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借天改明-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六得到确认,原来老爷果然还活着。这段时间,范家没有了主心骨,又被女真人欺负得要死,咋一见到老爷回来,一下放声大哭起来。
其他人一见,看看头上的太阳,又看看范六,终于相信老爷还活着。“呼啦”一下全部都围了过去,稀里哗啦地哭成一团。
范文程的脑袋都被哭大了,抓起范六的衣服领子喝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范六被范文程这么一抓,就止了哭声说道:“范大只身归来,没来及交代就被杀了。夫人被抢,老妇人气死,呜呜呜。。。”
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太悲惨了。
范文程一听,犹如晴天霹雳,怎么家中突然出现了这么多事?
他伸出空着的右手,正反两面“噼里啪啦”地来回一顿耳光,把范六打了个脸肿,然后冷然喝道:“到底怎么回事?”
范六害怕再被老爷打,就把事情详细经过都说了一遍。
原来小翠和两个轿夫目睹了那日的经过,以为范文程和范二外出办差都被杀了,范大只身跑回报信,却被多铎砍了,夫人还被抢走。
他们把这些亲眼所见和连猜带蒙地事一块回去禀告了范文程的母亲,范文程的老母有高血压,一听之下血压顿时高过了头,一命呜呼。
这一些事情的根源都是源自于八大贝勒之一的多铎,但他的权势是他们这些人仰视的存在。
虽然他们想过要申冤,想把夫人要回来,但如此就必须要由大汗做主才有这个可能。可平时常随老爷出门办事,最具胆量,认识较多人的范大范二也死了。剩余这些范家人,平时为了减少麻烦,都被范文程交代过很少上街的,就没有一个人有勇气去皇宫求见大汗。
最后无奈之下只好给老爷和老妇人先办了丧事,至于以后,都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范文程听明白了事情经过,脑中一片空白,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多铎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范文程的面色由刚才的惨白慢慢转换为通红,双目尽赤。
范六等家人瞧着害怕,连忙呼唤老爷。
范文程被他们叫过神来,厉声喝道:“来呀,抬上棺木,随我前去告御状。”
范文程说完之后,转身牵了战马,大步往盛京城门而去。
范家人看着范文程那狰狞的脸色,不敢违背,纷纷各就各位,转了方向,跟在范文程的身后。
离盛京城门也就几百步的距离了,可范文程好像因为连日的赶路而气力耗尽了一般,越走越慢,越走越慢,就在离盛京城门外百步距离左右,停了下来。
他转过身子,对范六道:“把你身上的孝服脱给我,而后回家等我。”
“老爷,抬着棺木去告御状会比较好。”范六因为有了主心骨,提起胆子给了范文程一个建议。
“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范文程脸色阴沉,厉声喝道。
范六一个激灵,不敢再言,赶紧脱了衣服给老爷。
范文程把那孝服穿在外面,而后翻身上马,自个去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
皇太极的亲卫自然是认识范文程的,见他这副样子,当即大吃一惊,连忙替他通传。
而此时皇太极正好和宁完我、马光远、佟养性等几个汉臣议事,听到前往张家口的范文程回来了,当即大喜过望。
他高兴地对这几位汉臣说道:“朕告诉过你们,范卿能文能武,诸事交予他,朕很放心。”
皇太极说完之后对进来通报的亲卫道:“速传。”
这亲卫的脸色有点古怪,不过看皇太极那么高兴的样子,想了下还是没说,一会大汗见到了自然会知道。
于是,亲卫马上出殿去传范文程。
皇太极考虑了下,想起刘兴祚的事列,就对佟养性道:“有了张家口补充的粮食和铁料器械,这次成立汉军的计划就能得以实行,朕拟任你为这支汉军的统领,如何?”
佟养性是投靠建虏最早的汉人,和建虏有姻亲,又和皇太极走得很近,从可靠方面考虑,他是第一人选。
皇太极要成立汉军的想法已经酝酿了好久,其目的有二,一是增加大金的军力,毕竟女真人实在太少,虽每次都有打胜仗,可总是有消耗,生女真的数目实在太少,皇太极并不满意大金战力的补充只局限于女真族人。
成立汉军的目的之二,就是多出一支战力,加重自己手中的砝码,可以进一步压制其他贝勒,为最后的夺权做准备。
佟养性听闻皇太极让他当即将新建汉军的统领,也是大喜过望,原本他还以为范文程会是自己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没想最终在皇太极的心里,还是倾向自己。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还是知道自己的本事可能差范文程一点,因此皇太极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真是意外之喜。
“奴才谢过主子,奴才一定不负重托,带好汉军,效忠于主子。”佟养性在其他几位汉臣嫉妒的眼神下,跪下向皇太极行大礼。
皇太极很欣赏佟养性能明白自己的心意,正待说话时,殿门外跌跌撞撞地走进一人,刚进了大殿,才喊一声“主子”,就“扑通”一声跌倒在地。
皇太极闻声看过去,吓了一跳,怎么跑来一个穿白衣的野人。
只见那人想站起来,好像又站不起来,索性往皇太极这边爬了过来,一边爬一边喊:“主子,奴才回来了。”
皇太极听到声音,看清了他的面容,有点惊异地道:“范文程,是你么?”
“主子,是奴才啊,奴才终于见到主子了。”范文程带着哭声回答道。
皇太极当即站了起来,走近范文程,看了一下,然后对外喝道:“来人。”
殿门外马上转进两个亲卫,等候命令。
“把他扶起来,赐座。”皇太极下令道。
殿内其他几人一脸惊诧地看着范文程,这范大帅哥怎么一下变成乞丐了?
“奴才谢过主子,奴才有重要事情禀告。”范文程丝毫不顾忌自己的不雅,一心为公,向皇太极说道。
“天塌不下来,你先坐好了,休息一下再说。”皇太极满脸关切,一边安慰一边又转向亲卫道:“动作快点。”
范文程一听,心中暗想,女真人里面虽有多铎那种野蛮人,却也有英明神武的大汗。
他从地上爬了起来,不过却没站起来,也没有去坐,只是跪着身子,向皇太极请罪道:“主子,奴才没用,去晚了,没完成主子的托付。”
皇太极听了一怔,看着范文程,有点奇怪地道:“去晚了,什么去晚了?”
“主子,奴才日夜兼程赶往张家口,却得到消息说明国已发现范永斗等人和大金做生意,全部连根拔起,八大晋商,包括哪些附属在八大晋商手下和大金做交易的商人全部抄家问斩了!”
范文程的话一出口,当即震呆了殿内的几个人。
“当真?”皇太极过了一会,回过神来,不信地再次确认道。
“是啊,明国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魄力,那可是牵扯到好多人的。”马光远是在永平之战投降建虏的,他对张家口的情况也有了解,那地方的利益盘根错节,如果有人要动那些晋商的话,非得有大背景才行。
“主子,奴才万死不敢骗主子啊!是明国的中兴侯带白杆军以分发边军军饷之名,突至宣府,因此无一人跑掉。”
“中兴侯?是那个在清水明月关把我大金军堵在关内的中兴侯?”皇太极对这个名字已有印象,一听之下当即想了起来。
“主子好记性,正是这狗贼所为。”范文程捧了皇太极一句,而后咬牙切齿地说道。不知道的人,以为那个中兴侯跟他有杀父之仇一般。
皇太极听了不再说话,就在殿内来回踱步,想了一会,他站定身子问马光远道:“这中兴侯到底是何许人也?”
马光远虽是永平之战的时候投降的建虏,但他也是属于这几人里面最晚投靠的一位。不过他一直在地方上,对于钟进卫的情况知道的并不是很多。
他想了下,小心地回答道:“据说是救驾有功,被封为中兴伯。可能此人胆大包天,对抗大金军的时候侥幸又立了点功劳,就封为中兴侯了。”
“朕要听得不是这个,朕要知道他的来历,有何本事,擅长什么,喜好什么?”皇太极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语气中带了一丝不满。
“这。。。这。。。,以前的时候,朝廷的邸报上都有各种消息,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没了。奴才身在永平,对于京师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奴才有罪,请主子责罚。”马光远剃得泛着青光的脑门隐隐冒汗,向皇太极请罪道。
皇太极在建虏堆中,是最为理智的。他并没有因此对马光远有所处罚,只是皱着眉头想着。
佟养性知道这几个人都是自己的同伴,施恩于他们,有利于自己以后领汉军的时候能立住脚,因此他出言提醒道:“主子,以前的时候,明国内部的消息都是那些晋商带来的。”
佟养性的话提醒了皇太极,现在不是问那个中兴侯事情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善后。
张家口被那什么中兴侯这么一抄,不但粮食军械以后不能从张家口得到补充,而且其他商人听闻了此事之后也不敢再和大金做生意。还有一个关键点是关内的情况也将会一抹黑,这极其不利于大金未来战略的制定。
范文程见皇太极一直不说话,知道他在想对策。但他还有事情要说,就出言打断道:“主子,奴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禀告。”
“哦,何事?”皇太极一听,锁着眉头问道。他看范文程的神情,心里就有预料,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奴才去张家口的时候路遇明军出塞报复亲近大金的蒙古部族,奴才见事关重大,特派奴才的家人赶回盛京报信。”范文程说话的时候,用语调不着痕迹地强调了去张家口的路上。
“人呢,朕未见有人向朕禀告,路上出事了?”皇太极一听这么重要的消息没有及时传过来,不由得问道。
“在盛京城内,为了保护奴才的内人被人杀了。”范文程说这话的时候,好像是说别人,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皇太极怒了:“何人敢在城内随意杀人?”说到这里,他心有所悟,敢杀人的,肯定是女真贵族。于是,他转移话题道:“你穿得这身衣服,你是为他守孝?”
谁也不信范文程会为自己的家仆穿孝服,但这么一问,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范文程的个人操守上了。
“奴才的母亲听闻奴才的内人被掠,奴才战死外面,因此惊扰过度,去世了。”范文程说到这里时,才显出一脸地沉痛。
事情又回到是谁干的上面来了,范文程的老婆被掠走,家仆被杀,老母气死,对于他来说,就严重了。
不管如何,范文程是个好奴才,皇太极就算做给殿内这些汉臣看,也要有所表示,因此他只好问道:“到底是谁干的好事,朕给你做主。”
第三百五十九章 荣华富贵
殿内的几个汉奸都看着范文程,心想那个女真贵族把范文程家欺负得这么惨,可真够狠的!
范文程苦着脸,带着悲伤回道:“主子,这也不能怪别人,要不是贱内冲撞了多铎贝勒,也不会有这些事了,只是可怜了奴才的母亲。”
众人原本在心中猜想可能是四大贝勒中脾气火爆的莽古尔泰,但又觉得莽古尔泰毕竟阅历摆在那里,太过明显欺凌大金汉官的事儿,恐怕不会做。
包括皇太极也是这么想的,他开始猜也是莽古尔泰。他时刻惦记打压其他几个和硕贝勒,但这次在他的想法里,并没有借此事向莽古尔泰发难,处罚他的想法。
他要是为了一个汉人奴才而处罚莽古尔泰,别说莽古尔泰不服,所有的女真人恐怕都会对他这个大汗有意见。
因此,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给范文程一个公道,只是看怎么给这忠心的奴才一个交代而已。
现在皇太极和殿内的汉奸一听范文程的解释,就恍然大悟,那多铎要做出这事来,一点都不奇怪。
皇太极听了之后,看似脸上布满怒气地说道:“多铎年幼无知,竟然做出如此之事,朕给范卿做主,把他传来,当范卿之面打他一百军棍。”
说完之后,他大喊一声道:“来人。”
皇太极说的极有技巧,传达了他的意思。他首先说明多铎年幼无知,这个就可以原谅了吧,然后又说要为他打多铎一百军棍。如此一来,多铎不死即残,皇太极会如何不知道,当事人的范文程肯定会死得很难看。
殿外的亲卫听到皇太极的话,就又转了进来,等候命令,想着今天进出殿门还真有点多。
皇太极等亲卫进来之后,才准备下令。这时范文程跪行了几步,到了皇太极的面前,慌忙拦阻道:“主子,主子,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啊!”
“为何,他如此欺凌朕的心腹,岂不是没把朕放在眼里么,朕一定要狠狠惩罚他一番。”皇太极一幅气恼的样子。
“主子,多铎贝勒到底是年纪小,才会比较冲动,这是可以理解的。要不是贱内冲撞了多铎贝勒,也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了。要怪就只能怪奴才那贱内,奴才只求主子做主,把贱内要回来,好让奴才狠狠地惩罚贱内。”范文程的一番话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到了范氏身上。
他在最初听到噩耗的时候,真得是气炸了胸膛。他明白,那多铎看他不顺眼,已有多次找事,被自己应付过去了。多铎在路上看到自己家人,是故意找茬,故意以此来羞辱自己。
范文程当时真得想和多铎彻底撕破脸算了,好歹自己还是大汗的亲信。
可他走了几步之后,开始慢慢冷静下来。自己只是一个汉人,人家不但是女真人,还是姓爱新觉罗的,大汗会为了一个汉人而为难多铎?范文程越想答案越让他失望。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多铎还有一个亲哥哥多尔衮。
范文程其实并不多怕多铎,狂叫的疯狗没什么可怕,怕得是不声不响潜伏在那里的狗。他看不透多尔衮,手握一旗兵力却从不露锋芒,不知道他是真恭顺还是在图什么。
如果自己真的撕破脸了,难道多铎还能给范大,给自己母亲抵命么?后果绝对还是自己倒霉,荣华富贵从此远去,沦入为那些路边农田里操劳的下等人,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却吃都吃不饱,穿也穿不暖,甚至在收成不好的时候活活饿死。
范文程一想到这里,就不寒而栗。他最终改变了主意,想着怎么从这个事情中获取利益。
“你真的不怪多铎,不恨他么?”皇太极低头看着范文程那肮脏的脸问道。
“奴才真的不怪多铎贝勒。”范文程抬起头,恭敬地回答道。
佟养性等人听了,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又看向范文程,仿佛是要重新认识下他。
“好,朕马上派人把范卿的夫人要回来,另外下旨严斥于他。再有下次,定不轻饶。”皇太极说完后又问道:“范卿,你还有何求么?”
“主子,奴才的母亲刚去世,奴才恳请丁忧守孝。”范文程的脸色变化就是快,说这话的时候马上又露出一脸地悲容。
皇太极听了没有马上说话,他看看佟养性、马光远、宁完我等人,又看向范文程,心想他的才能目前还没有人能替代,就说道:“眼下大金看似胜仗连连,势头一片大好。可范卿应该知道,危机四伏啊!明国最近的一连串举动,又给大金造成了很多麻烦,急待解决。大金的朝局离不开范卿,范卿还得帮朕渡过难关才行。”
他看到范文程还想说话,就用手一摆,制止了范文程,然后说道:“范卿为朕做事,累成这样,家里又有不幸之事。这样好了,朕准范卿回家歇息几天。另外赏范卿金银器物、男女包衣若干,算是给范卿的一点赔偿。至于范卿的功劳,朕决意升范卿为新建汉军的副统领,协助佟卿带好汉军。”
范文程听着皇太极的话,开始有点失望,自己没了老母老婆,就只换来这么一点赏赐,大汗是不是太吝啬了。不过听到后来的时候,竟然升他为一支新建汉军的副统领,至少也是副将的职位。自己现在还是游击职衔,这么一算,可是连升两级以上。
他心中满意,连忙磕头道:“奴才多谢主子赏识,定当肝脑涂地,以报主子知遇之恩。”
马光远在一边听了,心里微微有点失落。他也是带兵之人,原先还有点觊觎这副统领之位,可现在范文程这么一装可怜,就被他给得了。
佟养性看范文程刚还要丁忧,却一听要升为副统领,就马上把他老母忘到了脑后跟,心里微微有点不快,赶明儿会不会整死他婆娘来换取自己这个统领之位?
于是,他假装提醒道:“要是辉岳能运来张家口粮食的话,就可组建汉军了。可现在倒好,不知何时才能成军。”
范文程一听,不由一怔,原来汉军还是没影的事儿。他看向皇太极,见大汗点点头,心中有点失落,一个空中馅饼而已。
不过他转念一想,没关系,有困难可以克服,这副统领职位一定要得到,要不就是赔了夫人又折母,太亏了。
于是,他向皇太极磕了个头道:“都是奴才不好,奴才一定想个法子解决这粮草问题。”
皇太极一听,颇为高兴,连忙道:“哦,如此甚好,来,来,来,一起商议一番。”
说完之后,皇太极转身走回御座,佟养性等人连忙跟了过去。
范文程也从地上“嗖”一下起来,跟在他们后面。浑然没有他刚进殿门那摇摇欲坠的样子,也忘了他身穿着孝服,老母还停尸家里,婆娘还在人家家里。
皇太极在走向御座的过程中,脑中已重新过了一遍范文程带来的信息。
他在一坐到御座上之后,就对底下几个奴才道:“朕先说说眼下几件事情,而后一起商议个解决方法出来。”
底下的奴才一听,躬着身子等待主子说话。
“一,大金军队在关内折了近五千人马,还让明国把阿敏的脑袋留在了关内。此事极为损我士气,涨明军士气,对于今后大金攻伐明国不利。”
他的奴才们一听,就准备说话,安慰皇太极。
皇太极把手一摆,不让他们开口,继续说道:”二,大金国的粮草本就不够支撑到粮食收获之日,现在又多了十几万汉奴,虽说可以让他们吃少点,但肯定会有大面积的饥荒。原本还指望着张家口能把这缺粮的日子撑过来,可现已不可能,那么大金该怎么做?”
“三,失去了张家口商人提供的情报,大金对于明国内地之事将一无所知,此极为不利大金制定今后的策略,大金该如何做才好?”
“四,打仗少不得铁料等矿物,最大来源的张家口被掐断了,这又该如何补充?”
“五,明军出塞报复那些依附大金的蒙古部族,如果大金不做出表示,或者让明军杀怕了蒙古人,以后再有战事,蒙古人怕是不敢和大金一起行动,这又该如何解决?”
皇太极一口气说了五个问题,这些都是至关重要,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哪怕一个不解决,都会极大的影响大金。
他看着底下的奴才,希望他们有个好主意,这样,他去与那些兄弟们商量的时候,可以主导一切,增加自己的权威。
第三百六十章 灾情
钟进卫是不知道大汉奸家的变故,否则当会哈哈大笑,喝酒庆祝下,愿天下汉奸都如范大汉奸一般,看还有多少人再愿当汉奸。
他在歇息了一晚之后,又领军押着农民军的首领,带着军饷和商人们前往榆林镇。
农民军的首领们因为没有那么多囚车,索性被绑了丢在几辆大车上,倒也不用走路。钟进卫解决了大明的一个大麻烦,心情格外高兴。这老天爷真是开眼,让穿越过来的自己带着白杆强军撞见了落荒而逃,准备流窜到山西去的农民军,比后世中那个五百万所带来的收益还要大。
他走了一会,心中想着农民军这事,忽然有了采访那些农民军首领的念头,就跑到队伍前面去了。
这些农民军首领虽然没有被堵住嘴,但都没有说话。昨日之事,谁也埋怨不了谁,只能叹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如果不是被俘,那么他们这些当首领的投降明军,只要不是遇到那个洪剃头,哪怕是杨大总督都可以,基本都有个活路,这事是有先例的。
可现在他们是战败被俘,这种情况下铁定是死的下场。只是不知道怎么个死法,去哪里死这些细枝末节而已。
知道自己要死,谁的心情都不会好。
正当他们各自郁闷着的时候,听到后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就都下意识地转过头去看。
只见那个中兴侯领着他的那群护卫向他们而来,脸上还是笑呵呵地,看得他们格外刺眼,就都转回头去,不再看那嘴脸。
马蹄声果然到了他们身边后就转为平稳地“得得”声,然后传来了一声“早啊”的问候语。
农民军首领们互相看看,心中有点无语,这是来讽刺么?他们没人转过头去理他。钟进卫讨了个无趣,不过他想想也是,如果他是他们中的一员,估计也不会理会。
于是,他静了会才说道:“我说你们为什么要选择造反这条路,田里没得吃了就去山上找吃的,山上没吃的就去河里找吃的,这里没吃的就换个地方找吃的,这个官府不赈灾就去下一个地方,总能找到吃的。再不行,学晋商做点生意,赚个钱换点吃的也是可以的。不管如何,总好过造反,你们一路流窜还祸害到别的百姓知道么?”
点灯子赵胜听了没愣住,冷笑了一声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你这狗官岂知民间苦难,站着说话不腰疼!”
顾百川在钟进卫身边听了,喝斥道:“不得无礼。”
钟进卫听到点灯子说的这句唐诗,心中想起小时在课本上读到的时候,对于那些达官贵人的愤恨,没想现在却被人用到自己身上来了。
他也不恼,继续问道:“我知道陕西旱灾严重,但具体如何没亲眼见过,还真不知道,你给我说说如何?”
这一来,不止点灯子一人看着钟进卫了,有不少人都转头看了过来。他们从钟进卫的语气中,感觉不到以前遇到那些官员居高临下、视他们如草芥的感觉。
点灯子看着钟进卫那真诚的面容,感觉出他的真心,稍微有了点好感,就开口道:“罪民的家乡,这几年几乎无雨,草木枯焦,田地颗粒无收。开始总期望着从有钱人家借点钱粮渡过荒年。可谁料老天无眼,一直不见有雨。你官老爷张嘴就说上山下河去取食,你当我们傻么?”
钟进卫看这人说话之时,面色沉痛,显然回忆起当初不堪回首之事。
他对点灯子话中的讽刺并不以为意,和蔼地问道:“如何?”
点灯子见这侯爷一幅好脾气,心中的好感又多了点,就继续叙述道:“罪民们起初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罪民们吃了之后,也只是能填下肚子不死而已,个个面黄肌瘦,体弱无力。到后来这种蓬草也吃光了,无奈之下就只有剥树皮而食。”
说到这里,点灯子忽然自嘲一笑,问钟进卫道:“你可知道那种树的皮,口感最好?”
没等钟进卫回答,点灯子又说了:“你不知道,你们当官的永远都不知道。我告诉你吧,榆树皮的口感最好,夹杂其他树的树皮混合着吃,也能让我们不死,跟老天爷耗着,期待着能下雨缓解灾情。”
点灯子说到这里的时候,已完全沉浸在回忆里,自称也从罪民换成了最习惯的我。
书本上看到的永远不如亲耳听人说,钟进卫原本在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看着这人的悲痛表情,心中忽然对自己刚才埋怨他们的想法有了一丝歉意。
“老天爷不开眼,看不见我们这些草民的苦难,树皮吃光了还是没有等到灾情缓解的那一天。官府和有钱人家饿不着,却又不管我们。胆小的顺民,就是你嘴中希望那样的人,就去挖山上的青叶石来吃。这种青叶石味腥而腻,吃一点点就饱了,能挡饿。可连吃几日的话,就会腹胀下坠而死。”
点灯子说到这里,眼角流下了两行泪,显然有亲人就是这么死的。
他看着钟进卫,忽然提高声音问道:“官老爷,请问一下,如果是你,是愿意就这样饿死还是聚集起来抢口吃的?”
钟进卫哑口无言,如果真如这个人所说的这样,自己会怎么选?钟进卫明白自己肯定不甘饿死了。
“你说我们造反,不对!我们其实只是为了一口吃的,就算因此被杀了,也至少是个饱死鬼!”
点灯子说到这里,把头扭向同伴,扫视了一遍,大声道:“我们是造反么?我们只是不甘被饿死罢了!”
农民军首领听得切切然,都不由得点头。
一个洪亮地声音在他们人堆中响起:“我曾贩马为生,走过不少地方。看到的东西,是你这官老爷一辈子都不会看到的!”
钟进卫循声看过去,认得是高迎祥,就问道:“看到了什么?”
高迎祥既然开口了当然不会憋着不说了,他回忆着说道:“安塞城西,有一个叫翼城的地方,每日必弃一二婴儿于其中,都是家里养不活,不忍亲眼见到活活饿死才这么做的。那些婴儿有的还不会说话,唯有哭泣;有的能说话,哭喊着父母。没人管,他们只有饿的时候吃自己的粪便,但到了第二天早上,这些婴儿就都死了。可又会有新的婴儿被丢弃到这里,如此一天又一天重显人间惨剧。”
高迎祥说到这里,看了眼钟进卫,又扫视了一遍钟进卫身边的护卫,继续道:“这还不是最惨的。”
顾百川家中有个幼子,听得震惊,不由问道:“怎么说?”
“灾情越来越重,到后来,如果有少年郎或者单独一个人出城的话,就再也找不到了。我的马队曾看到城外有人用人骨当柴烧,煮人肉充饥,这才知道那些出城失踪的人都是落得如此下场。而那些吃人的人,过了一些日子后,也会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最终的结果,就是城外死尸遍地,臭气熏天。城里的人不得不到城外来挖坑埋遗骸,每坑可容数百人。等我离开那个地方的时候,已经满三坑有余,而离城远一点的地方,没有掩埋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高迎祥一口气说了那么多才停了下来,此时,囚车四周没有一个人发声,唯有马蹄声在响。
过了好半响,钟进卫带着沉重的心情问道:“那官府不管么,好歹想点办法救救老百姓吧?”
钟进卫这话一说完,农民军首领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有的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这回,没有人训斥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在发泄情绪。
“我给你讲讲官老爷是怎么做的吧!”这回是王嘉胤说话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官逼民反
钟进卫向王嘉胤点点头道:“请说。”
王嘉胤还没见过朝廷的高官有对自己这么客气的,因此微微有点诧异。他又想起刚才这个侯爵对点灯子的说话也没有见外,就有点觉得这个侯爵和一般的达官贵人不一般,就稍微放松了点愤恨地神情,对钟进卫叙述道:“我们秦地百姓落得如此下场,不但是有天灾,更是有**。”
钟进卫一听,格外关注,打断王嘉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