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断袖-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野熊突然破栏而出,直扑御席,正当众人惊恐地一哄而散之刻,冯婕妤抢身而上,护住皇帝刘姡А
                          
                          同样随侍御驾,阶级更高的傅太后──当时是傅昭仪──却和众人一样逃走。此事逐渐被遗忘,刘姡б惨鸭荼蓝嗄辏呃⒂胙岫竦幕匾洌匆恢蔽丛愿堤笮闹心ㄈァ
                          
                          刘欣道:「皇亲性命是件大事,教负责的中郎谒者,做份报告呈上来!」
                          
                          刘欣万万没有想到:此事将会引发汉朝最大的冤狱。此时,怀有正世风、振汉室之志的刘欣,只知道凡事照规矩来,限田、限奴的诏书,对於不法的特权份子而言,只是一份文书而已,根本不放在眼里;而名利骄矜之心驱使下,重重复杂的阴谋,年方弱冠的他又怎能料到?
                          
                          无数个思索召贤人、定方策的日子,刘欣的健康状况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更加虚弱。整个国家的重担放在自己肩上,虽然可以什麽都不管,他却办不到。
                         
                          冷清的未央宫,宋弘眼中,孤灯下批诏的刘欣,刻苦简朴得不像皇帝之尊。先帝时的夜夜笙歌,佳人罗列,这年轻得像个孩子的新皇帝连想都不想,他只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沉思,忧郁的气质在微笑之际,化为一种淡然处之的孤独。

                          要从掖庭狱到丞相府,得经过苍龙门。守门的卫士们严肃戒慎地立著,让执金吾的仪队通过。说是仪队,人数也简单得可疑,但宿卫早已习惯了毋将隆的作风了,要不是必须晋见长官,恐怕连那套英挺的执金吾制服都懒得穿呢!

                          马背上英姿焕发的毋将隆,心情却起伏不定。

                          告发赵家杀害皇嗣的事已经结束了,在调查之前,解光并不了解皇上是个怎麽样的人,凭著一股正义感而呈上真相。出现的结果,使人欣慰,也奠定了解光的正直之名。毋将隆说不出有多羡慕,羡慕解光有这种机会证实人格。如果也有这样的机遇,自己也要好好地表现。至於会有什麽下场,升官或贬谪,都不重要了。

                          如今就有这个机会。中郎谒者张由上书告发中山国冯太后诅咒天子,皇上派出御史大夫调查,经过一个月的质询,初步结果已经呈入丞相府。本来这是封国的事,不必掌管皇宫安全的执金吾出面,但涉及皇上,毋将隆还是必须走一趟,在奏章上签名,才能执行下一步调查,或是判决。

                          对於这种慎重的制度,毋将隆当然没什麽意见。自从世宗以来,朝廷就以御史大夫十三人,代皇上巡察各地,直接向丞相负责,类似长吏性质。虽然是六百石的小官,连不算出仕的实习官员──诸郎──的薪俸都可能更高,职权却很大,往往掌握著封国贵族的生杀大计。而且,世宗聪明的是:御史之职地位低、薪俸少,贵族不屑让子弟荫此职,所以大致上可以不受外戚影响任免的人选,而保持御史大夫的立场清白公正。

                          「什麽东西都是,一旦被贵族的手碰到,就肮脏了……」毋将隆忘形地喃喃自语,幸而被马蹄声掩盖过去。
                          发出如此牢骚,是因为:调查此案的御史大夫,就是皇上的表哥丁玄。
                          丁氏外戚在朝任官者,差不多都是两千石的将军、卿大夫,丁玄肯屈居御史,再笨的人也看得出来:无非是把这个职位当作踏板罢了!若是办好了事,把中山太后从此毁掉,「发掘奸邪」的功劳,就是升官的执照。

                          思想及此,就令毋将隆阵阵厌恶。
                          白痴型的外戚不足为虑,可怕的乱源,往往是这种工於心机的贵人。
                          被丞相府长史引进外厅等候,厅内已有人先到了,是个身材脩长的男子,一身初级官吏的蓝色襌衣。襌衣是无衬里的袍服,因此,一见穿袍服的毋将隆,便知是长官,而向他一拜。毋将隆不以为意地抬抬手,示意免礼。

                          「丞相正在忙,请稍候。」长史倨傲地说完,也不招待,便退了下去。

                          丞相孔光是贤德之人,长史居然如此不知礼,令毋将隆有点感到悲哀,失望地看著长史的背影,唇角浮现一丝轻蔑的苦笑。
                          「那种无礼小吏,到处都是,太冒犯了。」男子恭敬地开了口,言语正直,声音却是不相配的清柔和缓。

                          毋将隆笑道:「我怎会和那种人计较!」

                          「啊!是下官失礼了。」男子从容地道歉,解释般地说:「听说好像临时有北宫的使者来,孔丞相不得不亲自招待,所以委屈大人等候。」
                          「唔,我想孔丞相也不是故意。毕竟,北宫态度太明白了。」毋将隆不是随便把敏感的事到处说的人,却很自然地对他坦白心中看法。因为这个人虽是低级官吏,却能有如此从容的气度,表现得极有条理而且反应敏捷,不卑不亢,将来必然会成大器。毋将隆对他很有好感,那张脸是有著星辉般,不会出现阴翳的脸。

                          「北宫担心皇上病势,有时作法也太激烈了。」男子感慨地说。

                          「临时派使者来,分明是要干涉调查结果!中山太后行使巫蛊的事,根本就不能公正调查了!」

                          「负责明查暗访的御史大夫直属丞相府,应该和宫中无关吧……?」男子有点疑惑。

                          「查此案的人却是外戚,怎麽可能不理会北宫的意思?」
                          「啊!」男子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欲言又止地思索著什麽,「也不见得,能水落石出是最好了……,其实,不被北宫影响的外戚也是有的,像大司马傅喜,下官一直很尊敬他。」

                          「傅喜只有一个呀!」毋将隆悻悻地道,「北宫的人贪赃枉法的事,层出不穷,令人检举得都快不耐烦了。这样的家族,能出一位傅喜,真是奇迹。」

                          「可是傅氏和丁氏,是不一样的。丁家目前为止……以後是不知道啦,但是直到目前,还没有违法之事吧?」

                          「这倒是……」毋将隆看了看那光明的面孔,忍不住问:「您对任何事,看法都这麽正面吗?」不好说出口的是:这种人是升不了官的,难怪和自己年龄相仿又容仪出众,却只是小吏。

                          他彷佛看出毋将隆的心事,处子般一笑,那笑容竟有种高贵的血统特有的优雅,奇异地与他的书卷气质融合著,越看越发觉是个美男子。
                          「这样的个性,不适合当官……,太后也这样说了我好几次,就是改不过来。」

                          毋将隆一怔:「太后?」

                          「啊,当然不是北宫,下官是指中安宫的那位太后。」

                          毋将隆一面思索,一面缓缓问道:「您……贵姓?」

                          「丁,」男子的态度依旧恭恭敬敬,「贱名玄,初仕为御史大夫。」

                          「噢……,是这样啊……?」
                          幸而府吏上来禀报丞相驾到,丁玄立刻退至下首,在毋将隆下座之际,微微对他一笑,自然地回以一笑,心中却有点混乱。好像……在看一支字都反过来写的竹简一样别扭。

                          当解光听完毋将隆报告在丞相府发生的事,简直笑得不能呼吸,後来还整整取笑了他一个月,直到下一次的调查结果呈进宫。

                          原本,丁玄单独前往中山国,带著皇上的诏命,暂时主持中山的掖庭狱,传见了冯太后及王府所有的相关人,也亲自到王府进行细密的搜索,找不到足够的罪证,心中已经有点起疑了;再调出张由的奏章副本来看,越看越觉得破绽百出,於是事先不通知任何人地,独自到御医那里问。御医是世袭之职,不见得每家的御医都有机会入宫,大多还是在民间行医。因此,一见到诏书,都吓得无法反应,丁玄问的事,也都老实地直接回答。

                          随张由赴中山国的御医们知道的不多,连怎麽提早返京的原因都不清楚,其中有几个医者都提到:张由有狂易病,不定时发病。

                          「狂易病?」丁玄诧异地听御医叙述此病的症状,不是疯癫,而是更糟糕的,平时很正常的人,发作起来就会做出自己也不知道的事。一名医者说有一次是在驿舍里,大家赶路一天了,都累得一倒就睡,半夜时,张由突然起来,随便穿上乱七八糟的衣服,走到马厩去,睡在草堆里,快天亮才又爬起来,回房间再睡。守夜的士兵看得一清二楚,第二天问他怎麽回事,他却茫然地否认了,要不是士兵指出他衣服上沾满的草,大家也会以为发疯的是士兵。

                          另一次大家都在场,本来张由是很客气的人,在吃饭时,只不过打不中一只苍蝇,他就好像中邪了似的,眼神凶暴地摔杂陶碗陶盘,破口大骂,口气粗鲁低俗得不像是个官。後来其中一位较大胆的御医判断是狂易病,叫人按住他,在神门|穴下了一针,才稍微止住。炙完了之後,张由也想不起刚刚的事了。

                          难道这个足以毁掉一个封国的大案子,是一场狂易病发作的结果?

                          这绝对不可能,张由也没有这种胆识。丁玄认为一定还有隐情,是谁安排告发,甚至那封奏章产生的原因,都必须再查。

                          然而,就在一个多月後的深夜,书房内的毋将隆匆匆随仆人赶出来,前厅的阴暗烛光中,那喘息未定,脸色青白的人,赫然是丁玄。
                          「怎麽回事?丁……」
                          丁玄颤抖地走上前一步,连站都站不稳似的,勉强开口发出不连贯的声音:「自……自尽了,夫人,和太后,都……还有,都死了……史立说,是我害的……」

                          「慢慢说!」毋将隆大喝,抓住丁玄,丁玄一点力气也没有,整个人软倒了下去。外面的工役禀报说,丁玄骑来的马也奔跑太快太久而刚刚倒地暴毙。

                          竟是一口气从中山国奔回京的,难怪会昏倒。毋将隆扶抱住丁玄,胸中也被一片凝重的黑暗所覆盖。

                          昏迷的丁玄,一直发出可怕的呻吟,被鬼魅所缠一般,挣扎於梦魇。毋将隆不知所措地握紧丁玄冰冷的手,却帮不了他分毫。
                              
                          定县的通衢大街上,水泄不通,密压压的人群挤在一起,车马商旅都不得行进,卡挤在外围。几辆车轴互相撞碰的车歪歪倒倒,仆役马夫们争吵之声,震耳欲聋。

                          「怎麽回事?」一个青年下了马,张望著探头探脑的市民。
                          「公子您是外地人吧?连这个都不知道呀?中山太后一家,全被处斩呢!」一位妇人殷勤地说。
                          「太后被斩?」青年的剑眉微皱。

                          「不,太后自杀了,省了受辱,您看,今天要问斩的是宜乡侯。唉!一代豪华呀!」妇人喃喃念著。
                          老人接口道:「这位公子,您评评理,中山太后是何等方正刚毅,怎麽会使巫蛊谋害当今天子及太后?先帝时,咱们中山太后还曾经以身挡熊,救了圣驾,这麽英勇的女中豪杰,会阴人吗?」
                          「根本是冤枉嘛!」另一个男人说道,「冯太后的儿子若在,谋害天子,企图夺嫡,还有可能。而今中山王薨逝,剩下襁褓之子,太后再咒害天子,她图什麽?」
                          老妇人哽咽著:「可怜啊!金枝玉叶的冯夫人被拷打至死,连太后都自杀了,谁来主持公道?」
                          青年握紧了马缰,中心恻然,道:「世人皆知冤枉,何以还问斩呢?」
                          老人苦笑道:「天子脚下的案子,哪问冤不冤?」

                          时辰已至,地方县令及政府派来负责的官员监斩,十几名皇亲国戚,立即在刀斧下身首异处。市民们静悄悄地看著,隐约的哭声起起落落。

                          朱诩在人群之中,内心更凝重,宫廷幽深黑暗,那纯真的阿贤,能否平安无事?当初,董世伯来接阿贤回家,说要入宫当舍人,以为晋身之阶,自己就不放心,又没有立场劝阻,眼睁睁看著阿贤被带走……

                          现在,多麽想插翅飞往京中,和董贤相聚。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阿贤,当初说要娶你为妻,并不是玩笑。朱诩在客舍中,倚窗眺看这异乡的民情,孑然一身却不寂寞,昔日的回忆便够了。但是,若出现在你面前,我该说什麽?继续隐瞒心情,还是表白?你……又会如何回答我?
                          
                          在禁军的引导下,司隶孙宝,解光直入司马门,一行人急急地往宫内面圣。

                          「大人,属下……有要事在身哪……」
                          一阵著急为难的声音,从对面宫殿的走廊传来。阴影下,傅迁拉著一个侍郎的手不放,硬要抱在怀中:

                          「不必耽心,嘿嘿,没啥要紧的事,有我在,你知道我是什麽人吗?」

                          「不行,大人请自重……」侍郎怀中抱著几卷公文,拼命想挣开,都快哭了。

                          「那我替你拿吧!」傅迁伸了另一手去拿公文,其实是趁机在侍郎身上乱摸,侍郎一急,猛然一巴掌打在傅迁脸上,解光暗自喝采。

                          「混帐!你知道我是什麽人吗?好你个董贤,我……」傅迁伸手,狠狠地也甩回董贤一巴掌。

                          解光和孙宝互视一眼。
                          「想为国捐躯,就去救吧!」
                          「孙大人,您还不是进宫来告傅家的?」

                          两人同声一叹,遂同时走了上前,傅迁一看有人,才放开手,董贤趁机逃走了。解光微笑道:

                          「傅侍中,您的脸上有手的型状呢!」
                          傅迁连忙按住脸,道:「侍::侍郎太没规矩了!哼!也不问问我是什麽人……」
                          解光闷哼了一声,冷笑道:「等您脸上有脚的型状,就知道您是什麽人了。」
                          「你!」傅迁脸色变了,拂袖道:「反了!我非禀报太后不可!只不过小小司隶,敢侮辱皇家!」

                          看著傅迁气呼呼地离去,孙宝长叹一声:「不简单,畜牲扮人能扮得这麽像。」

                          不过,那名侍郎确实美得惊人,匆忙逃逸的身姿,翩若惊鸿。两人均暗想难怪傅迁大白天就按纳不住。看到美人,不管是男是女,就想按倒,这种贵族多如牛毛。

                          由宋弘引见,孙宝及解光叩拜见驾。刘欣穿著平常的便服,命御医退下後,才道:

                          「平身。听说方才前殿稍有骚动,是怎麽回事?」
                          「回万岁,只不过是傅侍中调戏美貌侍郎。」
                          「又……」刘欣伤脑筋地按住额头。

                          「司隶有何事要面禀?」刘欣问回正题,孙宝是紧急要求面圣,不知为了什麽大事。

                          「启奏圣上,是为了中山太后的巫蛊一案,其中冤情似海,乞陛下重审。」孙宝稳重地道。

                          刘欣一怔:「中山太后的巫蛊案?朕不是命丁御史调查了吗?什麽冤情?」

                          孙宝迟疑片时,道:「原本调查此案者,御史大人所审结果,并无巫蛊之事,而是中郎谒者张由诬告。但後来太后降旨,命中谒者令史立接手此案,丁御史不得过问。」

                          刘欣没想到自己派去的贵戚也作不得主,反而是傅太后叫去的一个小官算数,心下已有三分不快,道:

                          「史立怎麽审的?」
                          「万岁明察,微臣敢不冒死陈情:史立在重牢中,严刑逼供,拷死了中山太后女弟冯习夫人,以及太后的弟妇冯君之,此外,死於重刑之下的中山国官吏贵戚,有数十人之多!」

                          「皇亲国戚,史立敢私刑拷死,好大的胆子!」刘欣几乎不敢置信,「纵有太后懿旨,此案非比寻常,小小中谒者令岂能生杀予夺?」
                          「正是,丁御史曾据汉律坚持主审,却被警告:若不退出,史立可能会采取非常手段办理。後来……丁御史前往牢狱审问时,牢里的贵人们早已全部惨死,遍地血腥狼籍,丁御史连夜奔回京禀报,却被挡在宫门外,丞相府也不肯接见,才奔赴执金吾邸,说出真相。至今,坚不招供者无一幸存,孑馀者屈打成招,冯太后在狱中自尽,而其馀牵涉者,早已弃市。此案未经微臣复审,亦未报告,完全不经律令手续,加之以诬枉甚重,乞陛下明夺!」
                          「为何不早面禀朕?人都死光了才来报告,有什麽用!」刘欣气得心口痛,宋弘镇静地奉上汤药,道:
                          「万岁保重。」
                          刘欣喝下药,解光悄悄按了一下孙宝,代为回答:

                          「启禀万岁,此案审讯过程,北宫有旨:一切便宜行事。因此判决下达有司时,早已行刑讫毕。孙司隶及微臣数次上书求见,却石沉大海,今日匆促得以扰乱圣上,不胜惶怖,情非得已,微臣伏罪。」

                          北宫……再说下去,恐怕不利於傅太后的话会更多,对君臣都不好看。刘欣命孙宝、解光退下,越想越气。傅太后和中山太后,同为孝元帝的嫔妃,昔年争宠,而今夺嫡,新仇旧恨之下,即使要陷害冯太后,也不用如此狠毒,根本不把他这个皇帝当一回事!又置王法於何地?把亲戚拷打而死……这种事,一想起来就恶心,和吕后虐待戚夫人比起来,不遑多让。

                          当天下午,傅太后由紫房复道驾临未央宫,刘欣依往例迎接太后入殿。太后问自己的病情,回答著时,三言两语,极不情愿,心中反覆交煎:要不要明言那件事?那是违法、残酷的大冤,说了出来,太后会难堪吧?眼前这虽严格却爱护自己的太后,怎麽会做出和吕后一样残忍不仁的事?

                          宋弘的通风报信之下,孙宝他们才得以瞒过太后耳目,入宫告状。可是现在宋弘一副漠不关心,像根本不在乎什麽冤情,阉人的心理实在奇怪。刘欣硬著头皮,道:

                          「太后,听说……中山国的巫蛊案……」
                          「啊,欣儿知道了吗?」傅太后雍容华贵地微笑著,轻轻拂了一下雪白的貂领,「真是大快人心,那个奸诈邪恶的女人,全家一个都不留,哈哈……」
                          「巫蛊的事,听说……是空|穴来风……」
                          「听谁说的?」
                          「总之,不是史立就对了!」
                          「史立忠心不贰,公正无私,只有他知道全案真相,难道是丁玄跟你说了什麽?」
                          「并不是丁玄,太后为什麽改派史立呢?」
                          傅太后眉毛一扬:「丁玄办事不力,再放纵奸邪,後果不堪设想!你前一阵子虚弱不堪,就是著了道儿,现在不是好了吗?」
                          「朕只是疲倦而已,和巫蛊有什麽关系?中山太后没有理由谋害朕,而且遗下襁褓中的中山王,不是太可怜了吗?」刘欣越说越难过,「真有谋弑,更应该正式交付司隶调察,怎麽说也不能私下刑求。口供不招,打死一两个人也就算了,数十人丧生酷刑,这是屠杀啊!」

                          「屠杀又怎麽样?」傅太后居然还在笑。
                          「太后!」刘欣几乎不敢相信。
                          「只可惜冯老太婆太奸诈,先行自尽,哀家本想好好折磨她一番,方消我心头之恨!三十年,人一生能有几个三十年?三十年来,哀家等的就是这一天,他在先帝面前羞辱我,何等威风,还敢跟我争入主汉宫……欣儿,你怕什麽?你是天子,没什麽好怕的,如果中山国的人夺嫡成了,今天弃市的人就是我们了。」

                          「太后……」刘欣踉跄倒退,那恶鬼般的女人,蛇蝎般的言语,不是慈祥的祖母,而是厉鬼。

                          「不是处决中山太后就完了,还有更大的仇人,皇上,你知道是谁的。哈哈……冯老太婆的下场,他们可都看见了,所有跟冯家沾上关系的,都要辗转而死,方称我心!哪一个不识时务的人说是冤狱?哀家倒要看看谁有那麽多个脑袋可以砍!」

                          「启禀太后,」傅迁急忙奏道:「是司隶孙宝、解光,还有执金吾毋将隆,侄儿去查了一下,发现尚书仆射唐林也上书攻击太后您,毫无臣礼。」

                          「很好,」傅太后柔和地笑,「乖孙儿,快下诏书,把孙宝这批乱臣贼子投下掖庭。」

                          「不行!」刘欣大叫,冷汗涔涔。
                          「怎麽了?皇上又病发了?」傅太后关心地以纱绢为刘欣拭汗,刘欣打了个冷颤,挣开了几步。
                          「不,太后……那是千古沉冤,是误会,让孙儿为冯太后平反安葬,太后……」
                          傅太后脸色一变:「是要哀家为冯老太婆偿命?」
                          「不……」
                          「那就把孙宝斩了,以告天下!」
                          「不!不要再杀人了!」刘欣堕下眼泪,大叫道:「不要再杀人了!」

                          不要再杀人了!耳边回盪著雷般的轰隆,刘欣晕倒在地,黑暗的眼前,那呼喊被无边的黑所吞没,不要再杀人了,不要再……

                          昏沉的梦魇,刘欣似乎又听见那掖庭墙角边,有人在挖掘,埋下婴儿,婴儿尖锐的哭声扯裂心脏,不,不要再杀人了,是谁在掐自己的颈子?先帝?太后?那挣扎和声嘶力竭,化为丧钟,沉沉敲遍天地,不要再杀人了……汉宫的丧钟不停地响,不停地……


                        断袖 第四章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陈风?诗经


                          皇上的病势起伏不定的那一阵子,丁太后病逝了。在傅太后的阴影下,朝政也阴晴难测。傅太后的旨意,甚至与刘欣相反,昔日的王姓与傅姓两派,竟演变为皇上与太后两派,这是一个绝大的讽刺。他不愿意对祖母有一点悖逆,但是,称职又廉洁的大司马傅喜被太后的人攻击,甚至要撤他爵位,身为天子,怎能不详细调查?祖孙二人的冲突於是不可避免。

                          他不想再杀人,却还是为了保住傅喜,而逼死了倒向太后的朱博,朱博是他一手提拔的将军。

                          他知道太皇太后王政君在冷眼旁观他们的自相残杀,他想和祖母恢复昔日的相依为命之情,为什麽自己要成为天子?当天子只有沉重的责任和越陷越深的孤寂。每当朝会或节日、祭日,接受群臣最尊敬的朝拜,他都有种心虚的不安,难道这群饱读诗书、教养见解都属超群的僚属们不懂,帝王之尊其实是建立在肮脏及血腥之上吗?

                          抱著濯清世俗的愿望,刘欣把全副心力都放在国事上。官宦们眼中,皇上原本已不大言笑,如今更是沉默而易怒,见解风度都远超过他应有的年龄。

                          中山太后的案件被揭发之後,丁玄引咎请罪,并上书辞去御史大夫之职,刘欣原本不准,舅父丁明亲自入宫哀求刘欣:不要害丁玄遭遇不测,刘欣只得答应让丁玄暂时不出仕。对太后,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