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盗帅-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功上进,完完全全算的上是一个模范妻子。
这一天,杜荷一如既往的找后院练剑,每每这个时候,长乐都会出现在一旁,手中拿着绣帕,静静的看他练武,在他累了休息之际,都会上前为他擦拭去身上的汗珠。整理乱了的衣服,成为了他最忠实的观众。
长剑出鞘,杜荷长啸一声,手中盘龙剑手挽了个花,随着风劲急啸,剑影幻化,从一朵花变成三朵,接着五朵,到最后浮现在长乐眼前的已是九朵,而随着花影出现,宝剑破空挥动,体内的内力不断运转,他的剑也越来越快,到了最后竟然发出“嗡嗡”的声响。
“砰”的一声,杜荷脑中巨震,紧接着一股更为纯净的力量涌入身体,刹那之间,他的心神逐渐完全步入全新的境界:耳边是清脆的鸟鸣,清晨柔和的阳光撒在碧绿的草地上,内心宁静而安详,不用肉眼来看,花园中一切细微的变化都容纳于心,就如长了八只眼睛的感觉一样。
“哈哈!”杜荷高声长笑,欣喜若狂,早已定在瓶顶的内功,在这一刹那间完成了突破。脚尖点在地上,整个人拔地而起,在空中尽情挥舞,一道又一道的白光,剑势来去如电,人影进退如风,老远看去,只见他全身白光缭绕,人影反而有些模糊了。
双脚落在地上,在一旁观看的长乐早已让先前的一幕惊得是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她本就不会武艺,那里见过这番情景。那耀眼夺目的剑芒。几乎映得她睁不开眼睛,直到杜荷收剑而立,才回过神来,轻步走上前去,伸手打算擦拭他脸上汗珠,可手还在半空时,却愕然的发现杜荷神光内敛,脸上额上神采奕奕,整个人看起来,精气十足,别说是汗珠,连疲倦也见不分毫,一脸俏脸,更是反复露出各种神色:惊疑有之,不信有之,骇然也有之。杜荷练了整整半个时辰的剑,连续一个小时的剧烈运动,此刻却面不红气不喘,这实在让她无法相信。
杜荷却顾不得她的表情,一把将长乐搂在了怀里,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大笑:“长乐,你真是我的幸运星!又托你的福气,我的功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楚留香留下的“五气归元”功法共有九层,每一层都是深奥神妙,同时也异常难练。每一层有一个瓶顶,只有突破瓶顶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后世中的杜长天八岁开始练功,凭借过人的天资,在三十岁那年练到了第七层,成为盗帅后,五年中突破第九层,达到了来无影去无踪的境界。
但转世以后,情况有些变了。
杜荷的身子根基太差,才十五岁就让酒色掏空了身子,更主要的还是过了最佳习武的年纪,根骨基本已经定型。固然,他能够凭借自身的经验,少走许多弯路,让自己进步神速,但每每遇到瓶顶的时候,想要突破却千难万难。
尤其是最近事情繁忙,先是负责抓捕李建成的余孽,后来又忙着造纸、造活字印刷术,最后又是造刀,使得他的武艺好一段时间都是原地踏步。
以往杜荷六点起床练武,没有什么进展,如今让长乐所激,天天四点不到起床读书练武,这才让他重新对瓶顶展开了冲击。
终于在今日,成功的突破了第一层。如今想起来,也觉得事有凑巧,当初杜荷用这具身体初学“五气归元”入门篇的时候,因为长乐晕厥,他一口气抱着她独闯皇宫,以至于内息耗尽,激发了人体的潜力,进入第一层,如今却又在她的激励下,突破了第一层,抵达了第二层。
虽只是第二层,但“五气归元”是何等神妙,不过第一层就让他由一个被酒色掏空身子的废材成就了今日的杜荷,更何况是这第二层?
至于第三、第四以致第九,更加不要说了,只要进入第九层,几乎等于是无敌的存在——即便打不过,也没有人追的上。
两次突破,都因长乐,所以他才有长乐是幸运星一说。
长乐不太明白杜荷说些什么,但见爱郎如此高兴,也跟着开心了起来!
最后吼一声,我大唐盗帅也有盟主了,小树哥威武,耳环这掌门也威武下!
第四部 余孽 第209章 陪长乐回门
归宁是古来就有的习俗之一,其实也就是回门,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自迎亲始的成婿之礼,也至此完成。
在与长乐成亲一个月后的第一天,杜荷不得不与长乐一起去皇宫拜会李世民这个准泰山了。临行前,忽的想起了武媚娘的事情,也在礼物中加了一些上等的龙井茶叶。
这长乐公主回门不得不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宫里宫外都忙活开了。
杜荷、长乐这一抵达宫外,立刻有了迎接的兵卒将他们迎到了立政殿。
李世民、长孙皇后早已在大殿中等候了,四周还有这一票皇子公主,大的小的一应俱全。最大的李承乾已经有个四岁的娃儿了,最小的衡山公主才三岁多一点。
这四岁的娃儿,叫三岁娃儿姑姑,很好,很有创意!
杜荷看着一旁站着的衡山公主,有些恶意的想着。
不过两旁的皇子公主都是小人物,唯有最上方的两位泰山,才值得此刻他们在意的。
李世民正坐在殿中,看得出他也很激动,那眼睛直愣愣的望着长乐,似乎想将她继续含在嘴里似地。那眼睛看了不看杜荷一下,似乎还再为他“抢了”自己的宝贝女儿感到不岔。
长孙皇后眼眶也有点红红的,不过她大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杜荷的身上,红红的眼中露出了满意赞许的笑意。果然,这丈母娘还是疼女婿比较多一点。
“女婿杜荷拜见岳父大人,岳母大人!”杜荷当先拜了下去,随即长乐也跟在后方跪下拜道:“孩儿拜见父皇母后。”她的眼圈红红的,自幼在父母翅膀下长大的可人儿,还是第一次离家如此之久。再次拜会双亲这眼睛里难免会进一些“沙子”。
“上茶!”两太监送上了茶水。
杜荷分别将两杯茶递给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李世民哼哼了一句,有些不情愿的接过了茶杯,长孙皇后却一个眯眼劲的直笑:“好女婿,好女婿!”
轮到长乐敬茶了,长乐这手拜没有抬起来,李世民却先一步的接过了茶杯,那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看的杜荷直翻白眼,这是什么人了,差距咋那么大哩?
“世上有人妻控、妹控、御姐控,这李世民一定是女儿控。”杜荷在心底诽谤着。
“好了,都起来吧!”在他们一起拜了三拜后,李世民发话了,一把将长乐拉倒近前,问道:“闺女,这臭小子可有待你不好?看你……一个月没见,都瘦了!”
杜荷听了这话,只差没气背过去,这话说得,好像自己在亏待了长乐一样。长孙皇后却在这里时候,让他上前了几步,细细的端详着,慈祥笑道:“成了亲,感觉就是不一样了!”
听了这话,杜荷也挺了挺胸膛,本来十六岁的娃,脸上始终脱不了一点孩子气,但成亲圆房了以后,孩子气渐渐消失了,加上昨天突破了“五气朝元”的第一层瓶顶,让他功力进步不少,气质再度起了变化。人的精气神大幅度提升,本来就是一个大帅哥模样的人物,现在看起来更加的有气质了,是属于万人迷的那一种。
“看这臭小子的德行!”李世民也察觉出了杜荷的异常,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能将一切归功于他成为男人,成为了一家之主的蜕变。
杜荷作为次子是没有权利,继承杜家家业的,成亲之日,离开杜府之时,他已然如离开双亲的幼虎,需要自己取得百兽之王的威名。
“父皇,孙思邈神医说了,人总是熬夜对身体不好,你看,你眼睛布满了血丝,一定又有几天没有睡了吧!”长乐一脸的关心心疼。
杜荷也看出了李世民确确实实有一股倦意!
李世民拉着长乐的手,轻抚着:“还是长乐最贴心啊!哼……可惜便宜了那臭小子!”说着没些不甘心的瞪了杜荷一眼。
杜荷无语,直接无视,也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在婚前,李世民还以一口一个爱婿的叫着,这婚后却不给自己好脸色了。原来他在心疼,他在嫉妒,自己宠了十多年的宝贝女儿,这个最贴心的宝贝女儿却成了他杜家的人,成了他杜荷的老婆,想通这点,咧嘴得意的笑了起来。
这时一旁的小兕子道:“爹爹是因为不想在姐姐姐夫回门这天让事务缠身,连续干了两晚上才抽空出来的。”
小兕子年纪不过五岁,自然不会说谎。长乐听了,眼泪水再也忍不住的流了下来,杜荷也有一些意外,露出了想不到的神色,历史记载的不错,长乐果真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了。
李世民为她抹去泪水,道:“好闺女,别哭了,还不带着你的夫君还会一下几位兄长?”
长乐抹去了泪水,与杜荷一起拜会一干李家宗亲。
这第一个拜得自然是大唐的太子,李承乾。
因了长孙皇后的请求,李世民将魏征派给了李承乾作为老师。这一段时间下来,李承乾乖了许多。李世民看在长孙皇后的面子上一直也没有提出废太子一事。到底心里怎么想,就不知道了。
杜荷还没有走到李承乾的面前,李承乾也以上前一步,热情的道:“孤在这里祝贺质妹找到好归宿了!”
李承乾在笑,笑道有些虔诚,似乎已经放弃了所有的成见。不得不说,他的演技有了十足的进步,上一次道歉,杜荷还能看出他是在作假,今日却有些懵懂了,完全看不出来是真心还是假意。
只是以李承乾的性格,他真的会放下一切前仇旧恨?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莫要这么说,你可是我质妹的夫婿,与她一起唤我一声大哥便可。前事确实是我的不对。孤年轻气盛,不能如父皇一样,虚心纳谏,以后若孤还有错处,望妹婿不吝指教!”
“殿下客气了!”杜荷神色未变,但心底却有些肃然,太子似乎改了很多,心机比以往更深了。
第四部 余孽 第210章 余孽未平
“难道是因为多次受到了打击责罚。开始学乖了?”杜荷看着自己的大舅哥,有些恶意的想着,但嘴上确很虚伪地跟这位太子哥谦虚恭让了几句。
虽然对于李承乾,心底依然有些讨厌反感,但这门面上的礼节还是不能丢的。
对于杜荷的谦虚恭让,李承乾更是表现相当的热情,一副相见恨晚的模样。
见到这一幕的长孙皇后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觉得自己的儿子确实改过了。在她身旁,李世民的那表情就有些回味了。
在李承乾下手的是老三李恪,李恪一身穿着便服,站在那里气势不凡,杜荷看了看他,又瞄了瞄李世民,发现他们两人确实不是一般的像。
李恪上前一步祝贺,那一言一行,都能够体现出自己的真诚,令人如沐春风。他的眼神和举止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气质和威势,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李世民。
不过,双方的差距还大得很呢!
别看李世民平时嘻嘻哈哈的,但这可归功于平时的放纵,一旦面对重大事情的时候。那严肃的气势可以逼得的人说不出话来。
杜荷打量着李恪,在心底评价着。
李恪笑着打趣:“长乐妹子,有了情郎可别忘了哥哥,有空可以到我王府上坐坐,陪你三嫂聊聊。对了,前些日子三哥猎了一只长相古怪的兔子,回头让人给你送去。”他们不是同母所生,但长乐为人友善,不喜与他人争,在所有公主中是人缘是最好的一个。
长乐最喜欢猫兔一类的小动物,听李恪打到只长相古怪的兔子,眼睛登时亮了起来。
接下来的老四李泰,这关想着,杜荷就感到压力很大,有些头疼。跟李泰接触的不多,也不过就是几次,但这家伙太会缠人了,也过于的热情,每一次都是让他有股打人的冲动。
但这一次李泰的态度让杜荷深感意外。
因为他没有如以往一样靠上来勾肩搭背的,也没有露出那幅我是未来的太子,想招揽你,跟着我混会有前途的傲慢神色。那圆鼓鼓的脸上有着一些复杂的表情,似乎想上前亲近,但又有一些抵触,在忌惮着某些东西。仅仅只是说了几句客气的话,也不知心底想些什么。
杜荷也隐隐感到些许奇怪,李泰数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大唐。对于那些和文人才子,很是敬重。自己虽背不下任何一部儒家经典,但在世人眼中也是一位相当了得的名士才子,更何况自己如今在朝中也算得上是站得住脚跟的人物。以李泰的本性,更是因该拉拢自己才是,可如今……
他的这幅模样,不得不让人深感奇怪。
余下的诸位公主王爷也一一见了礼。
除了齐王李祐有些猖狂外,其他的人都表现的相当好说话。
杜荷也见到了历史上未来的唐高宗李治,由于在宫廷里有一个惯例,皇后嫔妃是不允许自己养皇子的。所以李治也不住在立政殿而是在别的地方。皇宫内宫,嫔妃居住之所,闲人不能在里头随意闲逛,所以这还是他第一次与之会面。不过此时此刻的李治还是一个抢自己妹妹糖吃的小屁孩,实在看不出有多少能耐。
对于每一个皇子,杜荷都不表现的过于亲热,但也没有变现出任何的冷淡,只是最寻常的君子之交,平淡如水。
他人未必看得出门道,但李世民眼睛却眯了起来,哪里还看不出这其中的端倪。
作为大唐皇帝,作为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千古一帝。对于几个儿子的明争暗斗又岂有看不出来的道理?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这种事情,再难处理不过的。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火,也懒得去问。
但一众大臣也掺和两人进去,这就让李世民的心底很不是滋味了,看着一个个分班站列的集团,就觉得碍眼,总是再想:“朕才四十不到,至少还有二十多年的大好年华。你们不来巴结朕这个皇帝,却跟小辈一起争太子,这岂不就是在咒朕早死嘛?”所以,那一个个事先站好位子的大臣,没有一个得到升迁的。
李世民见杜荷明摆着不想介入几个儿子的胡闹,知他识趣,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道:“这臭小子处处表现出异于年纪的城府干略,确实是个可塑之才。”
拜会了一干王子公主后,李世民、长孙皇后让杜荷长乐坐在他们的身旁,聊着家常。
长孙皇后说的有口渴的迹象,侍婢在恰到好处见送上了一杯茶来。
杜荷心中本就挂念着武媚娘的托付,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见这一幕,心道:“天助我也!”
“原来岳母跟我爹爹一样,也爱这一口!”杜荷故作漫不经意的说了一句。
长孙皇后笑了笑道:“习惯了。当年孙神医给本宫看病的时候说:灵芝、人参、燕窝等药性太重,本宫自幼体质弱,吃这些大补之物,不但无益,反而不利于身子的吸收。随后又说茶可固本培元。增强体质,对身体大有利处。这一喝就喝了七年。说来也怪,这茶看似平淡无奇,但本宫自从改喝了以后,身体却明显精神许多,以往头晕目眩的小毛病都不见了。”
杜荷笑道:“正好小婿在前些日子得到了一些上等的茶叶,我爹自从喝了以后,市面上盛行的所有茶叶都不入他法眼了,每日无茶不欢。小婿听说茶是茶为万病之药,可以明目提神,对身体有益,所以也带来了一些。”
“竟有这等事?”长孙皇后眼中一亮。
李世民也来了兴趣,叫道:“来人,将驸马送来的茶煮了,朕也尝尝能让杜相都为之沉迷的好东西!”
杜荷这一听煮,也知他们误会了,忙道:“小婿带来的茶与你们平常喝的有些不一样,你们喝的茶叶是煮的,而小婿带来的茶叶却是泡的。”
看着一头雾水的两人,杜荷让人将茶叶取来,然后用器皿亲自给他们泡了杯茶。
浓郁的茶香茶在大殿里弥漫开来,让人欲醉。
李世民、长孙皇后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看着杜荷手中的器血。
“是茶香。”长孙皇后喝了七年的茶,对于这种味道情有独钟了。
炒茶与煮茶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茶叶即便是将它煮烂也无法发挥茶叶的一半味道。
面对这种泡出来的茶香。长孙皇后第一个忍不住了,端起茶杯来先放在鼻间闻了一下,然后轻饮一口,含在口中慢慢咽下,闭目沉思片刻,脸上绽放出足令百花怒放的笑容拍,轻叹一声道:“太妙了,简直太美妙了,这味道让人深深的陶醉其中,不,应该说是沉溺其中。但是茶香中却还有一种奇怪的微苦沁人心脾,让人在沉溺的同时还能保证心神的清醒,过后却感香甜,滋味无穷,让通体舒泰,实在太好了。”
李世民听长孙皇后如此赞叹,也浅酌了一口,也不禁动容赞叹:“想不到世上竟然有如斯美茶,与之相比,朕以往喝的那些贡茶味同嚼蜡。”
殿中的王子公主见李世民、长孙皇后如此推崇,纷纷露出了想尝尝味道的想法。杜荷将泡冲的方法告诉了宫女,让宫女给殿里的皇子公主们冲上一杯。
宫女奉上了茶水后,人人迫不及待的端起茶杯饮了起来,那独特的滋味也让他们目瞪口呆。茶这东西在汉朝时,上流社会已经流行了,只是因为滋味不佳,可有可无,所以无法大规模的流传。
他们这些皇子公主出生高贵,自是不用多言,茶他们不是没有饮过,但滋味如此的上等龙井,却是他们想也不敢想象的。
“荷儿,喝了这茶。本宫以后只怕再也喝不下别的茶了,不知这茶叫什么名字?哪里可以购得?”女婿半子,长孙皇后对于杜荷这女婿满意之极,直接如他妈的章氏一样,改叫他“荷儿”了。
杜荷笑道:“这茶叫西湖龙井,是我一个朋友发明的新茶。现在还未上市,估计在这一个月里应该会在市面上流传了。她送我许多,本意是想让我给她打打名气,提升一下知名度。小婿见她给我茶确实是好茶,这好东西理应大家分享,也应承了下来。”以李世民、长孙皇后的贤明,只要擦一点边,他们就能够参透其中关键。杜荷索性也不隐瞒,直接将用意说了出来。
李世民、长孙皇后听了也不以为意,只笑赞杜荷的朋友会做生意。
李世民随后下旨道:“此茶滋味无穷。朕特封为贡茶,让你那朋友每月都上贡一些于朝廷,以抵税收。”
杜荷开心一笑,这贡茶一封,也就不怕这茶没有买家了。
聊了片刻,突有一人求见,李世民的贴身护卫李国洪大步走进了大殿,在李世民的耳旁一阵耳语。
隐约间,杜荷听到几声:“乱党”、“少主”、“招供”之类的字眼,余下的丝毫听不清楚了。
但杜荷很明显的发现,李世民的脸为之一变。
“你们先聊,朕有些国事,需要处理!”留下了这一番话,李世民匆匆的离去。
长孙皇后不以为意,继续拉着杜荷他们闲聊。
杜荷却有些心不在焉,有一句没一句的应付着。
他并没有听清楚先前他们的话,但是那几个字眼却好却是关键字!
“乱党”、“少主”、“招供”!
若无意外“乱党”是指李建成的余孽;“少主”应该是被擒的人的头目了,至于“招供”很可能是因为那些余孽受了三四月的严酷刑法,终于承受不住招供了。
只是李世民的神色有些不自然,不会是其中横生了什么变故吧!
他智商极高,所以很爱多想,这思绪衍生,许多念头闪过,有股不好的预感。
在李世民走后没过多久,李世民让李国洪亲自请他前往甘露殿一会。
杜荷苦笑,心知事情怕是跟自己料想的一样的。
这近乎十一年的谋划,暗中发展,这群余孽的力量只怕没有那么简单。他所捣毁的,恐怕只是他们驻扎在长安的一个据点,并非是他们真正的老巢。
他如此想着,不知不觉中以来到了甘露殿。
“见过岳父大人!”杜荷见李世民表情严肃,眉宇间有着浓郁的煞气,心中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设想。
李世民沉声道:“你还记得前段时间你抓到了那群叛贼?”
杜荷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李世民续道:“那群人嘴巴死硬,朕让人整整对他们用了上百天的酷刑,这才撬开了他们其中一人的嘴,得知了一些事情。”
杜荷依然没有开口,李世民既然将他叫到这里来,问与不问,结果都是一样,李世民都会将一切告诉他的。
“息王之子李复成并没有落入网中,如今依然在外,逍遥法外。”李世民确实说了,但这话对于杜荷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怎么可能?”他低呼了句,神色也为之动容。
之所以他们能够放松下来是因为他们擒住了贼首,那群余孽只要没有一个能够号召天下的有利口号是不可能与如今的大唐对抗的。
故而只要李建成的儿子落网,余孽自然名存实亡。但若李建成的儿子尤在,即便将他们的实力被一网打尽,依然可能东山再起。
“真的!”李世民万分肯定的道:“这个消息已经得到了证实,你擒来的那伙人中并没有息王之子,从一开始,你就被算计了!”
“抱歉!”杜荷虽然道歉但依旧不知自己错在哪儿。
李世民摇头笑道:“这是天意,与你的计策无关。并非你的罪,你的计策,可算完美。”他顿了一顿,续道:“只是在你行动的前几天,因为出现了什么重大事故,李复成与一个叫做雷虎的人早早的离开了。从一开始,他们就不在那座据点里。”
“既然不在,那为什么如此大费周章的……”他话未说完,神色以是大悟。
原来如此,那群贼人见魏峰云的出现,立刻意识到全盘皆输,他们必死无疑。故而大费周章的让人冒充李复成逃跑,以偷梁换柱的伎俩,假装李复成被擒,好让真的李复成能够逍遥法外。
这也就是李世民说自己让算计的关键所在!
第四部 余孽 第211章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想明白这点,杜荷顿觉十分恶心。那感觉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太让人郁闷了,也太让人无语了。若是对方识破了计策,那也好说,能够证明是自己技不如人,输得不冤。可对方完全没有识破自己的计策,面对自己的布局,他们根本毫无防范之心。
想起自己费尽心思,冥思苦想,耗时近月,几乎将头发想白了的绝妙计策。却因为那头目临时有事,离开了别院,从而躲过一劫。就好比中了三百万,彩票却因掉入茅坑,让水冲了一样。明明是到手的东西,都因为意外而告吹。这样的结局实在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那可问出他们的藏身之处?”不过此刻杜荷也无暇继续感慨,表情跟着严肃,这李复成的存在绝对是藏在暗处的一把利刃,随时随地都能够给唐朝带来莫大的危害。
尤其是唐朝以开拓进取而闻名,接下来会有许许多多的战事,万一在唐朝大军攻伐在外之际。李复成在背后来了一下,煽动百姓造反,让大唐首尾难顾,这危害绝对是无比巨大的。无论如何,这股深藏在暗处的势力,绝对要剪除,不能留有后患。
李世民也猛拍面前案几,愤愤不平道:“那群叛贼,嘴巴硬得很。用了三个月的酷刑,个个都被打得奄奄一息,可唯有一人承受不住招供了,而且地位不高,知道的并不多。尤其是对于巢穴,更是一无所知。李复成的逃脱,让朕如锋芒在背,不可不除!朕让你来,是想问一问在擒拿他们的时候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地方?尤其是可以分辨他们身份来历的细节,看一看还有什么遗漏之处?”
杜荷低头细想,别院里的情形如放电影一般,一一在脑中晃过,从跟踪魏峰云开始,到包围巢穴,然后发动进攻,占领巢穴,最后搜索巢穴,一点一滴都没有放过:脑中的景象出现了一栋坐北向南的楼房,楼房里杂乱无章。任何可以藏匿人的地方都让房遗爱野蛮的翻了一个底朝天,衣柜砸烂,翻到在地,连床也断为两截,各类衣服、被褥散落一地。
衣服?
忽然,杜荷脑中灵光闪动,突地亮了起来,低呼道:“南方!”
“怎么说?”事情都过去那么长时间了,李世民并不指望还能从杜荷这里得到什么,只因事关重大,所以才多此一问,现意外听他真有发现,更是为之大喜。
“此事小婿也不敢肯定,但有这个怀疑!”杜荷整了整思绪道:“还记得当初为了不留下漏网之鱼,小婿多次将他们的那所巢穴进行反复检查搜索。在别院的北面有一处大气的楼房,最为惹人注意,里面的摆设也最为豪华!”
“这应该就是李复成的房间!”李世民插了句话!
古人南尊北卑,以东为首,西为次。所以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也要建在皇宫的东侧。
大户人家造房,主房大多都建于北方,就是常说的坐北向南,将主房向南面建造,能够住在主房里的人通常就是主人或者首领。
杜荷续道:“小婿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对那里的检查尤为仔细。在地上小婿发现了几件上等丝质制成的换洗衣物,当时也不以为意,现在想起来却有些古怪,那布匹的质料是少见的八蚕丝。”
八蚕丝是唐朝丝织品的一种,唐朝的丝绸大多产于两地,分别是江南与巴蜀,还有“蜀桑万亩,吴蚕万机”的说法,来形容这两块地方蚕桑纺织业的发达。但因为地域不同,技术不同,两地所产的丝绸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蜀地盛产蜀锦、罗绫、锦绸、交梭、弥牟布等丝绸布匹,而江南盛产丝葛、丝绵、八蚕丝、绯绫、纱、编绫等丝绸布匹。
在江南盛产的这些布匹中,八蚕丝属于较为罕见的一种丝织品,它是纯蚕丝织物,面料风格雅致,质地紧密,结实,纱孔通风,透凉,穿着舒适,凉爽。
这种衣服十分难得,而且造价很贵,因此市面上流传的并不多,而且因为地利不便,长安的丝织品行业几乎都以巴蜀的为主,远在江南丝绸则盛行于中原,只有个别能够传入关中。八蚕丝造价极高,而且不能御寒。在关中并不适用。所以并未在关中流行。
南方气候温和,却是穿这种八蚕丝的好地方。
李复成的衣柜里有八蚕丝这类的丝织品,有极大的可能是从南方来的。
李世民听此缘由,哪里还不明白,个中原委?八蚕丝他也从南方上贡的土贡里收到过,知道那玩意夏天穿起来却是舒畅,可关中一代夏季虽热,但春秋冬三季偏于寒冷,并不适合穿八蚕丝做的衣服。
也点了点头,杜荷分析的合情合理,但这合情合理,并不能成为关键所在,只要有心购买,这八蚕丝还是可以买的到的。
“这点只是原因之一吧!”李世民相信,杜荷既然说了南方,一定不会只有这一点点的证据可能。
杜荷笑着点头:“小婿认为南方的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岳父大人并不重视南方,对于长江南岸的管治有些放任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