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百年风云-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ㄗ有。咚当呖蕖V挥欣级辉诤酰垢鹑舜蚱车ā
这时,从边门进来一群太监,为首的是“寿康宫”的宁总管,这家伙挺横,瞪着眼睛喝斥道:“安静!这是有尺寸的地方,不经允许,谁也不准说话!”这一嗓子果然有效,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宁总管又说:“一会儿圣驾就来了,谁要犯了惊驾之罪,可小心脑袋!咱家现在就教你们演礼,都要认真学。”说罢,就教起来了。
兰儿是何等聪明?一教就会。工夫不大,就把礼节全记住了。那些旗女可就不同了,有的本来就笨,再加上一紧张,怎么教怎么不会,把宁总管急得直蹦。天交寅时,东方见亮,就见一名太监走到院中,似唱非唱地说道:“圣旨下,应征的秀女,准备见驾呀——”宁总管急忙让姑娘们排成两队,低着头来到另一所宅院里。兰儿偷眼观看:但见脚下踩的是汉白玉甬路,两旁是玲珑透剔的花池和养鱼缸,对面是一座宏伟高大的宫室。上悬一匾,蓝地金字,是用满、汉两种文字写成的“寿康宫”三个大字。
旗女们不敢吭声,一个个屏息凝神,等候传见。一个太监走过来,先挨着个儿地验了凭证,核对了姓名和身世。然后,按照名次,一个一个地领进寿康宫,兰儿的名次排在最后,等了好长时间,才轮到她头上。
“那拉氏,兰儿进宫啊——”太监一喊,把兰儿吓了一跳,顿时紧张起来。两条腿瑟瑟发抖,兰儿暗自着急。自己骂自己道:没出息的东西,你哆嗦什么?平日的威风哪里去了?这可是关键时刻,福祸攸关哪!兰儿,兰儿,快鼓起勇气来吧!她这么一想,还真管用,当时就不哆嗦了。她来到宫门口,又着实地镇定了一下,然后很从容地走进寿康宫。她不敢抬头,双膝跪在眼前的拜垫上,行了朝王礼,口称:“婢子兰儿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突然有个苍老的声音说:“抬起头来!”兰儿又叩了一个头,把脸仰起。这时,她才发现:坐在中间的不是皇上,乃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衣著艳丽,雍容华贵,正含笑看着自己。兰儿寻思:这一定是老太后吧?
她猜得还沾边,这位老夫人乃是咸丰皇帝的养母——皇太妃博尔济吉特氏。原来,咸丰的生母早就去世了,是这位皇太妃把他抚养成人的——她就是恭亲王奕䜣的生母。咸丰帝对她视如亲娘,即位后把她封为“康慈皇贵太妃”,住在寿康宫。她现在是宫中的领袖,与皇后没有什么差别。皇上选秀女,都要经过她的审核。这一关过不去,也就算吹了。
老太妃见兰儿花容月貌,婀娜动人,当时就相中了,提起朱笔,在兰儿的名字上划了两个红圈。又简单地问了几句话,才打发她下去。兰儿回到院中,心里不住地盘算,看意思有门儿,但又不敢说准,真像百爪挠心那么难受。约摸有一个多时辰,初选告一段落,一共选中了二十四名,余者都遣散回家了。
兰儿名列前茅,自然是选中了,她和另外二十三名秀女,一直等到辰时。咸丰皇帝乘舆来到寿康宫。又挨着个儿地审察了一遍。结果,一致通过,全留到宫里了。
兰儿被派到正宫皇后的坤宁宫承值,这是比较好的差事了。每天伺候皇后,又可以接近皇帝。所以,吃的、穿的、住的、使的、用的、戴的,都变了样。兰儿早就用上了工夫,自晨到晚,奉职维勤,很快就博得了皇后的好感,她对待周围的宫女情同姐妹,问寒问暖。晤谈琐事,不笑不说话,见面先龇牙。所以,兰儿很快成了最受欢迎的人,大事小情都要向她请教。
头几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日子一长,兰儿就觉得枯燥了,特别是挂念母亲和弟妹。惦记他们的吃喝,又惦记他们的身体。晚上做梦就是回家,有时自己都哭醒了。没几天的工夫,她的眼窝深陷,脸上失去了光泽。兰儿暗道:不好,这样忧虑下去,无异于慢性自杀。必须下决心克制住,该说就说,该笑就笑。另外,她还有种野心——想取得皇上的恩宠,爬上嫔妃的位次。可是,她发现,咸丰皇帝很少到坤宁宫来。她派到这里半年多了,仅见过皇上两面,而且时间相当短。不靠近皇上,哪有出头露面的机会?为此,兰儿愁苦得不得了。又一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凭我兰儿这副俊容,又这般聪明,只要方法得当,还怕打不动皇上的心吗?
第八十一回 用心计兰儿受宠 升贵人汉女遭殃
自幼颠沛受清贫,
机缘巧合升贵人。
若非奸狡多权木,
岂能统治五十春。
兰儿被选中秀女,又被派在坤宁宫承值,伺候皇后钮祜禄氏。按理说,她在秀女当中已经很不错了。偏偏兰儿野心勃勃,总想爬上嫔妃的位次。为此事,便在暗中打探皇上的行踪。
坤宁宫有个老太监叫张栓。因为他舌尖嘴快,消息灵通,人们给他送了个绰号叫“画眉张”。这个人喜欢奉承,爱贪小便宜。兰儿投其所好,经常向他孝敬点儿银子。所以,画眉张对兰儿也不错,二人无话不说。
这天下午,闲暇无事,兰儿向他寻问有关皇上的事儿。画眉张心血来潮,便打开了话匣子:“咱家进宫快二十年了,服侍过两代君主,三位皇后。对宫廷轶事、个人秘闻,敢说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就说咱们这位万岁爷吧,称的上是‘风流天子,采花的蜂王’。三宫六院还嫌不足,居然又玩弄起汉女来了。”“汉女是什么?”兰儿问。“就是汉族姑娘。”兰儿又问道:“我进宫快半年了,怎么没看见?”画眉张笑着说:“顺治初年,奉孝庄皇太后懿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杀无赦,偏偏这位万岁爷,却迷恋上了汉女。皇宫进不来,他就传下一道旨意,将汉女们移居到圆明园。这样做,既不违背祖训,又可任意放纵。真是变通古制,一举两得。”
画眉张见兰儿听得入神,讲得更起劲了:“这圆明园乃是万园之园,实在是好极了。光园门就有十八座,而且各有不同。园子里龙楼凤阁,瑶草琼花,实在是赏不胜赏哇!比起皇宫大内,不知要胜强多少倍。这座园子始创于雍正皇爷,至乾隆方才告成。真可谓旷古无二,地上天堂。”兰儿问道:“听您老人家这么一说,那些汉女孩儿更享福了?”“那还用说吗?万岁爷让她们分居亭馆,任情姿采。今夕是这个当御,明夕是那个侍寝,简直是接应不暇。汉女孩儿当中,有四个最得宠。万岁爷还给她们赐了芳名,叫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武陵春。四春佳丽,闻名天下。你很少见到万岁爷吧?他常到园子里,连大腿都拔不出来了!”
兰儿听罢,从牙根里冒出酸水儿,冷笑几声,问道:“万岁爷这样糟踏龙体,皇后为什么不管呢?”画眉张说:“说起咱们的皇后来,真是个大好人哪!她文静贤惠,忠厚老实。对万岁爷的所好,向来是不过问的。”“我可不行!”兰儿气极了,脱口说出这么一句不在行的话。话也说出去了,也感到失言了,只羞得粉面通红。从此,兰儿对汉女颇有反感。尤其对“四春娘娘”,更是恨之入骨。
光阴流逝,不觉又到了春天。兰儿曾托人,给母亲捎去五十两银子。听说家里还过得去,才把提着的心放平。这天,画眉张告知她,奉旨调她到圆明园承值。兰儿一听,惊喜交加:惊之惊,突然调离,不知吉凶祸福;喜之喜,到园中有可能接近皇上,好实现她梦寐以求的夙愿。
兰儿坐着车子,来到圆明园,被内务府派到“曲径通幽”当了一名小头目。手下管着宫女十一名,负责给四春娘娘培植花卉。她住进一所三合套小院,前院是花圃,后院是鱼池。回廊抱厦,小巧玲珑,十分幽静。兰儿当了小头目,每月又多收五两银子。吃住顺心,无拘无束,可比在皇宫大内随便得多了。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也没见着皇上的面。有个宫女告诉她,皇上从来也没到这里来过。兰儿听了,十分懊悔。可是,她没有泄气,默默地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自从她来了以后,把屋里、院外重新布置了一遍。种植了各种花卉,又用五色鹅卵石砌成S字形甬路,把“曲径通幽”收拾得别具一格。她还用积攒下来的一百两银子和皇后赏赐她的一部分首饰,买通了圆明园的向导太监安得海。求他在方便的时候,把万岁请到这里来。
安得海人称小安子,直隶南皮人,十二岁净身入宫。该人喜于阿谈奉承,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又善于随机应变,很受咸丰的赏识,故尔派在园中担任向导。这小子最爱占小便宜,宫女、太监差不多都给他进贡。否则,就会给小鞋穿。兰儿了解到这些情况,所以,尽量打点他,并向他提出这个要求。安得海见兰儿相貌出众,人又机灵,估计能讨万岁的喜欢。倘若兰儿受宠,肯定不会亏待自己。万岁爷要是高了兴,对自己的好处可就更大了。因此,他欣然应允。
这一天,咸丰皇帝用罢早膳,到园中散步。安得海在前边领着路,转来转去,有意把皇上领到“曲径通幽”。咸丰第一次来到这里,顿觉眼目一新。他问安得海:“这里住的都是什么人?”“启奏万岁爷,这儿住着十几名宫女,是专门给陛下养花的。有一个叫兰儿的秀女,真是花神仙。把那花养得枝嫩叶肥,简直是妙不可言。万岁爷不信,一看便知。”咸丰一时高兴,迈步走进小院。安得海怕宫女没有准备,惹皇上生气,便高声喊叫道:“万岁驾到——”
宫女们正低头侍弄花草,猛抬头见万岁驾到,一个个吓得容颜更变,赶紧趴在地上接驾。咸丰让她们起来,然后背着手赏花。他一看这里点缀得十分精奇别致,不觉心旷神怡。这时,突然从后院飘来歌声,抑扬顿挫,回梁九转,如行云流水,似燕语莺啼,把咸丰帝听得如醉如痴。他向众人一挥手,意思是别打搅我。侍从人等个个屏息凝神,都呆立在那里。咸丰帝顺着歌声来到后院,但见鱼池一方,清可见底,岸边杨柳,倒垂于水面。在一块卧石之上,坐着一位丽人。见她半卧半躺,一手托腮,一手拂水,正全神贯注地唱着。
咸丰听罢,拍手叫绝:“好歌,好歌!”兰儿一惊非小,回头看时,见一俊美的青年人站在眼前。仔细一看,原来是当今天子。兰儿吓得魂不附体,忙趴伏在地上,说道:“婢子兰儿,不知圣驾驾到,真罪该万死。”这声音甜脆圆润,悦耳动听。咸丰大喜,叫她站起来,从头至脚仔细地观看,他见兰儿皓齿明眸,身量苗条,濯濯如春月杨柳,艳艳似出水芙蓉,把咸丰看得眼睛都直了。心里说:这女子好面熟,朕在何处见过?兰儿道:“圣驾如不嫌弃,婢子敢请陛下到屋中小坐。”“朕正要休息一下。”咸丰道。
于是,兰儿在前面引路,把咸丰让进她的寝室。咸丰见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却十分规整。芳香扑鼻,令人陶醉。咸丰落了鞋,盘腿坐到炕床上。兰儿忙取了两个绣花枕头,倚在皇上身后。又转身给皇上冲了一杯香茶,跪着呈上。
咸丰把茶杯接过,放在炕桌上,便问兰儿哪里人氏、多大年岁、何时进宫、现居何职、祖宗三代……简直问了个底儿朝上。兰儿低垂粉颈,站在咸丰面前,一一作了回答。咸丰笑道:“朕想起来了,你是去年进宫的,被派在坤宁宫服侍皇后的那个兰儿吧?”“正是。”“朕公务繁忙,早把此事忘记了。”兰儿心里说:胡扯,你倒是够忙的,光顾跟四春娘娘扯蛋了,哪能把我放在心上?
咸丰又问道:“方才那首歌是谁编的?”“是婢子编的。”“嗯,很好!你还会唱什么?”兰儿道:“还会唱野调无腔、少板无眼的几首昆曲。”“好,快唱给朕听。”
兰儿见机会来了,心中暗自庆幸。于是,拿出全身本领,唱了一段《玉堂春》和《雷峰塔》。咸丰一边听,一边合着板眼。有时,也低声随着唱几句。兰儿刚唱完,咸丰就鼓掌称道:“太好了,想不到‘鸡群之中还有彩凤’,可惜朕发现得有些晚了。”
兰儿听到皇上的夸赞,乐得神魂颠倒,喜不自胜,又给咸丰倒了一杯浓茶。咸丰没接茶杯,冷不丁把兰儿的手腕抓住,拉到怀里,又亲又吻。
书要简短。当晚,兰儿被咸丰召幸。越日,传下圣旨,封兰儿为贵人。此后,人们都称她兰贵人了。兰儿早就打听明白了,皇后以下,一为皇贵妃、二为贵妃、三为妃、四为嫔、五为贵人。以下还有佳人、常在、美人等共有九级。现在,已经熬上第五级了。如再加一把劲儿,还愁不步步高升吗?
咸丰自从召幸了兰儿,简直是无法摆脱,把四春娘娘也抛在脑后。不出一个月,又把兰贵人升为懿妃,搬进园中的望月楼,并把安得海赐给懿妃。咸丰也住在这里,每日与懿妃鬼混。就连文武大臣奏事,他也不见。
消息传齐,朝堂哗然。众人窃窃私议,啼笑皆非。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对懿妃颇有反感。这日,具本朝见皇后。他跪在钮祜禄氏面前,奏道:“时下国运衰微,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圣上理应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今被懿妃所迷,置国事于不顾,非明君之所为也。皇后乃一朝国母,当规劝皇上洁身远色,则天下幸甚。”皇后道:“卿言是也!待本宫具本,上达天颜就是。”当晚,钮祜禄氏提笔在手,给咸丰帝上了一本,劝他赶回大内,主持朝政。
这天,咸丰正在望月楼与懿妃作画,内监把本章呈上。咸丰看罢,快意皆消,低头不语。懿妃忙问道:“朝中出了何事,万岁爷这样苦楚?”咸丰道:“皇后劝朕回宫,主持朝政。”“那您的意思呢?”咸丰道:“皇后乃六宫之主,轻易不劝朕。只此一次,朕怎好拒绝?”懿妃不悦道:“难道堂堂的皇帝陛下,还当不了皇后的家?”“非也!皇后知书达理,令人可畏可敬。朕若不回,怕不好交代。”
懿妃虽然心中有气,却不敢再讲。咸丰又住了一夜,于次日返回紫禁城。他满以为皇后听了别人的挑唆,跟懿妃争风吃醋。哪知皇后见了皇上,对此事却只字不提,照旧对他毕恭毕敬。为此,咸丰帝深受感动。
要说起钮祜禄氏,人样子也并不错。五官清秀,身量苗条。而且,正在豆蔻年华,自然有迷人之处。咸丰又怜她,又敬她,便安心在坤宁宫住了下来。每日处理国事,渐渐把懿妃扔在脑后了。
且说懿妃,自从皇上走后,好像把她的魂儿也带走了。每日里头不梳,脸不洗,唉声叹气,坐立不安。安得海见主子不悦,早猜出她的心事,劝道:“主子的心事,奴才都知道。万岁爷有万岁爷的难处,请主子多加体谅。”懿妃冷笑道:“他还是没把我搁在心上。不然,雷打也不能动!”小安子笑着说:“主子说得也在理儿。不过,皇后的话,皇上是不能不听的。”懿妃道:“还是做皇后好哇,连皇上都得听她的。像我这妃子,受宠也无用!”小安子道:“宫廷例制,等级森严,自然是要听皇后的。不过,望长久远吗,情况也许有变。”“你这话怎么讲?”懿妃听出他话中有话,便追问起来。小安子道:“主子这么聪慧,难道还看不出来吗?皇后虽贤,而不能生育。俗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倘若主子您争口气,给万岁爷生个太子,就能鹤立鸡群,出人头地。到那时,情况岂不大变?”“是啊!”懿妃连连点头,重赏了安得海。从此,她盼着快有身孕,并渴望生个男孩儿。
两个多月过去了,皇上还没回来。懿妃越想越生气,越寻思越焦躁。一股狂怒涌上心头,又摔盆又摔碗,还无故打人。吓得宫女们胆战心惊,不知噩运会轮到谁的头上。
这天早饭毕,懿妃坐在望月楼上,凭栏远眺。突然发现树丛中有一汉女,奔太液池跑去。又见在她身后,追着一名太监。那太监伸手抓住那汉女的胳膊,便撕撕搂搂起来。一会儿凑在一起谈话,一会儿又站起来奔走。懿妃怒道:“禁园之中,岂能容得尔等胡闹!”她把小安子叫过来,吩咐道:“快去,耙这一对狗男女给我抓来!”小安子领命,带着一伙太监去了。
约顿饭之后,小安子复命说:“都抓来了!”懿妃怒冲冲走下望月楼,让宫女搬了把椅子,坐到正厅的廊檐下,吩咐道:“快把那对狗男女带上来。”
时间不大,一名太监、一名汉女都倒捆着二臂,带进院中。小安子喝斥道:“还不给懿妃娘娘磕头!”二人跪倒道:“参见娘娘千岁。”懿妃怒问道:“你二人做了什么好事!”那太监道:“娘娘千岁误会了。此女叫银凤,乃苏州人氏,被买进圆明园承值。她终日想念一家老小,总是哭啼。今早,有人给她捎了个信儿,说她母亲想她想死了。为此,银凤也不想活了。方才,她要投池自杀。奴才不忍,又拦又劝,才被娘娘发现了。刚才之言,全属实情,望娘娘千岁恕罪。”
其实,这个太监说的都是真的。银凤果然是被拐买来的良家女子,被迫在园中服侍皇上。不但失身,还要受气,在园中吃尽了苦头。再说,母亲又死了,因此痛不欲生。这个太监出于好心,从她的住处追到太液池,又说又劝。不料被懿妃错以为有不正当的行为了。既然把话说清楚了,不就完了吗?偏偏这个懿妃耍起刁来。把憎恨汉女的怒火,都喷洒在了他二人身上。她怒斥道:“呸,满口胡说。明明是你俩做了苟且行为,还敢巧言狡辩?来人,剥掉衣服,给我狠狠地打!”小安子咋唬道:“剥光,狠狠地打!”
掌刑的宫监不敢不听,把两个人摁翻在地,剥光衣服,用廷杖狠狠地抽打起来。把两个人打得鬼哭狼嚎,满地翻滚。懿妃还不解恨,又命人把那太监吊到树上,把汉女的鞋袜扒掉,露出窄窄的“三寸金莲”,由两个太监架着,在碎石路上来回跑。这一招实在毒辣,别说一个弱小的女子,即便是堂堂男子汉也受不了。银凤的两只小脚,被磨得血肉模糊,几度昏厥过去。懿妃还不罢休,命人用凉水喷过来,又光着身子在石子路上爬。银凤发出绝命的吼叫,叫得都失去了人声。在场的宫女们见了,无不胆裂魂飞。可是,懿妃却毫不理会。最后,这个汉女被折磨得只剩下一口气了,懿妃还不放过。命人在银凤和那个太监的脖子上,拴了一块大石头,扔进太液池,活活地淹死了。
懿妃觉着挺开心。第二天,又抓来几名汉女,怒斥道,“都是你们这些狐狸精,迷住了皇上的心窍,真是死有余辜。哀家今日要把你们这些妖孽铲除!”说罢,命人把这些汉女的衣服剥光,逼她们打秋千。可怜这些汉女,个个累得筋疲力尽,从秋千上跌落下来,摔得半死不活。懿妃还不解气,又命人把她们扔到太液池里。更有甚者,懿妃还命汉女对打,对咬,不从者便被活活打死。手段之残忍,方法之独特,真是旷古未闻。可怜一百多名汉女,被懿妃折磨死一半以上。余者,有的躲藏,有的被吓疯,有的自杀,简直是苦不可言。就连最受宠的四春娘娘,也不能幸免。懿妃虽不敢像折磨一般汉女那样随便,却断去了她们的饮食。害得四春吃这顿没那顿,三天两头挨饿受渴。日久天长,逐个地都病倒了。
正在这紧要关头,咸丰帝回到圆明园来了。咸丰一晃走了三个多月,最近思念起懿妃和四春娘娘,不由得长吁短叹,坐卧不安。皇后猜透皇上的心意,怕他急出病来,主动劝他到园子里去散心。咸丰如蒙大赦,对皇后感激得不得了。他乘辇舆正好路过四春娘娘居住的四春园,便径直走了进去。
“圣驾到——”四春娘娘惊喜交加,忙整理云鬓,迎接圣驾。减丰下舆,手扶四春走进藏春楼。坐定后,他左顾右盼,发现与走的时候有些异样。又见四春娘娘容颜枯槁,秀质皆无,不免吃惊地问道:“卿等这是怎么样了?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成?”四春支支吾吾,不敢明言。减丰愈疑,非要问清楚不可。四春见瞒不住了,忙一齐跪倒,哭诉了懿妃折磨汉女的经过。
咸丰闻听,气得五脏冒火,七窍生烟。大吼道:“反了,反了,懿妃欺朕太甚!”说罢,马上传旨,起驾赶奔望月楼。
这阵儿,早有人报与懿妃。懿妃一听圣驾回来了,不由喜形于色。忙对镜梳妆,更换衣服,走下楼来,去见皇上。可是,她一见皇上的面,就发现有点不妙。只见咸丰面沉似水,冷若冰霜。侍从人员站了两大溜,一个个屏息宁神,鸦雀无声。懿妃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忙抢步上前,行了大礼,口称:“臣妾兰儿敬问圣安。”咸丰瞪着她,恶狠狠地说:“你做了什么好事!”懿妃吓得一哆嗦,委屈地说:“请问陛下,兰儿把什么事情做错了?”咸丰一拍桌子:“你还嘴硬!朕问你,是谁无故折磨汉女?是谁下令把她们扔进太液池淹死?又是谁下令切断了四春娘娘的饮食?”“这个……”懿妃一听,知道有人先把她告了,真是又怕又气。可是,她还想给自己找个理由:“陛下容禀。这是因为她们不守园规,皇上又不在,所以奴婢才……”“住嘴!”咸丰怒不可遏地说:“朕都问清楚了,汉女没有一个违犯园规的。都是你醋海生波,有意报复。别说她们没有犯罪,即便有罪,也要由朕来处置。谁允许你这么干的?”懿妃仗着受宠,犟嘴道:“陛下封我为妃,难道妃子连惩办奴才的权力都没有吗?”“放肆,还敢强辩。你以为朕不能处分你吗?”咸丰暴跳如雷,传旨道:“来人,把她拉下去,狠狠地打!”
掌刑的宫监不敢不听,“呼啦”往上一闯,七手八脚就要动手。懿妃破着嗓子喊叫道:“皇上开恩,陛下开恩哪!”咸丰理也不理,催促道:“打!重重打!”
正在这时,突然有人喊叫道:“万岁爷,打不得呀!”说罢,跪在咸丰脚下,不住磕响头。咸丰一看,乃是安得海,怒问道:“小安子,你敢抗旨?”“不不不,吓死奴才也不敢。”“你方才说打不得,这话是何意?”安得海往前跪爬了一步,仰着脸说:“恭喜万岁爷,懿妃娘娘她有孕了。”“什么?”咸丰一惊。“回万岁爷的话,懿妃娘娘已经怀孕了。”“此话当真?”“奴才没长两颗脑袋。”咸丰忙传旨道:“放回来,快放回来。”
宫监把懿妃扶回屋中。懿妃跪倒身形,哭泣道:“谢皇上不打之恩。”咸丰问道:“安得海说你有孕了,此话当真?”懿妃道:“是真的。”“你为何不早奏?”懿妃道:“从上个月开始,婢子就感到身体不适。经常呕吐,想吃酸的,又经常困睡。那时,才叫小安子把园中的御医嘉亮找来。诊脉后,嘉亮说是喜脉。婢子不敢叫准,所以没向皇上陈奏。”咸丰道:“朕现在就叫御医诊脉。倘若你胡说八道,朕决不轻饶!”
第八十二回 喜之喜咸丰得子 忧之忧洋兵进犯
晚清腐败透顶,
贪婪愚昧无能。
国家尊严一旁扔,
换来苟延活命。
咸丰皇帝命人把御医唤来,为懿妃诊脉。四名御医轮流看罢脉象,最后得出结论,果然是喜脉,已怀孕四个多月了。咸丰转怒为喜,重赏御医。又对懿妃说:“看在怀孕的分上,就不打你了。记住,下不为例。”懿妃蒙赦,不住地叩头谢恩。咸丰又说:“汝若能为朕生一皇子,朕决不亏待于你。”“婢子谢恩。”懿妃怀着委屈而又欣喜的心情,回归寝宫去了。
当晚,咸丰虽宿于四春宫,但是,他对懿妃有孕一事,极为关心,让安得海协同御医,格外照看。因为这位二十六岁的皇上,尚无子嗣,只有丽妃生了一位公主。咸丰对此十分苦恼,身为君主,他对传宗接代的男孩儿是极为重视的。
懿妃的思想负担尤其沉重。她望着一天比一天隆起的肚子,十分担心,渴望能生下一个男孩儿。果能如愿,名利、地位、权势,都不成问题;相反的话,这一切就会落空。所以,她整日拜佛祷告。
光阴流逝,转眼就到了分娩的日子。上上下下一派忙碌,光接生婆就来了十多个。咸丰也在子孙娘娘的神像前,焚香祈祷。然后,坐在偏殿听候消息。三宫六院的嫔妃,除正宫皇后外,都聚集在望月楼中,围前围后地伺候着她。
懿妃从辰时觉病,一直折腾到掌灯,尚未分娩,疼得她几度昏迷,嗷嗷直叫,众人急得团团打转。咸丰更加坐立不安,一更天过去了,无信儿;二更天过去了,仍无消息。眼看三更天到了,就见小安子跌跌撞撞跑进偏殿,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说:“恭喜万岁爷,贺喜万岁爷,懿妃娘娘她生了一位皇子!”这时,接生婆也到偏殿送信儿:“懿妃娘娘生下位九斤六两重的大胖皇子,母子平安无恙。”咸丰长长出了一口气,赶紧又跪到神像前,焚香朝拜。
消息传出,北京震动。各衙门一律张灯结彩,表示祝贺。三天后,咸丰赶回北京,在御太和殿接受百官的朝贺。并且颁旨,晋升懿妃为懿贵妃。咸丰又翻字典,又找辞源,给皇子起了个名字叫载淳。载字是按“字”排下来的,据说乾隆皇帝的六皇子永瑢,绘了一份岁朝图,献给孝圣皇后。乾隆大喜,御笔亲题了“永绵奕载奉慈娱”一句话。以后,便取其中“永绵奕载”四字,作为宗室命名的排行。咸丰是奕字辈,叫奕諠。新生的皇子,自然是载字辈了。“淳”字乃是化行俗美的意思。所以,取名为爱新觉罗·载淳。
懿贵妃生了皇子后,觉得身价高贵,连皇后都不看在眼里。小安子奴随主贵,也升了贵妃宫中的总管。他和主子一样,也不把旁人看在眼里,俨然成了全皇宫的大总管。平日吆五喝六,专横得不得了。
书要简短。一晃载淳到了三岁,身体健壮,聪明伶俐,咸丰帝非常高兴。然而,三年来的时局却愈加危机了。太平军攻破了江南、江北两大营;钦差大臣向荣、琦善相继毙命;江苏告急,武汉垂危,长江、黄河流域农民革命风起云涌。失城失地的噩耗,像雪片一般飞到北京。偏偏洋人又乘火打劫,把兵舰开到天津大沽口。还叫嚣说:清政府如不答应他们的条件,就要杀进北京。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清政府已面临着亡国的厄运。这正是“摁倒葫芦瓢又起”,一宗不了又一宗。咸丰皇帝愁得长吁短叹,茶饭懒咽。
这一日,他宿到懿贵妃宫中。尽管懿贵妃百般殷勤,也不能讨咸丰一乐。她问道:“什么事把皇上愁成这样?”咸丰把朝臣的奏章以及所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懿妃道:“洋人何故又来挑衅?”咸丰道:“说起洋人,比长毛子更可恨——尤其是英夷,最最可恶。”懿贵妃道:“婢子识少见寡,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