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献帝新传-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操将典韦大声道:“某不善水战,亦愿拼死保主公无恙!”乃跃上小船,孤身驾舟殿后。
  关羽令吴子兰率兵三百围住典韦,典韦飞掷短戟取吴子兰头颅,复取其头,恶声道:“非吾死,尔等不得前行半步!”
  关羽赞其忠义,亲自取刀来战,两人大战六十回合未分胜负,关羽令人围之欲生擒劝降,奈何典韦勇猛,众兵士近不得身。关羽恐曹操逃去,迫不得以乃令人乱箭射死典韦。
  曹操逃至半路,见前方水面中有大船前来,大惊道:“莫非刘备在此候我不成?”待船近才知是曹洪率兵来救。
  原来曹洪部因吞兵高地,故安然无损,在曹洪保护下,曹操逃至山阳,后得知典韦战死,操纵声大哭,众将不解,操曰:“典韦勇猛,乃我甲胃,今因天不助我而亡,我失典韦若失左臂尔!”
  刘协本欲出兵夺下徐州,见黄河决堤,徐州尽淹,颖水被黄河改道,幸北淮渠、南淮渠和东淮渠等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完善,复又调兵招募百姓三十余万人,在颖水增高堤防,历经三月才勉强控制住水患。
  冬末大寒,淮河冰冻,猛然增加的百万流民无法通过水路南运到江东,只能滞留在颖上等地,致使豫州南部大乱,袁术乘机领军万余人造反。刘协动用军粮八百万石救济百姓,调镇北军镇压民乱,调定东军、重翼营和虎翼营镇压袁术。
  袁术据守小城成德负隅顽抗,孙坚调动六十辆新投入的投石车,将成德城墙砸碎若粉,袁术降旗号投降,孙坚置之不理,依旧令军士发动投石车,袁术被乱石砸死,大将纪灵在乱军中为孙坚所斩。
  徐、兖、豫三州淹没在洪水中,刘协难以北上,刘备亦不能南下,初泰六年春末,刘备亲率大军南征,曹操军中无粮,只能驱役百姓到徐州北部,自己率军退到彭城,令大将曹仁、李典弃豫州北部与刘备,过河转守梁城和细阳,令夏侯惇守九石长城,夏侯渊守沛城,自己坐镇彭城。
  皇甫嵩建议出兵败曹操,尽得徐州,刘协却按兵不动,反而令治略台暗中运四百万石粮食于曹操。
  操在最交困之时得刘协资助,分外惊喜,用程昱之策,送长子曹昂和夏侯惇长子夏侯充赴襄阳学府就学,再与刘协谈同盟之事,众将纷纷反对,曹操道:“楚王赠钱送粮于我,非是救我,乃是欲让我为其守住刘备而已。我虽看穿其心,却无法拒之,然徐州北部地域狭小,若无楚王相助,焉能和刘备抗衡。故送子赴襄阳向楚王示弱,暗表绝不南攻楚地之心,若有楚王相助,甚可重夺兖州,若无其相助,我必败于彭城!”
  复又道:“悔不听戏志才之言,若当日让地求和与楚王,两家联手抗刘备,焉能有今日乎!”
  程昱劝道:“与刘协联合抗刘备亦不过一时之策,刘协亦有心夺天下,焉能容主公乎,主公纳志才之策亦是自取灭亡尔,今虽大败,然众将皆在,可向刘协屈服,经营徐淮之地,复取青州,不再容身刘协与刘备二人之间才是上策!”
  曹操闻之大喜,牵程昱之手,道:“幸公不弃我而去!”
  自戏志才辞去,曹操帐下以程昱为文臣之首,满宠、刘晔、华歆、钟繇、毛玠、杜袭、王朗各司其职,大将夏侯惇、曹仁等人皆在,虽失兖州,但依靠九石长城和楚王刘协的资助,仍能稳守徐北。
  第五卷 三年会战 第十七章 楚地官制
  刘备本以为徐州地势平坦,容易夺取,率军攻到九石长城之下方知曹操早已安排好退路,且自己身后袁绍今年连续夺下南皮、高唐诸城,兵逼信都,只好留张飞、陈宫镇守兖州,自己率军返回冀州。
  曹操势孤之后,华歆和钟繇等文臣请辞,操皆不为难,众将不解,操大笑言道:“今我亦自身难保,怎么能强求他们与我一起共生死!”
  华歆受管宁之邀,钟繇受戏志才之邀,南投楚王,刘协任华歆为江南学府总祭,任钟繇为长沙郡守。
  百万流民涌入豫州之后,为了避免汝南周边百姓每户耕种的土地面积缩小,刘协将这些人移到徐州南境,自下邳、东海两郡总计十二县被淹之后,刘协将淮安、淮阴、夏丘、徐县、盱眙、高山、淮陵、曲阳、淮浦九县合并为淮安郡,改小县盐渎为大县,移民十万入住,改称为后世的盐城。移六十万民到广陵和淮安之间的荒芜之地,设洪泽、金湖、射阳、高邮、东台五县,这五县多为沼泽湿地,令百姓推田平地,留塘养殖鱼蟹。
  由于陶谦并没有逝世,顾及其厚爱百姓的名声,刘协并没有正式接管淮安,只是让文聘驻守盱眙,让陈登出任广陵太守,实则代管淮安郡。
  此时曹操所据之地不过两郡,虽有百万人口,但已不足为惧,曹操仿照刘协,在彭城郡和新设的淮北郡广开水利,推广稻麦两熟制,腾出三十万壮丁为军,泗水湖的突然出现,使得青州黄巾无法南下徐州骚扰,曹操治下两郡反倒可以安心生产。
  经过几个月的商谈,刘协与曹操派伊籍和程昱在寿春签订同盟协议,刘协赠送良种,资助钱粮在彭城郡和淮北郡修建水利工程,助曹操提高粮产,而三年之内,两郡粮产中的一成归荆州治略台所有。在两郡依楚地各项政策推广新政,两地商人自由贸易,互不加收商税,彭城的铁矿煤石则卖到淮安,陈圭在刘协支持下成立淮安矿社从事铁矿石买卖和铸铁业,刘协经过一系列的政策进行平衡,促使楚地出现襄阳、金陵、淮安三个铸铁中心,实际上刘协计划将在完全得到徐州之后,将淮安和彭城的铸铁中心合并,而襄阳根据发展的需要,将铸铁中心移到江夏、汉阳,也就是后世中国武钢、南钢和徐钢三大钢铁厂的雏形。
  为了防止曹操反戈,刘协并没有帮助曹操提高军备情况,更在同盟协议中禁止曹操建设水军,而是由刘协在泗水湖南岸设东海港,在泗水湖入海处设连云港,让文聘各驻扎一万水师,帮助曹操防守。
  未到初泰六年冬,刘备宣布洛阳闭市,接管洛阳襄阳银庄,幸好刘协提前从军机台得到消息,除最后留三万斤黄金和大量五铢钱未能撤离外,其余黄金等贵重金属储备、金契和大量银庄人员都已经撤离洛阳。
  刘协当即做出对策,以刘备违背盟约、关闭洛阳南北商市、扣留一百三十七万斤黄金、八十万斤白银、七千万钱和价值三十万斤黄金的粮草绢锦为由,楚王统地暂不交税,直至刘协归还襄阳银庄黄金白银储备和其他财物。并告知天下各商户,襄阳银庄钱财都是天下各大商户甚至很多百姓暂存的,楚地所有拒交赋税都将用于偿还该部分商户和百姓的损失。
  刘备拿到三万斤黄金本来挺高兴,听到这个消息气的要昏了过去,此时才知道被阴了一把,真是百口难辩,自己抵赖不得,名誉损失巨大,要想挽回名义就要拿出这么多钱来赔偿,这还不要自己的命啊,索性由刘协去闹吧,反正南方的赋税是肯定收不到的。
  此后,刘协制定《湖粮策》,以南昌鄱阳湖、长沙云梦泽、庐江巢湖、寿春白马湖、江东太湖为五湖之地,在五湖之地广推水利灌溉发展稻麦两熟制。
  他又考虑了很久,决定以清朝官制为原型,对现在秦汉相延续的官制进行修改,以《襄阳治略》为基础与荀彧、张昭、徐庶等十六人修订《楚王治略》,提升治略台为治略府,治略府设农、工、商、吏、刑、民六部,设右治略公、中治略公和左治略公(以右为上),各部首管官员为尚书,副职为从事,统第三层官员为侍郎。
  同时统制楚钱,以一斤黄金兑一万五千楚币为准,由治略府统一铸造。
  提升统帅台为统帅府,设大将军、右将军、左将军,下设参谋院、军备院、军机院,三院首管官员为总祭,即参谋总祭、军备总祭和军机总祭,下统楚军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定东、定南、定西、定北九军。
  当然,定北军仍然是空置的番号,没有一个人。
  在众臣的商酌后,以荀彧为右治略公,任周邑为中治略公,任杨彪为左治略公,杨彪在杨修点拨下,以年老为由,推辞不任,刘协封其为汉阳候,年俸为两百万钱,改任张昭为左治略公。
  任诸葛玄为农部尚书,任白翳为工部尚书,任蒯良为商部尚书,任程秉为吏部尚书,任骆统为民部尚书。
  楚王府设幕僚院、督政院、督军院、礼署、策署、律署、学署、医署。三院首官为总祭,五署首官为尚书令。
  刘协任陈群为幕僚总祭,戏治才出任参谋总祭,顾雍出任督政总祭,督军总祭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荀彧力推步骘,刘协知他颇有才干,遂同意其担任此职。
  众人联名邀请荆州名士黄承彦出任礼署尚书令,黄承彦推卸不得,便走马上任,向朗任策署尚书令,刘巴任律署尚书令,陈谌为学署尚书令,张机出任医署尚书令 。
  第五卷 三年会战 第十八章 军机院与亲卫营
  此时,荆州学府的孟建(公威)、崔浩(州平)、杨修开始出任仕途,孟建进入统帅府参谋院,崔浩安排吏部从事一职,本来想安排杨修成为国商,可是考虑到他对信息的敏感度,进而安排到军机院,由于他父亲杨彪愿意退出一线,让出权力给年轻人,作为补偿,同时杨修毕竟是刘协的亲信,又很是机敏聪明,大将军皇甫嵩直接提拔到军机院总祭。
  这可把杨彪幸福的一塌糊涂,带着重礼去厚谢皇甫嵩,结果被皇甫嵩从后门扔了出去,差点连朋友都没有的做。
  刘协非常重视军机院的工作,亲自主持军机院改制工作,设军机一处负责查探楚地内部,防止大族谋反,设军机二处主掌北方军情收集工作,设军机三处为暗杀死士和间谍训练部门,军机四处专门负责到各地查核地形,制作和校对地图。
  没有条件使用无线电,刘协将培养信鸽作为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同时推出汉语拼音,将拼音做为军机院专用的密码。
  襄阳学府的张仪(张昭长子)、黄博(黄承彦长子)、蔡晟(蔡瑁从子)等第一批学员共计二十六人也开始进入各郡担任从事。
  这令众人大跌眼镜,不明白为什么孟建等水镜学府一出来都是高官,襄阳学府的就只能去郡县。
  司马徵只好厚着脸皮说:“他们都是治国之才!”
  而刘协懒得去解释,有什么好说的,任人唯亲嘛,中国人都这样,如果不是荆州多年来各学院学子们太受重视,给的空间太大了,谁敢跳出来说不对。其次襄阳学府豪族子弟太多,虽然经过大师授课,有点本事,可还不能说够实干,对比之下从底层郡县学府出来的士子们大多安排在各县,那些士子反而没说废话。
  刘协为此写了一份紫玉简给司马徵,大概得意思就是水镜学府既然选择最好的士子入学,那出来就肯定比其他学府更受重视,让司马徵建立一套明确的选择学子的办法,所有学子必须从襄阳学府和江南学府两个高级学府中挑选,没有楚王府旨意不得私自招生。
  司马徵看到紫玉简略微有些不高兴,想了想也就算了,按着刘协的要求办理,他知道现在的刘协越来越像一个帝王了,虽然对众臣和自己这些学院祭酒还是很客气,比过往的帝王好了很多,但帝王的基本特征已经出现了。
  对于革命和帝王,刘协曾经有自己的理解,革命就是老百姓推倒抽自己耳光厉害的统治者下台,再换个人抽自己耳光,只是这个人抽得比较轻。
  什么叫帝王,帝王就是你得供我吃喝,然后你他妈的还得闭嘴,谁叫你犯贱。
  所有统治者和革命都是这个样子,从古代到今天,甚至是二十一世纪,谁他妈的废话谁找抽,我抽你轻重还得看我心情。
  偶尔他也会去想象刘备的心态,仁厚?仁厚是一种态度,而态度总是从习惯开始,灵帝暴政是因为他不知道抽老百姓耳光多少是重,多少是轻。
  刘备不过是从底下爬起来的时候,发现灵帝抽重了,他得抽轻点。
  既然你们喜欢被统治,那就得被人抽耳光。刘协暗笑,该换我上台了吧,至少我抽得很轻,而且肯定比刘备抽得轻。
  襄阳军院的第一批军士正式开始登场,除了从水镜学府转去的周瑜直接前往定东军替换徐庶任军师,由徐庶推荐到襄阳军院就学的吕蒙前往镇北军张辽处担任偏将,以及楚军各将军从亭尉、什尉中挑选出来进入军院培养的军士外,其余都安排到各军从牙门将做起。
  当然为了鼓励军士进入军院学习,还是让各军将军优先把他们提拔起来。
  刘协同时让皇甫嵩安排军院博士和老将军们,每年前往各军驻地主持一次兵道坛,和众将领谈兵论道。
  从寿春赶回来的徐庶还没来的及过几天舒服日子,又被刘协掉往南方任平南将军,统辖黄忠的镇南军,黄忠幸福不已,现在大家根据徐庶的调动已经发现,只要是徐庶去的地方肯定有仗打。
  陈武、贺齐、张济、牛辅、谭雄、潘彰等留在统帅府的大将立刻要求调往黄忠处,刘协也不隐瞒,拖了多年没有解决的交、益问题,他要在今年内搞定,毕竟现在的楚地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实力。
  想了一段时间,他和皇甫嵩商定安排贺齐、牛辅、潘彰临时调往镇南军,又安抚陈武等将,表示等一段时间刘协将亲征益州,必定带众位同往。
  禁卫军仍然由楚王刘协亲管,经过三年会战,原有翼军发展到八营,除原有铁翼、飞翼、虎翼、骠翼、风翼、旋翼六营,增马岱的悍翼营、张绣的铉翼营两营。原有的卫军自增加高顺的矛卫营后,又增加了沙摩柯的南卫营、孙坚之子孙策的越卫营,而王熙和王真兄弟则从各军中抽取了八百名武艺精熟的士兵、亭尉,经过三年训练建立了亲卫营,其中最厉害的三人就是当年皇甫嵩发现的雷斩、雷鸣和雷锐,其中雷氏三人的武艺甚至还在王熙之上,童渊看的顺眼就把他们收过来做了弟子。
  海军从原有甘宁的云海营转变为江西海营,增加了凌操的江东海营、董袭的淮安海营、蒋钦的江南海营和周泰的江北海营。
  其中有两个营值得关注,王熙兄弟的亲卫营是以沙摩柯献上的犀牛(大独角犀)为原料制作的皮甲,看起来很薄,一般武器根本伤不了。
  传说犀牛的皮是枪都打不破的,现在看来是传说了,制作的工匠说是制作起来很麻烦,做作一件就要报销十多个钢锥,不过用铁锤砸钢锥还是能穿透的。
  最初见到犀牛的时候,刘协还是惊讶的不得了,自己以为中国是没有这个动物的,结果荀彧和郭嘉都能一眼认出,并举例战国时候有名的错金银云纹犀尊为例,刘协这个时候才知道中国原来有这个动物,肯定是后来被大家杀光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刘协急忙让沙摩柯多杀点来,而且皮要完整。什么动物保护协会,给老子爬到一边去,等不用它们的皮做皮甲再来保护。
  刘协还想让沙摩柯蓄养犀牛,差点把沙摩柯吓死,他说这个大水猪一天吃的东西够家猪吃半个月的,养不起,也不好养。
  刘协就放弃这个计划,以后再想办法吧,这个东西太值钱,要是能蓄养的话,这个头上的角可比黄金值钱多了。
  犀牛还是很难杀的,虽然武陵那里有上千头,可惜太猛了,死了四百多个士兵才杀死两百头。还好一张犀牛的皮够做四五件皮甲,否则还要牺牲很多士兵。
  这样的一件皮甲也就二十多斤,穿在身上透气、轻便,大家都喜欢,可惜,不能太多了,而且也不能盯着武陵这里杀,否则还真绝了。
  后续孙坚、黄忠各将都在南方当地越人的带领下找到很多,集中几万的士兵大规模的杀了几百头。
  持续给军中督将以上做了一套薄点的,搭配在鱼鳞甲里面穿着。
  继续说亲卫营,这八百人无论武艺、骑术、射箭都是小将之才,王熙两兄弟和雷斩三兄弟更被皇甫嵩认为是大将之才。
  八百人中所用兵器都是偏将以上才能用的百锻钢冷淬技术锻造的,统一配备一柄冲刺用的长枪,一把骑兵专用的护腕斩马刀,一把勾镶盾,清一色的襄阳连弩和马铁胎弓,各六十支三棱钢锥羽箭、三十只三棱钢锥连弩箭,弓弩各挂马身左右。刘协和唐斩等六十人配备的则是噩梦连弩。
  第五卷 三年会战 第十九章 交州安定
  每次看到手中的噩梦连弩,刘协心中都有点胆寒,和唐斩他们吩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种武器。
  他心中暗暗想,关羽啊关羽,万一你哪天兴致高昂地来追杀我,那可别怪我啊,保命第一,这个噩梦连弩就能要你的命哦。
  经过半年整顿,刘备开始继续围剿张曼成和袁绍的时候,刘协也开始让皇甫嵩正式安排楚军南攻交州。
  经过三年的围剿和不断在秋天收割山越人的粮食,现在号称两百万的山越人已经基本被清理,安稳的在丹阳和豫章做个普通越人。
  刘协的处理办法是,凡是因为粮食被抢收投降的一律进行记录,再次发现和别人躲到山里拒绝税赋的,立刻当众斩首,对付纯正的汉人,必须用仁厚来安稳,对于这种不知道死活的必须杀一儆百。
  在初泰五年秋的时候,孙坚一次杀掉两万八千后,今年各地驻军再去山越人集中的地方,已经没有多少人敢去山里躲税赋了。
  很多山越人归降成为越人之后,组成军队帮助孙坚、黄忠进山杀人,黄忠的回复是山越人过于血腥,经常屠杀性的灭掉几千人。
  孙坚的回信中写道:如果可以,臣愿意把现在的军队给别人,全部换上山越人。
  哈哈,孙坚不错,有眼光!
  刘协大笔一批:准许换掉一半,多余人发放补贴回官地种粮免税。
  自此之后,楚军开始不停的招募精壮的越人战士,刘协特地立了《南越兵律》,规定凡是征募的越兵统称为丹阳兵,征募的南蛮兵统称为南山兵,不得称呼山越和南蛮,一切待遇如同汉人,该奖的要奖励,该升职的要升职,发现将领歧视丹阳兵和南山兵的一律退军职,严重的斩。
  黄忠已经将军队开到交州境内,担任主力的都是丹阳兵和南山兵,因为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山地战。
  按照刘协的记忆,交州的士家是会支持别人处理掉交州刺史吴巨的,甚至会帮忙。
  果然,历史再怎么变,某些人没有变。
  交州的士燮首先派人送信并且愿意派人刺杀吴巨,还奉上交州地图,根据军机院收集的情报,吴巨还算一个好父母官,在交州颇有名望,因为士家在当地实力非常雄厚,经常不将吴巨放在眼里,也想独掌交州,所以和吴巨的关系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坏。
  徐庶来之前已经和刘协问清楚了,刘协更希望吴巨掌管交州,因为他不是本地人,也没有很强的关系,靠的是过去朝廷的任命和多年的威望。
  徐庶想了下,派人把士家送来的信和地图转给吴巨,并且表示只要吴巨愿意投诚楚王,还可以继续当刺史,只是军权必须转给镇南军。
  吴巨没有同意,在他眼里交州这么多山,楚王靠的是水军和骑兵,来了这里也没有用,但很快他把率军将士家灭族,自己也遭受重创。
  徐庶以丹阳兵和南山兵为主力,派刘协特意安排的沙摩柯和他的南卫营为前锋,带着刘协让沙摩柯圈养的三千条狼狗,直冲交州,后续的镇南军负责救援和粮草,不过三个月就清除了交州境内吴巨所有的势力,吴巨躲到山中,被沙摩柯放狼狗活生生咬死。
  徐庶太清楚自己这个学弟的想法了,他就是要沙摩柯立功,然后好好的封赏给所有丹阳兵和南山兵看,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获得这样的封赏,只要你们为楚王杀敌,只要你们为楚王立功。
  虽然有时候,徐庶也因为刘协的心机还害怕,越是厉害的帝王越值得下臣们恐惧,不过他想起一起在水镜学府读书的日子就不那么害怕了,毕竟自己和他关系太好了。
  徐庶班师回朝已经是初泰七年夏初,交州完全被稳定下来,整个交州被杀了十六家豪族,而所有豪族的土地三分之一的良地被划为官田,余下悉数分给百姓,并且按照刘协的意思,交州农税暂免三年。
  刘协所做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赏沙摩柯,虽未封侯升官,但俸禄提高很多,又厚奖百金。
  荀彧则抽调虞翻任交州刺史,皇甫嵩调朱雄为交州驻防督尉,由他抽调从各军退下的老兵在交州官田和当地征募的兵士为驻防兵。
  刘协看了看,批复同意,顺便让皇甫嵩开始考虑安排各州郡的驻防督尉,驻防督尉一般带兵限度在三到五万,不过装备一般,基本不需要朝廷花多少钱,主要靠驻地官田农场的收入。
  交州这么快的平定让刘协想起历史上东吴平叛交州的困难,也许没有前几年的稳步发展,想要迅速解决交州的问题确实是比较麻烦的,尤其是山越丹阳兵的加入,如果不是这些丹阳兵,楚军中确实没有擅长山地战的士兵,真的打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平定交州。
  安定了南蛮和山越的楚王之地是空前强大的,没有了内患,集中出兵各地变得格外容易,经过八年治理荆州,使得楚地的粮草钱财之丰远盛昔日,也使得出兵之时,不用像历史上的三国时期那样,总是担心粮草的问题。
  随着南北对决的到来,背后腹地的那些大将和主力楚军要渐渐抽调到前线去,不能临时抽调,必须现在就开始安排。
  皇甫嵩也知道目前楚军最大的缺陷就在兵力分散这个问题上,既然刘协同意了,他就开始逐步抽调一些有经验但年纪较大的督将和牙门将到各地任驻防督尉和驻防校尉。
  徐庶回来后,黄忠也在长沙等郡大量设置驻防督尉后,开始调动到江陵,和甘宁、蒋钦、周泰的三个海营组成的水军开始准备进攻巴蜀。
  刘协把平定巴蜀消息放出去之后,本以为张松会来送地图,谁知道不仅他来了,刘循、董和、高沛都有派人送地图。
  刘协甩着四份大同小异的地图和幕僚院的谋士们笑道:“呵呵,还挺看好我的嘛!”
  徐庶笑道:“殿下东安扬州,北定西凉,南征交州,现在就剩下这个巴蜀之地了,他们能不害怕嘛!”
  刘协拍拍徐庶的肩膀,感叹一声:“学兄这些年辛苦了!”
  徐庶摆了摆手,道:“该我能做的,我都会尽力,日后我若有了子嗣,殿下能让他们一生无忧,我就满足了。”
  刘协站起身,大笑道:“仅让他们一生无忧岂不寒了天下人的心,学兄的功劳在我楚王之地,除了文若和三位托孤老臣,有谁能比得上,高祖说非汉室刘姓不得封王,以学兄的功劳应该封王啊,反正我打破的汉祖陈规够多了,这条也让我来打破吧!”
  众人恭喜徐庶之时,徐庶急忙跪下,激动地说:“殿下,什么规矩都可以破,这个规矩不能破啊,殿下请想下七王之乱和今天的诸侯之乱啊!”
  众人沉默不语,刘协托起徐庶道:“学兄不用太计较眼前这些事情,你的功劳应该封王,我既然说了,就一定会封,我封的王赏地为一县,管理归朝廷,钱税归王,这个王只可以传三代,三代之内没有相应的功劳,就要退回县侯;再三代没有功劳,则退到亭侯,其次再三代则为乡侯。侯的封赏大家现在也看到了,只有年俸,没有封地;王除了封地的钱税还有很高的年俸。我知道大家听了可能不舒服,可我想诸位也不希望子孙们只知道吃你们当年打下的老本,不自力更生吧?”
  荀彧点头道:“如此最好,能够让子孙有所激励,否则只知道坐享其成也不是好事,反而教坏了他们。”
  现在文臣都以荀彧为首,他一表态都纷纷表态此策很妙,徐庶也点头道:“这样的话,我心里就安稳多了,能够让子孙有个寄托,并且让他们不断努力,这个办法也确实很不错。”
  第六卷 安定益州 第一章 楚王选妃
  刘协要亲自出征的消息一定下来,除了事先已经知道消息的武将之外,大部分的文臣都反对,连远在拢西的荀攸也传来表章,明确反对。
  主要原因还是刘协无后,恐有意外。
  武将们大怒,连黄忠这种老好人生气了,他找到最反对刘协亲征的荀彧道:“难道文若大人认为我老了,连殿下都保护不好吗?”
  荀彧大声和他争辩,道:“既然汉升未老,何必要殿下亲征!”
  两方你言我语,最终形成了楚地有史以来最大的文臣武将口水仗,最后主要的争执都集中在治略府和统帅府。
  劳苦功高的荀彧和临危受命的皇甫嵩成了双方的黄金代言人,两个人的口水仗甚至几次打到了楚王府的幕僚院。
  刘协哈哈大笑,对他们二人说:“现在我们三人是老没有老者样,小没有小儿样,中年的没有中年的样子。不用吵了,立个王妃吧,相互退让下,如果非要生个孩子下来,那时间拖久了就不利于我们,现在益州那里正是吵闹得时候,内部不和,我们应该迅速出兵。”
  荀彧没有办法,只好接受这个折中的办法,结果荀彧把这个事情一公布,荀彧自己和皇甫嵩都接连几天都没有睡好觉,每隔一会就有各自豪门贵公和两人商议自己家女儿如何好,希望两人决定王妃人选的时候,稍微稍微多多考虑那么一点点。
  送礼的更多了,皇甫嵩还是那个个性,凡是有人送礼,熟悉的从后门扔出去,不熟悉的从前门踢出去。荀彧则把礼品收下来,作好记录,一一呈交到吏部,并留个条子:做嫁妆用!
  这四个字把刘协笑昏了,都是些豪门,哪里能出不起钱,不过荀彧把王妃的后选名录交给刘协的时候,刘协才知道还真要给人家准备嫁妆,都是些名士之女,随便挑一个都是才女中的才女,但家中确实没有多少钱出份奢豪的嫁妆。
  刘协不仅感叹自己还是不够老练啊,荀彧想的确实远。
  卢公家的孙女卢惠、黄诚彦家的黄月英(汗一个,荀彧到底看过长相没有,估计没有看过吧!)、蔡邑家的蔡琰(淌口水ING),司马徵家的司马琳,庞德公家的庞髹,江东吴家吴莲,周邑家的周媛。
  这个这个,都想要啊!刘协一脸郁闷拍拍后脑勺。
  荀彧见刘协脸色不太好,急忙问:“殿下是不是都不喜欢,如果不行,我再换豪门的那些小女,不过我劝殿下选王妃呢,考虑以后殿下……的大业,还是选个贤德的吧,其实女人呢,过了门时间久了,就满意了!”
  刘协急忙竖起名单,指着黄月英道:“除了她,其他我都要!”
  咚!这下轮到荀彧和皇甫嵩心理承受不住了。
  皇甫嵩道:“殿下,只有一个是王妃啊,其他的只能做美人,再说了,殿下一次都要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