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唐-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画又喝了一声:“拦我者。”

“死!”士兵眼中全部冒起了血光,都杀了那么多人,那个士兵身上不带着浓厚的杀气。

“杀!”王画喊了一声。手中大锤举了起来,往前面一个士兵身上砸去。这个士兵一看不好,连滚带爬,跑到一边去了。

真杀。一个个也真吓着。自动让出一条道路。

王画来到辕门再次暴喝道:“一群孬种!”一锤砸下去,辕门轰然倒地。

这群士兵气疯了,这简直是一群疯子,挡你你真不顾是自己人,立即就要动手。不挡你又说我们是一群孬种。这人讲理么?

崔小板子嘴里还在讲着威胁的话,王画就象没有听见一样,来到城门前,喝了一声说:“抬棺。”

死了许多人,也不能在城里面掩埋,一个个找了一些偏僻的地方,藏着。如果城破了,大家一道死,没有区别。如果得救了,让他们魂魄有一个好的安息地方。这也是王画的安排。当然他更有他的用意,只有每天看到这些死亡的亲人,才会激起生者的斗志。虽然这做法有些惨忍。可只有这惨忍的做法,将百姓斗志激发到极点,生者才有更大的生存机会。

一具具死尸抬了出来,没有几具有好的棺材,就躺在木架上,上面蒙着一张白布,算是简易的灵柩了。有的因为死亡时间长,都发出剧烈的臭味。可老百姓不管了,三四万百姓黑压压地有的抬着,有的看着灵枢放声大哭。

王画将崔小板子往地上一放,喝道:“你是不是大周守卫百姓,保卫边疆的将军!”

崔小板强词夺理,反驳道:“那是你们熊都督的责任,与某有何关系。今天折辱之侮,某记好了。”

“我明白了,代州与忻州不是一个国家,你守卫你的国家,熊都督才是守卫大周的将军,对不对?”

“请你不要混淆视听,我守卫是忻州,不是代州,与国家有什么区别!”

“那么你意思就是说,生在边关的百姓就是贱民,他们该当为腹地百姓做挡箭牌的!岂有此理!老子请你调一些救兵前来,你居然公报私仇,导致那么多百姓与士兵牺牲,坐失了十天前大好的战机。还在呱呱其谈!我让你谈!”王画说完了,一个大耳光扇过去。

一嘴大牙喷了出来。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打长官。”

“打长官,这才是一个开始,这一次官司打到皇上面前,我也要为几千牺牲的繁畤百姓,几百个手下,还一个公道。”说完了又一个大耳光扇过去。

看到长官受侮,忻州士兵再一次围上来。王画说道:“各位兄弟,他们胆敢再上前一步,第一箭射天,第二箭射人。”

听到他这一声喊,不但几十个士兵举起弓箭,老百姓也丢下担架上亲人的尸体,有弓箭武器的立即拿了出来,没有的进城去讨武器去了。老百姓不是愚人,只是他们没有接受多少知识,所以见识短一点。但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还是能分别出来的。这是都尉在为他们死去的亲人讨还公道。如果没有这个都尉,他们城早破了,更没有这么多人幸存下来。

看到这里,其他各州几个都督,与都护,长史,一起过来解劝。

王画说道:“你们休要劝,否则连你们也自找无趣。”

其他都督相互看了一眼,这个人枉称了天下才子,怎么做事这么浑呢?

王画将崔小板子头按了下去,脚踩在他的后腿上,让他跪下来,然后说道:“送死者归天。”

一起才明白过来,让崔班下跪为死者谢罪。

但心里都清楚,崔班与王画的过节,这一次崔小板子做事实在不乍的。也不是让你亲自拼命,随便支援一两千士兵前来,事情做得也漂亮,就是王画城破了,失败了,也没有话柄给人说。至于忻州兵力紧张,抽不出来,就是三岁小孩子也知道是骗人的鬼话。这个辱更是自找的。

不但如此,现在整个繁畤百姓民情激荡,能不激动吗?他们平时税务也不少交一点,可是大军入侵时,居然还是他们自己拼命,这是那门子理。如果强行解劝,弄不好今天就出大麻烦了。好象这个王画也不愿省事。得了,就是与崔小板子交情好,也装聋作哑。

崔小板子这外号来历,也是因为他身材矮小,现在折辱之下,都差点气晕了。

还没有完。

小玉真跑出城来,来到崔小板子面前,再次三个大耳光:“你还孤的邢侍卫,赵侍卫,还有三黑子。”

三黑子就是当初夺下她刀的府兵。几个侍卫也因为全城人在拼命,坐不住了,跑到城头应战,牺牲了两个人。孤?崔小板子一听差点再次昏过去,他这才明白,为什么相王在命令中再三提到,要找到王画以及王画身边的一个小姑娘。当时他就是没有想起来,甚至还希望繁畤城早点被突厥人攻破,将这个王画杀死,他才开心。

并不笨,这一次只是小看了此事的影响,可猜出小玉真的身份,头皮都麻了。这次祸闯大了。

小玉真揍了他,他还得乖巧地说:“臣不知郡主在此,救援来迟,请郡主恕罪。”

可怜一嘴大牙让王画打掉了小半,说话不关风,脸上更是流出斗大的汗珠。担心的。

第二十五章 迎

百姓渐渐抬着尸体一个个离开了,王画才一脚将他踹开,说道:“看到这么多人死了,你应当有些羞愧之心!”

遭到这样的羞侮,崔小板子连拼命的心都有了。可有一个小玉真在一旁站着,小玉真问题也不大,她身后还有一个相王。如果早在四五年前,问题也不大,老武恨不能将她儿子全杀光,这样才能安心呆在皇位上。现在年老了,手软了,皇太子也立了。可也不能小看这做过一段时间傀儡皇帝,如今的相王。老武先立相王为天马道大元帅,虽然未行,再封他为左右羽林军大将军,再封为太原牧,充安北道行军元帅。就是皇太子都没有他现在得势。

灰溜溜地逃回军营,将营门一关,不好意思见人。

王画追上送葬的队伍。就埋在县城不远处一个荒山岗子,死的人也太多了,有的尸体都开始腐烂,必须立即掩埋,于是就这样裹着一层布,开始埋葬。但王画拿来了名册,一笔一画地写着每一个人的姓名,什么功绩,有一半百姓击毙或者抓获过突厥人的。

天就黑下来,王画这才开口说了一句话:“点火把!”

又开始借着火把写字。

这是他唯一做到的歉意。这一战,达到了他的政治目标,可这一战的过程他没有想到,也不想要发生。虽然他也是一个果断的人,但与那些无耻的政客相比,还是差了许多。

也许不因为他的报恩,使突厥人对他产生仇恨,繁畤百姓遭受的压力更小一点,可这也分散到代州,会有更多的百姓遭殃。但道理不能这样说,这样说的话与崔小板子,并无差别。

他在恕罪,山岗上不时传来低低的哭泣声。

二更过了,三更过了,王画还在写字,看到他这个样子在糟糕自己。就连崔班带来的士兵都感到羞愧,一个个低下头。

崔班更是后悔,当初看到繁畤突厥士兵少,又经过熬战,分过来的兵力多,争着到繁畤。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冒着一点风险到代州。天亮了,他的护卫告诉王画的事。这是几千个死者的名单,王画写到现在才写了三分之一。写好了,立即让请来的石匠刻碑。至于工钱,王画再次让孔黑子亲自出面,到青山沟取钱了,一共是三万贯。

这些钱不但用来付工钱的,还有后继的救济,这是王画又一次恕罪。

老百姓不知道当初在太原发生的事,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再一次对王画感恩。

崔班一看情况不妙,得,我还是回去吧。将军务交给了长史,反正斥候回来禀报,突厥人真的撤退了,连代州城下的突厥大军也撤走了,正在向外关行军。繁畤没有大事了。

他刚想走,熊克己带着十几个卫兵骑着马,奔了过来。一下子将他拦住,隔着马将他衣领揪着,说道:“你还是人吗你!王都尉请求支援不发兵就算了,连某再次请求,还是一兵不发。现在看到这满县人戴孝,是不是很开心!”

说完了,将他衣领松开,再次恨恨道:“某现在才真正认清你的真面目,也认清你们七姓所有文明之世家的真面目。以后某绝对不与你们七姓中任何一人打交道!”

众将听了愕然。这些情况现在洛阳传开了,但前线反而不知道内幕,都是接到八百里加急,带着一半左右的军队赶过来的。再次将视线集中到崔班身上。王画职位低了,请不动他还情有可愿,可是熊都督请他就是两回事了,按照唐朝军规,如遇战事,可以请求互相协助作战的。

当然,如果只是王画本人,还好一点,大家看在同事份上,将事情大而化小,小而化了,或者如同崔班心中所想,城破了更好。然后出兵做做样子,这事也过去了。

现在有了小郡主在繁畤,城破了,崔班更倒霉,城不破,同样也倒霉。

一起看着他,就象看着一只老鼠一样。会传染瘟疫的。真会传染,现在有可能这个人现在还是三品都督,几天后什么就不是了,甚至相关的人都要倒霉。军方也有政治斗争,想想黑齿常之、程务挺,这些将军,每次处死一个,牵连的部下有多少?就象王画那个师父,薛仁贵的“记名弟子”,孔黑子,算是一个无关的人,都被人眼红军功,借着黑齿常之的事,逼得逃亡。

这个人谁敢碰?

崔班知道大事不妙,连忙回去,这回不是逃避了,而是利用手中权利,发出各个八百里加急,写信求助各种关系。可是接着各种打击随之而来,首先崔家向外宣布,将他逐出门外,并且三大家族共同向繁畤牺牲的百姓道歉,拿出五万贯钱,援助受害民众。

然后朝廷下旨,捉拿他赴京调查此案。立案了,就差将他捉拿,戴着枷锁进京。其他各州将领听了一阵心寒,爬到这地步,都是人精儿,不然为什么孔黑子总是爬不上去?这是杀鸡骇猴,这一次朝廷对其他各州将领畏敌,行军缓慢也是不满,但不能全面打击。因此将重点放在崔班身上。

不但他倒霉,跟着他后面帮他策划的一套班子,全部得要倒霉。想一想,朝中的二张,能放过这次机会。崔家这次估计又要大出血,才能撤底摆平此事。而且还输了面子。

王画听到这个消息,不语。连崔家的支援,也没有表态。这是应当的!

王画不想争这个面子,有了五万贯钱,这次繁畤百姓会有更多的家庭,从失去亲人的困难过走过来。但三家做得还是虚伪之极,合三家之力,竟然只拿出五万贯钱,算什么?他不知道,这一次三家才肉痛到了家,不是这笔钱,是在京城的损失。因为老武放出话了,砸得好,不但李裹儿,就是李氏还有一些皇室弟子,心中也愤愤不平,居然连我们李家的人也敢坑害。好了,那几家店砸不说,门也打不开了。

生意肯定要做的,但如何做得商量,至少目前是不敢开门营业。这个损失更大。

可崔家这样,做在民间中,却渐渐将此事不利的印象,扭转过来。

还有一家,王家,这一次做得更低调。悄悄地将各种物资调到繁畤,大概怕他诘难,连面都不露一下,就发放到百姓手中。王画看着这条消息,再次冷笑:“想暖我的心,或者又有什么用意?七姓,这个仇是结定了。管你什么王家、崔家、郑家,或者目前还没有直接卷进来的李家、卢家。我会让你们感到很痛很痛。”

这是新仇,还有旧恨,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无法弥补。

但王画一直对此事不动声色,他在做一样事情,教导百姓制墨。繁畤虽然在边境,可是墨块小,运输成本很低,如果大量批货,都可以忽略不计。繁畤另一个好处就显示出来了,树多,老松也不少。这是制墨的最关健材料。

反正这一府府兵散了,剩下来的府兵,人数少,朝廷好安排,相信这一战过后,他们都能得到升迁的机会。包括他自己,再留在繁畤县城的可能性很小了。

现在告诉百姓一项技术,也让他们以后多条谋生的机会。也许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技术的流失,一旦大世家得手,集中资源,繁畤百姓制的新墨有可能会淘汰。可这几年内,多少会弥补他们一些损失。

现在王画带着赎罪的心理。

得到了具体消息,老熊是心服口服,他立即将整个过程上奏。

老武接到奏折后,松了一口气,王画心里不觉得,可老武心中有数,现在王画越来越有出息了,老武却在心中产生一个想法,是朕一手培养出来的。就是老狄的准学生,也是朕授意他进狄府的。

最主要她能扬眉吐气,这回那个默啜该回到草原上偷偷地哭吧。先后投入一万八千,攻打一个只有五百八十个府兵,几乎是新兵的小县城,都没有打下来。还丢下了近八千士兵的性命,灰溜溜逃回去。

脑海里想着他狼狈的样子,武则天大笑起来。

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老太太真的老了?发什么神经。

老武将鸱报发下去,给大家看,说道:“朕不明白了,国家一年花那么多钱,养了那么多士兵,怎么就不如一府之兵,与一群老百姓了?谁能告诉朕,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你不是很高兴吗?怎么问起这个尴尬的问题?

魏元忠走上一步答道:“陛下,恭喜陛下又得一员能臣干将,非兵之罪过也。孙武与伍子胥使兵能使吴国称霸诸候。可到了夫差本人使兵,立即兵败涂地。兵还是那个兵,将不同也。”

什么将不同,王画那个用兵方法不能推广,国家那样玩,玩不起。才几个月时候,就砸了几万贯。如果大唐所有的军队都这样玩,得多少钱?将国库搬空了也不够。还有,都这样玩了,显得普通了,士兵也不感恩爱戴了,士气还是振作不起来。况且王画还为士兵找到一条后路,其他将军有这份能耐?

但这样一说,多少有点抵毁王画的味道。就是老魏也做不出来,他是一个讲良心的臣子。

老武听了很得意。当初朕让他到了边关担任都尉,你们一个个反对,如果不是朕这个举动,今天又要受到突厥人的侮辱。脸上洋溢着微笑,自言自语道:“可怎么用呢?”

好象小家伙,就是到了朝中说不定同样也有作为。但放在边关,对朝廷同样有利。这让她想起了另一个人,同样文武全才的徐茂公,不管他孙子如何起兵造反,对老徐她印象很好的,当年她为皇后,老徐可是出了大力的。再说吧,再次自言自语道:“就是太小了,如果再大上几岁就好了。”

大臣听了一个个直皱眉头,但知道,老武对王画喜爱到了极点。

张易之乘机站了出来,说道:“恭喜陛下,又得一干臣能将。”

潜在盟友嘛,当然希望王画地位高一点。

老武点头又说道:“立即将这份奏折颁发到各个边关,让其他将士也看看,让他们想想。壮哉,我大周军民!”

现在她手上没有酒杯,否则都会举起酒杯,朝天做一个祭拜的动作。

然后又说道:“再传一道圣旨,让六十名勇士(包括王画本人)立即进京。朕要让满城百姓扫尘洒水,净路迎接我们壮士的归来。也让天下百姓将士,看到朕如何对待英勇的英雄的。”

老魏嘴扁了扁,想说什么也没有说。王画这样的胜迹放在唐初,简直是毛毛雨,李靖带着三千人打到小海,纵横大漠几千里,击敌几万人,如入无人之地。如果取得那样的大捷,朝廷该如何对待。不过也理解武则天的心情。

这个默啜弄得老武太被动了,连她立皇太子,都是默啜所逼的。这次大胜是出了她心中一口恶气。

他还在胡思乱想,张易之说道:“陛下英明,这次因为都督崔班的原因,让繁畤百姓与几百个府兵几乎处在孤军奋战的绝境,臣想繁畤百姓就是到现在心中还有一些想法吧。是要慎重对待这群勇士。”

再次攻击崔班,反正这次崔班是大罗神仙也救不了的。但魏元忠看了一眼张易之,那个小家伙人品傲到极点,可能正眼都不瞅你一下,为什么老帮这个小家伙?就是帮也没有用,人家还是看不上你。

可老武的主意,张易之附和,下面一大群媚臣,跟着附议。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下来。

但距离太远了,这么一来一去,转眼到了八月二十出头,圣旨才来到繁畤县城。不过也正巧,孔黑子刚刚将钱从家里取过来。这个儿子做了什么官,这样用钱还了得,但王迤也高兴,终于听到儿子生还的消息。钱拿了出来。也不怎么肉痛,李红上个月又从南方带回来好几万贯钱,存着让王画备用的。只是李红离开时,还没有得到繁畤被围的消息。

王画立即将钱分发下去。

大笔大笔的援助,终于使繁畤百姓走出这场劫难。这使王画心情稍微好一点。还有一个消息传来,武则天下旨,让繁畤免交所有税务三年,这也进一步让繁畤百姓在三年内休生养息。但不好说,如果默啜再次带兵前来报复,一切还得全部结束。

可王画也管不了,无法管。

终于在无数百姓夹道相送中,带着残余的士兵,身着那一身血甲,离开了繁畤。

这不是王画显威风,是刻意让老武看的,好给这群英勇的手下,得到更多的奖励。

一路南下,看着这一群血甲战士,所有行人为之侧目而视,一眨眼略过去了,恍然大悟,想到了他们的身份,再一次传起一片惊叹声。但王画路过太原时,做了一件事,提起大铁锤,来到太原王家,将王家那个门楣砸下来。

王家弟子不知道内情,一个个急了,想出来拼命,你在太原,居然还这样霸道。就是你相助了我们王家,先是付了一万贯钱让你们修筑城墙,帮你们送去大批的武器。不然你们拿什么来防御繁畤?事后,我们王家还悄悄再次送去大量物资,支援繁畤百姓,那一点也还了你的人情。还要怎么的?

可刚要出门,让长老派人喊了回来,让他们忍耐,并且务必不能将当初王画在王家击毙突厥武士的事情说出来。这一次王画吃了哑巴亏,如果王家自己犯傻,自动说出来,那与王画无关了。到时候愤怒的武则天必然将矛头再度指向王家。不值得。

王画也没有想讨一个公道。出了一口气,再次离开太原,没有几天,洛阳在眼前了。

但是打老远,就看到城门外,黑压压地站着许多人。

王画愣了一下,这是干嘛?

不过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带着几十个人向洛阳奔去。

人群也看到了他们,一个个开始说道:“看哪,他们来了。”

“天哪,你看他们那个盔甲!”

第二十六章 立营

提起唐朝的武士,人们立即会想起大名鼎鼎的明光铠武士,所以认为明光铠是唐朝的主流盔甲。

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一明光铠造价昂贵,甚至远远超过好几匹战马的价值,如果唐朝几十万大军都穿这种盔甲,唐朝财政跟不上去。就是跟上去,维护修理的代价也会吃不消。还有一点,太重,一般士兵穿不起。还有一种类似鸡毛,淡青色的形状象檎果一样的闪烁着光彩的鱼鳞钢甲,光要甲,同样也因为造价问题,穿的士兵并不多。还有中式之星的山文甲,甲片如鸟身,似纺锤的鸟锤甲,由很多钢鳞片编成的细鳞甲。

都存在一个造价问题。因此一般中下层士兵只好穿另一种铁甲,锁子甲。虽然存在大大小小的洞眼,节约了钢铁,与制造成本,穿起来又轻便,导致防御能力下降。毕竟能起一些防御作用,兵器也不是一根针,可以扎很深,就是扎进去,因为铁网的阻拦,不会致命,相反因为受伤吃痛,还会激发士兵的拼命之心。

除了这些铁甲外,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其中皮甲突厥等游牧民族用得最多,效果还好一点,其他的几种盔甲,那纯是忽悠人的,实战时几乎起不到任何防御作用。这就是唐朝武库里的十三盔甲。

王画这一行,除了王画与孔黑子几个军官身穿明光铠外,其余都是锁子甲。

远远的,人们惊诧于他们的血甲,还不如说是惊诧于王画几个人身上的明光铠,在阳光的照耀下,光是看不到了,只看到一片惨红。其他几十个士兵还稍微好一点,大不了象一个红铁布衫就是,里面更有大团的青布皂衣露出来。

但到了近处,才发觉是错误的。因为锁子甲是一个个小铁环相互钩连打造成的,所以环与环之间有许多须钩。这些须钩更容易将敌人的血肉粘连上去。看着他们锁子甲上一团团淤积在一起的暗红色。不用说,就知道那些是什么东西,有的人都想要呕吐,可一阵恶意过后,再次忍不住抬起头来看着这几十个将士。

这种红色,是要多少敌人的鲜血才洗衣染成的?

什么叫英雄,这才叫真正的英雄好汉。遥想当天黎明时分,五百八十几个士兵,杀入八千突厥大营的情形,一个个想要哭想要喊。

人群一片肃静,这是对英雄的敬仰,让他们都不敢大声喧哗。

来到城门前,王画下了马。不下马不行了,老武带着文武百官,正在城门口亲自迎接他们。

六十个将士全部单腿下跪,有的士兵因为初次见到这么庞大的场面,都有些慌乱,行礼的动作都有点不利索。

看着他们身上的盔甲,看着他们笨拙的动作。武则天心中一片惨然,就是这群似乎没有见过世面的士兵,用鲜血悍卫了大周的威严,悍卫了她的尊严。

她伸出手来,说道:“各位爱卿,请起,请起。”

挥了挥手,身旁的太监拿过来一个个托盘,上面放着锦袍。武则天从王画开始,亲自为他披上锦袍。王画面色从容地说道:“谢过陛下。”

知道,老武这是收买人心,也做给天下将士看的。拼命吧,以后朕同样对你们也如此恩宠。这其中有几份真挚的情谊在里面,王画很怀疑。但老武这一次对他没有话说,现在许多消息他也得知了,且不说事前将公孙父子一家调过去,给他配合。这一次如果不是她的雷霆大怒,河东各路士兵不可能如此迅速。再过一天,城守得住守不住,还是两回事。那时候几乎到了极限。

武则天又说道:“昔日太宗曰不喜得高丽,乃喜得薛将军,王都尉,大壮朕志。朕很开心。”

王画再次行礼说道:“圣上对臣恩宠万分,臣无以回报,唯有一条命而。”

“好一条命而,起来。”武则天开心地将他拉起来。再次来到孔黑子面前,说道:“孔将军,昔日,朕让你担任果毅都尉,曾经有人竭力反对。孔将军,繁畤一战,你的表现也让朕欣慰。”

“谢过陛下。”孔黑子也没有见过皇上,他一生最大的人物就是薛仁贵,一个冷静万分的孔黑子,硬是现在也有些手无足措。更没有听出来,他在老武这一句话中,已经就升了军职。唐朝将军最低一等,游击将军也是从五官的官员,可不是他这个什么下府的小果毅。

一个个发下去。所有受伤的心扉,都安抚了下来。有的士兵都因为感动,那是天子,几回见过,更不用说现在亲手给自己披挂锦袍,感动得热泪盈眶。拼了一回命,值了。

来到公孙大娘的弟弟面前,武则天脸色张于慎重起来,她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十四岁。”小公孙羞涩地说。

“才十四岁,你盔甲上的鲜血是怎么来的,难道你也上阵杀敌了?”

“杀了,十五个人,现在活下来的同伴,就我杀的敌人最少。”小公孙也不知道礼仪,见了皇上还是在用我,但老武也不生气,静静地听着:“几个长官杀的敌人很多,特别是王都尉,三合就将突厥著名勇将特曼击毙。敬队长也杀了不少敌人,最少六十几个敌人。他手中的大槊都钝了。”

“敬队长是谁?”

敬志阳应声出来,武则天看着他,脸上还留着两条深深的刀疤,没有长好疤眼,鲜红地刻在脸上,翻着红肉,时不时还涔出一丝鲜血,身上的盔甲,更有许多断裂破碎的地方。

她说道:“你们站出来,将盔甲上衣脱下来,让朕亲眼看看你们的伤势。”

两人懵懂不知,主要是紧张,脑子停止了思考,听话地将盔甲解开,上衣扒下来。

人群中终于传出许多女子的哭泣之声。敬志阳上身已经寸无完肤,到处是伤疤,刀伤、箭伤、斧伤。一道道、一个个伤疤或者是伤眼,或深或浅,因为骑马而来,马的颠簸,再次使血迹印了出来。

小公孙稍微好一点,他没有死,也是因为他岁数小,众多士兵将他夹在中间。可也有许多伤痕,特别是他没有长成熟略显单薄的身体,站在八月开始清凉的风中,同样让人触目。

经过了什么样的惨战,才能使全身伤痕至此!

老武也拭了拭泪花,然后伸出手来,向天空说道:“壮哉,天佑我大周万寿无疆,壮哉,天佑我大周百姓忠诚勇敢!”

虽然感伤,但是悲壮,没有这样的壮情豪志,也不可能统治天下万民。

说完后,俯下腰去,说道:“各位将士,不负于朕,朕也不负你们。”

这个动作算是在行礼。

然后让二人将衣服穿好,再次为他们披挂锦袍。

带他们进入皇宫,在这里设下宴席,武则天亲自招待他们。

开始还有官员反对,认为武则天这们做过于隆重了。但现在看到两个人身上的伤势,一个也不吭声。

不但有盛大的宴席,还有歌舞,但是剑舞,这种场合,不可能上些靡靡之音的。一班将士却吃得味同嚼蜡。从一见皇宫就被高大的明堂、天堂吓着了,特别是明堂,高约百米。他们一次也没有见过这样雄伟的建筑物。

老武却在席间向王画招了招手,将他单独召进一间偏殿,问道:“王小二,朕想问你一个问题。”

称呼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妙用。如郎,背下相互尊称,那怕狄仁杰都可以对一个老百姓为郎,但朝堂上就不能称呼,否则就是谄媚。老武以前称王小二,王画岁数是小,后来改称王都尉,王卿,那是官方的称呼。现在再次还原王小二,那是爱护。

王画答道:“陛下请问。”

“朕不明白,这一支府军如果没有错的话,他们原来只是一群普通的士兵,你不过为了他们添置了一些盔甲兵器。如果这样说,朕的羽林军岂不比你的盔甲兵器更好,盔甲则全是明光铠。可为什么到了你手上,发挥了这么强大的战斗力?有什么特殊的训练方法?”

王画说道:“臣没有做什么,只是真正给他们尊重,不但给了他们盔甲,还教了他们一些生活技巧,让他们谋生。第二那种情况是绝境,这种绝境下,用得不好,就是全军崩溃,用得好,士兵反而激发了死志。臣侥幸做到了后一点。”

王画说得两点听起来简单,可有几个当官的为百姓做主,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如果真要这样说,中国历朝历代最少有三分之二的官员卖红薯去吧,这恐怕还是最好的数据。唐朝将领也是如此,有几个将领将士兵当作一个人看待的?至于置之于死地后生,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