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的马穆卢克骑兵,也曾经击溃过东方恶魔的突厥附庸军。拥有令人仰望的战绩,但年轻国王的病情仍是一日比一日严重。五官腐烂,四肢扭曲,双眼也几乎全瞎了。身上的腐臭味撒上再多的香水也压不下去。欧洲最好的医生为年轻的国王诊断,他最多还有三年到五年的时间。
“陛下!”
两名贵族骑士来到城头之上。他们是耶稣撒冷国王的重臣,雷蒙德和居伊。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是鲍德温四世的监护人,在麻风王十六岁加冕以前曾经担任过摄政。而居伊则是鲍德温四世的姐夫,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另外一位重臣,是娶了鲍德温四世寡母的巴里安(就是天国王朝的主角,可惜他不是铁匠,也不是姐夫,而是继父),现在去了哈丁城,还没有回来。
不过鲍德温四世没有理睬他们,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身前一门在炽阳下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火炮所吸引。耶稣撒冷的城头之上,安放着的超过六十门的青铜火炮。这是在鲍德温四世的全力支持下,耶稣撒冷王国动用大批国库资金,从欧洲召来最出色的铸钟匠所铸造。是麻风王守护圣城不落的信心所在。
火炮的原理并不是什么秘密。穆斯林与宋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而基督徒也跟西洋商业协会的雇佣兵们拼过几仗。观察火炮的外形,探究其中的原理,在东方恶魔们的威胁下。造出几门堪用的火炮并不是很难。
手掌贴上被烈日晒得炮身,一股热流顿时从掌心传入体内。短时间的接触,鲍德温四世的右手已经滚烫的炮身灼伤,但甚至可以煎制鸡蛋的高温,让年轻的国王感觉到自己还是一个活人。
鲍德温四世收回手,在侍从的搀扶下回转身来,“有什么事?”
麻风王因恶疾而扭曲变形的身躯,瘦小而干枯。但比起身前两名高大健壮的骑士,给人的存在感却远远超出百倍。
雷蒙德和居伊不敢正视银色面具,低下头去,“这里天气酷热,请早点下城回宫!”
就在此时,清真寺中正午的钟声响起。
听见钟声,就到了到了穆斯林们做礼拜的时间,一日五次礼拜,是伊斯兰教的宗教礼仪。尚在街上行走的穆斯林们纷纷跪倒在地,对着被毁灭的圣地的方向,念着赞颂真主的祷词。礼拜已经结束,但穆斯林并没有立刻站起来,而是继续念着另一段祷词。是对恶魔的诅咒,也是向真主发出的誓言。
几名身穿白袍。背后绣有红色十字标志的圣殿骑士,就从在街边礼拜的穆斯林身旁走过,对异教徒的异教之礼视若无睹。
虽然自二十年前开始,在萨拉丁的提议下,穆斯林和基督徒开始坐下来讨论和平。不过因为几百年来的积怨,双方几次和解,可很快便又翻脸。就算两人不情不愿,鲍德温四世和萨拉丁也不得不狠拼过几仗。但自从五年前,东方的恶魔终于将手伸到了西奈半岛,设立了稳固的据点后,每一名基督徒和穆斯林都立刻明白,再也不能这样白白消耗双方的战力。
有了臣民们的支持,鲍德温四世和萨拉丁在泉水谷定下来盟约,共同对抗来自东方的敌人。耶稣撒冷不再拒绝穆斯林,城中的几大清真寺也归还给穆斯林。现在城中,已经有了近万名穆斯林常驻。
位于城中的两大骑士团,对此也并没有多少怨言。他们都希望在未来面对恶魔的战争中,盟友越多越好。在大宋的压力下,穆斯林和基督徒不得不联合起来。耶稣撒冷的上一任国王阿莫利一世,鲍德温四世的父亲就是死在西洋商业协会的一支雇佣兵的枪下。而近几年,圣殿、医护两大骑士团,在火枪、火炮前,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这不是一个时代的战争。参战的都是征战几十年的宿将,每一名骑士也都是勇猛无畏,但面对人数据与劣势的敌军,却还是吞下了失败的苦果。必须要有更多的盟友,这是如今每一名耶稣撒冷骑士的共识。
视察过城头上火炮之后,鲍德温四世回到宫殿中。不同于外界的酷热,石头垒起的宫殿中充满着阴湿之气。殿堂的墙壁上挂着鲜丽的毛毡。不仅是为了装饰,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掩盖墙角处渗出的水渍。
一名宫廷侍从上前禀报,“陛下,那个犹太商人。他自称从亚丁的恶魔那里,探查到了重要的军情。”
“让他进来!”
犹太商人带着一顶小帽,遮盖了头顶秃发。扑通一声,跪下去亲吻鲍德温四世的靴子。“圣墓的守护者,耶稣撒冷的国王陛下。您最忠实的仆人阿布纳,向您问安!”
麻风王没有多余的话,抬了抬手,示意他站起。
犹太人没有国家,没有忠诚,他们只忠心于金色和银色的钱币。就像这位阿布纳先生,奔走于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撮合两教的联合。但同时也来往于被宋人称为红海港的亚丁港,获得与西洋商业协会进行交易的权力。二十年来,他的身家已经高达几十万佛罗林金币,是为耶稣撒冷的首富。
鲍德温四世和他的臣子对阿布纳以及所有的犹太人都不会有多少信任。不过他们相信,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阿布纳不会背叛耶稣撒冷。
阿布纳小心翼翼的站在麻风王的面前,禀报着自己在亚丁港探听到的敌情:“十四艘东方恶魔的战舰,已经在亚丁港集结。就算不计入投靠了恶魔的突厥军队,亚丁港中的兵力也超过了三千人。”
“三千?!”雷蒙德惊道。在他的记忆里。每一次与西洋商业协会的雇佣军交战,对方的兵力从来都没超过一千五。
“亚丁港中的三千人,不过是西洋商业协会的兵力,真正的大军还在后面。据称恶魔的皇帝已经动员了国中的所有的军队,发誓要踏平整个欧洲。”
“如果是普通的士兵再多也无所谓,关键是里面的骑士有多少?!堪战的雇佣兵又有多少?!”居伊立刻问道。
与东方的大宋不同,在西方,雇佣军的实力往往超过正规军的战斗力。埃及苏丹萨拉丁手下最为精锐的马穆鲁克骑兵,虽然被称为奴隶骑兵,但实际上还是雇佣兵性质。而守护东罗马帝国几百年的军团,也几乎都是来自亚美尼亚等中欧的雇佣兵。或者干脆就是突厥人。
而雇佣兵的战斗力,又远远不及骑士的实力。三百名骑士,就算不带扈从,也能轻易击败十倍的穆斯林轻骑兵。只有骑士,才是真正的战斗力,所以居伊并不认为恶魔的普通军队能有多强悍,他在意的是其中的骑士和雇佣兵有多少。
不过阿布纳看起来对大宋的内情颇为了解:“击败阿拔斯王朝,攻下巴格达的恶魔,不过四千兵力。而毁灭穆斯林圣地的东方军队,也才两千人。在恶魔口中,这些军队被称为野战军,比起西洋商业协会的雇佣军来,不论从装备还是战斗力,都是远远胜出。在东方,号称一个军团,就能毁灭一个国家。听过参加这一次西征的恶魔军队,足足有八个军团!
而且这八个军团在恶魔的军队中仍然只占很小的一个部分,如果。在东方,都是数十万人的战争,任何一个国家都能调集十万以上的大军。但那些国家,包括印度和波斯,在五十年来,都被宋人占领和屠杀,如今所有的国民都成了奴隶。因为宋人,拥有一百万的大军!而现在,他们终于将目标移到了欧洲!”
阿布纳伸开双臂划了一个大圆,向耶稣撒冷的国王和臣子表示,一百万是个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
居伊和雷蒙德脸色泛白,无法掩饰脸上的震惊。而宫廷内的侍从们,更是人人发出了压得很低的惊呼。
“没有船只能将这么多兵力送来,能有五六万就很难得了。如果只有这么一点,不可能胜过守护圣墓的骑士和我们盟友的联军!”出言化解臣子们的惊惧,银色的面具遮掩了青年国王脸上的表情,不过就算没有面具遮挡,溃烂的五官也不会透露鲍德温四世内心中的忧虑。
“去请大主教和杰勒德、罗格两位大团长来。”斥退了阿布纳,麻风王对自己的侍从下达命令。几名侍从行礼接令之后,转身就跑出了宫殿。
耶稣撒冷大主教。常驻于圣墓大教堂中,是罗马教会在圣城的代表,在耶稣撒冷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鲍德温四世最坚强的支持者。
圣殿骑士团的大团长杰勒德,管辖着千余名圣殿骑士,还有十倍于此的士官,以及从属于骑士团的农人——他们任务是经营骑士团的财产,而不是种地——和牧师。圣殿骑士团是为了保护前往圣地朝觐的教徒,由九名贫穷的法国骑士组建,全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的穷骑士’,连骑士团的标志也是双人共骑一马。不过现在的圣殿骑士团拥有遍及欧洲的土地,同时还不用交税,只服从教皇的命令。
而罗格大团长,则是医护骑士团的领袖。医护骑士团成立时间并不比圣殿骑士团稍晚,本是照顾受伤的十字军而成立的组织,而后逐渐演变成军事修士会,在耶稣撒冷王国,也同样拥有极大的势力。
侍从赶去通知大主教和大团长去了。麻风王问着雷蒙德:“如果向教皇请求支援,十字军还有多久才能集结?”
“至少半年以上!也许更长!”雷蒙德不看好十字军的动员速度,“红胡子已经老了,三年前惨败被俘,承认了意大利各城邦的自治权,不但要亲吻教皇的靴子,连参与红衣主教任命的发言权也全都丢尽了。”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俗称为红胡子的暴君。曾经在四十年前,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中大放异彩。但如今,也不过是个落魄失意的君主。丢掉了领土,失去了教权。剩下的,只有岁月无情的失意。虽然仍有着皇帝的地位,但很难想象,他还能为十字军起到多少作用。
居伊道:“听说红胡子的太子是个勇敢无畏的战士。希望他能比得上红胡子当年的水平。”
“不要想红胡子了,还是说法国和英国!”鲍德温又道。欧洲三大国,神圣罗马、法国、英国。他们是十字军的主力。至于其他国家,根本没有多少实力。
“除非爱琳娜王后现在就死掉,不然胡子战争恐怕不会结束。而且英王亨利二世现在又与他的三个儿子打起来了,很难在有什么作为!”
法兰西和英格兰是世仇。英国王后爱琳娜原本是先代法王路易七世的王后,不过在三十年前,与当时还未得到王位、仅仅是安茹伯爵的亨利二世勾搭上,与路易七世离婚——按照流传于世的八卦,这是因为路易七世剃掉了爱琳娜王后所喜爱的长须,惹得王后翻脸,转而爱上了留着一把漂亮的胡子、比她小十二岁的金雀花伯爵。
由于爱琳娜另一个身份是亚魁当女公爵,她改嫁后,便把自己领地作为嫁妆带给了亨利二世。在法国本土上,属于路易七世的领地,还不如英王亨利。路易七世为了领地,与亨利二世打了几十年的仗,没有胜过一次。最后含恨而亡。
不过爱琳娜王后为亨利二世生了四个儿子,这对英格兰来说并不是好事。前三个儿子与他们的父亲并不亲近,而亨利二世也想将王位却想传给小儿子约翰。在现任法王菲力的支持下,英王亨利二世,被三个儿子群起围攻。不过老亨利老而弥坚,把三个儿子打得屁滚尿流,其中的二儿子理查,便是名扬后世的狮心王,不过现在只是在老爹面前俯首称臣的小猫而已。
英法两国如今乱成一团,就算教皇下达圣战的诏令,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将一盘散沙的各国骑士们召集起来。
“地中海的航线比恶魔们从本土赶来的航程要近得多,不管再怎么耽搁,十字军总会更快一点。”鲍德温四世安慰着两位重臣,但他的语气并不是很确定。居伊和雷蒙德也都没有什么精神。
大主教和两位大团长此时终于到来。大主教身穿红袍,而两位大团长也都在锁子甲外披挂了所属骑士团标志的外袍“恶魔已经来了!”年轻的国王开门见山的说道,“自从他们在1153年毁灭了巴格达和麦加。在这之后的二十多年见,中东的穆斯林被恶魔几乎屠杀一空。到了现在,在耶稣撒冷之前,阻挡恶魔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所有的穆斯林,不是逃到了埃及,就是被杀或是被俘去成为了奴隶。而叛教的突厥人,现在成了恶魔的帮凶。
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耶稣撒冷!在亚丁港,西洋商业协会召集了所有雇佣军。但这仅仅是前锋,恶魔的皇帝已经召集了数万大军,准备渡海西来。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为了主的荣光,为了圣城和圣墓的安危,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不同于居伊和雷蒙德,虔诚的大主教和大团长的信心更为高昂。“我们该怎么做?!”
“去埃及!通知萨拉丁苏丹陛下,已经到了他履行盟约的时候!”
“去君士坦丁堡!让东罗马皇帝做好开战的准备!”
“去梵蒂冈!向教皇陛下请求动员欧洲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准备第三次圣战!!!”
第三十章 西路(完)
大宋洪武五十七年七月初一。己巳。
红海港。
经过了为期四个月的漫长航程,远征军的先头部队终于抵达红海港。隶属于第四舰队陆战营的四千大军从船上鱼贯而下,陆续登上大食半岛的土地。
一直在鼓吹远征泰西的辛弃疾,如今已是远征军的副参谋长。为了给远征军前敌总指挥部的顺利组建做好准备,他也是与先头部队同期抵达。与他一起,还有他的几十名正处在毕业实习期的学生。王大海、熊伯达还有唐辉等人,都是受到辛弃疾举荐,担任了走马承受一职,参加这一场必然留名史册的远征战争——所谓走马承受,就是担任前线观察的任务。他们要下到都或指挥之中,将前线的战情送回,并上报所在部队是否有违反军法的行为。
在红海港城外,有着面积广大占据了十数里地面的连串军营。都是在最近刚刚动用大批奴工而修造而成。空空荡荡军营中,现在迎来了第一批客人。经过了万里航程,第四舰队陆战营虽然依然保持着水准以上的战斗力——海军陆战营本也比陆军更能承受长距离的航行——但今次的战略方案中,并不需要尽速展开攻势,也不必让陆战营刚刚上岸便立刻投入战斗。他们要先进行为期十天的休整,再进行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方按部就班的投入战斗。
四千陆战军进驻到营盘中,营地内一片嘈杂之声。虽然一切都有军事条令可以遵循,但军队进驻产生的杂事也是千头万绪。只不过这些琐碎之事自有专人打理。辛弃疾作为远征军的副参谋长、此地军衔最高的将领,按照程序接手了最高指挥权,却也无需事事亲为,等着汇报就可以。这里还有更需要他去了解并处理的事务。
“节夫,再跟愚兄说一说泰西的基本情况。”
辛弃疾拒绝了红海港中最为富丽堂皇的西洋商业协会会所,将指挥部安置在离城最近的一个军营中。此时在他的营室中,西洋商业协会红海港的港监,同时也是军部职方司派驻在远西地区的主事,正在接受辛弃疾的闻讯。
韩侂胄,曾经赫赫有名的相州韩家的成员。此时他不过三十出头,留八字胡须,面容富态,言语带笑,更像一个豪商。当年从军学毕业后曾经与辛弃疾有过一段共事的经历,两人呼名道字,交流起来并不生疏。
在两人之间的长桌上,铺着一张三尺见方的大型地图。地图制作得很粗糙,但也将泰西地区的大略地形囊括在内。韩侂胄指着地图,向辛弃疾述说历年来搜集得来的情报:“泰西地域广大,面积与大宋本土相当。其中政制,类似于封建。泰西皇帝居于深入地中海中央的半岛内的梵蒂冈城,为泰西诸国共主。同时也是十字教的教宗,自称是天主在世上的代言人。”韩侂胄说到这里,笑了一笑,这与中国皇帝自称天子并没有多少区别,“其传承自汉时张骞通西域的大秦国。千年前,大秦国曾经一统泰西。不过好景不常,随即分为东西两部。西方有皇帝,而东方也有皇帝,罗马城的泰西皇帝便是西方之帝。
泰西皇帝有废立君王之权。各国君王,不得其承认,便不得登基。若为其命,更可。且皇帝之下,又有主教,派驻于各国之中,作为皇帝耳目。不过泰西皇帝并非血脉传承,若其驾崩,新任皇帝则由各大主教推举而出,其制更近于上古之时……”
辛弃疾摆了摆手,他不是来听人讲古的,而且韩侂胄说的这些他早已知晓。他直截了当的问道:“如果泰西皇帝下诏圣战,能不能将各国大军尽数引出来?”
韩侂胄点了点头,道:“泰西皇帝有发动圣战的权利。如果他觉得有需要,便会敕令各地诸侯,命其起兵东来。耶稣撒冷是十字教圣地,天主圣子就是在此处升天,并安葬于此城中。数百年前。回教崛起,耶稣撒冷沦陷于回教徒之手。所以在八十七年前,当时的泰西皇帝便召集诸侯,集结十万十字军,发动第一次圣战,收复了耶稣撒冷。而在四十年前,回教卷土重来,为了保护圣城,泰西皇帝便又召集诸侯,有了第二次圣战。如果我大军围攻耶稣撒冷,只要消息传到梵蒂冈,必然会有第三次圣战。”
“如此就好!”辛弃疾放心道。此次远征,整套战略方案都是建筑在泰西皇帝会发动第三次圣战之上。为了将泰西各国的主力军队都调动出来,必须将耶稣撒冷围而不攻。这关系到日后征服泰西时,军势能否顺利展开,战争能否按时结束。若是像对付回教,用了二十年还没断根,那就有违辛弃疾的初愿。
辛弃疾对韩侂胄解释着订立此套方案的原因,“当年一战攻下回教圣城之举,实在是太过鲁莽了。宁、陆二帅,为了讨官家欢心,为了隆武太子的声威,将灭国战略弄得一塌糊涂。若是摆出攻打回教圣地的姿态,使得回众尽数来援,便可将回回大军聚而歼之,就根本就不必拖上二十年的时间,累得大军数次西征,劳民伤财,虚耗国力。故而愚兄有鉴于旧时。今次便定下了围而不攻的战略。只要攻打耶稣撒冷之讯传于泰西,顺利的引蛇出洞,我们便是赢定了!”
耶稣撒冷周边的地形大宋早已熟悉。在红海港的军营中,精细比例的军用地图和沙盘都已齐备。在地中海东岸,耶稣撒冷附近进行决战,比起深入泰西之后,在不熟悉的地形中与不熟悉的敌人战斗,哪个更为容易,并不需要多做思考。整个征服泰西的战争,在计划中只安排了六年时间,为了在后期顺利进军,必须要用上一年到两年,等待敌军的集结。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辛弃疾想取得一个辉煌的胜利。仅仅是攻下耶稣撒冷,在眼界甚高的大宋军民心中,根本算不了什么,就算是不断的并吞土地,也一样不会放在宋人的眼里。唯有高达十万、乃至数十万的歼灭战,一次就将数以千百计的君王贵族的头颅送回太庙,才能够当得起辉煌二字。
“幼安兄果然是深思熟虑,思谋深远。正该如此!正该如此!”韩侂胄连连点头附和。
陆游、宁易是前太子赵伯铭的亲信,而辛弃疾则是皇太孙赵师弘在军中的得力干将。对于当年的战略,辛弃疾当然不会有多少好话。对此。韩侂胄当然心知肚明,不过他也不去点破,又道:“幼安兄你可以放一百个心。小弟已经让可靠之人将消息传到耶稣撒冷城中了。想必现在他们已经收到我大宋意欲西征的消息。”
“那人有多可靠?!”辛弃疾追问道。此事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发展,不到他不紧张。能传信于耶稣撒冷城中,决不可能是汉人。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辛弃疾并不是很放心。
韩侂胄笑道:“他的家族的大半身家都存在海事银行中,足足有上百万贯,幼安兄你说他可不可靠?!”
辛弃疾脸色沉重:“节夫,别忘了当年的沙里夫。伊德利斯!他的身家也足有几十万贯,在国中名望地位都是不缺。宰相门中坐上宾,最后他又做了什么?落到什么结果?你韩家因他受得累还少吗?!”
二十多年前,曾经是皇家地理学会高级会员,为大宋在陇右屡立功勋的归化汉人伊德利斯叛国被捕,在当时也是惹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尤其是伊德利斯被捕时,身边还携带了数以百计的机械和火器的图样,连累了一大批与他交好的同道友人。引荐其入地理学会,并担保他参加考试加入汉籍的韩仁胄,更是锒铛入狱。这一案让五世公侯的相州韩家,因此而拖累得一蹶不振。韩家家主、三登相位的韩肖胄,最后竟只得到了一个成国大夫的封爵,连裂土分茅的资格都丢了。
韩侂胄也是韩家嫡脉,与韩肖胄、韩膺胄是远方的堂兄弟,只是年纪相差极大。听辛弃疾提起伊德利斯,韩侂胄脸色有些难看。这是他家的大恨,若不是伊德利斯一案,他一介公侯王孙,何至于成了职方司中的一名外派武官,伪装加入西洋商业协会。
不过耶稣撒冷城中的那枚暗子如今是他主持,也轮不到辛弃疾这个外人来批评。韩侂胄为自己辩驳道:“那一位既不是回教徒,也不是基督徒,而是千年来流离失所的犹太人。由于教义冲突,在泰西和远西,被十字教统治的地域,犹太人跟贼没两样。他对耶稣撒冷可不会有任何忠心可言。幼安兄久居国中,对此一无所知倒也并不出奇!”
辛弃疾皱眉道:“即是如此,耶稣撒冷城内的那个带着银面具的麻风小儿,又怎么会信任于他?”
韩侂胄得意而笑,这是他的得意之举:“为了让他受到信任,这几年,我可是接连送了三个突厥千人队给麻风王。”
辛弃疾摇头失笑:“不是为了赖掉雇佣军的工钱罢?”
韩侂胄脸一板,正经无比:“西洋商业协会,童叟无欺。我们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只是他看了看辛弃疾投过来的怀疑眼神,干笑了两声,又赧然轻声道:“……一半一半……工钱皆是有数,要发给遗族,瞒不下来。但赏金和赐物。就都省下了。而且那些突厥人也不都是有遗族的……”
辛弃疾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毕竟是一群奴贩,仁义廉耻四个字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婊子的牌坊而已。
“既然节夫你这么有把握,愚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如果真的能将泰西大军一举荡清,第一个功劳,必然逃不出节夫你的双手!”
一年!
辛弃疾有耐心等上一年!
※※※
按照汉历,已是八月。而若是用着西历,则已是九月。不过不论用着是哪一家的历法,秋天已经降临到地中海的东岸。
天气渐渐凉爽起来,干燥了一个夏天的土地,也迎来了珍贵的雨水。随着进驻红海港的远征军,一支接着一支的到来,派出在外游弋邀战的游骑们,而也越来越活跃。
一支三十多人的游骑,身着大宋骑兵特有的胸甲。他们都是军学实习生,王大海、熊伯达、唐辉等人都在其中,准备在下部队之前,先历练一下。他们离开了西奈半岛南端的据点,一路北上,深入耶稣撒冷王国的领土。在他们身后,是第四舰队陆战营的四千军队,他们已经攻下了耶稣撒冷王国的南端要塞希布伦城。
这是辛弃疾定下的作战方案。一座城、一座城的去攻克,一座堡、一座堡的去拔出。不动耶稣撒冷,而是慢慢的蚕食,逼得耶稣撒冷向梵蒂冈去求援。要想让大宋的军队克制住自己的攻击力,难度并不低。但在辛弃疾的控制下,战争正在顺利的进行中。
三十多名骑兵提着缰绳在旷野中疾行,一众骑兵之中,只有王大海一人,是袖着双手,全凭脚力控制坐骑的行动。好几个同学看着羡慕,也想学着一学,但不论他们怎么做,胯下的战马总是不肯听从使唤。左扭右扭,将队列冲得一团乱。
熊伯达也是了试了好久,最后终于放弃了,叹道:“若论骑术,果然还是王大哥最为高明!”
三人的一位同学,摇头晃脑的笑道:“此是家传啊!家学渊源嘛……”
王大海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头,他最不喜欢的就是他人拿他的家世说话。放开双手,跟周围同学一样,提着缰绳前进。
骑兵小队行军北上。正午时分,一座城市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比起一路看到其他城市,这座城池要大上许多。而摆在城头之上,一具具反射着阳光的金属物体,让王大海等人觉得十分的眼熟。
“是火炮?!”熊伯达惊讶的叫起。
“是火炮!”王大海肯定道。
唐辉举着望远镜,黝黑的炮身,相对于炮口过于宽厚的炮壁,让他很容易辨认出火炮的质地。“是青铜火炮,而且是最老式的那一种。”
“青铜火炮?那不是与我们现在用的火炮差了有六十多年?!”
熊伯达笑道:“这可是值钱的古董啊!能听个响都是难得。”
当世最早的两门火炮,是当年邓肯大工亲自铸造,是大宋国中如今数以万计的火炮的祖先,并没有在悠长的岁月中丢失。如今作为纪念品,一门安置在军学之中,另一门则安放在海军学校内。在早年,这两门火炮还作为号炮使用过,每天两间军事学院的师生们,都是听着青铜火炮的轰鸣声上课下课。不过现在有了时钟和钟塔,为了保护珍贵的纪念物,除了开学和毕业式上,就听不到两门火炮的开火声了。
唐辉摇着头:“听个响算什么,弄回家去不是更好?!”
“看起来城头上有不少的样子,我们一人一门炮,战后拖回家做个纪念!成亲时放上两炮,这是多大的光彩!”
听着有人这么一说,学生们顿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想着用什么办法,将这些火炮送回家去。
“别闹了!”王大海提声道,“城内的守军出来了!”
正在几个少年开玩笑的时候,伯利恒的南门已经悄然打开。两百多名骑兵,从城门中冲杀出来。没有一人装备重型的全身甲胄,在多年与西洋商业协会雇佣军的交战中,耶稣撒冷的骑士们已经用鲜血缴足了学费。不同于阿拉伯人的军队,几十个重装骑士就能将敌阵一举冲破。面对东方的恶魔,机动力才是战场上最为重要的力量。
“真有胆色!”唐辉冷笑道。想不到就在大军降临的时候,耶稣撒冷的敌军竟然还有胆子敢出城作战。
“是圣殿骑士!”王大海确认了来敌的身份,领头的十几名骑兵披在身上的红十字白袍,十分的显眼。而跟在后面的骑手,则没有圣殿骑士的标志。“应该是骑士的扈从。”
三百多名耶稣撒冷骑兵,都高高举着长长的木枪,枪尖上的小旗被迎面而来的烈风刮得贴住了枪身。百骑奔驰,烟尘滚滚而起。大地在震颤,在腾起的尘土中,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冲杀。
“打不打?”熊伯达问着唐辉。
唐辉是小队的领导,战斗与否都取决于他。他看看左右,每一个同学的眼神中,都是跃跃欲试的神色。不过才三十人的小队,正面抗衡十倍敌军是没有可能的。
“先退回去,将他们的队列拖长,在路上一口口吃掉好了。”唐辉决定道,“我们是一人三马,足够将他们拖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