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唐-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排好,准得出事不可。

不过白马寺的大和尚听到此事后,脸上大喜,连颂阿弥陀佛,菩萨显灵了。这一天来这么多人,每人只买一柱香烧一下,也大发了。这个算盘打得好,而且都准备开始提前调货了。可就没有想到,如果每一个人都进白马寺,会有什么后果。

王画对外界的轰动,根本没有关心,也不敢分心。现在到了收官阶段,更不能出任何差错。

当然,那些技工还在继续帮着忙。如果没有这些技工,王画一个人做这活,就是他有这本钱,也不知道做到那一年,才能将它完成。

渐渐,六月就要结束了。

然而他想安宁,可外部的环境,并不能使他感到安宁。

贺掌柜又找到他,没有带外人,可脸上带着愧色,对他说:“王小郎,张使君请你到他府上赴宴。”

“那个张使君?”

使君就是大臣,可洛阳姓张的大臣多了海去了。

贺掌柜指了指天上,低声道:“五郎。”

王画明白了。难怪明知道他连李隆基都送出门外,还勉为其难代为传话。原来是张易之请他赴宴。这可不是李隆基、安乐公主相比的。不但他掌握着很大的权利,主要他还是一个小人,如果不乐意了,在武则天耳朵边吹吹风,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这几年,经他们弟兄吹风,不知道有多少大臣被贬,甚至被杀。况且自己这个小百姓,连吹风都不需要,嘴努一下,下面早有人为他办好了。

但明知道这个人危险,王画却更不能去。于是其现在投到张氏兄弟门下,还不如与安乐公主拉好关系,至少安乐公主还能多保证他几年安全,而这张氏兄弟,已经是秋后的蚱蜢,长不了多久。

他说道:“麻烦贺掌柜就代我回一下话,说因为抢时间,我不能前去赴宴了,还请他多多包涵。”

但是眉头早就拧起来,将这件漆器制作完成后,还是早一点回巩县吧。洛阳这个地方好,可危险太多了,到处都是暗流漩涡,可不是自己一个小人物呆的地方。

贺掌柜也拧起眉头。这个后果真没有想到啊。本来以为听到是张五郎,王画还会考虑一下,毕竟招惹不起。没有想到,他还是拒绝了。

贺掌柜苦着脸说道:“那个,王小郎,还是要考虑一下吧。有的时候也要学会变通。”

王画毫不犹豫地答道:“不用,你就原话照回吧。”

但王画在心里也做好逃跑的准备了。甚至他想到就在七月初七,那天结果出后,连夜逃回巩县去。还是做山大王,安全。

贺掌柜是忧上心头。这个王画性格他是知道的,一旦决定了,自己可劝不动。自己赶紧找主子去禀报,请他向张家兄弟通融一下。如果不行,也要等这件漆器制作完毕,他要想把这个少年怎么样就怎么样。不然几百万钱就打了水漂了。

劝不动,只好离开。

但贺掌柜对王画这个举动很不赞成,风骨固然重要,可也要看什么人,什么场合。其实王画那想要这个风骨,是他知道几年后发生的事,不敢与张家兄弟亲近。不过就是不知道,也是羞于与张家兄弟为伍,整一个高级男妓。

特别是武则天刚刚设立了一个控鹤府的机构,这个机构很似女皇的“后宫”,里面有许多轻薄文人以及武则天的一些男宠,而这个机构的领导就是张易之。如果张同志一个心血来潮,将自己收了进去,那一辈子也甭想抬头做人。

他想法很好,理由也充分,只是这个理由不敢向任何一个人说。

可事情并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去发展的。

第二天,贺掌柜又过来,还带来了一个公公。公公看着他问道:“你就是那个王画吧?”

王画点头。

“某今天是代陛下口谕给你的。”

武则天的口谕,虽然不需要烧香叩头,但王画也规规矩矩站好,听口谕。

“陛下要你明晚到张鹤监使君府上赴宴。”

居然张易之为请自己到他家中,连武则天都出动了?王画想想,这也不可能啊。不要说自己只是薄有一点小名声,就是自己有苏味道现在这么大名声,也不可能使张易之折节如此?

难道武则天终于想见自己了,可见自己派一个人将自己接到皇宫。千人拒万人拒,老武同志请自己,自己可不敢拒啊。可为什么将自己请到张易之府上?

这中间肯定有她的用意。对于老武的为人,王画不置是否,但对她的智慧,王画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王画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看着他在犹豫不决,这个公公误会了他的意思,还以为他真是风骨好,连陛下口谕都要思考着怎样拒绝。难道他真想做诸葛亮,还三请四邀不成?但现在陛下正高兴,万一这小子想不开,犯了倔,岂不是不美。

他解释道:“王小郎,也许你躲在这个农庄,一心想制作这件漆器。”

说着他看了一下这件漆器,现在漆器真正接近完工了,不由地啧啧称奇。翰林斋这一次闹得这么大风声,弄不好又再次成为洛阳人眼中的一大笑柄。

“陛下刚刚让太子、相王、千乘郡王、太平公主等王爷公主们立下盟誓,永世同好。并且诏告于明堂,铭铁券,藏于史馆。这是一件千古难有的盛事。但这是皇上的家事,因而没有在皇宫设宴庆祝,改在鹤监使君府上了。小郎君,这时候,千万不能扫了皇上的兴啊。”

明堂,就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王画弄明白了,这是老武感到自己年数已高。大概一生杀了许多人,晚年向善了,不欲子孙再象她那样。因此怕她死后,武李再次惨杀,所以让他们这些人立下誓言。千乘郡王就是武攸暨,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也就是太平公主的丈夫,事实上这次盟誓很大程度影响了政局以后的走向,只是结果肯定与武则天希望的大相径庭。

王画问道:“可是小子不明白了,这么重要的场合,怎么让小子前去?”

贺掌柜差点将他嘴巴堵上,冲他不停地挤眉弄眼,心里想:我的小祖宗,你就行行好吧,不要再不识抬举了。

……;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六十六章 瞩目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这个公公怎么知道武则天要邀请他赴宴。但他常年生活在深宫,而皇宫里也是世界上斗争最复杂的地方。很机智地答道:“难道陛下喊你赴宴,还需要什么理由?”

答得很无理,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能成立。

王画只好说道:“那么小子多谢陛下盛情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王画敢不答应。

看到他点头,贺掌柜这才长抚了一下胸口,谢天谢地,老菩萨终于睁开眼睛了。但一答应,这小子以后就是一条青云之路了,还得要服侍好。可他不知道,王画就怕这条青云之路突然降临在他头上。

连这个公公都松了一口气。这个小家伙,别看岁数小,脾气可太倔了,临淄王世子让他哄出来了,安乐公主让他哄出来了,连张五郎的邀请都谢绝了。还真能做,连皇上的话都不听的事情。如果不答应,皇上怎么想不知道,自己办事不力了。

立即离去,连那件漆器都不敢多看一眼,省怕王画反悔。

实际上王画将事情想得太严重了,实际上这时候因为武则天信任狄仁杰,许多朝政渐渐温和,可以说这几年是武则天执政最英明的时期。其实许多人品价武则天的功劳,也是从这几年得出来的,许多激烈的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然而都忽视了另外一个人,那就是狄仁杰。狄仁杰一死,朝中又逐渐混乱起来。可以说武则天这些功劳一半是狄仁杰作出的。

但在这一两年内,只要王画并不会影响一些人的政治权力,他想做一个隐士,自视其高,也不会让人真正动杀机。毕竟就是张易之也想别人称赞他一下。当然,这要在武则天执政前期,想也别想。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走了。王画还在纳闷。自己的份量有多重,自己清楚,只不写了几首歪诗歪文,还有抄袭了几首唐诗。这就进入武则天的法眼了?如果换在宋朝,还有可能,在唐朝想也别想。

还别说,真进入武则天的法眼,特别是他文章里阐述的一些道理。只是份量还没有那么重,武则天也在悄悄观察他。王画不知道罢了。到了第二天,王画还在迷迷糊糊的,差一点在软雕时犯下大错。

天色就到了黄昏了,天上飞满了艳丽的彩霞,象一幅炽烈的油画。

王画喊了一辆马车,不得不进城赴宴。

张易之府上很好找,车夫都知道。高大的门楣,门口两边是两只雄武的狻猊,也就是石狮子,站在高大的汉白玉石基上向天怒吼。从门口可以看到一道遮壁,隐隐望见里面树木繁茂,鸟语花香,更有数栋华丽的楼宇耸立在碧绿的林荫间。

王画只好将张易之给他的名帖拿出来,武则天只给了他一句口谕,也没有给名帖,没有名帖也别想进去。一看到一个少年,还穿着粗布长衫,居然要求谒见张府。这时候张府门前也陆续地来了许多客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但有的人聪明,一想,知道王画身份了。更加好奇地打量着他。

这个少年神龙见首不见尾,为了找他,去年差一点将偃师县所有的衙役腿都跑断了,还是没有找到。后来又来到洛阳了,可连临淄王与安乐公主只是坐了一会,也让他送出来。以后更牛叉,在那个农庄门口栓了好几只大狗,一副闲人莫入的架势,这还不够,还在门口写了一张闭门谢客告示。

这回怎么跑到张府来了?

更有一些人产生误会,哦,原来到底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我还当真有多清高。也来走献媚张易之的路子哦。

但张府的门房很精明,一看,知道少年的身份了,这才倍有面子。这个王画连狄相公,也只说了一句好官,今天居然亲自登门拜访,而且第一拜访的就是自己家的郎君。

尽管王画身份低微,可门房却热情地迎上来,问道:“请问王郎哪里人氏。”

不知道他在家排行老几,喊王小郎又怕表达不了自己的诚意,只好喊一声王郎。

王画都让他的热情弄得不好意思,答道:“不敢,我是洛州人。”

洛州有十几个县,是那一个县的人啊?可没有问。一会儿那么多尊贵的客人,那一个发问,他也得乖乖回答。但门房还大着声音唱道:“洛州王画谒见。”

本来王画这一身衣着打扮,就怪招人眼的了。实际上王画的衣着也算是整齐干净,但今天的来客那一个不是穿着光鲜,尽是唐朝第一等的绫罗绸缎,与他们相比,王画这一身打扮还是很寒酸。当然王画也不在意,更不会为了赴这场晚宴,刻意地打扮,以求那一个人的好感。

加上这一声喊,所有人都回过头来看着王画。

王画这回明白门房热情的原因,这让他有点愠怒。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贺掌柜完全理解错误了,在不自损自己人格前提下,他也同样会变通。这是中国的国情,不会变通,还能办好事情么?只是他的变通,比任何人都长远。

王画忍着怒气,跟随着众人鱼贯前行。绕过遮壁,就是一条青石大道,两边有许多高大的树木,在傍晚的余辉下,可以看到道路两边深处,除了茂盛的花草树木外,还有许多亭台楼阁,以及小桥流水。在这个闹市里,这样的一个大宅子,可见其豪华奢侈。

可能真的今天晚上的宴会很重要,道路两边树木上都挂起高大的红灯笼,天还没有黑下来,就点燃了里面的大红蜡烛。

一会儿,到了一个巨大的客厅。

王画还没有等候主人家的安排,就自觉地找了一个偏角,最不起眼处坐下。尽管这样,还有许多人将视线放在他身上。但不知道王画什么时候与张易之搭上线的,因此没有人过来与他寒喧。也没有空与他寒喧,今天来了许多尊贵的客人,好奇只是次要,前程才是最主要的。

王画也乐得清净,双目微闭,就象一个得道高僧一样,坐在那个偏角里一言不发。

先到的总是身份最低的,后到的身份肯定是更高的。一会儿一大群穿着黄色长袍的人,陆续地走了进来。这不是武家的王,就是李家的王。连李隆基兄妹也过来,李隆基眼睛尖,尽管王画坐在偏角,因为他独特的衣着,还是一眼就看到了,但没有过来,只是眼睛充满了疑问。小丫头片子,冲他举起拳头,做了一个揍人的动作。这个小家伙对自己态度很不友好,是个大坏蛋。

再过一会儿,太子一家也到了。

但这回王画想安静不行了,李裹儿也看到了他。并且走过来,这一下子客厅里所有的人视线集中过来了。现在武则天弄了一个李武盟誓,话外之音,也就进一步决定了,以后继承人不想动了。那么李显这个皇太子位置也基本不会再有其他闪失。安乐公主,地位就与众不同了,而且李旦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因为出生受到磨难的女儿。

这个王画与安乐公主有什么关系?

一个个眼里充满了疑问。

安乐公主在众人的注目下,就走到王画的身前,站住了,开口问道:“怎么了?今天仙子下凡尘了?”

第六十七章 圣颜

王画一头雾水,什么仙子?我是一个男人,你可不要将我当作张氏兄弟。但这么多人看着他俩,赶紧将她打发走了吧。答道:“我也不想,现在那件漆器到了关健时候。可是陛下传了口谕,让我出席这场宴会的。”

“原来是这个原因,算你过关了。我还以为是因为其他,还好,没有让我失望。”说着她抚了一下胸口,嫣然一笑,姗姗离开。

王画理解她这句话意思,是说既然当时她呆在农庄里,自己都没有让她呆多长时间,现在自己如果来求张易之,那么她肯定会在心中感到不平衡,失望,有可能还会生气。

可大小姐,你不能这样说话,说得不明不白,不是让人容易产生误会吗?

还好,自己呆在这个偏角,旁边的几个青年,自己不认识,估计看衣着,也不比自己好到哪里去。还真猜得差不离,他这个偏角,基本上都是控鹤府内不得意的书生们。

就是这样,这些书生也都将视线集中在他身上,有的疑惑,有的眼里闪出妒忌的光芒。

这让王画再次产生一种无力感。

但这时,许多人站了起来,王画抬眼看去,两个老者走了进来。其中一个,王画认识,正是在那天河边他遇到狄仁杰三个人当中的一个。不过他不知道他的名字。但现在许多人开始向他俩人打招呼了。吉侍郎,魏侍郎。王画脑子里灵光一闪,知道那这个老者是谁了,吉顼,这个人在武则天晚年朝堂中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

现在吉顼已经迁为天官侍郎,同平章事,也就是成了宰相了。可另一个老者还走在他前面,不用说,此时朝堂中除了狄仁杰外,影响力排在第二位的官员,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魏元忠。这两个人一胖一瘦,胖的是魏元忠,瘦的是吉顼。但也是现在朝堂上罕有的直臣。

没有想到这两个人也来到了这次宴会上。还真是一次盛宴啊,王画苦笑地想道。

随着这两个人的到来,正主儿终于出场了。

两个公公小心地牵着衣角,一个老太太,在千呼万拥下,走了进来。

也不算太老,至少从外表上看去,不过五十岁,腮帮上还涂着脂红,最难得的是她还有着一头乌发,生着八字眉。其实这是她最让人奇怪的地方,本来一头白发,前几年忽然重生了乌发,连牙齿也重新长出来,也就是按照现在的武氏历法,在今年腊月,再次重生八字眉,百官还为之朝贺。

不用说,这个人就是武则天了。

王画偷偷地打量了一下,武则天今年都七十五岁了,可从外表上却一点也看不出实际的年龄,而且依稀从她亦已衰老的脸庞,还可以看到她年轻时俏丽的模样。

在武则天的后侧,站着一位女官,是一个少妇,生着一张娇小的俏脸,穿着红色的宫装,同样姿色也是极其美丽。并且她的眉间还点着一棵红记,王画心里想道,如果不错的话,这个女官就是上官婉儿吧。好象她也三十多岁了,但依然在她脸上找不到岁月的风霜,看上去,只有二十来岁一样。

这个少妇不但美丽,而且才气惊人,可长期呆在深宫,虽然掌握了大权,最后也迷失在权力的风眼里,王画叹了声可惜。

他再次将视线转到武则天的左侧,这也是一个少妇,但与上官婉儿的娇小玲珑不同,这个少妇略略生得有些富态,留着堆山髻,显得十分干练。但长相十分妩媚动人,生着一张琼瑶玉鼻,眼睛炯炯有神,披着一件鹅黄绸衫,现在半卷着掩在粉臂上,露出白玉一样的粉肩儿。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少妇正是现在唐朝的另一个风流人物,鼎鼎大名的——太平公主。

因为载赃王皇后,武则天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因此连带着对太平公主都似乎产生一种歉意。武则天终其一生,对这个女儿十分溺爱。

在她第一次婚姻,下嫁给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武则天对女儿非常宠爱,她认为薛绍的嫂嫂萧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萧氏出身兰陵萧氏,并非寒门相劝说,才使她放弃了这个打算。第一次婚姻太平公主还算安份守己,但薛绍因为哥哥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驸马薛绍,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当时太平公主还正怀着她和薛绍的第四个孩子。事后,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打破唐公主食实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于是太公主再次改嫁武攸暨,这时太平公主因为第一次婚姻,已经改变了性格,加上小武是一个老好人,甘心做一个龟帽公,太平公主的生活终于放荡不羁起来。

王画也看到了,在她身边还陪伴着一位中年男人,身着黄衫,如果没有猜错,就是她的丈夫武攸暨,王画偷眼看去,实际上这个大武同志长相同样不弱。可惜了,王画再次慨叹。

在武则天的右侧是两个青年,王画终于明白宰相杨再思夸张昌宗是莲花似六郎也的原因。天下竟有这样的男子!如果说到姿色,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已经算是超一流的绝色佳人了,可与这两个青年相比,竟然也不过是不相上下。要知道他们可是一个男人!王画估计他们稍作化装一下,扮成一个女人,上街后绝对会迷倒无数好色之徒。

这俩兄弟正向武则天说着话,看来武则天听得很入耳,脸上还洋溢着笑容。

看到武则天走进来,所有客人全站了起来,说道:“恭见神皇陛下万岁。”

王画只好站起来,但他做了一个大不敬的动作,嘴巴看似在动,可一个声音也没有发出来。不过这时候,也没有一个人注意他了。

武则天手一摆,说了声:“众位爱卿,免礼。”

诸客这才坐下,这也是王画唯一赞成的事情,这时候面见官员,甚至皇上,不需要动不动就下跪。

武则天在张府的下人牵引下,来到了主座。

这时候的桌子也不是王画前世的大方桌,或者是圆桌,而象一个矮脚茶几一样,两边还伸出一个斜斜的翘角。一般长一点的可以坐下两到三人,短一点的只可以坐下一个人。椅子,不如叫胡床,也不是后世的椅子,有点象后世的矮脚凳,但表面积更宽大一点,有的长度很长。不过这时候也出现一种大桌,长方形,但同样很矮,正规的宴席上使用得很少。

因此,这样的椅桌所占的面积更大,今天张府来的客人很多,当然更多的只是下人,他们没有资格坐下来。但主客也最少有近两百位。不过张府这间客厅同样巨大奢侈,几乎象一个小型大礼堂一样。除了主座横放在主位上,其他的椅桌排成八条直线,对着主座,整整齐齐的竖排在主座两侧。

武则天也来到主座上坐下,这是家宴,没有那么多繁琐的礼节。

她举起酒杯,首先敬了众人一杯。

客人们再次站了起来,回敬。

今天这场宴会大多数人还是很高兴的,且不管这个盟誓有多可靠,但这几年内大约没有其他的变化。当然最高兴的是李氏宗室子弟,这回终于长松了一口气,至少不会再过以前那种提心吊胆的生活了。

但李裹儿很俏皮,她看了一眼坐在偏角的王画,只见他象一个老僧一样枯坐在哪里,有些好笑,于是将酒杯举了举,意思我也向你敬一杯酒。

李显一家就坐在武则天旁边,皇太子嘛,不管他有没有那个皇太子的权力,可地位还是整个大唐第二尊贵的。

武则天就看到了李裹儿这个小动作,借助客厅里燃起无数巨烛明亮的烛光,她顺着李裹儿敬酒的方向看去,那是偏角,也就是最里面一排最后位于墙角处的位置上,正坐着一个少年,穿着一身粗制长衫,但这少年也不感到羞渐,神情自若。

武则天开口道:“那个,你过来一下。”

第六十八章 喝彩

虽然王画坐在这个角落里,可这角落里还有其他人。

王画与武则天素未谋面,还以为她喊别人,将头转向两边,看了看。

武则天又说了:“朕说的是你呢,小孩子。”

是能喊小孩子了,她的孙儿辈都比王画大了。

这一下王画只好无奈地站起来,他走出席列。

来到武则天面前,王画施一个礼,说道:“臣见过神皇陛下。”

“免礼,你抬起头来。”刚才小裹儿冲王画遥敬了一杯酒,能让自己这个漂亮的小孙孙敬酒,再看到这个大厅里也就他衣着最寒酸,还有他的年龄,一猜就知道他是王画了。虽然是老太太一个,可是好奇心人人皆有,特别王画折腾了这么大动静,这一次又主动挑战翰林斋,两大即将面世的经典漆器,决战于白马寺,不知道引发了洛阳百姓多少口水。

武则天也想好好瞧瞧这个王画长得是什么样子。

不但是他,许多人心里一样,连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的视线也集中到王画身上。

王画抬起头,武则天问道:“你是不是叫王画?”

“臣正是。”

“你是那里人氏?”武则天又问道,现在她也猜出很有可能这个王画不是偃师人,不然偃师县的官员下了那么大的功夫,也没有将他找出来。

王画不敢掩瞒,只好硬着头皮答道:“臣是巩县人。”

难怪,当初找不到。下面开始有人议论了。

吉顼看着他,心想,我说小家伙,你是巩县人,放个牛怎么放到偃师县去了,而且还不是在巩县与偃师县交界的地方。

武则天心里想了一下,知道这中间肯定出了什么变故,不过这件事想想也好笑,当初怎么也没有将他找出来,弄得洛阳百姓有的说是狄仁杰遇到了神仙。武则天终于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意。

笑完后,她又说道:“不过你的长相比起五郎六郎来,似乎还差了一点,坊里的传言倒底不可信啊。”

坊里的传言就是指民间的传言,因为现在唐朝是将城市划为一个个坊来管理的,所以产生这个说法。见到王画本人的人很少,加上传言,以及王画本身的神奇,有好事之徒,将人长相划分品级,居然将王画划在张易之兄弟之上。

王画也不着恼,她说的是事实。但王画认为作为一个男子汉,能有一个好长相,自然更好,但长相却远没有才能重要。作为一个男人,应当靠本事吃饭,难道靠一张脸吃饭。尽管这也行,可王画深深不屑之。

张易之兄弟本来对王画,有些举棋不定。正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用他来做对付这些大家族的棋子,而且王画似乎主动就去这样做了。可如果他长相真有市面上传得那么邪乎,有可能会威胁他们的地位。现在见到这个小孩子了,虽然长相英气,应当算是英俊吧,可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况且还是一个蛋大的孩子。

现在听到武则天这样说,弟兄俩相视一眼,终于松了一口气。

两个人自己做妃子,也以为别人会象他们一样了。让王画现在陪武则天这个老太婆睡觉?王画还不如背着小包逃到天大食去得了。

但武则天心里面开始再次惊奇起来。

打一开始王画起身行礼,脸上的表情就一直很平静,要知道他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而且是一个平民百姓,第一次见到自己,居然不动颜色,很了不起。后来自己说他长相不即张易之兄弟,也许少数人会羞侮,但大多数人肯定会说,臣不敢与张使君相比。

但这王画就静静地站在哪里,脸上水波不兴,气度俨然。

果然有点意思,难怪孙孙三郎说他身上有仙气,是有点味道。

她又说道:“不过你也不错。”

听到她这话,吉顼产生误会了,他心里想,好好地,为什么与张家兄弟相比,什么不错?难道皇上又看中了王画?皇上啊,你的“宠妃”太多了,人家才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

王画又行了一礼,说道:“臣不敢当陛下的夸奖。”

复又象一杆旗杆一样,傲然地站在客厅中央。

这一下不管出于什么心理,真有许多人从内心深处,对王画赞赏起来,好一个少年郎,真正的宠辱不惊。就连太平公主也对王画产生了兴趣,眼睛盯在王画身上,一动不动。

但有一个小家伙,再次在下面,偷偷地举起了小拳头。

武则天又问道:“朕再问你,你一个小小少年,为什么孤身一人,来到京都制作漆器谋生?”

“陛下,这是因为臣家贫。至于岁数大小,臣认为这个并不是重要的原因。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这时候还没有这句经典名言。听到王画说出句时,满堂几百号人哄堂叫好。这时候喝彩就是叫好,千万不要鼓掌,虽然也通过鼓掌、拍巴掌、击掌来表达自己心中感情,可如果鼓掌,别人会认为你是诚心捣乱的。

“好一句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吉顼听到后喃喃道。好一个少年,也值得狄相公赏识一场了。

玉真小丫头,托着小腮帮子,嘴里恨得牙直咬。上次回去后,自己让三哥狠狠斥骂了一顿,说自己要对这个王画礼貌。这个小坏蛋,又凶又小气,为什么人人都说他好呢?

武则天脸上再次出现了笑容,她想了想,从腰间将她随身佩带的玉佩拿下来,对王画说道:“王画,你很不错。”

这是她第二次夸赞王画了。然后又说道:“这是朕戴的玉佩,现在朕将它送给你,你的事朕也听过一些,品性很好,希望以后继续保持下去,就象这块玉佩一样,永远冰心玉洁。”

大堂里立即安静下来,送了玉佩,还给了这么好的褒语,这一下子这个少年前途无量了。

王画也不敢回绝,他大步上前接过玉佩,郎声答道:“臣一定不负陛下的厚望。”

就是这样了,他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