队损失的驱逐舰一直没有得到补充,因此第1水雷战队只有九艘驱逐舰,分别是第6驱逐队的“响”号与“雷”号,第17驱逐队的“浦风”号、“谷风”号与“滨风”号,第21驱逐队的“子日”号与“若叶”号,以及第2驱逐队的“有明”号与“白露”号。
它们要面对的是两艘火力凶猛的巡洋舰,以及六艘帝国海军最新锐的“风”级驱逐舰。
狭窄的东京湾内,双方辅助战舰的这场战斗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近了,所以双方都没有采取花俏的战术,一上来就使上了全部的力气,连战术步骤都相差不大。
距离缩短到八千米左右的时候,日本驱逐舰首先转向发射鱼雷,并且开始炮击。
炮弹落下前,第12舰队的八艘战舰也完成了转向,在几乎是鱼雷最大的射程上完成了鱼雷齐射,舰炮也同时向日本驱逐舰开火。
因为日本海军使用的氧气鱼雷的航速比帝国海军的重型鱼雷高,所以第12舰队的八艘战舰首先顶着炮火转向规避鱼雷,并且在转向的同时拉近交战距离。
表面上,第1水雷战队占了先机。实际上,优势并不在第1水雷战队的手里。
日本驱逐舰擅长鱼雷攻击,在炮战方面却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相反。帝国海军地轻巡洋舰与驱逐舰都比较擅长炮战。
规避鱼雷的时候,只有“炎风”号驱逐舰被鱼雷炸掉了舰首,不得不提前撤出战斗(随后跟随“宜宾”号与“汐波”号返航)。另外七艘战舰都成功的避开了鱼雷,并且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了六千米之内。
此时,九艘日本驱逐舰开始转向规避鱼雷。
趁此机会。“汉江”号与“嘉陵江”号一马当先,在三分钟之内,将领头的“响”号与“雷”号驱逐舰打成了马蜂窝,并且导致两艘驱逐舰在着火之后不的不撤出战斗。逃回千叶港。
同时,第12…6驱逐舰编队地五艘“风”级驱逐舰将以超过三十节的速度向敌人逼近。
这一战术的目的是要避免日本驱逐舰获得第二次发射鱼雷地机会。显然,第12…6驱逐舰编队的指挥官(“东风”号驱逐舰的舰长)非常清楚双方的优点与缺点。逼近了,日本驱逐舰只能全力进行炮战,而“风”级驱逐舰的炮火明显超过了日本驱逐舰。另外,第12…6驱逐舰编队有两艘巡洋舰掩护与支持,日本驱逐舰则没有获得任何支持。
只要将距离缩短到三千米以内。不出一个小时,就能干掉另外七艘日本驱逐舰。
此时,第12…1主力编队完成了转向,正在以十二节的速度向着西北方的横滨港驶去。在其后面,第12…2巡洋舰编队与第1…5驱逐舰编队首位着三浦水道地北端,按照计划,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为第11舰队守好航道。另外,第12…4驱逐舰编队的七艘驱逐舰也没有投入战斗,而是呆在“汉江”号与“嘉陵江”号巡洋舰的后面,随时准备应付可能出现的第二批日本驱逐舰。
从这一部署上可以看出。白佑彬的战术安排非常谨慎。
如果说横向宽度最窄处不到六十公里的相模湾对第12舰队来说就是一座小池塘,那么东京湾最多算得上是“洗脚盆”。
东京湾横向最窄处只有十五公里,纵向最深处也只有五十四公里。
对任何一支主力舰队来说,这座海湾都显得太狭窄了。
此时,第12舰队有四艘主力舰,五艘巡洋舰,十七艘驱逐舰,算上联合舰队,东京湾内的战舰数量超过了五十艘!
如果将这些战舰平铺摆开,间隔距离不会超过四公里。
相对而言,白佑彬并不惧怕联合舰队的三艘主力舰,最让他担心的还是联合舰队地驱逐舰。在这种狭窄的海湾内,如果主力舰遭到驱逐舰的攻击,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如果是在炮战中遭到鱼雷攻击。更是无处可避!
问题是。联合舰队会主动寻找第12舰队决战吗?
即便还没有收到联合舰队离开千叶港的消息,可是白佑彬觉得高野不会在港口内等死。
说白了。只要第12舰队杀入了东京湾,就算联合舰队龟缩在港口内,也避免不了覆灭地命运。更别说第12舰队身后还有更强大的第11舰队,以及可以在一天之内赶过来的第14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做困兽之斗,高野也应该拼死一搏。
只要能够歼灭突入的第12舰队,堵死三浦水道,就能将第1舰队挡在东京湾外。如果能够趁第11舰队进入水道的机会重创第11舰队,联合舰队甚至有“翻身”的机会。以高野的能力与野心,他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
可是,这个机会很快就会过去。
第11舰队在两个多小时之后就将到达。
如果联合舰队不能在这两个多小时内击败第12舰队,并且堵住航道,即便没有第12舰队的支持,第11舰队仍然能够轻易地击败联合舰队。毕竟,那四艘快速战列舰,还有“黄河”号战列舰地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
“长官,日本驱逐舰转向撤退了。”
白佑彬猛地一愣。“让第12…3巡洋舰编队与第12…6驱逐舰编队放弃追击,严密监视附近海域。”
此时绝不是追击日本驱逐舰地时候。
如果高野想击败第12舰队。肯定会派出驱逐舰这类“虾兵蟹将”引开第12舰队的注意力,然后率领主力舰突然杀出,并且用其他的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以最快的速度打乱第12舰队的部署,并且击沉或者重创第12舰队地四艘主力舰。
那么。高野会埋伏在哪里呢?
在通信军官传达命令的时候,白佑彬的目光落到了海图上。
肯定不会在海湾的中央,那边太开阔了,主力舰会很快被雷达发现。并且遭到第12舰队地炮击。
除了海湾中央,能够让联合舰队悄悄靠近第12舰队的航道只有一条。
那就是横滨港东北,扇岛与本州岛之间的海峡。
看到海图上那座东京湾内最大的岛屿,白佑彬摸了摸下巴,抬头朝舷窗外看去。扇岛就在十多公里之外,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埋伏在扇岛的北面,等到第12舰队靠近横滨港之后。驱逐舰从扇岛的西南杀出来,主力舰则排好队列,从扇岛的东北杀出来。到时候,第12…1主力编队地四艘主力舰将首尾难顾。
“传令,让第12…2巡洋舰编队到我们西南方向上来,另外第12…5驱逐舰编队做好鱼雷攻击的准备。”说着,白佑彬招手将谢昶伦叫了过来,“让甲炮塔的两门主炮向扇岛上空打照明弹。”
“照明弹?”谢昶伦有点疑惑。
自从有了雷达之后,帝国海军的主力舰几乎不用照明弹了。当然,按照规定。主力舰每门主炮都配有五枚照明弹。
“别罗嗦,快去下达命令。”
一分钟后,“果敢”号舰首炮塔上的两门主炮开火了。
这时候,白佑彬也拿起了望远镜。
很多时候,雷达还是没有眼睛可靠。而且之前的实战已经证明。电眼丙型雷达仍然没有解决背景干扰问题。如果联合舰队埋伏在扇岛北面,肯定很难被雷达发现。但是,联合舰队要想监视第12舰队的行动,肯定会让某艘主力舰前出到扇岛的东北海域,充当整支舰队的“眼睛”。
这时候,照明弹的作用肯定比雷达好得多也正是如此,白佑彬准备用自己地眼睛来观察情况,而不是完全依赖并不是很可靠的雷达。
没等照明弹落下,白佑彬的猜测就得到了证实。
“炮口闪光!”闵瑞生在旁边叫了起来。
白佑彬微微一笑。说道:“老子就知道。乌龟藏起来之后,还会把龟头露出来的。传令。航向掉转到二百二十度,航速增加到十五节,与联合舰队决战的时候到了!”
其实,不用白佑彬传达命令,“果敢”号上地官兵就行动了起来。
后面三艘战列舰上的了望员也看到了扇岛东北海面上出现的炮口闪光,而且判断出是日本战列舰主炮齐射时发出的炮口闪光。
就在四艘主力舰快速转向的时候,“果敢”号打出的两枚照明弹到达了扇岛上空。
白色的光芒下,三艘日本战列舰原形毕露。最前面的是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紧随其后的是“伊势”号,最后面地是“雾岛”号。另外,第二舰队第4战队地四艘重巡洋舰跟在三艘战列舰的屁股后面。只是,了望员并没有发现日本地驱逐舰,大概是躲在扇岛的北面,岛屿挡住了了望员的视线。
因为第12…1主力编队及时转向,所以三艘日本战列舰打出的第一轮齐射全部落空了。
只不过,情形并没有好到能让白佑彬轻易的获得胜利,因为在背景干扰的作用下,火控雷达也很难锁定日本战列舰。第1…1主力编队的四艘主力舰只能暂时依靠光学测距仪瞄准目标。
这正好是帝国海军,特别是“果敢”号战列巡洋舰的弱点。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三十七章 … ~提前谢幕~
了望员报告南面,横滨港东南海域出现炮口闪光时,高野五十六的第一反应就是,被发现了!
几乎未作任何考虑,高野条件反射般的下达了还击命令。
等到“长门”号打出第一轮齐射,“伊势”号与“雾岛”号紧随其后也打出了第一轮齐射后,高野五十六才猛的反应了过来,知道还击的命令下得太仓促了。
只是,后悔的意义并不大,因为照明弹在一分钟之后就将落下。
当三艘战列舰,以及紧随其后的四艘重巡洋舰暴露在照明弹发出的白色光芒之中的时候,高野五十六将炮战指挥权交给了高须四郎。
谁也没有注意到,高野五十六在此时离开了司令舰桥。
率领联合舰队到达千叶港之后,高野五十六让联合舰队象征性的开了几炮,以示其还在活动。入夜后,高野五十六就让舰队做好了随时离港的准备工作。当时,高野就预感到,一直在相模湾活动的那两支强大的舰队很有可能利用联合舰队前往千叶港的机会,从三浦水道杀入东京湾。
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的猜测。
包括永野修身在内的将领都认为,三浦水道内水雷密布,敌舰队不知道通过雷区的安全航线,也就不可能通过三浦水道。即便敌舰队出动扫雷舰,也需要至少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清扫出一条足以供主力舰通过的航道。当然,在岸防炮的威胁下,扫雷舰的作业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无法顺利完成扫雷作业。
因此,很多日本军官都认为,只要联合舰队呆在东京湾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当然,高野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
为了说服永野修身。同意联合舰队在必要的时候离开千叶港,高野五十六搬出了另外一件让大本营担心的事情,那就是敌人在三浦半岛登陆地可能性。
从当时的情况看,在九十九里滨活动的第14舰队只有四艘主力舰,而在相模湾活动的第11舰队与第12舰队拥有九艘主力舰。另外。三浦半岛的北面就是横滨港,继续向北推进就是川崎与东京。另外,占领三浦半岛之后,敌舰队可以自由进入东京湾,从而消灭联合舰队。
因此,几乎所有日本将领。包括陆军将领都认为。敌人地登陆地点不是九十九里滨。而是三浦半岛。所以在调整防御部署的时候,日军并没有从三浦半岛,乃至东京湾西部地区抽调兵力,只是将房总半岛与关东平原北部的驻防部队向九十九里滨方向调动。
高野五十六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不管他本人是否认为大明帝国海军陆战队会不会在三浦半岛上岸,当他提出敌人在三浦半岛登陆,更需要联合舰队去支援岸防部队之后。永野修身立即答应了他的要求,即在必要的时候,联合舰队可以离开千叶港。
结果,当第11舰队炮轰横滨,随即房总半岛西部富津城地守备部队报告敌舰队出现在三浦水道,并且沿着安全航道向北杀向东京湾地消息之后,高野五十六立即命令联合舰队离开千叶港,奔赴战场。
为了抓住每一分钟,舰队出港地时候。“长门”号还撞翻了两艘拖船!
随即。联合舰队以最快的速度朝扇岛方向驶去。
高野早就考虑好了作战计划,因此他将第1水雷战队留在了千叶港南面。并且命令其沿着海岸线南下,发现敌舰队之后立即发动鱼雷攻击。
此举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将敌舰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也就在白佑彬率领“果敢”号经过第三个转向点的时候,高野五十六率领联合舰队到达了扇岛北面。也就是说,联合舰队的动作只比第12舰队快了一点点,如果慢几分钟,恐怕联合舰队地行踪就被“汉江”号轻巡洋舰上的雷达发现了。
随着第1水雷战队杀出,最先进入东京湾的巡洋舰与驱逐舰立即投入了战斗。
仿佛,一切都在按照高野的预期发展。问题是,直到第1水雷战队被对手击败,那几艘主力舰都没有出现在东方的海面上。
当时,高野五十六就有点疑惑。难道杀入东京湾的只有巡洋舰与驱逐舰?
当然,仅仅几分钟后,“果敢”号打出的照明弹就彻底打消了高野五十六的疑惑。
也许,当时“长门”号等三艘战列舰上的官兵还在为联合舰队抢先开火而高兴,甚至认为有足够地把握歼灭南面地四艘战列舰。可是,高野五十六知道联合舰队已经输了,而且输得非常彻底。
就算能够歼灭那四艘主力舰又能怎么样?
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没有几个小时地时间,根本不可能打赢这场海战。联合舰队是日本海军最后一支有主力舰的舰队,也是东京湾内唯一的舰队。如果联合舰队的三艘主力舰受损,将没有其他战舰可以替代。
敌人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在这四艘主力舰的后面,还有五艘主力舰!
也就是说,联合舰队的三艘战列舰要面对三倍于己的敌人。即便敌人分成了两批,可每一批的数量都比联合舰队多。这仗,还有得打吗?
大概,正是这个绝望的念头让高野五十六离开了岗位。
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高野五十六。
战后,有人说他跟随“长门”号一同沉入了东京湾。有人说,他在炮战中被击毙,而且尸骨无存。还有人说,高野在当时离开了“长门”号,并且在战争结束后回到了他的故乡长冈。还有人说,高野在战后被帝国海军情报局秘密逮捕,并且一直关押在帝国海军的某座秘密监狱里面,直到三十多年之后才去世。
高野五十六的去向。以及是否阵亡,成为了旧日本海军最大的谜团。
不管高野五十六是死是活,联合舰队的命运已经被钉死了。此时,没有人能够改变这支曾经让三代日本人引以为傲的舰队的最终结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