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香世家-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辈,竟然摆这么大的谱。

但是书香毕竟是靖远侯的少夫人,又是她的嫂子,无论是从身份还是辈分来说,三奶奶都该对书香尊敬有加。

三奶奶的脸色有些不自然,倒是书香先开了口:“我身子不方便,昨儿也没去给三弟妹道喜,三妹妹可不要见怪。”

三奶奶说道:“二嫂太客气了。”

她早该知道这个书香是不好对付的,还没嫁进宁府之前,大夫人就有意无意地跟她提过两次,听说如今宁府里的是二房最有势力的,书香在有身子之前,还是宁府的掌家少夫人,三奶奶听了大夫人话里像是对书香十分忌惮,就不禁有些不服气,不过是个十几岁的丫头罢了,能有多大的能耐?还不是大夫人没本事,倒被侄媳妇辖制住了。她就暗暗下定了决心,进了宁府就要弄出些手段来,把本该属于大房的东西都夺回来。

昨儿她先拿宁致连房里的人立威,就是想让宁府的人知道,她这个新妇可不是好惹的。

虽然她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但是看到宁致远和大夫人都亲自赶过去劝解,她还是觉得有些得意的,动静闹得越大,别人就越不敢小觑了她。

书香和三奶奶寒暄了几句,三奶奶就把早已斟酌好的主意说了出来:“我们住在外院,终归是不大方便,我想着过阵子搬到内院来住。”

书香扫了三奶奶一眼,没有要求,没有客气,似乎她这个要求是天经地义。

不过,三奶奶为什么要跟她说起这件事呢?书香如今是不管事的,府里的事情都是二夫人来管,三奶奶又是已经去过二夫人那里的,以三奶奶的性格,不会不跟二夫人说,却巴巴地跑过来跟书香说。

难道是二夫人已经答应了?那三奶奶来通知书香这个消息,是什么意思?是对书香的警告吗?还是暗示书香,三奶奶搬进了内院,会有更多的机会对书香造成威胁?

书香微微地笑:“那敢情好,以后咱们姐妹之间也好多亲近亲近。”

看着书香坦然的样子,三奶奶不禁有些失望。(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夺权(四)

书香不动声色地扫了三奶奶一眼,将三奶奶的都神色看在眼里。

难怪大夫人看中了三奶奶,果然是有备而来的,只是三奶奶犯了一个大忌,操之过急。

如果不是三奶奶太沉不住气,一个新妇又怎么会在成亲的当日就急着要处置夫君身边的人?这种不明就里就硬碰硬的脾气,并不适合做内宅的主母。

大夫人只顾想着要娶进一个脾气刚硬的媳妇,却忘了心计才是最重要的。

书香微微一笑,说道:“三弟妹可跟二夫人说过了?”

这是在暗示三奶奶,府里的事如今都是二夫人管着,三奶奶要搬家,得先跟二夫人打过招呼才行。

三奶奶脸色有些不好看:“提过了。”

虽然是跟二夫人和大夫人都说过了,可是大夫人顾左右而言他,二夫人也是岔开话题不说,她虽然泼辣,却也知道规矩的,哪能在长辈面前太过逾矩。

书香剑三奶奶面色不虞,显然是在大夫人和二夫人跟前没得到什么支持的,便笑了笑:“三弟妹想搬进来内院来,那是想多些时间在老夫人和大夫人跟前尽孝,本是极好的事。只是三弟妹和三叔刚刚成亲,要是忽然搬家,只怕太劳碌了些,不如与三叔商量商量再说。”

这却是婉转的拒绝了,三奶奶眉梢一挑,便要张口说话。

书香却不看她,继续说道:“咱们家里的事情多,我呢又是个不管事的,成日在房里坐着也是闷,三弟妹若得了空。还要常来和我说说话才好。”说着接过了寻冬端着的汤碗,竟是一副送客的架势。

三奶奶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想要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碧萱已经走上前来:“奴婢送三奶奶出去。”

三奶奶倏地站起身来,也不说话,转身就蹬蹬地出了门。

碧萱回来的时候面带笑容:“三奶奶像是十分气恼的样子,走到外头,跟着的丫环刚问了一句什么,三奶奶就给了那丫环一巴掌。”

三奶奶进房的时候那可是趾高气扬的,没想到却在书香这里受了一场闷气。碧萱看着也觉得好笑。

书香却没什么笑意,望着窗外,半晌才说道:“往后三叔的院子可就不安生了。”

七月,宁致远就要去天津上任了,书香的身子渐渐笨重,却一定要亲手替宁致远收拾行装,四季衣裳,吃穿用度。色色都要准备的齐全,整整折腾了半个多月,才打发了宁致远起身。

书香本想让绿云跟了去服侍,谁知绿云因为上次老夫人说要将她给了宁致远做通房的事,不肯跟着宁致远去天津,书香只好让寻冬跟去服侍宁致远。

宁致远一走。书香的心里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转眼她和宁致远已经成亲一年多了,这一年来,两人相濡以沫。感情甚笃,这回要短暂分别。书香心中自然万分不舍。

书香劝慰自己,男儿当志在四方。她应该支持宁致远才对,怎么好让他为这些儿女情长牵绊。

好在书香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因此日子过得并不寂寞。

自从那日三奶奶在书香这里挫了些风头,三奶奶对书香就是一副疏远冷淡的样子。只是书香却听说了几次三奶奶的行事,宁致连因为柳絮和杨花的事,和三奶奶一开始闹得很僵,老夫人也劝了两次,无奈宁致连虽然平日里温和孝顺,这次却不知犯了什么犟脾气,就是一心要维护两个丫环。老夫人和大夫人无奈,或许暗地里也觉得宁致连既然成了亲,那房里多两个通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就没有深究。

三奶奶为此闹了一场,却没什么结果,又担心宁致连因此远了她,因此渐渐地也就不再管这两个大丫环的事了。但是接下来三奶奶却将宁致连院子里的人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书香听锦瑟说过两次,那些人仗着三奶奶的名头,对宁致连的人很是欺负了几场,柳絮和杨花首当其冲,受了不少冤枉气。

宁致连的院子里乌烟瘴气,三奶奶这阵儿还顾不上内院的事,不过书香料想,那天三奶奶特意过来通知她,三奶奶是打算要搬进内院的,那么宁致连和三奶奶搬进来应该只是迟早的事。

想来这件事,大夫人也是赞同的,三奶奶进了内院,对府里的事就更容易插手了。大夫人费尽心机地娶进来三奶奶,应该就是想趁着书香有孕,把掌家的权力从二房这里夺走。

书香年底就要临盆,若是调养得当,明年年初就可以继续管家了。大夫人和三奶奶要想有所行动,就要趁早,何况三奶奶本就是个急性子。

这日书香坐在窗下,细心地绣着一个孩童肚兜,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坐在莲蓬上,笑得格外开心。

锦瑟走了进来,说道:“一眼不见,您怎么又拿起来了,快放下歇歇吧。”

书香仰起脸来,笑道:“不妨事,我……”

还没等说出来,书香只觉得腹中有种奇怪的感觉,像是被人用小指头按了几下,不疼也不痒。

锦瑟看着书香专注的神色,不禁有些紧张:“二少夫人,您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书香摇摇头:“不是,我觉得好像有人在挠我的肚子。”

锦瑟一脸茫然:“没人碰您啊,是不是……”锦秀更加紧张了,“要不我去请太医来看看。”

书香说道:“不用了,没什么事。”

锦瑟却坚持己见:“二少夫人如今是双身子的人,可不能大意了。我这就去。”

说着就出了门,书香叫她不住,只得由她去了。

锦瑟脚步匆匆地出了门,正好碰见了何旺家的,何旺家的说道:“姑娘这么匆匆忙忙的要去哪儿?”

锦瑟蹙着眉头:“二少夫人说肚子像是有人挠了似的,我去请太医进来看看。”

何旺家的一怔:“什么?二少夫人的身子不舒服?”

锦瑟想到院子里只有何旺家的是个媳妇,便拉着她将书香的情况说了一遍,何旺家的拍手笑道:“嗳哟我的姑娘,你可不用去劳烦太医了,这是哥儿在二少夫人肚子动哪!”

锦瑟毕竟是个没经过人事的丫环,听到这里虽然不明所以,却也听出来是不妨事的,这才松了口气,和何旺家的一起进了房。

何旺家的怕书香担心,又细细地将这些跟书香讲了:“……算起来二少夫人怀了身孕也快五个月了,可不是该动了吗?二少夫人别担心,这是哥儿身子骨好,在二少夫人肚子里提胳膊踢腿的呢!”

书香忍不住笑了:“他才多大呢,就知道踢了。”

何旺家的安慰了书香几句,书香问道:“这么热的天还跑来,可是有什么事?”

何旺家的说道:“奴婢昨儿回了沈府一趟,听说今年大旱,家里的几个庄子都没了收成呢,就想着二少夫人也是有两个庄子的,想问问二少夫人有什么打算。”

书香说道:“你倒心细,春天的时候鲁兴家的也说起今年大概要干旱,咱们庄子种了高粱,想来还没什么大碍。前阵子鲁兴家的从庄子捎信来,说南头的庄子幸好有条小河在附近,他们两口子每日早起晚睡地看着庄户给果树浇水,倒也还过得去。”

何旺家的赔笑说道:“那就好,还是二少夫人有远见。”

书香笑道:“哪里是我有远见呢,都是鲁兴家的有见识。”说着又想起一事,“老夫人、大夫人和二夫人名下也是有庄子的吧,你去问问那些管事媳妇,若是庄子上收成不好,就劝着她们也改种高粱吧,如今才七月,或许还来得及。”

何旺家的应了,说道:“奴婢也只好说说罢了,要是拿主意还得是老夫人、大夫人和二夫人拿主意。”

书香点点头:“你就照我的话说了就好。”想起如今大旱,书香不由得叹了口气:“我们这样的人家还要担心,平民百姓又该如何。”

锦瑟端了红枣水来:“二少夫人别再操心了,老夫人不许您管家,也是怕您又劳心劳神,您偏又要找事情来操心。”

书香扑哧一笑:“哪有人闲的没事自己找事操心的呢?我是想着,庄子的收成总是要看老天的,万一有个旱涝的事,收成也是做不得准。”

书香是想到了妍香的建议,或许真应该两手准备,趁着如今宽裕,开几间铺子,也好过都依靠庄子的出息。如果真的遇到了灾年,庄子上反倒还要赔银子进去,家里的用度更要吃紧了。当初的沈府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好在沈大奶奶是个有心思的,总算在妍香夫家的帮助下开起了铺子,虽然铺面不大,生意倒是还好的。书香跟沈大奶奶问过几次,听说本金已经都快赚回来了。

到底还是铺子赚钱快,比等着每年庄子的收成划算多了。

书香想到这里,就吩咐锦瑟:“打发人给宋家送个信,请五姐姐过来说说话。”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夺权(五)

这日书香刚歇了午觉起来,外头便传来小丫环的声音:“二夫人来了。”

书香坐起身子,二夫人进了房,书香便要下床相迎:“这么热的天,娘怎么来了。”

二夫人说道:“不要讲这些虚礼了,我也是闲来无事,来看看你怎么样了。”

书香扶着碧萱的手说道:“媳妇很好,娘不用担心。”

二夫人的目光落在书香的肚子上:“天气热,你可要更注意保养才好。”

两人说了会儿家常话,二夫人就说道:“昨儿老三媳妇跟老夫人说,想要搬进内院来住,老夫人已经答应了,让我这几天就收拾了院子出来。我想着这不是件小事,就过来和你商量商量。”

二夫人也想到三奶奶这么着急要搬进来,是有什么图谋的吧,所以觉得为难。

该怎么安置宁致连和三奶奶呢?像样的院子如今都有人住着,其他的院落,不是太偏僻了些,就是太小了些。以三奶奶的性子,稍微有点儿不合心意的,定是要吵闹一番。

书香想了想,说道:“二妹妹出嫁以后,那院子不是一直空着吗?”

二夫人说道:“我也想到了那个院子,只是那院子虽然位置好,却嫌小了些。你二妹妹住的时候,下人不多,倒看不出来。要是让老三两口子去住,就不好安排了。”

三奶奶嫁进来的时候,带了不少丫环婆子和陪房,如今这些下人又都是宁致连房里得用的,自然都要安排到一个院子里。

书香笑道:“二妹妹的院子我看着倒不小,怎么说也是个两进两出的套院。让三叔两口子住再合适不过。最重要的是离大夫人的院子很近,从前老夫人知道二妹妹孝顺,为了好照看大夫人,特意选了那个院子。如今三叔两口子既然要搬进来,自然是要与大夫人多亲近的,要是安排远了反而不好。至于那些下人和陪房,咱们家临后街那条巷子不是还有不少空房子么,我的两户陪房如今也是住在那边,每日进来当差,倒也便宜。”

二夫人听了这话。脸上露出笑容来,连连点头。

她也是觉得安排宁若霞从前住的院子给三奶奶最合适,只是三奶奶嫁进来日子虽短,名声却已经是传出去了,二夫人知道她是个刁蛮的,也不愿意与她起正面冲突,因此就想尽量安排得妥当些。宁若霞那院子虽然小了些,却好在位置好。离老夫人和大夫人的住处都不远。而且宁若霞嫁出去才几个月,那边的院子还着人看管着,要是收拾起来也不会太费事。

书香自然明白二夫人的顾虑和想法,所以才提示二夫人,如果三奶奶真的嫌弃那院子太小,就可以用孝道的理由来堵她的嘴。三奶奶那么主动地要搬进来。虽然明眼人都知道三奶奶是想插手内院的事,但是总不能直接说出这个理由来,那么说搬进来多孝敬大夫人就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三奶奶既然用了这个借口,二夫人把离大夫人住处比较近的院子安排给她。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三奶奶就说不出什么来。

那院子既然有些小,又是在内院。三奶奶的陪房自然不好再跟进来住,那就只能去后街那条宁府下人住的巷子。这样三奶奶身边的人手无形中就削弱了,三奶奶想要进内院来大展身手,书香和二夫人自然要提前准备。不过料想三奶奶也不会轻易让自己的人去后街住,要是当真因此跟二夫人和老夫人说起什么来,书香已经说了,连她的陪房都住在那里,三奶奶又有什么理由要陪房住在内院?论身份论地位,三奶奶怎么也越不过书香去,所以这事情还是随了宁府的规矩才好。

书香这个办法,既满足了三奶奶的要求,又给二房这边留下了不少余地。

二夫人又看了看书香的肚子:“你一向是个最聪明不过的,自然也知道那边的心思,不过你现在还是不要多操心,凡事有我和老夫人呢,你如今只管好好将养,把孩子好好生下来。”

书香笑着抚摸着圆圆的肚皮:“娘放心,媳妇知道轻重。”

她当然知道这些道理,如今无论是什么事都没有她肚子里的孩子重要。

娘俩絮絮地说了半天的话,二夫人才起身离去。

次日妍香来看书香,照例带了许多补品来:“七妹妹多吃些,要是不够只管打发人去我家取就是了。”

书香抿着嘴笑:“五姐姐倒是越来越大方了。”

妍香脸上微微一红:“我们家也没什么好东西,也只有这些能拿出手了。”

书香知道宋家没有功名一直是妍香心里的一根刺,因此在这些方面十分留心,书香便岔开了话题:“今儿请五姐姐来,也不为别的,只是上次听五姐姐说起开铺子的事,也没打听清楚,不知现在京城里都有什么铺子生意好些?”

妍香听书香问起这件事,便知道书香是有心开铺子的,便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咱们家大嫂子开的南货铺,虽然铺面不大,生意却是很好的。只是你也知道咱们家里是没什么家底的,也只好做做这些不要太多本钱的生意。若是妹妹有这个心思,自然还有更好的生意可做。”

书香颇感兴趣地问道:“哦?那是什么生意?”

妍香笑道:“其实我也不懂得什么,只是听你姐夫说过几句,我也就记住了。如今盛世清平,京城里有好多行当都开了铺子的,酒家,绸铺、布店、杂货、药肆、海货房这些都不必说,满街都是这些店铺,哪里还赚得了大宗银子?像大嫂子开的南货铺,也不过是仗着位置好,人头熟,这才做了起来,不过是混个温饱罢了。你姐夫说,要是想赚银子,还是要从取巧二字上做文章。”

书香听了不禁点头:“五姐夫这话说得很是。”

妍香受到鼓舞,继续说了起来:“京城里的达官贵人这么多,银子自然都是不缺的,难得是投其所好。比如同样是做灯,油灯铺子里的货物最贵的也不过几两银子一盏,可是进上的花灯就不一样了,单是材料就要用琉璃、玉石、金箔等物,更不用说做工精巧,花样繁复,这可都是皇亲国戚用的东西,多少人有银子还买不到呢!”

书香若有所思:“五姐姐的意思是,可以开个琉璃灯铺子?”

妍香笑道:“不止是琉璃灯,还有宝石灯、绫绢灯、金箔灯……好多花样呢,你姐夫认得一个人,家里祖传的手艺便是做花灯,正月十五的时候曾给我们家里送过两盏,做得真真儿是奇巧精致,难得一见。”

书香问道:“既然他自己会做,岂不是正好开个花灯铺子么?定是赚了不少银子的。”

妍香掩口说道:“妹妹这话可就错了,刚才我不是说了嘛,这花灯铺子要是做得不好,不过是赚点儿平头百姓的几个铜板。那人虽然有这门手艺,却苦于没有本钱,如今也是逢年过节给各个府里送几盏灯罢了,成不了气候。你姐夫倒是喜欢他手工做得好,只是这花灯要预备的材料实在是金贵,要是想开个像样的铺子,没个五六万两银子便开不起来。我们家里铺子虽多,现银却是没有,这门生意也一直做不得。”

书香想了想,说道:“既如此,哪天你叫他进来,只说是我听说他扎灯扎得好,我们府上要预备中秋的灯,让他带进来几个给我看看。”

妍香眼睛一亮:“那敢情好,妹妹若是能开起这花灯铺子来,以后我也能‘借光’了!”

书香笑道:“姐姐还是这么急性子,八字还没一撇儿呢,就先惦记上了!”

妍香说道:“七妹妹,这人当真是个难得的,你见见就知道了,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生得倒是个斯文的,一点儿也不像个手艺人。你姐夫说他太腼腆,要不然凭他的手艺,早就闯出一番天地来了,我看着倒不是,只看他做的那花灯,就知道他是个心思精巧的人了。”

书香笑着说道:“姐姐把他夸得跟什么似的,我自然要见见了。”

妍香说道:“要是妹妹有这个心思,就抓紧把铺子开起来,正好到了明年上元节能大赚一笔。我还记得前年咱们姐妹上元节去看灯……”妍香想起了什么,有些不好意思地闭上了嘴。

那时候她还不明白事理,一味奉承华香,把书香从帷子里骗了出来,又借口让书香买灯,把书香丢在街上。

书香微微一笑:“都是过去的事了,五姐姐别太放在心上。”

妍香听书香反而来宽慰他,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那时候也是我太糊涂,竟然没料到二姐姐是这样的人。”

提起了华香,妍香又说起华香现在的情形:“听说那蒋家说二姐姐得了疯病,好不了了,那件事自然是不再追究,可是二姐姐以后……也是完了。蒋家把二姐姐送到城外的家庙里,说是二姐姐有鬼附体,要送到庙里才能镇得住。”

关进了庙里,华香是被蒋家彻底放弃了。不管华香是不是真的疯了,她都不可能再出来了。

书香望着窗外生机勃勃的树枝,不置可否。(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夺权(六)

妍香说到做到,第三日就打发了人来给书香递了帖子求见。

绿云放下了帘子,锦瑟才领了人进来。

那人进来也不敢抬头,只是弯下腰行礼:“小民成泽,给二少夫人请安。”

成泽是锦瑟从前院领进来的,路上已经问了姓名,锦瑟低声向书香道:“就是‘成则王侯败则寇’那个成则了。”

书香忍不住轻笑,成泽听了锦瑟的话,额头都变红了,低着头说道:“姑娘取笑了,小民是成功的成,泽披天下的泽。”

书香听他说话文绉绉的,不免多看了几眼,那成泽低着头,也看不清楚长相,一身衣裳倒是干干净净的十分整齐,虽然看着有些局促,问起话来却也是对答如流。

一说起花灯来,成泽的话明显变多了,说起来就打不住话头,从花灯的样式到制作的方法,该用什么材料,要预备什么东西,如数家珍,不知不觉脸都扬了起来,一双眼睛也放出了光芒。

书香暗暗点头,这个成泽果然是个做花灯的行家。

书香盘问了一阵,便说道:“你刚才说了那两种,嫦娥奔月灯和玉兔灯,每种各做八个,中秋节前送到府上来。”

成泽应了,笑道:“多谢二少夫人,小民这就回去准备。”

书香说道:“我们府里的规矩是先付一半的定钱,等灯送到了再付另一半,这样可好?”

成泽躬身答谢:“依着府上的规矩就好。”

书香刚要吩咐碧萱拿银子过来,锦瑟抢先说道:“二少夫人,奴婢去取来。”

书香看了锦瑟一眼,锦瑟怎么忽然这么勤快起来了?

锦瑟取了银子交给成泽。说道:“你可要好好做活,只要做的好了,自然能赚更多的银子。”

书香微微蹙眉,锦瑟这话说得太直白,难道是要提醒成泽什么?

却听成泽答道:“能给靖远侯府做灯是小民的体面,不关银子的事。”

书香哑然失笑,难怪妍香的夫君不看好这个成泽,单听他这话,就知道这人是个重名轻利的。不过书香也暗暗佩服成泽的操守,能在这时还做到不卑不亢地答话。要不是城府极深,那就是个心地实诚的人了。

锦瑟显然也对成泽的回答很满意,只听她笑着说道:“你倒是个聪明人。”

成泽起身告辞,照例是锦瑟送了出去,回来的时候笑着向书香说道:“那个人,可真有意思。”

书香颇有兴趣地看着锦瑟:“怎么我没看出来?你倒说说看,他哪里有意思了?”

锦瑟不由得闹了个脸热,扭过身去说道:“我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二少夫人又揪着理不放。”

书香看着锦瑟小女儿的情态,不觉失笑。锦瑟偷偷瞟了书香一眼,见书香笑容满面,更加脸红起来。

书香笑道:“好了,我不笑你了,你过来。我问你几句话。”

锦瑟走上前来:“二少夫人有什么吩咐?”

书香说道:“不是说今天三奶奶她们要搬进来么?这个时辰了,你去看看是怎么样了?”

锦瑟说道:“刚才回来的时候我绕过去看了看,已经搬得差不多了,不过听说三奶奶正在院子里发脾气呢。”

书香眉头一扬:“发脾气?她不是要赶紧搬进来么。如今也合了她的意思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锦瑟撇嘴说道:“可不是嘛?头几天说要搬进来。还是咱们二夫人紧赶慢赶才把那院子收拾出来,如今刚搬进来就挑三拣四的。”

书香说道:“这个话可别去外头说去。毕竟她是个主子。时间赶得这么紧也没办法,这个月只有今天是个黄道吉日,乔迁大吉,要是赶不上,就只能等下个月了。”

锦瑟笑道:“要不然怎么府里的人都说三奶奶是个急性子哪?也不知道三爷是怎么耐烦她的。”

书香忍不住笑了:“你这嘴半分也不肯饶人!”想了想,说道:“咱们还是得去前面看看。”

毕竟这是二夫人亲自安排的,三奶奶这么挑剔,只怕又要惊动了老夫人。

锦瑟和绿云一边一个,扶着书香出了门。

*

到了老夫人的院子,夏薇便迎了上来:“二少夫人来了。”

书香问道:“老夫人在歇着么?”

夏薇摆了摆手,向屋里看了看,悄声说道:“三奶奶刚到,正和老夫人说话呢。”说着便引着书香向房里走去。

书香缓步上了台阶,三奶奶竟然来得这么快。

老夫人坐在榻上,脸色有些不大好看,见了书香才露出笑容来:“你怎么来了,快去那边炕上坐。”

夏薇扶着书香给老夫人行了礼:“好几日没来给老夫人请安了,老夫人可好?”

老夫人笑了笑:“惦记我就打发个丫头过来问候不就行了,何必亲身跑来。”

三奶奶见书香进来,只得勉强起身:“二嫂。”

书香向炕上坐了,笑着说道:“我还怕老夫人发闷,弟妹肯来陪老夫人说说话,是最好不过。”

老夫人扫了三奶奶一眼,似有所指地说道:“以后就不怕闷了,老三他们今天搬到内院来住,以后说话的时候多着呢。”

老夫人的话说到这份上,已是示意三奶奶该走了,三奶奶并非没有听出来,书香这个时候来看望老夫人,自然也是有话要跟老夫人说的,三奶奶本来就不想走,想到这一层,更觉得此时她不该走。

于是三奶奶只作没听懂老夫人的意思,说道:“往后我们住了进来,少不得还要求老夫人多多关照。”

老夫人垂下眼帘喝茶,掩住了脸上的不满。

书香看在眼里,也觉得三奶奶的样子有些尴尬,便说道:“我常盼着三弟妹能过去陪我说说话,只是以前弟妹住在外院,又是有许多事情要忙的,我也不好打发人去请。往后可要经常去我那里走动走动才是。”

三奶奶漫不经心地应了,又向老夫人说道:“老夫人,孙媳妇刚才说的事……老夫人可是允了?”

书香微微一笑,三奶奶实在是太心急了,哪能当着书香的面问这些话?

三奶奶也知道不该在书香面前讨老夫人的示下,可是她实在是着急,今天她们搬家,本就是里里外外一片忙乱,没想到搬进来才发现二夫人安排的院子虽然不小,但是三奶奶带来的人太多,却实在是住不下,眼看着下人安排不了住处,东西还都散乱地堆在房里没法收拾,她只好来求老夫人。

本以为跟老夫人说换个院子,不过是件小事,谁知道老夫人却并没答应,话里话外倒像是责备她不知道好歹似的,三奶奶又着急又生气,又不敢冲撞了老夫人,只好低声下气地求肯。

没想到书香却在这个时候来了,让她想要求老夫人也不好开口。

老夫人抬眼看着三奶奶,把茶盏递给了夏蕊,缓缓说道:“我也知道,你们董家的气派大,你出阁之前又是大小姐,自然是极体面的,你们家给你陪嫁了这么多下人,也是对你的爱护之意。不过你既然搬进内院来,少不得也要知道内院的规矩。咱们家的内院都是女眷,是不准有男子住进来的。就连跟着几位爷的小厮,那也都是到了二门就不再进来的。你也是大户出身,自然明白这些规矩。”

三奶奶硬着头皮站在地上,听到老夫人这些话,心都凉了半截,却还抱着一丝希望地问道:“孙媳妇也知道这事让老夫人为难了,可是孙媳妇这些下人,都是从小就使惯了的。要是不让她们进来伺候,该让她们住哪儿呢?”

老夫人转向书香:“你问问你二嫂,她的陪房都是怎么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