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之位的机会。
不过如今洪武皇帝需要的并不是身为营造大工的皇孙,而是一个能延续宋室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继任天子。如果赵师极登基,工程院肯定兴高采烈,但真正要叹气的就是天下百姓了。
吴陆被赵师弘点醒,脑子飞快得转了起来。从官家的身体上看,说不定还能坐上十年皇帝。到那时,太子赵伯铭就算还健在,也已经近五十了,而赵师弘这个嫡长孙却是正当年。从第三代入手,只要让赵瑜考虑到这一点,赵师弘他不是没有机会。
“别想太多了!做得越多。错得就越多,现在只要等着就行!”提醒了吴陆一句,赵师弘又摇头叹了口气。他知道吴陆的想法。虽是吴陆是东瀛土人出身,但自幼在赵伯安的身边长大,对赵师弘父子忠心耿耿,总想着让他更上一层楼。
赵师弘又拿起方才被摆下来的模型:“你看看沈胜送过来这艘蒸汽轮船模型,做得多好?再有一年的时间,就能在天津港看到实物了!”
也许做皇帝的本事,赵师弘还不为人知。但他投资和用人的眼光,已经得到了验证。唐辉作为实用化蒸汽机的发明者之一,已经获得了机械大工的身份。而沈胜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只要今次他设计的蒸汽轮船能顺利下水航行,船舶学会的主席台上肯定会给他留下一个位子。
这几年来,唐辉和阎卓当初各自发明的蒸汽机已经跟原型大不一样,互相借鉴成功之处,经过了几次改进,都是可以作为船舶的动力源来使用。所以都得到了天子封爵的奖赏。而作为唐辉和沈胜的投资人,赵师弘在蒸汽机和蒸汽轮船的这两个发明中能占有七成的利益,通过权利交换,他已经成为了海事银行和两洋商业协会的股东之一。
就算日后无法成为大宋之主,不得不出海就藩。有着海事银行和东洋、西洋商业协会股东身份的赵师弘,能得到银行和商业协会更加优厚的支持。可以让他在开国的过程中,少废三十年的时间。
※※※
三月初,北京城中心的长安大街上,一支向东而行的队伍浩浩荡荡,这是藩王就藩时的仪仗。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千名胸甲骑兵,佩戴者马刀和短枪。每一名骑兵都很年轻,看起来大多还不到十八岁。他们是士官学校的学生,不过当充任仪仗队时,则有着天武军的番号。
位于京中的士官学校,三个年级总计六千学员。这些士官生,不但是日后是在大宋的百万雄师中作为支柱的低层指挥官,同时在学习之余也有着轮班护卫宫掖的任务。忠心而又狂热的年轻人,比起那些在军队里打滚了几十年的老兵油子,当然会更加忠于职守。同时在,也是笼络人心的一个妙招。
“六叔果然还是没有留手啊!”赵师弘站在街道边的人群中。低声轻叹着。今日要向东出城的,不是别人,正是在赵伯铭病重时,最为活跃的越王和黎王。
“也到了十九叔和二十一叔就藩的时候了。六叔做得也没人能说不是!”
与赵师弘并排站着的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与他长得有五六分相似,只是年纪小了几岁,看起来有些稚气。故太子赵伯安留下的子嗣有三人,中间的一个夭折,赵师弘唯一的一个一母同胞亲弟就是现在站在他身边的赵师齐,还在军学中学习的他,有着平陆郡王的爵位。在军学中,他的成绩不差,而作为皇孙宗室,他的政治眼光则更高一筹。
在赵师弘感叹他六叔下手之狠的时候,在他身边观礼的仕女们,却纷纷涌上前去,尖叫着,向着街中丢出手中的手巾丝帕。
就在天武军的士官生们之后,千名全身重甲的骑士紧随而来。这支重骑兵的队伍分为银甲、玄甲两队,各自骑在黑白两色骏马之上。长达丈许的长枪高高挑起,枪尖上垂下的丝带,在风中飘扬。整支队伍,队列俨然,身上的战甲威风凛凛,战马也是雄峻异常。他们护卫天子的御林军,让京中的仕女们尖叫欢呼的正是他们。
“这些绣花枕头!一群草包而已!”赵师齐是少年心性,对着御林骑士们这般招女孩子喜欢,忍不住有些嫉妒。
“但这一千草包背后,还有五千精锐在。跟戍卫皇城的士官生们人数也差不了多少!”赵师弘说道这里,突然带着恶意的一笑,“如果他们要作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攻到皇城中。”
御林军,由大宋数百诸侯派到京中的子嗣所组成,按照春秋的说法,他们都是公子、公孙。他们在京中的任务,一是求学,二是作为人质,象征臣服,第三便是结交京中的各方势力,为家国出力。早年,这些藩国纨绔子弟在京中到处乱窜,每日总要闹出点事情来,惹得赵瑜有些恼火。但藩国的继承人上京,是天子权威的体现,也不能赶他们走。所以模仿士官学校,成立了御林军,将他们一股脑的塞了进去,让公子公孙们在互相结交。
不过御林军并不是战斗队伍,而是仅仅属于仪仗性质。
就像在现在行进在御道上的这千名。分作玄甲和银甲两个指挥。银甲军,覆盖了全身的重甲都是镀了一层银,闪烁发亮。而玄甲军则是一身的黑甲,甲上的黑色据说是用黄金制成。他们所骑乘的战马,也都有着大食天马的血统,比起军中惯用的战马,整整高出一个头去。光鲜亮丽的装束,也便极受京城百姓的欢迎。不但是在士民们的口碑中,就连诗歌、戏剧和小说里,也频频出现御林骑士的身影。
这样的一支军队,战斗力并不算高。所有的野战军将士,都是对他们不屑一顾。绣花枕头是常用的评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则是比较文雅的说法。若是当面对骂,空心草包,驴粪蛋子之类的称呼也是经常戴在御林骑士的头上。
不过正如赵师弘所说,一千御林骑士的背后,却还有着高达五千人的扈从。这些扈从都是从藩国的军队中被挑选出来,跟随公子公孙们一起上京的精锐护卫。御林军的军营,位于皇城西北。五千扈从虽然不可能他们的主公一起去皇城值守,或是作为仪卫参见各项祭典仪式,但他们同样驻扎在御林军的军营中,紧紧的与皇城相邻。
只要他们有心,凭着有利的地势,赵师弘能帮他们想出一百种办法冲进皇城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弄上一百多斤的开山炸药,埋到皇城城墙底下,或是塞到从宫中延伸出来的下水道中。喝杯茶的功夫,就有了一扇攻进皇城的大门。
当然,赵师弘说是这么说,但他内心里并不认为在京中流寓的公子公孙们真的会冒着风险来造反。就算他们成功,又能得到什么好处?拥有王位继承权的世子,同样在国中能够得到封地的藩国宗室们,根本没有理由造反。
赵师弘现在考虑的是他的六叔。通过出手惩治越王和黎王,赵伯铭将有些动摇的储君之位,重新稳定了下来。但他的这番动作,不可能不影响到他在宗室们心中的形象。洪武皇帝的这位六皇子,很早以前就是因为与兄弟不睦,而被宗室们反对立为太子。虽然近年来多有改变,但现在越王、黎王之事一出,谁都知道,他仅仅是装模作样罢了,本质上还是那个高傲自负的赵六郎。
皇帝也是人,赵瑜也不可能不顾念亲情。虽然今次默认赵伯铭的动作,但也不可能不为他的其他儿孙着想。
‘一误自误啊……’赵师弘看着他的十九叔和二十一叔就藩的队伍缓缓离开京城,心中却是为他的六叔而感慨。
‘机会,说不定很快就要到了!’
第二十四章 西路(七)
大宋洪武四十一年五月十三。乙卯。
莽莽大漠,烈日烁金。
大马士革虽与沙漠有着不短的一段距离,通过千百年来不断修建的运河水道,还是个美丽的花园城市。但最近几天,从东方沙漠中刮来的热风,还是让萨拉丁。尤素夫。阿育布感受到了太阳的威力。
“萨拉丁……”
施尔科叫着自己的侄子。比起自己的几个儿子,施尔科更喜欢有着智慧和勇敢,同时以真理和正义为名的侄子。这个二十八岁的年青人,双眼如鹰隼一般锐利,但温和的笑容则让他广受同伴的爱戴,杰出的才能和个人的魅力,是阿育布家的骄傲。
萨拉丁听到屋中的声音,从炽烈的阳光下,走回凉爽的室内,“叔叔!?你叫我?”
施尔科微笑着,对侄子道:“不要太心急,站在太阳底下反而会热坏身子。该来的总归会来,不想来的,你站在屋外也不会来。”
萨拉丁叹了一口气,在一直都充满自信的他身上,这是很少发生的一件事:“东边的恶魔一步步的逼近。而穆斯林还在互相厮杀……”
“真主会指引我们方向,我们只要做到我们该做的就可以了!”
真主的子民如今形势十分危急,从东面刚刚被赶过来的突厥部族,与在当地盘踞了上百年的突厥人,或大战,或联合,将原本就已经很混乱的伊斯兰世界,搅得更加动荡不安。不过原本压制阿育布家头上,由突厥人建立起来的赞吉王朝,在混乱中失去了控制全国的实力,现任的苏丹努尔丁突然暴毙,继承人迟迟不决,让阿育布家趁机取得了大马士革的控制权。
不过施尔科和萨拉丁并不是只能看到眼前东西的庸人,相反地,他们更看重的是,尤其是圣地被毁灭,圣物被抢走,东方恶魔的脚步越来越近的现在,穆斯林们已经没有互相争吵的时间了。在施尔科和萨拉丁的邀请下,大马士革附近的城主和各个势力的首领相继到来,萨拉丁叔侄打算先将周围的小势力整合起来,再籍此去说服更远一点的塞尔柱和法蒂玛等王朝。
霍姆斯的使节来了,哈马城的使节来了,阿勒颇城的也来了。到了黄昏时,麦绥叶德城的疯狗也派人来了。
“是尼扎里耶派!”
“想不到尼扎里耶派也到了!他们是什叶派中最狂热的一派。穆斯林、基督徒、犹太人,没有他们不杀的目标。霍姆斯的城主、哈里发阿米尔,十字军的黎波里王雷蒙二世。耶路撒冷王康拉德,前两年还刺杀过努尔丁。没想到现在这群疯狗也撑不住了!”
“远在东方的伊玛目王国已经覆灭。尼扎里耶派在波斯的鹰巢也被恶魔所占据,如今就他们就只剩下叙利亚的麦绥叶德了。东方的恶魔不是他们能够刺杀的目标,收到叔叔你的邀请,也只能来大马士革一趟了。”
尼扎里耶派,在欧洲人那里被称为阿萨辛派。这个什叶派支系教派的创立者为哈桑,或叫做霍山,另外,他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称呼——‘山中老人’。从属于尼扎里耶派的教徒都是狂热的信徒,被大麻和罂粟所控制,以刺杀为武器,以此来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势力的稳固。
他们在波斯建立了伊玛目王国,被宋人称为木剌夷国,同时在六十年前,山中老人还派出了不少信徒组成的军队,前进到叙利亚这个抵抗十字军的第一线。在整个伊斯兰的势力范围中,尼扎里耶派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一个教派。
不过由尼扎里耶派建立的伊玛目王国,在几年前与中国派来的远征军的交战中,却是遭到了字面意义上的全军覆没。在遭遇到比一开始时的武装游行一般的行军,稍显强硬的抵抗之后,当时率军远征葱岭的主将宁易便下达了格杀令。在武装到牙齿的大宋军队的刀枪面前。会动的是反抗者,不会动的则是训练有素的反抗者,一概杀之无赦。
强悍而无所畏惧,让阿拔斯王朝的历代哈里发们听到名字就心惊胆战的死士们,甚至没能展现他们精妙绝伦的刺杀之术,就被宁易率领的远征军,杀了个一干二净。最终,尼扎里耶派不得不逃出了他们占据了七十多年的阿拉木特城堡,也即著名的鹰巢山城,连同附近一连串的山城和城堡,全数送给了宋人。
与东方恶魔结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恨,尼扎里耶派在叙利亚的谢赫拉希德丁。息南,一听萨拉丁叔侄两人要商议对付死敌的消息,便立刻派来了他的副手,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家伙。
“以真主的名义!虔诚的穆斯林要一起站到新月旗下,夺回我们的圣物和失土!”
一进门,老家伙就举起攥紧拳头的双手,高声呼喊起来。虽然老家伙喊出的口号,是萨拉丁叔侄两人今日邀请众人的目的所在,但狂热的语调让萨拉丁不禁怀疑起拉希德丁的副手是否在来之前,曾抽过大麻烟。不过一提起被夺走的圣物,房中的每一个穆斯林都跟着老家伙一起喊了起来,萨拉丁也不得不随着大流。
在尼扎里耶派的使节鼓动下,屋中的每一个人都兴奋的高呼着真主之名,恨不得立刻就拔出弯刀,给东方恶魔们送去死亡。不过萨拉丁叔侄两人的眼神依然很冷静。
每一个从东方过来的穆斯林,都有去红海边痛哭圣地的残迹。萨拉丁也不例外,但他不会冲动,他知道。要想与恶魔为敌,就必须拥有更多的盟友和军队。因为萨拉丁很清楚,能在一夜之间,毁掉了巴格达的军队究竟有多恐怖。他没有亲眼见到巴格达的毁灭,也没有亲眼看到圣地被劫掠,但他在两年前,却是亲眼见证了一座城市的陷落。
如山峦一般的战舰,如同热刀切割黄油,将法蒂玛王朝引以为傲的三层桨帆战船拦腰撞成两段,在落水的桨手们的呼救声中,又用如雷霆一般的火焰,将城市中的所有反抗抹去。一个白天的时间,三条战船以及区区六百敌军,就将一座繁荣的城市占领并毁灭。而在事后,从亚丁港传来的消息,萨拉丁方才得知。毁掉西奈半岛边的这座城市的,并不是东方恶魔的军队,而仅仅是一家商队的护卫。
西洋商业协会——萨拉丁从那名名叫阿布纳的多嘴而贪婪的犹太商人的嘴里得知了这家商业协会的名字。又用仇恨,牢牢的刻在了自己的心底。
“东方的恶魔是个很可怕的敌人,我们需要更多的盟友,更多的军队。赞吉王国已经崩溃,我们先要将王国内的突厥人说服!”萨拉丁在众人们面前说着自己的意见。
赞吉王朝的第一任苏丹赞吉一世,原本是萨拉丁家的家仆。可现在,赞吉王朝如今的苏丹努尔丁已经是萨拉丁家的主君。而整个赞吉王朝,更推广一点说,所有由突厥人建立起来的王国,他们开国国主原来的身份都是阿拉伯人的奴隶军团的将领。不过现在奴隶翻身做主人,将阿拔斯的哈里发变成了汉献帝。
从叙利亚,一直到波斯,曾经属于阿拉伯帝国第一王朝的地区,现在都有突厥人的身影,到处都是他们的王国。尤其是最近的二十年,在东方被宋人狠揍了一通后。原本居住在里海沿岸的几乎所有的突厥人,连同波斯人一起,都拼死逃到了西方。就像几个世纪以前,毁灭了罗马帝国的匈奴入侵,让欧洲的原住民掀起向西迁徙的狂潮。
在越来越拥挤的地盘上,属于阿拉伯人的空间越来越小,属于库尔德人的位置也越来越少,同样信奉真主的各个民族,现在用刀枪交谈。这一点,让萨拉丁叔侄两人看得很痛苦。
“什叶派和逊尼派要联合起来。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还有库尔德人,也都要携起手来。为了对抗真主的敌人,为了夺回我们的圣物,我们必须联合起来!”
“我们要去说服埃及的阿迪德,要去说服突厥人,如果有必要,还要去说服耶稣撒冷的基督徒。”
“那些眼睛只能看到鼻尖的基督徒!你难道忘了他们二十年前在叙利亚犯下的罪行?!”哈马城的使节惊叫道。
“只要他们手上的枪能刺到东方的魔鬼就行!”萨拉丁的声音沉稳如一,“如果要我在基督徒和魔鬼中做一个选择,我宁可选择基督徒。至少,我们可以与他们交谈,而恶魔不行。”
※※※
沧海茫茫。蔚蓝色的大海,无穷无尽,让人不禁感到自己的渺小。在港口中,如山峦一般雄伟的巨舰,在也无垠的海上不过是一片落叶,随浪起伏。行船在海上,日复一日,都是永无止尽的波涛,没有任何地标可以表识方位,除了天上的日月星辰,水手们没有其他可以依靠。
“还有多久才能到红海港!”
就算站在船帆的阴影下,何帆南也不得不眯着眼睛。强烈的阳光从海面上反射回来,让他的双眼又红又肿,泪流不止。
“只要风向对的话,三天内就能到!”
船长路明放下了手上的六分仪。便向船帆下移动。正午的阳光直晒头顶,连木质的甲板都热得难以站人。
“三天?还要风向对?”何帆南嘴里有些发苦,“若有着蒸汽机,根本就不用担心风向的问题!”
“校尉你是说那艘还没出渤海,就给风吹得触礁的蒸汽轮船。”路明哈哈大笑起来,“反正都是要触礁,当然不需要看风向了……”
何帆南摇了摇头,路明这些年一直都在大南洋(印度洋)航行,走着红海港到锡兰宝石港的航线,消息并不是很灵通,“半年前,新型的蒸汽轮船已经从汉城直航天津了!不是东洋商业协会的烂货,是我们西洋商业协会的船!”
西洋商业协会在葱岭和天竺以西,是海上武力最强的一个势力。控制了红海的出入口,占据了亚丁港,并理所当然的将其改名作红海港。而在东面,也是将大食湾的封锁。以天竺半岛的最南端为界,还实际控制了五六个优良的港口。整个大南洋地区,无所不在的西洋商业协会,都是有着无数利益存在。
西洋商业协会和东洋商业协会,在大宋有着很特殊的地位。两个商业协会不仅仅是经营着商船队和捕奴队,甚至被赋予开战权和统治权。有着战舰,有着军队,其中士兵和军官们还有着军衔,甚至都在枢密院的军籍簿挂了号。就像何帆南和路明,他们两人即是西洋商业协会的雇佣兵,同时也是在战时会被征用的预备役军官。
路明拿出海图,将方才测算出来的经纬度在海图上标上记号。从位置上看,的确离红海港不远了。
在大宋国内流传的天下舆图上,有本土的路、省,有外藩的国号,但没有被视为蛮夷之地的详细区划。只有粗略的地区划分。向南越过吐蕃高原,那是天竺地区,向西出了葱岭,直到大食半岛,是大食地区。再向西,是远西、泰西。只有在真正详细的军用地图上,才有详细的城市和海港标志。就算毁掉了圣地,彻底的被穆斯林们视为死敌后,大宋依然能源源不断的收到远西、泰西的地理情报。没有祖国,只认钱财的犹太人,是最好交往的对象。
何帆南低头看着海图,张开手丈量了一下与红海港的距离,笑道:“到了红海,一定要好好见识一下红色的海水。博物学会在南京分会的会首,还要我给他带回一壶红海海水。看看到底是为什么海水会变红。”
“没用的,”路明摇着头,“红海看上去是红色,但将海水舀起来却是很清澈。俺在红海来回了多少次,也没看出个究竟来!”
“到地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算你弄不清,我也弄不清,但博物学会里,可是有着几千名学者呢!能给几万几十万种动物、植物定目录,能勘探出国中每一处矿产。他们都弄不清的事,天下就没人能弄清楚了。皇宋百科全书,第一个编辑成书的就是博物部。”说起皇宋百科全书,何帆南突然来了劲,“去年,皇宋百科全书成书,主持编纂的太子赏无可赏,官家便升了太子的嫡子做宁王。我跟你说,在皇宋百科全书中,最受官家喜欢的就是博物部……”
只知道风向、海流的路明对博物一窍不通,只能听着何帆南在那里扯。等到何帆南终于收住话头,路明终于可以插言,“到了红海港之后,还要跟绿衣大食打交道。现如今,黑衣大食几乎被毁灭,最大的势力就是绿衣大食。不论入红海,还是去昆仑洲,都少不得要提防绿衣大食的威胁。”
“绿衣大食?就是埃及的那个?”
虽然穆斯林开创的王国很多,但除了埃及法蒂玛王朝和西班牙倭马亚王朝的两个王朝以外,大都承认一个共主,就是有着最后也是最伟大的先知血脉的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就如春秋时代的中国,天下只有一个王,但诸侯却有无数。在百年前,突厥人入侵之前,阿拔斯的哈里发是伊斯兰教教皇和阿拉伯帝国君主的合体。不过如今,巴格达毁灭,阿拔斯的哈里发连最后一片领地都失去,只剩下名义上的宗教权。不像法蒂玛王朝和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还有着政权可以控制。
不过对宋人来说,那些拗口的名词只会让他们咬到舌头。同时,高傲的宋人也不认为他们需要分辨这么多。又不是博物会学的学者,有必要去了解黄山的猴子和峨眉山的猴子到底有什么区别?直接按照各个穆斯林王朝的旗帜用色习惯,分为白衣大食,绿衣大食和黑衣大食。
占据了西班牙的倭马亚王朝,是最早于中国接触的伊斯兰王朝,曾经建立了横跨泰西、远西和昆仑州的庞大帝国,被称为白衣大食。不过如今早已衰落,只剩下一点残余被赶到的泰西地区苟延残喘,除了职方司中的少数情报官员以外,宋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而黑衣大食,给中国的印象就深多了。大唐失去葱岭以西的土地,就是被黑衣大食所击败。而阿拉伯帝国的黄金五百年,也是在黑衣大食的统治下。现在,大宋的几次西征,虽然实际上打的是仅仅以黑衣大食为共主的突厥人的王国,但用的名义,仍是攻打黑衣大食。
至于绿衣大食,与中国打得交道并不多。占据了昆仑洲东北部。除了路明这等长走红海的老船长,像何帆南这样能知道埃及和绿衣大食关系的,确很少见。
路明点了点头,“绿衣大食如今就只剩埃及的土地。而且他们现在在于基督徒打仗,已经有上百年了。”
“我对无谓的战争没有兴趣。”何帆南并不像其他大宋将校,听到战争就一脸兴奋,“就让天主和真主的羊羔们自己去杀好了。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上古神话,而厮杀百年,不知该说他们是虔诚呢,还是愚蠢!”
“我要去昆仑州。不用大食商人在中间过一手,我们自己去捉昆仑奴!”
第二十五章 帝国(上)
大宋洪武四十二年十一月初一。乙丑。
天津。
提着精工打造的大号犀牛皮箱,路明跨上了蒸汽火车。由于路明选的是夜班车,车内乘客数量并不多。他选得这节车厢内的甚至就只有不到一半。车厢中安放的长条座椅正好可以让路明舒舒服服的躺下来睡上一觉。天津至北京的这条线路不过三百余里,明日凌晨应该就能抵达目的地。一觉醒来,一大早,就可以准时的到总社去报到。
在空荡荡的车厢中,路明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将自己的行李箱丢上头顶的置物架,坐了下来,展开在车站中买的几分报纸,就着头顶的油灯灯光,一张一张的翻看。每一份报纸上,连篇累牍的都是科学院葛梁涛大学士、地理学会的金徽成员,在赤道以南的海洋中发现了一座大洲、并绘制完成南天星图后,于归途中病逝的消息。
从葛梁涛大学士少年时的同学和邻居,到他的学生、同事,再到地理学会中的成员,直至葛大学士的家属,各家报纸从各个角度,以最热情和诚挚的文字,对葛梁涛的生平进行了详细报道。并进行最为沉痛的悼念。而与葛梁涛大学士相对的,路明只有在皇宋新闻最后一面的中缝中,才能看到用着最小的八号字,才区区四行的何帆南校尉的讣闻。
‘果然!被食人生番吃进肚子里终究是比不上光荣病逝啊!’路明摇了摇头,为不幸的何帆南校尉叹了一声,‘希望地理学会的会刊上,不至于太过厚此薄彼。’
尖利的汽笛声突兀的响起,将路明吓了一跳。虽然今天在天津港中,已经听到了几次这样的汽笛声,但路明还是没有习惯这种刺耳的让人心中发毛的声音。听见汽笛声,车站月台边送行的人们都一下退到了后面。轰轰的车辆启动声从车厢下传了上来,从钢铁的车轮中,冒出了一股股炽热的蒸汽,一下模糊了车窗外的画面。
火车的速度由缓而快,很快离开了天津站,透过双层的玻璃车窗,看到黑夜笼罩下的站外,是一片如星辰倒映的万家灯火,这是繁荣富庶的天津城的夜色。
铁路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走夜路。在铁轨上行驶,一般来说,是不用担心前面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陷坑或是障碍。在法理上,铁路是属于军用驰道,与御道一样,都是禁止闲人上路行走。如果有路人被来往的车辆撞死,那是活该,根本不会有任何赔偿。而家属敢于纠缠不清的,那就是举家流放海外。从京津铁路开始运行的这二十多年。只有一开始,有许多沿途的住家,在失去了亲人之后又被流放海外。不过最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消息传出了。
有些寒冷的夜风从身后吹来,路明有些不快的回过头,通向后一节车厢的通道门被打开,寒风正是从那里吹进来,驱散了车厢中的暖意。经过二十多、近三十年的发展,一开始都是互相间隔的各节车厢,如今也被联通了起来。从车尾就能一直走到车头,让一名检票员可以负责整辆车内的工作。
不过从车厢通道走出来的并不是检票员,而是一个年岁跟路明相当,穿着蓝色粗布袍服的中年人。从他身上的工作服,以及他的胸口别着的那枚铜质的齿轮徽章,他的身份应该是一名机械匠师。匠师进车厢后,回身先关上了通道门,阻断了寒风的侵袭。
路明很满意的转回身。比起在海外西洋商业协会的疯狂和凶残,中土的道德水平果然要高上不少。
匠师从车厢中大步走过,像是要到车头去。但当他经过路明身边后,刚向前走了两步,却突然转过身来。“路明?!”他的声音中透着浓浓的难以置信和惊讶。
路明闻声抬起头,只见两步跨过来的匠师的相貌有些眼熟,但就是不知在何时见过。
“路明!是路家的七郎罢?!是我,是我啊……”那名匠师一下站在了路明的对面,弯下腰,指着自己的鼻子,“苏洪,苏家的老二!”
路明的神色从茫然渐渐转成了惊喜,“苏洪……苏二哥!”他一下跳了起来,一把抓住匠师的肩膀,惊喜的叫道,“是苏二哥!?”
“对!对!没错!正是俺!”苏洪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幼时的玩伴,少年别离,十几年后竟道左相逢,这样的奇遇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碰上一回。
“多少年啦……想不到还能再遇上。”苏洪拉着路明坐下来。上下打量着,连声问,“现在过得如何?十几年前听说你从军出海后,就再也没消息了……怎么,如今是在干海上营生?”
“是啊!”路明点了点头,他跟昆仑奴差不多黝黑的肤色,和一身的海上男儿的气息,根本瞒不住人。“现在在西洋商业协会中讨口饭吃,十几年了,就算退役进了商业协会,也始终都在海上飘着。近几年一直走南大洋的航线,家小都安在了锡兰的宝石港。不过最近终于被调到京中的总社了,估计要在京中住上几年。一家老小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