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谁杀死了秦帝国-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没有人敢开垒向围巨鹿城的秦军进攻。
项羽只带了三天粮食,这意味他当即向王离军挤压,不等接近王离,王离以南驻扎的章邯立刻与项羽楚军发生遭遇战。
从兵马俑实物上看,秦军往往以步、弩、车、骑四个兵种,排成矩形小方阵,小方阵内纵列三四十条,约近千人。环卫阵表的是弩兵。弩兵居于前锋和后卫,面向相反;两翼也是弩兵,一律面外站立,以保护相对脆弱的两翼,对付敌人的截击。这些千人的小方阵在平地上布置,若干小方阵集合成几万人大阵。大阵的形状不外乎圆形(适合防守),矩形,楔形(三角形,适合进攻),甚至会有梅花形。主将居于大阵当中,一旦主将击鼓,各小阵战士持械而进。一旦主将鸣钲,各阵依次而退。钲鼓俱击,则战士就地坐下,呈固守休整状态。同时,主将身边,还有好几面旗子,旗的数量取决于他有多少个小阵。旗帜的颜色也不一样,与小队的旗帜相对应。主将挥动旗子,旗子的舞动方式表达了不同信息,小阵就挥旗相应行动,旗进则兵进,旗退则兵退,左挥则左移,右挥则右进,低挥则疾趋。
秦军各小阵的旌旗五颜六色,其中以黑色地位最高,正是主将居中之旗。
项羽认为,这种打法是保守和拙劣的。
项羽骑着一匹猛犸级的战马,站在一个小丘陵的顶上,他把众将召集在自己的身边,说:“你们看这些秦军像什么?”
诸将有说像恶狗的,像狼群的,像大鼋的。项羽说:“我看秦军只像一只打来的鸟已经被烤得焦黄了,等着我们动刀子来切!”
诸将闻言,无不慨然心奋。项羽开始布置,他将楚军分成几个纵队,各自以一两万的兵力,项羽给每个纵队的指挥长官分别规定了进攻的大方向:不外乎从秦军的左侧翼前方杀进去,或者右侧翼前方杀进去,或者从正面杀入,或者从侧翼正面杀入。划分出他们各自所要对付的敌人,要求进攻路线必须是笔直的,笔直地连续进攻有利于激发和维护士气。为了避免被敌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要求各进攻纵队最后向同一地点会合。
项羽指给了他们看秦军阵后侧一方的一个小土丘,上面长着一些枯树。
项羽说:“在进攻过程中你们全权负责,不用看我给你们的旗语,我不会改变任何命令和下达任何新的指令,我也没有旗子给你们看,我给你们唯一的要求是,笔直进攻,脚掌不许倒转,全力以赴,不计任何牺牲。没有人会负责营救你们,你们唯一能活下去的机会,就是打通血路直到那个枯树丘下与其他诸将的纵队会合。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诸将闻言,无不踊跃奔腾,齐声应诺,纷纷领命上马。项羽把正面左纵队交给英布统领,然后以手抚英布之背,眼中含着光芒,说:“我领正面右纵队,愿与将军争先至会合之丘!”英布须眉倒竖,口中鸣叫,以铁拳相拱:“上将军,英布若不见将军于那丘下,有死可也!”恨不得立刻就要狂冲。
为了保证能冲垮敌人,项羽几乎不留下任何预备队,即便末将范增,也领一个纵队划路冲杀。除范增之外,各队诸将必须身先士卒。项羽认为像章邯那样试图使各个部队在进攻中保持一致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力图从一个地点来指挥各个部队或军阵,使它们虽然在相隔很远甚至被敌人分割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联系和作战协调一致,可能会以严密的组织系统运作而成功,但是面对歇斯底里的斗狠者很可能被击垮,因为他的各个单元部队没有既定明确的攻击目标和自主性,将官也缺乏行使自主权的空间,不易把其战力发挥到极限,忽左忽右地调动也导致精力浪费和士气沮丧,总之这是一种呆板的打法。而项羽只牢牢抓住两大优越原则:出其不意的突然性和不断前进。最终想达到的目的是分割和打垮敌人。
项羽呐喊一声:“凡我将士,同当生死!诸将居先,杀——!”然后骑着自己的猛犸就像一只狂兽一样踏尘卷沙冲下土丘,其属下正右纵队举刃高呼,奔跑紧随。其他诸将的六七支楚军主力纵队好比一股股猛烈的火焰冒出地底,分成几道火流,潮涌似的向秦军的十数万人大阵冲击。章邯没有命令秦军全线出击,而是从高处指挥各阵单元,交合夹击陷阵楚军,好像在下一盘棋。楚军诸将纵队作为坚定不移的进攻者,在全速奔跑着进行迅猛的进攻时所产生的精神影响是相当强大的,使胆怯者和勇武者都不能后退。跑步向前的士兵往往会感觉不到危险,而站着不动的士兵却要面临敌人猛扑而致因而可能失去自信和镇静。
章邯也不愧是一名将,他把十数万军大阵各单元盘旋布置,真仿佛大海的旋涡,光是车轮的声音就似滚滚的海上雷霆。而楚军纵队目标明确(枯树丘),划路而冲,呼杀向前,努力撞过一辆辆被击毁的破车,像一排排的锤子,连续向前敲打着铁桶一样的秦阵——把这里敲瘪进一块,那里撕裂一个口子。
项羽在猛犸上面简直就是一个超人,目真目高呼,喑恶叱咤,手持一柄青铜大戟,马上备着一柄青铜大戟,向前穿刺,左勾右劈,很多时候他一声迭一声两万分贝的叱吼,千人皆废,秦军将士在他的路线上股颤身麻,战斗力发挥不出十分之二三,所谓气势夺人,很快他手中大戟的横刺因为穿刺的人骨太多太深而折断,换了另一支戟继续一路冲杀。一路之上秦军倒尸被杀的像烂酱一样,其正右纵队喋血前进——踏着敌人的血水。
一般来讲,花朵那些颜色娇媚的,往往多不甚香,花瓣繁烂千层的,多不能结果实,而那些能杀人的,个头往往并不高,吴楚之人就是这样的。千里行军,已经使他们身上没有什么肉了,但是他们每个都是杀人的机器。那些瘦小、矮小、黝黑、精悍的吴楚士兵,简直是一群不知道生死的顽铁一般,他们那数万把阳光下闪着寒光的戟矛亮刃,就是一只巨型野兽的无数只牙齿,在与秦军大阵对撞拥杀到最稠密的地方,戟矛不好用了,楚军就纷纷抽出腰剑,这是南方人最擅长的近身肉搏武器,精芒闪烁,稍一疏神之际,就插入了秦人的身体。陕西关中的秦卒,历来以彪悍和坚韧著称,有着南征北战并灭六国的优良战绩,但是在此时此刻,被楚军将士的性命相扑的气势和狂獗的斗志与战力所震慑压软,纷纷扑倒骇呼哀鸣。双方的带血残尸在拥打者脚下横扑草野。杀人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楚卒剑把上都仔细缠绕着细绳,防止杀死秦军太多沾上血水滑手。秦军拦不住这些死战向前的楚卒,秦军大阵被穿出一道又一道血的通路,像一块玻璃被金刚刀分割破碎。
当此之时,战场外围丘陵上,齐、燕、赵,诸侯高踞的壁垒有十余座,一直不敢纵兵出壁与秦人刀兵相见,此刻看见楚兵团主动分队向秦进攻,诸侯将官们赶紧爬坐到壁垒墙上看热闹。也就是作壁上观。他们看见楚国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士卒齐呼之声动天,诸将以及壁垒内的军队听见一声又一声没有休止的惊天动地的怒吼,无不人人惴恐,个个股战,面无人色。这些楚兵,简直是一群疯狂咆哮的伤兽一般。
旁观的都被吓成这样,当事人的秦军又何以堪。一场血战鏖杀,楚国六七支大纵队,遂成功地从不同方向与通道,直杀贯秦军,至枯树丘下会合。项羽先到,诸将随后满身是血一跛一拐集齐而至,后面是红着眼珠的大群楚卒。项羽把那些身上没有污汗烂血看上去似乎没有身先士卒的将官,当即按问责杀。然后项羽说:“诸公今日如何?”
诸将齐声朗声说:“全如上将军所言!毕集此丘!”
项羽说:“秦军真的那么可怕吗?”
“如上将军所言,楚定胜秦!”
“好!如今亡秦之举,复楚之计,全在今天!诸公效死国家,荣于家族,羽愿为诸公前驱,再赴秦军,争为人雄!”
诸将慷慨应诺!
于是掉转马头,再次把剑锋指向秦军。一声呼啸,六七路纵队卷着烟尘杀气再闯秦军。
这时章邯也在阵中和司马欣等人对话呢:“今天楚兵势大,完全不如过去那样,这个领头的项羽,何如人也?”章邯问。
司马欣和项氏家族有旧,勒马上前说:“将军,项羽是项梁的侄子。年仅二十六岁,为人彪悍能战,上月杀死卿子冠军以来,成了楚军的偶像。他在诸侯军中是第一号战将,就像鹤立鸡群一般,无人能及。这就好像您如果不临前线,没有人能接替您一样。”
章邯扶了扶自己的头盔。但却没有从头盔之中掏出什么新思想。
“早知项羽如此勇猛,便不用此战术。”他说毕就传令各阵重新布置,并命司马欣、董翳等人分兵从两侧主动攻击。但是刚才已经气沮的一阵,战争中有物质力量,更有精神力量。物质力量被削弱了,可以重建,精神力量被摧毁了,是难以恢复的。楚人刚才勇猛直前、先声夺人的气势,令秦军始终处于下风,惊怯被动,无力抵抗楚卒一再挟持而来的急风骤雨的攻击。这些迅如怒狮、击如苍鹰、不顾生死的楚军将士,其勇往无前的搏杀气势,压过了秦军战术上的任何努力。当天地因人间的搏杀而风云变色时,秦军阵终于被楚卒纵队反复分割、冲击、摧杀,前后九次战斗,秦军遂无从收拾,秦军整体死伤崩溃被楚军将士打垮,史料说“遂破秦军”,章邯只得无可奈何地收兵向远处安全地区退去。
章邯退去了,章邯北边,王离所围困的巨鹿,就敞开地浮现在了楚军和诸侯救兵的视野中了。
王离剩下的日子不好办了。
章邯在退去的路上,一直思考着自己失利的原因。秦军相比于楚军不是败在战斗力上了,而是败在气势和士气上了。秦军乏食也许是其士气不振的原因之一,但是,又是什么东西激发了楚军强大的精神力量呢?章邯思前想后,不能明白。是什么力量把楚军十来万人个个调动得都能以一当十?令秦军都矬了一头。能做到这一点的将军,实在也应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了。
那大约正是前一两日的破釜沉舟,又到战场上项羽等一干将官的身先士卒,而前后激扬起来的楚军斗志吧。从八十年前楚怀王时代起,楚人和秦人的较量,几乎就没有打赢过,一次死上十万八万倒是常见。可如今精神上的百年一遇的反常的高涨,却成就了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唉,看来人作为动物,真是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动物啊。
去年春天的时候,我在春风细细的沙子里,由于无聊,就到邢台地区的平乡县,寻找古沙丘废弃宫殿的遗迹。
田野里一片平坦,传说中古代的丛林台苑被销得一干二净,平野漠漠,麦苗离离,没有任何夯土台子耸出地表。而从前纣王的动植物苑,令男女裸奔其中的,也就在这里,时称沙丘。秦始皇也是病死在沙丘。而秦政府军主力与楚军的大决战——巨鹿之战,也是发生在沙丘这一带。我只勉强看见一只碉堡似的硬土堆好像一个孤寡老人拄着拐杖踞在田头,象征着从前诸侯军营救巨鹿的壁垒遗迹吧。
当年他们就是晒着太阳,坐在这样的壁上,去观看秦军被楚军掐得羽毛乱掉,牙齿四飞的。当章邯退走了,诸侯众将才敢出来。这时,项羽派来使者,喊他们:“上将军项羽命尔等明日一早集赴楚营朝拜,有不从命者,楚必攻而屠之!”
第二天一早,天空像一只梅花鹿,可以比得这一日冬晨的晴朗。诸侯诸将骑马坐车,好像一帮上学的孩子一样,都来了。想到昨天的楚军呼战之声,他们仍然不免心颤胆寒。他们看见项羽楚军的营地比较简陋,拿两辆缴获的秦军战车,面对面仰翘起车辕相对,作为营门,上面还悬着猎物和人头作为装饰品。这样的营门叫做辕门。
诸侯众将到了辕门,但见门内外的楚卒戈戟耀眼生光,一个脾气很大类似教导主任的人在门口对诸将训话:“你们奉了你们各自的主子之命,来驱兵援救赵王张耳,可是你们不能效死前冲,徒作壁上观,畏死缩头,如何向你们主子交代!今当皆以军法从事!上将军今当把你们尽数押在军中,交给你们的主子以国法严办!”
诸将一听,腿不觉得全软了,都从辕门口直用膝盖跪着走到大帐门口,俯伏帐外,向项羽请罪。项羽走出来,诸将莫敢仰视,项羽说:“男儿行于天地之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现在王离军围困巨鹿城日久,你们愿意与我共击王离,上报君王的嘱托,下洗雪自己的前耻吗?你们也许会死,但至少是死在了男人的战场上。”
诸将无不知耻愿战,于是皆以兵相属于上将军项羽,布置分工,共计二十余万,对王离军摆出包围攻击的态势。
王离感觉自己的气数不长了。
从前,王离被任命为北方面军长官时,有人说,王离是秦朝名将,以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赵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可是这人的门客则论定王离必败,他所依据的公理是:为将三代者必败。为什么呢,因为世代杀死的人太多,最后一代要承受这种冤气和不祥。
王离大约也听说了这个让人沮丧的预言。他的营帐外面,依旧是冬季,残枝败叶的冬天,微雪初落的傍晚,幽静的天光射在空洞的地面上,王离的目光探向远处的巨鹿城以及更远的矮山。章邯又逃跑到安全地带去了,此后王离更玩不转了。
“章邯这个老狐狸!”
王离和章邯,可能是互相看不上眼,表现为项羽与章邯大战的时候,王离坐视未动,而章邯略遇挫折就撤,把王离活活丢在联军包围下。王离的级别很高,是武城侯,章邯则是九卿之一,可以算是旗鼓相当,章邯的战绩一贯傲人,王离的出身贵莫能匹,总之两人都是大鳄,这就使得这两支军队互相不能统属,秦军主力被人为地分割为二。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统属关系,这两支主力很容易配合失度,特别是在遇上倾国大决战的生死关键时刻,更容易把秦二世没有明确出谁是两支主力的总统帅这一失误的后果显示出来。而相形之下,楚国则是扫境内全部之兵专属项羽。秦二军之间的团队作用没有高效发挥。
这时候,司粮官来报告,由于章邯大军解去,甬道已经彻底被楚军断绝了。
王离说:“叫苏角、涉间将军来。”
苏角、涉间两位高级副将来了。王离说:“现在兵粮已尽,我们必须及早突围。你们认为哪个方向比较合适?”
两位都说,向南往章邯军靠近,是妥当的出路,但是楚军已经用主力隔绝在我们和章邯之间,往南恐怕是很难打通的。当下之计,只有向西或者向北。苏角说:“北面也不是好走的,陈余、张敖以及燕军壁垒,都在北面。只有向西,顺太行山谷道往本土突围,阻力会小一些。”
王离说:“诸侯军料想我们要回本土,如果在太行山设重兵埋伏,恐怕我们也难以走脱。虽然北面诸侯军较盛,但是我们还是向北突围,这样出乎诸侯意料,或许反倒可行。”
到底是怎么突围的,史料上没有记载,史料上记载的是,经过一番浴血拼杀,楚、齐、赵、燕诸侯军大破王离,杀苏角,擒王离,涉间不愿意降楚,自己把自己烧杀了。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推测,苏角可能率领了数万秦军,担任佯攻的任务,向南主动进攻楚军,向楚军发起自杀性冲锋。秦军死伤者横枕草野,苏角也在战斗中壮烈被杀了。趁此机会,王离从另一个方向脱逃,却在逃出不远后,被诸侯军围困,不得不放下武器缴枪不杀了。涉间是怎么行动的,就推测不出来了,奇怪他为什么选择烧杀呢,难道抹脖子不更爽一些吗,烧起来多疼啊。大约他是不愿意自己的尸体受辱成为楚军拉回去行赏的一百多斤肉票吧,那么他就是宁可损己也不要利人的人了。
不管怎么样,王离的十万大军,遂被夷平。一个帝国曾经繁茂的身影,一支曾经不可战胜的所向无敌的百年秦军团,至此走向了它们覆灭的历史尾声。
赵王歇和丞相张耳,遂带着饿得面黄憔悴、风吹打晃的赵国士卒,打开巨鹿城百孔千疮的城门,迎接楚、齐、赵、燕等诸侯联军将领入城。
东方六国曾经五次合纵攻秦——在战国时代,中间多是因为楚军是孬种而惨败。这次,败章邯、擒王离,以楚军功最大,冠于诸侯。在这历史性搏杀的第二轮回合上,六国终于彻底击败了数十万众的秦军,算是给从前的楚怀王、赵孝成王、齐王建、燕王喜等等一干战国君主们,出了点儿隔世的遗恨,他们的冤魂可以不必终岁踌躇在自己已经不复存在的祖庙上空徘徊不散了。
咸阳城里的赵高,自从搞死左丞相李斯之后,就当?span class=yqlink》酥胸┫啵馑际侵行缘娜说钡呢┫唷U庠谥泄飞匣故俏ㄒ坏囊焕V行匀说必┫嗪茫蛭菟凳澜缟系暮芏喑晒θ宋铮际瞧行缘摹D械南衽模团南衲械模钊菀壮晒Α?/p》公元前206年二月,王离被擒灭后的第二个月,章邯军再次被项羽战败,再次退却如同给了赵高一个个嘴巴。因为赵高从前说:“关东这些群盗,无能为也。”深讨秦二世喜欢。现在形势却不是这样。
但是赵高脸上并没有发红的样子。一个人如果面对失败和责任仍微笑自如,那么他很可能已经找到替罪羊了。
这时候,章邯手下政委级的人物长史司马欣带着章邯的嘱托来到咸阳了。章邯主要有两个嘱托,第一,解释自己并不是因为畏敌而退却——看来,章邯是被赵高当做替罪羊了。
第二件事是请求关内继续增兵。
前后两三年间,关内不断向关外输送秦卒。现在章邯手上有二十余万大军,已损失的据陈余说以十万数,王离则刚刚丧掉了十余万,所以核算起来,秦国本土至少有四十万至五十万兵员。这个数据和战国时代是相符的。
咸阳城里,满是暗淡的冬日岁尾的情绪。司马欣在皇宫门外徘徊了三天,赵高就是不让他进去陈说。前方的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可是后方的达官贵人,却拒之不见。
司马欣心中,逐渐鲜明起来的一种感觉是恐惧,如果赵高找个什么理由把我抓起来,譬如说我私通项羽,然后再让我牵连去咬章邯,前方战败的罪责他不就可以推卸掉了吗?
赵高也几乎和他一起,同时想到了这个办法,赶紧派人去捕司马欣。但是司马欣已经裹着昆虫的脚步不见了,连痕迹和气味都没有留下来。
司马欣像一个小飞虫那样回到了军中,汇报说:“将军,现在赵高用事,下面的群臣即便替您说话,在皇上那里听上去,也没有蚊子响。而赵高说话,皇上听上去,则如高射炮一样。”
“那赵高是什么态度?”章邯问。
司马欣说:“以我的直觉,如果您打胜了,赵高必然嫉妒您;如果您打输了,赵高势必把您法办。”
章邯感觉自己就像玻璃窗上的苍蝇,前途光明,但是没有出路。他思前想后,思绪如乱云飞渡,不好整理,索性将它们统统丢下,先安排着打仗吧。如果一个人需要躲避到打仗中去摆脱精神上的困扰,那他一定是愁苦到了极致了。
如果投降呢?自己曾经杀死过项羽的叔叔项梁,也是个不可解开的仇。
这时候,赵国大将军陈余,写信来了。陈余不但素能交通豪杰,还喜好儒术,所以把信写得援譬设喻,很有文采:“从前,白起为秦人做事,南征鄢郢,北坑马服君之子,攻城略地,不可胜计,最后竟被赐死于杜邮。蒙恬也为秦人做事,北逐匈奴,开地数千里,竟被斩杀于阳周监狱。怎么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事呢?因为他们功劳太大了,秦的主子吝啬,不能尽数封赏他们,于是借助法令把他们除掉。如今将军为秦人打仗已经到第三年了,手中消耗战死掉的秦卒以十万这个单位来计数,可是诸侯并起越来越多,六国全都复立了,”然后陈余大骂了赵高一顿,“赵高一向阿谀上意,说关外诸侯不足为惧,如今形势紧急,他自己也怕秦皇帝醒悟过来怪罪而杀了他。所以他一定会杀了您以为自己塞责脱祸。总之,天意要亡秦国,智商从0。25到350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将军有两条出路,一是继续与诸侯为战,不论有功无功,妻子老小终被赵高按在菜板子上斩了,二是倒戈与诸侯合纵,共同伐秦,最后割地称王,南面称孤(孤和寡人,这都是王的自称)。您自己考虑吧!”
章邯也是有私心的人,是自己称王称孤,还是像李斯那样被腰斩于市,他在天堂和地狱的门口稍微徘徊了一下,就立刻积极要求进步了。他派了自己最信得过的军侯名字叫“始成”的,去找项羽,说:我要进步!
可是项羽也许不愿意降服秦军主力的功劳被陈余抢了去,于是并不积极配合他进步。
项羽派出蒲将军在漳河南岸,把秦军狠揍了一顿。章邯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就在漳河南北做无目的的布朗运动。项羽军又在漳河的支流水岸边,把他更大揍了一顿。
章邯被揍得实在是着急了,再次派人见项羽,积极要求进步。
项羽发现自己的兵粮已经不多了,而且章邯确实已经向自己臣服了,就接受了他投降的请求。在受降仪式上,章邯发表了自己的投降感言:深深地自责了自己助纣为虐的长期历史错误,然后说起中性丞相赵高迫害前线将士的丑恶罪行,最后说到自己上有衰亲、下有弱息,此时恐怕已经全部被赵高族灭了,他不禁泫然流泪。
尽管章邯罪大恶极,他杀了项羽的叔叔项梁,但项羽饶恕了他,应该算是幸运知足了。尽管如此,他的眼泪还是流出来了,和嘴上早以等待在那里的鼻涕汇合了。
看着章邯悱怀戚戚,泪眦荧荧,项羽不禁动了英雄相惜之意,于是宣布章邯为封地在关中雍城的雍王,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在这时候项羽已经不再称上将军了,诸侯诸将都已经自然而然地开始称他项王了。所谓雍,就是秦的老祖宗发祥地雍城,今陕西凤翔,从前秦穆公一度定都过的。章邯势必要先帮着诸侯西征,攻破关中,才能得到自己的这块封国。
虽然有看章邯流泪而感情用事在里边,但是封降将章邯为王,未尝不是对六国攻秦事业有利无弊的选择。
这时候的时间已经到了公元前206年的夏季八月。从项羽章邯首次会战以来,八个月过去了——看来,项羽也确实是吃不掉章邯,所以才拖了八个月之久,最后以章邯二十万余众投降告终。如果不是赵高逼得章邯投降,形势也许还能支撑,实际上章邯的二十万秦卒并不甚愿意向六国投降。这时候项羽与诸侯联军已不断膨胀,共计四十万人之众。章邯、司马欣的秦降卒约二十余万人。秦汉之际的中国战斗之士,大约全在这里了。
累计六十万人的空前绝后的数字,开始向中原以西的函谷关方向挺进。而与此同时,在南线作战的刘邦将军,也已经从人马不足一万发展到近十万之众,经过一路迤逦艰苦西进,在本月开始攻击秦本土东南要塞武关,并将武关攻破!
将军扬笑军吏贺,巨鹿武关凯歌传。
大雁胜利的叫声,从公元前3世纪末的头顶飞过,带走季节,带走荣耀,带走战场上的亡灵,带走风情万种的岁月,使我们获得秦汉之际的中端,一个暂时的喜剧定格。
而这时候,唯一不愉快的,是赵国前大将军陈余。自从诸侯军联手解困巨鹿之围以后,张耳、陈余这对原本父子相待的大贤人名流,见面就开始非常尴尬。张耳问大将军陈余说:“赵王与我被困数月,你拥数万之众,在北边坐视不救,这岂是当初我们号称刎刭之交时的所望吗?而且,张、陈泽两位将军出城求救,你没看到吗?”
陈余铁青着脸说:“我当然看到了。”
“那么这两个人如今在哪里?”
“他俩要和我一起赴死,以死兑现信诺。我答应了他们,让他们带领五千步卒先试着攻秦军,结果杀进去就全没出来。”
张耳想问,那你为什么不接着挥军进攻,话到嘴边又忍着咽回去了。
但是张耳脑子里的另一个念头则怎么也咽不下,那就是,他怀疑张、陈泽并不是攻秦军而死,而是被陈余处死了。在随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张耳总是找机会就盘问陈余:“张、陈泽到底是怎么死的,真是秦军杀的吗?我怎么问了王离没有这个情况啊?”
一次在燕饮的时候,张耳又当着宾客这样问。陈余终于恼怒了,说:“想不到足下对我的怨望如此之深!”他认为张耳是对自己当大将军有意见了,于是解脱下怀里的黄金大将军印,连着系印的绶带,推给张耳说,“你以为我是舍不得这个大将军职位吗?”
张耳也一下子很惊愕,本能地推脱不接受。陈余把印绶一把放在张耳的案上,说:“对不起我要上厕所!”
古人经常要上厕所。有时候似乎不需要上厕所时也要去,就好像说我要出去抽口烟。当时没有香烟,去厕所里待待就等于去走廊里抽口烟,同样起到冷静休整的作用。
陈余从厕所里抽完烟回来,惊愕地发现张耳已经把黄金印像随身听那样挎在自己腰里了。原来,他出去的这一空当,张耳的宾客劝张耳说:“现在陈余将军主动把印给您,您不拿着,是白白浪费了上天给您的一个好机会呀。见祥而不为祥,反为祸。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上天会事后责怨你的。赶紧挎起来吧。”
于是张耳老头子就把随身听挎起来了,立刻看上去年轻了很多。陈余傻眼了,他原以为自己这么表示一下激愤,张耳能够意识到他的行为已经跨越了边线而从此有所收敛,并且陈余也借机表现一下自己的歉意。毕竟从前不救赵王张耳是不对的,我愿意去位以示自责,但这只是意思意思的。不料张耳这个贪心不足的老家伙竟真把将印趁机夺了!
陈余说不出话来,只道了一声:“臣就此别去!”说完低着头疾趋而出,陈余的兵就算归了张耳了。陈余带着几百个追随者,没有事情干,就跑到附近的河流湖泊里打鱼打猎吃着玩。
这时候正是八月,轰轰烈烈的巨鹿鏖战在本月降落帷幕,章邯投降,六十万大军在夏日骄阳下向西,而陈余却被剩在北方的一片雨中。有什么比一场烟雨里断断续续的等待瞻望更加接近人生尴尬的实质呢,大地上铺着绿色的裙子,这种等待也许比上一个夏季更加漫长,也许比一生更无边际,所以他告诫自己必须安息心境,像草色一样平展如垠。
大结局
巨鹿大战以后的事情,早已被司马迁大张旗鼓地记录并流传至今:
赵高见情势紧迫就派自己的女婿刺杀了秦二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