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纳妾记-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若冰颤抖着声音问道:“你……你那长命锁……是什么样的?”
“是,是一块白玉做地小锁,因为我属小龙。所以白玉正面刻,刻了一条小蛇,背面写着“至正十六年二月十六卯时水牛生””
“啊!”这下子,柳若冰、宋芸儿、韩氏三人都惊叫了一声,宋芸儿颤声道:“爹。这不是您的生辰八字吗?”
宋知府点点头:“这是我出生的时候,你奶奶叫,叫玉匠给我做地。因为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你爷爷就给我取了个小名叫,叫“水牛”,希望我长得跟水牛似的强壮。嘿嘿,没想到,你爹长到这岁数,还是瘦得跟,跟猴似的。”
柳若冰眼望着宋知府。慢慢从脖颈掏出一个白玉地小锁,看了一眼。颤声道:“你……你就是我爹?”
宋知府点点头,含着泪对柳若冰道:“孩子,我……我对不起你娘两。”
这下子,不仅宋芸儿和韩氏惊呼了一声,连杨母、冯小雪等人都惊呼了出来。
只有杨秋池没有在惊讶,其实,宋知府说出他女儿腋下有颗米粒大的黑痣的时候,杨秋池就已经猜到,柳若冰很可能就是宋知府的女儿。
因为杨秋池和柳若冰两人云雨的时候,曾经看见过她腋下这颗米粒大小地黑痣。而当宋知府说出那个小锁的形状和刻地字之后,与自己在柳若冰脖颈上看见的那个小小的玉锁完全相同,杨秋池便已确信无疑。
以前他就很奇怪,为什么宋知府(那时候的宋知县)五六十岁了,而他的大女儿宋芸儿才十四五岁,现在明白了,原来,宋知府还有一个前妻,一个因为家庭贫穷,生得又是女儿,还被大火毁了容的可怜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柳若冰的娘。
宋知府在柳若冰母女最需要他地时候,迫于父母的命令,不得不休了柳若冰的母亲,她母亲最后凄凉地死去。
宋知府长叹了一声,捶了捶脑袋,痛苦地说道:“我对不起,对不起你们娘两,我虽然不敢反抗我爹,但我外出做官之后,就,就一直没再娶妻,我爹娘怎么逼都不行。十多年之后,我爹病死了,临死之前,拉着我的手跟我说,说对不起我,要我去找你们娘两。后来我才去你娘的老家找,找过你们,才知道……你娘在回去几年后就病死了……你也被,被一个云游地道姑带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听到这里,柳若冰已经眼泪簌簌而下:“那是我师父,师父私下里教我武艺,那时候我五岁,半年后,娘生了一场大病,临死的时候,她就把这长命锁取了下来挂在我脖颈上,然后一直念着“点点”……“点点”……,“水牛”……“水牛”……,一直到她咽气……”
“唉~!”宋知府长叹一声,老泪纵横,“那时候,你来找我,要,要收芸儿为徒,是你娘告诉你的吗?”
柳若冰摇摇头,抽泣着说道:“不是,是我师父临终前告诉我,说你的女儿很有天份,让我来看看,如果行的话,就收为徒,好把我们这一派武学传下去。想必是我师父从我娘那里知道了真相,才指点我来找你,但又怕你不认。所以没把全部真相告诉我。”
宋知府点点头:“难怪……那年你来说要收芸儿做徒弟,我一见你就知道,你肯定是我女儿“点点”——你长得和你娘一模一样……”
柳若冰抬起泪眼,哭着问道:“那你为什么不认我?”
“我不敢……”宋知府低着头,“我,我对不起你娘,你武功那么高……我以为是你娘叫你来,来找我报仇的。我害怕你杀了我,伤了芸儿她们……,现在,如果我再不说,说出这事来,要害你走当年你娘走地路,也会害了芸儿,我,我不能一错再错……好了,孩子,你要为你娘报仇的话,就动手吧。我做错了那件事,早,早就该死了,只求你饶了你韩姨她们母女……”
宋知府说罢,闭上双目等死。

第四卷 第四百一十五章 终成眷属
柳若冰泣不成声:“报仇……?你……是我爹啊!就算你对不起我们娘两,在我们最需要你的时候……抛弃了我们,可我娘并没有忌恨你,要不然,也不会在死的时候,还在呼喊着你的小名……,我以前是很恨你,恨你无情无义抛弃了我们母女……可你……可你总是我爹啊!我……我会杀了自己的亲爹吗?”
“谢谢你,孩子。”宋知府擦了擦眼角灯火的泪花,山羊胡子抖动着,“是……是我想得太多,后来我明白了,你们母女离开的时候,你才几个月大,所以你并没有认出我来,这才放心下来,那时候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也更不敢认你,不敢带你回老家,生怕老家的人认出你来。我对不起你们娘两,害得你娘惨死,我始终怕你知道了真相,会下手报复,不过,我一直都把你当女儿一样疼爱啊……”
柳若冰微微点头,以前他不明白为什么宋知府对自己那么好,还以为是感激自己教宋芸儿的武功,现在才知道,那一切都来源于默默的父爱。
她抽泣着说:“我问过我娘,我爹是谁,娘不说,后来我问我师父,我师父一直到死也不说,我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的爹爹是谁了,没想到,我在爹爹身边那么多年,居然不知道爹爹就在身边……”
她心中无限悲凉,悲痛之余,猛然想起方才宋芸儿也说过,如果自己与杨秋池的儿子也就这么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认。自己的悲剧岂不是要在儿子身上重演吗。
柳若冰抬起泪眼,望着杨秋池,一时间心乱如麻。
杨秋池明白了,柳若冰的家庭也是那么地不幸,难怪,她性格那样的孤僻,也难怪,她知道不能与自己双宿双飞之后。宁愿要一个自己的孩子,相依为命终老一生,原来,柳若冰的娘以前就是这样带着她生活的。
杨秋池走到柳若冰身边坐下,拉住了灯~!火,一。剑她的手,柳若冰情不自禁扑进了杨秋池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柳若冰与杨秋池的亲密,杨母和冯小雪看了并没有多少奇怪。仿佛都是情理中地事情似的,两人跟着落下了同情的泪水。
听到柳若冰哭,霜儿抱着的小少爷也哇哇大哭起来,柳若冰放开了杨秋池,从霜儿手里接过孩子,搂在怀里一边哭泣着一边哄着儿子。
一屋子人,云露、霜儿、雪儿、红绫都在陪着掉眼泪,只有宋芸儿睁大了眼睛,又是惊讶又是欢喜。她没有柳若冰那种父女相见不相识的感受,也没有父亲宋知府那种内疚惭愧的感觉。她心中更多的是喜悦。
宋芸儿也跑了过去,坐在柳若冰身边,叫道:“姐姐师父!原来你是我同父异母的亲姐姐!太好了!姐姐师父!”
柳若冰不由得破涕为笑:“什么……什么姐姐师父,你乱叫什么……”
宋芸儿搂着柳若冰地胳膊:“你虽然是我师父,不过。因为你最前是我亲姐姐,所以,我就叫你姐姐师父了。”
杨秋池也咧着嘴笑了,问题已经迎刃而解:既然柳若冰与宋芸儿是亲姐妹,姐姐教妹妹武功,怎么都算不得是师徒了。她们以前的师徒关系,也就因为亲姐妹关系而自动解除了。由于她们两是亲姐妹,按照大明律,当然可以同时嫁给自己。
自己苦苦寻找解决的办法,没想到。这问题原本就不存在,只是大家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了。看来,冥冥中一切皆有天意。想到这里,杨秋池不由有些好笑,自己这个现代法医,也开始有些相信宿命论了。
杨母眼含泪花,笑着说:“现在父女相认,真是太好了!现在这门亲事,总不会有问题了吧?”
宋芸儿羞红了脸,急声道:“不不,还有一个问题!”
众人都很奇怪地看着她,心想这丫头事还真多。
宋芸儿拉着柳若冰的手,低声对柳若冰道:“姐姐师父,你和我哥的关系应该说了吧?总不能再让孩子也经历你的痛苦!”
柳若冰身子一震,宋芸儿这句话深深地让她感到了震撼,自己可以不要夫君,但孩子不能不要他爹爹,再则说,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变故和生与死的考验,她已经深深地知道,自己再也离不开杨秋池了。
柳若冰抬起泪眼,望着杨秋池。望见了他眼神中的无限爱恋,望见了他对自己浓浓的柔情,柳若冰回过头来,坚定地向宋芸儿道:“我自己说。”
柳若冰爱怜地看了一眼怀里地孩子,抬起头来,对宋知府道:“爹~!这孩子是女儿和秋池的,女儿也要……也要嫁给秋池……”
“好~!”柳若冰那一声爹,唤得宋知府又是老泪纵横,只是,这一次是欣喜的泪水,“好!爹答应了,你和芸儿你们两,都嫁给秋池~!”
杨秋池大喜,望了柳若冰和宋芸儿一眼,三人站起身,撩衣袍跪倒在地,给宋知府和杨母磕了三个头。两人急忙将他们搀扶起来。
柳若冰满心欢喜,抱着孩子,对杨母道:“太夫人,对不起,若冰没有说实话,隐瞒了这孩子的身份……”
杨母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与冯小雪互视了一眼,杨母从柳若冰怀里接过婴儿,看着孩子虎头虎脑的精神劲,笑呵呵道:“你们来地那一天,红绫就已经悄悄将这件事告诉我们了,我们已经知道,这是我们杨家的血肉,呵呵。所以,我们才想着法要留你下来呢!现在好了,我的小孙子可以名正言顺继承我们杨家的宗祀了,呵呵。
哈,原来红绫是个小内奸。这俏丫头冰雪聪明,什么事情能瞒得过她呢,杨秋池和柳若冰欣喜地望向红绫,也幸亏这小丫头聪明,悄悄告诉了杨母和冯小雪,用感情留人,到底见了成效。
红绫脸都红了,福了一礼:“对不起。老爷~!柳前……,不,四奶奶。”
按照入门先后,冯小雪是大太太,秦芷慧是二奶奶,宋晴是三奶奶,柳若冰和宋芸儿同时进门,按照岁数。分别是四奶奶和五奶奶。白素梅还没过门,还不能算。
“我瞧瞧,我瞧瞧,”宋知府笑呵呵接过孩子:“看看我的胖外孙,嘿嘿,还真精神哦!好好,将来一定有出息!”
当下,杨母又补了一份聘礼和婚书,正式签了文契,柳若冰和宋芸儿这才算是过门了。
堂堂镇远伯娶亲。宁国府知府嫁闺女,当然要大张旗鼓办一场地。
第二天,正式婚庆,与当年娶秦芷慧一样,除了拜天地之外。其余地六礼都是依足了规矩的。宋知府对柳若冰充满愧疚,不仅答应了她依旧跟着她娘姓“柳”,还想着法在婚庆上弥补,另外,宋芸儿是宋知府最疼爱的孩子,两个闺女一起嫁。当然更是热闹。整个宁国府笼罩在一片喜气之中。
宁国府的人都知道了,宋知府以前失散的女儿找回来了,和原来地千金小姐嫁给了当年在保宁府侦破建文余党大案的那个牢头管监(人家现在是镇远伯了),前来庆贺地那又是络绎不绝,贺礼都堆成了小山。
这一次的喜酒。杨秋池又被灌了个酪酊大醉。扶着进了洞房。
今晚进的洞房当然是宋芸儿的。
进了喜气洋洋花烛闪烁的洞房里,杨秋池有些清醒了。一眼看见宋芸儿穿的大红凤冠霞帔。盖着红头巾,正坐在床边。
杨秋池心里乐开了花,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尾巴,从今以后,就是自己的女人了。
今天太高兴,这酒喝得太多,杨秋池感到头晕脑胀地,他努力让自己的双脚不乱拐,一步一步走到了宋芸儿面前,弯下腰:“芸儿,我来了!”
宋芸儿嗯了一声,娇嗔道:“你再不揭盖头,我可自己揭了,一个人坐在这里闷都闷死了!”
“呵呵!”杨秋池乐了,抓住盖头一角,轻轻掀了起来,露出宋芸儿红扑扑俏丽的脸蛋。
“我的芸儿真美!”杨秋池由衷地赞道。
宋芸儿仰起俏脸,眼睛亮闪闪望着他,站起身来,轻声唤道:“哥~!”心中爱极,情不自禁依偎在了杨秋池的怀里。
杨秋池一手搂着她的小蛮腰,一手轻轻托起她的下巴:“芸儿,当初在恩阳镇,我要吻你,你怎么不给我呢?”
宋芸儿嘻嘻一笑:“你那是春药逼的,不是你自愿的,我才不要呢!”
“那我现在要吻你,你愿意吗?”杨秋池望着宋芸儿娇艳欲滴的红唇,心旌摇曳。
“嗯~!”宋芸儿娇羞无限,仰起脸,慢慢合上双眼,献上了红唇。
杨秋池地嘴轻轻触碰了一下宋芸儿的红唇,她身子一颤,没有睁眼。杨秋池又碰了一下。宋芸儿再也忍不住,双手搂住了杨秋池的脖颈,主动吻上了杨秋池的唇。
两人深吻着,仿佛要把无限的爱恋都化在这深深地一吻之中。
杨秋池的魔爪轻轻解开了宋芸儿的衣襟,伸进去,终于抓住了宋芸儿圆鼓鼓高耸的酥乳。
宋芸儿嘤咛一声,颤声唤道:“哥~!”全身像被抽了筋骨一般,瘫软在了杨秋池的怀里。
杨秋池一把将她拦腰抱起,横放在鸳鸯锦被上,手忙脚乱解开了两人的衣袍,上了床,将她白脂羊羔般地玉体搂进了怀里,随手放下了粉红罗帐。
洞房的香案上,那一对红烛的火花,欢快地跳跃着。

第五卷 第四百一十六章 指挥使纪纲
元宵节的前一天,杨秋池一行终于赶到了京城。
这天天气甚好。杨秋池的老朋友京城应天府府尹顾大人、贾翰林、锦衣卫的马渡,牛大海等人早就摆了一坛好酒,带着十多顶官轿,在京城十里长亭等候了。另外,还有礼部尚书李大人和工部尚书龚大人也亲临迎接。
虽然六部尚书是正二品,但杨秋池是镇远伯,那是超品,再说了,杨秋池是皇上御旨邀请到京城共度元宵节的。礼部当然要出面了。这工部出面却主要是为了与杨秋池办理交接。
皇上明成祖在封赏杨秋池为镇远伯的时候,就已经下旨工部,拨公款在京城给杨秋池建造伯爵府。这伯爵府已经在一个月之前建成。
好友相见,分外眼红,在十里长亭将一大坛陈年老窖喝了个底朝天,这才上了官轿迎进京城。在工部尚书龚大人引领下,来到了杨秋池在京城的新家。
杨秋池下了官轿,抬眼一望,呵!好一座威武雄壮的豪门大宅!
大门两边两个石狮子威武雄壮,数十级的台阶显得大门格外的威严。大门上张灯结彩,横梁上方挂着一幅黑底金字大匾,上面用隶书写着“御赐镇远伯杨府”七个馏金大字,闪闪生辉。
杨秋池摸着下巴得意洋洋欣赏着,这皇帝对自己还真不错,送了自己这么大一栋宅子,这么说来,不太像要对自己“兔死狗烹”的样子。不由心中略定。
杨母等人也下了轿,见这府邸雄伟大气。都很高兴。
杨秋池出来乍到,需要先安顿家里,好在杨府里的家用建造时就已经购置得一应俱全。立即可以入住。礼部尚书李大人等人送到杨府门口,就先告辞了。改日再来登门拜访。
送走几位老朋友之后,杨秋池一家人进了新家。
临时负责管理杨府的是工部一位从五品员外郎关大人。领着杨秋池等人将偌大地杨府视察了一遍。这是皇上御赐的,有句话叫“再大的大款也大不过公款”,既然是国家的钱,这工部用起来也就不心疼了,杨府占地之宽广,装饰之豪华,布局之精美,构思之精巧,比武昌地家可要强得太多了。
视察完毕。办理了交接。关大人带着管理人员告辞走了。
这杨府太大了。冯小雪主持分派了杨母、自己和各个姨娘的院落,当然,还有杨秋池自己的办公书房。好在这一次杨母带足了使唤丫环仆人。一切也就按部就班进行,各自处理得井井有条。
云露是清溪公主,在京城有自己的公主甲第,但冯小雪还是在杨府里给她预备了一套。
由于第二天就是元宵节,时间不多了。礼部尚书李大人已经安排了礼部负责言礼的官员,亲自登门,给杨母等人教授了有关礼仪。
傍晚。宫里来了太监,宣旨让杨秋池第二天一早先带着杨母、冯小雪上早朝晋见。
当晚,柳若冰和杨秋池、宋芸儿三人对第二天可能发生的事情作了预测,拟定了应急方案,真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三人商定,由于柳若冰和宋芸儿没有圣宣召,进不了金銮殿。只能在朝门外等候。如果杨秋池上朝有危险,就使用他的霹雳弹(七七式手枪)。这霹雳弹的威力柳若冰和宋芸儿都见识过,知道世间无人能敌。而皇上他们不知道杨秋池有这件秘密武器。发现不对,首先当场击毙李公公等在一侧的高手,立即制住皇上,这样就能镇住其他人。
柳若冰她们在朝门外听到这霹雳弹的巨响,立即往里冲杀,接应杨秋池他们,挟持皇上逃出京城,设法逃到海外。有柳若冰这等绝世高手在,又有皇上作人质,要平安离开,却也不是太大地问题。
这时,门房来报,说锦衣卫副千户马渡、牛大海前来拜访。
杨秋池有些奇怪,这两人这时候来干什么。在大厅迎请他们两位进来之后,寒喧了几句,这两人都是直性子,又是以兄弟相称,也不见外,马渡开门见山问道:“兄弟,我二人想来问问,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拜见指挥使纪纲纪大人呢?”
杨秋池一愣,他前世就是个书呆子,后来虽然当了大官,却一直都是忙着到处破案,从没正式经历过官场,有些不好意思,说道:“这个……纪大人没有召见我的意思啊。”
马渡和牛大海相视一笑,马渡道:“我们就猜到了你会这样回答。兄弟啊,照你这脾气,今后在京城可怎么混哦?”
牛大海也道:“是啊,兄弟,我们两就是担心你性子太直,所以才深夜来找你。你是纪大人的特使,你到了京城不去见他,这说得过去吗?不要说纪大人了,就是咱们兄弟在这里,你来了不言语一声,恐怕也不行吧?”
杨秋池挠了挠头,有些尴尬:“我想着反正明天上朝或者过元宵节,那还不会见着吗?”看见马渡和牛大海两人苦笑,杨秋池知道自己想得太简单了,急忙说道:“那今晚上我去拜访纪大人吧。”
马渡一拍大腿:“这就对了!”
两人随即将纪纲地性格爱好都给杨秋池细细说了,杨秋池得知这纪纲最喜欢的就是钱财,倒是舒了口气,要别的没有,要钱财他现在可有的是。立即吩咐准备了一份厚重的礼物。
杨秋池对这金砖开道地重要性,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他相信,有了雄厚的财力作后盾,这当官也就无往而不利了。所以他这次前来,带足了用来打点地金银珠宝。
送给指挥使纪纲的这礼单一开出来,马渡和牛大海两人惊讶得睁大了眼睛,舌头伸出来老长,半天都缩不回去——他们两知道杨秋池有钱,但还不知道这么有钱。
杨秋池到后堂把这件事与柳若冰、宋芸儿说了,两人一分析,既然是皇上下圣旨召见,没见到皇上之前,纪纲倒不会动手,所以今晚上应该没有危险,不过柳若冰和宋芸儿还是不放心,要假扮随从前往。
在马渡和牛大海的陪同下,杨秋池乘官轿带着护卫队来到了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的府邸。这种私人会见,别人不宜参与,所以到了之后,马渡和牛大海便告辞回去了。
杨秋池将拜贴和礼单呈上之后,只等了片刻,纪府大门大开,将杨秋池等人让了进去。径直来到客厅,奉上香茶。柳若冰和宋芸儿扮成亲兵随从,站在杨秋池身后。那几担礼物,摆在客厅正中。
不一会,一名跟班长随高声唱道:“最挥使纪纲纪大人到-!”
随即,后堂传来爽朗的笑声:“杨大人,你可来了!”转过屏风,一个浓眉大眼的魁梧大汉走进了客厅。
杨秋池心里微觉奇怪,这纪纲一代枭雄,长得还是相貌堂堂的。急忙起身,躬身施礼:“卑职杨秋池,参见指挥使大人。”
纪纲哈哈大笑,走到杨秋池身前,一手抓住他一只胳膊,另一只手使劲拍了拍杨秋池的肩膀:“嗯-!身子骨挺结实,是一块干咱们锦衣卫的好料啊!”扫了一眼客厅中那几担礼物,嘴角露出了一丝满意地微笑,又重重拍了拍杨秋池的肩膀,“秋池,以后都是自家兄弟,这些俗礼以后就免了吧。哈哈哈,请坐。”
见了这份厚礼,纪纲对杨秋池直呼其名,显然是要表现出已经将他当成了自己人,杨秋池嘿嘿一笑:“多谢纪大人。”撩衣袍坐下。被纪纲拍的肩膀处痛得他暗自一裂嘴。
纪纲行武出身,自幼习武,骑马射箭样样在行。靖难之役中,纪纲主动投入朱棣军中,担任朱棣的侍卫亲兵。此后诸多战役,纪纲跟随在朱棣身边,曾经以作战孪猛著称。
所以纪纲这一巴掌,差点把杨秋池拍散架了,幸亏跟着宋芸儿练了多半年的内功,这身子骨结实多了,要不然,还不得当场出丑。
柳若冰和宋芸儿倒是看在眼里,只是没看出纪纲显露出什么杀机,也就不动声色。
纪纲望了一眼杨秋池身后的柳若冰和宋芸儿,呵呵笑道:“秋池啊,你身后两位小妾,站着挺累的,也请他们坐下吧。”
杨秋池吃了一惊,随即马上明白,肯定是自己那两百名护卫队里,埋伏得有纪纲的内线。
这其实不用脑袋都能想得到,纪纲何许人也?专门收集情报的特务机关总头头!给了自己指挥使特使这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职位,还有先斩后奏的特权,当然要安排几条内线,对自己进行严密控制,以防不测。
只是不知道埋伏在自己身边的这内线是谁,估计人数不少。幸亏自己一直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否则,恐怕早就被米西掉了。

第五卷 第四百一十七章 早朝
杨秋池不由暗自抹了一把冷汗,叫柳若冰和宋芸儿坐在了自己的下首。陪着笑脸道:“纪大人,卑职这两个小妾略通武艺,作为卑职的贴身护卫,所以走到哪都跟着。”
纪纲呵呵一笑,盯着杨秋池:“略通武艺?嘿嘿,兄弟你也太谦虚了吧,镇远州清溪县建文老巢一战,所向披靡,杀敌无数,年宝玉则神山金顶击毙朵甘第一高手帝洛法王,这等手段,只怕不是略通武艺能形容的吧?”
杨秋池又是大吃了一惊,根据当时的情况,这些消息护卫应该不知道,想必纪纲是通过对俘虏的人详加审讯查出来的。真正击毙帝洛的是自己的七七式手枪,但当时只有他们四个加小黑狗,但脑袋是宋芸儿砍下来的,也是她向外面叫嚷的,由于自己不会武,所以这帐就算在她们两身上了。
看来,自己没有什么大动作能逃过这纪纲的眼睛。杨秋池更觉得浑身发寒。
纪纲又笑道:“你那么多贴身护卫不带,只带两个小妾,呵呵,你是担心我和皇上鸟尽弓藏吗?呵呵,你这太也多虑了。哈哈哈。”
这小子是不是在我嘴边也放了窃听器哦,杨秋池禁不住这样想道,不过,这也真的是很明显的事情,纪纲既然知道柳若冰和宋芸儿都是自己的妾室,而且武艺高强,那些护卫都是皇上和纪纲派来地。不带他们而带小妾,其中的目的,只要长着脑袋,大概也都会知道。
纪纲看出了杨秋池的尴尬,呵呵一笑,摆摆手:“好了,这些不说了。兄弟啊,皇上非常看重你,当然,本官也是这样。你只要象以往那样尽心竭力辅佐皇上。现在天下太平,倒也不用你征战四海,但如能保一方平安,尤其是咱们京师一地,那也是无量功德,也算为皇上分了忧愁了。”
杨秋池连连称是。
纪纲道:“咱们兄弟来日方长。你明天一早还要上朝,下午还要参加皇上的元宵节赏灯。我也不留你了。咱们快人快语,回去好好休息,养足了精神,可别丢了咱们锦衣卫的脸才好。”
杨秋池急忙起身,深深一礼:“卑职感谢纪大人栽培。一定尽心竭力,以报圣恩。”
离开了纪府。杨秋池这才发觉,自己已经一头的冷汗。柳若冰和宋芸儿也觉得这纪纲端是十分的利害。三人一琢磨,还真弄不明白这纪纲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虽然纪纲说皇上并没有鸟尽弓藏的意思,却也不能掉以轻心。
回到杨府,第二天一早就要上朝见皇上,柳若冰、宋芸儿和杨秋池三人又商量了一番。想好了对策,这才放心散了。
虽说希望好好休息,可想着第二天就要见皇上,不知道是福是祸,杨秋池一家人也都没睡好。
第二天四更。还一片漆黑,杨秋池一家人就起了床。穿戴整齐,柳若冰和宋芸儿依旧假扮随从,出了杨府大门,行走在冰冷地黑夜里,乘着官轿来到了皇宫。穿过东华门,来到九卿房,等候上朝。
房里已经聚集了众多等着上朝的朝廷官员。柳若冰和宋芸儿是随从,进不了东华门的,只能在门外等候。
这房里挂着数十盏灯笼,倒也十分的亮堂。众多人中,人头攒动,却也看不清楚,杨秋池只认识礼部尚书李大人、工部尚书龚大人和应天府府尹顾大人。杨秋池其他的朋友的级别都太低了,还不够格上朝。
李大人、龚大人和顾大人上前与杨秋池见了礼,其他人听说杨秋池就是破案如神地镇远伯,也都上来相见。
京城做官就是讲究一团和气,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山不转水转,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转到你这里来了。虽说京城里王侯将相数不胜数,公侯伯一大堆,杨秋池目前还真排不上什么号,不过杨秋池年轻轻就当了超品的伯爵,谁知道他今后还会当什么样地高官呢。所以这见面打哈哈的表面文章那是都要做的。
杨秋池到底年轻,别人三句好听的一说,马上当成自己好朋友一般,所以大家很快也就熟悉了。
正忙碌间,忽听到一声“秋池兄弟,嘿嘿,你倒挺早啊!”一个魁梧大汉走了进来,正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众人纷纷让道。杨秋池急忙躬身施礼:“卑职见过纪大人。”
纪纲笑呵呵走上前,又拍了拍杨秋池的肩膀:“嗯,兄弟很不错这上早朝就得拿出兄弟这份精神才行。你们说对吧?”
一众人等纷纷附和。
纪纲和杨秋池两人坐下说了一会闲话,卯时,终于等到上朝了。
众官员穿过宽阔的大殿广场,来到谨身殿,这是早朝地地方,按照官品大小鱼贯而入,分文武两厢站立。
杨秋池是外官,朝廷上没有他的位置,他是奉旨晋见,所以带着杨母、冯小雪在谨身殿外等候。
候了良久,这才听到宦官尖锐的声音叫道:“皇上口谕,宣镇远伯杨秋池携太夫人、夫人晋见~!”
杨秋池抖了抖衣袖,带着杨母、冯小雪进了大殿。按照礼部所授礼仪,行一拜三叩之礼。口称万岁。
停了片刻,并没有听到明成祖的声音,杨秋池微微抬起头望了一眼,只见朦胧之中,明成祖朱棣身材高大,面貌看不太清楚,好像是张马脸,阴沉沉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不由心中忐忑。
这时,就见一旁的一位太监手拿金黄色卷轴,高声念了一道圣旨,一番文绉绉的夸耀之词后,却是封赏杨秋池和杨母、冯小雪地。
杨秋池听圣旨听多了,倒也琢磨出了其中的决窍,这一次终于听懂了,皇上封自己为正三品应天府府尹兼从三品的锦衣卫同知。爵位升为镇远侯,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封杨母为镇远侯太夫人,封冯小雪为镇远侯夫人。
应天府府尹也就是明朝京城的市长,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当然,权力要比现在地市长大得多。锦衣卫最高领袖是指挥使,正三品(纪纲不大一样,他是正二品都督佥事兼锦衣卫指挥使),下设同知二人,从三品。所以,杨秋池这同知在锦衣卫里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类似于他原来地指挥使特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