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绩此举是将自己麾下的亲卫调给杜荷,让他补充不满的数量,至于多出来的数量就留给新来的大将军了。

杜荷怔了怔,想起李绩的身份,恍然大悟,他这是在处理后事,如今的他已经的兵部尚书了,兵部尚书掌管兵部,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这官虽是武将的第一把手,能够指挥调动大唐兵马,但却不能在掌兵了。

所以李绩打算在离开之前,将自己的兵,托付给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第五部 高昌事起 第268章 送了劲旅,再送名将

李绩见杜荷一脸的恍然。也知他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正如杜荷想的一样,如今他已经是兵部尚书了。兵部尚书是兵部大佬,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以及天下军政,拥有调兵权,可谓是位高权重。而唐朝吸取了隋朝制的精华,对于一切朝中的政务要职都有合理的安排。

兵部尚书因为所掌权力太大,可以调动天下兵马,所以是不允许掌兵的。一旦掌兵,造反对于兵部尚书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他随时随地都可以将兵马调离一块区域,造成一大片地方的兵力真空。

李绩也是充满抱负的人物,对于能够升任兵部尚书还是很高兴,只是直辖的亲兵有些放心不下。他的这些亲兵一个个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卒,实力超强,放眼整个大唐也能位列三甲,是数一数二的劲旅。

他这一走,心底有种弃他们不顾的感觉。他从来不担心这些兵马的实力,只是担心庸将接任自己的位子,让自己麾下的这些劲旅,失去了用武之地。故而才有了如此决定。

他知道杜荷在军事上的天分,也知道李世民有心将杜荷培育成大唐军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自己麾下的这些兵卒若跟着他。以杜荷的本事,以兵卒的实力,一定能够立下赫赫功绩,从而得到善终。

李绩笑道:“如何?贤侄,这礼物你收是不收!”

杜荷眼睛瞪成了牛眼,欣喜若狂的道:“收,怎么不收了。这种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哪里去找,不收那是白痴加笨蛋!”

他看着台下的一个个劲旅,欢喜的眼睛都红了,哪里还能够说个不字。

这顿了一顿,立刻肃容道:“叔父放心,小侄一定好好对待你的这些精兵强将,绝不负叔父的这份心意。”

李绩捻须轻笑,满意的点了点头,说了一句:“你跟我来吧!”接着又吩咐下去,让席校尉来军营一趟。

中军大帐。

杜荷跪坐在下手,与李绩聊着天,也趁机向他请教一下此次西征在军事上遇到的一些难题。

李绩从军多年,在经验上远胜杜荷许多,一些问题他早已经历多次,处理起来也更为的高明,详详细细的一一作答。

这解决了问题,杜荷也问起了下一任左威卫大将军的人选。

李绩沉默半晌方才道:“是长孙顺德!”

“怎么是他?”这杜荷一听“长孙”二字就头痛,一听长孙顺德,这头就大了。

长孙顺德是唐朝老将,也是长孙皇后的族叔。有些能耐。在早年高祖起兵的时候,参加了大大小小许多战役,平霍邑、破临汾、下绛郡,每次作战都勇当先锋,斩陷阵,多有战功。破洛阳后,守将屈突通逃跑,长孙顺德率领孤军穷追不舍,直到桃林将他生擒,带回京师。后又扫清陕县境内的匪众,算的上是有赫赫之功了。

李唐也没有亏待他,高祖李渊即位后,拜为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在玄武门事变中,全力支持李世民,从而得到李世民的器重,封食邑一千二百户,地位仅次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仅有几人。

贞观元年,长孙顺德在监督奴仆时,发现宫里的几位奴仆联合偷盗宫中财宝,依法应将这几个奴仆斩首示众。但是他接受了这些人给他的贿赂一些丝绢和金银。便将这件事压下来,放过这几个人。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这件丑闻终究暴露了出来,被宫廷大臣知道,上报给了李世民,说长孙顺德论身份是外威,论功劳是开国元勋,地位高,爵禄厚,可偏偏却贪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财,理当重罚,以儆效尤。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做了一个流芳千古的决定,非但没有罚长孙顺德,反而在大庭广众之下赏他,笑着对群臣说:“朕了解了,这顺德收受贿赂,必然是因为家里缺少。”于是,他一口气赏给了长孙顺德三十多匹丝绢,让他自己背着回家,不许任何人帮忙。

官员不解,李世民却道:“人有灵性,有自尊,给他这点绢,让他自行惭愧,对他来说胜于刑罚。如果他仍然不觉惭愧,那就像禽兽一样了,杀了他也没有用”

这种别具一格的制贪方法,让史学家倍感推崇。也相当有效。

长孙顺德受到了如此羞辱,也不敢在贪小便宜了。但也不知是不是长孙家的特性,这个长孙顺德的性格与长孙无忌一样,心眼小的要命,他绝对不是一个好的上司。

杜荷在李绩麾下能够随意的尽展所长,但在长孙顺德麾下却不一定了。

李绩也知杜荷所想,也是一副自求多福的表情:“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我大唐目前正是面临如此情况。这天下大定,已有十二三年。正是新老将交替的时候,侯君集这一事发,直接导致空闲的位子,无人接任。”

杜荷一时不察,但细细一想,却也明白过来了。这十二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一些老将因年岁的缘故相继离任,另外一些却因身体过硬而依旧居于高位。

这里就是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这当然不是人才的缘故,而是资历的原因。

那些在任的老将不论是程咬金、尉迟敬德都是那些追随李世民二三十年的老将,那是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战功赫赫。论资历论功勋都是一等一的,而新起将军却因十二三年的太平。少立战功,根本无法与在任的老将相提并论。

所以尽管薛万彻、薛万钧、苏定芳这些中年一辈的将军都有能力接任大将军的职位,可他们战功却是远远无法比得上程咬金、尉迟敬德这些在任的老将,从而不能得到提升。

毕竟这军事不比政务,军功都是一些实打实的东西,掺不得假。他们这些老将能获得今日成就,都与他们昔年出生入死有关,若面对一个个功绩逊色他们许多的人都与自己相提并论,位列同一职位,论谁心底都会有一个疙瘩。

所以面对这种事情,李世民只能尽量的避免。

李绩这一离去。空出来的位子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左威卫作为朝中最重要是机构之一,也不能空着只能让长孙顺德顶替了。

“其实陛下也不想让长孙顺德担任这要职,但长孙无忌却说左威卫执掌宫中宿卫,负责皇城安定,不可无人管理。陛下也只能让长孙顺德暂代左威卫大将军一职。这虽是暂代,但贤侄也应该知道长孙家族在我大唐的实力,有长孙无忌在旁边陪衬,这事十有八九要成。”李绩暗暗的,不动声色的透露了一个消息。

杜荷会意一笑,也不多说。

正在此时,外面兵卒来通报,席校尉到了。

帐门掀开,一人大步的地走了进来。

来人身高八尺,目光如电,左脸上有两道深可见骨的大疤,就如一个倾斜的“X”,长相甚是威武,满面剽悍之色。

“末将拜见大将军!”他举止严正而刻板,仿佛木人一般。

杜荷满脸兴趣的打量这来人:已经认出了他就是先前让自己侧目的“选锋军”的统帅。

看到他进来,李绩大笑的迎了上去,给他们两人引荐,手指杜荷道:“新任的左威卫将军杜荷,想必你早以有所耳闻。”

席校尉颇有风度地作揖答礼:“当年交川道一役,杜将军的英姿令席某记忆犹新,前日又听闻将军以弱克强,破西突厥、定高昌,杜将军用兵果然厉害!”

他为人刻板,说话实事求是,也不虚言。

当年的伏击吐蕃的交川道一役,他领着“选锋军”作为最后的杀手锏一直在李绩的身旁听后调命,以求全歼吐蕃军。但因杜荷表现出众,制止了吐蕃最后的反扑,故而将当时的情况都看在眼底。

杜荷哈哈一笑,这交川道一役与赤亭谷一役虽然是他的仅有的两次大兵团作战,但取得的成果却非常让他满意。故而也没有文人的扭捏做作,坦然接受了对方的赞美。

席校尉眼睛一亮,杜荷的直爽让他好感大生。

李绩接着指着席校尉道:“席君买。‘选锋军’的统帅,我的得利助手。”

席君买!?

不就是那个百骑破万军的牛人?

杜荷神色也是微变,重新打量起他来,脑中也浮现起席君买在历史上的事迹。

大唐在灭吐谷浑后,立诺曷钵为吐谷浑王,但吐谷浑丞相宣王独专朝政,意图以下克上,阴谋袭击出嫁吐谷浑的大唐宗室女弘化公主,欲把吐谷浑王诺曷钵劫持到吐蕃。诺曷钵王得知宣王阴谋后,逃往鄯善。

地方将军闻之不敢动,席君买一个小小的校尉却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那种誓死捍卫大唐尊严的热血,只领一百二十人于半道奇袭了吐谷浑丞相宣王派出欲追杀吐谷浑王诺曷钵的万余,大败之,并将他的三个兄弟当场击杀,吐谷浑军心大涣,被俘了好几千人。

牛人啊!

杜荷有些激动,转念一想,李绩将他直辖的精锐拨给自己,岂不就是说这牛人从今天起是自己的部下了?

恭喜发财!

大年三十了,老家爆竹劈劈啪啪的直响,四处充满了喜庆。

在这里,二代提前足各位兄弟姐妹,新年快乐!

第五部 高昌事起 第269章 药王孙思邈

杜荷眼睛泛起了光,看着席君买,能够得到这类了得的人物为部下,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是一大助臂。

李绩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席君买。

席君买也知大唐律法,早知李绩一旦接任兵部尚书,将会离他们而去,这心中固然有万分的不舍,但也为他能够升职而感到高兴。只是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些迷茫,不知会遇上什么样的长官。自己这种牛样子的性格能够合得来不?此刻见他对于自己的未来挂念在心,心底感动,点头道:“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会谨遵大将军吩咐。”

李绩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也没有说话!

过了片刻,他让席君买退了出去,方才对杜荷道:“不怕贤侄笑话,我对不起他们啊!”

杜荷满心好奇,这未等他开口询问,李绩以自问自答道:“三大劲旅,论实力玄甲兵第一,捷胜军、选锋军不相伯仲。陛下曾以三千五百玄甲兵力克窦建德十万雄师,李老将军曾率三千捷胜军奇袭东突厥战略要地定襄,一战而定大局,立下了千古奇功。但唯独选锋军依旧籍籍无名,他们虽然是百战之士,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功绩,得到相应的地位。”

“这个与叔父无关吧!”杜荷实事求是,李世民、李靖的那种情况都是不可预料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有一样的机会,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机缘,与实力无光。顿了一顿,他续道:“叔父也大可放心,你的这个心愿,我杜荷替你完成。”

李绩笑逐颜开:“这话最真实,我才爱听……走,我这就将营中的这些兵马拨给你用。”

他再次将兵卒聚齐,然后告诉他们事实情况,调给杜荷安排。

李绩已经不是左威卫大将军,今日来只是处理一些善后的事情。在调配好一切后也没有多呆,只是交代了几句,将手上的五千精兵交给杜荷以后,也就告辞离去了。

杜荷喜滋滋的带着领的五千精锐来到了营地。

罗通、王德正、房遗爱、刘仁轨几人也听说了这批精锐的来源,均为杜荷而高兴。他们所部越来越强,正是万分值得高兴的事情。但随即见识到五千精锐的实力,一个个的眼睛都红了。

依照他们的想法来说,他们是主而新来的兵卒是客,但当这客威胁到主人的时候,就觉得不是滋味了,觉得自己平白无故的低人一筹。一个个的牙都咬得痒痒的,为了不落于人后,铆足了劲力练习,以便增强自己的实力,免得丢人。

新来的兵卒对于陌生的环境本有些抵触,但见军营中的气氛如此的热烈,也来了兴致,整个军营意外的火热。

见一个个的兵卒如此的卖力,作为全军主帅的杜荷,自然乐得合不拢嘴。

在所有兵卒中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席君买所率的选锋军了,那实力真是没的说,不愧是大唐的三大劲旅之一。

这天傍晚,杜荷回到了家中,意外发现家中竟来了一位客人,从门卫口中得知,来人的身份,竟然不一般,长乐甚至亲自来到府外迎接。

杜荷闻之也倍感好奇,不知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需要大唐的嫡长公主亲自出门迎接,信步来到大堂,却见一位精神抖擞的中年大夫在给长乐把脉,表情严肃。长乐见杜荷进来,也不好起身,只是给他一个眼色,让他等等。

中年大夫收回了手,笑道:“恭喜公主,你草民的药还算有效,虽然无法根治你的顽疾,但已经控制住了你的病情。近年来公主心情不错,这对你的身体也大有好处。今年草民已经改良了药方,加了几剂特有的草药,对于公主的病应该会有些效果。这药草民已经在患者身上试过了,已经治好了他的气疾。只是那患者的气疾是新患,可公主的却是顽疾旧疾,具体有没有成果,草民心底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杜荷一开始就在好奇中年大夫的身份,太医署他去过不少,但从来见过中年人那模样的,但听中年大夫如此说来,也知道了来人的身份。

长乐体质虽差,但调养的好,除了遗传性的气疾,没有别的症状。

气疾在古代是不治之症,真正能够医治的,世上只有药王孙思邈有这个本事了。

此时孙思邈已经站起,面向着他,也令他看清了这位药王的全貌,看着这位远近闻名的神医,才发现他并不是印象中的鹤发童颜,须发皆白,而是一个强健的中年人,红光满面,二目炯炯有神,烁烁放光,背不陀,腰不弯,走起道来,快若流星,轻若狸猫。可往哪一站,却又是不动如山,好似苍松赫柏,好一幅仙风道骨,神仙人物。

长乐有礼的跟孙思邈道了声谢,然后给他们介绍。

“这是我夫郎,杜荷!”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飞起一阵云霞,有些害羞,但更多的却是自得,表示自己有一个好的夫婿。

“这位是神医孙思邈,是母后与我的救命恩人。要不是他的医术高明,发明了压制气疾的药物,母后与我未必能够活到今日。”她的语气万分恭敬,充满了对孙思邈的敬意。

杜荷听果然是孙思邈,心中大喜,这古代几大名医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仲景,钱乙等,真正在他心中能够排上位子的只有孙思邈、李时珍,他们固然比不上扁鹊,华佗这般有名,但对于后世的医学影响扁鹊、华佗压根就比不上孙思邈、李时珍分毫。

他知如今历史出现如此大的变故,跟孙思邈的妙手有莫大的关系。原本死于贞观四年的父亲杜如晦就是因为得到了他的妙手回春而活的好好的,对于这位妙手仁心的大夫也充满了敬意,作揖一拜。

孙思邈忙走上前来,连叫不敢:“驸马威名远扬,草民哪里受得起你这一礼!”

杜荷让他不必客气,请他坐下说话,然后问起了长乐的病情。这长乐的哮喘病一直是他最挂心的事情,如此贤惠的妻子,上哪里去求!

孙思邈如实作答,表示自己只能压制,想要除根,暂时无能为力。

杜荷想起了后事医治哮喘病的方法,心中一动,告诉了孙思邈,看看他是否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第五部 高昌事起 第270章 为秦琼治病

杜荷后世的母亲就是身怀遗传性哮喘的。对于医治的方法以及一些要领都知道的非常清楚,“关于这气疾,我在一本古书上看过医治的方法!不知能不能帮助神医。”

孙思邈大喜,忙道:“自从为皇后、公主医治以来,这些年我一直在这方面做研究,查了很多的古书也尝试了不少的药材。但成效不明显,也深感一人计短,这能够得到额外帮助,那是再好没有了。”

杜荷回想着后世母亲去大医院就医时老医师的话,略作整理道:“我认为要治这气疾非一日之功,还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要想治好气疾,首先要抑止它的复发。这类病复发一次,加重一次,我们首要做到就是限制住了它的复发,不让病情继续加重!”

孙思邈点了点头,杜荷这番话深得他心。正是因为奈何不得这顽疾,这些年他也是极力的以药物稳住长孙皇后与长乐的病情,不让它继续恶化。只有控制住病情,才有治愈的可能。

杜荷续道:“其次,自我的身体也很重要。这身体是对抗疾病的本钱,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对抗一切病症。这一点,长乐就很不足。必须加强锻炼。日后我会监督的!”

长乐甜甜一笑,给他了一个秋天的菠菜。

十万福特的电压电的他打了个激灵,忙撇开目光道:“最后这气疾关键在于肾、肺、脾,只要加强这三方的功能。这气疾也能得到治愈。”

孙思邈不住点头,见杜荷在这方面还真有点货,也附和与之商议:“驸马说的不假,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这气疾发作时,肺道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则气逆于上,而发于喘急。脾为生化之源,脾虚生痰,痰阻气道,故见喘咳,气短。因此,这气疾是肾、肺、脾,三虚之症,用药皆以中性药材为主,不能太热,热了肾躁,也不能太凉,凉了肺、脾吃不消。所以我以苦杏仁、川贝、山药、白芥子、茯苓、麻黄、射干、五味子、紫宛、款冬花等数十种中性草药为基础,炼制了压制气疾复发之法,很有成效,只是无法根除。”

杜荷有些云里雾里。对于医学实在不甚了解,只能道:“不知可有野山参、何首乌、冬虫夏草、浙贝母、天花粉、槟榔、白芨、甘草等药。”这些草药都是昔年他妈的妈吃过的,效果很不错。

孙思邈听了这几味药材,眉头却皱了起来:“《神农本草经》曰:‘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这人参确实对人体有益,但大补元气,药性太重,不利于这气疾才是。还有何首乌也是一样,虽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奇效,但何首乌燥热,且有微毒,也不利于公主的气疾!”

“不对!”杜荷反驳道:“这些药一定有效!”他也不知是什么缘由,但他妈妈的哮喘病就是吃这些药物得到改善的。

孙思邈闭目沉思,反复念着杜荷报的药材,神色却徒然一震:“我明白了!野山参药性强烈,病人不适合。故而以冬虫夏草辅之,已去人参药性之霸道。何首乌有微毒,且燥热。所以需要槟榔解毒,需要甘草去热。可行,这个办法可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灼热如疯如狂,急切道:“这种融合药性,提高疗效的方法,我从未想过。不知驸马是从哪本书上看来的?要是有这本书,皇后娘娘与公主的病也许能治!”他一脸的激动,从位子上站了起来,逼近了杜荷两步。

杜荷苦笑,心想:“这是几百年后的知识,你叫我去哪里找书?”只能道:“不见了,这是我在长安书斋找到的半页残篇,也不知是谁著谁写的,很古老了,当时我心念长乐病情,所以就留意了一下,记了下来,回头再去的时候就没有见过了。”

长乐听了心底美极了,脸上漂浮起了两朵红霞,不论自己这病能否医治,但爱郎的这份心意,确确实实的传入心中,让她的心头如抹了蜜一样。

孙思邈一脸的遗憾。

杜荷笑着安慰,也不忍打消他的求知欲,将自己知道的一些超时代的知识,假口古书上记载自己记得一些,一一告诉他。

一代孙思邈。一代神医一脸兴奋,就如求知欲望强烈的小宝宝一样。

杜荷说了一些流行疾病的医治方法。

孙思邈却听的怔怔出神,时而皱眉,时而疑惑,时而又是大悟。

直到杜荷掏出了肚子里所有的货,孙思邈才意犹未尽的放过他。杜荷的那些超世的知识,都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验,孙思邈虽号“药王”也是目瞪口呆,不得不服。

孙思邈笔挺着身子,深深的拜了下去:“听驸马一席话,受益匪浅,请受我孙思邈一拜!”

杜荷忙扶起他,让他不要客气,同时也让他在长乐的病情上多多费心。

孙思邈直挺着身子道:“这个驸马还请放心,孙某自从学医后就有一个通病,最喜遇上疑难杂症。不克服这些疑难杂症绝不罢休,自从给皇后、公主诊断以后,已经八年醉心这气疾的医治。如今成效初显,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现今得到驸马的指点,已经有了全新的想法。我有一种感觉,治愈气疾的良药,在这几日将会有全新的进展。”

“那太好了!”杜荷哈哈大笑,喜不胜喜。忽然想起了秦琼的病情,此事他一直挂在心上,每当想起秦琼一代豪杰却为病魔折腾,心中就是不忍。虽然最近因为心情的缘故,精神大好,但那一身的病痛却不会因为心情而得到医治。现今见大唐最好的大夫就在面前,忍不住问道:“神医,胡国公秦将军的病真的没有的医治了吗?”

孙思邈早在八年前就给秦琼医治过了,见杜荷发问也无能为力的摇着头:“秦将军那一身,可算病,也不算是病。他这一生历经两百余战。身上的伤疤多达上百道。打仗时环境艰苦,往往处理伤口都是用粗布随意一包,有的时候甚至包也不包,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以致伤口不净,淤血凝聚体内,形成小血块。这些血块在他身体里化解不掉,年纪轻还不觉得,一旦年纪大了,这些血块将会成为他的致命伤害,让他身体里的血液无法自由的流动,以致身体各处无法运转,渐渐衰老。”

“可不可以开刀将这些血块取出来!”杜荷问了一句,孙思邈的意思他懂,说白了就是旧患形成血块,堵住了血管,令秦琼身上的血液不能顺畅的流遍全身。这种情况在后事,只需要开一刀,取出血块就可了事,但念及这里是古代,怕孙思邈不知什么是开刀解释道:“就如华佗一样,用麻药让人失去知觉,然后割开身体,取出血块,最后用针线给缝起来。”

孙思邈也只杜荷说的是什么,摇头道:“且不说我并不擅长这开朴技术,纵然是华佗再世也无能为力。在高明的技术都避免不了出血,秦老将军的身上血块多达十多处,而且都在肌肤深处。以他的年纪,他的身体又有多少血可以流?这不开刀,或许还能多维持几年,一旦动了刀子,连活的机会也没有了。除非能够在体内将血块化去。秦老将军如今的这一身伤病多位体内血块引起,只要血块消失,他的身体将会大为好转。”

杜荷心中一动,问道:“不知按摩是否可行?”

孙思邈先是一怔,随后道:“你说的按摩是用搓揉法吧?这方法我早已让人试过,非常有效。只是这种方法只适合一些轻伤。在肌肤近处的血块,对于那些深入肌肤内部的血块却没有疗效了。”

杜荷也有些无奈,突然他想起了武侠小说中推宫活血,想起自己体内的内力可以深入肌肤,心道:“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以抵消血块,那岂不表示只要以内力透入对方的身体,促进血液循环,那血块就会消失?”

心念至此,他大喜的叫了起来:“我有办法了,我有办法了,孙神医,或许我有法子化解秦将军体内的血块……走,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前往胡国公府。”说罢,兴奋的站了起来。

孙思邈虽然满心疑惑,但见杜荷催促的急,也动身而行。

一路来到了胡国公府,通报了一声。

家丁将他们领入大堂,在大唐里除了秦琼还有程咬金与尉迟敬德。

秦琼坐在主位上,程咬金与尉迟敬德分坐左右,一脸的愉快。看样子他们已经来了好久了,在聊天。

杜荷知他们三人情若兄弟,也不以为意。

“杜家小子,你咋来了?”程咬金却瞪圆着眼睛,一脸的警惕:“不会又想出什么鬼花样,来求秦老哥的吧?你可悠着点,要是累倒了秦老哥,老程我跟你小子没完!”

这货依旧是这幅模样,大大咧咧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老程?”秦琼挥手制止了程咬金,见到杜荷身后的孙思邈什么都明白了,摇头苦笑:“贤侄,我看你也别忙活了,我这身体自己知道。神医早以为我把过脉是无法医治了。”

杜荷自信满满的道:“以前是不得法,如今小侄已经找到了医治方法,敢说一句有八成的把握治好叔父的旧患。再说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试一试也无妨嘛!”

这秦琼还没有说话,程咬金、尉迟敬德已经前后站了起来,齐声道:“杜家小子,你此话当真?”

两人都是一脸的激动。

杜荷苦着脸:“要的没有任何把握,我好端端的来这里说这话?”对于两老将的不信任展开了抗议。

尉迟敬德沉声道:“你要是今日能治好秦老哥的旧患,我尉迟敬德就领下你这份恩情,只要在我力所能及之内,任何事情,无不应求。”

程咬金更是道:“杜家小子,只要你治好秦老哥的伤,让我老程给你下跪都行!”

杜荷知道他们都是耿直的汉子,说一不二,心底也为他们之间的情义打动,笑道:“瞧二位叔父说的,我来这里可不是图你们的报答……是真心实意想让叔父恢复以往的风采。”

秦琼本对这一身病死心,但听杜荷如此说又见程咬金、尉迟敬德的情义,心中万分感动。他本就是重情重义的人物,感受到三人的关怀,长叹道:“也罢,你们这份恩情秦某人记在心底了,要治,就来吧!”

孙思邈先给秦琼把脉,笑道:“不错,最近秦老将军的精神很好,身体处于巅峰,适合接受医治!”说着,他让秦琼除去上衣。

秦琼也不二话,直接脱去了一身衣服。

这衣服一除,杜荷忍不住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秦琼的身上密密麻麻,纵横交错这近百到疤痕,甚是恐怖。那疤痕什么样的都有:刀痕、剑伤、枪洞、箭孔,数之不尽。

尤其是前胸这一块,更是疤上加疤,都无法看出究竟是什么器械造成的。

看着这一道道伤痕,一条条的丰功伟绩,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治好他。

“先来这里吧!这里有一个大血块……秦老将军每逢阴雨天气,这里就会隐隐作痛吧!”孙思邈手在秦琼肩膀上捏着,那里有一块碗口大的疤痕,那是枪伤,是在虎牢之战中掩护李世民时受到的伤痕。

杜荷也不知成不成,将内力聚集在双手,由疤痕处输送进去,在畅通无阻的脉络中搜索找到了孙思邈说的血块,运起内功不断的施力,一下一下对着血块发动攻势。

秦琼扭动了一下肩膀道:“有些痒痒的!”

杜荷低呼一声:“成了!”他感觉到秦琼肩膀血管因为受到了血块的挤压而变了形,无法顺畅的流动,又以内力将血管撑回了原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