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狄仁杰断案传奇-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柱中流,番胡犯境,兰坊易手则势在必然,不可避免。”
(髀:读‘毕’,大腿;髀肉复生:因为长久不骑马驱驰,生活安逸,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比喻久处安逸,无所作为。——华生工作室)
“钱牟在此目无王法,倒行逆施,前几任县令都默许了?”
方正回道:“外放到此的几任县令初时还都有点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气候,但不久便都息事宁人,退避三舍了。这些软骨头见钱牟财大气粗,炙手可热,也就趋炎附势,曲意逢迎,做了傀儡。一旦他们就范,钱牟便以重金相谢,从此与他们相安无事。他们在此倒是声色犬马,脑满肥肠,却苦了我们一县黎民百姓。”
听到此处,狄公脸一沉,冷冷道:“你此话好不荒唐!某一边城小县一时被恶霸篡了大权,虽属不幸,亘古有之;某一县令软弱无能,竟含垢忍辱,委屈求全,此情亦非鲜见。但你说八年来历任县令都是不为玉碎,宁为瓦全的软骨懦夫,竟都屈从于钱牟的淫威之下,无一例外,本县实难相信!”
方正冷笑道:“这就是我们兰坊百姓活该命苦!四年前,倒是有一位县令不甘太阿倒持,认贼作父,决意除掉钱牟,谁知半月之后,他却身首异处,暴尸河沿。”
狄么忙问:“这位县令可是姓潘?”
方正点头道:“正是!”
狄公道:“其时有本申奏朝廷,称西疆胡戎犯境,潘县令亲率兰坊军民浴血退敌,不幸为国捐躯。当时本县正在京师,记得他的尸体按国礼移至长安下葬,圣上又降恩追封他刺吏之职。”
方正道。“老爷有所不知,此乃钱牟杀官欺君掩人耳目之骗局。小人久居兰坊,四年前从未有胡戎犯境之事,何来沙场献身之说?潘县令分明是遭了钱牟暗算而死。”
狄公道:“你再讲下去:”
“就这样,方虎被迫做了钱牟的家奴,从此小人再也没有见到他一面。”
“人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此话正应在小人身上。没多日,一贯作淫媒的牙婆前来面见小人,言称小人的长女白兰早达标梅之期。应该有个婆家,又说钱车一向怜香惜玉。愿以纹银五十两将她买下,收做偏房。小人当然不肯将小女抛入火坑,便一口回绝。岂知三日后,小女去市廛购物,却再没见回来。小人三番五次去钱宅央求见她一面,每次都遭一顿毒打,被逐出大门。
“先失独子,已是飞灾横祸,又失爱女,更是雪上加霜。拙荆经不起这等打击,从此一病不起,终日缠绵悱恻,椎心泣血,半个月前,竟悲愤而去。小人操起祖传宝剑,径去钱家拼命,却被家了截住,一顿棍棒,将小人打得头破血流,抛扔街心。七日前一伙泼皮又一把火将小人店铺烧成灰烬。遭此回禄之灾,小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带了次女黑兰弃城而逃。人得山中,偶遇一帮弟兄,一打听,他们也是被钱牟害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人,便入了他们一伙。今日晚间,我们第一次出来打劫行商客旅,不期却遇上老爷一行,到头来死的死,伤的伤,小女黑兰也遭生擒。哎,可怜方正命途多舛,说也枉然。”
(舛:读‘喘’,不幸。)
书斋内一片沉寂。狄公正欲将身子向后靠去,忽想起椅背已坏,忙将双肘重又搁到书案之上。沉默片刻,狄公说道:“你讲得倒是十分哀戚,只是本县听惯了这类故事,也就不觉新鲜。方正,若是你以谎言欺骗本官,定不轻饶,若所言皆是实情,本县当推迟审判,从容处置。”
方正叹道:“老爷,信不信由你,小人左右是个死,纵然老爷开恩不杀小人,钱牟也决不会让小人活下去的。”
狄公一个示意,乔泰立起,将方正押回大牢。
狄公离座,在书斋内踱起步来。乔泰回来,狄公停步说道:“方正所言分明都是真情实话,恶霸钱牟在此弄权,前几任县令只不过是惟他命是听的傀儡。当地百姓对我们冷眼相待,原因就在于此。”
乔泰拳头打在膝上,说道:“难道我们也在钱牟面前低头不成!”
狄公淡然一笑道:“时候不早了,你二人也好退去将息,明日我有许多差使要委派你等。我还要在此看看旧日档目案牍,半个左右时辰也就离去。”
乔、陶二人意欲留下相助,狄公执意不肯,二人只好作罢。
乔泰、陶甘离去后,狄公手捧蜡烛,走进隔壁档房,用衣袖拂去公文箱标签上的灰土霉迹,仔细一瞧,却见手边一箱案卷箱盖上写了八年以前的日期。
狄公将此箱移至内行书斋,取出卷日,铺子书案之上,略一瞥,便知多半均属县衙庶务之类,但箱底却有一个小卷,上面写着“倪氏兄弟财产案”七个大字。狄公坐下。展开案卷研读起来。
原来此乃一起涉及财产继承权的讼案。退职黜涉大使倪寿乾息隐兰坊,九年前病故,身后二子为争遗产打起了官司。
狄公闭起双眼,极力回忆起十三年前他在京师任法曹时的往事。其时倪寿乾威震朝野,名闻海内。他为官一生。以其经天纬地之才,为国宣劳,造福黎庶,因而口碑载道,誉满华夏。圣上见其政绩显赫,腹有鸿猷,龙心大悦,遂降恩钦赐其政事堂宰相之职,参议朝政。但正在此时,倪寿乾却突然托病辞官,到一边县安度晚年去了。圣上亦曾以金玉良言苦苦劝留,只是挽留不住。狄公记得明白,倪寿乾此一不寻常之举曾一时轰动朝野,引为奇闻。
(猷:读‘由’,计划。)
如此说来,这兰坊却是倪寿乾度过桑榆暮景的地方。
狄公再次将案卷慢慢打开,又从头至尾细阅一遍。倪寿乾隐退兰坊之时乃一年过花甲之鳏人。膝下有一独于,名唤倪琦,三十岁整。倪寿乾来兰坊不久便娶了填房,其妻梅氏乃郭外乡间一小家碧玉,年方一十八岁。也是陈种落在肥田,六十老翁与二九妙龄小妻竟生下一子,取名倪珊。
这对忘年夫妇虽称不上珠联壁合,龙翔凤翥,却也知疼着热,相敬如宾,又喜得一子,更添一层恩爱。可怜倪寿乾这棵枯树说倒就倒,九年前一病不振,虽延医调治,终无见效。终前将长子倪琦及小妻幼子唤至病榻之前,留下遗言:他亲手所作山水风景画一帧留于孀妻梅氏和幼子倪珊,其余家产由长子倪琦继承。又嘱咐倪椅务将画轴归于他后母母子。交代完后事,便咽了气。
(翥:读‘住’,振翼而上,高飞。)
狄公看那案卷上日期,知道倪琦现年四十三岁,梅氏三十一岁,倪珊也已十二岁了。
案卷上写道,倪寿乾头一天人士下葬,第二天倪琦就将后母及幼弟逐出了家门,言称亡父终前遗言分明暗指倪珊非他亲生骨肉,故将她母子扫地出门乃理所当然。
梅氏不服,一纸大状将倪琦告到衙门,又对遗言予以否认,要求照旧章惯例由二子平分亡夫家产。不久,钱年便篡了兰坊权柄,形格势禁,这件案子也就因此拖延下来。
狄公复将案卷卷起,心中寻思,初看梅氏似乎理亏。倪寿乾遗言中只留梅氏一卷画轴;他二人年纪相差太大,且梅氏又非他元配正室。从这两条看,梅氏可能确有外遇,做下了薄幸的勾当,但倪寿乾乃当世伟人,冰清玉洁,年高德劭,却以此异常做法知照世人倪珊非他骨血,这实是一件怪事。若他果真发现少妻不贞,他该悄悄将她休去,遣至天涯之遥,永不相见。如此行事,他本人名誉可保,倪家门墙亦可免遭玷辱。既如此,他为何却以画轴相赠?作怪!作怪!
倪寿乾终前没留下遗书,又是怪事一件。口头遗言几乎无一不导致煮豆燃萁,同室操戈,他一世为官,这个道理焉能不知?
从几个方面的情形看来,一这个案子都不无蹊跷,值得仔细勘查。也许,查明了此案,倪寿乾突然辞官的秘密也将迎刃而解。
狄公又将公文箱仔细翻查一遍,却再没找出一份与此案有些瓜葛的卷目,也未发现钱牟的丝毫罪证。
狄公将公文案卷重新放回箱中,坐在案前沉思良久,意欲想出剪除钱牟之良策,但不知为何,倪寿乾的影子总在他眼前浮现,那不寻常的遗赠弄得他精神恍惚,方寸不宁。
蜡烛毕剥一声爆响,熄灭了。狄公长叹一声,又点燃一支,举在手中走回内宅。
第三章
一宿无话。次日晨狄公起床,见已日上三竿,十分懊恼,匆匆用了早膳,即去内衙书斋视公。
书斋内已打扫得一干二净,椅背早已修复,书案擦得铮亮,狄公平素所喜爱的文房四宝也—一摆列整齐。狄公一看便知,这一切安排均出自洪参军之手。
洪参军与陶甘正在档房内忙碌,二人擦了地,开了窗,又将红皮公文箱上了蜡,此时房内蜡味正浓。
狄公点头称许,在书案后坐下,命陶甘唤乔泰、马荣来内衙书斋议事。
狄公见四名亲防干办一齐围坐于案前,便先询问洪参军与马荣的伤情。二人答称伤势本不算重,一夜息将下来,又好了许多。洪参军已将头上绷带揭去,换了一张油纸膏药。马荣左臂虽仍有些僵直,但已能活动自如。
马荣回禀狄公,报说他与乔泰一早便巡查了县衙兵库,库中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件件俱全,铁盔皮甲亦样样不缺,但样样件件均因搁置多年锈迹斑斑,满是尘土,须好生洗擦方可再用。
狄公听罢从容道:“方正之言道出了兰坊现状之结症,若他讲的全是实情,我们须在钱牟探出我决意与他作对之前,来个先下手为强,出其不意,打他个措手不及。”
洪参军问:“不知那个牢头该如何处置?”
狄公答道:“暂时休要管他。说来也是有幸,我一时气愤,使命将那厮锁了。他分明是钱牟留在衙中的耳目,若不将他拿下。恐他早到主子面前告密请赏去了。”
马荣正欲张口问话,狄公抬手将他止住,对陶甘道:“你现在就去大街小巷走一遭,将钱牟及其爪牙的来龙去脉问个细备。还有,这城中有一富户,名唤倪琦,是九年前谢世兰坊的前东南三道黜陟大使倪寿乾的长子,你便中亦将此人情形好生探来。
“陶甘去后,马荣随我便装去城中到处走走,也好对此城知个东西南北,还可借此明采舆论,暗求民隐,作一番私访。洪参军与乔泰留下主持一应衙务。你二人须将衙院各门锁严,我外出期间,除后宅管家可去市廛采买米薪之外,他人一律不得进出衙门。午牌时分我们再次在此相会。”
狄公站起,一顶小黑弁帽头上戴了,又穿一件素净青衿,看上去活象一个悠闲自得的斯文士人。
狄公与马荣并肩走出行院。始时,二人南去,。看了看兰坊有名的白虎塔。城南有一荷花池,池中有一山丘,白虎塔就立于其上。池中菡萏吐艳,水边垂杨袅袅,狄公无心观赏这湖光山色,遂与马荣返回,混杂于北行的人流之中。
(菡萏:读作‘汉淡’,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这日早晨亦与往常一样,大街上行人蜂攒蚁聚,街市两旁的大号小店生意也很兴隆,只是不闻笑语飞声,店家顾客一个个说话声都压得很低,开口前亦常常左顾右盼。
狄公与马荣走到县衙北面的双层拱门,西拐,直走到鼓楼前的市场方停。市场上又是另一番景象,来自界河彼岸的商贩,身着异装,均哑着嗓子招徕顾客,无不夸耀自己的货物价廉物美。还有些许天竺托钵僧人,东一个西一双正举钵化缘。这兰坊虽非京都华埠,只因地处西疆,故有此五方杂处之情形。
(徕:读‘来’;招徕:把人招来,沿用指商业上招揽顾客。
市场中央一渔人正与一白面书生吵骂,一群闲汉围了上去,一个个企足延颈,观看热闹。看情形渔人在斤两上做了点手脚,被后生识破,故争吵起来。最后,后生将一把铜钱扔进鱼篓,怒道:“区区小民,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上下其手,欺骗善良,如今这世道真是奸小得逞,正义难张,奈何!奈何!”
话犹未了,一宽肩阔背大汉排众上前,对准后生面门就是一拳,一面骂道:“你一个黄口小儿,竟敢在稠人广众之中,指桑骂槐,影射辱骂我们钱大人,爷今日先让你尝尝老拳的味道,下次碰着。割下你的舌根!”
马荣见了这情形,就要上去打抱不平,狄公忙将手按于他手臂之上,暗示他休得鲁莽从事。
围观的闲人见状,一个个如鸟兽散。后生则一声不吭拭去嘴上血迹,低头自去。
狄公给马荣一个示意,二人便尾随后生跟踪而去。
后生进了一条僻静闾巷,狄公大步流星追到他身边,说道:“相公请留步!恕我冒昧,适才偶见那泼皮虐待于你,你为何竟忍气吞声离去,不将他告到有司衙门?”
后生闻言立定,满腹狐疑将狄公与马荣上下打量一遍,冷笑道:“你道我不知你二人乃是钱牟的细作?休要异想天开,我岂能二次自寻不自在?”
狄公顾眄流唆,见巷中只有他们三人,乃道:“后生休要惊怕,我乃兰坊新任县令狄仁杰,你有何难言之隐。但讲不妨。”
(眄:读‘免’,斜视。睃:读‘缩’,看,常指斜着眼看,偷看。)
后生一听,顿时遍体生津,面色变白。只见他用手拭了拭前额,镇了镇精神,又深深舒了一口气,脸上渐渐漾开笑容,对狄公兜头一揖,恭敬说道。“原来是县令大人微行到此,晚生这厢有礼了!老爷,晚生姓丁名祎,祖籍长安,昔年镇北大将军丁虎国之子,托祖上前德,有个秀才的功名。晚生久仰老爷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兰坊百姓盼望贤明县主,不啻大旱之望云霓。老爷这一来,兰坊可望大治,国家甚幸!黎民甚幸!只是老爷大驾光临,晚生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老爷恕罪则个!”
(祎:亦作禕,读‘一’,美好,多用于人名。——华生工作室)
狄公说道:“言重了,丁秀才何须如此说话:”他记起十几年前北疆番胡穷兵黩武,侵犯中原,一时间北部边庭狼烟四起,兵戈扰攘。圣上封丁虎国为镇北大将军,御赐虎头金印,命其统领貔貅三万膺惩胡戎。不过兵罢战弭,班师回朝之后,他却身遭黜免,解甲归田了。狄公弄不明白,丁将军之子如何来到这鄙土边乡?想到此,乃对后生说道:“丁秀才,适才你话中有话,此城气氛似不正常,你有何皮里阳秋,尽管和盘托出。”
(貔貅:读‘皮修’,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比喻勇猛的将士。——华生工作室)
丁秀才没有立即作答,沉思片刻,乃道“先借一步说话,容晚生请老爷二人喝一盅香茗,也好将一孔之见,一得之愚细细禀复。”
狄公应允。三人来到门巷犄角处一爿茶肆,于隅角一张茶案旁坐下。茶博士上茶毕,丁秀才低声道:“老爷有所不知,本县出了一个恶霸,名唤钱牟,此人独揽一县大权,武断乡曲,鱼肉百姓,全县竟无一人敢对他道个不字。钱牟在宅中豢养了约百名打手,这帮爪牙整日在城中狼奔豕突,欺压良善。适才晚生在市场并未指名道姓骂他,脸上也还是吃了他打手一拳。”
(豕:读‘史’,猪。)
马荣问:“这帮打手身携何种兵器?”
“这伙泼皮平素只带棍棒、利剑在身,但钱宅内却是十八般兵刃俱全,堆积如山。”
狄公问:“城中可常见番兵越界而来?”
丁秀才摇头答道:“晚生从未见得一个。”
狄公对马荣说道:“钱牟常呈文上合,报称胡兵犯境,每每被他击溃,这显然是他故意谎报军情,以骗取上台宠信。”
马荣又问:“丁秀才,你可曾去过钱宅?”
“这个却是不敢!平日见他躲犹不及,还敢去惹是生非!钱宅那一带地方,晚生是从来不去的,只老远看见钱宅四周圈以双层围墙,四角上望楼高高耸立,可谓戒备森严。”
狄公问道。“钱牟夺去一县大权,不知用何手段?”
“这要从钱牟的父辈说起。钱父在兰坊土生土长,于中开了一爿茶庄,几十年茹苦含辛,单路蓝缕,好不容易挣得一份家业。钱父为人耿介,一向急公好义,惜老怜贫,做下不少积善功德。钱父作古归西之后,钱牟从亡父手中继承了万贯家财,却将其父之高风亮节抛于九宵云外。八年前,内地通往西域诸国的官道还经过兰坊,因此此城昔时曾是西疆一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业中心。一后来沿途三处绿洲变为荒漠,官道改线,北移三百余里,兰坊这才成了一座西徼孤城。钱牟虽富贵荣华,然家中良田大宅,奇珍异宝,娇妾美婢却早已满足不了他的无艺贪欲,故趁兰坊与世隔绝,朝廷对此地鞭长莫及之机,摇兵买马,以重金网罗了一伙泼皮、闲汉,自立为王,从此便称霸兰坊。
(徼:读‘叫’,边界,边境。——华生工作室)
“此人聪颖果敢,若投军从戎,须是一名将才。然而他恃才傲物,目无余子,宁为鸡尸,无为牛从,乐得在此称王称霸,无法无天。”
狄公道:“兰坊出了此患,难怪生灵涂炭,百姓遭殃了。”一面喝干茶盅起身要走。
丁秀才位移近身子,请狄公再稍坐片时。狄公迟疑一阵见后生一副苦相,使又坐了下来。丁秀才忙将三只茶盅重新倒满。狄公静候后生开言。但丁秀才一时却局促不安,欲言又止。
狄公道:“丁秀才,你有何心事。只管讲来,休要闷在胸中。”
“老爷,实不相瞒,有件事一直压在晚生心上,说来是一件家事。与恶霸钱牟倒是毫无干系。”丁秀才说到此处停了停,马荣好不耐烦,心中只怪这书生实在噜苏。
丁秀才鼓了鼓勇气,说道:“老爷,有人要坏晚生父亲的性命!”
狄公闻言,锁紧了双眉。
“既然你事先知道有此危险,正可未雨绸缪,曲突徙薪,阻止这一罪案的发生。”
(徙:读‘喜’,迁移。)
后生摇头,说道:“老爷,且听晚生细细禀来。老爷也许听说过当年吴龙将军陷害家父之事。其时北疆边关告急,家父请缨御前,出师扫北,经浴血征战,大败番胡。凯旋之日,沿途百姓箪食壶浆,满朝文武百官迎至十里长亭。圣上正欲论功行赏,不期偏裨吴龙将军却心存忌妒,竟不以社稷为重,不思袍泽之谊,无中生有,参了家父一本。尽管他拿不出真凭实据,长安兵部却仍偏听偏信,将家父革职为民。”
(箪:读‘单’;箪食:指用饭菜犒劳军队。)
狄公道:“丁将军遭斥退一事,我亦有所闻,但不知令尊是否也在本城居住?”
“正是。家父相忍为国,来此边地,一则因已故家母原系兰坊人氏、二则也因在畿辅都舍容易遇到故旧同寅。为避免此类尴尬之事,不如在这阴山背后隐姓埋名为好。
“本指望家父在兰坊从此可安稳度日,以终天年。不期一月之前。晚生发现有人常在舍下邻里游荡。几日前又有人前来窥视,晚生便暗中尾随在后,后来此人进了城东北一家名唤‘永春’的小酒店,向同街别家店铺一打听,原来吴龙的长子吴峰就住在那酒店楼上。晚生闻言大吃一惊,险些叫出声来。”
狄公不解。“吴将军为何至今仍遣儿子打搅令尊?他已坏了令尊锦绣前程,若再纠缠不休,岂不自讨没趣!”
“吴龙所以如此,晚生岂能不知!他获知家父在京师的旧交故友发现了他诬告家父的证据,故遣其子前来杀人灭口。老爷,人道这吴峰嗜酒放荡,奸滑刁毒四字俱全,他既收买下泼皮监视我们,一旦机会成熟,就会下手杀人。”
“即便如此,官府亦无法随意捉拿尚未犯罪之人,只能劝你日夜惕厉,对他严加小心,防患于未然。只不知吴峰与钱牟有无勾连?”
“这个倒是没有,吴峰并不想借钱牟之手杀害家父。说到防范,自家父到此定居以来。连年收到匿名恐吓信件,故他一向深居简出,舍下大门也是昼夜上锁落闩。除此之外,家父将他书斋所有门窗都以砖墙堵死,只留一扇小门进出。此门只有一把钥匙,家父随时带在身边,一进书斋,他便立即将门闩上。家父就在这间书斋内编撰一部《边塞风云》,借以消磨时日。”
狄公命马荣将丁秀才住址记下。丁宅离茶馆甚近,过了鼓楼便是。
狄公起身,说道:“我欲去了,若是再有动静,你就速去县衙报官。”
丁秀才谢了,将狄公二人送出茶馆大门,一揖到地,自告辞而去。
狄公与马荣走回大街。马荣道:“这真是吴牛喘月,捕风捉影,如此杞人忧天,实在可笑。”
狄公摇头道:“恐不好如此说话,依我看此事不无怪异,倒着实令人头痛!”
第四章
狄公所言,马荣听了不解其意,面露惊疑之色,然欢公却未作解释,二人默默走回县衙。乔泰开了衙门,禀报陶甘正在内衙书斋等候。
狄公亦将洪参军唤来。四亲随干办在书案前坐下,狄公便将他偶遇丁秀才一节略述一遍,然后命陶甘回禀。
陶甘一副瘦脸比往常拉得更长,开言道:“老爷,看来情势甚是不妙。钱牟这厮很有些手腕,在此权势极盛。他到处敲诈勒索,搜刮民脂民膏,但对从京师来的有些体面的官宦之家却秋毫无犯。这样,他在兰坊横行霸道,也就无人向朝廷告发了。他对老爷适才讲到的丁将军及已故黜陟大使倪寿乾的儿子倪琦均是如此。今日市场上丁禕被他爪牙所侮,恐是误会,据云钱牟手下尚有不少官军逃卒,新来的人中有不认识丁禕的,误伤于他却也难免。
“钱牟狡猾如狐,深知弓拉得太紧就会断弦这个道理,故对本县富商巨贾,名号大店并非敲骨吸髓,竭泽而渔,而是让各商号店家于重金纳课之后仍多少有利可图。此外,他亦能马马虎虎维持地方靖安,若是穿窬之盗或斗殴之徒被他的人拿住,当场就会被打得半死。他手下的爪牙进出各家茶寮酒肆,大吃大喝,从来一个铜钱不给,这是事实;但另一方面,钱牟挥金如土,他与他的爪牙又无一不是城中许多大店名号的主顾。倒是那些小店陋铺,工匠艺人受他欺压最甚。现在一县百姓只得过来顺受,听天由命,不知这世局伊于胡底。”
(窬:读‘余’,穿窬之盗:穿墙和爬墙的贼。)
狄公问:“钱牟的爪牙都效忠于他?”
陶甘反问道:“他们为何对他不忠心耿耿?那伙泼皮约有一百之众,整日在酒馆赌场寻欢作乐。他们不是昔时的地痞、流氓、乞丐、偷儿,便是官军里的逃卒,没有钱宅这个藏垢纳污的地方,岂有他们的今天!说到钱宅,它看上去象一座堡垒,离西城门不远,外墙甚高,墙顶一排尖铁,四门丁枪在握,剑出鞘,日夜紧守大门。”
狄公一时间沉默不语,慢捋鬓须。过了片刻,又问陶甘道:“倪琦的情况你打听得如何?”
“倪琦住在水门附近,只听说此人似乎生性孤僻,不喜友交,年过四十,中馈犹虚。不过对于已故黜陟大使倪寿乾却有不少耳闻,看起来,倪公为人迹甚有些古怪。倪公于东城门外山脚下有一大片田庄,他生前绝大部分时间均在那里一座私人别院中度过。如今别院已破旧不堪。别院后有座迷宫,占地数百余亩。据云这别院与迷宫均为原高祖麾下一退职宿将于武德年间所建,倪公将这笔旧产买下,又从江南道鸠工百名,重修迷宫,完工后又将工匠遣送原籍。人道这迷宫宫道两侧巨石林立,草木葳蕤,犹如两堵高墙。有人说宫中蛇蜥无数,也有人说宫道上处处陷坑,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迷宫造得如此险象环生,奥深莫测,世人猜想就是倪公本人也不敢轻易人内。然出人意料,他却几乎每日必进宫一次,一去就是一两个时辰。”
(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陶甘一口气讲完,狄公听着,频频点头,兴致极高。听完,说道:“奇闻!奇闻!但不知倪琦也常去那东郊别业?”
陶试摇头道:“不!倪公的棺木一下到东郊山脚下主圹之中,倪琦就离开了那里,自此,再也未回东郊一次。现在那座别院空着无人居住,只有倪家一名老苍头伴着老妻在那里守护。人道那地方很不干净,夜间倪寿乾的阴魂常在那里游荡。因此,即便青天白日,途经东郊之人都绕道而行,谁也不敢近前一步。
(圹:读‘矿’,墓穴。)
“倪府原在东城门内,。倪公去后不久,倪琦就将旧宅典卖。并在城西南界河边靠水门的地方买下现在这个宅子。我尚无时间去那里亲眼一看,只听说那一带就那么一座深宅大院,宅子四周也围有高墙。”
狄公起立踱步,少时,停下说道:“芟夷钱牟,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刀兵并举之事,我对此兴趣无多。此类事犹如棋手对弈一般,一开局便知对手棋路如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两件事使我好生迷惑:一是倪寿乾终前所留遗言如此模棱两可,二是丁将军欲遭谋杀,却是预先报官。我对此二事倒是兴致颇浓,意欲倾全力于其上。但钱牟一日不除,兰坊便无宁日,故又须先将此恶撩除掉!奈何!奈何!”
(芟夷:芟,读‘山’铲除,除草,亦指杀戮。)
狄公扯了扯胡须,起身说道:“现在我们各自回房用膳,饭毕我要升厅审案。”。
狄公离开内衙书斋径去内宅,四亲随干办亦自回值房。狄公的管家早在值房中备下饭食,专等四人到来。
刚欲进门,乔泰示意马荣稍留。二人立于走廊之中,乔泰对马荣低声道:“我担心老爷低估了我们面临的困难,你我皆出身行伍,一身武艺正愁无处施展,打钱牟可谓天赐良机。然钱牟亦并非等闲之辈,他手下有一百之众,兵刃精良,训练有素,而我们呢?你我二人当然首当其冲,老爷秉文兼武,自然也算一个,但除我们三人之外,就再没有一个人能阵前厮杀了。我们离最近的兵卡飞马亦有三日路程,实属远水不救近火。依我愚见,还是劝老爷诸事谨慎,方能有备无患。”
马荣轻捻短须,小声说道:“老爷向非目不见睫之人,大哥所虑,他岂能不知?我揣度来,如何审时度势,应付逆境,从而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老爷恐早有锦囊妙计了。”
乔泰道:“目下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纵有妙计良策,只恐难以抵敌。若论我等,倒下一横,立起一竖,何惧之有?然老爷妻室家小又当如何?钱牟一旦得手,对她们绝不会心慈手软。我意不如直言极谏,劝老爷一时诈降钱牟,做做屈节事仇的样子,再徐图万全之策,为民除害。我们只要派精细之人将此间军情飞报长安,不消半月,一团官军就会开到兰坊。”
马荣摇头道:“你未请自谏,老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