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香世家-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要是不让她们进来伺候,该让她们住哪儿呢?”

老夫人转向书香:“你问问你二嫂,她的陪房都是怎么安排的?”

书香见老夫人问话,便起身答道:“孙媳妇的陪房从一进来就是住在后街那条巷子里的,两家住一个院子,倒也宽敞。要是安排她们差事,从后门进来也就是了,很是方便。”

老夫人哼了一声,说道:“至于丫环婆子们,让她们挤挤也就是了,要是嫌院子小,就再安排个大点儿的院子,专门给你的丫环婆子住。”

三奶奶再笨也听得出老夫人的语气十分不善,忙说道:“不敢,那……那就依着老夫人的安排吧。”

老夫人摆摆手:“你今儿搬家,想必事情很多,我也不留你了,你回去吧。”

这已经是逐客令了,三奶奶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只得退了下去。

三奶奶一走,书香也起身告辞:“那老夫人歇着,孙媳妇先回去了。”

老夫人却说道:“你才来,这会子日头正毒,哪能让你顶着日头回去,先坐会儿吧,我叫她们给你熬燕窝来吃。”

书香只好坐了,说道:“多谢老夫人。”

老夫人叹了口气:“刚搬进来就有这么多是非,往后还不知道要怎么样哪!”

书香知道老夫人这是在说三奶奶,便劝道:“三弟妹毕竟是年轻媳妇,老夫人和大夫人多教导教导也就好了。”

老夫人摇摇头:“论理,你也是年轻媳妇,怎么就从来没像她这么不懂事?这半天,我倒被她闹得脑壳疼,拿话敲打也听不出来,还是只管问。也是官家出来的小姐,行事说话却差了那么多。”

第一百九十八章 陷害(一)

书香只得说道:“以后有机会孙媳妇也会多劝劝三弟妹。”

老夫人说道:“别看我老了,我心里明白得很,你是个好孩子,只不过,有些时候,这好心可不是谁都能给的。”

书香低下了头,不好答应也不好反驳。

老夫人还在自顾自说着:“……就像你娘和你大伯娘,妯娌二十多年了,孰是孰非,我都看在眼里。你可不要学你娘,一味宽容柔顺才好。”

书香轻声说道:“老夫人放心,家和万事兴,孙媳妇一定会和三弟妹好好相处。”

老夫人不置可否地叹了口气。

自从三奶奶进了门,老夫人就一直关注着宁致连房里的动静。刚嫁过来,还没等和宁致连同饮合卺酒,三奶奶就把宁致连房里闹了个乌烟瘴气,这一个月来,老夫人冷眼看着宁致连和三奶奶磕磕绊绊的过日子,却也不好直接去管他们小夫妻房里的事,那边还放着一个正经的婆母大夫人,老夫人再亲,毕竟也是越了辈的。

老夫人心里明白,三奶奶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跟大夫人的私下纵容不无关系。大夫人如今心里最在意的就是长房失去了掌家的权力,她想方设法要把权力重新夺回来,也因此才特意挑了一个行事泼辣的媳妇。三奶奶进了门,大夫人也就有了臂膀。三奶奶这么心急地要搬进内院来,自然也是大夫人的意思,想要趁着书香有了身孕,把掌家的权力从二夫人手里夺回来。

二夫人在安排宁致连的住处时,也是来请过老夫人的示下的,老夫人也觉得宁若霞的院子很合适给宁致连小两口住。便答应了下来。谁知道三奶奶刚搬进来就迫不及待地来向老夫人告状。

那院子虽然不大,但是安排下宁致连和三奶奶以及各自的丫环婆子是绰绰有余了,三奶奶来跟老夫人这里求一个更大的院子,自然也是有她的目的。

一来可以暗示老夫人,三奶奶陪嫁来的下人是很多的,这就说明三奶奶很得娘家的看重,所以才有这么丰厚的嫁妆,深宅大院的媳妇,有一个得势的娘家非常重要,三奶奶此举无非是在宣告她的地位和身份;二来如果老夫人答应了三奶奶的要求。宁府的其他人也就知道老夫人是喜欢三奶奶,才会破格答应三奶奶这个要求,三奶奶刚搬进内院,正好可以借此立威;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三奶奶说那个院子不合适,就是在表示对二夫人的安排不满,让老夫人觉得二夫人办事不妥当,自然就会对二夫人的能力产生怀疑。

有这么多诱人的条件。三奶奶自然要来老夫人这里来告状,而且恨不能是闹得动静越大越好。

老夫人知道,三奶奶这一系列的举动,就是冲着二房来的。

如今宁致远不在京城,书香又怀着身孕,靠二夫人一个人。只怕是难以抵挡三奶奶和大夫人。

老夫人正担心着此事,书香就来了。老夫人看见书香,才放下心来,看来书香比她认为的还要聪明。一听说三奶奶那边的动静,就立刻来老夫人这里了。

有书香帮着二夫人。老夫人也就省了好大一个心事。

往后,就只能看书香和二夫人的了。

*

过了几日。成泽将书香订好的花灯送了来,书香叫锦瑟把灯拿进来仔细看了看,果然做工精致,比街面上卖的好看多了,碧萱绿云等人看了也是赞不绝口。

书香命锦瑟将余下的一半银两给了成泽,又额外包了五两银子的赏钱:“你做的很好,这点儿银子,给你拿回去置办些节下的吃食吧。”

至于开花灯作坊和铺子的事,书香却没露口风,毕竟这不是小事,书香还是想和宁致远商量了以后再定。

成泽接了银子,跪下谢过了书香,又说道:“多谢二少夫人,小民还额外做了盏灯,还请二少夫人笑纳。”

锦瑟在一旁笑道:“你这个人可真是的,既然专门为二少夫人做了灯,为什么不早点儿拿出来?偏要等二少夫人打赏了你才肯说,难不成还要争多争少不成?”

碧萱和绿云等人回过身偷笑,成泽早已红了脸皮,也不敢抬头,将一盏灯奉上了头顶。

书香有些好奇:“是什么?”

锦瑟接了灯,进帘子里给书香看,书香见了不由得心头一喜,只见大红的缎面上,绣着一副孩童闹灯的场景,每一面都有所不同,绣得虽然小巧,却可见孩童个个憨态可掬,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

书香略一沉吟,便特意看向了锦瑟,锦瑟垂了眼帘,手指却不停地绞着帕子。

这成泽并未见过书香,又怎么会知道书香怀了身孕?又怎么特意做了这盏灯?

书香早就听妍香说过,成泽行事是不大圆滑的,为什么要特意讨好书香?莫非是已经知道了书香有意请他开花灯铺子吗?妍香是不会将书香的想法告诉成泽的,那成泽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只怕这件事,还有别人在暗中帮助成泽。

书香看着锦瑟窘迫的样子,微微一笑,也不说穿,放下了手中的花灯:“难为你做得精巧。”

锦瑟见书香脸上淡淡的,心里发急,脱口问道:“二少夫人不喜欢?”

书香忍着笑,却不去看锦瑟:“倒也罢了。”

锦瑟顿时满脸失望。

成泽却像是松了口气似的,给书香磕头道:“二少夫人肯看顾小民,是小民的福气,小民告退了。”

锦瑟撅着嘴,看着成泽退了出去,张口想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书香露出笑容来:“还不快去送送?外面那么大的院子,若是走丢了可怎么办。”

一句话提醒了锦瑟,锦瑟赶紧跟出去了。

看着锦瑟着急的样子,书香终于笑出声来。

*

后天就是中秋了,宁致远早托人捎信来,八月十五那天是要回来的。书香这日早上一起来,就让锦瑟出去吩咐备车,她要去博古斋给老夫人和二夫人挑几样节下的礼。

从博古斋出来已经是午时,锦瑟扶着书香上了车,车辆缓缓向宁府行去。

刚拐进一条小巷,书香猛然觉得车子一震,紧接着便是车夫的骂声:“你活得不耐烦了?敢拦靖远侯府的马车!”

书香眉头轻蹙,示意锦瑟出去看看。

锦瑟将掀起帘子,利落地跳下了马车:“什么人?”

只听一个女子的声音低声问道:“敢问车里的人是靖远侯府的少夫人吗?”

书香将车帘掀起一条缝隙,锦瑟面前站着一个有点驼背的女子,看样子是上了年纪的,穿着粗布衣裳,头上草草地包了一块头巾,虽然外表看着是个普通的民妇,脸上的皮肤却是十分细腻丰润。

锦瑟狐疑地看着面前的人,却不答话:“你是谁?”

那女子脸色焦急,左顾右盼地看了看四周,说道:“我家主子请少夫人借一步说话。”

锦瑟戒备地后退了一步:“你家主子是谁?找我们少夫人有什么事?”

那女子却猛然跪了下去:“这里说话不便,求少夫人救救奴婢的主子!”

锦瑟吓了一跳,赶紧让开来去,书香沉吟了片刻,将车帘的缝隙掀得大了些,说道:“你家主子在哪儿?”

女子像是抓住了一个救命稻草,急切地说道:“我家主子就在前面。”

书香点点头,放下了帘子,轻声说道:“过去看看【。”

锦瑟还有些迟疑:“二少夫人……”

书香说道:“快点儿。”

书香虽然不认得这个女子,但是看她周身的气度,定是大户的贴身仆从,看她焦灼的样子也不似作伪。敢来拦书香的马车,这份勇气也值得书香钦佩。

锦瑟紧紧跟在马车旁边,警惕地看着周围的环境。

行到巷子深处,那女子停下了脚步,看了看左右无人,才上前敲了四下门。

房门立刻打开了,一个年轻些的女子开了门,看见来人顿时一脸喜色:“是靖远侯府的少夫人来了吗?”

先前拦马车的女子低声说道:“是,快去禀告主子。”

然后又走到书香的车旁,说道:“请少夫人下车说话。”

锦瑟立刻说道:“你家主子到底是谁?干什么弄得神神叨叨的?若再不说,我们就回去了!”

书香没说话,也没有下车的意思。

那女子面露难色,说道:“少夫人请放心,我家主子是少夫人的旧相识,若不是身处险境,也实在不敢惊扰少夫人的大驾。还请少夫人进来相见再说。”

书香在车里说道:“你拦我的车,说请我过来救人,如今我也来了,难道你还要瞒着我不成?”

那女子咬了咬牙,走到车帘前,低声说了几句话。

书香面色一变:“此话当真?”

那女子说道:“奴婢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欺瞒二少夫人。”

书香不禁攥紧了手指,迟疑了片刻,终于说道:“锦瑟,扶我下车。”

锦瑟搬了脚凳,扶着书香下了马车,刚要开口相问,书香却向她缓缓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开口。

锦瑟扶着书香进了门,这是个小小的院落,书香跟着那女子走进了厢房,就看见一个身着粗布衣裳的年轻女子正坐在房里。

房里的人见了书香,立刻站起身来:“我就知道你会来的。”

书香满脸惊讶:“当真是您!”

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害(二)

书香看清了房里女子的面容,立刻便要行礼,那人过来扶住了书香的手臂:“都这个时候了,不必讲究这些虚礼。”

书香还是不敢置信:“县主娘娘,您怎么在这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屋里这个一身民妇装扮的人,竟然是安清县主!

安清县主携了书香的手,向桌旁坐了,书香回头看了看那个拦住书香马车的年迈女子。

察觉到了书香的目光,安清县主说道:“那是我的奶娘,那个年纪小些的,是我的贴身丫环凝云。我知道你心里一定很奇怪,只是这件事情一言难尽,咱们还是先挑紧要的说吧。”

书香看着安清县主郑重其事的脸,凝重地点点头。

安清县主叫凝云去门外守着,便说道:“如今太后和皇后不睦,想来你也是听到过风声的。我娘嘉阳大长公主,和太后娘娘从小就关系亲密,皇后看在眼里,便时常在皇上面前编排我和我娘的坏话,好在中间有太后娘娘保着,皇上虽然有些半信半疑,却也没有对我和娘做过什么不利的举动。

自从我嫁进了肃南伯府,皇后便对我们更加提防,偏偏我们伯爷性子刚烈暴躁,对皇后从不逢迎,皇后对我们家里就更加心生记恨,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昨天皇上无意中说起中秋节收到的礼物,其中不乏许多珍稀之物,伯爷听了便说道‘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本来只是想提醒皇上,凡事不该太过追求奢华而已,谁知皇后却说伯爷危言耸听,妄图动摇国之根本。

皇上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是脸色已经很难看了。伯爷仗着是皇上的长辈,又说了许多不中听的话,把皇上气得拂袖而去,伯爷也是个硬骨头,不肯去向皇上赔礼,也赌气回了府。谁知到了晚上,太后娘娘打发人来报信,说皇后在皇上面前说我们府上收的礼比皇宫还多,甚至还说许多地方来进京进贡。

贡品都要先送到到我们府上,要求我们伯爷的恩典才能见到皇上。皇上本来就生气,听了这话哪有不恼的?太后娘娘传话出来,她会在宫里替我们多多周旋,可是以皇上的性子,只怕我们府上的伯爷和世子爷要吃些苦头,让我们立刻拿了太后的懿旨出城躲几日,过了这个风头再回来。我和世子爷赶紧跟伯爷和夫人商量。谁知伯爷却大发雷霆,说他的话都没有错,为什么要躲出去?若是躲了出去,反而会让皇上以为我们是做贼心虚。说什么也不肯离开伯府,世子爷是个孝子,伯爷不肯离开。他自然也不肯走,只是让我陪着夫人快走,夫人和我都死活不肯,世子爷却命奶娘和凝云硬架着我换了衣裳。出了府,夫人那边还不知道是什么样。”

安清县主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情绪显得十分激动,说到世子爷命令奶娘和凝云带她出府的时候。眼泪止不住涌了出来。

书香听的惊心动魄,下意识地抓住了安清县主的手:“娘娘别急,那伯爷和世子爷怎么样了?”

安清县主定了定神,说道:“我们才到西大街,就遇上了巡逻的官兵,凝云是个机灵的,赶紧拉着我和奶娘躲开了,我却依稀听见那些官兵的话,说已经有人围住了肃南伯府,伯爷和世子爷都给带到宫里去了。皇后特意命人将我也带进去,谁知道搜遍了府里也没找到我,皇后便亲自下令关了城门,一定要找到我。”

安清县主的声音有些颤抖,她从小养尊处优,何曾遭受过这样的磨难。

书香略一思忖,说道:“娘娘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回定国公府,皇后娘娘既然要找娘娘,定国公府只怕早就被围起来了。”

安清县主点点头:“我也想到了这一层,皇后找不到我,一定回去找我娘,如果我这个时候回去,只能让定国公府也受牵连。”

书香看了看四下:“这是哪里?”

安清县主说道:“这是我一个陪房置办的外宅,昨夜里我们实在无处可去,好在奶娘想起了这个房子,就暂时过来躲躲。”

书香蹙眉说道:“此地不该久留,敢问娘娘有什么打算?”

安清县主愁绪满怀:“若是能逃出京城去,那是最好,可是现在这个样子,我身边只有奶娘和凝云,连个马车都没有,也实在是想不出办法。说来也巧,奶娘是冒险出去想办法,凑巧遇上了你,知道你我私交甚好,才求你来帮忙。”

书香说道:“娘娘若是不嫌弃,外头有辆马车是我们府上的,现在就送给娘娘,以解燃眉之急。”

安清县主一筹莫展地摇了摇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就算有了马车,又怎么能出得城去?凝云一早上就去城门那里看过了,那些官兵拿着画像,见到年轻姑娘就拉着打量,见车就搜车,我……”安清县主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若是让我受此大辱,不如让我死了得好!”

书香忙说道:“娘娘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皇上圣明,一定会还伯爷和世子爷的清白。”

安清县主拉住了书香的手:“从前锦衣玉食,身边都是奉承的人,如今真的大难临头,却只有你还肯来救我。”说着忍不住哽咽起来,“之前奶娘也曾经去拦过几个马车或轿子,求过几个从前交好的人家,可是……”

书香看了不禁心生恻然,世态炎凉,人心难测,奶娘在遇到书香之前所受的冷遇,不必说也能大致猜得到。

书香劝道:“娘娘先别急,咱们想想办法。”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的锦瑟见书香许久不出来,却着急起来,过来敲了敲门:“二少夫人,您怎么样了?”

书香听到锦瑟的声音,灵机一动,说道:“娘娘,我倒是有个办法,只不过,要委屈一下娘娘的千金贵体。”

*

一辆马车缓缓地向西城门行去,锦瑟扶着车辕,目不斜视地走在马车的旁边,凝云走在另一侧,垂了脸看不清楚神色。

“站住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一个官兵走了过来,毫不客气地问道。

锦瑟立刻上前骂道:“瞎了你的狗眼!也不看看是谁的车,就敢伸手拦下来!”

那官兵见锦瑟穿金戴银,身着绫罗绸缎,通身都是大户人家侍女的气派,语气不由得和缓了下来:“恕我眼拙,不知这是哪个府上的马车?”

锦瑟扬起下巴朝车上努了努:“这是我们靖远侯少夫人,要出城去呢,你们快闪开,别惊扰了我们少夫人。”

堂堂的靖远侯府谁不知道,皇上又刚派了宁致远去天津督建海桥,那可是重任,可见靖远侯府在皇上心里的分量。

锦瑟的声音把守城的官兵都引了过来,带头的打量了几眼锦瑟,又看了看垂得低低的车帘,客气地说道:“卑职不知少夫人在此,失礼了,还请少夫人恕罪。”

车里传出书香懒懒的声音:“罢了,你们下去吧。”

领头官兵迟疑着说道:“皇后娘娘有旨,要严查出城的马车,还请少夫人行个方便。”

锦瑟高声骂道:“大胆!少夫人是什么身份,哪能容你们放肆!”

领头官兵却并不理会,靖远侯少夫人固然是得罪不起,但是比起皇后的旨意,他还是宁愿得罪了靖远侯府。

锦瑟死死抓住车辕,摆出一副谁要靠近就跟谁拼命的架势:“你们这群狗奴才,吃了雄心豹子胆了!敢得罪我们少夫人,我跟你们拼了——”

看着锦瑟的样子,领头官兵的心里更添了疑惑,若不是有鬼,为什么这个丫环脸色那么紧张?想到这里,领头官兵更加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看个究竟。

锦瑟再泼辣,毕竟只是个女子,这些官兵哪里放在眼里,伸手抓住锦瑟便往旁边一甩,领头的官兵顺势掀开了车帘。

刚看清车里坐着两个女子,领头官兵的脸上早已挨了*辣的一个耳光。

奶娘下了车,破口大骂道:“你们作死呢!?少夫人可是双身子的人,哪里容你们胡作非为!?惊扰了小世子爷,把你们抄家灭族也担待不起!”

领头官兵捂着脸,却不敢说什么,虽然只是瞟了一眼,他却看到了车里的女子腰围宽大,显然是怀了身孕。

既然是这样,锦瑟刚才那么拼命,也就说得通了。

锦瑟被人摔倒在地,此时身上沾了不少灰尘,她哪里吃过这样的亏,立刻翻身起来,叉着腰横街站了,又嚷又骂地闹了起来,引得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你们这群狗眼看人低的奴才,趁着我们侯爷不在府里,连少夫人都欺负上了!要是少夫人有什么好歹,看我饶了你们哪个?!我告诉你们,别以为侯爷不在,就没人治得了你们了!我们少夫人的父亲是堂堂正二品工部尚书,我们少夫人的嫡亲姐姐如今是镇国公府的奶奶!随便拿了帖子递到顺天府,打你们每人一百大板!”(未完待续)

第二百章 陷害(三)

领头官兵被锦瑟骂的狗血淋头,却一句话也不敢说,毕竟是他们有错在先,撩了车帘惊扰了靖远侯少夫人,听到锦瑟这顿得理不饶人的话,不免心虚起来,少不得上前赔了半天的不是。

既然知道了车里的人不是安清县主,自然是立刻放行,领头官兵亲自送到城门外头,说了许多赔礼的话。锦瑟和奶娘一边走,口中还嘟嘟囔囔地骂着。

马车走了很远,直到确定城门的官兵再也看不见她们了,奶娘和凝云赶紧掀开车帘唤道:“娘娘,娘娘!”

只见车里的柜子一开,安清县主爬了出来,书香忙伸手扶着。

这马车里的柜子,原本是在依着车厢内部,在窗子下打得一溜长柜子,打开箱盖可以放不少东西,合上盖子,铺一层褥子又可以当座位,本是给大丫环或者妈妈陪坐在车里,服侍主子的,这回正好派上了用场。

安清县主在柜子里闷了半天,好容易才透了口气,书香扶着她坐在柜子上,说道:“事出无奈,还请娘娘不要怪罪。”

安清县主忙说道:“你说的这是哪里话,我该感谢你的救命之恩才对。要不是你肯带我出城,我现在早就被皇后捉去了。”

书香笑道:“我哪里有什么功劳,倒是奶娘见机行事,真是有勇有谋。”

奶娘说道:“少夫人太客气了,只要能救娘娘,让奴婢做什么都是愿意的。”

书香转向安清县主:“娘娘,如今已出城了,娘娘下一步打算去哪里?”

安清县主面有难色:“我城外还有不少庄子,只是现在也去不得……”

书香说道:“那娘娘就去我的庄子那里住几日吧。只是要委屈了娘娘。”

安清县主感激地说道:“怎么好一直麻烦你?要是连累了你……”

书香说道:“帮人自然就帮到底,娘娘就不要再客气了。”

事不宜迟,书香嘱咐了车夫几句,马车转头向南行去。

*

次日辰时,书香才回了宁府。

刚下马车,就见丫环匆匆地迎了过来:“二少夫人,您可总算是回来了,二夫人正说要打发人寻您去呢。”

书香扶着锦瑟的手,说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昨天书香本来打算只是去博古斋就回来的。谁知道半路出了这么一档事,书香又只带了锦瑟一个人出门,来不及回来给宁府报信。昨天赶到南头庄子上已经很晚了,安顿好了安清县主,书香就带着锦瑟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

一夜未归,又没有消息,老夫人和二夫人一定是着急万分。

书香连衣裳都没换,直接就去了老夫人的上房。

夏蕊见书香回来。脸上登时露出喜色来,抬高了声音:“二少夫人回来了!”

就听见房里传来老夫人喜出望外的声音:“快进来说话。”

小丫环打起了帘子,书香进了房,立刻上前行礼:“孙媳妇回来晚了,让老夫人担心,真是过意不去。”

老夫人顾不得这些。招手叫书香过去,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了半天,见书香安然无恙,才放下心来:“你这孩子。怎么也不打发人回来说一声儿?”

书香心里十分愧疚:“老夫人,都是孙媳妇的错。”

书香一进屋。就看见西边椅子上坐着一个人,只是老夫人这么着急。书香还没来得及和那人打招呼。

此时老夫人拉着书香坐在榻上,书香才侧过头看了过去。

三奶奶站起身来,笑容有些心不在焉:“二嫂回来就好。”

想必是因为三奶奶在场,不方便说话,老夫人并没有问起书香去了什么地方的话。

三奶奶站在地上绞着帕子,似乎下定决定不退出去,老夫人也不去看她,只是拉着书香说话。

书香也不好当着三奶奶把安清县主的事说出来,只是问候了老夫人几句,便借口还要去看望二夫人,起身告辞。

临走之前,书香看了眼三奶奶,依着三奶奶的性子,应该会抓住书香一夜不归的事做由头,好好说道几句才是,怎么反而一句话也没说?

带着满腹疑惑,书香出去了。

房里只有老夫人和三奶奶两人,三奶奶猛然跪了下去:“求老夫人救救我父亲……”

老夫人蹙着眉头,十分为难:“不是我不想帮你,只是看现在这样子,皇后娘娘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亲家老爷又是首当其冲,只怕……”顿了顿才说道,“我也是实在说不上话。”

三奶奶又急又怕,眼泪止不住地滚落下来,她何尝不知道这些,只是她现在实在是无人可求,女人除了夫家和娘家,还能依靠谁呢?

她父亲虽然是三朝老臣,却正好因为肃南伯的事牵连了进去。光禄寺掌管酒醴,膳羞,祭祀等事,如今皇上认定是肃南伯私下收了许多原该献给皇宫的贡品,这四海进上的珍馐野味,美酒佳酿等物自然也是肃南伯等人收了,三奶奶的父亲身为光禄寺卿,难脱其责。

前天晚上皇上下令捉了肃南伯和世子,昨天就将涉案之人一概带去问讯,真是雷厉风行。皇后因为肃南伯的儿媳安清县主失踪,更加生气,被抓去的人难免就受了不少连累。

这件事来的太快,老夫人和三奶奶等人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变成了这样的局面。

三奶奶泣不成声:“孙媳妇实在是没有办法,还求老夫人能替我父亲说句话吧,侯爷……侯爷不是快回来了吗?求求老夫人……”

想到要让宁致远替三奶奶家里的事奔走,三奶奶也觉得有些说不出口,毕竟她和书香关系不睦,现在出了事反倒还要来求二房。

老夫人心里有事,见三奶奶只顾苦苦哀求,不免烦躁起来:“难不成我会见死不救吗?致远如今虽然得了皇上的倚重,可是这件事情牵连太大,连太后娘娘说的话都不管用,让致远能怎么办?”

老夫人还有更深的忧虑,皇后这次突然借故发力,借着肃南伯的事,牵连了许多官员,明眼人一看便知,皇后这是要正式与太后交手了。

连堂堂的肃南伯、定国公和嘉阳大长公主都被牵扯了进去,靖远侯府只怕也要被牵连。书香是太后亲自赐婚的,自从宁致达死后,皇后心里早已把靖远侯府当成了太后那一派的人。

皇后既然存心要将此事闹大,那靖远侯府……

老夫人焦躁地摆了摆手:“你先回去吧。”

三奶奶委委屈屈地站起身,要是早知道宁府是借不上力的,她还不如不嫁过来了。当初大夫人许了她家那么多好处,还说什么大房只有她一个媳妇,自然嫁进来就做管家奶奶,谁知道宁府里却是二房当家的。如今不但连在宁府没什么地位,就连娘家有事,宁府都帮不上。

想起刚才老夫人对书香关切的样子,三奶奶死死咬住了嘴唇。

不过是在外面一夜未归罢了,如今全须全尾的回来,连毫毛也没少一根,老夫人却连一句重话都没说,还着实安抚了书香半天。

同样是孙媳妇,她这边娘家出了这么大的事,老夫人却那么冷淡,恨不能撇清了关系才好。

想到这里,三奶奶又是气恼又是愤怒,也不给老夫人行礼,转身就出了房。

老夫人看着三奶奶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三奶奶到底进府的日子太短,又是个泼辣脾气,根本就不懂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

宁致远大概晚上就能到家了,还是等宁致远回来再商量吧。

老夫人想着,便着人去外头打听消息去了。

朝廷有了变动,所有的官员人人自危,绝大多数人家都像宁府这样,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都是暗流涌动。

好容易到了晚间,天刚擦黑,便有小丫环飞跑进来禀报:“侯爷回来了。”

一听说宁致远回来,老夫人和二夫人等人都像是有了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