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寻梦-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在爱州去世(爱州就是现在的越南清华)这可是够远的了。而且来济、韩瑗等被贬的旨意上写的事终身不听朝觐!也就是我们说的终身流放,也先后死在流放之地。(真是太惨了。)

长孙无忌本来就有病,现在更是再也不上朝了。

这天夜里武后许敬宗、李义府两个人秘密召进了宫去,让他们抓紧时机收罗长孙无忌的罪证,她决心要对长孙无忌动手了。

就在前几天,她突然将长孙无忌的中表亲高履行和他的从父兄长长孙祥先后贬黜,发到其他地方的都督府当长史去了,现在终于轮到他了。

这时候的许敬宗和李义府都已经位及首辅,都放了宰相,而且李义府还当了侯爷,就连他的狗崽子,不不,他的儿子也封了官,真是人走运,银子都会掉到脑袋上。

这天,我正在家中休息,英国公李勣突然来访,我赶紧将他迎了进来。

我坐下后,问道:“国公今日到访,不知所谓何事?“

李勣叹了一口气,说:“当日老夫拥立武后,其实是为了为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得到皇上的重用,到如今,那些功臣都被贬黜了!想来,真是老夫的罪孽啊!”

我说:“国公不必自责,就算当日国公不出面,可皇上还是会立她为后。再说,若不是当日国公出面,哪这天下还不知是皇上做主,还是长孙无忌做主!”

李勣点点头,隔了一会儿,他说:“如今像许敬宗和李猫这样的小人都位列宰相,我大唐真是无望了。”

我笑了笑,说:“国公,此事不必担心,这两个贼人的好日子也就这些年了。”

李勣微笑着点点头,“老夫听说这李义府从洛州大牢里把一个叫淳于氏的犯妇接回他的府邸,收作小妾,真是无法无天了!”

我突然拍手道:“好好好!这李义府可是把自己的墓地挖好了。国公,此事不可对他人言,等到了那日,这就是李义府砍头的证据!这就叫色字头上一把刀!”

李勣哈哈大笑起来。

可是没有包得住火的纸,这件事不知是谁告诉了大理寺卿段宝玄,这段宝玄和李义府本来没什么仇,他这人是那种嫉恶如仇的人,这件事他第一时间上奏高宗,说他和大理寺丞毕正义勾结枉法,私放杀人凶犯,置国家法纪于不顾,让皇上从严处置。

高宗闻听大怒,立刻命给事中刘仁轨审理此案。

李义府见事情闹大,皇上动了真格,怕事情败露,便收买了两个狱卒,在当天夜里,将大理寺丞毕正义勒死在了大牢之中,然后将他掉在大牢内,谎称毕正义受了淳于氏的贿赂,将她无罪开释,如今见皇上追查下来,只好畏罪自杀了。

可这事他自以为天衣无缝,死无对证,可这事的原委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而且不少内幕还是从我这里传出去的。

侍御史王义方早就看这李义府这小人得志的嘴脸不顺眼,如今又见他枉法杀人,却还是逍遥法外,不仅勃然大怒,当着群臣的面上表奏告,弹劾李义府目无王法。胆大妄为,收养罪犯。杀戮大臣,每一条罪都应当午门斩首!

这下子事情真的是闹大了,高宗左右为难,他知道李义府是皇后的人,要是杀了他,武后恐怕又要河东狮吼了。可不杀他,这 国法不是形同虚设吗?

到了最后,也不知道武后用了什么办法,李义府没事,可这王义方道摊上了一个毁辱大臣,言辞不逊的罪名,贬为了莱州司户。这下李义府的气焰更加高了。

而且武后认定这件事是长孙无忌在背后捣的鬼,她要立刻让这老狗完蛋!

她也多次找我商议,可我真的没什么办法,我可不想当上一个为她出谋划策的杀人工具。

可是,她还是找到了机会,这要说到显庆四年的四月。

这日上朝,有洛阳县令李奉节上表,状告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私结朋党,图谋不轨。

高宗接到奏章勃然大怒,立刻命许敬宗和辛茂将审理此案。在此说明一下,这韦季方和李巢都是长孙无忌的旧部,武后敏感地察觉到这件案子可以大做文章,她秘密授意许敬宗这件事一定要把长孙无忌拉扯进来。而且她还明我监审。

这可真是为难我了,我又要进衙门的大堂了。

一到大理寺的堂上,我感到浑身不自在,两班衙役,杀气腾腾,我坐在一边,浑身都在发抖,我又想起了第一次我到大堂上的情景。

‘啪’我猛的一惊,只见许敬宗端坐在公案之上,面上冷冷地笑着,他看见我,赶紧起身道:“定国公,今日下官主审,大人监审,如有不便之处,请大人包涵!”

我点点头,不是我不想说话,只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反正浑身不自在。

许敬宗坐下后,又一拍惊堂木,说:“带韦季方、李巢二人上堂!”

只见两个中年男子在四个狱卒的押解下,戴着脚镣手镣走了进来,他们横眼看着许敬宗,立而不跪。

“大胆!你们见了本官还不跪下!你们不给本官面子可以,可定国公在此,你二人还不跪下!”

韦季方二人一听,当即一愣,侧脸过来,一见我,慢慢跪了下去,说:“犯官参见定国公大人!”

许敬宗啊许敬宗,真不愧是老狐狸,会拿我说事!

我说:“本阁今日奉命来此监审,今日主审乃是许敬宗大人。”

韦季方哼了一声,说:“犯官自知所犯之罪乃是灭门之罪,也不求皇上原谅,但求一死,以谢皇上!”

许敬宗道:“哼!你自以为认罪就没事了!本官来问你,你二人谋反可是受了长孙无忌的蛊惑!”

李巢说:“此事是我二人所为,不关太尉之事!”

许敬宗说:“什么不管他的事!我看定是他授意你二人,你只要供出他来,皇上可免你死罪!”

韦季方说:“此事乃是我二人所为,要杀要刮,悉听尊便!”

许敬宗说:“哼!看来不懂大刑,你二人定不会招!来啊!拖下去,先打三十大板,再来回话!”

韦季方二人大喊道:“许敬宗,你不用用此手段,我二人不会诬陷太尉的!”

许敬宗道“拖下去,打!”

“啊~~~~~~!”韦季方二人在杀威棒下,发出声声惨叫,听得我胆战心惊!

过了一会儿,三十大板打完了,两个血人被拖了上来,血腥味溢满大堂之上。

许敬宗说:“现在你们可想清楚了!”

李巢道:“哼!许敬宗,你不用巧言令色,就是死,我也不会牵扯太尉…的!”

李巢说完这句话,便再也不动了,一个狱卒上前一探鼻尖,说:“大人,李巢熬刑不过,已经气绝了!”

许敬宗说:“哼!自以为死了本官就没办法了!来人……”

我赶紧说道:“慢着!”

许敬宗说:“国公有何事?”

我说:“李巢如今一死,不必在追究了。来啊!将李巢抬出去,赐他一卷草席,埋了吧!”

许敬宗说:“大人仁慈。还不照大人说的作!”

两个衙役将李巢的尸体抬了出去。

许敬宗黑着脸说:“卑职看大人气色不佳,不如到后衙暂且歇息,待卑职审案完毕,一同上奏皇上!”

我想:‘你这个老狐狸,就是想赶我走,我走了你就好对韦季方用刑,算了,历史上长孙无忌就是这样呗罢免的,我也不好说什么!走吧!’

我起身说:“好吧!”我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进了后堂。

大堂上传来了韦季方撕心裂肺的喊声,我用被子捂紧耳朵,可那声音还是飘进我的耳朵里。这件案子审了两天,就在这一天夜里,韦季方自杀未遂,被许敬宗救了下来,许敬宗本来应该应该受到处罚,可他却借题发挥,诬蔑韦季方是为了保护这件事的主谋长孙无忌才自杀的,还有韦季方的亲笔签名的认罪书。

高宗摊倒在了龙座上。

他想起了几年前驸马房遗爱伙同自己的亲姐姐高阳公主和另一个驸马薛万彻谋反的事,他真不明白,为什么自家人对自家人还是这样的狠心。

公元659年,辅助太宗李世民的第一功臣长孙无忌被软禁,他以前的旧部全部被杀,包括已埋入棺材里的韩瑗,也开棺验尸,确名正身。

英国公李勣、许敬宗、辛茂将、任雅相、卢承庆一同审理长孙无忌。

后来英国公李勣找了个借口,退出了此案,当然这时我给他出的主意。

后来长孙无忌被贬黔州,一年之后死在了黔州的寓所之内。

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就这样玩儿完了。

第二十六章杨氏

除掉了长孙无忌,可以说朝廷大事几乎全部掌控在了武后的手里,英国公李勣、定国公我、李义府、许敬宗都得到了武后的重用。

显庆五年,也就是公元660年,在春寒料峭中,一只皇家队伍正行进在从洛阳道并州文水的官道上。金黄色的旗罗伞扇,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前有宫廷虎贲开路,后有千牛卫马队护卫,甲仗鲜明,幡影重重,一行人浩浩荡荡,显示着皇家出行的气派和威严。

武后依偎在高宗李治的怀里,二十五年了,自从贞观九年她与家人来文水为父亲武士彠送葬,她已离开这里二十五年了。当初的一个黄毛丫头到如今她已成为了大唐国权倾朝野的皇后,她此次回文水是衣锦还乡,但不是回来显摆的。

我的马车和英国公李勣马车并行,我穿着厚厚的绒衣,竭力维持着自己的体温,西北真是太寒冷了。

我们的马车后面跟着李义府、许敬宗、袁公瑜、辛茂将、任雅相等人的马车,一个个都缩在马车里。

一行队伍走了都有几天了,我们终于到了文水县境内。

我撩起车窗帘,只见前呼后拥的皇家倚仗掀起了一阵阵的烟尘,长长地队伍看不到尽头。

还没有春耕的田地连绵广阔,这文水真可说是一块福地啊。要不怎么出了这样一个女人!

老天没眼啊!

这时仪仗突然停了下来,只见武后从最前面的龙辇上下来了,我盯着她,不知道她在干什么。只见武后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蹲下身子来,捧起田地中的一捧土,放在鼻翼下闻了闻,好像很依恋。

我舒了一口气,想不到武后还是一个这么恋家的人,看来她也是一个女人。

过了一会儿,她又回到龙辇之上,又过了一会儿,武壮前来传旨,先不入文水城,而是去祭奠武后的父亲已故的利州大都督、应国公、(这是太宗皇帝封的)司徒、司空、周国定公(这是武则天为后后,高宗封的)武士彠。

李勣撩开窗帘子说:“又到文水了,二十多年了!武老兄,老夫又来看你来了!”

要说这武后为什么这么敬重这位英国公李勣,那还得从她父亲武士彠说起。

武士彠,并州文水人,他是追随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的大功臣。被列为第二等功臣,赐以‘太原元谋勋效功臣’,出任尚书省兵部苦部郎,官居正五品,主要管理武器设备等设施。

到了贞观九年,武士彠闻听太上皇李渊病故,吐血而死,太宗闻之,哀悼说:“公可谓忠义之士!”

于是追封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定’。

不得不说的是武士彠死后,他的葬礼是太宗皇帝下旨命英国公李勣亲自主持的,所以就武后而言,这位三朝元老对自己可是恩重如山。不仅如此,武士彠死后,武后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武元爽、武元庆,两个堂哥武怀运、武惟良对武后母女相当不好,赶他们出了家门,这时武后的亲戚几乎全部躲着她们,这时第一个出来接济她们的就是英国公李勣。

所以对武后来说这辈子除了她的父亲武士彠,她最敬重的就是这位帮助自己进宫,渡过难关,帮助自己为后的英国公李勣了。

来到武士彠的陵前,只见石人石马都隐没在蒿草之中,偌大的山坟显得孤零零的,看来很久没人来。

摆好香烛祭品,拔去蒿草,我们这些大臣都站立在两旁,武后、高宗并肩走向山坟,武后刚一走近,突然跪倒在地,抚摸着墓碑,失声痛哭起来,这时高宗站在她身旁,不知道是跪还是站。

要知道这武士彠虽然是武后的父亲,可他总归是大唐的臣子,自古以来哪有君跪臣的,可这时武后含着泪光的双眼深情的看了他一眼,又转过了头去,又哭了起来。

高宗站在那里,真是左右为难。

这时武后又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高宗突然跪在了武士彠的墓前。

我们这些大臣赶紧跟着跪了下去。

我听见有些大臣低声说:“这不是乱了礼数吗?自古哪有君王向臣子下跪的。真是有悖伦理!”

我偷偷笑了一下,心道:‘管你们什么事!再过几十年,这躺在墓地里的武老爷子就成了大周国的孝明高皇帝,你不跪行吗?’

祭奠完武士彠,我们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文水县。

高宗、武后住进了临时的行宫,而像英国公李勣和我这样的国家级元老也安排住了进去,其他的也就只有只在一旁的民居里了。

其实和皇帝住在一起最大的好去就是安全,而且吃得也不错。

翌日,高宗以武后的名义将她的三亲四友,左右邻居全部请进了行宫之中,我和李勣作为国之重臣,有幸陪宴。

第一个走进来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人,她的身后跟着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美丽妇人,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

我想:‘这恐怕就是武后的老妈杨氏了,以后代国夫人了,后面的应该就是武后的姐姐武氏和她的子女了。这杨氏虽然五十多岁了,可保养得很好,相当的漂亮,但看武氏,就明白为什么武后这么漂亮了。’

武后一见那老妇人,赶紧站了起来,扑了过去,哭泣道:“娘!女儿好想你啊!”

‘果然如此!’

第二十七章家宴

武元爽、武元庆兄弟四人也来了,虽然武后看上去很热情,其实我知道她今天这样大度,是为了以后好好地教训教训他们这几个势利眼。

武后命人准备家宴,她要和分别了二十五年的亲人好好吃顿饭。

杨氏看见我和英国公李勣,赶紧走了过来,向李勣施了一礼,李勣赶紧换了一礼。

杨氏带着哭腔说:“李大哥,二十多年没见了!这些年多亏了您,照顾媚娘,又时常接济老身!真是太谢谢您了!”

李勣说:“哪里哪里,夫人言重了!老夫这也是感念武兄弟昔日的功劳啊!”

杨氏抹着眼泪说:“老爷在天有灵,一定会感谢李大哥的恩德的!女儿,快过来,拜见世叔!”

武氏也就是以后的韩国夫人,走了过来,别看她已经年过三十了,可依然明艳动人,她的一双眼睛时不时斜过来看看我,真是太勾魂了!

武氏下拜道:“侄女拜见李世叔!”

李勣点点头,“老夫来介绍,这位是定国公昊坤,乃是当朝的首辅重臣。”

杨氏道:“原来是位国公大人,老身真是失礼了。”

武氏说:“奴家真是失眼了,我还当是世叔的心腹之人,想不到原来是位国公大人。”

我赶紧一拱手,说:“老夫人折杀微臣了!夫人折杀微臣了!”

这时武后拉着高宗走了过来,“娘,你看阿治来见您了!”

杨氏和武氏赶紧下拜,高宗说:“岳母,姐姐,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武后笑的很高兴。

我和李勣慌忙下拜,“微臣,拜见皇上!”

高宗说:“免礼、免礼,今日大家都是一家人!其实按辈分,我也应该叫英国公一声世叔!”

李勣说:“皇上,这不可!”

武后说:“李世叔,你对媚娘恩德广大,媚娘真的感谢你!”

武壮走过来说:“陛下、娘娘,宴席已经备下,请皇上,娘娘,老夫人,二位国公入席!”

高宗说:“好好!岳母、姐姐,李世叔,昊爱卿……”

武后突然说:“阿治,你认为昊卿此人如何?”

高宗说:“昊卿乃是国家栋梁,为朕出谋划策,例说此次征讨西突厥一事,他居功甚伟,举荐有功啊!前些日子后宫冤魂作祟,这也要亏了定国公驱除恶鬼!”

武后说:“阿治,你可知道为何今日家宴臣妾要留下昊卿陪宴?”

高宗摇摇头。

杨氏说:“既能留下,当然就是一家人!”

高宗道:“原来如此!”

武后说:“阿治,你看如今皇亲皆是明争暗斗,可你看昊卿虽非李姓之人,却能全心全意辅佐陛下,难道陛下不觉得昊卿是一个值得信赖吗?”

高宗说:“媚娘,你到底想说些什么?”

武后说:“阿治,皇上,你看昊卿来朝方才数年,可功劳不少,且为官清廉,你赐封他为定国公,乃是稳定国家之公,臣妾早将他当成自己弟弟了,今日正好母亲、姐姐都在,臣妾想让皇上将昊卿认为义弟,你看如何?”

‘啊!不会吧!高宗要认我当……,那不是、那不是,那话怎么说来着!想不起来了!’

高宗先是一愣神,继而笑道:“好啊!朕早有此意。昊卿,不,今日朕就赐你李姓,朕认你为御弟,封为洛阳王,食邑三千户,朕还会命工部建造洛阳王府,御弟的两位夫人都为一品夫人,弟的子女一为洛阳侯,一为升平郡主!”

“微臣……”

武后说:“还叫什么微臣,该称臣弟才是。”

我说:“臣弟谢恩!”

武后说:“姐姐,你一人带着儿女,不好过。待我回京,你就和妹妹一块儿回京中生活吧!”

高宗说:“这样也好,与岳母一块儿进京,也免去媚娘思念之情!”

皇上就是皇上,随随便便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了。

第二天,武后下旨,并州凡是八十岁以上的妇女全部封为郡夫人,这可是莫大的荣幸啊!

第二十八章武后姐姐

我如今成了高宗的义弟,在朝中的地位和势力那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就连那不可一世的李义府如今看到我也是一脸的恭敬,那些六部的官员见了我就像看见皇帝一样。

不行,不能这么说,这可是犯上之罪啊。

我的府邸由以前的定国公府改为了洛阳王府,虽然还是那么大,不过我的饮食起居和以前想比真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先不说吃吧,就是府中的下人也比以前多了二十多个。

以前的那些基本上都合同到期了,不过除了蓝韬、刘叶、关妈还有卢婉玉的陪嫁丫头梅香,和王锦兰的奶娘秦梅娘,现在的这些下人我一个都不认识了。

仪仗也比以前更加气派了,说句不好听的话,我现在就像乾隆朝的和谎也仆蚬幔屏愦蟀 

就连我府上的佣人上街,那气派也不得了啊!

不过我可不想学那个倒霉的和叶韵氯四鞘侨钗迳辏豢稍谕饷孀魍鞲#送醺牧常膊灰么罄硭伦サ饺魏蔚陌驯

要说我当了这个洛阳王,最高兴的除了我的家人好友之外,那就是武后了,如今我在朝野之上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不高兴的也有,李义府、许敬宗还有就是武元爽、武元庆这两兄弟,本来依据武后的关系他们兄弟二人将会是权倾朝野的大臣,可没想到被我这个外人捡了一个大便宜。

搁谁身上谁不气啊。

还有就是那个武后的姐姐后来的韩国夫人武氏,自从她见到我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经常在回家的路上碰到她的轿子,我怀疑她有阴谋!

显庆五年三月,百济起兵反唐,高宗勃然大怒,钦点苏定方Wie神丘道大元帅,扫灭百济叛军。

这一战打了五个月,苏定方不辜圣意,显庆五年八月,苏定方攻占百济,在熊津等地设五处都督府。

高宗为此在东都洛阳合璧宫大宴群臣,还请来了他的岳母和大姨子。

说实话,皇宫之内的御膳确实比寻常官员家的厨子做的好吃,但说其中有一道菜名曰龙凤呈祥,乃是用孔雀、中华鲟做成的一道菜,精心烹制而成,先将孔雀去毛去骨去内脏,然后用荔枝树枝和桃树树枝烘烤,哪个中华鲟将鱼肉切成一寸长两寸宽的鱼排,在三成热的油中快速的炸一炸,然后用以中华鲟的鱼头、鱼骨熬制而成的高汤作汁,加上作料,浇在熟透的鱼排之上,然后把烤好的孔雀片成片和鱼肉一起摆盘,一个摆成龙形,一个摆成凤形,就成了龙凤呈祥。

那味道别说,真是不错啊。

刚要吃,李义府就出来说:“陛下,此次百济叛军被灭,实乃天佑吾朝,陛下、娘娘洪福齐天所致。各位王爷、国公,各位同僚,来来来,让我们一起向陛下、娘娘祝贺!”

我想:‘这李义府真不愧是大奸臣,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你看看,我那皇兄乐的都合不拢嘴了。’

许敬宗起身说:“对对,来,大家敬皇上、娘娘一杯!”

薛仁贵突然说:“陛下,微臣想来此次大败百济,除了皇上、娘娘洪福齐天外,还得多亏了前线的兵将,亏了老将军苏定方。微臣认为这第一杯酒应该敬给那些为了我大唐死难的将士们!”

“说的好!”说话的不是别人,竟然是武后的姐姐武氏,“陛下,娘娘,薛大人所说有理!这第一杯酒应当敬你写死难的将士!”

高宗说:“薛爱卿、姐姐直言都有礼,我大唐能有今天除了靠各位爱卿,还有那些为了我大唐死难的将士,来,诸位爱卿,和朕一同祭奠那些死难的将士们!”

说着高宗站起身来,手举酒杯,说:“愿我大唐所有的死难将士早升西方极乐世界!免堕地狱!”

我们这些当臣子的,一齐下跪,呼喊道:“皇上圣明!五黄万岁万岁万万岁!”

“洛阳王爷!”我吃的正香,就听见武后的姐姐叫我,我抬起头,只见她端着酒杯,笑盈盈地站在我的面前。

“妾身敬您一杯!”

我赶紧拿起酒杯,说:“不敢,不敢,应是在下敬您才是!”

武后说:“姐姐,王弟,你们姐弟二人在干什么呢!”

高宗说:“王弟,姐姐,来来来,我们一家人喝上几杯!”

高宗这夜很高兴,到最后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我也晕晕糊糊的,这要怪就只能怪那个半老徐娘武氏,一杯一杯的敬我,加上李义府这个王八蛋墙头草两边倒,又来巴结我,而且最让我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又向我提出了那个过分的要求。

李义府拿着酒杯走了过来:“国公,不不不,您瞧卑职真是糊涂了,应该叫您王爷才是,王爷,卑职敬您一杯!”

我假笑着说:“李大人,多谢多谢!本王先干为敬!请!”

这一杯酒不知是不是我的极限了,也可能是我喝得太急了,竟然一下就被酒精弄得找不着北了。

李义府赶紧扶着我说:“王爷,您没事吧!”

我喘着粗气,说:“我…我…没…没事儿!我看你倒是有事,说…说…来听…听!”

李义府扶我坐下,这才说:“王爷,您还记得卑职的舍妹吧!”

我晕晕忽忽地说:“你的妹妹!哦!对了,本王想起来了!叫李香兰是不是啊!她怎么了?”

李义府叹了一口气,说:“唉,王爷啊,我妹妹可惨了!自那日在街市上偶遇王爷,她就吃不下睡不着的。上次卑职向王爷提出将舍妹嫁于王爷为妻,王爷说年纪尚轻,不急于此事。”

我说:“当时本王是这样说的?本王怎么不记得了!”

李义府说:“当然是了!王爷如今有两位夫人,卑职想来这两个人不如三个人,三个人不如七个人,再说王爷这等身份三妻四妾那是再正常不过了。王爷!”说到这里他突然跪在我面前,说:“不瞒王爷您说,舍妹如今患了相思之病,水米不进,唯有大人能救她性命!王爷、王爷,您就看在卑职的面子上将舍妹留下吧,卑职不求舍妹为妻,只要她能服侍王爷,卑职也就知足了!您就救救舍妹的命吧!”

我正要说话,一个人一脚就把李义府踢开了,李义府正待张嘴大骂,一看,原来是王锦兰,她怎么来了?

我大着舌头,含糊不清的说:“副热,拟怎墨赖了?”(夫人,你怎么来了)

王锦兰说:“看你这个样子,话都说不清楚了!”她见我又去拿酒壶,娇斥道:“怎么!你还要喝!好,我让你喝!”

说着就要拿一旁的还未开起封泥的西域葡萄酒,就要灌我,这时武氏走了过来,“这位夫人,不可啊!”

王锦兰认识武氏,她赶紧放下酒坛子。做了一个万福,“拜见贺兰夫人!”

武氏说:“你认识我?这就好了,洛阳王弟多喝了两杯,你还是将他扶回府区,给她喝些醒酒之药吧!这大庭广众的,他这一个王爷,不可让百官见笑啊!”

我含含糊糊地说:“瑞,塌手的瑞,副热,饿么韩式坏恰吧!”(对,她说得对,夫人,我们还是回家吧!)

王锦兰冲我‘哼’了一声,扶起我,“走吧!你怎么这么死沉死沉的。唉,来帮帮我!”

立刻有两个宫女走了过来,我笑着说:“真、真漂亮!”

王锦兰狠狠地掐了我一下,疼的的直咧嘴,她对两个宫女说:“不用你们,找两个太监来!”

我说:“不、不、就她们,她们正好!来,扶本王回府!”

王锦兰气的双颊通红,“算了算了!你们还不快点过来扶着王爷!”

“奴婢遵命!”两个小宫女赶紧过来扶着我,这要迈步,我说:“等一下,本王要走也要向皇上、娘娘告个别才是!”

武氏过来说:“洛阳王可先行回府,这让本夫人去便是!”

我说:“那就多谢夫人了!我说,你们愣着干什么还不扶本王回府!”

两个小宫女应了一声,扶着我出了宫门。

我要是知道回到家以后发生的事,我一定不会这么早就回家了。

第二十九章武后临朝

那两个小宫女一路将我扶出宫门,扶上轿子,又跟着我的轿子,来到我的洛阳王府,说实话到家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

要不是……

“啊……!”我一声大叫,一下从床上蹦了起来,捂着我的屁股,说:“你想谋杀亲夫啊!啊!这么大的针,你竟然用这么大的针来戳我!”

我抬手一看,好在没有流血。

只见王锦兰穿着一件粉红色的绸衣,左手插腰,右手不知什么时候拿着一根棍子,怒目瞪着我。

我结结巴巴地说:“娘…娘…娘…娘…娘子,别…别…别…别…别…别…,我…我…我…我…我…我…怎…怎…怎…怎…怎么惹…惹…惹…惹着你了?”

王锦烂听我这样一说话,‘噗嗤’一下,笑了出来,不过又一下子黑着脸,说:“好啊!你现在真是越来越胆大了!我问你,李义府刚跟你说了什么了?哼,要不是我机灵,知道跟着你,你肯定就把他的什么妹妹给娶回来了!是不是?”

我摸着脑袋说:“什么!我怎么不知道!好像李义府是和我说了些什么!不过我一点也不记得了!”

王锦兰说:“你会不记得,你看刚才那两个小宫女扶着你时候的你那个色迷迷的样子!今天不打你,你就真是不记得我们姐妹两个了!”

好在这时我的乖女儿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哭了起来,王锦兰扔下棍子,说:“等我回来再收拾你!”

我趁着这时有些清醒,赶紧穿上鞋子,披上衣服,飞也似的跑出去了!

就听见王锦兰大喊道:“你给我回来,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