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浪-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白佑彬感到有点惊讶的是,联合舰队不在横须贺军港内!
换句话说,前面五轮齐射都白白浪费掉了。
没有多考虑,白佑彬立即命令转移目标,开始炮击横须贺军港内地基础设施。
从第六轮炮击开始,四艘主力舰打出的全是高爆弹。而在之前的炮击中,四艘主力舰消耗得最多的是半穿甲弹。
因为在巡洋舰持续不断的炮火压制下,日军的岸防炮兵一直没有投入战斗。所以第12…1主力编队的炮口一直指向横须贺军港。猛烈的炮击从九点四十八分持续到了十二点十四分,直到四艘主力舰携带地高爆弹全部打光之后。白佑彬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经过总共一百二十七轮齐射,四艘主力舰一共向横须贺军港倾泻了一千零一十枚三百五十毫米巨弹与二千七百九十枚四百毫米巨弹。弹药总投掷量超过了三千吨。也就是说,两个半小时之内,四艘主力舰打出了重量相当于一艘大型驱逐舰地炮弹!
除了港口基础设施之外,舰队还重点炮击了海军造船厂。
横须贺海军造船厂是日本第三大造船厂,也是设备最先进的造船厂。五月四日。“大和”级战列舰地第三艘,即“信浓”号在这里铺设了龙骨,正式开工建造。遭到第12舰队的炮击之后,造船厂几乎被彻底摧毁,“信浓”号的建造工作也因此中断。直到战争结束。该造船厂也未能恢复生产力。
仓库区也是重点炮击目标,当时储备在仓库区的大量物资与设备尽数被毁,其中就包括修复两艘重巡洋舰所需的备件。也正是如此,在“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中受到重创地“妙高”号与“青叶”号重巡洋舰直到战争结束都未能修复。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第1舰队还重点炮击了工人宿舍区。
与帝国的造船厂不同,日本因为国土狭窄,而且横须贺是联合舰队的母港,所以大批海军船厂的工人都没有回家居住,而是住在由海军看管地宿舍内。
在以往的战争中。帝国海军很少将矛头对准平民。
只是。在界定造船工人性质的问题上,帝国与其他国家一直存在争议。毕竟。造船工人可以建造货轮,也可以建造战舰。如果是建造战舰的工人,就有准军人的身份,不能算为平民。而横须贺只有一座海军造船厂,那么居住在横须贺的造船工人肯定是准军事人员,而不是平民。
在这两个半小时的战斗中,四艘主力舰上的炮手付出的是辛苦与汗水。
同时,港口内地日军官兵付出地则是鲜血与生命。
据战后获得的日本官方数据,在这轮炮击中,横须贺军港内,一共有三千八百九是一人死于炮击,伤者过万。即便炮击没有完全摧毁港口地基础设施,在没有足够的熟练技术人员的情况下,这座军港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这次炮击也再次证明,舰队在沿海地区的战斗中拥有不可超越的优势。
只是,白佑彬并不知道,第12舰队的努力并没有完全达到战役目的。
十二点半,第12舰队与正在三浦水道等待战机的第11舰队会合。得知第11舰队并没有与联合舰队交战,雷达也没有发现联合舰队的消息后,白佑彬立即意识到,联合舰队肯定躲了起来。
事实确实如此。
次日清晨,罗清远率领第一舰队南下离开了三浦水道。
上午,海军司令部发来消息,联合舰队已经转移到横滨港,并没有出港决战的意图。随后,战区司令部发来命令,启动备用作战计划。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三十二章 … ~深入虎穴~
“杀入东京湾!?”
说着,白佑彬就站了起来,准确的说,是跳了起来。
罗清远抽了口烟,然后点了点头,没有半点激动的样子,好像早知道这套作战计划了。
“将军,你不是在开玩笑吧?”白佑彬长吸了口气,又坐了下来,“三浦水道最窄处不到七公里,即便我们不考虑邻岸重型岸防火炮的威胁,也得考虑水雷的威胁。如果联合舰队在这个时候杀出来,我们很难招架!”
罗清远又抽了口烟,又点了点头。
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就在三浦水道内布设了数千枚,甚至上万枚水雷。当然,日本海军没有封死整条水道,留下了一条可以供大型战舰通过的航道。问题是,这并不是一条笔直的航道,而且只有日本海军知道这条航道的准确位置。
如果硬闯三浦水道,舰队的安全没有任何保证。
相对而言,水雷的威胁比重型穿甲弹还要大。水雷的装药量一般都有数百公斤,即便是磁性水雷,也能在战舰的肚皮上开个大窟窿。一枚水雷足以炸沉一艘驱逐舰,或者使巡洋舰遭到重创。即便是主力舰,撞上水雷之后也将失去战斗力。
可以说,水雷是封锁狭窄水道的最佳武器。
现在,帝国海军在直布罗陀海峡用的就是这一招,不然的话。英国大西洋舰队早就杀进了地中海。
见到罗清远不开口,白佑彬拿来了一张三浦水道地海图。
“水道的通航长度超过了三十公里。”白佑彬的分析很仔细,毕竟罗清远也是“专家”,一眼就能看出问题。“进入水雷区之后,舰队的速度肯定难以超过十二节,甚至只能保持八节的速度。这样一来,舰队需要至少两个小时才能进入东京湾。两个小时之内,我们得扫除航线上的水雷,还得对付两边的岸防炮。如果联合舰队在横滨做好了出发准备。收到消息后,半个小时就能到达交战海域。并且抢占有利位置。到时候,我们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恐怕。现在高野五十六正在等我们主动上门送死!”
“那你说说,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消灭联合舰队?”
看了罗清远一眼,白佑彬微微摇了摇头。
“歼灭联合舰队是我们攻占关东平原的基本条件。”罗清远又拿出了一根香烟,“如果联合舰队龟缩在东京湾内,即便我们成功登陆。在向东京推进地时候都将遇到很大的麻烦。到时候,舰队还是得杀入东京湾,歼灭联合舰队。与其今后被动作战,还不如现在主动出击。当然,这并不是我一个人地观点。”
“祖寿清将军也这么认为?”
罗清远点了点头。“备用作战计划就是由祖寿清将军拟定的。”
“可是……”
“你地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罗清远敲了敲桌上的海图。“第11舰队在这边活动了两个多月,你认为什么也没有做?”
“你是说……”
“这两个月,我们一直在监视日本舰船的活动。另外,上次第二舰队突围的时候,我们用雷达探测到了联合舰队的在三浦水道内地几个转向点。”罗清远在海图上画出了一条曲折的航线,“联合舰队的战列舰能够从这条航道上通过,我们也能通过。另外,这段时间日本的布雷舰一直没有出来活动,所以航道的位置不会有太大地变化。”
“可是。这也太冒险了。”
“不如虎穴。焉得虎子!”罗清远冷冷一笑,“按照新的作战计划。第11舰队将首先进入水道南端,并且炮击横滨港。横滨不是军港,而是商港,没有联合舰队所需要的军事设施,所以联合舰队在横滨得不到支持。同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联合舰队很有可能向北转移到东京港或者千叶港。到时候,第12舰队派出一支或者两支驱逐舰编队,先快速通过三浦水道,在北端占据有利位置,随后主力编队进入水道,并且炮击沿途的日军岸防阵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三个小时后,第12舰队就能杀入东京湾。即便高野五十六在这个时候反应了过来,并且率领联合舰队南下,也不见得是第12舰队的对手。当然,我也会立即率领第11舰队跟上来。”
白佑彬仍然摇了摇头。
说白了,高野五十六没有那么笨。如果联合舰队没有退往东京湾北部,而是躲在了三浦水道北端的某个地方,比如房总半岛西部君津城西面,第12舰队冲出三浦水道后,就将暴露在联合舰队的重炮之下。
第11舰队怎么也需要至少一个多小时地时间才能赶来,而在这一个多小时之内,联合舰队足以用一次漂亮地伏击战消灭第1舰队,再对付第11舰队。
说白了,三浦水道就是一座鬼门关。
“其实,这也是你一直想要的主力位置。”
“将军,这可不是主力,这是送死!”
罗清远笑着摇了摇头。“怎么,现在没胆量了?”
“这不是有没有胆量地问题!”白佑彬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明知是去送死,还要去,就算有胆量,也是有勇无谋!”
“你是担心遭到联合舰队伏击吧?”
白佑彬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如果有办法让联合舰队留在东京湾北部,你敢不敢率领舰队杀进去呢?”
“什么办法?”白佑彬朝罗清远看了过去。
他不是信任罗清远,而是信任祖寿清。
如果这份作战计划真是祖寿清制订的。肯定会考虑到联合舰队在家门内设伏地可能性。如此一来,祖寿清肯定会想方设法的让联合舰队乖乖的呆在东京湾北部,为第一舰队杀入东京湾创造条件。
“第三舰队将在三天后到达大岛,到时候将编为第14舰队。”
“第三舰队!?”白佑彬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罗清远微微点了点头。“按照作战计划,第14舰队的四艘主力舰,以及二十多艘辅助战舰将为陆战队提供前期炮火准备。如果一切顺利,三天后,第14舰队就将炮击九十九里镇,拉开登陆作战的序幕。”
“这……”白佑彬一阵激动。“这是不是太快了一点?”
“当然不快,炮火准备将进行五天。这是陆战队提出的最低要求。”罗清远在海图上点了一下,“登陆舰队将在前期炮火准备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到达。并且在第五天的时候完成登陆前地一切准备工作。此时,日本方面肯定收到了消息。你仔细看看,如果日军想阻止我们在九十九里附近登陆的话,会怎么办呢?”
白佑彬微微皱了下眉头。
九十九里镇是房总半岛东部,九十九里滨中部地一座小镇。九十九里滨属于浅水区。重型战舰很难靠近,所以最初的时候陆战队没有想过要在这里登陆。同样地,日军在这边的防御也不是很想。如果陆战队在这里上岸,日军的防御将出大问题。
看了一这阵,白佑彬猛的抬起了头来。
“你是说……”
“九十九里镇距离千叶港只有三十多公里。如果联合舰队进入千叶港,就能炮击我们的登陆场。”罗清远丢掉了烟头,顺手又掏出了一根,“到时候,日军地地面部队在我们的舰队炮火打击下,很难威胁到登陆场。如此一来,为了阻止我们向内地推进,挫败我们的登陆作战行动,日军必须让联合舰队发挥作用。”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在这种情况下。联合舰队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海军情报局也将配合我们的行动。”罗清远揉了下额头,“如果我没有猜错。现在海军情报局已经派了数名谍报人员前往千叶港。第14舰队开始炮击之后,谍报人员将密切监视千叶港地情况。只要联合舰队进入千叶港,我们就从三浦水道杀进去。同时,谍报人员会设法破坏千叶港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帮助战舰离港的拖船。如此一来,联合舰队要向离开千叶港,到三浦水道设伏,至少需要三个小时。只要第12舰队行动迅速,完全有机会在联合舰队到达之前占领有利位置。当然,如果运气足够好,恐怕在第11舰队赶到之前,战斗就已经结束了。”
听到这,白佑彬也不免有点动心了。
说白了,他需要的就是三个小时的时间。
第12舰队有四艘主力舰,其中两艘“南海”级战列舰的性能在三艘日本战列舰之上,“秦岭”号战列舰的战斗力不比“伊势”号差,即便是“果敢”号,也不比“雾岛”号差。也就是说,第12舰队有机会单独歼灭联合舰队。
要是第12舰队歼灭了联合舰队,就算陈锦宽授予白佑彬少将军衔,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了。更重要的是,第12舰队的每一名官兵都将成为击败日本地功臣。当然,如果接下来继续炮击东京湾内地日本港口与城市,恐怕日本政府就得考虑投降的事宜了。
想到这,白佑彬露出了一丝笑容。
对很多人来说,机会就在手边,区别只是有没有胆量去抓住机会!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三十三章 … ~绝望之旅~
二十五日,由“台湾岛”号、“泰山”号、“华山”号与“嵩山”号战列舰,“决定”号与“决意”号重巡洋舰,“荆江”号、“沣水”号、“修水”号、“乌苏里江”号、“松阿察河”号与“挽力河”号轻巡洋舰,“锡山”号、“奉化”号、“临安”号、“富阳”号、“寒亭”号、“安丘”号与“诸城”号驱逐舰组成的第三舰队到达战场。
按照现行的海军舰队编制,第三舰队将暂时编为第14舰队,由罗清远指挥。
大概是不满这种指挥体系,第三舰队司令官郭怀平留在了达沃,率领舰队的是参谋长陈震铎。
实际上,陈震铎也很是不满。
之前,他是南洋舰队的分舰队司令官,当时罗清远不过是一艘战列舰的舰长。
当然,不满归不满,在新的“游戏规则”下,即便陈震铎不打算给罗清远面子,也得给战区司令祖寿清面子。
二十七日,在陈震铎的率领下,第14舰队炮击了九十九里镇,以及附近的日军营地。
情况与祖寿清预料的差不多,日军在九十九里滨一带的防御相当薄弱,因为从各种条件看,这里都不是理想的登陆场。不说别的,战列舰只能在距离海岸线十公里外的海域活动,就连巡洋舰也只能在距离海岸线七公里外的海域活动,再靠近的话。就将进入浅水区,战舰随时有可能触底搁浅。
同样地,大型登陆舰只能在距离海岸线十公里外停泊。
也就是说,登陆艇必须航行十公里才能到达海滩。一般情况下,登陆艇的航速不会超过十二节。如此一来,登陆艇暴露在海面上的时间超过了半个小时。即便不考虑这半个小时对陆战队官兵有多大的影响,也会让日军炮兵有足够的时间轰击登陆艇。
另外,海滩上的情况也不太理想,主要是沙地过于松软。
别说车辆。人员上岸后都很有可能陷在沙地里爬不起来。在这样的条件下,陆战队还怎么战斗。怎么进攻?
当天,日军没有还击。也没有做相应的部署调整。
毕竟,在此之前,顶替第1舰队的第13舰队一直在房总半岛东面海域活动,而且时不时用炮火“骚扰”沿海城镇。
也许,日军将这次地炮击当作了一次“骚扰”。
第二天。第14舰队的炮击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开始向内陆延伸。同一天,一支陆战队地侦察部队上岸,开始引导舰队炮击内地的日军军事目标。
这时,日军才反应过来。
当然。日本炮兵地还击对舰队基本上没有威胁。当时日本陆军装备的重型火炮并不多,而且受到海滩环境的限制,大部分火炮都部署在海岸线后方五到八公里处。而陆军火炮的射程几乎都在十五公里之内。也就是说,日本陆军的火炮很难“购得着”海面上地战舰,甚至对贴近海岸线的驱逐舰都没有多大的威胁。
当天晚上,日军就做了防御调整,一支部署在茂原的旅团向九十九里方向转移。
次日,第14舰队转移阵地,开始炮击茂原附近的日军营地。甚至在当天下午炮击了千叶南部地市原城。
这轮炮击不但重点“照顾”了日军的军事目标。还重点打击了市原与茂原的火车站,九十九里镇西北的东金镇等交通枢纽。
从这些迹象足以判断出。这是登陆前的前期炮火准备。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登陆作战的难度,确保陆战队顺利上岸,在前期炮火准备中,除了重点打击敌人的岸防阵地以及军事设施之外,还要尽量破坏通往登陆场的交通基础设施,使敌人不能迅速向登陆场派遣援军。
因为在以破坏为目地地炮击中,比如上次大战帝国海军突袭长崎,主要打击的是军事目标与工业目标,交通基础设施并不是重点打击对象。所以,是否在炮击中打击交通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成为了甄别是否是登陆前地前期炮火准备的关键依据。
三十日,登陆舰队到达预定海域。
至此,日本大本营不再怀疑大明帝国海军陆战队将在九十九里原登陆。在铁路别损坏,道路交通受到炮火封锁的情况下,日本陆军很难迅速向九十九里镇增兵。按照一般的标准,前期炮火准备只有三到五天的时间,最长不会超过十天。也就是说,到达九十九里镇东面的陆战队随时有可能上岸。
当时,能够对登陆场构成威胁的,只有部署在八街镇的一个炮兵团。
问题是,八街镇距离海岸线只有十八公里,完全在炮火支援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只要这边的炮兵投入战斗,将立即遭到舰队炮火的还击。日本陆军没有一门火炮的射程超过了二十公里,大明帝国海军主力舰的主炮射程全都超过了三十五公里。在此情况下,即便主力舰只能在距离登陆场十公里外的海面上活动,也能摧毁所有对登陆场有威胁的日本陆军炮兵部队。
如果得不到联合舰队的支持,驻防九十九里镇的几千名日军根本挡不住登陆部队。
更要命的是,九十九里滨的海滩都是沙质海滩,日军根本无法在这边修建地下工事。守备部队投入战斗之后,都将成为炮火支援舰队的打击目标。暴露在外的步兵根本经受不起舰队炮火的“摧残”。
即便高野五十六等头脑还比较清醒的日本海军将领已经认识到,敌人准备在九十九里滨登陆,并不是想立即打地面战争,而是想把联合舰队吸引过去,让联合舰队离开横滨,从而为敌舰队杀入东京湾创造条件。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高野五十六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让敌人的陆战队顺利上岸,房总半岛将迅速失守。只要房总半岛失守,敌舰队仍然能够轻易突破三浦水道,杀入东京湾。
当天晚上,收到大本营海军部的命令后,高野率领联合舰队离开了横滨港。
与上次掩护第二舰队杀出相模湾不同,此时联合舰队中弥漫着战败前的悲观情绪,从士兵到军官,从军官到将领,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日本离战败只有一步之遥,联合舰队也到了最后的关头。
其实,早在三浦半岛遭到炮击的时候,联合舰队的斗志就被打垮了。
当时,高野五十六没有率领联合舰队杀出东京湾,而是“转移”到了横滨。这个决策本身没有问题,高野的判断也很准确。如果联合舰队当时杀出去,将一头撞上第11舰队的炮口,结果肯定是全军覆没。问题是,高野的这个决定彻底摧毁了联合舰队的士气。
得知横须贺被敌舰队轰成废墟的消息后,从高野到普通水兵,数万名联合舰队的官兵除了惶恐不安之外,还背负着沉重的负罪感与失落感。
横须贺军港是联合舰队的母港,是联合舰队的大本营。
遭到敌人打击的时候,联合舰队没有为保护母港而战,而是仓皇逃离了大本营,这与“临阵脱逃”有什么区别?
除了士气之外,联合舰队的状态也让高野非常担忧。
东京湾内,只有横须贺军港有完善的军事基础设施,能够为联合舰队提供完善的后勤保障。横滨是商港,东京港也是商港,千叶港虽然是军港,但是只能支持驱逐舰这类小型战舰,无法为主力舰与大型战舰提供保障服务。
也就是说,即便大明帝国海军的舰队没有杀入东京湾,几个月之后,联合舰队的所有主力舰都将因为缺乏足够的保养维修而失去战斗力,至少会丧失部分战斗力,导致舰队实力大减。
前往千叶港的途中,高野五十六写下了遗书。
与他一样,几乎所有将领都写下了遗书。很多遗书没有及时投递出去,而是保存在了战舰的保险柜里,直到几十年之后才被发现。
也许,最有负罪感的就是高野五十六。
虽然决定偷袭北洋舰队,打响战争第一炮的不是他,而是大本营的永野修身,但是高野五十六是战争的实际执行者,也是他率领联合舰队打垮了北洋舰队,从而挑起了日本与大明帝国的战争。更重要的是,高野五十六是联合舰队战略与战役行动的总决策者,不管是失败,还是胜利,他都要负直接责任。
美国即将参战的消息没有让高野五十六感到高兴。
作为军人,他很清楚此时敌人的心态。美国参战的态度越明显,敌人的进攻就越猛烈。上次世界大战,日本突然背叛,导致大明帝国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停战条约。当战争再次打响,当新账旧账一起清算的时候,大明帝国会对日本手软吗?
数百年来,大明帝国就没有对任何一个敌人手软过,更不会对日本格外“开恩”。
自从输掉了“大东海战”之后,高野五十六就知道,战败只是迟早的事情,区别只是日本能否坚持到这场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刻。
现在,一切都很明了了。
怀着这样的心情,高野五十六踏上了最后的旅程,也是绝望的旅程。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三十四章 … ~单刀赴会~
七月一日傍晚,第11舰队的五艘战列舰开始炮击横滨港。
虽然这场炮击来得晚了一点,而且也不是太猛烈,但是对日本“负隅顽抗”的信心与士气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如同永野修身一类的,幻想着美国参战能够帮助日本渡过难关的战争狂人发现,大明帝国海军此时投入的主力舰超过了十艘。如果他们再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参加战斗的主力舰是十三艘。
十三艘主力舰是个什么概念呢?
如果这些主力舰全部向东京开火,三个小时之内就能打出上万吨炮弹。这些炮弹足以摧毁整个东京城,杀死杀伤十万以上的居民,并且导致另外上百万市民无家可归。当时,日本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够经受住十三艘主力舰的炮轰。
战争爆发时,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有十三艘主力舰,打到现在还是十三艘。
相反,日本海军的主力舰已经从十艘减少到了三艘。
毫无疑问,日本输掉了海上战争。对一个岛屿型国家来说,输掉海上战争就意味着输掉了整场战争。
也就在第11舰队五艘战列舰上的炮手忙着将弹舱内的高爆弹打光的时候,第12舰队按照计划来到了三浦水道的南端。
“长官,罗清远将军的命令。”白佑彬看了眼毕长胜,没有去接电文。
“还有五分钟。”于右任看了眼航海钟,说道。“差不多该我们登场了。”
“按照计划行动吧。”白佑彬从凳子上站了起来,“传令,让第12…4与12…6驱逐舰编队在五分钟后出发,第12…3巡洋舰编队紧随其后。”
于右任没有多说,让毕长胜去下达了命令。
白佑彬没有完全按照作战计划行动,他总有点忐忑不安的感觉。
现在已经不是当年袁承宗将军率领舰队杀入东京湾,炮击东京的时代了。至少,那个时代没有水雷,而且日本还是一个封闭地封建王国,别说海军,就连一艘像样的帆船都没有。可是现在,日本却是东方仅次于大明帝国的海军强国。
杀入东京湾,有那么容易吗?
不远处。两支驱逐舰编队的十二艘驱逐舰分成了前后两列,正在加速进入水道。
航线是由第11舰队提供的,虽然罗清远拍着胸脯保证没有问题,日本联合舰队的战列舰能够通过。驱逐舰与第12舰队地战列舰也能通过。但是白佑彬还是有点紧张,毕竟罗清远的保证不能阻止那些漂雷撞上战舰。
用水雷封锁海峡与水道肯定算得上是一门“艺术”。
在磁性水雷出现之前,为了避免彻底堵死航道,一般只会使用锚雷,而不会大量使用漂雷。毕竟漂雷会随着海流移动,谁也说不准会出现在什么地方。锚雷则不会任意移动,而且其布设深度可以调整,不但更加隐蔽,还能选择攻击主力舰。或者是辅助战舰。
随着磁性水雷问世,沉底雷成为了战舰的另外一大威胁。
反正,技术的进步让水雷具有了更大的威力。
此时,白佑彬也只能祈祷,日本没有那么多的钢铁制造水雷。不然的话,第12舰队地行动不是“勇闯鬼门关”,而是“自投罗网”。
十二艘驱逐舰出发之后,由“汉江”号率领的三艘巡洋舰也跟了上去。
与以往作战不同,这次三艘巡洋舰的甲板上都堆满了沙袋,其排水量增加了至少两千吨,首甲板距离海面不到一米半,吃水增加到了八米左右。而正常情况下,即便是满载。“汉江”号的吃水量也只有七米。
这么做。就是让三艘巡洋舰为后面地主力舰“开路”。
如果日本海军真在水道内布设了对付战列舰的锚雷,以及大量沉底磁性水雷的话。首先遭殃的不是第12…1编队的主力舰,而是前面的巡洋舰。白佑彬也是迫不得已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如果不考虑个人感情,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都请愿拿轻巡洋舰冒险,而不是拿主力舰去充当“扫雷舰”。
转向之后,“果敢”号缓缓踏上了那条看不见的“道路”。
“保持好速度。”白佑彬对肖定邦说道,“你亲自领航,另外,与轮机舱随时保持联系,一定要控制好速度。”
肖定邦点了点头,此时他手上拿着跑表,一名航海军官帮他在海图上标出航线。
因为没有任何参照物,所以战舰只能借助被动导航系统航行。说白了,就是利用速度与跑表计算航行距离,到达转向点之后,再按照事先确定的航向转向,如此反复,最终通过水道。
此时,数十名枪炮部门地官兵分成了六个小组,携带着重机枪在战舰左右两舷的甲板上密切监视着附近的海面。他们的任务是搜寻与发现附近的水雷,如果确定水雷对战舰构成了威胁,就必须用机枪扫射并且引爆水雷。
因为战舰在航行地时候,两侧的海水会向战舰尾部流动,从而使漂雷靠向战舰,即便漂雷不会撞上“果敢”号,也会出现在航道上,对后面的战舰构成巨大的威胁。所以“果敢”号上的枪炮官兵必须及时发现漂雷,并且将起打爆。
夜晚的海面很安静,虽然两侧的海岸线清楚可见,但是日军岸防部队像是睡着了一样,根本没有“骚扰”这支正在偷偷“摸”入东京湾的舰队。
白佑彬知道,日军并不是睡着了。
此时,日军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东面地登陆场上。如果一切都按照计划行动。第14舰队正在猛轰登陆场,为明天上午陆战队登陆做最后地炮火准备。
另外,即便日军岸防部队发现了第12舰队,也不会急着开火。
按照一般的情况,岸防部队会在敌舰队到达航道中间地时候再开火。这时候,舰队只能硬着头皮前进。而不能后退,因为战列舰的转向半径太大,根本不可能在狭窄的航道内掉转航向。
到达第一个转向点之前,司令舰桥内地灯光变成了暗红色。
包括白佑彬在内,二十多名军官都屏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