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玉指环by倦倚西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馆员笑了笑道:“那种年月怎么能有历史,人能记得不错了。”
刘独峰也笑了:“我江城过来的朋友对那个戏台很好奇的,你就给讲讲吧。别人不记得,你能不记得吗?谁不知道你是太和镇的活历史。”
被刘独峰一顶高帽一戴,老馆员很有些受用,呷了一口茶,就在惨白的灯光里,给两个年青人讲起了戏台的一些历史。
戏台年年有人在上面唱戏,就算是文革时期,样版戏也是上面演的,也不管钟馗爱不爱听,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破四旧的时候,谁还敢说戏是唱给钟馗听的。
那里是先有的钟馗庙才有的戏台子,传说那宁河是有些煞气的,修了钟馗庙在那里镇住河妖水鬼。那里的风水是极凶之地。
破四旧刚刚开始,钟馗庙就被砸了。砸了就砸了,就连孔庙都有人砸,不过,到底没敢砸彻底,只把钟馗像的头给砸烂了,身子还竖在那里。庙也还在。每次斗牛鬼神蛇,也都是在那里。自从砸了钟馗庙之后,宁河年年涨水,老人们都说砸了钟馗庙坏了风水,河妖要作秽,多亏钟馗庙没砸彻底,还能镇在那里,才没让河妖水鬼逃出来。不过也累了宁河两边的人年年要从各个村子调来防汛,有一年,就死了两个知青,是从戏台上滚落到宁河的,连尸身都没找到。那一年,宁河水都快要漫过戏台了。
八一年的时候,也是夏天,打雷就把钟馗庙给打塌了,也算是太和镇的报应,连着几年,宁河水都漫过了河堤,淹了好多田。直到八五年,省里拔款,从宁河岸边挖了两条人工河,引水出去,宁河才没发过大水了,不过,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宁河水一年比一年浅。而八一年时候,就在那个戏台子,还死了一个女知青,有人说是雷打死的,有人说是钟馗庙塌了把她砸死了,还有人说,她是自己想不开,在钟馗庙吊死的。
顾惜朝不解地问道:“知青不是在七九年的时候就大返城了吗。怎么八一年的时候这里还有?”
老馆员笑道:“当时并不是所有的知青都回城了,这个女知青被招到镇上一个工厂里来了,就没有回城,可能是晚上出来逛,见下了雨就跑到钟馗庙里躲雨吧。别说八一年,就算在现在也还有当年的女知青留在农村的。”
戚少商精神大振,连忙问那个女知青在那里。
“在一个村子当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回城,也没有结婚。”
刘独峰给教育局打了一个电话,很快就弄清楚了那个女知青的名字,叫阮明正,现在当年下乡的村里做老师。现在已经是小学校长了,那个村叫做鸡洼村。
老馆员说道:“对了,那个被劈死的女知青就是从鸡洼村里出来的。还有,那两个从戏台上滚落到宁河的知青,也是鸡洼村的。”
“有他们的名字吗?”一股寒气自踵而顶突袭而来,戚少商忙又悄悄地移了一步,靠近了顾惜朝,果然是故人。
“有应该有的。”老馆员打开档案柜,一股樟脑丸的气味扑鼻而来,老馆员的手在宗卷上拍了拍,飘起一阵淡淡的尘雾。
老馆员翻了一会,首先翻到的是一份大红头的文件,盖着革命委员会的在大红印章,年代久了,那印章的颜色黯淡下来,像干枯的血。
文件的内容是因为两个知青是在防汛期间死的,被县革委会追认为烈士,时间是一九七八年的夏天。泛黄的纸张着记载着两个不可思议的名字,戚少商,顾惜朝。
刘独峰脸色青白相交替,瞅着戚少商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段尘封的历史他并不知情,镇上也没有几个人来关心客死异乡的知青姓啥名谁。一个人同名同姓,可以说是巧合,两个都同名同姓……
而戚少商与顾惜朝面面相觑,都只觉得说不出的怪异,二十多年前的戚少商和顾惜朝死在那个戏台,葬身宁河了,这是大红头的文件印证了的事实。那现在的他们,算是什么,顶着别人的身躯游历人间的鬼魂?
不知内情的老馆员兀未察觉刘独峰的异样,又翻出一份文件,上面是当初鸡洼村的全体知青的名字,六男三女:戚少商、顾惜朝、黄金麟、鲜于通、冷呼儿、穆鸠平,阮明正、英绿荷、傅晚晴。
一九八一年,死在戏台上的那个女知青是英绿荷。
7
宁河水一波一波的互相撞击,冒起一阵濛濛的雾花,一条小小的乌蓬船飘在河的中间,看不到撑船的人。河的对岸长着刚刚齐脚背的油菜,一片黯淡的灰绿一直绵延到很远。这边,两条弯弯曲曲的人工河把宁河水朝离宁河几十里的一些村庄引开去。
“我的名字是我们邻居家的一个老爷爷给起,姓雷,我叫他雷爷爷,他说我只有叫这个名字才能活下来,我的小时候,多灾多病,还没学会别吃饭,就学会吃药了。我爸就依了他的。过了四岁,我就全好了。连感冒都没得过。”戚少商坐在乱石堆上,点烧了一堆冥钞,跳动的火花映在戚少商的眼里,幽幽如鬼火。尽管档案馆里找不到关于那个叫英绿荷的女知青的照片档案,但是戚少商还是直觉照片上的来历不明的女子就是英绿荷。“我不知道应不应该相信我的名字是不是决定我的命运,我现在就是很困惑,那两个人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前生后世,还是生命的延续?”
“别信这些有的没的,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多得去了。”顾惜朝自知这话也没有什么说服力,戚和顾都算不得大姓,名字也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众化的名字。不过,对戚少商这种硬拖着他傻乎乎跑到戏台上给那个叫英绿荷的女人烧纸的行为很不以为然。任戚少商虔诚十足,他也只是冷眼旁观。
两个人相识的日子虽然不仅,但顾惜朝嘴硬的毛病,戚少商已经频有些了解了,也不同他争辩,手里的冥钞一张一张地扔进火里,问道:“你小的时候是健康宝宝?”蓦然想起顾惜朝从小父母双亡,这话问的实在有些不妥,想要收回已经来不及了。
顾惜朝淡淡地道:“忘了。”见戚少商有些自责,又说道:“是真的忘了。我一岁的时候,爸爸就出车祸死了。四年那年我妈也死了。听他们说,我以前还有爷爷奶奶的,在我两三岁的时候全死光了。他们都说我八字硬,老团长当初收养我的时候,好多人都劝他不要惹祸上身。”
“老团长是你们团里的团长吗?”
“是啊,他坚持不送我去福利院。说我小时候很笨,又像个哑巴的似的不说话,会被人欺负的。”
“他现在还在吗?”
“在呢,不过不在太和镇了,在北京他儿子那里安家落户了。前天我们还通电话了。”老头每天吊嗓子,走场,打拳,满面红光的赛过年轻人,可见说他八字硬,纯属无稽之谈。
像个哑巴?很笨?戚少商难以置信的看着顾惜朝,他说的现在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吗?还有四岁以前所有的亲人都死光了,这让戚少商心里有些七上八上,继续问道:“那你的名字是谁给你起的?”
顾惜朝的脸上显出几份古怪的神情来,过了一会儿,还是觉得没必要骗戚少商,“听老团长说,我的名字是钟馗给取的。我妈生我的时候,看见钟馗在那里冲着她直喊,顾惜朝,顾惜朝。”
顾惜朝的声音很好听,清亮而不尖锐,然而这两声“顾惜朝”叫出来,还是让戚少商的心如擂鼓般的跳了起来,下意识的四下里张望了一下,生怕惊动了另一个顾惜朝或是那个英绿荷。一九八一年的七月十五到底发生了什么,惊动钟馗大神来寻找他们两个,仅仅是因为不让他们转世为人吗?钟馗、戏台,连同梦境一起在戚少商脑子里闪过,什么秘密被隐藏在那两个急于投胎的亡魂的记忆里?或者说他们带着什么样的秘密来到了人间?
“我打小就在团里唱戏,听说我还要襁褓里的时候,我妈唱《四郎探母》里的铁镜公主,就是抱着我的。我七岁年正式登台,《铡美案》里我演秦香莲的儿子,走台步,一遍就全记住了。我本来是学武生的,可是老团长说我唱武净更好,我十七岁就开始正式演钟馗了。”
戚少商默默看着顾惜朝骄傲地微扬着头,一脸睨视天下的自信。昨夜梦里的那个顾惜朝也曾是这般的骄傲吗?那个岁月里留着那样玉指环,是不是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树秀于林,风必催之,是恒古不变的定律。前一世的顾惜朝,在那种不明不暗的历史里,怎么可能善终?
“你怎么不说话了?”顾惜朝哪里知道戚少商的心思,见他不说话,挑了好看的眉毛问道。
戚少商塞过两刀冥钞给他,“你也给那个英绿荷的女孩子烧点纸钱吧。”
“我不。”顾惜朝把手一缩,孩子气十足的藏到了身后,道:“就算曾经这世上有过一个叫顾惜朝的人跟这个叫英绿荷的人认识,那又关我什么事?”
戚少商没法子跟他明说,那个英绿荷曾经在这个戏台上一直跟着他,只得说道:“可是你也叫顾惜朝,也算是种缘分吧。”
“你还信这个。”
是的,我信。戚少商最终还是把这句话咽了回去,顾惜朝即便是斜着眼睛看他,也让他不敢对视,这在戚少商的过往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事。
戚少商不知道该怎么劝服顾惜朝,只得说道:“你没有发现,我们两个还有一个共同点?”
“什么?”
“四岁,我们两个都是四岁的时候,命运有了逆转。也就是八五年的时候,你记得那个老馆员说的话吗?”
“八五年的时候宁河改道?”
戚少商点了点头, 老馆员说了八五年从宁河河道上挖了两条人工河,莫不是宁河改变了他们的命运?那他们命运的源头又在哪里,在那个同名同姓的知青身上吗?
顾惜朝只是摇头,他不可能可笑把自己的命运跟一条河联系起来,他慢慢地踱到宁河边,俯视着宁河在轻轻地拍打着戏台下的河堤,想着怎么反驳的戚少商的谬论。
他的视线转到钟馗庙的那个角落的时候,诧异的发现,那个角落里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他忙指戚少商看,戚少商走近了几步,才发现,那是一堆烧过了冥钞,纸钱之类的东西留下的灰烬,旁边还有半截插在的土里的香。
宁河两岸的很多地方,有腊月三十的晚上祭奠先人,给先人上坟烧纸的习俗,但是现在才腊月中旬,这里也没有坟头。是谁在替谁烧纸?还是说,有人,在给他们抑或是他们前生烧纸?还是在给英绿荷,或是别的什么人烧纸吗?
有一包冥钞还未完全烧尽就被风吹到一边去了,顾惜朝捡过一截树枝拿在手里,把那包冥钞划拉过来,白皮封面上,还残留了半个字。
戚少商凑过头来,只看了一眼,脸就白了,那是戚少商的商的半边,残缺不全在风里瑟缩着。
顾惜朝抿嘴一笑,“你真命好,还有人在给你烧纸钱,怕你没钱过年吧。”
“我们两个是一起的,有人给我烧,就会有人给你烧的。你也不担心没钱花。”戚少商也想笑一笑的,然而心里无端端的想起照片上的那个女人,脸上就有些僵硬了。
“我从来不信什么前生后世,烧了也是白烧!我不领情。”对着空荡荡漾戏台,顾惜朝朗声说道,这台上就算真的有孤魂野鬼,他也不无所畏。
戚少商只能在心里哀叹着,赶紧又烧了几包冥钞,双手合十,默念了几句:对不起,对不起。英绿荷,还有各方朋友,不要怪他,他还是小孩子,不懂事。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童言无忌大吉大利。
顾惜朝压根没意会戚少商的一番苦心,耐着性子等他烧了最后一点冥钞,才道:“你够了没有,烧这么多做什么,让他在那边买军火抢阎罗王的宝座啊。”话音刚落,一阵北风吹过,地上的灰烬扬起一阵黑灰,铺头盖脸地散开,顾惜朝怕迷了眼,连忙用手挡在眼前,抱怨着道:“别烧了,到处是灰。”
“够了。”戚少商又念了几遍童言无忌,大吉大利,也不敢再让顾惜朝再在这戏台上呆下去了,再呆下去,只怕天上的地下,闭了眼睛,死不瞑目的的鬼魂们全得让这个口没遮拦的顾惜朝给得罪光,忙拉着他离开戏台。两个人寸步不离,那个女人也应该有点顾忌吧。
“别拉我,我要回家。”顾惜朝不耐烦的挣脱开来。
戚少商沉吟了一会儿,下了很大的决心,对顾惜朝说道:“我们去鸡洼村吧。”时间还不太久,还来得及揪住点二十年多年前,那些荒诞岁月的尾巴。就算找不出所有的谜底,也应该有一星半点的线索吧,最起码,那里应该还有记得二十年前的戚少商和顾惜朝,当然还有那个英绿荷。
顾惜朝一呆,“现在?”别看鸡洼村也在这个县里,可是具体在哪里,他也不知道,从来也没去过。
“是的,就是现在。”
“……”
“我们一起去吧,反正你也不用忙年,当是兜风,好不好?”
看着戚少商满眼的期待,顾惜朝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鸡洼村是离太和镇最远的一个村庄。之所以叫鸡洼村,相当于一个家庭养来圈鸡的鸡洼,偏得不能再偏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小村庄里,有一所极气派的小学,还没到村子,最先看到的就是这所小学白墙红顶的三层楼房,操场是修检的整齐的草坪,左边是塑胶的运动场,篮球场,足球场,一应俱全。相比之下,镇上的小学都差不多成了贫民窟。小学门口,纯黑的大理石上镶嵌着四个汉白玉的大学,少商小学。
8
校园的铁栅门紧紧的锁着,看不到一个人影,静得像一片坟场。大片大片的梧桐叶离开树枝,垂死挣扎般的飘荡几下,才落到地上。金属的旗杆寂寞的耸立在教学楼前,守护着这份无人的空茫。戚少商这才想起来,现在应该是放寒假了,难怪看不到半个人影。
“看来;是有人要纪念你;修的这所小学。” 顾惜朝缓缓的说道,语气里已经没有了常有的那种嘲讽。太多的巧合,如同一片一片的碎片,等待着被他们粘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那个故事里,有顾惜朝,还有戚少商……可是,这个故事关他什么事?
“去村里找个人问问。”第一次看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建筑物,戚少商觉得说不出来怪异,却没有初上戏台时,那种不能解不能说没有来由没有去处的痛。
两个人在村子口找了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戚少商给他一包好烟,才从他的嘴里的打听到,阮明正的确是是少商小学的校长,她今天一大早回的城。怕是过了初八才会回来。这所小学是江城里一个叫黄金麟的大富翁出钱修的,谁也不知道黄金麟有多少钱,反正就是有钱的很,不然也不会捐钱盖这么一所小学,还年年拿钱出来给这所学校发工资,买课桌。
黄金麟,当初鸡洼村的知青中就有一个叫黄金麟的,一问,果然就是那个叫黄金麟的。年青人并不是很清楚从前知青们的事,不过他可以肯定这个少商小学,是因为这里以前有一个叫戚少商的知青。具体的事情他就说不上来了,看在那包烟的份上,就说带他们去村里的老人问一问。
没走几步,就遇到一个牵着牛出村准备去放牛老人,那年青人连忙叫住:“四爷,有人想打听点从前的事,我不知道,你给他们说。”说罢,指了指戚少商两个人。
那老人很热情,牵着牛走了过来,“你们想问什么,不是跟你们吹牛,这鸡洼村前前后后一百年的事,我没有不知道的。”
年青人呵呵地笑着:“四爷,一百年前,有您吗?”
“没我,不是还有老人,我不会听啊。哪像你小子,就记得打牌了。什么时候记过正事?”老人转过头来冲戚少商两人道:“唉,你们俩从哪里来的?”
戚少商瞧着这老人有趣,笑着答道:“江城。”
“哦,江城啊,我们这里去江城的人多去了,村头老二家的三小子就在江城大公司里撑大钱呢,每年回来过年,都是开着车回来的。”老人絮絮叨叨的,以示江城人,他是见过多了。走得近了,他却不说了,睁着有些昏浊的眼睛看着他们,似乎在回亿什么。
一时间,四个人都不说话,戚少商突觉背后一阵凉意袭上来,而太阳并没有躲到云层里去,也没有风,猛地一回头,身后几米外的大槐树底下,多一个老头,满是皱褶的手里捏了一根光滑的旱烟袋,微眯的眼睛看着这边。
还好,是活生生的人。戚少商长舒一口气,也没细想无端端地槐树底下怎么多了人,一问心思地向那个牵牛的老人打听知青的事:“我们想跟您打听以前在这里当过知青的,死了几个人,是怎么死的?”
“知青?”老人直觉得面前的人眼熟,一时之间,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听见戚少商问,随口答道:“知青吗?跟阮校长一起的知青吗?是死了。死了三个,那个叫英子的女孩子是被雷打死的。遭孽哦,活泼俊俏的一个女孩子,就这么死了。”
戚少商又问道:“那个叫戚少商……的知青呢?”本来还想捎带上顾惜朝的,而顾惜朝却像明白他的意思一般,瞪了他一眼,逼得他把顾惜朝三个字省了回去。
“戚少商,戚少商。”老人喃喃地重复了几遍,突然间他脸色大变,手一抖,缰绳松开了,牛受了惊吓似的,撒腿就跑,老人也不去追赶,整个人瘫到在地上。把那个年青人吓了大跳,连忙去扶他:“四爷,四爷,你怎么了?”
“鬼……”老人伸出颤抖不停的手指着面前的两个人,惊恐万状的说不出来话来。“戚少商”这个名字像一把钥匙,“啪”地一下就开启了他所有关于知青的记忆。这两张脸……跟从前的一模一样,他们也是这么伤风败俗地形影不离着,直到沉尸宁河,尸骨无存。明明是死的了,这两个人又是打哪里冒出来的鬼?
年青人脸都白了,太阳照下来,地上清清楚楚地印着影子,怎么可能是鬼。“四爷,您……糊涂了吧。我送您回去。我送您回去。”年青人用力搀扶了几下,老人已是腿脚酸软,怎么也站不起来,只是嘴里一遍一遍的念着“鬼,鬼、鬼、鬼……”
一只黑狗从屋前摇着尾巴走了过来,突然间一声狂吠,转头就逃,叫声一声比一声碜人,眨眼间就不见了影子,只有狗叫声还清清楚楚地传了过来。
“鬼,鬼。你快走,有鬼。”老人也不知是更糊涂了还是清醒了,只推年青人离开。
青天白日的,老人一遍一遍的念叨着鬼,年青人就算借了天来当胆,这会也心里也在发毛了,被老人一推,顺势退了几步:“四爷,四爷,你等会,我叫人来扶你。”说罢,转身就跑,地上坑洼不平,他一个没留神,跌了一跤,连滚带爬的爬了起来,跑远了。
顾惜朝心头一阵冒火,正要说话,被戚少商一把拉住了,摇了摇头,那意思,叫他不要跟一垂之将死的老人计较。顾惜朝忍了气,道:“我要回去了,你走不走?”
老人喃喃地道:“阮校长,那么好的女孩子……你……你们……你们两个做了鬼都要在一起。做了鬼,没有人拦你们了。你们赢了,还回来做什么。”
做了鬼都要在一起,什么意思?那是用来形容一段生死契阔,至死不渝的爱情。可是,他们是两个大男人。戚少商顾不得多想,拉了顾惜朝的手道:“算了,我们走吧。”又冲老人说了句“对不起。”
拉着顾惜朝的手走了几步,猛地想起来,老人说的“你们做了鬼都要在一起”,这句话委实过于暧昧了些,忙松开了手。
顾惜朝也醒悟过来,脸上飞起一阵红云,别转了头,不去看他。
走至槐树底下,槐树底下老人突然开了口:“你不要来找他们了,不关他们的事,不让你们回城的是我。不是他们,你要找,来找我。来找我。”他瞪着一双死鱼般的眼睛,无所畏惧的看着两个人。
戚少商心里一凛,忙停住了脚,看向老人:“你是谁?你说什么?你认识我们吗?”
顾惜朝也停了下来,望着戚少商,诧异地问道:“你怎么了?你在跟谁说话呢?”
“那个老人。喏。”戚少商的手指过来,哪里还有半个人影。只是一眨眼的工夫,没有人可以平空消失得这么迅速。
天明晃晃的,没有一缕云丝,两边田埂里光突突的,老槐树在风里沙沙作响。农家的烟囱里飘出阵阵轻烟,很快就没有了痕迹。
冷汗一层层的渗了出来,很快的就湿透了内衣,没有风,也觉得阴森恐怖,戚少商只能肯定,自己不是闯进人间的游魂,那么就是自己闯进了游魂的世界吗?
顾惜朝定定地看了他好一会儿,断定他没有撒谎之后,才吐出一句话来:“你要不要回江城找个心理医生?”
“回江城。”这句话提醒了戚少商,他眼睛霍然一亮,道:“回江城,我们一起回江城。”江城有雷卷,阮明正也回了江城了,如果冥冥世界有什么操纵着他们,让他们闯二十多年的戚少商和顾惜朝的世界,那么,也就该会让他们和阮明正在江城相遇。
顾惜朝道:“你回你的江城,我回我的太和镇。”
“不行!” 戚少商不假思索的反对道:“这件事情实在太过诡异了,你要是一个人,说不定还有别的事情发生。”
顾惜朝固执地摇着头:“没有亲眼看见过的,我是不会信的。”
戚少商急切地道:“你没有亲眼见过的,并不表示不存在。比如南极,没有到过南极,也没有亲眼看见过南,你信不信南极的存在。”
“这是两回事。”
戚少商只得换了一副口气,恳求道:“你就信我一回好不好?我们一起回江城,反正你过了年也要去江城上班的,不如现在一起去。你就当是利用这段时间去找房子。”
“银行有给我安排宿舍。我不用找房子。”
“那就当是熟悉环境。”
“有什么好熟悉的,日后自然会熟悉的。”
“那当是我求你,求你跟我一起回江城,好不好?”戚少商额头青筋暴起,只差跪下来求他了。要真的不答应,干脆敲晕了直接装进车里。
顾惜朝一向吃软不吃硬,戚少商说得情真意切,他倒不好再拒绝。
见顾惜朝有些松动的意思了,戚少商又道:“刘独峰不是一个嘴很紧的人,你出身本来就很奇特,难保他不会把以前的事说出去,你一个人呆在太和镇,被人议论,也不是什么好滋味的。再加上你没亲没故的,留在那里做什么,反正迟早是去江城。就当是提前几天啰。”
细细一想,戚少商说的也不无道理,顾惜朝叹道:“我过了年才正式报到的,宿舍钥匙才会给我,我现在去了住哪。”
戚少商连忙说道:“我的工作室里没有外人的,只有我一个,你先跟我一起凑合几天。”他又加了一句:“保话一说完,就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又不是现在的自己收了他那枚玉指环,凭什么要对他这么低声下气的?可是扔了他不理,似乎自己更做不到。真是前世的冤孽今生的劫。
玉指环 9
能在鸡洼村盖一座小学的,就是不普通人,顾惜朝霸着戚少商的电脑查寻资料。戚少商百般无聊的倚在窗口看风景。他已经把此次的太和镇兼鸡洼村之行,通过电话讲给雷卷听了,雷卷也说了,马上就过来的。似乎这件事,雷卷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另一个当事人顾惜朝。
望向楼下,正是下班的时候,马路上车来车往,数不清的人接踵而过,每一张陌生的脸上都带着漠然与疲惫。
戚少商突发奇想,这些个人汹涌而过的人群里,会不会也有二十多年有戚少商和顾惜朝的同学,朋友,亲戚?那么这条喧嚣的街上会演绎出多少场的人鬼情未了。
二十多年前,那两个叫戚少商和顾惜朝的知青身上,曾经发生过很不寻常的故事,而他差不多已经开始触摸到故事的轮廓了。但是轮廓跟真相的距离有多远?
屋里原光线有些混乱,最亮的就是电脑屏幕前的那一块,一点银白色,映在顾惜朝清秀的脸庞,秀挺的鼻梁,蜜色的肌肤, 光洁的额头,电脑的屏幕时时变着颜色,白净与昏黄交织在一起,那张脸就有些不真实起来。而外面,已是万家灯火,流光溢彩,全世界的万丈光芒,都只能做了顾惜朝的配衬和背景,这么一个谪仙一般的人,那个女鬼是不是也舍不得?就算是隔了二十多年,面对着同姓同名相同相貌的他,被定格也薄薄的一张照片上,目光也不肯离开半分。
黄金麟的资料很快就查出来了。他能在鸡洼村办一所这么好的学校,在江城自然也有不少的产业,只是戚少商到底不是一个圈子的,压根想不到,此人居然是江城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找出他的下落远比找出别几个人要容易得多,然而要想见到就是没这么容易的事了。
戚少商想起自己有个朋友的女朋友是在那个公司做事的,打了N个电话出去,终于回了个电话过来。把戚少商引见给黄金麟的时间定在正月十六。
顾惜朝嘲讽般的斜了戚少商一眼道:“这就是你的交情遍天下?”
戚少商脸上一红吱唔着道:“要过年了,人家事多。”
顾惜朝一声冷嗤道:“你这么想见这个叫黄金麟的,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
“什么法子?”那么的大人物,想见谁,不想见谁,谁又能左右得了。
“为什么不等他自己找上门来?”
“他找我?为什么找我?”戚少商一时半刻,没有明白过来,茫然的问道。
“不是让他找你,是让他找死在一九七八年的那个知青戚少商!”顾惜朝凤眼微眯,闪过一丝狡黠的光。
戚少商一呆,立即明白过来了,他是个厚道人,连忙反对道:“不行,不行,今天是腊月二十五了,你这不是存心不让人过年了吗?”
“他们要是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就不会过不了年。”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候,总有些磕磕碰碰的,等到其中一个人死了,另一个想起这些事,总会有些亏疚的。其实这也不能算是亏心事。”
“以前到底发生过什么事,你知道吗?”顾惜朝斜了戚少商一眼,知道他答不上来,又继续说道:“那个老头那么怕我们,到底是因为怕鬼,还是因为真的做过什么对不起我们的事。如果说那所小学是为了记念……”顾惜朝顿了一下,一时之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提及二十多年前的两个同名同姓,只得含含糊糊的带过了:“为什么叫少商小学,不叫惜朝小学,或者说把两个人的名字都带进去。”
“你……的意思是?”
“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怕是这个叫黄金麟的真的做过什么对不住你的事情,到了现在拿钱出来买个心安,哼,他心安得了吗?”
“我再想想,我再想想。”戚少商的额头一阵一阵的开始冒出汗来。那个女鬼到底是不是英绿荷,似乎一切都可以从黄金麟身上找到突破口。顾惜朝却不会给他多想的机会,信心满满的说道:“你去报社登个寻人启事,就说你要找当年在鸡洼村做知青的旧友,把你的名字附上面,他肯定会找上门来。”
“做知青的旧友。”戚少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