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生韩信-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队骑兵极为精锐,才不足千人就将李良的三千前锋悉数歼灭,李良大怒,亲自带着三万大军前去报仇,却不料在更北之处遭遇了秦军大股的军队。秦军旌旗蔽日,远远望去一片肃杀之气。
李良打仗的本领或许没什么,可是逃命的本领却是一流,他一看秦军这浩大的声势,便马上猜到了是强大的北方军团南下了,当机立断丢下他的三万大军转头就跑。
也多亏他的机灵劲,才从北军的虎口下捡回了一条性命,他手下的三万士卒就没那么好命了,成为了北军南下后的第一道开胃菜,在金戈铁马中被碾为粉末。
李良逃回晋阳后马上召集部下,带着五万大军丢弃了所有辎重粮草仓皇南逃。直到跑过了井陉关才放慢速度,缓缓而行的收拢着追赶来的残兵。
井陉关是故赵长城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隘,是赵都邯郸通往河东之地的必经之处,建于群山万刃之上,是有名的易守难攻之地。
井陉关关口狭窄,李良的五万败军这么一堵,更是让关口处一片混乱,推攘声吵闹声不绝于耳。李良却浑然不在意,他心中正担心着怎么向武臣交差呢。
出征前的八万大军,现在回来的不到五万,还丢掉了所有的河东之地。武臣性情暴虐,猜忌心极重,李良料想这次回去不会有好果子吃,丢官降职是小,就怕小命都保不住了。
李良正出神的想着黯淡的前景,忽然见前面的大军都滞足不前,而是堆挤在那里挡住了去路,便上前皱眉问到一名校尉:“前面出什么事情了,怎么堵在这里。”
那名校尉一回头见是李良,连忙点头哈腰道:“回禀大将军,前面有一个贵妇,说是我们的马匹冲撞了她的马车,正在那鞭打士卒呢。”
李良本来心情就不好,一听顿时大怒,拨开人群带着亲兵冲上前去,只见一名肥胖的贵妇正带着十几名家将堵在路中间,正好挡住了大军的去路。那贵妇手里拿着一根鞭子狠狠的落下,地上惨叫连连,却是一名瘦小的士卒被抽的在地上翻滚求饶,旁边的千余名士卒都只是冷眼看着,并无人上前帮忙。
李良怒火中烧,大吼一声:“住手。”
那妇人听见有人在背后喊叫,也不停手,只是一边抽一边冷笑着说道:“终于来了个能说话的狗了。”
李良大怒,拔剑直指贵妇,吼道:“你他娘的说谁是狗呢,信不信老子将你砍了。”
身边十余名家将纷纷拔剑护在贵妇身前,那贵妇却怡然不惧,仍然看着李由冷笑,态度嚣张至极。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你们赵王的姐姐。我弟弟是赵王,整个赵国就属他最大了,你们不是他的手下吗,那不就是他的狗了,难道我有说错吗?”
李良心中一惊,张了张嘴躬身泄气的说道:“原来是长公主殿下,末将失礼了。我是赵国的大将军李良,奉赵王的命令出征河东归来。这里完全是场误会,还望长公主您大人有大量,不要和这些小兵们一般计较。”
那长公主却不领情,仍然叉着腰看着李良,冷言道:“一句失礼就可以了吗?你说的对,我确实不应该和这些小兵计较,这样有失身份,应该是找你这个头领计较。”
李良见她不肯卖自己一个面子,只好强压下怒火,低声说道:“那长公主要卑职怎么做才能息怒。”
“很简单。”那长公主抬起了头颅,满脸的得色,笑道:“既然是你的士兵弄脏了我的马车,那你这个头领就去给我擦干净去。”
李良嘴角抽动,犹豫了半天才缓缓的走到车前,跪下用手擦拭着车身。那长公主见李良卑躬屈膝的模样,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
“什么狗屁大将军,在我弟弟手下不过是条狗而已。”
这回李良再也忍不住了,大吼一声拔出剑‘扑哧’一声将那长公主的头颅砍下。一旁的十几名家将顿时愣在那呆若木鸡,李良的亲兵最先反应过来,一拥而上将着十几人乱刀砍死。
既然已经杀了武臣的姐姐,李良便一不做二不休,当机立断带着他的大军杀回了邯郸,冲进王宫中将武臣乱刀砍死。张耳、陈余两人见势不妙,便在亲军的护卫下仓皇北逃至信都,在那里拥立了赵王室的后裔赵歇做了赵王,重新聚齐部众杀回了邯郸。李良不敌,便弃城南逃投降了秦军。
章邯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便觉得这是难得的好机会,便也不顾士卒疲惫,挥军迅速北上,同时传书给正在晋阳的王离,让他前来巨鹿郡会和。
第101章 钜鹿之战(1)
漳水上热闹非凡,数千名秦军精壮士卒正赤裸着上身,分成十几队齐声吆喝着将一块块巨大的木桩拖入水中。又用数百名精通水性的士卒浸泡在水中固定好桥墩,一座浮桥的雏形就渐渐形成了。
韩信在岸边细细的查看了许久,又亲自下水去试了试桥的牢固程度,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上岸,朝着身边正在忙绿的士卒高声喊道:“大伙加把劲,天黑前一定要完工,晚上我让辎重营送来两头肥猪给兄弟们打打牙祭。”
一听有肉吃,一众士卒皆欢呼,齐声喊道:“多谢韩将军。”
韩信哈哈一笑,又朝身边的司险说道:“你多留心下这里,我奉上将军之命还要去巡视其他的地方。”说完也不待司险回答,便调转马头带着亲兵离去。
那名司险急忙躬身道:“韩将军请慢走。”抬起头时一众人已经离远,看向韩信的背影不由有些感慨。心想这小子年纪轻轻的,也不知道是真有本事还是什么,居然就坐上了将军的位子,真让人羡慕呀,自己都年过四旬了,还只是个小小的司险,唉!
司险是秦军中负责筑城架桥的军职,论职仅相当于军中的曲侯,和韩信这个将军的职位相差甚远,也难怪他会有如此感慨。
韩信虽然只是一营的主将,可是却颇得章邯的欣赏,被委任为先锋。虽是个要职,可也是份苦差,尤其是河流密布的河间地区,每行个几十里就要修路架桥,一个月下来,仗到是没打几场,韩信倒成工兵专家了。
章邯大军自从月前北上攻赵以来,一路势如破竹,连续攻下河内郡和邯郸郡境内的所有城池,最后兵围邯郸。赵王歇见秦军势大,知道抵抗不住,便连夜弃城北逃,秦军轻而易举的便攻下了赵都邯郸。
再逃到钜鹿城后,赵歇和张耳带着残存的大军死守钜鹿,陈余则去北方的恒山郡征调援兵,同时赵国向天下诸侯发出求救援书。
韩信此行正是为了探查敌情和搭建浮桥,以待第二日天章邯的主力大军得以北上继续攻击赵国。
沿着南岸策马奔驰了数十里,仍未见有什么异常可疑之处,赵兵的一个影子也没看见,想来是赵歇为了集中力量死守钜鹿,将附件所有的赵兵都收刮一尽了。
这时忽然远处一骑飞驰奔来,看装束是秦军的斥候,韩信便一挥手止住了队伍,等待那斥候追赶上来。
“韩将军,上将军有令,令你速回大营。”那斥候停马从怀中掏出信符,和韩信核对身份后便大声的说完,然后一挥鞭调头离去。
韩信一挥手,“我们回营。”说完便带着数千部下快马回营。
回到大营时,天色已经全黑,韩信让副将赵无忌将部下带回营中,自己则急匆匆的赶往章邯的行营。
因为秦军只是临时驻扎,扎营都十分简单。章邯又生性节俭,不喜奢华,所以虽为上将军,可他的营帐和普通的秦军将领并没有什么差别。
韩信揎开门帘进去时,章邯正兴致勃勃的用树枝串着肉块在火上烤着,见韩信进来,便伸手招呼道:“自己随便坐吧,不用多礼。”
“你可有口福了,这是我下午亲自猎的獐子,老夫的烤肉技术可是一流的,当年王上将军就对我的手艺赞不绝口。”
虽然章邯说了不必多礼,可韩信仍坚持行了军中之礼,章邯笑着遥扶起了他,嘴里嘟嚷道:“你这毛头小子,怎么比我们这些老头子还死板呢。”嘴里虽然是责怪的语气,眼神中却有了丝赞赏。
“来,你帮我烤下肉。”
韩信接过树枝,熟练的翻滚了几下,又掏出匕首在上面划了几道痕迹,让獐肉上流下的油脂均匀的流散开来。
章邯在一旁看着,有些惊讶的说道:“没想到你到是个老手呀,看来老夫是班门弄斧了,哈哈。”
韩信笑道:“当年我流落街头的时候,经常饿的不行跑回山林中狩猎考食,久而久之就练出了一手烤肉的好技术,雕虫小技,到让上将军你见笑了。”
章邯哈哈大笑道:“哪里见笑,求之不得呢。”这时韩信手中的烤肉已经烤熟了大半,章邯接过来放在嘴边咬了一口,顿时满嘴留香,啧啧称奇道:“果然美味,看来我们这些军中出身的大老粗跟你们这些猎人的手艺确实没的比。”
韩信微微一笑,看着章邯狼吞虎咽的吃着,便又穿起了几块獐子肉放上去炙烤。
这只獐子很是肥美,块头也极大,足够韩信和章邯两人饱餐一顿,两人便边烤边吃,吃的大为爽快。章邯绝口不提什么事情召他回来,韩信到也不好直问,便暂时放下来了。
直到将手中最后块肉放入口中吃完,章邯才抹了抹满是油腻的嘴唇,大笑道:“痛快,痛快至极,好久没吃这么美味的烤肉了。等以后仗打完了,我到想把你调到我身边当专用的厨子,要不然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你这么好的手艺。”
章邯拍拍手道:“好了,吃饱了咱也该说点正事了。”
韩信一听,连忙将手中的烤肉放下,又在桌布上擦拭了下油腻腻的手,拱手回道:“不知上将军有和吩咐。”
“我们的信使已经和王离的北军接上头了,王离将大军扎营在上党的阏于,却不立即挥军南下和我们会合。你在北军中和王离打过不少交道,我想听听你对此的看法。”
韩信犹豫了会,仔细的斟酌了一番才说道:“上将军,我想北军南下耗时二月余,士卒们应该有些疲惫了,所以大帅才扎营观望。”
韩信说的比较含蓄,可章邯还是听出弦外之音。从上郡到钜鹿,快马七天就足以,王离却带着北军慢吞吞的犹如蜗牛般前进,耗时一个多月才收复了晋阳。直到收到章邯定陶之战的捷报后才加快南下的步伐,只可惜北军于野战娴熟无比,可是攻城却不是强项,足足耗时大半个月,才和北上的章邯大军会合在钜鹿郡内。
章邯沉声道:“韩信,你想到什么就直说吧,老夫容人之量还是有的。”
“我想大帅是在等待,等待上将军你先表态。”
章邯沉吟了半休,才看着韩信说道:“那我就先表这个态了,王离这小子手中握着我大秦最精锐的北军,却在平叛中毫无建树,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韩信,我想请你帮我跑一趟,替我去见下王离,摸清楚他的底牌。”
韩信微微一愣,迟疑道:“我去?可是我的身份……”
章邯一挥手,道:“无妨,你现在是我军中的将军,又是我章邯的特使,王离除非是想叛秦自立,否则绝不会对你不利的。我之所以让你前去,是因为你够聪明,够机灵,我相信你能帮我试探出王离态度的。还有就是你在北军中待过很长段时间,想必会有不少同僚部属,也好顺便询问下北军的现状。”
韩信犹豫了会,便点头应许道:“末将遵命。”
第二日清晨,韩信便带着亲兵脱离了大营,一路随着斥候北上,前往阏于的北军大营。
两军相隔并不是很远,快马半日的路程便赶到了。因为一路上已经属于秦国的控制区了,所以韩信并未带多少士卒前去,仅仅带了一百亲兵。到了黄昏时分,使者队伍便抵达了北军的大营。
重新回到北军军中,看着那熟悉至极的战旗、铠甲,这二年来发生的事仿佛历历在目。韩信站在大营的营门前,闭目沉默了许久,才张开眼沉声道:“我们进去吧。”
北军军中擂鼓号角响起,正是欢迎友军的鼓乐,韩信带着百余亲兵纵马缓行穿过军营,看见两旁北军士卒递向自己这队人马冷漠的眼神,不由有些惊愕。
这绝对不像是看向友军的眼神,这些士卒仍然利甲在身,仍然满脸的精悍之气,可韩信总觉得隐隐少了些东西。
他们的眼神空洞而冷漠,彷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了。很难想象的到,这支死气沉沉的军队就是二年前听到要出征便兴奋的嗷嗷直叫的虎狼之师。
韩信心中默默想道:看来王离依附赵高,在北军中排除异己安插亲信,早已经不得人心。
大帐之中,王离带着军中的将领们齐聚一堂,正等待着章邯的特使前来,待看见韩信出现在眼前,不由俱是满脸惊愕。
韩信面带苦笑,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向前迈了一步,躬身行礼道:“末将韩信,参加大帅,见过诸位将军。”说完抬起头来,目光缓缓的从诸人脸上上过,苏角、涉涧、荆骏等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最后落在最末一人脸上。
王泾见韩信看向他,满脸激动的向前,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说道:“能看见你小子活着真是太好了,我一会就去告诉田市那帮家伙去。”
韩信轻轻的按住他的肩膀,有些哽咽的说不话来。这时王离已经回过神来,脸上表情数变,最终哈哈一笑道:“原来是韩信,真没想到是你,到真是给了大伙一个意外。”
韩信转过身来,面对着王离微笑的拱手道:“回大帅的话,正是末将。末将这次是奉章上将军之命,特来和大帅您商讨下两军的配合事宜。”
王离听出韩信话中的意思,是在跟他说明这次是公事前来,和私仇无关,便点了点头道:“我也正想听听章上将军的意思。”又看了看四周,道:“天色已晚,想来你路上也没有进餐吧,现在一定饿了,不如何本帅一起进餐如何,正事我们明早再谈。”
“末将多谢大帅体恤,自然从命。”
待众人退下,王离便指着桌案道:“坐吧。”韩信谢过坐下。
两人相对沉默了许久,王离才开口问道:“你说说,章上将军的想法是什么?”
韩信见他先谈公事,丝毫不提私人恩怨,便如实回道:“大帅,章上将军的意思是希望大帅您能率兵南下和他合成一块,共同围住钜鹿城,将赵国的余孽一网打尽。”
王离沉默了许久,这才是他最担心的事情。他担心的是如果二军合二为一,那大军的主帅将会是谁呢?
论资历,章邯在先皇时代就跟着他的祖父四处征战,远非自己这个后辈所能相比。
论官职,他们二人同为上将军,可章邯却是加封国尉,是秦军中官职最高之人,节制天下兵马。而他王离不过是节制河北之地的大帅,自然无法与之相比。
论军功,这就跟没的比了,章邯是数度救大秦于危难中,而他王离的上位不过是韩信之功而已。
所以不论怎么看,若是二军合二为一,那一定是章邯为正他为副,这就不是王离希望看到的。要知道他手里的大军才是大秦最精锐的主战军团,而章邯带着的呢,不过是些仓促成军的郡兵和奴隶。
韩信见王离面色凝重,许久不说话,便猜到了他心中所想。事实上韩信和章邯一夜商谈,早已经料到了王离心中所虑,便想出了第二套方案。
韩信又说道:“如果大帅觉得不妥的话,那章上将军还有另外的建议。”
“哦!”王离抬起头来看着韩信,有些意动的说道:“愿闻其详。”
韩信侃侃而谈:“大帅可以率着我北军南下,以大军围住钜鹿城。上将军则在南面结营挡住诸叛逆的援军,同时修筑甬道为北军输送粮草。上将军的意思是不用急于攻下钜鹿城,而是围住缓缓攻之,逼着赵歇拼命向诸地的叛逆求援,以此为诱饵诱来天下反贼前来援救。到时候我大秦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将他们歼灭。”
王离眼前一亮,猛拍大腿赞道:“章上将军好计谋,果然妙。哈哈,如此一来我还真想不出我们大秦会有败亡的道理,想必是稳操胜券了。”
“好,就依你所言,明日我就率军南下包围钜鹿城,还望你回去请章上将军多多配合。”
“这个自然。”韩信端起了酒杯,遥敬王离道:“我在这里就先祝大帅你旗开得胜,一战而定,建立不世之功。”
第102章 钜鹿之战(2)
王离哈哈一笑,端起酒杯来和韩信一起喝下,表情倒是自然至极。又笑着询问了韩信半天章邯的身体情况,听见韩信说到章邯身强体健,仍能上马杀敌时不由唏嘘道:“前人常说廉颇七十尚能食斗米肉十斤,看来章上将军也不输廉颇呀,哈哈,固然是我大秦的中流砥柱。”
韩信见王离虽满脸笑意,可眼神中还是闪过了一丝失望之色,心中暗暗好笑,想到这王离到不像个将军,倒更似个政客和商人。说来也奇怪,王家自王翦以来,到王泾四代人,都是以军功立身,倒是这个王离是个异类,能到今天这个位子靠的大多是投机取巧。
两人又相谈许久,韩信到底是年轻气盛,不像王离那么有城府,渐渐的表情就流露出些许不自然了。王离看着韩信,忽然开口说道:“韩信,你现在在章老将军的部下所为何职?”
韩信微微欠身道:“回大帅的话,末将现为将军。”
“哦?”王离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将军一职高于副将,仅低于上将军和大将军以及左右前后将军,是为要职,已经能独立带军作战了。
韩信便将自己在河东所为以及定陶之战的过程大致说了一遍,王离听完叹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可惜,这么大好的青年才俊却不能为我所用!”
韩信心想鬼才相信,当初是谁要杀我来着。嘴里却谦虚的说道:“大帅你谬赞了,韩信资质驽钝,哪里能让大帅您入眼。”
王离老于人情世故,自然听出了韩信话中暗含的讽刺,忽然问道:“韩信,你可知道我当初为何要杀你?”
韩信一愣,本来以为王离是打算闭口不谈这个的,现在却突然问起,到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心怀不满的说道:“大帅深谋远虑,末将实在猜不到其中的玄机。”
王离却点了点头,道:“你猜不到就对了,其实我并非没用容人之量,否则也不会当初委你重任。也并不是不信任你,要不然你当初孤军深入大漠,我怎么会让我唯一的独子去陪你冒险呢。”
“相反,我很信任你,我相信你的才华,从看到你第一眼开始我就知道你绝非池中之物。你想想你的经历,从无尺寸之功的白丁出身一跃成为了北征前的军侯,我北军数百年来,可有第二位如同你这样的吗?”
韩信愕然,心中思绪万千,觉得有些琢磨不透王离这个人了。
“那大帅为何如此对我?”
“二个原因。”王离竖起了两根指头,沉声说道:“首先,咸阳有人希望你死,那就是赵高。虽然我很赏识你,觉得你前途无量,可为了你得罪赵高,那显然得不偿失了。”
“其实这个都不是最重要的,赵高并没见过你,我大可随便杀个人用他的头颅去骗取赵高的相信,真正让我对你动了杀心的是因为我感觉到了你的威胁。”
韩信满脸不信的说道:“大帅无须诳我,我自问在北军中历来对你恭顺,从未有过任何不安分的举动,如何让你感觉到威胁?你是高高在上的北军大帅,我只是你手下的一员小小的副将,你杀我一句话即可。”
王离摇了摇头,面色凝重道:“你弄错了,我不是说感觉到你对我的威胁,是你对泾儿的威胁。”
王泾!韩信吃了一惊,满脑子糊涂,细细想了下,又觉得有些懂了。
王离继续说道:“我王离只有这么一个独子,从小就骄纵异常,还好泾儿还算争气,一身的武艺和兵法都还过的去,没有辱没王家的声威。只是我心里清楚,他离他的祖父和曾祖父还差的太远了。”
王离轻握着酒杯,眼神有些迷离,也不知道是酒精作祟还只真的说起王泾有所感悟,才让韩信见到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其实我自己知道,我的才华和本事远远比不上我那高不可攀的父亲和祖父,他们的功绩就如同一座山一般横在我面前。韩信,你出身寒门,这或许也是你的幸运,你不用一出生下来就背负着那么多的压力。我是王家的嫡长子,有些事情我必须要去做的,我不能让显赫至极的王家在我手中没落。所以你觉得我卑鄙也好,无耻也罢,我都是以家族为第一位的。”
“我已经年过四旬,我得要考虑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了,泾儿还太过稚嫩,承担不起王家的重担,所以我才咬牙让他跟着你去漠北远征的。匈奴人有句话说得很好,只有经历过寒冷和饥饿的野狼才能成为头狼,没有摔断过翅膀的雏鹰永远也飞不高飞不远。我很欣赏你,很相信你的才华横溢,所以才让泾儿和你搭档去漠北冒险的。”
“可惜我算错了一件事情,我本来以为泾儿为正你为辅,并且会一直这样下去。可等你们凯旋归来的时候,从泾儿看向你的眼神里,我发现我估算错了。你已经成为了他的目标和榜样,他不管怎么努力的去做都是在追赶你的影子,只要你们在一起,不论军职高低,永远是你为主他为辅,而且他还是心甘情愿的为辅。”
王离摇了摇脑袋,喝了口酒叹道:“韩信呀韩信,我不得不佩服你,你能让我的儿子这么崇拜你,甚至是忤逆我这个父亲的意思。你以为他私自放你走的事情我事后会不知道吗?”
“正是因为感觉出了你对泾儿的威胁,所以我才答应了赵高的要求,坚定的杀你除后患,否则我一旦故去,泾儿接管了北军,到可能会为你徒做嫁衣。”
韩信沉默了许久,嘴里吐了几个字:“大帅你真的多虑了。”
王离苦笑道:“我说过,你不是出身名门世家,你不会懂我的想法的,但凡有一点的可能,我都会坚决的去杜绝掉,所以我想你死。”
“只可惜我还是看低你了。”王离仰头看着手中的酒杯,笑容慢慢的消去,前一刻他还是个多愁善感的好父亲,这一刻又恢复成那个高高在上的北军大帅。
“韩信,我从来没有轻视过你,可现在我觉得以前还是小看了你。你只要运气不是太差,将来一定会建立一番功业的,远在泾儿之上,所以我想拜托你一件事。”
韩信抬头看了王离一眼,没有答应也没有不答应,只是淡淡的说道:“大帅请讲。”
“我知道你是个极重情义之人,泾儿也是。你们是生死之交,我想有朝一日我若不在了,泾儿孤立无助之时,请你不论如何都要去帮下他。”
韩信有些惊讶的说道:“大帅你才四十的年纪,正身强体健之时,为何说这种话。”
王离抬头看向远处,目光中有些异样的色彩。
“我王家并不是长寿的家族,我父亲终要于三十九,我曾祖父和数位先祖都是未满五十便早早去逝的,我的祖父王翦已经是我家中有记载活的最长的一位了,可也没活过五十五。仿佛冥冥中我王家总是难逃早逝的宿命,我的先祖们都是在鼎盛时期华年早逝的,我父亲是在灭燕灭齐后第二年,我祖父也是在灭楚后不久,我很担心我恐怕也难逃宿命。”
韩信默然无语,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说道:“大帅大可放心,我韩信从来不是个忘恩负义之人。”
王离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这一次和韩信说的太多了,便也不再言语。两人相对无言,许久韩信才站起身来,拱手道:“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那末将就先行告退,还希望大帅能给个恩典,我和原来的兄弟已经许久未见了,甚为挂念,所以想去看看他们。”
王离并没有为难他的意思,很爽快的答应了韩信可以在军中自由行走。韩信谢过后,便转身就要离去,王离却又在背后叫住了他。
“韩信,如有将来真的有那么一天,你有能力代我好好照顾可儿的那一天,请你不要辜负她。我并不是个好舅舅,她想要的我却做不到。”
韩信停住了脚步,迟迟没有再往前一步。忽然点了点头,又大步离去。
原本韩信还担心大营甚大,很难找到田市他们,却不料一出门就被田市和吴歇二人猛的抱住,田市更是开心的仰天哈哈大笑,道:“将军,我还以为这辈子都看不见你了,上天真是待我们不薄呀。”
又看着韩信身上将军的标识,不由羡慕的说道:“将军你到哪里都是出人头地,真是羡煞我了。”
韩信笑着打了他一拳,笑着说道:“少拍我马屁了,你也不错呀,都和吴歇混上了军侯了。”
田市惭愧的说道:“哪里哪里,实在是前段时间北军中急缺将尉,我们几个又用军功在身,所以才被提拔上来的。”
韩信又看向吴歇身后,目光有些询问,吴歇会意,便笑着说道:“老齐是文官,留在肤施城里帮助大军筹集粮草。至于范雍嘛,他在后军中,离这还远着呢,一时也通知不到他。我们的老大人奚达现在已经如愿衣锦还乡,成了陇西郡的郡尉左臣了,真让人羡慕。”
田市又对着韩信笑道:“将军你来的仓促,我们都来不及通传远处的兄弟,只是通知了当年我们二曲的部分兄弟,大伙都在后山上等你了。”
韩信哈哈一笑,大声道:“那就去呗,还等什么。”
一处低矮的山丘之顶,却插满了火把,照如白昼,数十人整整齐齐的站在那里,看装束大多都是曲侯百将这类的中小官职。虽然人数极少,却努力的保持着巡检时队列的雏形,见韩信三人远远的走来,皆欢呼齐齐拜下,高呼:“参见将军。”
韩信急忙大步上前扶起诸人,目光从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上划过,心中感慨万分。
这些都是韩信当初上任曲侯时的老部下,又跟随着他在漠北出生入死的作战,现在回想起来却觉得恍若隔世。
韩信回过头望着田市,语中有些干涩,“我们二曲的兄弟就只剩下这么点人了吗?”
田市神情有些暗淡的说道:“当初给着我们回来的有三百六十七人,后来又九十三人因为受伤致残过便退伍回到了家中,剩下的有一小半留在北地没有跟随大军南下,另外一半都不在中军中,仓促之间我也来不及相邀,这里的八十九位弟兄就全部在这里了。”
韩信回想起当初在漠北的一场场生死之战,不由心中黯然。他虽然带着他们回到了家,而且大多都有军功封赏,可大部分的兄弟还是长眠在漠北的异地他乡。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韩信何尝不是利用兄弟们的性命去换取了往上爬的机会。这么说来,他到是怪不得王离了。
韩信看着一张张热切看着他的脸,猛的抓起了地上的酒坛,大声说道:“今日我们这些兄弟相聚,是我韩信对不住大家了,我先干为敬。”说完便要提坛狂饮,却听见身后有人大声说道:“你这家伙确实该罚酒,居然不通知我。”
回头望去,只见王泾带着丁峰和邱石,还有久未见面的栾集四人,正大步的上山来。当年随着韩信北征的重要将领,都齐聚一堂了。
韩信笑着迎了上去,王泾猛的一拍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