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唐-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さ卦对兜模桓矣幸於

但在二十九晚上,一名黑衣人来到血营大营前面,要求见王画。

王画下令让手下将他带进来,见到王画后,这名瘦削的黑衣人说道:“仆奉陛下与皇后之命前来的。”

说话声音尖尖的,不用看喉结,也知道是一名太监。但他身上衣服湿淋淋的,头发还不断有零星的水迹流下来,王画想了一下,明白过来,这等机密大事,不可能象李裹儿那样光明正大的出城。

就是再托李裹儿出城,城中相王也会有准备的,反而坏了大事。

因此这名太监有可能从洛水潜出城的。可王画十分奇怪,洛水这几天也因为设防,将水闸关了。不过想了一下,还是会意,开城门难,可将水闸悄悄提高一点,还是很难引人注意的。

他单腿跪下,行了一个大礼说道:“臣领旨。”

这个太监满意地笑了起来,笑声就象一只公鸭的叫声,在宁静的夜里,十分难听。

笑完后说道:“陛下说了,让你明天晚上安排一些人到建春门外,但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了,三更时分,建春门会自动打开,你带着大军入城。”

王画说道:“臣领旨。”

太监又说道:“你起来吧,给某安排营帐休息,记住了,某前来血字营的消息千万不能走漏了。”

王画站了起来,不解地问道:“皇上与皇后还有其他的吩咐没有?”

“没有啦,记好了,到时候你带军入城后,听从皇上调遣就是,不要想太多。”

王画站在哪里发愣了,这也不合乎逻辑,将血字营放进洛阳,就是自己的天下了。难道韦氏这样相信自己?疑惑地将这个太监秘密安排下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王画将军队结合,然后带着血营到各路前来洛阳的军队军营溜达了一圈。

到了中午时分,终于有一个将领看到王画耀武扬威的样子,斥骂了王画。于是王画带着军队一个冲锋,这个将领所率领的几千军队只是刚刚从各州征集上来的新府兵组成的,几乎没有战斗力可言。也只是一个冲锋,整个大营被冲垮,不过王画没有大开杀戒,但除了少数士兵逃跑外,其他的士兵都做了俘虏。

看到王画了凶焰,其他各路军队只是敢怒不敢言。

这一幕让城头上的宋璟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无论是张柬之,还是王画,在他心中的印象都极好,可这两个人为了各自的想法,都走向了另一个偏端。也不能说是张柬之做错了,事实上他政变成功之后,并没有大开杀戒,除去的也只是几个首恶大臣。

唯一让宋璟不满的地方,正如王画写的檄文里所说,是谁赋予了张柬之废黜武则天的权利?是李显,那是骗骗老百姓的,这已经超出一个大臣的职责范围以外。也如王画所说,以后任何大臣都用这个做借口,那么皇上想立就立,想废就废,国还成国么?

王画更加让宋璟不满,虽然张柬之做法偏激,可造成的朝政动荡,如果没有王画参与,并不大,朝政很快就恢复过来。可就因为王画的参与,使得国家前景不明。

可能怪王画么?武则天对王画的宠爱,他不得不为,而且张柬之在事变之后,对武家没有过问,可将王家上下抓捕,同时还提议将参与反抗政变的血营士兵处死。这一点,张柬之是逼迫王画做出今天的事了。

然后他就看到王画将这一支俘虏押到长夏门外,不管不问,继续带着军队向东游荡。

不管出于什么立场,都是大唐子民,不能就这样捆绑着,不吃不喝,要不了几天活活在城外渴死饿死。并且其他军队畏于王画的雌威,还不敢营救。宋璟只好等王画的血营大军行远了,才打开城门,小心翼翼地将这群俘虏接进城中。还要逐一审问,防止王画借此将间谍夹中俘虏中。

等他再次上城头时,发现王画带着军队进入邙山了。

王画也没有办法,这个太监说要悄悄于三更时分进入建春门外,可是他的军队主要屯集在洛阳城南开阔地带。本来洛阳城南人烟密集,现在又来了许多军队,几千军队从城南开赴到建春门道路都不是很困难。可想让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到时候只要用一个人一支笔,写一封信,用箭射进城头上,自己行动就走露了。

只好借着示威,示到傍晚,没有回营,而是进入邙山。

进入山区,就是有心,也不敢对血营跟踪,到时候从邙山接近两更时杀出,三更正好到建春门外,也好遮人耳目。

宋璟在城头上看到后,莫明其妙。

对军事他不懂,可是王画懂啊,于是只好吩咐城中守军加强防守。

也只好这样了,但愿早一天这种噩梦结束吧。在政变之初,国家虽然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但大体上还没有出现严重的失误,物价也很平稳,虽然没有达到太宗时一斗米五文钱的地步,可平时也只在十几文二十几文上下浮动。可血字营围城半月不到,米价上涨到近三百文,其他菜肉价格更是飞天上扬。

东都什么时候米价有过这样的,也只有在永淳元年,也就是高宗死的那一年,先是关中大旱,高宗带着群臣与大量百姓到洛阳就食,米价从三百降至二百二,然后洛阳连下了二十三天大雨,西京可是水深四尺,于是米价再涨至三百文。

三百文是一个什么慨念,意味着许多百姓家中买不起米,那一年从关中到洛阳道死不绝于路,人相食。而现在城中有许多百姓家中买不起米,已经开始卖儿卖女了。

现在宋璟不管张柬之与王画谁对谁错,只要他两个人早点将这场争执结束就好。洛阳百姓承受不起了。

王画没有管宋璟的想法,这次政变中他只是一个枪头,政变之后,许多人都将他自动遗忘。王画到了邙山后,让这个太监将李显的口谕再次说了一遍。

大家听得愕然,怎么连皇上也同意并且主动放血营进城?这大出了他们的意料之外了。

但这是好消息。

本来血字营就是奉武则天的密旨行事,现在更奉了李显的品谕,等于不管是那一个皇帝,都是支持血字营行动的,这说明了他们师出有名。

休息了片刻,转眼二更到了。

王画将军队集合,向建春门杀去,到了建春门外,正好是三更,城头上静悄悄一片,但是城门大开,让人觉得很诡异。当然张柬之不在这里,否则身体都会吓软的。

连王画也没有大意,他先让一千部队进入城中,还是静悄悄一片。看到没有事后,哥舒翰挥了一下手,王画这才带着大军一下子涌入城中。

终于洛阳震动了。血字营进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许多人炸营了,王画首先冲入大理寺,将他的家人以及关押的几百名原来血营士兵释放出来。不过看了他们一眼,无论这些士兵,还是他的父母以及三凤,还有小九以及大凤,都安然无事。看来老张虽然心眼小,可不是那种心眼歹毒的人。

王迤还在询问王画怎么回事。

王画叹了一口气,这个父亲,他是没辄了,原来老武到长安,他也到长安,老武回洛阳后,他在长安呆不下去了,也回洛阳。如果这回呆在长安,怎可能受此牢狱之苦。

他说了一声:“你们都回家吧。”

还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与他们解释寒喧了。

再次带着人抓捕张柬之等发动政变大臣,可是他们从建春门迂回进城,大多数参与政变的大臣都逃进了皇宫。

王画也不急,进了皇宫,等于还是瓮中之鳖,于是大开南城门,放入一些让他信服的军队入城,并且将城中的军队收缴军械,安抚治安。

在一片嘈杂中,天就亮了起来。

张柬之等人还躲在皇宫,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知道王画是如何入城的。

太阳出来了,他站在皇城的城墙上,看着星津桥(洛阳洛水天津桥南端为中星津桥,两个沙洲中间才是天津桥,北沙洲到皇城是东西黄道两桥,百官从东黄道桥入宫早朝。向东是东西旧中桥与新中桥以及会通桥,这是沟通洛阳南北的所有桥梁)。

王画已经带着近半士兵站在桥南,不过没有强行过桥攻打皇城。

李显假惺惺地派出亲信太监责问王画。

王画也假惺惺地跪下回话,说他没有反意,只是来勤王与诛灭谋反乱臣的,并且要求谒见则天皇帝。

到了这地步,张柬之知道大势已去,主动将罪责全部承袒下来。不过当他看着太监们将武则天从上阳宫扶出来,他终于在激愤之下,一口鲜血喷出,昏厥过去。

这头猛虎放出来,又不知增加什么变数了。

武则天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然后又看了桓彦范等人,几乎每一个被她用视线扫过的大臣身上都流淌着冷汗。

太监继续扶着她出了正端门,离开皇城,来到天津桥上。

王画打老远就看到她在几个太监搀扶下,出了皇城了。

本来武则天八十岁高龄,可是她还是爱美之心,不减当年,也喜欢化装,善涂泽,因此尽管是白发苍苍,可是容貌看上去还是比她实际年龄要小上二十岁。

可是这一个多月下来,老太太幽闭起来,加上生病愤怒,人瘦了一大截,也不化装了,头发零乱,面容枯槁,就象寒风中萎烛一样,哆嗦抖摆着。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就是一度让自己都感到害怕的女皇帝。

再想到老武对他的器重,如果没有老武与老狄两个人,自己恐怕早在七姓,或者其他势力谄害下,再次死亡了。

看到她凄凉的身影走来,王画也觉得一阵悲哀。

他立即下了战马,匍伏着身体,爬了过去,两眼热泪滚滚而下,来到武则天面前说道:“不孝臣参见陛下了。”

“很好,很好,朕在有生之年见到你,朕很高兴。”老武脸上出现一片笑容。

这一次政变,让她心寒了,特别这些年她不惜一格,提拨人才,有许多人才象王画一样,身出寒门,如果不是她一手提拨,象原来士族门阀制度,根本不能脱颖而出。

但在她被张柬之等大臣强行迁出皇城,迁往上阳宫幽禁起来,只有一人,都是没有想到的一人,相王长史姚元之哭泣了一番。

如果不是王画,不惜几千里,带着大军前来为她还个公道,她心都寒了。

王画站了起来,寒着脸向跟随武则天身后的太监问道:“是不是李湛看押圣上的?”

他没有用拱卫,而是用了看押二字。

太监小心地答道:“是。”

王画再次向天津桥北喊道:“臣要李湛的人头。”

在五王集团中,他最痛恨的就是这个李湛了,也许张柬之等人还说是政治主张,或者受李旦太平公主的盅骗,可这个李湛是什么人,如果不是武则天,能有他们父子今天?

这才是最忘恩负义的小人。最起码一点,就算不同意武则天的政治主张,对于这次政变只能象宋璟那样缄默,这一点不难吧,可不应该参与。

听到王画自作主张的一句话,老武没有说话,显然默许了,看来老武对李湛也是怒火填胸。

侍卫立即将王画这句话传入皇宫。

昨晚王画进城,五王集团重要大臣几乎都逃进了相王府或者太平公主府,或者是皇宫,然后一起逃入皇宫。王画占据的只是南城,北城几座大桥守卫森严,王画想拿下来也不容易。

当时隋朝建造洛阳城时,就引洛水入城,就是图二道防御的。北面是邙山,不好进攻,因此进攻洛阳,攻入城后,还要面对第二道防线。当然效果也未必好,虽然有邙山,但在李密入洛阳以及后来安史之乱中,叛军都直攻洛北。还要找到进攻的地方的。

不过王画并不是想造反的,也考虑到损失。

因此现在未必对王画理会。

但武三思在一旁阴侧侧地说了一句:“各位,既然血字营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洛阳,各位以为洛水真的能抵挡血字营军队。到现在王营督只是勤王,如果攻城,他早就攻下了。”

张柬之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心想,什么神不知鬼不觉,如果不是你捣的鬼,王画那个小人怎能进入洛阳城?

但是王画在天津桥上一跪一爬一哭,传开后,什么大义都占了。

老百姓会怎样议论,只能说是王画重情忠诚。

这时候李旦突然阴着脸说道:“将李湛交给他吧。”

听到李旦都这样说了,张柬之心里面虽然冰冰凉的,可无可奈何了。

李湛被几个太监推到天津桥上,不过宋璟主动领命前来,他对王画问道:“现在相王将人交给你了,你到底想要什么。”

王画按着李湛,接着手下的一把大刀,将李湛在天津桥上削首,然后对宋璟说道:“你且离开,可否让我与圣上说几句话。”

到现在他很奇怪,李显与韦氏将城门打开了,也没有派人与他商议一下,那么只好询问武则天了。

宋璟只好退下。

正在这时候,监军使江明威骑着马跑过来,下了马来到武则天面前行礼。武则天说了一句:“你也很好。”

让他平身站起来。

江明威站在王画身边,王画正要与武则天说话,忽然感到一阵毛骨悚然的寒意。他身体几乎在同一时间向下伏去,然而他立即感到一阵寒冷没入他的后背。

第三章 回天一刀(下)

多次战场上养成的习惯,对危险的触觉,王画身体体制,甚至抢在他神经反应过后,做出了条件反射。

一股气流从身体流动,迅速在聚在后背那一片小小的区域里。

然后是夹。

两片股肉象一块钢板一样,将那份冰冷紧紧夹住。

王画回过头来,身体做了一个近乎扭曲为非人的形态,一只大手抓住了刀背。

直到现在他才看到是什么人,是什么兵器。

江明威,一把横刀。刀已没了三分之一,进入了自己的身体。

然后他一脚狠踢过去,显然对自己居然没有得手,这个太监感到愕然,他都没有看到王画踢来的一脚,巨大的力量,踢中了他的胸膛。

王画就看到他象一个炮弹一样,向后飞去。

这时候,血字营的士兵才作出反应,他们扑了过去。

然而王画又是一阵寒意,似乎头发都竖了起来。他再次扭身,但还是迟了,再次一支箭羽飞射过来,没入他的盔甲,他感到一阵疼痛,显然这支箭穿透了他的盔甲,没入了他的身体。

经过这一变故,立即有侍卫过来,用盾牌护住了王画与武则天。

王画抬起头,看着箭来的方向,他看到了射箭的凶手,可是他一颗心却沉到了谷底。

凶手没有逃跑,也没有反抗,他掏出匕首自杀了。可是凶手却是血字营的士兵,王画还认识,这个士兵是在前年在长安夏天召收进来的。因为臂力强,箭术好,被自己选作了一个火长。

他还看到武则天的脸色,同样,武则天脸上除了失望还有失落。

然后在无比喧哗声中,他轰然倒下。

三月到来了,洛河大堤上的青柳开始从鹅黄色转为一片青碧,仿佛是一片片翡翠镶在半红半青的柳树上。

王画终于醒了过来。

他茫然地看了一下四周,床的近处是一帘纱窗,除了能看到洛堤上的青柳,还能看到一两只剪燕,从窗前掠过。

纱帘也关不住外面美好的天气,一阵阵清煦的河风吹来,带着一种醉人的味道。

不过他眼睛随即就看到了一队士兵从窗帘外走过,身上全副武装着。

他将思绪理了一下,随即回想起来那天发生的事。忽然在心里叹惜一声,自己终于犯下了一个严重性的错误——骄兵必败!

他又想起了李雪君临走前讲的那句话,你不知道相王有多大的力量。

岂止是相王,就是韦氏与武三思,还有太平公主,那一个人手上不有着强大的力量。

现在外面是什么形式了?他沙哑地叫了一声:“有人在吗?”

听到他的声音,一下子涌进来许多人。

有他的父母,有李红沐孜李,还有大凤与三凤以及莫贺干,薛嵩等血字营重要将领。

王画奇怪地看着李红两人问道:“你们不是在江南吗,怎么也到了洛阳?”

李红抹了一下眼水,说道:“我们是被官府抓来的,前天到了洛阳后才释放的。”

“是啊,江南瓷窑全封了。”沐孜李接着说道。

“充就充吧。”王画下一句没有说出来,虽然昏迷了很久,可现在他头脑还是清醒的,对于瓷窑的事,充公十分可惜,不是充公,主要是技术,就是以后瓷窑再次让朝廷归还,在这几个月内收押惊吓之下,什么技术都泄露出去了。不过现在王家的财源,开始秘密地转移,瓷窑不是重心了。问题也不大。

但想到此处,他又问道:“那几支船队呢?”

“船队在南方我不知道。”李红摇了摇头,脸上一阵灰暗,既然瓷窑都没入国库,船队一半股份也有可能会失去,这要看韦家如何应对了。但王画对老张的印象更差了,虽然说到底,大家政见不同,也不能说是自己对的,也不能说是张柬之就是错的,可张柬之心眼也太小了。

他是这样的想法,可张柬之不得不这样做,为什么血字营敢随王画进攻洛阳,就因为王画收拢了军心,如何将王家财源断去,王画也是秋后的蚱蜢,长不了多久。

但王画不是问的这个,李红会意,她说道:“不过账本我藏好了,没有人会发现的。”

这是指另外的一支船队,那才是王家的根本所在,这是在台湾打造的,挂着波斯人的名义,也就是波斯流落的皇室,李雪君父亲伯父一家为主,一群波斯商人为辅,从去年秋天起,在琉球岛建造船厂,并且掳掠了大量倭国奴隶,在年底由陆二狗几个人率领,出征大洋洲。这几乎集中了王家所有的财力,当然也有一群波斯人的财力。

这才是王家现在的根本,也是王画最担心的地方。

听到李红的回答,王画才松了一口气,他又看着莫贺干问道:“我昏迷了几天了,外面现在是什么情况?”

“营督,你昏迷了五天了。”

王画默然,那天他就知道那一刀插得很深,不然自己不可能立即倒下的。以前也不是没有带过伤。想到这里,他都觉得胁间与后背上隐隐地不停传来巨痛。

“外面的情况不算很好,不算太差。”说到这里,莫贺士眼里现出了一阵迷茫。

“何来此说?”王画每句话很短,因为吐字艰难,每说出一句话,都隐隐带动伤痛发作。

“那一天你倒下后,那个太监还在反抗。”莫贺干十分地生气,居然不用监军使的称呼,直接用了太监两个字。不过大家都感到痛惜,如果不是这个太监,王画扶立武则天重新登上皇位,就是不扶立武则天做皇帝,可以挟当时锋气,将张柬之等人处决,王画可以进入政权的最巅峰一群,血字营将士也会一个个平步青云。

可因为这一刀,所有情况都改变了,他继续说道:“他的身手,王营督知道的,我们想将他擒拿,但他跳入洛水中,被迫无奈只好用乱箭将他射死了。”

王画看了他一眼,这个莫贺干到现在自己也摸不清他真正的心思,可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很智慧的人,当时情况下,如果将这个江明威活捉,就可以得知他是谁的人了,对自己以后大有帮助。

莫贺干再次苦笑:“当时营督昏迷了,我们也不知道王营督下一步的打算,加上我们威望不足。因此只好保护王营督回到贵府上。”

这个府邸是王迤在洛阳后来买的,原来的府邸虽然宽大,一开始王迤也不知道,可后来才知道,这间府邸太偏了,于是花了四千多缗钱在询善坊买下一座府宅。

王画也听到了,不置与否,钱不是很多,自己这个便宜老子是什么人,他是知道的,图热闹,喜虚荣,只要不拖他后腿就行了。

“后来洛阳城门开了一部份,放了一些军队进来,也有一些军队自动回去,还有一些军队让圣上打发回去了。”莫贺干所说的圣上,不会是指武则天,而是指李显了。至于武则天他一字未题,既然王画倒下去了,武则天也失去了最后一支支持她的力量。或者当时莫贺干强行将武则天从天津桥上保护起来,转移到王家,行,可莫贺干,或者其他将领有这胆量么?

就是王画当时安然无事,也没有这个胆量。

那么武则天恐怕只好乖乖地再次回到上阳宫。不过因为王画强行逼迫李显交出李湛,将李湛诛杀,以后守卫上阳宫的将领会对武则天态度好一点罢了。

但是王画听出了其他的一些东西,什么放了一些军队进来,打发了一些军队回去,这些军队恐怕都是能为李显所用的军队,血字营因为自己倒下,士气丧失,一些本来首尾两端的军队只会向李显表示效忠。

五天过去,因为这一刀,形势再也不是原来的形势了。

“然后圣上又召魏元忠为卫尉卿、兵部尚书同平章事,韦安石为吏部尚书,唐休璟为辅国大将军,扬再思检校扬州长史,祝钦明为刑部尚书,武三思与武攸暨加开府仪同三司。”

这就是莫贺干的过人之处,他没有说张柬之等人的职位,而是说了其他的人。

王画听了会意,因为这些人都是忠于李显或者韦氏一派的大臣,有了这些人进入朝堂上,显然已经瓜分了张柬之等人的权利。并且自己还没有死,血字营还在洛阳,在这种大势下,张柬之等人就是不满,也不敢表露,难道真象王画所讲的那样,因为自己的利益,皇帝要废就废,要立就立?

不但王画还没有死,就是王画死了,也因为王画打出了这个招牌,出兵兵谏,天下人也因此众说纷云,张柬之在这种舆论下,也不敢有什么过份的举动了。

实际上这一刀之后,李显与韦氏得到的好处更大,当然也不能说是他们安排的。相反,如果不是这一刀,凭借自己当天的强势,最倒霉是张柬之等人,实际上也未必会倒霉,反正他们是死路一条,王画除了李湛外,借机将他们贬出朝堂,相反还等于挽回了他们一条生路。

不过这一安排现在成了泡影。

但接下来自己肯定会削弱相王与太平公主的力量,所以也能是李旦与太平公主的人。

“不但如此,圣上还加封武三思为司空,又加封右散骑常侍、安定王武攸暨为司徒、定王。不过这一道圣旨下达后,朝堂变得诡异起来,先是相王辞去太尉与宰相职务,圣上再三挽留不同意情况下,只好批准。于是武三思与武攸暨同时也辞去新任官位与爵位。”

王画听到这里又好气又好笑。

现在这种形式下,李旦不可能看出李显对他的忌惮,加上血字营在洛阳虎视眈眈,因此退一步海阔天空。至于武三思弟兄俩,装模学样,也是为了在李显脑海中留下一个好印象。

到了他们这地步,官职爵位算啥,实权与人脉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武攸暨还好说一点,他是太平公主的准丈夫,以此弥补一下太平公主的功劳,还能说得过去。可是武三思呢?以前威逼李显兄弟,现在做到三公中的第二位,以前也只有房玄龄这些元老功臣才有这个爵位的。连狄仁杰都没有这个荣幸,真坐实了,反如一根刺。当然如果权利再掌控几份,他也许就有胆量受这个官爵了。

都是聪明人。

不过王画脸上再次一次流露出一些懊悔,连武三思都知道这个道理,自己基础还不牢固,只有血字营几千士兵,就是这样,里面还搀杂着极个别奸细,这一次自己虽然是想借这个势打这个势,还是太鲁莽了一点。

四两拨千斤不错,可自己关健是连这个四两的力气有没有?

“不过昨天又有一道圣旨下达。”说到这里莫贺干脸上再次流露出一丝诡奇的笑容:“圣上大封功臣,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同时赏赐许多金银布帛。”

王画哦了一声。

这是一个很妙的招数,封异姓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荣耀,连李世民最宠幸的大臣,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都没有达到过这个荣耀。可荣耀是不错了,但张柬之他们并不是皇室成员,就是武三思等人因为武则天的关系,还能勉强算在皇室成员范围内。张柬之他们算什么?

王画问道:“接下来他们罢相了?”

那肯定是罢相了,本来因为废立之功,权倾天下,再做了王爷,还呆在相位,接下来还想做什么?

况且王画写的檄书还没有干呢。

莫贺干点头,但荣耀是荣耀了,这是一招明升暗降的妙招,有了空头爵位,没有了官职,张柬之他们还有多少权利能够掌控?

王画只是苦笑,这一刀真是回归一刀,又回归了历史,只是这件事提前发生了,因为崔湜与郑愔的主意,武三思与韦氏的合作,才出了这一招的。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出现,这两个人有没有在中间扮演角色?

不过以莫贺干与血字营的资源,估计还不会知道崔湜与郑愔的故事的。

让他最遗憾的是,无论他怎么努力,武三思最后还走上了政治中心的舞台。

也不知道李裹儿回去后是怎么向她父母说的,或者李显与韦氏到底是什么心思?

“但最让我不解的是圣上对我们的态度,他已经派了三次人前来你府上,询问你的病情,听到大夫说你的身体在康复之中,于是在今天早朝上再次大封功臣,包括张柬之等拥立之大臣,还有武三思、武攸暨与郑普思,还有你,一共是十七个人,每一个都是加官进爵,赐以铁券,非是谋反之罪,各恕十死。”

“郑普思是谁?”王画问道。

“是一个术士,除了这个郑普思外,还一个尚衣御奉叶静能与一个僧人胡范,皆善法术与道术,为圣上所重。”说到这里,莫贺干一脸的不以为然,法术与道术固然他也相信,可将它放在国事,做为一个君主,这样做未免对国事不好了,从这一点上看,这个新皇帝远不如那个在上阳宫幽禁起来的女皇上。

王画忽然想起李雪君的话,有些方士投奔了皇太子,不用拼比了。

这些人得用重用,一是邪术,不知道是真有还是假有,可台面上只是张柬之等人的政变,但台面下发生了多少事,就象自己这样,比张柬之当时摆在台面的筹码多上好几倍,为什么没有成功?

不但羽林军,还有官员,以及宗教,甚至皇宫内部,游侠,市井之辈,都牵涉在中间。但郑普思等人做的事,拿不出来罢了。

王画没有深说,他又问道:“那么我现在是什么官爵?”

莫贺干脸上更加古怪,他迟疑不决地说道:“圣上封你为右散骑常侍,温县公。”

王画现在是候了,如果进爵,只好封公,况且这十七个大臣无一非王即公,王画进入名单,只是县公,也在情理之中。可是现在既然大封张柬之,又封赏王画,可以想像,这道封赏出来后,朝堂上群臣会多么惊愕。

还有一点,这个官职更加让人不解。现在朝廷也没有说解散血字营,估计也没有人敢有胆量说解散,都进了洛阳城了,一旦引起血字营大军哗变,后果不堪设想。

而散骑常侍从汉朝就设立的,李世民以其为散官,后来唐高宗又各设左右散骑常侍各二人,左散骑常侍正三品下,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