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拍卖?”

“各州官吏将各州县富户聚集,将矿的情况说出,让他们竞标出价,出的价格写在纸上投入匦中,价高者得,但不得任何官员贵族进入,以免伤害公平竞标。只要矿主们不限制矿工自由,不虐待矿工,由他们自己经营,多劳多得。若是最高价还低于朝廷估价,派人再重新核算,若无错,那就是地方富商们贪婪无厌,只好各州县继续经营。然后五年一转,不可能地方上的富户一起抱成团的,若是官商勾结,矿主所得多,其他富户眼红,五年后会主动替朝廷将价格抬起。那样,朝廷不用去烦恼,也能挪出官吏数量,减少朝廷负担。”

这里面还会有很多漏洞可钻,但那一项政策出来,找不到漏洞?

赵匡义只问了一句:“火药怎么办?”

“治法不得私卖,根据各矿出铁量向矿主发放火药。立法再严,若出高价,火药说不定还能私售到外国。然而由官吏看管,那些小吏们就不敢私卖?守的还是源头,京城的火药配方以及火药作的火药制作。微臣也说过,它的威力不小,可没有真正利用好它时,还不能会使各个城池产生致命的威胁。臣去了湖南,哪里有许多金属矿藏,一旦普及火药,仅是开矿一项,就给当地带来无限的生机。这才是它真正的作用,用之于国,用之于民!不想办法使铁产量进一步增加,打微臣这几十万斤铁主意算什么?”

“你带本官看什么好东西?”赵匡义不想在上面多讲,换了话题。

“二大王,你跟我来。”宋九将他们带到另一间屋子,里面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石棉瓦,一个是油毡。两名工匠正戴着口罩调试,这时候讲什么危害有点儿不切实际,例如盐。

不过宋九依然让工匠们戴一个口罩,自我保护一下。

石棉同样很早就使用了,宋九没有朝廷支持,因为民间有,数量不多,用它来制造防火衣穿,能不能穿让宋九很怀疑,似乎穿它危害并不比磕云母石危害小。与宋九无关,仅是买来一些石棉。但想大规模开采,还得用火药。这样防着禁着不是办法,也不是宋九想看到的结果。有了石棉,配上细沙与水泥,就可以制成石棉瓦。也许赵匡义还不大明白它的作用,只是看到它很大。

宋九说道:“二大王,我们抬一抬。”

两人抬起来,赵匡义道:“好轻……本官明白了,为何那个仓库的屋顶古古怪怪的。”

不说防火功能,砖瓦也防火,可它们很重,一重就意味着用木梁或者钢材会多,石棉瓦的出现不但意味着建造仓库会节约很多成本,还能为建造更大仓库打下基础,又道:“果然是一个好东西。”

油毡宋九未介绍,宋朝有沥青,一些浅层石油矿时常喷出石油,浮于水面,宋朝往后去会用它来制造武器。虽然宋九用沥青与石棉掺合压成油毡,可是沥青量太少,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所以宋九弄了弄,虽弄出来最终放弃。或者大规模开采石油,冶炼石油,那不如让他制造飞机。

之所以弄来沥青是另一个作用,暂时没有防锈漆,就是找到了云母铁矿石,变成防锈漆还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这是利用沥青的粘性与油滚在一起,涂于钢索上起临时防锈作用的。

又将赵匡义带到后面。

没有带到工匠试验琉璃的地方,而是带到真正的试验室,里面有许多琉璃管子瓶子,宋九指着一个瓶子说道:“但在上油之前,钢索那怕出来一天,都会出现一些氧化锈蚀情况,必须用它来清洗。”

赵匡义要拿起来看,宋九一下子抢在他前面,将他手抓住道:“二大王不可啊。”

这里面的东西皆不能随便乱动的,动了会真出事,为了让赵匡义明白它的威力,宋九让侍卫去前面拿来一块工匠准备做晚餐的羊肉,向上面倾倒了一点液体。前面倒上去,后面青烟冒起,羊肉变成焦黑色。一个衙役紧张地拦在赵匡义身前,但他也吓得直哆嗦。

“好毒。”

“二大王,它非是毒,而是腐蚀性,与毒载然不同。”宋九让侍卫与衙役将兵器抽出来,选了一把有锈迹的朴刀,将这种可怖的溶液稀释,将朴刀放在里面荡漾,抽出来用清水洗净,抹布一擦,变成一把新出炉的朴刀了。

“这也是好东西啊。”

“二大王,微臣说过,一个河洲变成微臣图纸上模样,会出来许多好东西,大多数国家能用得上,但现在不行,包括石棉瓦,皆是试验室产物,石棉瓦想普及量产,有一些底子,比较容易。说不定秋风起,就能上马。然而这个物事大约不行,”宋九心中叹了一口气,它是工业化之母,十分十分地重要,却不知如何量产化,甚至不能满足未来琉璃生产需求。而且这种生产方法,成本也比较高。只说了它一个作用,没有多说,走到另一个瓶子面前,说道:“就是它。为何世宗早逝,因为他早年战场参战,身上多处积伤,虽当时对伤口敷药包扎止血,却留下了后遗症,后来积伤发作,英年早逝。但只要用它稀释,清洗伤口,对伤口进行杀菌消毒,后遗症的概率会下降一半,甚至七成。仅此一项,一年可以挽求上百上千将士的生命。也就是有了它,世宗不会早逝,先父不会早逝。”

实际兵器伤口最好是用双氧水清洗,但那个太不切实际了,紫药水也行,包括高浓度酒,但这两样严格说起来作用皆不及硼酸水的杀毒作用。若是与提炼后的盐水,搭配高浓度酒、硼酸水,理论上确实会有宋九所说的效果。

况且还有医效作用,宋朝也注意卫生,各个城市里都有浴室,不过条件有限,能做到隔几天洗一次澡的人并不多,于是许多人得上各种皮炎皮疹,然后发明了一种物事,挠痒扒。有了它,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皮炎皮疹。

“这也好啊。”

“它是好,可不能普及化生产,甚至就在这个试验里都未完全研究出来。”

赵匡义走了几步,又咧着牙盯了一眼那个黑羊肉,衙役拦在他前面直哆嗦,他心中也哆嗦了好几下,说道:“宋九,顺便也将书院建造起来吧。”

宋九弯下腰大笑起来。

第一百零四章 远方的朋友

赵匡义愠怒道:“你笑什么?”

“二大王,臣既然将各种技术交给朝廷,难道学问还会敝帚自珍吗?不过现在不行,就是建造了书院,也没有人教,经义有人教,但那是太学的事,与微臣无关。若是教算术与物格,将微臣分成几半都不行。这必须三年过后,我那二十一个学子成长起来,甚至后面我还准备再留下一些学子,有了师资力量,书院才能建造。”

赵匡义呵呵一乐。

也是事实,若真是那些奇技淫巧倒也罢了,但这个学问,让最古板的儒者过来看,也不敢说它是奇技淫巧。这个学问放在一个人肚子里,换谁是统治者,都不会太放心。

宋九又说道:“二大王,不如带微臣向皇帝提一个请求,让各州县官吏组织人手,将各种各样的矿石,只要能甄别它有一定产量的,各取一个样本,搜集起来,送到京城。说不定微臣就能将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仅是一个样本,不会太重,也不算是扰民。”

宋九找材料找得苦逼了。

当然,不是材料来了,他就能认出,以前上学做试验的材料与矿石不同,皆是提炼过的,就是那些试验,宋九也未必能一一记得起来了。但有的能认出,有的可以通过试验判断它的属性。

现在也是不行,这必须有多人研究,也要等,这个问题不大,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早迟秦娃子他们能渐渐真正帮到自己。但手中必须有全面的材料。

赵匡义点点头,要求不过份。

然后他回去了,随后房屋再度让朝廷重视,有士兵日夜看守,大姐又进不来了。

工程速度并不慢,真正的民夫不多,只有两千余人,余下的是厢兵,这几年朝廷也不能算是五谷丰登,陆续发生了一些灾害,朝廷开始用编制厢兵的办法安置灾民。但厢兵数量可能没有禁兵多,调来六千多厢兵,还有相关的工匠,近万人在工地上劳动。

桥改变了,码头实际也改变了。

原来码头就是河堤,有很远的坡度,吊臂不可能那么长,于是必须要它转动,这个损坏率是最高的。现在不需要了,直接用石头垒成九十度角,于尖端处又留下一个斜坡,一直沿伸到水面下,这个斜坡是防止有的货物不能吊,还得用人工硬搬上来设置的。中间设桥墩桥面船桩,与尖端处相齐,也是做一个标识,不让来往船只误撞上。另外人在桥面上还能起一定拉提作用。吊臂继续存在,不过换成固定式,还用铁塔代替了木头,多处又用上了轴承,大部分铁链换成了钢索。

但宋九并没有提高多少起重重量,标准还是六十石到八十石,最大承重量是一百石。这是对钢铁质量与滑轮质量没有多大信心,因为是固定的,不是三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而是五个滑轮组成的更复杂滑轮组。它会更快更省力。

也许还要改进,但在这个时代里,几乎将滑轮组运用到了极致。

但吊塔也要防锈漆。

还有一条水泥路,又在护龙河上建造了一座石桥。不是钢筋混凝土,它没有那么大的跨度,没那必要,并且一旦敌人入侵,这些桥毁都不易毁,护龙河便失去作用。只能是石桥,对此大家心照不宣,皆不会说。

实际未来还会有三座桥,这座桥主要是给朝廷运输货物的。

至于宋九的产业,却几乎没有任何动静。

衙内们来问,宋九答道:“学子学业拖得太久,不能再拖,等他们毕业后,我们再动手吧。”

“那个钱……”潘惟固道。

“钱肯定不够,有二大王三大王的钱也不够,你们过来看,”宋九将图画打开,说道:“码头与桥之间是游乐场,桥东面是正店,都是吃的喝的地方,不过京城晚上三更时会宵禁,客人晚了怎么办?必须要有客栈。而且这五样事物是连在一起的,一旦动工,没有后面的景观,它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会吸引许多游客过来,这才能盈利。然而三样事物造好了,得需要多少钱帛。不过还是那句话,等学子毕业后再说。并且朝廷正在大肆建桥与码头,花了不少钱,有的士大夫不开心。这时候我们就顺势建造正店与游乐场,他们又要说什么?”

这些衙内们的消息比宋九灵通,听后默然。

“不过你们来了,正好替我办一件事,再请七个琉璃工匠过来。”

“琉璃研究好了?”韩庆雄问,这也是他们关心的,没有了琉璃,就没有正店与旅店那种华丽的建筑模样,档次就上不上去。

“还没有,但有的技术开始突破,关健就是成本太高,现在研究的是如何将成本降下来。”

现在谁说沙子就能烧出玻璃,宋九准得与他急。

也不指望玻璃下降到他前世那种价格,但至少不能让一个上等琉璃碗成本达到好几贯,那么正店的装璜得花多少钱?必须还要下降,下降大规模生产时,一块玻璃窗的成本只能在几十文钱,一两百文钱,就是这个成本也了不得了,但能让宋九心理上承受得起。

玉苹过来给他们倒茶,潘家兄弟对视一眼,看着这个温柔的小女子,眼中都闪过一丝忧郁,还有那份想将宋九拖出去暴打一顿的愤懑。石保正说道:“九郎,你的学子毕业了,要替我家留上两个。”

宋九揉脑袋,说:“石大郎,不仅是你,好多人来说过了,这个价越抬越高,将我也害苦了。不但你们,正店一旦动工,我们也要留几个精通算术的学子管理账薄出纳,学舍里还有二十一个学子,到时候我得给他们多少薪酬?”

符昭寿将石保正一扒拉,道:“大郎,你家那么有钱,来凑什么热闹,明年给你家吧。”

“我不作主,你们要请,朝廷请过后,剩下的你们与他们商议去,我们不能在这里将他们瓜分了,没那权利。”宋九道。不是不能瓜分,是分不起来,朝廷会用一批人手,还能剩下多少人,若是卖人情,卖了这个,得罪了那个。到时候他们抢人打得头破血流,但不能与自己有关系。其实随着毕业期到来,越来越多的商人来到河中,若不是宋九压制,都能让学子们人心慌慌。甚至替朝廷出了一个难题,到时候该给这些学子多少薪酬?这还不是急的,急得这边还没有毕业,那边就有许多人求宋九,或者送礼物给大姐与玉苹,让她们求情,第二学期收自家的子弟或者仆从。最后逼得宋九不得不将大门关上,不让外人参观。

这些衙内出面,动作快,也不知道他们用什么方法,宋九要七名烧琉璃的工匠,仅三天功夫就弄来了十二名。家肯定住不下了,只好在河洲上盖房屋。

实际这个房屋早晚要拆掉的,有的会搬到河南作坊,有的会搬到书院。

六月眼看要到来,一船不大不小的船慢慢驶入京城。

几个蛮人青年看着河洲,其中一人咧着大嘴直乐,道:“他就是巡察使造的。”

一听,几人一起站在船头看。

进了东水门,靠好船,打听到宋九家的地址,带着许多礼物上岸,来到宋家。宋九正在教书,看到他们,急忙停下,迎出来道:“彭兄弟,张兄弟,田兄弟,你们来啦。”

“我们刚到。”

心意是好的,第一个拜访宋九,宋九却急切道:“不对,你们必须进皇城,这才合手续。”

也不顾得招待了,让他们将礼物放下,带他们到皇城,到了皇城,他们不是秦再雄,见不到赵匡胤,但必须到中书交纳手续,宋九将情况禀报,过来一个官吏,将几个蛮人带到中书。宋九站在皇城门口等,过了好一会儿,几个蛮人才出来,但也带出许多东西,彭儒爱指着这些箱子与布包道:“巡察使,这是陛下赐给我们辰州子民的。”

“见到皇上了?”宋九惊讶地问。

“我们刚进去不久,皇上就召见了我们。”

宋九想了想,难道赵匡胤真的对自己那些策略心动了,不然不会这么重视。肯定想不明白,说道:“你们随我来。”

将他们带到开封府。

秦再雄搬了一船货物上船,不是给宋九的,主要是贡品,以及一些当地特产,然后放在京城卖。这是宋九出的主意,在京城里听,南方,特别是蛮人生活地区,那才叫惨,不但是不毛之地,什么样的血腥神话传说都有。这造成一个结果,隔阂,再者汉人对他们害怕,又轻视。产生这样的心理,两个种族如何能融合得好?

赵匡义听后,这个要求更不难,朝廷也希望南方稳定平安,立即同意,派衙役安顿几个蛮人,不是在宋家,是安排到驿馆。但宋九不能不过问,秦再雄这几个小弟什么也不懂,结拜大哥派来的人,宋九只好带着他们布置。就设在相国寺,于一条长廊做为商品展台,也就是一次简单的商品销售。但到了宋九手中,却无限地放大。请了几个画匠,对着秦再雄运过来的商品绘画,然后张贴,同时在画后标注,五月二十八于相国寺展出辰州特产,但此次会有二十件奇珍异宝出现,为了捧场,每件异宝售价只作二十到五十贯钱。

二十到五十贯钱不是小数字,可放在奇珍异宝上,那就不算什么了。在潘楼那些奢侈的店铺里,往往一块美丽的和阗玉就能卖上几百贯钱!这勾起了百姓的兴趣。

时间不长,画就有二十五那天张贴出来的。三天时间眨眼就过去。

二十八到了,其他货物也是宋九抽空派人布置的,好东西也要包装,记得前世跑到吉林市看人参市场,是人参,但往地上铺一块布就开始叫卖了,那能卖好价钱?

其实秦再雄带来的一些货物当中,也有一批不错的少数民族特产,例如一些香料,徭家锻刀,兰靓印花布,并不逊色京城的工艺品,况且它们是从辰州蛮运来的,这个噱头就能吸引客人了。

第一天宋九亲自抽空过来主持。

好在他是秦再雄兄弟,几个蛮人对他尊重,听他的号令。先将各种工艺品细致地摆上来,有的还放在锦盒里,有的铺在锦绫上,至少在卖相上不亚于那些大店铺的商品。又请来几个艺人表演,燃放鞭炮。相国寺附近的游客一起吸引过来,但长台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样物事用布蒙着。直到鞭炮放完,宋九才让仆役打开布,一时间所有眼睛都瞪起来,仿佛连魂儿也被那二十个物事吸入其中。

第一百零五章 太不现实了

第一个物事是一块三连屏风。屏风在宋朝常见,但这块屏风是前古未有的屏风,红漆包边木镶琉璃屏风。因为屏风要起一些遮挡作用,原先中国也有琉璃屏风,因为琉璃不透明,也就无所谓,但这个琉璃是透明的,于屏风上起大团的山水画,正好起了隐隐约约作用。而且又用铁丝凑起一只只小鸟,以及水中的游鱼,镶嵌在里面,再吹制背后的琉璃。这让小鸟儿鱼儿仿佛是活了似的。

若是张贴上去倒也罢了,关健它在琉璃里面。

就这么一个精美到让人叹服的屏风,居然售价只有五十贯。

接着再来,一个两尺高的大花瓶子,还是琉璃烧制的,上面有水草,有石头,还有蓝色的水,里面游动着几条金鱼,正好一个仆役动了动,百姓居然惊奇地发现鱼儿在瓶中游动。

这又是一个千古未有的宝贝,售价只有四十贯。

接着再来,第三个是镇纸,镇纸常见,现在书写时纸张比较大,怕风刮,必须用一物镇住纸头,故名为镇纸,有铜,有玉,有铁,有瓷,也有各种各样的造型,赵匡胤那把玉斧就是镇纸,能镇纸,能揍大臣,一举多用。

这只是一个长方型琉璃镇纸,但是在里面有许多帆船,上面还有四个金字,一帆风顺,就这样宝贝儿,售价仅有三十贯钱。

见识少的百姓还好一点,知道它是宝贝,见识多的人傻眼了,觉得这个世界很不现实,这二十件琉璃物事,若放在潘楼那些店铺里销售,无论那一样都会以千贯计算的,在这里仅售二十到五十贯钱。

有的人直接骂宋九是败家的。

精美绝伦的琉璃作品让大家失了好大一会神,终于有人反应过来,大声喊道:“这些琉璃,我全要了。”

哪里轮到他,人一起挤过来,幸好宋九早有准备,请来十几名衙役维护着秩序,不然整个就乱了。宋九大声说道:“诸位莫急,这二十件琉璃制品会出售,但不是今天,辰州展会是三天时间,几三天之内购买辰州货物者,不论数量多少,皆会发一个号码,三天后摇奖,摇中号码者可以有权任意挑一件琉璃制品。”

这才将骚动压制下去。

不少人知道了,辰州刺史秦再雄是宋九的结拜大哥,小弟这是强行替大哥架势。

可也不能这么架势,看着它们,再看看售价,觉得还是太不现实。有人怕上当,大声问道:“宋九郎,价格会不会变?”

“不会变,就是这个牌上的价格。”

宋九又对几个蛮人低声吩咐几句,他待会儿还要回去的,明天开始考试,自己得舒缓学生的心情。不然到时候有的学子心理素质过不上去,害怕成绩考不好,能学到的知识却考不出来,影响到真实的成绩。

几个蛮人是秦再雄挑出来的,多少见过一些世面。开始他们也让二十件琉璃制品吓傻了,又听到一些百姓的议论声,半懂不懂的,能听明白一些,知道宋九这番布置是帮助自己将这些货物卖出去,并且卖的还是高价。领首的彭家子弟感谢眼睛都湿湿的,说道:“巡察使对我辰州百姓大恩大德,永难忘怀。”

“我不是巡察使了,称我九郎吧,但这几天内,你们要学会彬彬有礼,南方太远,京城百姓对你们陌生,难免就传偏掉了,不但商品,包括你们举止,都会改变你们辰州在京城的印象。”

“小的一定铭记在心。”

“好好做吧,将它们卖完了,我再带你们买一些辰州哪里缺少的货物回去,包括农具,笔墨纸砚,以及其他的一些工具,那么这一趟你们任务就圆满完成了。”

“还有那两个先生。”

“这个我与陛下说过,过几天我的那个学舍学子就会有一批人毕业,朝廷会调两个学子过去的。”宋九道。上次回来进宫就讲过此事,去南方会很苦,特别是夏天,虽夏天宋九不在湖南了,相信会很热,再加上蚊虫又多,不管那个学子去都不易。不过这些学子都是贫困人家出身,若到时候朝廷赐一两个职官在身,相信还是愿意去的。

轰抢开始。

事实秦再雄挑选的这批货物质量不错,宋九又替他做了参考,本身买也能买,再加上琉璃的刺激,许多百姓都在购买。宋九看到没事了,便离开,刚挤出人群,看到赵匡义与刘嶅以及另一名官员在说话。宋九走过去拜见,赵匡义介绍道:“这位是刘中丞。”

也就是御史大夫刘温叟,从一些小道消息宋九听闻,这位古板的御史对自己种种做法很反感,上了三四封弹劾奏折。但人家是言臣,干的就是这个得罪人的活,宋九并不计较,躬身说:“宋九拜见刘中丞。”

刘温叟道:“宋九,为了南方和平,你算是有心了,可你也过于暴殄天物,这些物件件件比之七宝器……”

他说不下去。

七宝器就是蜀主孟昶的便器,又叫夜壶,孟昶奢侈无度,巴蜀天府之国,又未遭到什么战乱的创伤,富得不能再富,于是用珍宝做成溺器给他便便。吕馀庆去了成都后,将钱帛用船往宋朝京城装,将这件夜壶献给赵匡胤,赵匡胤感叹万分,溺器要用七宝装成,却用什么东西贮食呢?奢靡至此,安得不亡!命侍卫将它打得粉碎。

蜀国六十六天亡国。

难道巴蜀百姓不勇敢吗,看一看全师雄,仅是一个部将,就让整个四川动荡不安,王全斌束手无策。更不要说巴蜀不富裕了,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地形有地形,要人有人,这是大好河山生生被孟昶败下去的。

它是孟昶未到京城之前发生的事,孟昶刚到,为了迎接他,桥与码头还刻意停工一天。

然而宋九警觉地说:“刘中丞,它不是七宝器。”

“宋九,卖得太贱了。”赵匡义也说道,这个价格让他也恨得咬牙。

“二大王,说贱肯定有些贱,仅是成本价,不过现在技术还未过关,成本价也很高的,有的技术难关未攻克,若是到明年,成本会下降一半以上,这个价也是未来琉璃制品售价的标准。不然今年卖了一百贯,明年变成五十贯,买者心中一定会有怨气。”

“这么便宜?”刘温叟惊诧地说。

“也不能算便宜吧,说到底一是琉璃本身质量问题,二是吹制问题。象那几条能游动的鱼,实际里面有一些空间,鱼是铁片打造的,涂上红漆,若是摇动,水草能轻摆,鱼儿也能游动,因此成本不是太高,难就难在如何吹,会吹出许多废品,增加了成本。若真正是七宝器那样的宝贝,我还能犯难了,不进献给陛下不好,进献给陛下又是蛊惑君心。”

“它真的是成本价?”刘温叟仍然不大相信。

“是啊。”

“你那个西洋先生教你的?”

“他教了一部分,一部分还是中原文明,例如那些琉璃里的工艺,与西洋文明有何关系?另外若无各个工匠协助,我就是有学问,也不能将它实现。仅是西方的文明也不行,仅是东方的文明也不行,这必须要交流,才会碰撞起火花。”

但也是实际,虽然现在技术落后,可有了一些技术,以及一些能工巧匠,宋九才能就着这些技术,与这些工匠,一步步将各种想法变成现实。若是到了汉朝,他更头痛了。

反正不能让刘温叟将它与七宝器上联想,然后又说道:“刘中丞,过几天学子毕业,我能缓一口气,大约还要招募本金,不知刘中丞感不感兴趣?”

刘温叟差一点心动。

赵匡义哈哈乐了起来,道:“别听这个小子胡扯,我们看这些琉璃。”

但宋九不久就以考试的名义将门关上,来访的客人太多,连古板的刘温叟都认为宋九暴殄天物,这个价格太不现实,况且其他人。指望宋九那个摇号码,怎么可能?

许多衙内找上门来央求。

然而考试重要,宋九一一谢拒。

结果二十九下午辰州来的货物销之一空。现在展台上就剩下光光的二十件琉璃制品,有好事者道:“摇号码。”

不能忽悠我们,到时候不卖怎么办?于是一呼百应,几个蛮人与衙役吓得不敢作声,事儿闹到开封府。赵匡义一看这样闹下去不是办法,但事实货物也卖完了,到了摇号码的时候,不然百姓不服。于是先安抚百姓,又带着刘嶅来到宋家。宋九怕人打扰,让郭家兄弟守着大门。赵匡义来了,郭家兄弟不敢阻拦,将他们放进来。

学子们正在考最后一堂课,会计。

里面算盘珠子打得哗哗作响,宋九站在课堂上,眼中有些欣慰,也有些感伤。过了今天,以后这些学生一大半将各自各奔东西。

刘嶅轻声咳嗽一声,宋九惊醒,看了看窗外,悄悄走了出来,怕赵匡义打扰到学生,一直带到客厅,问:“二大王,怎么有空光临寒舍?”

赵匡义低声将事情说了一遍。

宋九挠了挠头,将郭大喊来:“郭大郎,你去代我摇号码。”

说着从后面拿出一个筒子,筒里放着几个有号码的玻璃球。若不是害怕以后人会找麻烦,就凭借这几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球就能卖几十贯钱。

赵匡义惊异地问:“宋九,你不亲自去?”

第一百零六章 秋实

“那只是几件琉琉制品,这个考试将关系到几十名学子未来的命运,让微臣如何选择?”

“这个考试……”赵匡义苦笑起来。

别当真,宋九是不知道幕后,早闹翻了天。账目混乱不清,不仅是各个商铺,国家也是如此,现在宋朝那种记账方法,必然产生混乱。

宋九上实习课,学生们一起放到工地上,随着宋九连皇上都看到过好几次,学子胆略慢慢变大,然后看着各个官吏的账册,好一点的学生说得还委婉一点,不好一点的学子将官吏们批评得一无是处,拿起小算盘,一边重新记账,一边算给他们听。

韩重赟呵止,官吏们很委屈,说:“我们也没有遇到过西方的先生,千百年来就是这样记账算账的。”

这些事许多人看在眼中,下面各个商人直接跑到宋家求人,宋九未放,实际朝廷内部也在要人,向大哥要,上到三司,下到各州各县。他们仅是学了一年,只能说略懂一些律法与经义,可这方面的人才不要太多,关健就是算术,管账,再加上一些物格学,又懂一点儿经义与律法,综合起来,这方面的人才好少。

可以说整个大宋也就宋九学舍里这点儿学子。

不但他们,赵匡义也含蓄地向大哥讨要一人,不然开封府的账务也挺麻烦。吕馀庆胃口最好,替巴蜀要二十人过去,不然各州各县不好办。听说赵普在一次宴席间,还悄悄向大哥要一个人,他家那堆木材生意账更乱。

至于考试,只要宋九将毕业证一发,管什么考试,能捉一个人回去,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