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纳妾记-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秦芷和晴晴前后脚就要生孩子,这时候应该在她们身边才好。”杨秋池想起了柳若冰,这一次,他深深理解一个妻子在生孩子的时候,是多么的需要自己地夫君在身边。
冯小雪问道:“柳前辈的夫君呢?怎么没看见他一起来?”
这个问题杨秋池早在路上就想了,可现在冯小雪问起来,还是让他感到不知该如何作答,想了想,低声道:“我……我也不太清楚,这种事情不好问吧。”
“哦。”漆黑的夜里,冯小雪没有发现夫君的尴尬,“柳前辈的孩子真可爱,虎头虎脑的。”
杨秋池很理解,这孩子引发了冯小雪的母性。其实,如果柳若冰是自己的妾室地话,柳若冰的孩子应该叫冯小雪这个嫡母为娘的。
杨秋池嘿嘿一笑:“你那么喜欢这孩子,明天和柳前辈说,让孩子认你作干娘好了。”
冯小雪一骨碌趴在杨秋池的身上,欣喜地叫道:“真的?”
“是啊。难得你这么喜欢这孩子。多一个干娘多一份爱啊。”
冯小雪想了想,又有些沮丧地躺了下来:“不成的,柳前辈是长辈,她的孩子与我们是同辈,怎么能认干娘呢。”
“怎么不能?柳若冰和宋芸儿是师徒。那是她们之间的事情,又不是真的两辈人。”
冯小雪嗔道:“夫君。你忘了,你迟早是要娶芸儿过门的,总不可能芸儿地孩子叫我娘,她师父的孩子也叫我干娘吧?”
这下子杨秋池傻眼了,这还真是个问题。
冯小雪听杨秋池不说话,柔声道:“我知道你也心疼这个孩子,虽然他不能认我做干娘,我还会象干娘一样疼他的。只是,不知道柳前辈能住多久,真希望她一直住下去才好。”
杨秋池欣喜地问道:“真的?你也希望柳前辈能一直住下去?”
“是啊,”冯小雪对夫君的兴奋有些奇怪,“柳前辈是芸儿地师父,如果柳前辈没地方去的话,明天我们和娘说说,就让她住在咱家吧,好吗?孤儿寡母的到处漂泊,那也太苦了。”
冯小雪猜想柳若冰的家庭应该有什么变故,否则不会孤身带着没满月的孩子跟着来武昌的。心里对柳若冰多了几分同情,便想着帮帮她。
杨秋池在冯小雪地脸蛋上亲了一下:“小雪,你心眼真好!”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杨府已经上下张灯结彩,贴春联挂灯笼,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大早祭过祖宗,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既然红绫回来了,这年夜饭当然是她亲自下厨。
这是全家人第一次吃团圆饭,红绫当然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坐了满满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大席,闻着味就已经让人食指大动。
下午吉时开席,本来,云露是公主,按照君臣之礼。应该是云露坐首席,可是云露一心想着的,只是将来能嫁入杨家,现在正是挣表现的时候,所以,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坐,非拉着杨母坐了首席。
不过,这次席她堂堂公主不坐。也就没人敢坐了,所以,云露也就挨着杨母坐在了次席。另一侧是杨秋池和冯小雪,小黑狗趴在他们两脚边,然后白夫人、柳若冰、秦芷慧、宋晴、白素梅和宋芸儿依次而坐,红绫是丫环身份,本来是不能入席地,但大家都知道。红绫这位杨秋池地通房大丫鬟,一旦怀上孩子,就是杨秋池地妾室。在杨母的指示下,红绫也入了席,坐在末位。
柳若冰的孩子交给霜儿、雪儿一对双胞胎姐妹照顾。
杨母和冯小雪都穿上了浩命夫人的凤冠霞帔,云露是公主,本应当穿公主服,可她更喜欢穿苗家服装,刻意打扮了一番,穿了一身苗家盛装。银头饰、银项链叮当作响,耀眼生辉。
杨秋池也穿了自己伯爵官袍,秦芷慧等人也都穿上了各自最喜爱的服装,唯有柳若冰,依然是一袭白衣。格外的清新脱俗,高雅皎洁。
这祝酒词当然是杨母来说。她这浩命太夫人当了半年了,杨母这口才倒也练出了不少,至少不象当初儿子娶妾室秦芷慧的时候,慌里慌张,还要儿子教自己说话了。
杨母端起酒杯。向云露、白夫人和柳若冰致意之后,说了一番祝酒词,倒也头头是道。大家兴高采烈把酒喝了。
接着推杯换盏,先给杨母和云露敬酒,然后相互敬酒。喝得甚是热闹。除了秦芷慧、宋晴怀孕以茶代酒之外,大家都喝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母端着一杯酒对柳若冰道:“若冰。今天难得高兴,老身有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秋池扑哧一声笑了:“娘,你什么时候学会这戏台上文绉绉地话了?哈哈哈。”
杨母眼睛一瞪:“别打岔,娘这和柳前辈说正事呢。”
柳若冰喝了几杯酒,脸上已经泛起两朵红霞,微微欠身,道:“太夫人有何吩咐,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杨母望了一眼冯小雪,“芷慧和晴晴两人的孩子说着话前后脚就要生了,难得若冰你也刚好有个未满月的孩子,所以我和儿媳妇小雪一商量,难得他们这么有缘,差不多一般大,孩子在一起呢,也有个伴。所以,要是不嫌弃的话,老身想邀请你和孩子留下,以后就住我们家了。”
柳若冰微微一怔,没想到杨母说的居然是这件事,心下里颇为感动。
杨母顿了顿,端起酒杯站起身,接着续道:“听我儿说你武功高绝,所以,将来芷慧和晴晴的孩子长大一些了,老身想让他们拜在你的门下,三人师兄妹在一起,快快乐乐地成长。不知若冰你意下如何?如果你答应了,老身这里就先代孩子们敬你一杯拜师酒。”
听完杨母一番话,柳若冰身子微微一震,侧目又望向杨秋池,见他很是兴奋地望着自己,眼中满是热切,知道夫君在想着法留下自己,不由心中一暖。
可猛地听杨母说要杨秋池小妾的孩子将来拜自己为师,这她还没仔细考虑过,不由有些迟疑。
这一点杨秋池倒没想到,想必是杨母和冯小雪两人私下里商量的。这一听之下很是高兴,这真是个好主意,如果柳若冰当了秦芷慧、宋晴的孩子的师父,从这个角度说来,那柳若冰就与自己一辈了,从这个角度说,将来便可以娶柳若冰了。
柳若冰又望了一眼杨秋池,她当然也想到了此节,还以为是杨秋池的主意,想起虽然自己答应了杨秋池留下,但杨秋池始终不放心,用心良苦想让自己的留下更有理由,不由得心中既是温暖,又是欣慰。
柳若冰一瞟眼看见宋芸儿闷闷不乐的样子,微一沉吟,知徒莫若师,她如何不知道宋芸儿为何不高兴的原因呢,笑了笑,端起酒杯站起来,说道:“多谢太夫人赏识,只是现在孩子还没出生,真要练武的时候,又是好几年以后地事情了。到时候。还要看看孩子适不适合练我这门武功,如果不适合,反倒耽误了孩子,所以,等几年之后再说这事,可能更妥当一些。”
宋芸儿一听,感激地望了一眼柳若冰。
杨秋池微微一怔,随即也明白了。如果秦芷慧、宋晴的孩子拜柳若冰为师,那就与宋芸儿是师兄妹,无形中,宋芸儿就矮了杨秋池一辈,那将来如何成亲呢。
其实,这种两头大地情况,在亲戚排序中经常出现,本来不足为虑。但涉及到自己的婚姻大事,又不由得宋芸儿不忧心忡忡了。
现在柳若冰没有当即答应拜师的事情,既不扫杨母地面子,又给宋芸儿留了足够的嫁到杨家的时间,当然,为拜师的事情也留了后路。
柳若冰接着说道:“太夫人盛情邀请若冰留下,若冰感激不尽,至于这留下来的事情……”
杨秋池听她言语犹豫,生怕她出言拒绝,忙道:“柳前辈。别忘了你答应得保护我的安全地!”
柳若冰侧目望向杨秋池,正看见他紧张地望着自己,眼中满是那种等待判决的患得患失的眼神,不由心中充满了爱怜。
这次年宝玉则山一战。杨秋池与柳若冰可谓又经历了一次生死与共的考验,在以前,柳若冰更多的是为自己着想,想着既然杨秋池不能与自己双宿双飞,那自己就要一个他地孩子,然后守着孩子相依为命。孤独终老一生。
可上次在一指峰离开杨秋池之后,她才发现,其实,自己的想法都是在自欺欺人,对杨秋池地爱恋日深。自己就越发不能离开杨秋池了。
在建文老巢山洞里见到杨秋池之前,柳若冰几乎是度日如年。每日里想的都是杨秋池,当确定有了杨秋池的孩子之后,这种思念变得越发的强烈。那一场生死搏杀之后,柳若冰就知道,自己的生命里已经不可能没有杨秋池了。
只是,她高傲的个性,让她无法接受与别的女人分享杨秋池的感情。但她又已经离不开杨秋池,于是,她选择了逃避,答应了杨秋池到成都居住的要求。
在成都的日子里,几乎隔几天就能收到杨秋池地信,柳若冰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杨秋池表达自己对她的思念的信件,一颗字一颗字她都记在了心底。
鸿雁传书让她有时间慢慢体会到了杨秋池对她深深的爱恋,她已经开始犹豫,将来孩子降生后,该怎么办。
从她地内心深处,她是不愿意离开杨秋池的,只要能在杨秋池身边,再多的苦她都能忍受,但一想起杨秋池与别的女人亲热,她的心又如同刀割一般。
在这种犹豫中,他们去了年宝玉则神山。在路上那座寺庙前,那次关于生死轮回今生来世的对话,让柳若冰进一步感觉到了自己在杨秋池心中地份量。内心深处,也开始从杨秋池角度思考了。
在神山绝顶之上,他们又一次经历了生与死的炼狱考验,她看见了杨秋池为了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在火海中是怎样不顾一切疯狂地扑火,几乎被活活烧死。那一刻,她才深深体会到了自己在杨秋池心中的份量,她心中的坚冰也开始迅速溶化。
而当两人地孩子降生之后,在金顶上的小木屋里,就他们三个人,那时候,她才真正感觉到一个完整地家,对自己,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柳若冰想起当初自己在一指峰上离开杨秋池,躲在暗处看着他追着自己往顶峰爬,跌倒又爬起来,发了疯一般呼喊着自己的名字,手臂摔得鲜血淋漓,那种绝望深深震撼了她。
小木屋里,柳若冰就在想,如果自己带着孩子走了,杨秋池不知该多么的伤心,自己也会多么的伤心,孩子没有爹,该有多么的可怜。
到这时,她带孩子走的想法彻底动摇了。所以,在巴州,杨秋池编造的那个并不圆满的谎言虽然的确让柳若冰感觉到必须留下来,其实,就算没有这个谎言,柳若冰也并不是真的一定要走了。
这一次来到武昌,杨母和冯小雪对柳若冰非常好,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而且,真正的家的感觉,让她感到了温馨。
此刻,听到杨母盛情邀请她留下,看见杨秋池那充满热切希望的眼神,想起两人生生死死的爱恋,柳若冰心中最后的坚冰终于溶化了。暗暗下定了决心,不到万不得已,再不离开杨秋池。
再加上杨秋池已经当众说了,自己答应保护他的安全的,这倒是实话,杨秋池说的那一番兔死狗烹的话虽然半真半假,的确是不能不让人担心的事情。柳若冰也下定了决心,如果有这样的苗头,那自己就更不能离开杨秋池,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没了爹。
柳若冰柔声道:“杨爵爷缉拿建文余党,大破船帮,树敌良多,若冰已经答应了杨爵爷,尽力保护他的平安。太夫人现在又盛情邀请,若冰若再推辞,倒有些不近人情了。既是如此,那若冰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太好了!”杨秋池和宋芸儿两人异口同声欢呼道,相互看了一眼,又都笑了。
杨母大喜,与冯小雪对视了一眼,冯小雪也端起一杯酒,杨母喜孜孜道:“的确是太好了,那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三人高兴地饮了这杯酒。
这里面最高兴的当然是杨秋池了,端起一杯酒,给柳若冰敬道:“多谢柳前辈!以后就是一家人,秋池真心真意敬你一杯酒!”
柳若冰当然知道杨秋池话里的意思,举起酒杯,两人相视一笑,都饮干了。
这大年夜的团圆饭吃的甚是爽快。吃过晚饭,开始放焰火,包饺子。一家人过了一个快快乐乐的团圆年。

第四卷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两个心结
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锦衣卫千户等等湖广高级官僚已经知道镇远伯杨秋池回来了,只是大年三十不好登门拜访。第二天正月初一,这些人都先后来到杨府拜年,恭贺新喜。自然又是一番热闹。
由于正月十五要赶到京城,与皇上共度元宵节,过了正月初一,就该出发了。
出发的准备工作这几天下人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初一晚上,杨母将杨秋池和冯小雪叫到房里说话。
杨秋池和冯小雪坐下之后,杨母本是农妇出身,不会拐弯抹角,直截了当问杨秋池:“清溪公主云露你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杨秋池知道事情来了,躲是躲不过去的,可一时之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只好明知故问。
杨母脸一板:“晴晴已经将云露的事情给我说了,儿啊,作人不能忘恩负义,人家云露对你一往情深,又救过你的命,这几个月,她在咱家,也从不摆公主的架子,对娘,对小雪都是很尊敬的,人也长得俊俏,你就把她娶过门吧。”
这是杨秋池早就想到的结果,对于云露,他当初更多的只是一种好感,还谈不上爱,但云露对自己的深情却让他感动。
有时候,被爱也是可以换起爱情的,就象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和段誉。云露对杨秋池的感情杨秋池是知道的,内心也是很喜欢云露的敢爱敢恨。只是,自己都说过了不纳妾地,这可怎么办。
杨秋池把自己当初和秦芷慧、宋晴说的她们要是生了儿子。自己就不纳妾的话说了。杨母皱了皱眉,与冯小雪互望了一眼。杨母道:“现在芷慧和晴晴不都还没生嘛,你说的话还算不得数。再说了,万一她们两生的都是女儿呢?那还不得继续纳嘛。”
杨秋池道:“不是还有素梅吗?”
“嗨!素梅守孝还有两年呢。行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娘作主,你纳云露作妾室!”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杨母还发挥得真好。
冯小雪看了一眼杨秋池为难的样子,陪着笑对杨母道:“娘,这件事咱们可能还要问问人家云露的家人才好。”
杨母点点头:“按规矩呢是要问,不过,云露已经和我说了,他爹苗王当初就是要将她许给秋池,作为报答秋池的救命之恩地,只是秋池这榆木脑袋不开窍。推掉了。害得云露后来差点被那三皇子害死。”
被杨母骂成榆木脑袋,杨秋池简直有些哭笑不得,听冯小雪刚才说了云露的家人,灵机一动,说道:“娘,这云露现在可不是只有苗王这一个爹,她是公主,还有一个爹哦!”
杨母一愣:“对啊,那……那可怎么办?”杨母想起来了,云露是皇上的干女儿。现在可是公主的身份,公主的亲事,恐怕还得皇上同意才行。皇上会不会同意公主当人家的小妾,这可难说了。
一想到这一节,杨母也傻眼了。想了想。把心一横:“这次进京,见到皇上之后,我把这条老命豁出去,当面向皇上提亲。云露说了的,她这一辈子如果嫁不了你,她就一辈子不嫁。我可不能害人家闺女!”
杨秋池听杨母说得慷慨激昂。不由有些好笑:“娘,提亲而已,皇上大不了不答应,倒也不用您老豁出命去的。”顿了顿,又道。“这样吧,等您给皇上提亲之后。要是皇上答应将云露给孩儿作妾,那可是皇上赐婚,咱们要是不同意,那可是抗旨,咱也没那胆量,所以,孩儿一切都听您安排就是;要是不行,咱们可也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公主呢,对吧?”
冯小雪也附和道:“是啊,娘,夫君说得有道理。咱们就一切看皇上地意思吧。”
杨母想了想,点点头:“这倒也是。那好吧,到时候,娘好好将云露的难处说一说,我相信皇上的心也是肉长的,总能理解的。”
杨秋池拉着冯小雪站起身:“那好,那我和小雪先回去了,您老早点休息,明天一早还要赶路呢。”
杨母道:“等等,还有一件事没说呢,慌个什么劲!”
两人一听,赶紧又坐下。
杨母道:“芸儿怎么办?她跟着你一年多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娶她过门呢?”
看来,这两件事情一直是杨母心头缠绕的心结,早已经想好,等儿子回来,一并解决。
在离开巴州之前,作为柳若冰留下来的条件,杨秋池已经答应了要娶宋芸儿。只不过,宋芸儿不一定答应这时候嫁给他,所以,他苦笑道:“娘,这件事不怪我,我和芸儿提过,可她不答应。”
杨母道:“胡说!芸儿心里怎么想的娘会不知道吗?在广德的时候,人家就一心巴巴地等着你开口,可你
倒像个老太爷似的,现在又拿这话来敷衍为娘……”
“不是地!娘……”杨秋池双手晃了晃,却不知该怎么解释这件事情,当初宋芸儿拒绝杨秋池,是因为不愿意堵住柳若冰嫁给杨秋池的那条路。因为他们两是师徒,按照封建礼教,这师徒等同母女,不可能同嫁一夫的。
杨母瞪着眼睛盯着杨秋池,等他解释。可杨秋池没办法解释的,只好又使出了那一招:踢皮球。
杨秋池双手一摊:“既然娘你不相信我的话,那这样吧,只要芸儿答应嫁给我,我就马上纳她过门,好不好?”
杨母笑了:“呵呵,好,不用芸儿答应,这种事情。我们父母商量定了就行了。这次我们进京,绕个弯,去一趟宁国府,我算了路程,放心吧,来得及地。”
杨秋池奇道:“娘,咱们去宁国府干甚么?”
“嗨!你这孩子傻了吗?去宁国府干甚么,去向芸儿的爹娘给你提亲啊!”
啊?杨秋池这才知道。原来杨母一切都已经想好了,宋芸儿跟随自己一年多,杨秋池原先只是当她是妹妹,后来日久生情,尤其是几次生死与共之后,芸儿成了她心头肉一般,割舍不下的了,所以心里倒很想把宋芸儿娶过门地。
不过。两人能不能成,关键还得看柳若冰。柳若冰的问题不解决,依宋芸儿的性格,她绝不会不顾师父嫁给自己地。
杨秋池知道这结果,所以,也不和杨母解释,当然也解释不清楚,便道:“那好,只要他们同意将芸儿嫁到我们家做妾室,芸儿自己也同意。那我当然没话说。”
杨母笑着问冯小雪:“小雪。你认为呢?”
冯小雪笑道:“夫君说得也有道理,这种事情一厢情愿可不成,要是芸儿他们家同意了,芸儿对夫君那么好,小雪当然一万个愿意夫君娶她过门的。”
“那就好。就这么定了。”杨母喜孜孜道。
第二天,杨秋池托付白夫人母女照顾秦芷慧和宋晴之后,一家人在云露五百重装铁甲骑兵和杨秋池的两百护卫队护卫下,浩浩荡荡出发了。
路上,杨母将商谈结果悄悄告诉了云露,云露自然是欢喜无比。两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半天怎么给皇上说。云露这次是打定了主意,软磨硬泡也要让父皇答应自己嫁给杨秋池。
杨母没有将提亲的事情给宋芸儿说,因为她相信自己眼睛的判断,认为这件事是十拿九稳地。
紧赶慢赶,数日后。他们终于赶到了宁国府。
宋芸儿的爹现在已经是宁国府地知府了。得知杨秋池他们来了,大喜过望。老早就带着妻妾、宋晴的娘宋夫人,还有衙门佐官在城外十里长亭等候了。跟迎接钦差大臣似的。
宋芸儿老远就看见十里长亭前面站着的爹娘,跳下马车,小燕子一般飞到了宋知府和韩氏面前:“爹!娘!”欣喜地扑进了娘韩氏的怀里。
韩氏搂着女儿,眼圈都湿润了。宋知府捋着山羊胡子,笑呵呵望着大半年没见的女儿。
这时候,杨秋池地队伍赶到了。下了马车,带着杨母和冯小雪走了过来。
宋知府躬身结结巴巴道:“卑职参,参见杨爵爷。”
杨秋池抢步上前,急忙还礼:“伯父,您老这等见外,倒令小侄汗颜了!”
宋知府呵呵笑了,又与杨母、柳若冰等人见了礼。饮了洗尘酒,这才迎进城来到知府衙门。
当晚,在杨秋池的要求下,宋知府只设了家宴给杨秋池等人接风洗尘。
酒宴之后,两家人在内衙客厅说话。柳若冰是宋芸儿的师父,当然也抱着孩子在一起说话。
杨母吩咐将早已准备好的聘礼抬了进来。虽然只是纳妾,按规矩是不用行聘礼的,但杨母知道宋芸儿对自己儿子来说可不是一般人,特意参照娶媳妇的规矩,正式下聘礼。然后郑重其事将婚书递上。
这一天是宋知府和韩氏早就企盼的,两人笑逐颜开,连连点头称好。
果然如己所愿,杨母也笑得合不拢嘴。
不料,宋芸儿涨红着脸,对宋知府和韩氏道:“爹、娘,女儿还不能嫁给秋池哥哥。”
“为什么?”宋知府、韩氏还有杨母都惊呆了,齐声问道。
宋芸儿转身看了看柳若冰,见她也呆在那里,宋芸儿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件事,一跺脚:“反正我不嫁!”转过身跑进了内堂。

第四卷 第四百一十四章 尘封的往事
一屋子人都傻眼了。韩氏见杨母很是尴尬,忙道:“亲家母,您别着急,我去问问芸儿究竟怎么回事。”
柳若冰抢先说道:“还是我去吧,我知道她为什么。”
韩氏感激地点点头。
柳若冰将儿子交给丫环霜儿和雪儿两姐妹,匆匆来到后堂,没找到宋芸儿,沿途找去,走过月亮门,进了后花园,这才一眼看见宋芸儿正靠在后花园的凉厅栏杆上。
柳若冰走了过去:“芸儿,师父知道你这都是为了师父……这又何苦呢……”
刚才那个决定,是当着众人的面说的,尤其是当着杨母,这次拒婚,一旦伤了老太太的面子,恐怕就会让自己失去以后再嫁给杨秋池的机会,宋芸儿当然清楚这一点,可是她没有选择。
尽管如此,她内心深处却十分伤心,此刻听到柳若冰柔声宽慰,顿时悲从中生,扑进柳若冰的怀里,嘤嘤地哭了起来。
柳若冰轻轻抚摸着宋芸儿的秀发,等她稍稍好一些了之后,这才说道:“芸儿,你知道吗,你这样做,其实是在逼师父走。”
宋芸儿一惊,抹了抹眼泪:“不,师父,你要带孩子走的话,秋池哥哥会发疯的。我知道的。你一定不要再离开了,如果你离开,我不知道秋池哥哥会做出什么来。”
柳若冰道:“傻孩子,你不知道你在秋池心中有多重要吗?你不肯嫁给他,一样会让他发疯的。”
“不,不会的。因为我和他还没孩子。”宋芸儿摇了摇头,哭泣着说道,“可师父你和秋池哥哥已经有了孩子,我要嫁给他,师父你就永远不能嫁给他了,那你们的孩子怎么办?等他大了,让他怎么面对秋池哥哥,父子近在眼前。却不能相认吗?让他走到哪里都因为不知道父亲是谁而抬不起头来吗?”
宋芸儿已经哭得跟个泪人似地。柳若冰听了这话,顿时也呆了。看来,自己和杨秋池想得还太简单,这些事情,反倒是宋芸儿都替他们想到了。正所谓旁观者清。
正在这时,就听到一声长叹,两人一惊,转头望去。只见远处后花园的月亮门边,站着宋知府和韩氏,刚才那声叹息,正是宋知府发出的。
宋知府和韩氏担心女儿,向杨母告了罪之后,也一路寻来,在后花园的月亮门边,看见了远处柳若冰和宋芸儿正在说话,在这静静的后花园里,两人说话声比较大。远远传来,宋知府和韩氏已经听了个一清二楚,这才知道,原来她们师徒都爱上了杨秋池,而柳若冰的那个孩子。就是杨秋池的,宋芸儿为了师父,才不愿意嫁给杨秋池。
柳若冰这一惊非同小可,如果孩子的身世之谜一旦传出去,种种后果,她简直不敢设想。顿时全身一片冰凉,身子轻轻颤抖,呆在了那里。
宋芸儿当然也知道这后果,也感觉到了柳若冰地颤抖,不由得抓紧了柳若冰。生怕她支撑不住倒下。好在听到的是自己的爹娘。希望他们能守口如瓶。
宋芸儿急声道:“爹!娘!您们……”这话却不知该如何说才好。
宋知府长叹一声,自言自语道:“一切都是报应!事到如今。我,我还隐瞒什么呢……”高声道:“芸儿,若冰,你,你们随我到,到客厅,我,我有件事要说。”转身往回走。
柳若冰听他直呼自己的名字,有些奇怪,现在事情已经泄露,只能听天由命了。
宋芸儿急忙追了上去:“爹!你听我解释……”
宋知府摇了摇头:“不,不用说,爹,爹都明白,你们先随我回去,我有件事要,要告诉你们。等你们听,听了这事,就,就明白了。”
宋芸儿听她父亲说的郑重,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也有些好奇,和柳若冰对视了一眼,都是一样的疑惑。
四人回到客厅坐下。杨母等人见宋知府回来之后神情凝重,不知为何,都不说话,静静地望着他。
宋知府又是一声长叹,慢慢说道:“有,有件事情我必须说了,这件事在,在我心中隐藏了很多年,如果再不说,不,不仅对不起若冰的娘,也对不起若冰。”
大家一听,面面相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这,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宋知府眼望着天花板,陷入了往事的回忆之中,回忆起往事,她地话语竟然不太结巴了,“早年间,我,我还没考中进士之前,有媒人向我爹娘提了一门亲事,那,那女子生的非常俊俏,四乡八里的都闻名,只是家很穷。那女子名叫柳红瑶”
柳若冰身子轻轻一颤,抬起头来,惊诧地望着宋知府。
宋知府慢慢续道:“见了那女子之后,人,人真的很漂亮,所以我爹娘也就同意了。成,成亲之后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十一年七月初八亥时,我娘子生了个女孩,因,因为女儿右胳膊下有颗米粒大小的黑痣,我就给女儿起了个小名叫,叫“点点”。”
柳若冰轻轻啊了一声,脸色煞白,望着宋知府。
杨秋池也是惊呼了一声,仿佛明白了什么,望着柳若冰。
宋知府并没有看他们,依旧仰着头回忆着:“没,没想到那年的一天夜里,家里失火,我抱着女儿跑了出去,再冲回来救我娘子的时候,她已经,已经全身都着了火了。虽然将她救了出来,整张脸都,都烧坏了,一只耳朵也被烧掉了。
柳若冰听到这里,又是轻轻啊了一声,怔怔地望着宋知府。
宋知府续道:“从那以后,镇上的人叫她。叫她是鬼,小孩子见了要用石头打她。后来,我考中了进士,要做官了。我爹娘就,就逼我休妻,说这样的丑八怪是出不了台面的。爹娘地命令我不敢违抗,虽然心里可怜我娘子,还是写了。写了一封休书。”
说到这里,宋知府话语哽咽了,慢慢低下了头,悲声续道:“我,我娘子拿着休书哭了一晚上。我觉得很愧疚,就偷偷从帐房里拿了一些银子,包了一包给她,还。还把我从小一直带在身上的长,长命锁也给了她。没想到,第二天我醒来,我娘子已经,已经带着我的女儿走了,那包银子原封不动还放在桌上。只带走了我的长命锁。从那以后,我,我就再没见到我娘子……”
柳若冰颤抖着声音问道:“你……你那长命锁……是什么样的?”
“是,是一块白玉做地小锁,因为我属小龙。所以白玉正面刻,刻了一条小蛇,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