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枭-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样的非常时期,张孝纯这些官吏们全然无视大局,仍然没有放弃排挤打压、争权夺利的这一套庸俗搞法,因此王禀头一句话就针尖对麦芒的表示出了自己的强烈反感。

听到楚天涯干脆的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张孝纯有点气煞,心中大骂楚天涯这个新人蛋|子真是狂妄自大、太不懂规矩;王禀则是心中暗暗宽慰,表情虽是冷肃带着批驳,但一双老眼之中却闪过一抹狐狸似的狡黠之光,却对楚天涯暗加赞许!

楚天涯对张王二人抱了下拳,不急不忙的道:“学生司职枢要,责任重大,自知会被无数人盯着,也自知会有人对我表示不满,希望将我轰走取而代之。没错,我是收了许多人送来的贿赂,我甚至叫书吏将这些收受的财物全都登记造册了。然后,我将这些受贿得来的钱财一文不留的全都分派给了军士们,以鼓舞他们的士气与干劲;同时,在分派粮食的时候我是完全按照既定的章程按批按量来派发的,并没有因为收了贿赂而失却公允——张知府可以去府库粮仓调查一下那里的收支存档记录,一切便知。”

张孝纯与王禀都愕然的怔了一怔:还有这样的事情啊,拿人钱财,却不与人消灾?

“你为什么这么做?”王禀问道。这同样也是张孝纯想问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官场军队里历来是这样的作风与习惯,但凡有求于人,必定钱财开道。”楚天涯说道,“我若是不收,那些行贿之人就会心里没底,以为我楚天涯嫌他们钱财送得太少,或是自命清高不近人情,从而会让他们产生幻觉——那就是我克扣了他们的粮食。非常时期,我没工夫跟他们周旋解释,也不想发动一场廉洁与贪婪之间的战争以证明我是黑是白。因此,只好采取了一分为二的权宜之计,首要稳定人心,然后按章办事!”

“你这是诡辩!”张孝纯怒气难消的道,“你的这些做法难以服众;如若激起众愤,本府只好将你撤换!”

楚天涯淡然一笑,说道:“我早就知道,肯定会有一些自恃官高权大、心中又对我不服的人不屑与我行贿,事后便说我克扣了他们的粮食,于是以此为借口去知府衙门检举揭发要弹劾我。张知府,你若是选出一个能够廉洁自清、秉公执法、不讲人情的官员来代替我,我也甘愿让闲。但我很想问一问,如今的太原城中,有这样的铁面包公么?——就算是有,他有我楚天涯这样的胆气与底气,能在府库粮仓那样的地方,活过三天以上么?”

最后这一句话,差点将张孝纯给活活呛死!

王禀则是眯了眼睛,心中好不快慰!

楚天涯的这句话,几乎就是将现今的大宋官吏们都拎出来,啪啪的扇了几个大耳刮子;然后又将张孝纯单独的拎出来,再扇了几个大耳刮子!

言下之意,你们有谁不贪?既然都贪,又有什么资格来指责我?最重要的是,事情干不来你们就乖乖的靠边站着,别在这里叽叽歪歪的添乱——干实事不行,诋毁中伤、打压排挤你们无所不用其极,也不分分场合与时令!

为了缓解一下张孝纯的尴尬,王禀笑呵呵的道:“张知府见谅,是老夫调教不当,使得孽徒顽劣不化言语冲撞惯了,老夫也是好多次差点没被他活活气死。但一分为二,他的话其实是话粗理不糙。现在非常时期,不能完全依照以往的惯例与做法来区处。府库粮仓那里的确是需要楚天涯这样的人才能镇得住,这不是先前咱们就一致认定的么?就算是换作了张知府与老夫亲自前去坐镇,也免不得要看些情面、循些私情,或是顶不住压力、敌不过众人的闲言碎语从而难以为继。天涯或有不太循规蹈矩之处,但我们要看到他的确是干了实事、卓有成效的这一面,不要对一些细微末节的东西斤斤计较。话说穿了,金银财宝这些东西现在有什么用呢?别的不说,有要是有人拿一锭金子来跟老夫换一个馒头,老夫也是不愿意的。非常事循非常法,天涯虽有失格不法之处,但手段恰是高妙在这一处了。”

“恩师所言极是,学生也正是这么想的。”楚天涯说道,“我大宋吏治百年自有一套规则与法度,但那些都只适用于往日平常。现在是战乱兵荒时期,必须要有适时的权宜之计。学生无力也无心在短时间内,改变官场与军队里的所存在的这些规则与作风,因此只能因地因时而制宜,采取了这样的权宜之计。有人不服、有人看不惯,这些都是预料之中的,根本不值得在乎。关键就在于,我能够将手里的一碗水担平,合理、公平、公正的将手中的粮食分派出去,这不就行了么?楚某不在乎名声,也没想过在那里干出多么辉煌的政绩从而升官发财。我只想保障太原战乱的这段时期之内粮食分拨有度,不出现有人大快朵颐、有人易子相食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城中所有的军民一致抗敌——这就是我唯一的目的。”

眼见他们师徒二人专执一词,张孝纯还能有何话说?纵然他有千百个理由要将楚天涯这个“标新立异不懂规矩的新人”给撤换,但转念一想,又的确是难以找出一个人来代替他,干好库藏这一块。而且现在是战乱时期,手掌兵权的王禀,比他这个平常占据领导地位的知府更有话语权,那便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

“好吧,本府说不过你们!”张孝纯生生的咽下了这口怨气,说道,“楚天涯,只要你能公平公正的管好府库与粮仓,本府也就不为难你。现在,这两处地方就是太原城中十五万军民的性命与脉搏,你千万不要轻佻任性,误了众家性命。”

“好了,咱们说点别的。”王禀早就不耐烦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为这种庸俗的鸡毛蒜皮事争吵,他说道,“三天之内,女真人就要打到太原城下。按照我们既定的战术,西山义军将会迂回至飞狐、灵丘一带,在险要处切断女真的后路,断其粮道;然后太行九山的义军将会分作十余股,间或对女真大军进行侵扰,使其不敢专心攻我城池。但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女真人已经改变了最初的快速奇袭战法,换作了大张旗鼓的正面攻坚。那么,西山断粮道、太行奇袭骚扰的战术,就已经未必可行。此次从云中挥军南下的,是女真名将完颜宗翰。老夫曾亲眼见识过此人,的确不是泛泛之辈。他是女真族当中鲜有的,上马能治军、下马能理政的文武全才之人,十年的征战使他随机应变的作战能力十分出众。看到太原早有防备,外围又有义军为辅——要是他改变战术,先对太原的辅翼进行切割,再来专心围攻我太原,如何是好?”

张孝纯是个文官,虽然“读书破万卷”使他具备也一定的纸上谈兵的能力,但对军事毕竟是个外行,因此他道:“本府弱于军事,因此不敢妄言。但本府有一件事情要提醒你二位,太原府坚壁清野,导致近百万名百姓流离失所南下逃难。几天过去了,这样的大事肯定已经传遍朝并落入了官家的耳中。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对太原的这一行动做出反应。”

“那张知府以为,朝廷会做何举动?”王禀与楚天涯一并问道。

“要么是派兵来助战。”张孝纯停顿了一下,左右看了看楚天涯与王禀,脸色骤添阴沉,“要么是……对我们这些人,降旨问罪!”

王禀眉头一皱,脸色也变得严峻起来。

从他二人的表情便可一眼瞧出,他们都觉得‘降旨问罪’仿佛比‘派兵助战’更有可能发生。

“怎么,张知府怕了?”楚天涯哈哈的大笑,然后一拍桌案大声道:“学生愚见,如果这种时候朝廷还不派兵来助战,那必将失尽天下仕民之心;如果有降旨问罪,我们也必须拒绝圣旨在太原抗战到底!——否则,失掉的不仅仅是天下仕民之心,还有我们自己的脑袋!”

第一卷不死龙城第99章知子莫若父

“不要争了!”

王禀突然发怒了,猛然一掌拍到桌案上。张孝纯被惊了一弹,到嘴边的一串说辞都被吓得咽了回去,嘴皮抽搐胡须直抖。

“学生多嘴了,恩师请息怒。”楚天涯抱拳道。

“大敌当前,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应敌!应敌!应敌!!”

王禀连说了三个应敌,一个比一个的语调高,同时在桌上重重的击了三拳,茶盏都快要被震得蹦翻倒转。可见,他对张孝纯这种遇事先考虑责任与后果的作风极为反感。

如今的大宋官场上,冗员成堆机构臃肿,导致朝廷机枢与官府衙门的办事效率低下。同一件公务,或许经手的官员与部门多不胜数,如果事情没有办好出了问题,众官吏的第一反应就是推卸责任,而不是如何补救错误挽回损失。长此以往,大宋官场上便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办事效率低下、层层推诿责任、遇事先想后果与退路,最终导致深层的**与整体的不作为。

看到王禀发这么大的火,张孝纯自觉大失颜面,忍不住道:“王都统何必如此动怒?本府只是希望思虑周全一点。要想固守河东抗击金国举国来袭,光凭太原一仞孤城的力量始终是有些微薄。说到底,还是得要依靠朝廷。朝廷最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会否来对我进行驰援,这关乎最后的成败。本府哪里做错了?”

“张知府所言极是。”眼看二人就要吵翻,楚天涯急忙出来圆场,说道,“朝廷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无法左右也无力争取,只能静观其变。学生方才说的办法,就是针对两种不同的局面所应采取的对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朝廷如果出兵来助则是最好;如果不助,太原也必须抗争到底。在朝廷的兵马一天没有到达太原城下之前,我们都不能对其寄予希望。凡事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学生认为会妥当一点。”

“这话还算有点道理。”张孝纯总算听到一句中肯的话,心中也略为宽慰,点点头道,“本府虽是不懂军事,但为官多年深熟于吏治。在我大宋而言,无论何时军事也是不能脱离了朝堂、脱离了政治的。当此国难之时,谁也不能徒逞匹夫之勇妄图以一郡之力,抗衡敌方的一国之力。否则,纵然撑得过一时,还能保得住一世么?”

“好哪,张知府,老夫知道你说的有道理,老夫也没想与你争执!”王禀说道,“唯今之际,就是先要让太原能撑得过这一时,朝廷在应对女真侵略之时才有回旋与喘息的余地。至于朝廷究竟会派兵来助还是下旨来治罪,都是以后的事情。若要问罪,老夫会一力承担。现在我们只管通力合作,先抗击女真保境安民再说!”

张孝纯点了点头并吁了一口气,“罢了,你我也就不必争了。说到底,也都是为了护守太原,又有何可争呢?三天之内女真人就要打到城下了,当务之急是要加固城防、联合两路义军一同御敌。本府不擅军事就不班门弄斧了。就请告辞!”

“张知府好走!”

张孝纯走了,王禀与楚天涯相视苦笑,都吁了一口气。

“其实张孝纯算是个不错的官了。换作是另外一个庸官俗吏,太原还没有现在这个局面。”王禀说道,“我大宋至建国伊始,便是文官带兵指挥作战。张孝纯的可贵就在于他自知不擅军事,便不来乱插嘴、瞎指挥,并统率官府全力配合军队干了许多实事。天涯,我发现你仿佛对大宋的文官们颇有成见。但你要记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是保障安民还是救国救世,光凭武力都是行不通的。我大宋的读书人是有一些劣根与坏习性,但总体来讲,他们的才识和学问对于江山社稷来讲还是大有作为的。”

“学生记住了。”楚天涯点了点头,心说,王禀这话说得不错,任何时代仕人阶层都是最重要的一个群体。上层皇族通过他们来治理百姓,百姓与仕人之间更是相互制约与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仕人的思想与作为,直接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格。仕人的能力更不可低估,他们虽受皇权领导,但反过来限制皇权;他们虽然代表皇权治理百姓,同样也反应百姓的呼声与需求。

如果将一个国家比如成一个人,皇权就像是大脑,百姓是五官四肢,那么仕人就是神经枢纽!

大宋的官场风气是坏了,但根源是在皇权内部。上梁不正下梁才歪,没个好的上层建筑来领导仕人,他们想做好也难。

王禀简单的几句话,也算是给了楚天涯一个点拨:仕人阶层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是拿它来行凶还是行善,全在于使用者本身!大宋官场上各种负面的现象,其根源是在于皇权的腐朽与堕落,仕人阶层永远只能跟着皇权走。要想改变这个不利的局面,光是杀些贪官污吏、搞些变法革新都是远远不够的——唯一有效且最快捷的法门,就是重塑皇权、新建一个上层政体来重新引导仕人阶层。

简而言之,那就是改朝换代!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以下这个现象了——每当一个朝代与政权新立时,政治总是清明且向上的;一但呈平日久人心思惰,执掌最高权力、享受最多福利的上层建筑总是最先腐化,从而引导仕人阶层也逐步走向堕落,政治局面便会无可避免的趋于黑暗与**。

胜负有据,兴衰有凭;历史的进程就如同新陈代谢,没有永恒的王朝,也没有完美的国度。

此时此刻,一个念头也在楚天涯的心中扎下了根来——要救太原,光凭军事上的合纵连横终究都只是小打小闹;救得了一城,救不了一国;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时。真要振兴这个国度、拯救这个时代,就必须重塑政体,从皇权下手!

看着王禀的苍灰长须与老态尽显的那张脸庞,楚天涯微拧眉头的暗道:我楚某人文不成、武不就,但我与这个时代所有人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我的思想观念和他们都不相同!王禀这个武将算是个大忠臣,但他最多能做到的,就是马革裹尸还、一死报君恩;王安石算是有宋一代最具代表性也最敢作为的文官,但他怎么也不敢去给皇权动土;方腊倒是造了大宋的反,但他也没敢将枪头直指官家,可能到死也没明白自己为什么失败……路有千万条,有希望走向成功的,只只有那么一条!

“我会不停的探索,努力找到这条出路!——虽千万人阻挡,我也会沿着这条路,矢志不渝的走下去!”楚天涯在心中,暗暗的立誓。

“天涯,我们的军事计划,可能要做一些修正了。”王禀看着太原军政大略地图独自思忖了良久之后,说道,“完颜宗翰是个厉害的角色,不容低估。老夫以为,他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南下杀来,就已是查知了太原府所发生的一切,包括我们的军事部署。现在,他可能不会直接就来攻打太原了,否则就会落入我们提前设计好的陷阱之中,粮道被断、四面受袭。完颜宗翰可算是女真的开国元勋与第一名将,以他在军事上的造诣,是不大可能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的。”

楚天涯拧了拧眉头,说道:“学生这两天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学生是完颜宗翰,肯定不会直接跑来强攻太原。我会围城打援,先切除太原的两个辅翼——西山与太行的义军!”

“此论与老夫不谋而合!”王禀的眼中闪过一道厉芒,一巴掌拍到地图上,说道,“而且,完颜宗翰极有可能先挑最弱的一方势力下手,那就是——先打西山,铲除孟德这股义军力量!”

“削其辅翼各个击破,对女真来说的确是个不错的战术。”楚天涯双眉紧拧的点了点头,“西山内乱了一场,如今孟德与马扩的手中不过两三万人马,而且良莠不齐甲械不足,比之女真铁骑战斗力算是差远了。如果女真人先集中力量干掉西山,然后又转头回来对付太行诸寨,先灭了这两个辅翼,那太原就真的陷入孤立无援、束手待毙的境地了!”

“所以,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王禀突然一扭头看向楚天涯,说道,“天涯,老夫有个大胆的想法!”

“恩师请说。”楚天涯问道。

“从前些日子商讨军机的一些细节当中,老夫看出来了。太行与西山的诸路义军,名为联盟,实则各怀心机面和心不和。”王禀说道,“一但女真人对其进行各个击破,极有可能得逞。因此,老夫想让你不辞辛劳再担一次重任,去将九山十八寨的义军真正拧成一股绳,将他们的力量完全集中与整合起来,抗金救国!”

楚天涯深吸了一口气,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老夫知道这很难,甚至比守住太原城还要难。”王禀说道,“西山与太行的义军兵马,现在还都是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发挥出多大的战斗力。但是天涯你听着,历朝历代的往事都已证明,往往到了国难之时,真正能够救国救民的不是官军,而是绿林草莽与贫苦百姓所组成的义军!——听了刚刚张孝纯的那一番话你也应该心中有数了,说到底,我王禀和胜捷军终究是受制于朝廷,听命于官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官家一句话撂下,我们所有的努力都要付诸东流!因为,老夫要提前将你送出去,草莽义军的地盘,或许才是真正适合你的用武之地!”

楚天涯的心中,顿时激起一片波澜,思绪万千——难道王禀早就看出来我对大宋的官家、朝廷不报希望了?也早已看出我志不在官场与军旅,而是做好了沦落草莽的打算?

“天涯,你虽是拜入我门下,但老夫从来没有教过你一招半式。但在老夫眼里,你与荀儿一样,俱是我儿。常言道知子莫若父,你我相处虽短,但老夫自认一向还有几分识人之能,相信我的眼光不会错。你卓而不群心怀奇志,绝非池中之物。”王荀长叹了一声,说道,“趁女真人还没有围城之前,你走吧!太原也好,官场也罢,仰或是军队,都不适合你!别的不说,官场上的冷枪暗箭随时都能要了你的命,你除了疲于应对再也不会有何建树,更不可能给这大宋的如今这现状带来什么实质的改变!你所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你完全放开手脚、大刀阔斧的建立一个新秩序的特殊环境——去做个乱世草头王,对你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抉择!”

第一卷不死龙城第100章并肩面对

就在今天,楚天涯对王禀的认识急剧加深。以往他也有过从职经历,遇到过许多的“老革命”。对于这一类人,楚天涯的第一印象是——永远不要低估了他们!

经验这东西,无形无色,但却是弥足珍贵。每一个老江湖,他们都曾年少轻狂过,然后在世道上摸爬滚打尝尽酸甜苦辣,见识百样人,经历千种事;而年少轻狂的人,往往都只认为自己是对的,直到最后碰壁了头破血流,才汲取到教训,然后经历各种的磨励,再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老江湖。

如果有人年少老成或是年少有为,那他必然是成功的汲取了老一辈的各种经验,并且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才能达到令人艳羡的高度或取得骄人的成就。

所以楚天涯一向认为,年少不忌轻狂,但必须打从心眼里敬畏自己的前辈,并虚怀若谷的从他们那里去学习,并以最快的速度超越他们——这才是年轻人敢于轻狂的资本与底气!

自我感觉良好、老子天下第一、浑然无知并藐视一切的那种所谓“轻狂”,或许归纳于“傻逼”才更贴切一点。

王禀的眼光之毒辣,心计之深远,第一次让楚天涯对他刮目相看——对于自己将来的出路于大宋将来的出路,楚天涯以21世纪的思想与见底思考了这么久,也才刚刚有了一个雏样的思路;王禀却是一针见血的让他去做个“乱世草头王”。

由此可以看出,王禀其实也是看穿了官家、朝廷与官场,对这三者都没抱多大希望了。于是,他希望卓尔不群的楚天涯能够独辟蹊径,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来,或者能够完成“曲线救国”的创举。

这恰恰与楚天涯心中刚刚形成的理想的雏形,不谋而和!

“你觉得怎么样?”看到楚天涯不说话,王禀复又追问。

“学生不会走的。”楚天涯简单的答道。

王禀皱了下眉头,“为什么?”

“恩师,我知道我的一些想法和企图,都瞒不过你的眼睛。”楚天涯老实且诚恳的道,“我是有我的理想,但我也有我的操守。”

“难道你真的要与城池共存亡?”王禀不由得笑了,“项羽与刘邦,你究竟愿学哪一个?”

“我学不来项羽,也不屑为刘邦!”楚天涯笑道:“我只想做我自己,做一些我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

“那现在你留在太原城中,又能做什么?”王禀问道。

“增长一些见识,履行一些承诺,历经一些磨励,见证一些奇迹。”楚天涯微然一笑,说道,“其实这些天来,我从恩师、王大哥和张知府的身上,都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学生以为,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现在让我出城投入义军之中,诚然,以为现在和他们的交情,不难坐到一把交椅。但实际上我现在的才能还不足以去领导他们,或是去改变他们。学生以为,要想改变一样东西,必须先要通过学习来充分的熟悉与了解他,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王禀眉头一拧,“你是想充分的了解与熟悉大宋的官场与军队,并希望有遭一日能改变它?”

“没错。”楚天涯点了点头,第一次在王禀的面前,吐露真实的心迹。

“好,老夫懂了。”王禀眉宇舒展面露笑容,厚实的大手掌重重的拍在了楚天涯的肩膀上,说道,“老夫会尽量多给你历练的机会,让你多学习,多了解。大宋从来就不缺才华横溢的诗人、学识八斗的文仕与能征惯战的将军,也曾出过几个英明睿智之主,但或许……大宋真的需要一个与众不同的枭雄,来改变一些旧有的东西!”

楚天涯不由得一怔,“枭雄?”

“能人所不能,敢人所不敢,即是枭雄!”王禀重吁了一口气,“天涯,你好自为之,莫要让老夫失望!”

“学生记住了……”楚天涯抱了下拳,心中来回的想着这个词:枭雄?在王禀的眼里,我竟然会变成一个枭雄?!

离开都统府时,楚天涯的心情从未有过的复杂。女真人的大军即将兵临城下,此前一切努力与付出都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也恰在此时,大宋与太原站在了一个历史的分水岭,楚天涯也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与奋斗的目标。

这一刻,楚天涯仿佛和眼下的这段历史、大宋这个王朝、中华整个民族一同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还是向右,何去何从,全都面临着抉择的考验。

最近几天,厢兵与杂役们一直在清理城头与城中各大主要通道上的坚冰,以便军队能够迅速的移动,适时支援四方城门。今天有不少的百姓自发的加入进来,整个太原城中才算有了一点生气。

中午时分,楚天涯回了广阳郡王府的军巡铺营地,与刘刀疤江老三等人汇合后,下午亲自带队巡视城中各处。恰在晚饭时分途经自家家门,楚天涯便落了进去,让众军巡自行回了营地。

至从昨夜的半场风流之后,一整天下来,楚天涯的心里左右都来回晃荡着萧玲珑的影子。她的美丽、她的伤痛,他的脆弱、她的坚持,还有她身上的热度与体香的味道,都成了楚天涯留恋与回味的理由。

进了家院后楚天涯就径直往萧玲珑的房间走去,远远就看到那门口站着两尊金刚。

阿达与阿奴看到楚天涯走来,表情复杂的两人对视了一眼,居然静悄悄的走了。

这倒是让楚天涯感觉有点意外,刚刚他还在搜索枯肠的找些理由想要说服他二人放行,现在看来这道工序都是省了。

于是上前,敲门。

“郡主?”

“啊?……”萧玲珑的声音里居然透出一丝慌乱。

“你还好吧?”楚天涯不由得有点好奇。

“你不要进来!”萧玲珑急切的叫道。

“哦,我不进来。”楚天涯说道,“你的病好了么?我只是问一问,没别的事情。”

“你等一下再进来!”萧玲珑的声音里仍是急切,显然是怕楚天涯又这么走了。

楚天涯纳闷的直轮眼珠子:搞什么这么神神鬼鬼的?

站在外面等了片刻,里间的萧玲珑才道:“好了,你可以进来了。”

“那我进来了哦!”楚天涯笑了一笑推门而入。

一眼看到萧玲珑时,楚天涯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眼神都有些直了!

烈焰甲,金丝猩红袍,金盔撒白缨——萧玲珑,穿上了她的戎装盔甲!

楚天涯毫不犹豫的认定,眼前这位,就是他前世今生所见过的最“帅”的女子,没有之一,包括电影电视里见过的全部!

看到楚天涯这样直直的瞪着自己,萧玲珑还有点尴尬了,很不自然的笑了一下,“你发什么呆?”

“好看!”楚天涯由衷的说出这两个字。实际上,他一时找不出什么词语来形容。

“我不是穿出来给谁看的。”萧玲珑说道,“我决定了,从今天起加入你麾下成为一名军巡,参与维护城中治安,并参与守城之战!”

“啊?”楚天涯顿时愣了一愣。

“怎么,难道我不够格?你手下有比我武功更厉害的军巡么?”说着,萧玲珑拿起一个红面青牙的夜叉面具戴在了脸上,说道,“我知道我这张脸会带来许多的麻烦,所以平常我都会戴上这个面具。”

“这不是掩耳盗铃么?”楚天涯笑了,说道,“你怎么突然又做出这个决定,你不练武了么?”

“武固然要练,但不急于一时。你与何伯都说得对,欲速则不达,是我太过心急了。”萧玲珑摘下了面具,说道,“眼下我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鼓起勇气面对再一次出现在我眼前的战争与浩劫——我要靠我自己来打败我的心魔,我要从以往的伤痛与悲愤的阴影中走出来,我要重新开始我的人生!”

楚天涯凝视着萧玲珑那张如玉绝美偏又英气无双的脸庞,良久无语。

“你若不答应,我自去找王禀。”萧玲珑说道,“相信看在七星山的份上,他不会吝啬给我个一官半职!”

“我答应。”楚天涯毫不犹豫的说了这个三个字。

萧玲珑嘴角弯弯的向上一扬,大有一点‘奸计得逞’的炫耀神色,“多谢!”

楚天涯摇头笑了一笑,说道:“今天王禀还劝我趁女真没有打到城下之下离开太原,去投靠义军。但我拒绝了。没想到刚一回来,就被你摆了一道。王禀拿我没办法,我却拿你没办法!”

“换作是我,我也会拒绝。”萧玲珑说道,“逃避从来都不是什么好的为人处事之道。不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都必须坦然面对!”

楚天涯顿时笑了,“看来发一场烧,但是把郡主殿下给烧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以往我一直都很糊涂?”萧玲珑剑眉一扬,很是忿然。

“哈哈!”楚天涯索性放声大笑,表情很是欣慰的看着萧玲珑点了点头,说道,“看到你这样,我其实挺开心的。你说得没错,逃避从来都不是什么好的为人处事之道——不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咱们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