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续镜花缘-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功劳全亏坤德厚忘生舍死,胆略过人,元帅纪了头功。当下便升做大将。坤德厚谢了元帅。元帅又查明了几名献城的小军,每名赏银二百两,为首的二人每人赏银一千两。各各欢喜,领赏拜谢而去。花逢春又向元帅前禀明梁邱德尽忠自刎。元帅传令免枭首级,备棺盛殓,以表其忠。衙中本无家眷居住,所有家童、仆役人等已经逃散,一个也没有了。当下查盘仓库,钱粮、辎重、马匹、器械,检点明白。蕙芳郡主遂同了花如玉、韦丽贞、韦宝英、梅凤英五个佳人,蹴动莲钩,进了中堂,转到内书房来。只见铺设着牙床锦被、罗帐绣衾,十分齐整。原来就是公主束莲芳养伤的卧处。又绕了几个回廊,见后边一带都是小屋。花如玉对着坤蕙芳道:“那边一带几间小屋之内,就是妹子囚禁的所在。”韦丽贞紧走几步,来到里面,举目一观,见那打碎的囚车还丢在尘埃,公主的血迹也未扫净,便道:“如玉妹妹,亏你禁得起这样苦楚。”如玉道:“妹子被道姑用妖法擒获之后,那时的生死已置之度外了。若无紫菱姐姐飞身来救,妹子早已做了刀头之鬼,如何得有今日?”宝英道:“紫菱姐姐具此侠肠义气,故而颜姐姐就肯度他去登仙。”
郡主尚未启口,只见外边走进两个丫环,来寻郡主,请用午膳。梅凤英道:“二位元帅请,两位夫人请。”郡主道:“都督如此称呼,太觉见外。咱们四人都已拜了姐妹,凤英姐姐何不也来结义?岂不愈加亲近么?”凤英道:“承蒙诸位姐姐不弃,妹子敢不如命?”当下姐妹五人同往外面用了午膳,便命丫环备了香烛纸马,五位裙钗拜了神明,结成姐妹,序齿起来,仍是韦丽贞居长、韦宝英次之、坤蕙芳第三、花如玉第四、梅凤英居末。四人都称他做五妹妹。自此情投意合,胜如嫡亲姐妹。郡主坤蕙芳修了告捷奏章,差官赍送。大小三军休息五日,命掌中珍守了飞虎城,拔队前进。未知何日凯旋,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 小嗣君乞降纳贡 坤郡主奏凯班师
话说淑士国公主的灵榇,前日由飞虎城启行,一百名军士分班抬重,随征伏侍的八个宫娥陪送回京。在路行程非止一日。那一天灵榇到了天保城。先是四名宫娥飞马进了京城,急急来至朝门,慌忙下马,与殿尉官说知,一同入朝报与国王知道。国王听了公主灵榇回来,大叫一声道:“气死孤家也!”登时晕倒在龙亭之上。左右丞相并随身内侍慌忙叫唤。停了半晌,方才苏醒。内侍连忙送上参汤,吃下了时,定了定神。国王传下旨意,将公主的灵榇暂寄在龙神庙中,他日与驸马合葬。又回顾左丞相道:“孤家自即位以来,几及二十载于兹矣。从未遭此大辱。不料女儿国的这班泼贱将帅,竟如此利害。先是伤了许多大将,又伤了驸马。如今连公主也被他杀死。此恨此仇如何得报!若不把那女儿国踏成平地,孤家也誓不为人了!丞相速去挑选强兵猛将,救护飞虎城要紧。”丞相奏道:“国中虽有强兵,没有猛将,如何是好?”国王道:“丞相须为孤家访求良将,方能胜敌,不得迟延。”丞相只得口称“领旨”。国王驾退回官,异常气恼。国后娘娘问起情由,方知公主身死,哭得回不转气来,登时昏晕过去。宫娥频频叫唤,才得悠悠醒转,仍是号陶不止,弄得疯疯癫痴,变成怔忡之症,人事不知。国王见了,更添愁闷,传旨内监起驾,且往西宫去遣闷。到了西宫,便命宫娥取酒痛饮,不觉酩酊大醉。当晚就在西宫歇宿。
睡到五更时分,国王浑身发热,如火烧一般。西宫娘娘大惊,连忙起身,唤起宫娥,叫唤了良久,只是昏迷不醒。候至天明,西宫娘娘忙唤宫娥,去禀知正宫国后。那知国后因公主被杀,已气成了疯癫病症,只得又唤内监,去请世子。那世子系正宫娘娘所出,年方二八,读书青宫,极其聪俊,识见超群,明知父王与女儿国构衅,情亏理短,误听驸马之言,岂有邻邦镇国之宝可以硬借得的?只是不敢劝谏;弄到如今损兵折将,驸马战死沙场,公主又被飞剑砍死,又是悲痛,又是愁烦。正在终宵不得安枕,忽闻内监前来,报称王爷有病。世子闻报,急急来到西宫,问安父王。那知国王面红如火,已是口不能言。世子见了这般病象,十分惊骇,传旨内监,速唤太医诊视。内监领了世子的钧旨,去不多时,便同了四个太医进宫。见了世子,然后请脉。四个太医轮流诊毕,世子忙问太医道:“父王可不妨事么?”四个太医都面面相觑,不敢直言。世子再三动问:“有无妨碍,务速奏明。”太医奏道:“主上之疾实系怒气伤肝,酒色过度,虚火上炽,肾水不调。恐非草木之灵所能奏效。”世于听了太医之言,愈觉惊慌无措,务要太医开方调治。四个太医斟酌了良久,公议一方,当下照方配药,太医告辞出宫。世子便命宫娥取火煎药。不一时把药煎好,西宫娘娘取了银匙,慢慢的把药来喂国王。世子就在西宫陪侍父王。乱乱哄哄闹了一日,吃下去的药如石沉大海一般,国王只是不能开口。朝中文武大臣闻得国王有疾,都到宫门问安。世子忙召左右丞相进宫。左丞相东门吉、右丞相西门政,俱至西宫卧寝,来看国王。只见国王面色通红,不能开口,只是摇头。左右丞相退出寝宫,来问世子:“太医看视了,可曾服药?”世子便将药方检出,给与丞相观看。丞相看了,俱各皱眉无语,辞了世子出宫,各回相府不题。
再说淑士国王的病日重一日,太医束手无策。一连病了五日,这日世子正在寝宫侍疾,忽见内监飞报进宫道:“不好了!飞虎城已被女儿国打破,总兵梁邱德尽忠自刎。不日就要杀奔天保城来了。”世子听了大惊失色。只见国王在龙床之上两眼一白,双足一登,长叹一声,顿时气绝。任凭叫唤,闹了半天,已往西方极乐的世界去了。世子大哭一场。宫中举起哀来。宫娥忙去禀知国后娘娘。那知国后已成了疯癫之症,糊糊涂涂,不哭不笑,一些人事也不知的了。世子忙召左右丞相进宫,商议大事。就在宫中正殿上大殓,置办了王者冠服。众妃嫔、内监、宫娥并内外大小臣工,尽行挂孝。到了次日,盛殓已毕。左右丞相遂请世子早即大宝。满朝文武大臣换了吉服,朝贺三呼已毕,然后更换素衣,储君登位,受过了朝贺,便与丞相商议退兵之策。
只见殿尉官跪下奏道:“臣启主上,女儿国二路元帅驱兵大进,望风而降。离这里天保城只有十里之遥,扎下二十余座大营。其锋锐不可当。请旨定夺。”嗣君听奏,惊得面如土色,回顾两班文武道:“诸位卿家、有能退得女儿国敌兵者,孤家不吝分茅胙土之封,以旌其功。”众文武俱无言可对。只见右班中走出丞相西门政,执笏当胸奏道:“臣启主上,现在女儿国的兵势甚是浩大。那些雌男子、雄妇人都是十分了得,难与争锋。据老臣看来,本国没有能臣可退女儿国的兵将。一旦被他攻破京城,社稷不保。为今之计,惟有献表称臣,乞降纳贡,庶几可救燃眉之急。未识主上以为如何。”小嗣君听丞相西门政所奏甚是有理,心中想道:“若不求降,这座天保城又非铁铸成的,如何可保?”正在踌躇,又见左丞相东门吉也跪下奏道:“西门政所奏,为保全社稷之计,还请主上早决。”小嗣君道:“依二位先生所奏。就着二卿速往女儿国大营去请降,免得他再来攻城。”左右丞相领旨出朝,驾退回宫。按下慢表。
且说左右丞相领了国王旨意,换了坐骑,急急来到城边,守城官忙来迎接。丞相便命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加上几鞭,一径来到女儿国大营,求见元帅。军士连忙进了大营禀道:“启上郡主娘娘,现有淑士国左丞相东门吉、右丞相西门政,在外求见。”郡主听了,明知老国王已薨,小国王自知不敌,故遣左右丞相前来请降,便吩咐将士整肃军容,大开营门,请他二人进见。军士领令,出外便去开了大门,请二位丞相进营相见。当下左右丞相随了军士,步进大营,只见气象森严,军容威武,刀枪密密,剑佩锵锵,令人不敢逼视。两旁站立众将,中间端坐元戎。那元戎便是郡主娘娘坤蕙芳,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高盘云髻,雉尾双挑,耳垂八宝金环,身穿红锦战袍,腰围玉带,下系八幅湘裙,裙下露出三寸长的大红花绣弓鞋,打扮得美丽非凡。两位丞相趋步上阶,郡主也出位迎接。丞相进帐,便与郡主深深打躬。郡主回了万福,便命军士移设交椅,送坐献茶。郡主便问:“二位老相国降临敝营有何见谕?乞道其详。”左右丞相欠身答道:“敝国驸马不道,煽惑国王兴兵构怨,开罪贵邦。以致驸马、公主俱遭不虞之锋镝,国主悔恨而亡。今嗣君即位,悔祸实深。愿乞贵邦高拾贵手,特命老夫等前来请降。情愿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嗣后永远不敢侵犯,愿听贵邦的节制。”说罢又是深深一躬。郡主娘娘连忙立起身来,答礼道:“此次妄动干戈,原系贵国无理取闹。如今也不用讲他了。小国王既是悔过投诚,待本帅奏请敝邦主上定夺。”左右丞相俱各立起,欠身道:“全仗元帅善言,婉达贵国大君,使敝国得保社稷,实出元帅所赐。”郡主连称“岂敢”,道:“老丞相太觉言重了。”左右丞相起身告辞道:“老夫回去,敬备降表贡品,专候贵邦国王允准奉上。至若犒军之物,明日先行送来。”说罢,整整乌纱,移步下阶。郡主见两位丞相十分恭敬,即忙款动金莲,亲送出营。左右丞相再三辞谢,上马而去。
两入并马而行,窃窃私议。左丞相道:“不信女儿国的军容如此威猛,队伍又如此整齐。那个元帅郡主娘娘,明明是个男子,反是巾帼行为,缠得好一双小足。那帐前的许多将士,明明都是妇人,反是衣冠举动,高视阔步,这个缘故实在令人不解,究竟是何取义?”右丞相道:“他们自立国以来定例如此。大约因这‘阴阳’二字系‘阴’字在前,‘阳’字在后,‘阴’属女,女子当先专治外事,不用穿耳缠足。‘阳’属男,男子退后,主持中馈,岂容博带峨冠?”左丞相道:“闻得女儿国的妇人,腮边都有胡子,为何站在元帅两旁的妇人,内中有两个年纪约有二十八九的光景,为何唇边颏下都是光光的,并没有一根髭须,竟与女子一般无二?”右丞相道:“老年兄,你还没有知道么?屈指算来,七八年前,女儿国王娶了天朝男子来做国后娘娘,两位相国也娶了天朝男子做夫人。天朝有种西施散,抹在唇上颏下,就永远不生髭须了。如今他们宫中的老王妃、老宫娥,都把胡须剃削净尽,抹了两三次的西施散,面上都是光光的了。连民间的妇女也是个个无须。凡有天朝航海生涯的人,贩这西施散到女儿国去销售,无不利市三倍。那两个三旬以内的女将,你道是谁?就是天朝娶来的相国夫人。本来并不缠足,后来因要嫁往女儿国去,把两足略略缠裹,垫了许多高底,装成小足。故而他两个的个子,比别的女将长了好些。”右丞相道:“原来如此,老年兄真算得博闻强识的君子。”东门吉与西门政一路并马闲谈,到了天保城,叫开城门,一径来至午朝门外下马,进宫朝见嗣君,奏明与元帅问答的言语。又将女儿国军容威武,将勇兵强的气象述了一遍,“若不早去请降,社稷定然难保”。嗣君道:“多亏两位先生善于辞令,淑士方得安全。明日去犒军,可备白银三十万两,十万两送与元帅,二十万两犒赏大小三军,先行送去。降书、降表作何称呼?”左丞相奏道:“我国与女儿国本是兄弟之邦,如今主上年轻,据老臣愚见,不如对女儿国王称他做叔父,未识主上以为然否。”嗣君道:“正合孤意。先生作速去写。再备贡品黄金五十万两,作为赔偿兵费之需。”二位丞相领旨出宫,忙去赶办。到了次日,修成书信,差两个殿尉官并二十名军士,抬了犒军的银两,送到女儿国营中。殿尉官领了丞相钧旨,押送三十万花银,径到女儿国大营,见了元帅,呈上书信。元帅拆开看了,照单全收。两个殿尉官每人赏了白银二百两,二十名军士总给白银六百两,发了回书。殿尉官带领军士,称谢别去不题。
再说郡主娘娘坤蕙芳,自淑士国左右丞相奉了嗣君之命,前来女儿国营中情愿投诚,及至丞相去后,便与丈夫枝兰音郡马商议。当晚兰音就在灯前与元帅夫人修成淑士国乞降纳贡、愿受节制的奏章,将前后战胜的情形细细陈明。次日选了一员裨将,给了路费,上马加鞭,背着本章,星夜回京。到了女儿国凤凰城中,径投黎相府来,见了红薇学士。黎相国问明了情节,便唤家人去知会了紫萱学士。不一时,紫萱到来,略谈几句,随即带了赍本官儿,偕往朝中奏明国王。国王阴若花拆开奏章,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一遍,不觉大悦。回顾二位相国道:“若无紫绡姐姐破除妖法,淑士国那得投降?他既情词恳切,愿受节制,已有悔过之心。所夺峻德、飞虎两城的侵地,仍旧归还淑士,不知二卿以为何如。”红薇、紫萱都道:“主上宽容大度,柔远有经,足使淑士国的君臣畏威怀德。”国王又道:“卢相国速代孤家草诏。”紫萱领旨回府,当晚草成诏书,明日上朝,国王过目,用了御宝,仍命赍奏回京的那员裨将恭奉诏书前去。按下慢表。
且说二路元帅郡主坤蕙芳,在着营中无事,姐妹饮酒谈心,十分快乐。不一日,国王诏书已到。淑士国丞相也将乞降的书表、纳贡的黄金送到营中。元帅起身迎接二位丞相进营见礼,分宾主坐定献茶。元帅致谢犒军之费,丞相致谢周旋之力。元帅收了书表贡金,便道:“寡君诏云:贵国嗣君既知悔过,愿受敝国节制,所取峻德、飞虎两处的地方,本帅班师之日,咨照守城的将士,仍旧归还贵国管辖便了。”左右丞相听了大喜,打一躬道:“全赖元帅鼎力,敝国嗣君实深感荷。请问元帅定于何日凯旋?国主本欲与元帅送行,因在丧服之中,故而命老夫等代送。”元帅道:“不敢有劳。本帅过了明日,后天便要启行回国。”二位丞相道:“老夫告别。后日再来恭送。”元帅再三称谢,送出大营。东门吉、西门政上马扬鞭,径回天保城,去复嗣君之命。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九回 耀武功聘问交通 崇礼教文明大启
话说女儿国二路元帅郡主娘娘坤蕙芳奏凯班师,所有夺取峻德城、飞虎城地方的库饷,提出十分之三,赏给了淑士国投降军士,令其各自散归田里。余下的仍旧归还淑士。发令已毕,遂命先锋花逢春,赍了淑士国的降书、降表并贡金五十万两,押队先行,为第一起。护国军师郡马枝兰音、大将苗秀鸿、水碧莲为第二起。大将红赛珠、掌中珍为第三起。二路元帅坤蕙芳、兵马大元帅花如玉、左护卫使黎相国夫人韦丽贞为第四起。右护卫使卢相国夫人韦宝英、海军都督兼二路先锋梅凤英为第五起。大将坤德厚并偏裨将佐为第六起押后。第一起先锋花逢春先行,带了一万人马,护着贡金,发炮动身。随后第二起、第三起陆续启行。早有军士禀报淑士国,左右丞相代国王前来送行,郡主接见,便将交还峻德、飞虎两城文凭,并城中余下的库饷文据,送与二丞相道:“敝国的守将已经咨照。”二相接了凭据,感谢不尽,并代国王道达歉忱,随命军士把抬来的果盒酒器取来。先是左丞相执壶亲奉三杯:敬了坤元帅三杯,敬了花元帅三杯,敬了黎相国的夫人三杯。各各饮讫道谢。次后右丞相执壶,也各敬三杯上马杯。三人饮毕致谢。二位丞相尚欲亲送一程。两位元帅再三辞谢,方始告别。坤蕙芳、花如玉、韦丽贞跨上雕鞍,缓辔徐行。一路上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第五起、第六起接连启行。元帅的军马到了飞虎城,淑士国已来迎候接待,把盏送行,十分恭敬。过了飞虎城,又到峻德城,也有淑士国的守将前来迎送。过了峻德城,又行五十里程途,方是女儿国地界。到了女儿国境内,官迎官送,更不必说。一路由鹤鸣关、白璧关、集贤关直到凤凰城。早有先锋花逢春,将军马驻扎御教场,然后走马进城,将近午门,连忙跳下雕鞍,黄门官奏达国王。国王召见花逢春。花逢春奏明了班师回国大略情形,国王大喜,传旨摆驾,亲自郊迎。着大学士兼护卫大臣黎红薇、卢紫萱随驾出城。一声旨下,早有内使牵过逍遥马,国王跨上金鞍,前导黄罗伞盖,罩着青年玉貌的国王,出了凤凰城。只见旌旗招展,队伍整齐。元帅坤蕙芳、花如玉,相国夫人韦丽贞、韦宝英,二路先锋梅凤英姐妹五人并马而行。远远望见主上亲来郊迎,各自滚鞍下马,站立两旁。国王也便下了逍遥马。先是两位元帅飞步上前,拜见国王。次后两位夫人与二路先锋也拜见了国王。国王玉手亲扶,各各慰劳。黎红薇、卢紫萱与坤蕙芳、花如玉、梅凤英见过了礼,然后夫妻相见。当下姐妹五人请主上先上了逍迢马,随后各自上马。前呼后拥,进了凤凰城,直至午门下马。国王先登宝殿,二位元帅率领众将,上殿朝拜国王,三呼已毕,献上淑士国王的降书、降表,铺在龙书案上,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词意谦卑,称女儿国王为叔父,自称愚侄,书中都是悔过之言。国王看了大悦,道:“这都是表妹的功劳。”郡马枝兰音奏道:“花如玉姨妹大节不夺,视死如归,足使女儿国大为生色。遂将淑士国的道姑仗着妖法,元帅遭擒。淑士公主劝他投顺,并要与他苟合,招他做驸马。元帅宁死不从,几乎被淑士公主所杀。若无易紫菱姐姐前去,把飞剑斩却公主,花姨妹早已身首异处了。”国王道:“妹夫为何称元帅做姨妹?”兰音奏道:“臣妻坤氏因与花元帅气谊相投,连韦氏姐妹、二路先锋梅凤英五人结义姐妹,如嫡亲手足一般。臣因称他做姨妹。”国王道:“原来是这个缘故。”又问兰音取上功劳簿来,从头细看,论功行赏,传旨御厨安排功臣筵宴,摆在武英殿,命护国军师枝兰音率领众将饮宴。国丈安乐侯周成美陪坐。郡主等姐妹五人赐宴后宫昭阳殿,黎红薇、卢紫萱并朝中文武诸臣赐宴文华殿,共乐升平。
国王亲书诏敕,御笔褒荣:加封枝兰音为镇远侯兼定国军师,东阁大学士;妻二路元帅坤蕙芳加封镇远郡君,敕赐黄金万两。元帅花如玉矢志忠贞,临难不辱,深堪嘉尚,封为定远郡君,孤家认为御妹,敕赐黄金万两,宫娥八名。左护卫使韦丽贞原系一品夫人,加封宣威郡君;右护卫使韦宝英亦系一品夫人,加封扬威郡君,各赐黄金万两。黎红薇相国加为宣威侯、卢紫萱相国加为扬威候。梅凤英原系海军都督兼二路先锋,加封毅勇郡君,敕赐黄金万两。先锋花逢春封荡寇伯,水碧莲封平寇大将军,坤德厚缒城有功,封果毅大将军,各赐黄金五千两。苗秀鸿、掌中珍、红赛珠俱封总兵,各赐黄金三千两。其余从征将士各加升赏,水陆三军加赏一年口粮。所有阵亡将士俱封总兵,入忠义祠春秋赐祭,家属恤银各家三千两。玉旨一下,枝兰音等率领众将三呼谢恩。郡主虽在后宫领宴,已有内使进宫报喜。国王封赏已毕,龙袍一展,驾回深宫。
郡主等正在宫中饮宴,国后娘娘武锦莲闻国王驾到,连忙坐上抬身,迎接御驾。国王道:“御妻不须拘礼。何不与表妹、御妹、大姨、小姨等把盏,同庆升平?他们姐妹五人,孤家都封做郡君,传旨内使宫娥们都称娘娘。”众姐妹见国王回宫,俱各款动金莲,起身迎接,并谢封赏之恩。国王道:“表妹系母党之亲,姨妹是妻党之亲,御妹可算得父党之亲。他日御妹配了妹婿,夫随妻诰,赠与侯爵。梅姨妹与韦氏两姨都结义了姐妹,也是国戚,他日配了僚婿,也是夫随妻诰,赠与侯爵。”花如玉、梅凤英听了国王之言,羞得满面通红,低头不语,真与深闺秀质一般。国王笑道:“御妹与姨妹不要说上阵交锋的时节,就是教场中夺取帅印,与许多男子争强赌胜,毫无羞怯之心。今日说着要配丈夫,倒羞得开不出口来,孤家真是不解。”引得姐妹二人“扑嗤”的笑了一声,更觉不好意思。国王道:“孤家暂且失陪。御妻与众姐妹尽欢畅饮,无须拘束。”说着径往梅、李两妃处散步去了。
国后娘娘重又邀了众姐妹入座,便对如玉道:“贤妹,如今主上认了御妹,要改称王姑了。”如玉道:“娘娘说那里话来?臣本草茅女子,过蒙主上抬举,又承娘娘如此称呼,岂不使咱家折福么?”国后道:“贤妹还没有知道愚姐与大姐姐、三妹妹都是患难姐妹,情胜同胞。主上如此看重贤妹,贤妹仍是这些客气话儿,倒觉疏远了。”韦丽贞道:“娘娘,如玉贤妹的志气真是富贵不能动其心,威武不能屈其节。这是紫菱姐姐目睹的。”郡主道:“大姐姐提起紫菱姐姐,正要奏闻主上。如今要请娘娘代奏的了。”锦莲道:“诸位姐妹,那外廷的君臣之称固不可废,内宫非外廷可比,咱们都是姐妹称呼,岂不亲热?况诸姐妹都已封做郡君,没有一个不是娘娘。如今序齿起来,大姐姐仍是大姐姐,愚姐排行第二,宝英贤妹仍是三妹妹,蕙芳贤妹称做四妹妹,如玉御妹称做五妹妹,凤英贤妹称做六妹妹。”郡主道:“主上不在宫中,咱们姐妹各遵二姐姐的懿旨便了。妹子有句话儿要告诉二姐姐听。淑士国有犒军银三十万两,二十万两分赏了众军,十万两是送与妹子的。妹子本欲分五万两与五妹妹。后来与五妹妹商酌停妥,将五万两造了颜姐姐的生祠,装塑小像;五万两造座魁星阁,塑男女魁星二像。这是郡马之意,取偃武修文,振兴学校的基础。二姐姐以为然否?”国后娘娘点首称是。
众姐妹谈谈说说,畅饮了许久。天色将晚,谢宴出宫。黎娘娘、卢娘娘早有侯相府中的家人前来迎接回府,郡主娘娘命家丁多备两乘大轿,与花娘娘、梅娘娘乘坐。郡主便对如玉、凤英道:“五妹妹、六妹妹。且到舍间盘桓几时,不用另借公馆。刚才愚姐闻随侍的丫环传说,主上在西宫偏妃处提及,即日发帑敕建御妹府赐与五妹妹的。待造成了府第之后,去接伯母同来居住。”如玉、凤英都道:“只是搅扰姐姐府上不安。”郡主道:“既是姐妹,何须客套?”当下姐妹二人遂同了郡主在老国舅府中暂且居住不题。
且说女儿国自受降了淑士国之后,国势日强,声灵丕振,海外诸邦莫不畏威怀德。凡素来不通聘问者,亦皆玉帛往来。如大人、君子、黑齿、白民、智佳等国,都来与女儿国修好。如今的女儿国居然海外称尊了。一日早朝,国王顾谓侯相卢紫萱道:“各国既与吾国通好,礼应报聘。争奈吾国缺乏应对之才。圣人所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实难其选。皇华之使总以学问淹博、词令擅长为主。”紫萱道:“主上睿虑周详,所见远大。欲求使才,惟文词是尚。如今武功丕焕,文教宜崇。不如开科取士,选拔奇材异能。他日出使邻邦之选,即于此中求之,自可无虞缺乏。”国王道:“爱卿所见极是。即日代孤家草诏,颁行吾国所属的地方。先行郡县小试,次行省试,次行会试,然后廷试。小试以诗赋,省试以议论,会试仍以诗赋,廷试对策。今岁先举行小试、省试,明年举行会试、廷试,庶乎可得真才。”紫萱领旨出朝,回至侯相府来,端整草诏。先到后堂问安缁太君,夫人也在那里,姑媳闲谈。宝英便立起身来迎按道:“相公回来了。今日退朝甚早。”紫萱道:“夫人,你有所不知。主上准备明年开科取士,选拔贤才,以资大用。特命下官即日草诏,故而早些回来,尚要去草诏。”说罢径到内书房去草诏不题。
宝英辞了婆婆,迈动金莲,绕过了一重重庭院,直到后园,唤了两个丫环,把园门开了,径来黎侯相府中探望姐姐。到了后堂便问:“娘娘在那里?”丫环禀道:“我家娘娘现在堂楼。待婢子上去通报。”宝英道:“我自上楼便了。”使命带来的丫环也在楼下伺候。宝英转入屏门,跨上扶梯,只听得咭咭咯咯一阵高底鞋儿的声音,上了堂楼。见姐姐不在这里,复又走到卧房,只见丽贞正在抹粉点脂、画眉掠鬓。宝英道:“姐姐重新打扮,要往那里去?”丽贞道:“愚姐要往蕙芳妹妹那边去走走。贤妹可要同去走走?”宝英道:“妹子没有换得衣服,如何好去?还是姐姐独自去罢。”丽贞道:“愚姐这里衣服都有,贤妹拣了几件穿着就是了,省得回去更换。”宝英跷起金莲,对着丽贞道:“姐姐,你看妹子的鞋儿也没有换得。”丽贞道:“贤妹,你做的鞋样儿可曾改换?”宝英道:“非但鞋样没有改换,连那穿的高底还是锦莲姐姐与咱做的那样厚薄。”丽贞道:“愚姐也是照着旧样,没有改换。现在新做的鞋儿,贤妹自然也好穿的。”当下便唤丫环添取脸水,宝英也便洗脸敷粉,打扮起来,更换衣裙。传命家丁唤进长班备辇,姐妹二人升辇,来到郡马府中。门上通报进内,郡主接入后堂,道:“大姐姐、三姐姐,好几日没有会面,妹子正在这里与五妹妹、六妹妹记念。”道言未了,花娘娘、梅娘娘都来相见。丫环送上香茗。郡主道:“颜姐姐的生祠与魁宿殿将次完工,妹子已托锦莲姐姐转求主上亲书匾额,昨日内使送来,已命漆铺里头做去了。魁宿殿写着‘文明大启’,生祠内写着‘永世勿谖’。写得笔笔中锋,十分圆健。他日两处落成之后,姐姐与妹子同去瞻仰拈香如何?”丽贞道:“贤妹不说,愚姐也要去顶礼的。”郡主道:“如此甚好。”丽贞又道:“前日相公朝罢回来,说起内府发出帑银十万两,起造御妹府,限日完工。不知那个有福的郎君做如玉妹妹的妹夫,享这裙下之福。”如玉听了,满面通红,立起身来,往内要走。早被宝英一把拖住道:“五妹妹,你不要逃走。难道终身不嫁妹夫了么?”羞得如玉低头不语。郡主道:“二位姐姐不要与他取笑,饶了他罢。妹子当年未招郡马的时节,也是怕人取笑的。”丽贞、宝英方才不说。便问如玉、凤英道:“二位伯母几时接取来京?”如玉道:“本来与六妹妹议定克日就去接取,后来得悉主上的赐第不日就要竣工,一候工竣之后,接取家母与六妹妹的伯母来京居住。”宝英道:“原来如此。今日我家相公朝罢回来为时甚早,愚姐问他为何比往日早些,方知今日主上要相公草诏,为的是明岁要开科取士,选拔真才,搜罗贤俊。凡籍隶本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