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爷传奇-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兄弟,李庭芝不是弃城不顾,部分军队突围恐怕是为了响应福州行朝相招。”
“啊?他如何过江,这么点兵马如何穿行江浙?焦山水战之后,宋军在长江一线哪里还有战船舰队?唉,福州行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李庭芝手握重兵怎么能盲动?铤而走险,很可能招致全军覆没。大哥,现在李庭芝在泰州干什么?”
“加固城防据守。”
“从泰州东走南通州有无安全通道?”
“恐怕没有。四月时元将博鲁欢以重兵围困泰州新城,上个月攻破城池。元军留下大部队驻守之以威逼泰州,守将是个万户,叫乌马儿。”
“这个钉子应当拔掉。大哥,加强对泰州新城的侦察,等范将军回来后制定突袭攻占泰州新城的计划。”
范广奉命到淮安、宝应、高邮等地联络宋军去了。五天后他回来时带来了一个极大的坏消息,扬州守将朱焕在李庭芝突围后十天投降了,现在元军正发兵攻打泰州城。同时,杨无过也得到相同的报告。
范广报告说淮安、宝应和高邮的宋军对我军攻占涟州表示欢迎,而且允许我军借道南下支援扬州,但是无意准许我军进入淮安、宝应、高邮等城池。在扬州守军投降、元军发兵包围泰州城池之后,各地宋军的态度有所改变,表示愿意积极与我军合作,但要求我军进城部队接受他们的指挥。
贾迩冶、杨无过和范广在直属营的保护下用三天时间拜访了淮安、宝应和高邮三地,达成了一个看上去十分吃亏的协议,我军以涟州重地换取兴化、盐城两座偏僻小城。
调防行动都在夜间秘密分批进行,使用了较长的时间。五天后换防完毕,盐城只有曹满带着一个步兵连的兵力,主力集中在兴化,船队驶进新洋港口。这时杨无过得到报告,泰州城陷落,泰州裨将孙良臣串通李庭芝帐下小卒刘发、郑俊发起兵变,抓了李庭芝和姜才,打开北门放进元兵。李庭芝投水自尽未死,姜才因背上害疮卧床而束手被擒。
兴化指挥部里贾迩冶有些焦躁,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就近支援李庭芝,没想到他帅小部分军队东走泰州,仅十日扬州就落入敌手。更没想到失去扬州主力部队刚十天,部分泰州守军叛变,引狼入室,李庭芝和姜才双双被擒,泰州又丟了。贾迩冶痛苦地思考着解救李庭芝和姜才的办法。
杨无过见贾迩冶似乎失魂落魄,便说道,“宝兄弟,甘钗报告元军有将李庭芝和姜才押赴扬州问斩的企图。”
“大哥,为什么要到扬州斩首,在哪里杀了还不一样?”
“不一样。李庭芝坚守扬州一年多,且积极出战。如在扬州杀之,可以扬元军军威,打击宋军抗敌的信心。”
“噢,大哥,如果元军押赴李庭芝至扬州,冷冰甘钗他们能否紧紧盯住?”
“这没问题。”
贾迩冶思忖片刻,对项飞说道,“项飞,泰州新城还有多少元军?”
“公子,侦察部队报告,泰州新城主力九千余人进入老城,新城守军应当不足一千。”
“进入泰州城的元军总共有多少?”
“三万以上,具体不详。进城的人有许多是宋军在扬州的家眷,元军驱之泰州城下劝降守军,瓦解军心。”
“各位,我有个初步方案解救李庭芝和姜才。我们一起合计一下。”
第二天夜里,闵烟团和范广团突然攻入泰州新城西门,一个时辰后又出城向西驶去,从这里到泰州老城只有四十里路。他们在城里没有留下一个元兵活口,连文官也没留其性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用分兵看守俘虏。主力西去后泰州新城只有萧德海带领的一个连以及小雨和刘敏的两个情报班在继续清剿残敌和缴获敌产。
无忌团和水军陆战团位于泰州城东两里,他们的任务是阻击泰州老城向新城的援兵,但是直到茗烟团和范广团赶到,阻击部队只是在胸墙后静静的等待。部队开始生火做饭,火光惊动了泰州敌兵。吃过饭后部队休息,一直到东方泛出曙光。
贾迩冶对身边的几位团参谋长下达命令,“按计划执行。”
部队展开向城池逼近,在城下二百米垒砌了胸墙,茗烟团和无忌团在两翼人不离马鞍,范广团和水军陆战团居中立于胸墙后,炮兵在其后做好了发射准备。部队向城下逼近时城墙上发射了一轮回回炮,既有石块,也有火药包。但其有限的射程使其毫无作用。
突然,城门开了,大批元兵从城门涌出。最先出城的二千刀盾手在阵前五十米竖起一道盾墙,二千弓弩手在其后拉弓张弩警戒,随后又涌出二千骑兵向两翼展开,接着从城里推出二十余架回回炮,在城下排成一行。就在元军准备发射回回炮时,迫击炮发射了。第一轮大型迫击炮射向回回炮阵地,彻底摧毁了元军的回回炮,同时四个团的一百六十门小型迫击炮射向元军步骑阵地。三分钟后小炮停止射击,大炮火力射向城墙,无忌团向城门逼近。
大炮向城里延伸射击,进行遮断射击,无忌团攻入城门,闵烟团、范广团、陆战团以及小炮部队相继跟进,大炮仍然向城里延伸射击,只是射击密度大大降低。贾迩冶和几位团参谋长以及部分小参谋们进入城里时无忌团和陆战团已经构筑了一个半径一百米的半圆阵地,闵烟团和范广团徒步登上城墙,并在城墙上向两侧发展,各团的小炮连跟着步兵运动,大炮连在城楼两侧支起了迫击炮。贾迩冶和参谋人员及各团勤务班人员进城后关上了城门。
残破的城楼上架起了高倍望远镜,西门子对贾迩冶说道,“都督,敌军十分混乱,我军可以趁势突击。”
孙谋也说道,“是啊,公子,可以改变一下计划,全军分成几股向里穿插,分割敌军。”
贾迩冶说道,“暂时别急。穿插突击取胜的可能性很大,但别忘了了元军数倍于我军。如果搅在一起混战,我军伤亡必定很大。我们本钱小,大伤亡是承受不起的。即使胜了,也无力再战。还是按计划执行,先在城墙上稳妥展开,只要能展开兵力即可。”
不久,小参谋们报告,大队元军在城中心集结,黑压压的人群,不计其数。同时城北和城南各有两千骑兵出城,向我后方迂回。贾迩冶对孙谋和西门子说道,“传令,立即炮击城中集结之敌群。”
城墙上的大型迫击炮纷纷射击,随着远处传来密集的爆炸声,城楼上小参谋们的欢呼声盖过了炮弹的爆炸声。几分钟后大炮停止射击,两侧的城墙上的闵烟团和范广团开始用小型迫击炮对城外迂回过来的骑兵进行拦截射击杀伤。两路元军骑兵遭到大量杀伤后调转马头逃跑了。
一名小参谋大声报告,“都督,城西有一队骑兵出城逃跑。”
贾迩冶精神一振,“有多少人?”
“大约五百人,还有几辆马车。”
“西门,孙谋,命令大炮不间断射击封锁各城门和打击发现的敌群,各团全面向城里推进,用火力开路,不要吝啬弹药,项飞很快就会送弹药过来的。你们下部队打去吧。”
无忌团和陆战团率先向城里突击,闵烟团和范广团各有一个营在城墙上推进,其他部队纷纷下墙向城里进攻。
一名小参谋过来请求贾迩冶,“都督,让我们也去打吧。”
贾迩冶笑道,“不行,你们注意观察,给炮兵指示目标,要注意别误炸了自己人。”
城里的激烈战斗持续了大约一个时辰,大量元军冒着炮火出城向西逃窜,无忌团和闵烟团的大部分出城追击敌军,其余部队在城里继续搜剿残敌。中午过后战斗完全结束,追击的部队返回城里。杨无过、冷冰甘钗夫妇、寒霜洪玉夫妇和吕铁头的部队进入泰州城,他们在攻城战斗打响时埋伏在泰州至江都的半道上,伏击了押送李庭芝和姜才的五百元军,成功地营救了两人和他们的家眷。吕铁头的部队损失惨重。
这次战斗使贾迩冶增强了对自己的部队的信心,只要弹药充足,尤其是炮弹充足,数倍于己的强敌也是可以战胜的。
贾迩冶下令严密保护李庭芝、姜才和他们的家眷,他衷心感谢元军驱赶宋军家眷劝降宋军的卑鄙行径,否则那些在扬州的宋军家眷是无法保全的。贾迩冶当时并不知道,这些宋军家眷,包括李庭芝和姜才的家眷已经遭受无可挽回的伤害,尤其是女性家眷几乎全部遭受了元军的蹂躏,很多女人羞愤自尽。
两天后无忌团、范广团和陆战团于拂晓突袭江都,他们全歼了逃往江都的五千余元军,没有留下一个活口。贾迩冶知道了元军对宋军家眷的无耻暴行。
战争中女性往往受到比死还更大的伤害,这就是陷入绝境或冒险突围时将士们狠下心来亲手杀死妻女的原因。造山见到现在网文中有据此大肆攻击古代起义军队者,还有学者根据崇帧皇帝上吊前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的行为断定崇帧有精神病。到底是天真幼稚还是心怀叵测?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五章 拯救庭芝(五)
5—5
三万元军尽数被消灭,震动了元廷,振奋了苏北军民。
“你就是贾都督?”这是贾迩冶看望李庭芝和姜才时李庭芝说的第一句话。
“正是在下。丞相、将军大人,身体好些了吗。”
李庭芝爽朗大笑,“我现在能吃能睡,心宽体健,姜都统背疮尚未痊愈。庭芝听闻先皇视贾都督为友,共谋蒸蒸日上之事业。不料先皇突然驾崩,贾都督不知去向。庭芝危难之际,贾都督自天而降,拯救庭芝于必死之时,庭芝在此谢过。贾都督英雄少年,手握精兵强将,救民于水火,大宋有贾都督是大宋之福也。”
姜才赞道,“贾都督麾下军队动若行云流水,战若疾风暴雨,所向披靡,无可挡者。令人羡慕啊。”姜才亲眼目睹杨无过等人和吕铁头的部队五百多人转瞬间干净俐落地消灭了五百元军骑兵,至今震撼之情未消,对拥有这样的军队无限向往。而直属营令人心疼的损失在姜才看来微不足道。
贾迩冶笑道,“二位大人过誉了,贾某力薄,不能阻敌南下江南,心有愧疚。以区区数千之众,潜入胶东,战而据之,以图牵制元军兵力,缓解江南宋军压力,可惜成效甚微。二位大人率军在江北抗战一年有余,孤军奋战,英勇不屈,贾某深感敬佩,故举兵南下,欲与江北军民共同抗战,在此图谋发展壮大,将来打过江去,复我大宋锦绣江南。”
“庭芝听闻胶东有支军队用我宋军旗号,以为是义军自称而已,原来是先皇故友所为,甚幸哉。听闻三四月间元军进攻胶东,反被歼灭二万余军队,一定是贾都督的手笔了。不知贾都督有多少兵力。”
“仅一万三千五百,南下兵力八千五百。”
姜才大为吃惊,“啊,胶东守军仅有五千。贾都督以不足九千之兵力连克泰州新城、泰州和江都,歼敌三万精锐,真英雄也。姜才愿闻详细的战斗过程,请贾都督不吝赐教。”
贾迩冶笑道,“赐教不敢。贾某只是乘泰州新城兵力空虚,突袭而占之。然后连夜夺占泰州城东,攻敌不备,乘其乱而胜之。夺占江都也是夜里偷袭,乘胜扩大战果之举。二位大人一年多来帅大军与元军反复鏖战,那才是惊心动魄的英雄之举啊。”贾迩冶对年近花甲的李庭芝的敬意出自真心。
李庭芝叹道,“如果我大宋军队都能如此善战,怎会落到山河破碎这般地步。”他看看贾迩冶身边的杨无过和吕铁头,“庭芝蒙贾都督相救于屠刀之下,还在此修养三日,照顾无微不至,但庭芝乃朝廷大臣,身负重任,怎能长久闲居。”
贾迩冶说道,“贾某看望二位大人,知丞相大人身体康复,请大人重掌淮东军政,率领军民共同抗战。”
李庭芝犹豫片刻,然后问道,“贾都督愿否听命于朝廷?”
贾迩冶对这个问题早有心理准备,“政事方面服从大人之令,军事方面与大人麾下相互配合共同抗敌,打击敌人,保境安民。”
李庭芝思忖片刻点头表示同意,“政令统一,军队目标一致即可。庭芝受福州行朝相招,欲举兵南下勤王,不知贾大人是否愿意与庭芝同行?”
贾迩冶假装思忖一会,“丞相大人,福州行朝有陈宜中、陆秀夫、文天祥三位丞相,还有张世杰、苏刘义、刘师勇几位大将,目前江西、湖南元军攻击矛头指向两广、贵州,福建并非首当其冲,至少暂时应当无虞。再说大人哪有足够的兵力穿行于江浙抵达福州?江浙一带元军主力应当有二十余万之众,还有大量投降的原来朝廷军队。江北我军已经在扬州失去主力,目前我军总共两万,即使全军南下也难以通过江浙而达福州,如此率军南下不仅不能支援福州,淮东也将丢失。”
李庭芝认真思考良久,然后问道,“以贾都督之见,淮东我军应当如何应敌,又当如何支援福州行朝?”
“丞相大人,保住淮东,我军可以在此发展壮大,然后击败江北元军,收复扬州,联络真、滁二州,集于丞相麾下,威逼江南元军,使之不敢大肆南下福建对朝廷不利,这样既壮大我军,又支援了福州行朝,待我军势厚,再谋直接派兵支援福州。”
李庭芝叹道,“如此策略不可不谓稳妥,但不知何时才能达到这些目的,怎知福州行朝没有旦夕之危?”
“丞相大人,目前敌强我弱,我军应当以发展壮大为首要策略,孤注一掷不仅不能速胜,只能适得其反导致速败。离开淮东,军队不能生存,拼掉军队,淮东不可避免地尽落敌手,再也不能重整旗鼓,继续抗战。”
李庭芝显得有些失望,思考良久,然后说道,“贾都督所言不无道理,保住淮东固然重要,在此发展壮大也是正确策略。但是这里距福州行朝路途遥远,对朝廷决策一无所知,真不知道将来形式走向如何。庭芝身为左丞相,不能参与朝廷决策,救社稷江山于岌岌可危之时。现在形式尴尬,速胜不能,无法直接增援福州行朝,不知何时才有足够的兵力打过江去。贾都督,近期能否与阿术决战,收复扬州?”
“丞相大人,扬州丢失的宋军有多少?阿术原有多少军队?”
姜才答道,“扬州宋军还有三万,阿术原有七万多兵力,其麾下有都元帅、蒙军和汉军万户、都督七八个。现在阿术总兵力应当还是七万有余,另外淮西元军及原来淮西夏贵的兵力随时可以增援阿术,江南元军也有可能增援阿术。”
贾迩冶叹道,“我军力薄,敌军势重,无法与之决战啊。我军对敌,切不可与之硬拼,过多消耗兵力。只能徐徐图之,寻找战机将敌军一口一口吃掉,达到消灭敌人,保存和壮大自己的目的,如此才能最终战胜敌人。想用一次决战取胜是不切实际的,那样只能招致彻底失败。作战不能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如果敌军大举进攻,必要是我军应当后撤,收缩兵力,寻机反攻。”
李庭芝有些失神,沉默好长时间,然后问道,“贾都督,泰州还有多少原来的宋军?”
“有近五千宋兵及文职官员被元军收缴兵器看管在军营里,被我军所救,现在仍然住在军营,等待丞相大人收编。”
李庭芝叹息,“庭芝不察,小人叛乱致使损兵三千啊。”
“丞相大人,泰州州衙仍然虚席以待,大人可据之作为淮东行院。三日后贾某将撤离泰州及新城。”
李庭芝很感意外,“贾都督驻军何处?”
贾迩冶答道,“我军分兵据守江都、兴化、盐城三座小县城。”
在回军营的路上吕铁头问道,“都督,我军为何让出泰州?”
“铁头,李庭芝身为朝廷左丞相、淮东制置使,有一定的号召力。给他一块地盘,他就必须有所作为,有利于江北稳固,有利于共同抗敌。”
“都督,李庭芝恢复实力后,会不会为了吞并我军而对我军不利。”
贾迩冶笑道,“铁头,不简单啊,能想到这个问题可以做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久在都督身边,耳濡目染,多想一些而已。再说,我对将泰州拱手相让有些不服呢。更担心李庭芝以怨报德。”
贾迩冶对杨无过说道,“大哥,在泰州要留些人手,以备不测。”
返回军营指挥部后贾迩冶下达如下命令,部队做好准备,三日后撤离泰州及新城,陆战团转移到盐城驻扎,闵烟团和直属营移师兴化,这几天孙谋带领部分参谋协助李庭芝收编泰州宋军。
第四天上午,部队撤离泰州,贾迩冶、杨无过和直属营断后。李庭芝和姜才将贾迩冶送至城门外,贾迩冶对二人拱手辞别,“贾某谢过二位大人相送之情。近日贾某将返回胶东,视察那里的秋收和收粮工作。这里江都、兴化和盐城驻军的粮草供给就有劳二位大人费心了。二位大人,贾某就此别过。”
李庭芝和姜才亦对贾迩冶拱手作别,李庭芝说道,“贾都督放心吧,只要庭芝还有食物,就不会断了军队粮草。”
姜才说道,“海州地界被元军控制,请贾都督路上小心防范。”
辞别后贾迩冶与断后部队向兴化行去,路上吕铁头问道,“都督不会真的返回胶东吧?”
贾迩冶笑道,“当然不会,我托以虚词,目的在于让李庭芝无法找我提出不能答应他的要求,比如要我们的人,或要我们的武器等等,实际上我希望他将淮东宋军的指挥权交给我军。这位李大人如果以丞相的身份要我们的人和武器,我还真没有办法拒绝,假托不在此地可以回避这种事情。”
吕铁头叹道,“都督,有时候虚言也是好计谋啊。”
“铁头,淮东不比胶东,敌军威胁比胶东还大,而且军分两家,形式复杂,我军必须小心行事,既要团结友军,也要独立自主。以前张世杰、孙虎臣帅舟师与元军决战,致使大败,失去长江水道的航运权。元军大举进攻江浙时兵分三路,其中一支就走的水路。元军伯颜率领的中路大军和阿剌罕率领的右路大军在途中都遭到宋军的激烈抵抗,唯董文柄率领的左路大军一路通行无阻,最早抵达临安附近。董文柄不敢先入临安取功,主动策应伯颜,夹击太湖以东的宋军,与伯颜会师后才进入临安。阿剌罕的军队是在朝廷投降后才进入浙江境内,还老羞成怒斩杀了阻击他的宋军将领。如果宋军水军还在,至少董文柄的水军一路不能自由航行,现在的局面有可能完全不同。现在李庭芝也想决战速胜,我们不能让他这样做而招致失败。但是我们还要与李庭芝团结抗敌,因此有些事情还是回避为妙。政治斗争往往比军事斗争更复杂啊。”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五章 拯救庭芝(六)
5—6
深秋时节,盐城陆战团兵营,贾迩冶在此深居简出。两个月来部队招募了少量士兵,以补充战损人员。李庭芝对贾迩冶的部队一视同仁,给于部队和当地宋军相同的粮草,靠供应的粮食只能是半饥半饱。贾迩冶的部队还船运了大量粮食和弹药,秘密储备在盐城、兴化和江都。无忌和范广得到指令,如果元军大举进攻江都,部队必须坚守不出。实际上两个月来一直没有战事,阿术似乎被打蒙了,他的部队现在据守在扬州、瓜洲和湾头堡三处,没有东进进攻举动,西面真州和滁州的宋军也得以喘息。
贾迩冶体会到了歼灭战的巨大效益。阿术损兵折将三万之后,以七万重兵和随时而至的强援,居然不敢有所作为。据侦察部队得知的情报分析,阿术被召回大都,但很快又回到前线。阿术没有受罚,反而因夺取扬州而使麾下将士受奖。忽必烈很有一套啊,年前阿术新列中书左丞,恩宠正盛呢。
在忽必烈看来,目无战机有罪,战之不利非罪也,谁没打过几场败仗啊。阿术虽然折兵三万,但在扬州受降宋军也是三万,功过相抵。何况阿术战功赫赫,有个大败绩正好驾驭呢。阿术比之平章政事阿里海牙还是比较乖的,那个钩鼻深目的家奴掳掠无度,所献者当值几何?大宋淮南东路人口一百五十万,精华尽在扬州,阿术取得扬州,平定淮东只是时间问题。江北宋军残余已成孤军,假以时日,定难逃覆灭。当务之急是剿灭宋之宗室残余,扑灭治下造反之徒。还有阿里麻里的那个窝阔台之孙,当初支持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最近又有妄动,那才是心头之患啊。
贾迩冶对南宫的人送来的情报发生了兴趣,最近元廷派出军队西征,南方前线的部队有的得到援兵加强,有的抽调兵力北上。和杨无过、项飞、曹瞒等人多次议论之后,大家得出结论,蒙古贵族内部有麻烦了,而且是不得不用战争手段解决的大麻烦。贾迩冶衷心希望蒙古贵族之间的战争打的越大越好,打的时间越长越好。
李庭芝到淮东各地视察了一遍,包括视察了江都、兴化和盐城的军营。李庭芝是个文武兼备的大臣,在练兵和带兵方面很有一套,但他还是被贾都督的军队折服了。部队强悍的作风使李庭芝感到震撼,帮助农民从事生产的做法得到他的衷心称赞。在盐城,贾迩冶暗中指示项飞送给李庭芝一百把令他垂涎已久的钢弩。将士们的手枪平时都是贴身隐藏的,其他火器在李庭芝视察部队时都藏了起来。李庭芝多次要求看看攻打泰州时使用的霹雳震天雷和骑兵使用的手铳,但是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这些东西。
李庭芝派人给贾迩冶送来了一封书信,贾迩冶在盐城收到这封书信。信的内容使杨无过、项飞和曹瞒警惕起来,李庭芝要求贾迩冶从胶东返回,到泰州议事。贾迩冶先让项飞派人给李庭芝回音,就说十日后贾迩冶将从胶东返回。
“大哥,你看李庭芝会是什么意思?”
“宝兄弟,要小心啊,说不定是鸿门宴。”
“但是李庭芝的部队没有调动的迹象呀。”
“兄弟,你怎么忘了,李庭芝前不久视察了各地驻军,可能会暗中部署军事行动。泰州有五千我们帮他营救的宋军啊。”
“这样吧,反正还有十天缓冲时间,先看看再说。项飞,命令闵烟团和无忌团做好准备,随时突击泰州。大哥,情报部队再调些人手到泰州潜伏,同时加强侦察泰州异常举动。”
几天后侦察情报表明,李庭芝没有什么异常部署,却有个奇怪的现象。李庭芝派人收集了三十几条渔船,集中在南通州的川腰港。
贾迩冶看到情报后恍然大悟,“啊,李庭芝疯了,他要用渔船远航福州啊。唉,干嘛一定要侍候小皇帝去,江北根据地一百多万老百姓不够他忙的吗?”
杨无过有些吃惊,“宝兄弟,你是说李庭芝要到福州勤王?”
“大哥,这不明摆着的吗?要不然他要那些破渔船干什么?”
“可是三十几条渔船带不走多少人呀,就去几个文官武将能起什么作用?”
“是啊,皇帝在他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一定要走,也不好强留,我希望他到南方开辟一块根据地,而不是围着小皇帝转。”
项飞有些不屑,“李庭芝到福州恐怕没有什么好结果,一年多来他的部队差不多给折腾光了,连他的命都是我军给救回来的。要不是为了照顾他,我军可以顺利接收淮东军政大权。”
“这应当不会有什么麻烦,损兵折将丢失地盘的又不是他一个。谁有理由说谁呀?现在兵少将寡,多一个比少一个强些才对,内斗应当会暂时搁置。大哥、项飞、曹瞒,如果李庭芝真的要走,我们得给他一些好处,我们一起合计合计。”
贾迩冶到泰州时只有杨无过和吕铁头带领的一个排兵力做护卫,虽然大家都反对这样做,但贾迩冶坚持如此,理由是李庭芝视察各地时只有五十名护卫。人家官大,护卫人数不能超过人家,最好少一些。吕铁头暗地里挑选了四十五名战士,都身藏双枪,每人携带子弹二百发。
李庭芝见到贾迩冶时开门见山,“贾都督,终于把你盼来了。我要走了,淮东就交给你了。”
贾迩冶心里有些惭愧,人家可是光明磊落啊,自己还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贾迩冶只能假装不解,“丞相大人要到哪里去?”
“庭芝思虑再三,还是放心不下皇上的处境,决定和姜都统赴福州行朝事君。”
“丞相大人将如何行走福州?”
“庭芝征集了三十余帆船,打算走水路去福州。”
“不知是多大的船只,丞相大人能带多少人马去福州?”
“是海边渔民打渔的船,共可载人一百五十余人。”
“那种船只怎能远航福州,那种船只能沿海航行。此去福州必将路过浙江海面,那里有众多岛屿,驻扎大量元军水兵,战船数千,丞相如何能闯过去?”
“庭芝身为朝廷大臣,绝不能弃皇上而不顾。既使刀山火海,庭芝也要闯一闯。”
“丞相大人,淮东百万父老乡亲在大人治下尚能暂避元军荼毒,大人怎能忍心弃之而去。周边敌人大军云集,迟早还有遍地战火,淮东还赖大人呕心沥血保全。大人,圣人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安危重于君啊。”
“贾都督,理虽如此,但幼君不能不扶助啊。都督爱民护民正是庭芝倚重都督之据。都督能将部属教导得与民同甘共苦,助贫弱之民生产劳动,可见都督爱民之心。都督自胶东远征江北,救民于倒悬,还将庭芝救出虎口,可见都督护民之情。都督洞察军机,深谋远虑,治军有方,拥有精兵强将,庭芝将淮东事务委托都督而无虑也。”
“丞相大人一定要走,贾某甚感遗憾。贾某有几条大船,可送于大人两条,可载一千五百余人远航外海。大人南走福州,一定要避开浙江沿海元军水军云集之地。不过,水手得还给贾某,他们的家小都在胶东,不可让他们漂流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
“啊,庭芝多谢了。都督体恤部属,故而能将士用命,上下一心啊。只是这些水手如何回得胶州抑或淮东?”
“噢,丞相大人不必挂心。到福州后只要让水手们自己去泉州即可,那里有贾某的一处产业。他们暂居泉州,以后再设法返回。另外,贾某有些话,望丞相大人记在心里。”
“都督请讲。”
“丞相大人,此去福州,前途难测。万一陷入困境,请大人不要离开沿海山区。只要大人召唤,贾某一定设法接大人再回淮东或去胶东。朝廷有难亦可如此,只要贾某还能立足自保,就一定能保大人和朝廷无虞。”
“啊,如此甚好。朝廷又多了一条退路。都督请在此暂住几日,庭芝将召集各地文武主官,向他们宣布以后淮东事务唯都督之命是从。”
“贾某从命。丞相大人,贾某将派人训练大人选派去福州的军队,将我军使用的钢弩给他们装备一些,另外还有一些装备。铁头,将你的望远镜送给丞相大人。”
“是,都督。”吕铁头将自己的望远镜递给李庭芝,教他如何使用。
李庭芝用了望远镜之后大惊小怪,“奇妙之物也,是军旅之利器啊。”
“丞相大人,贾某还将奉送大人一些黄白之物,免得到福州后手头窘迫。”
“啊,多谢都督了,庭芝惭愧无以回报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