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点只是原因之一吧!”李世民相信,杜荷既然说了南方,一定不会只有这一点点的证据可能。

杜荷笑着点头:“小婿认为南方的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岳父大人并不重视南方,对于长江南岸的管治有些放任了!这造反嘛,就必需要选择一个我大唐不很得民心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一呼百应。若他们选择关中为起义的地点,相信我大军还没有集结,那些人立刻就让那些心向我大唐的百姓给扑灭了。所以,小婿认为这南方是他们最有可能占据的地方。”

自古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规律,从汉朝起就以发展北地、中原为重中之重,故而一直以来有得北方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几乎所有皇帝都是有北打向南方的。

这唐朝也不例外,重心的治理全在关中北方以及开拓丝绸之路上,南方只有扬州、荆州一地得到重视。这里的扬州也并非是三国时期的孙吴占据的扬州,而是泛指广陵,在长江之北。长江之南的流域,大唐王朝是很难顾及的到的。

毕竟因为杨广的败家,而衍生的隋末大乱,危害实在太过巨大。本来一个拥有八百九十万户人口的中国。因为这一动荡,锐减至了两百多万户,整整减少了六七百万户的人。

面对这仅有的两百多万户人,李唐的发展重心自然是放在最有利处的关中中原,而不是偏远的南方。

所以在初唐时期,唐朝对于南方的管制是非常薄弱的。

杜荷“嘿嘿”一笑,道:“在这种事情上,小婿的做法向来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合理演绎,理智决策,这一切都是初步的假设,是真是假小婿自己也不好断言。”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合理演绎,理智决策!”李世民将这句话反复念了几遍,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点头道:“贤婿这话深得朕心,你说的虽无依据,然听起来却是合情合理,并非不无可能!”

“对了!”杜荷突道:“岳父大人不是说那伙人不招供吗?不如换一种方式,严刑逼供,并不是唯一的审讯方法,精神审讯要比严刑逼供更要有效十倍。”

“什么是精神审讯?”李世民意外的笑了起来,习惯成自然,只要杜荷一有新奇的说法,一定会给他带来也想不到的效果。这一听杜荷口中又来了新词,脸上也挂起了笑容。

“说白了很简单!就是轮流不断的逼问,不让他们睡觉。一日两日尚可,但时间一长,拖个十天半月的。他们保证承受不住,从而思绪混乱,以致浑浑噩噩,这个时候是他们意志最薄弱的时候,此时挨个逼问,利用南方而诱导会拥有奇效。”

李世民听着这审问方式,自己也忍不住觉得背脊发冷。苦笑道:“想不到,你这小子手段还有够毒辣的。”随即也道:“我看能行!”

李世民也不在此事让继续谈论下去,与他一起完全立政殿,与长乐他们汇合。

这一天他们就在立政殿里过了。

临行前,李世民暗暗嘱咐杜荷要尽快生个胖娃娃出来。

长乐也让长孙皇后叫了去,在一旁轻声说着什么,听不太清楚,但长乐脸红红,像是抹了一脸的胭脂一样。

在回家的路上,杜荷撇开李建成余孽的事情。他知李世民一旦问出了一些有用的消息,凭借自己上此次的表现,这一次任务,想逃也逃不掉的。

与其想这想那,不如将事情撇下,好好的陪陪家人。

于是,拉着长乐调笑道:“先前岳母跟你说些什么。”

长乐原本恢复的正常的脸蛋再度浮现出口了红霞,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憋了许久,才憋出一句:“没有什么!”

杜荷一脸戏谑的凑到她的耳旁道:“岳父大人却在先前暗自嘱咐我,让我多多努力,尽快争取给他生个外孙出来,他好含饴弄孙呢!”

看着长乐羞得手足无措的模样,杜荷哈哈大笑了起来,满心的幸福满足,只是不知这种日子还能够维持多久。

第五部 高昌事起 第212章 乱了套了

因为结婚休假的关系。杜荷几乎一个多月没到军营了。

这假期一结束,杜荷一大早就早来到左威卫军营接受了大将军李绩的点卯。同在一营的将军热情的上前跟他打着招呼。

本来杜荷的人缘就很不错,如今更是成了驸马爷,李世民的女婿,跟他打好关系,巴结巴结,总不会有错。

杜荷一一回礼也没有什么架子,同在左威卫军营中,大伙儿都是战友,日后少不了同心协力一同作战,彼此之间的友谊能够促进双方更加默契的配合,对于战事极为有用。

“哈哈,新郎驸马回来了!”就在杜荷与营中诸将闲聊的时候,营帐外怪笑了一声,李敬业带着古怪的笑容,走进了军帐。

“是啊!娶了公主,最近开销太大,家里揭不开锅啊!所以估摸着,你欠兄弟我的钱是不是该还了!”杜荷眯起了眼睛,搓了搓手。这家伙的一肚子的坏水,没事总喜欢损损人。是那种很会开阴损玩笑的人物。杜荷早已看穿他了,一听他笑声,心底以猜透了他的想法用意,定是打算取笑自己来了,于是直接提出讨债一事。

李敬业怪笑僵在了脸上,心底那损人的话堵在喉咙中,那笑容在转瞬间转为谄媚:“大哥原谅,是小弟的错,小弟现在手头正紧,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杜荷满意他的表现,也不继续追问。

李敬业却苦着脸,暗恨自己当初为什么好端端的提什么赌局,直接导致自己欠下了一屁股的赌债,以至于处处受到钳制悔不当初啊!

就在他们嬉闹之际,帐外传来了一声干咳,大伙儿听出那是左威卫大将军李绩的声音。

一行人赶忙分列两旁,等候李绩入账。

杜荷因破吐蕃一战,功居第二,如今以位列李敬业之上,在中郎将这一级别的诸将中位于第二,而在他之上的那名将军已经有十年的军龄了。

李绩见到杜荷,暗暗点了点头。

一如以往,李绩根据驻军的情况,分别给诸将颁布了训练的任务,一个个的将军都领命而出。

不多时,堂上变得空荡荡的,只余下杜荷一人。

“贤侄。请假了一个多月,没有将你的锋芒个给磨钝了吧!”李绩笑这走了过来,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直到杜荷身前站定。

杜荷高声道:“大将军放心,小侄我可没那么无能,强壮着呢!”说着还鼓了鼓手臂,想秀一秀肌肉,但他并非是肌肉男,加上衣服的阻挡,那可怜的一点点肌肉根本体现不出来。

李绩见他耍宝,摇头苦笑:“你小子假不正经的……好了,去吧,那罗通还真是一个可造之才,你不在的这些时候,军营让他打理的妥妥当当的,全军上下在合理的训练下实力更加了不少。”

杜荷拜别了李绩,策马来到了军营。

时间尚早,军队还未集结,零零散散的兵卒在校场上坐着简单的活动,以应付接下来的训练。

见杜荷走进军营,将士们一个个的都欢呼着他的到来。

在这军营中。他还是极得军心的。

罗通、王德正、房遗爱三将得到消息,也一同前来迎接。

“辛苦你们了!”杜荷笑着,每人给了他们一拳,略作闲聊,迎入军帐,问起了训练的状况。

罗通有些自傲道:“一切安好,我们都是根据将军留下的一些练兵要点来练,将士们的默契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荒废了的‘元从禁军’也渐渐恢复了以往的水准。”

房遗爱也迫不及待的说道:“大哥,我麾下的那群兔崽子们,一个个的也让我训得服服帖帖,实力大增,待会训练的时候定能够让你大吃一惊。”

王德正也露出了相同的意思。

杜荷将三将说的如此有信心,也聚将升鼓,校场上聚兵操练。

看着一队队兵马在校场上有素的来回冲杀,骑兵、步卒、陌刀兵相互之间配合的天衣无缝,也不由连连赞叹。

这一个多月,罗通、房遗爱、王德正他们确确实实的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尤其是在两军的配合上下了一番狠功夫的。

李世民将“元从禁军”交给了他统帅,这支兵马是原来是李渊起家的班底,战力自然不能忽视。但因荒废了许久,对于战技有些生疏了。

杜荷在任时,着重恢复他们的实力,所以布置了许多强力的训练,将他们原来的实力,抓了回来。但在战场上并非是显示个人神勇的地方,关键还是在于军与军、队与队的默契。

“元从禁军”与他掌握的曲部本就是两支不同的队伍,双方从未配合过,毫无默契可言。故而下一步就是训练两军的默契。

杜荷恰在这时候成亲。所以只能将自己跟李靖、李绩请教的练兵心得加上自己后世中的一些独特见解写成了一卷练兵手札交给了罗通、房遗爱、王德正他们,让他们对照训练。时过一月,成效已经相当不俗了。

杜荷脸露欢喜,目前的这些兵马表现出来的实力,足以当得上劲旅二字了。

杜荷作为军中首领,自然少不了褒奖褒奖他们,让他们分领兵马照常训练,自己在一旁指点,观察。

他本在等候李世民调派剿灭李建成余孽的任务,可是一连月余,李世民没有任何的动静,似乎将这事忘记了,不免让人觉得奇怪。

杜荷见李世民按兵不动,知他必有计划,也不在为此劳心,每天不是在军营就是在科技院,再不然回家陪老婆,晚上嘛,做造子运动,干人伦大事。

所谓造子运动,当然只是借口。

作为一个年前气盛的男子,面对一个千娇百媚的可人儿睡在身旁,若能把持的住。不是柳下惠就是性无能。

不过也不知何原因,长乐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长乐常为此担忧,但杜荷却一点也不急,自己才十六岁,长乐也不过十六岁,还早着呢,在古代生产环境落后,过早生孩子,并非是件好事。

值得一提的还是武媚娘的茶店终于开张了,在李世民下旨封龙井为贡茶的时候,她抓住了这次机会。在西市中开了一家龙井茶轩。

杜荷特应她的邀请为茶轩特地作诗一首,并且亲笔题字挂在茶轩的内侧,以赚声势。

这次他背诵的是刘禹锡的尝茶:“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也是一首应景之作。

本来杜荷大书法家大才子的字诗已经足够引人注意了,接下来龙井被封为贡茶一事,更是让龙井茶的名号传遍了长安。

武媚娘极会做生意,她知道世人对新茶了解不深,未必舍得出大价钱购买。故而龙井茶轩不仅仅只是卖茶叶,同时还卖茶水,卖一些副食品,让人在店里品尝聊天。

茶各有分类:寻常的嫩茶叶次等、碧螺春嫩茶叶中等次、西湖的嫩茶叶上等次,寻常的芽尖中等、碧螺春的芽尖优等、龙井的芽尖最上等,价钱不一,任人品尝。

这只要尝过一次的,几乎没有一个不买些回去品尝的,尤其是上等碧螺春以及上等龙井,更是抢手货。

这两种茶虽然是最贵的,但在长安从来不缺有钱人,这种招待贵客自我引用的上等饮品,正是他们这些交际广泛的人物必不可缺的。

所以卖出去的数量极其惊人,利润以远远的在开酒店之上了。

武媚娘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存货,可到最后依然有不够用的迹象。不得已只能再次提价,并且等量销售,规定一天只能卖出二十盒,以免出现断货的厄运。

茶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已经彻底的风靡了关中一代。

在大唐的上流社会,招待客人若拿不出上等龙井会受人鄙视的,饮茶的风俗渐渐由长安传播向各地。

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武媚娘已经将茶行业转换成了无比巨大的利润,人人眼红的利润。

杜荷月底的分红就得到了恐怖的八万贯钱,几乎赚回了投资,面对这种暴利,武媚娘的眼睛不住的闪闪发光,渐渐的已有了更加远大的梦想。

杜荷看的出来,这未来的第一女皇,赚钱已经赚出乐趣来了。目标已经渐渐往商业女皇这条道路上发展。

这也是杜荷最乐意看到的事情。

这天一早,杜荷早早的来到了军营,罗通以先一步到达,两人聊着营中之事。

罗通突然给他使了一个眼神,让他看后面。

杜荷扭头望去,却见房遗爱垂头丧气的走了过来,一脸的幽怨,似乎有人歉了他百八十万似的。

“怎么了?”杜荷好奇的上前问了一句,他知房遗爱神经大条,若不是遇到了不得的事情是不会露出这般表情的。

房遗爱苦着脸道:“完了,老大,我完了,我这一生就要给我老爹给葬送了!”

杜荷越听越是迷糊。

罗通亦一头雾水道:“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

房遗爱长叹了声,惊秫道:“我爹爹给我安排了一门亲事,对方竟然是陛下的儿女……”

罗通白了他一眼:“美把你,陛下的女人哪个不是如花似玉的,还不知足?”

杜荷却瞪圆了眼睛,高阳,那个在自己成亲那天意图躲在床下欲听欢好声的极品公主,终于要嫁给自己的这位兄弟了?

此时此刻杜荷也不知该是道喜还是报忧。

高阳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婚外恋的先驱人物啊!

房遗爱急得大叫:“什么美啊,明达,这是你不知道。不要以为所有的公主个个都跟大嫂一样好说话,大嫂那是异类,做不得数。就跟大哥说的一样,公主就属一尊菩萨,拿来天天拜得。一旦我娶了公主,再也别想去青楼妓院潇洒了,一旦我娶了公主,三妻四妾的梦想也就不能实现了,一旦我娶了公主,以后行房事还需要她挂灯笼同意。以后我住在公主府,再也没有人身自由,我的幸福也就完了。”他一脸的煞白,气得跳脚却又无可奈何。

杜荷、罗通面面相觑,想不到房遗爱还有如此“高尚”的想法。

罗通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不耻道:“这是你自找的!”房遗爱虽然是他的朋友,但他还是看不惯房遗爱的这种作风。

房遗爱也不以为意,罗通的纯情那是有目共睹,自从他为虞紫玲赎身以后,两人做了许多的事情,终于感动了罗母,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如今他们两人可谓是琴瑟和鸣,恩恩爱爱,不分彼此,罗通更有只爱一人终身不再续娶的誓言。所以也不指望他跟自己是同一类人。

房遗爱拉着杜荷道:“老大,为了兄弟的幸福,你帮帮我吧!”

杜荷白眼道:“这是公主求不来,必是陛下亲自赐婚。圣御下达,谁也改变不了。遗爱,你还是认命了吧!那高阳虽然蛮横无礼了一点,但确实挺漂亮的。只要你能降得住她,应该可算是一段美好的姻缘。”

杜荷觉得有些无颜面对自己的这位兄弟,因为他说出了这辈子最违心的话来。

对于杜荷的话,房遗爱明显呆了一呆,愣了许久才道:“老大,你听谁说陛下将高阳赐给我的?”

杜荷也是一愣,道:“难道不是高阳公主?”

房遗爱用力的点着头道:“我记得清清楚楚,我爹说是陛下的第十六女也是长孙皇后的女儿城阳公主,可不是第十七女高阳公主!”

“不是就好,不是就好!”杜荷也为自己这兄弟松了口气,只要不是高阳那疯丫头,其他的人都好说话。即便再凶,最起码不会乱给人戴绿帽子当龟公。

城阳公主,这名字听起来好像有点耳熟,究竟是谁来着?

忽然他低呼了一声:“城阳公主!”

他脸露惊愕,哭笑不得暗自忖道:“这城阳公主可不就是历史上李世民赐给我,不,赐给那个死鬼杜荷的老婆?怎么都乱套了?自己娶了原来嫁给长孙冲的长乐公主,而原来嫁给自己的城阳公主让李世民赐给了房遗爱,那高阳这个女暴龙会赐给谁?”

他想不出头绪,但也不去想了,管他历史怎样,反正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社会,乱就让他乱吧,只是心底不免为高阳的未来夫婿默哀一下。

第五部 高昌事起 第213章 杜荷意取西域

对于房遗爱的所求杜荷也是无能为力。古代嫁娶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此事李世民亲自下的旨,房遗爱的老爹房玄龄也已经答应,面对这种形势,只凭杜荷又能怎么样?

何况再怎么说那城阳公主也要比高阳公主要好得多了,她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什么恶劣之极的事情记录在案。充其量就是因为历史上那个短命的杜荷站错了位子,成了李承乾的心腹,最后还劝说李承乾暗杀李世民,结果让李世民给砍了,城阳公主也因此改嫁他人,作为公主,她不改嫁,难道还守寡不成?

所以说城阳公主在怎么样也比高阳要好上许多,若推三阻四的,李世民一怒之下,改城阳为高阳,那房遗爱就彻底的悲剧了,当然这事可能性不大,只是胡乱想想而已。

见杜荷也无能为力,房遗爱也只能哭丧着脸,认命了下来。

几乎一整天,房遗爱都显得没有什么精神。一直在想着这件事情。

不过这一到解散的时候,他竟然意外的生龙活虎了起来。

杜荷茫然的看着他。

房遗爱咧嘴笑道:“我想通了,生活嘛,就应该这样,既然躲避不了,那只能去享受了。”

杜荷大感意外,想不到他竟然说出了这么有哲学的话来,怎么听都像后世中的那句至理名言:“生活就像强奸,与其苦哭挣扎,不如躺下好好享受。”

“所以我决定了,在这未结婚以前,利用这剩余的时间好好的去享受,将下辈子失去的,通通先预讨要回来。”

这一句话,房遗爱立刻就暴露了的本性。

杜荷起先还想帮他问问城阳公主是怎么样的人物,但见他已经做了充足的应对方式,也懒得去问了,就让这货自生自灭去吧。

就在他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受到了李世民的召唤。

杜荷来到了甘露殿,见李世民端坐在上方眉头紧锁,看上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似乎有几天没有睡好觉了。

“杜荷见过岳父大人!”他满心好奇的上前拜了拜,难道是因为李建成的余孽有了新得突破进展?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有一件事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杜荷肃容道:“岳父大人但说无妨!”

李世民沉声道:“最近高昌附近的丝绸之路极不平静,往返于中段的丝绸之路连连遭劫,各地商旅损失惨重,直接影响我大唐与西方各国的生意交流,你觉得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这……”杜荷对于丝绸之路并不是很了解。但也略知一二。这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东段、中段和西段。其中东段从洛阳、长安到玉门关、阳关,这里都属于唐朝管辖的范围,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这一块却是西域各国的领地,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这些地方属于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的国家管辖。

丝绸之路说白了就如后世中的跨国经营,赚取暴利,能往返两地的都是那些大商贾。东段、西段自是好说,由大唐以及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大食、波斯等相对较强的国家维护,几乎可保无恙,但中段这一块地方自古都是多事之地。

因为这一块居住的是西域各国各部,他们最难管制,而且彼此间连年征讨,战败者沦落为马贼,专门对于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下手。

中段的好些地方都是商旅的必经之路,只要马贼守株待兔,不愁没有商旅送上门来。

但类似的事情在大唐并不多见,只因李世民是天可汗,可以号令周边异族进行征讨,一有马贼出没。他会立刻动用天可汗的权力,调集附近国家的兵马对于马贼展开凶狠的围杀,以保丝绸之路的安全。

马贼在凶悍,也难敌西域诸国的齐心敌对。正因为这样,商人能够自由往来两地,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给大唐带来了无比丰厚的商业税收。

故而大唐一直以来也相当重视西域的管制,以免坏了这一条有黄金铺成的商业路线。

而今李世民如此心事重重,想必最近这段时间发生了异常的变故,丝绸之路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了大唐的经济繁荣。

李世民此刻来找自己商议,也必是因为在朝堂上没有商议出有效的结果办法来吧!

他摇头苦笑,李世民这也太看得起自己了,满朝文武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侯君集、李绩这一个个的了得人物都没有好法子,跟我商议有什么用?

“这事发生在国外,确实不太好处理。我大唐一不能出兵剿灭,二不知实际情况。唯一能做的只有以岳父大人天可汗的名义,号令楼兰、车师、高昌、焉耆、龟兹、阿克苏等西域各国同时出力围剿马贼。”思前想后,杜荷只能想到这一个死办法,但这办法以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这些人的才智又岂会想不出来?

果然,李世民并没有露出任何意外的神色,这唯一的办法,早就让朝中文武提出来了。

杜荷咬了咬牙提议道:“岳父大人,小婿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说吧!这里只有你我岳婿二人,有什么不好说的!”李世民做洗耳恭听状,让他但说无妨。

杜荷道:“小婿认为我大唐对于丝绸之路的太过于依赖的同时,对于西域的掌控太弱。天可汗表面上可以号令各族,但毕竟只是一个称呼,不是他们真正的可汗。他们惧怕大唐,也许会听从岳父大人的号令。但到底是阳奉阴违,还是什么,谁也不清楚。小婿觉得应该加强对于西域的掌控。”

在唐朝呆了一年有余,对于李世民的一些国策,杜荷也有一定的了解。说李世民爱民如子,这一点也不假。因为在唐朝各类税率是很低的,物品的价格也很便宜,一石米不过三四钱,除非出现天灾人祸,不然几乎不会存有饥荒的现象。

这税率底下,国家的收入自然不高,杯水车薪。所以唐朝主要的财政来源就在于丝绸之路上,谋取的是国外的暴利。也是因为如此,大唐对于西域相当的重视,也格外的依赖,一旦丝绸之路发生异常,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

这不,丝绸之路上出现了蟊贼,李世民这位大唐皇帝就有些寝食难安了。

李世民双眼闪过利芒,杜荷这话等于是劝说他对于西域用兵了。

“西域之事就如一趟浑水,贸然掺和进去未必是件好事情啊!”他不是没有想过对西域用兵,只是心中存有顾及。

杜荷明白李世民的估计,西域的形势可以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若是两个小国互掐,西域各国均不予理会,但大唐却是不同。归根究底,关键在于大唐太过强大,强大的让人莫敢仰视。

因为如此大唐才能够威慑四方,也因为如此人人都在惧怕着大唐,恐惧着大唐。一旦大唐露出攻取西域的想法,意图。那西域的数十个国家必然人人自危,以至于逼迫着他们联合起来同时对抗大唐。

论一家实力,大唐却是不惧,但整个西域联合起来就不可小视了。与此同时南诏、吐蕃这些周边国家未必不会趁机而动。

所以说这实力过于强大。有些时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心中顾及,只在于此,大唐的实力可以战,但不能贸然战。否则的话就会如二战时期的希特勒一样,受到各国各大势力的群起围攻,大唐亦将难以恢复和平了。

大唐百姓刚刚经过隋末大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连番发动战争对于大唐,对于百姓来说都是致命的危害。

想象一下汉武帝就知道了,汉武帝拥有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巨额资产,但最后都因打匈奴而打的海内虚耗,人口减半,大唐此刻远远不具有汉武帝那样的家底,不可能发动他那样的大战。

杜荷阴阴的笑道:“岳父大人,这一点,您也太过正直了。在我们华夏有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有些事情,即便是假的,但只要有人信,他就可以成为真的。只要岳父大人派密探潜入西域散布谣言,说高昌附近的马贼其实就是高昌国的军队,是高昌王麴文泰监守自盗,乔装马贼打劫商旅。人都这样,三人成虎事多有,只要有人说就会有人信。到时候岳父大人可以堂而皇之的质问麴文泰,让麴文泰给一个合理的解释!此事是我等胡乱捏造,他根本解释不了。

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面对我大唐正义之师的讨伐,另一条,全力缉拿马贼,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以高昌国一国的国力,应不至于对付不了区区马贼。所以无论选择那一条,丝绸之路上的安危可解!小婿倒是希望前者,这样我大唐就能够堂而皇之的进兵高昌,在高昌设立都护府,这样更有利我大唐掌控西域!”

第五部 高昌事起 第214章 与李世民小酌闲聊

杜荷出的这个主意给了李世民指点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让他的眼前登时为之一亮,沉吟片刻,发现杜荷这一计除了有些阴险以外,完全可行,不由的笑道:“你小子,这不按照常理出牌的手段,往往却是绝妙的一招。这一点,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比得上你。”

因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队连连遭劫,李世民已经愁得三天没有休息好了。对此满朝文武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他们就算是有通天之能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昌那一带并不归他们管制。面对相隔千里的马贼,他们也是无能为力。

只能让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名义,号令高昌的麴文泰,让麴文泰来处理此事。

李世民早已给麴文泰传下了号令,但并无良好成效,无计可施之下,想到了杜荷。想起杜荷每每在关键的时候,都有新奇的想法能给他全新的感受,常有指点迷津之效。

于是也将杜荷请来,想看一看他是否真的有办法。

起初见杜荷也无良策,也不由的暗叹了口气。但最后通过分析还真让他想出了一条妙计来,又惊又喜,再一次见识到了杜荷的智慧,想到如此英才,为己所用,忍不住高声大笑,赞叹道:“生子当如杜青莲也!”

杜荷让他赞的有些脸红,但也认为自己的本事比那个孙仲谋要大那么一点点。

李世民来回走了两步,道:“贤婿啊!你又为我大唐立下一大功了!”他神色激动,眼前已经出现了一副绚丽的蓝图。

他想着开拓西域已经很久了,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借口。就如杜荷想的那样,西域的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唐不动,他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能够跟唐朝和平共处,进进贡,有命令的时候,办得到的就办,办不到的阳奉阴违一下。反正相隔千里,大唐还真能追究他们的过失不成?可大唐一旦动了起来,在唇亡齿寒之下,西域的那些国家难免会凝聚在一起。以大唐目前的经济情况,可以适当的打一些战役,但支持不住汉武帝、隋炀帝那样发动大规模的征伐。大唐不惧与西域为敌,但也不得不为百姓的民生考虑。

这也是李唐最悲剧的事情,李唐有开拓进取的帝王,也有开拓进取的军事实力。更有开拓进取的名将谋臣,但却独独没有开拓进取的经济力量。正应了一句话,乱后而治,大乱后若不经过经年累月的发展,实在难以发动大规模的战役。

李唐就处在这一情况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