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爷传奇-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待发状态,二十六把九毫米口径转轮手枪扳下击锤就可以射击,贾迩冶的士兵还准备好了手榴弹。一百名民兵弓手隐藏在第二道战壕里,他们还装备了缴获的骑兵战刀。贾迩冶认为民兵不会有使用战刀的机会,因为在阵地前三丈到五丈的范围内埋设了地雷。
在合巴儿率领骑兵穿过两道土墙时,埋伏在山脚灌木丛中的伏兵悄悄地爬了出来,四个班的战士在茗烟和开合两位排长的指挥下运动到第一道土墙前面,堵塞了合巴儿的退路。
合巴儿的战术很简单,两个骑兵百人队下马,用战刀和盾牌在十丈宽的正面攻击前进。亲卫队骑马用长弓射击胆敢跳出战壕的敌人,并且作为预备队,在双方短兵相接时给敌人最后一击。
两个百人队成密集队形开始徒步攻击前进,合巴儿的亲卫骑在马上张弓搭箭跟在后面。前锋达到敌阵十五丈时对方开始零星射击,有十几名士兵被击中,然后对方开始密集射击,不断有士兵被弩箭击倒。部队加快速度冲锋,十丈时对方扔出几十个不知名的东西。前锋就要到达土埂了,合巴儿命令亲卫队抽出战刀,准备搏杀。这时敌人阵地的前沿发生了一连串的剧烈爆炸,烟雾和腾起的尘土将前方笼罩起来。合巴尔受到极大的震撼,他看见一些人体和残碎的肢体在空中飞舞。这是手榴弹和地雷的爆炸威力。
爆炸声停息了,从烟雾和尘土中逃出三十几个士兵,而且多数都丢弃了战刀和盾牌。合巴儿和士兵们一样地胆战心惊,立刻掉头逃跑,亲卫队和逃出来的士兵跟着合巴儿逃跑。惊心动魄,前所未有,晕头转向,还能逃跑已经是精锐了。
在爆炸声停息时贾迩冶命令出击,他们穿过雷区时小心翼翼地跳跃前进,落脚处都是地雷爆炸过的地方。穿过雷区后才加快了速度。
合巴儿逃到两道土墙之间时勒住了战马,他看见第一道土墙的缺口被拒马堵实了,土墙上架着几十个弩,后面露出带着头盔的半个脑袋。转过身来,后面有二百多敌人正在迫近。合巴尔的人马聚集在他的周围,合巴尔明白唯一的希望就是四百步兵及时赶到,但他也明白徒步的步兵是不可能现在就到达这里的。
两面的敌人几乎同时在土墙后发动了攻击,仅仅一波密集的弓弩射击就使合巴儿剩下的士兵不足十人,而且都带伤。合巴儿自己也中了一箭,彻底绝望的合巴儿用战刀割断了自己脖子上的大动脉,临死前他看见剩下的士兵有的杀死了自己,有的被箭矢射杀。
战斗结束后虎威排按照埋雷图起出了没有被踏中的地雷,从后方赶来的农民和民兵迅速地打扫了战场,尸体都被拖走掩埋。这次战斗己方无一伤亡,最大的战果是缴获了二百二十九匹战马。贾迩冶由衷地感谢敌人的战术。
一千农民撤走了,贾迩冶将二百武装起来的民兵配属给茗烟和开合率领的两个排。山脊上的半个侦察通讯小组已经派人报告有四个百人步兵队在一个时辰前出城,正沿官道南行。茗烟和开合带领二百八十人的队伍到上午的隐蔽地休息,贾迩冶这里的二百零七人在第一道土墙后休息,虎威排埋设了地雷。
四百步兵到达阵地前时太阳已经挂在西边的天上。领路的亲兵也在上午的战场前勒住了马匹,他看见土墙后有八个人端着弩向他瞄准。远处大约两里河谷拐弯的地方尘土飞扬,看不清尘土里面的情况,但隐隐约约地传来呐喊声。这是几十个农民骑着缴获的马匹,拖着树枝搞出来的动静。
虽然有许多不解的疑问,但是为了增援前方,亲兵催促四个百户立即攻击前进,消灭当前的敌人,不管他们究竟有多少人。四名百户没有将前面的八个敌人看在眼里,别说八个人,就是八十个人也挡不住四百士兵的冲击。
四个百人队齐头并进,前三排士兵用步兵的大盾掩护前进,后面的弓手射出密集的箭矢,八个敌人都缩到土墙后面。当前锋前进十五丈时,对方有十几个弩手开始自由射击,不断有人中箭倒下,包括有大盾护身的士兵。敌人弩箭的贯穿力十分可怕,十分准确,而且他们射击时只露出半个带着头盔的脑袋,弓箭击中高锰钢的头盔也不起作用。
步兵的密集攻击队伍在前方十丈时发动快速冲击,贾迩冶的士兵发射了一波密集的弩箭,然后每人连续投出两枚手榴弹,接着将头缩回土墙后面。一百名民兵弓手一直缩在土墙后面,敌人的箭矢太密集,没有射击的机会。
手榴弹和地雷纷纷爆炸。跳雷被踏上时没有爆炸,脚离开时发生一次小爆炸,将地雷送到半人多高时发生剧烈的爆炸,四散的铁片和铁珠瞬间夺去周围一片敌人的生命。爆炸声刚刚停息,笼罩在烟尘中的步兵又遭到弓弩和手榴弹的攻击。茗烟和开合在敌人的背后发动了同样的攻击。这是不对称的战斗,是一边倒的屠杀。
从第一声爆炸响起到战斗结束,仅仅十几分钟时间。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原因是贾迩冶不能让敌人知道乡民也参加了战斗。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是贾迩冶坚定不移的信念。一千农民又从后方赶了过来,他们带来了部队的马匹和所有缴获的马匹。战场迅速被打扫干净,尸体和残肢碎片都被深埋。六名参谋让游击队、民兵和五百农民换上敌人的服装,将多余的武器装备全部分散藏匿。这次战斗没有缴获的马匹,拓赤的亲兵和他的战马同时被炸死了,几名军官的战马和主人一样都死了。
第一卷 未雨绸缪 第十章 实战练兵(六)
10—6
无忌和两名游击队员在南关客栈已经住了五天,这几天五忌一直没有在有外人的情况下说过话,以免他的江南口音引起别人的怀疑。这几天于辉、游济和八位游击队员陆续住进同一家客栈,十三个人分成四伙,互相装作不认识。白天他们分头出去侦察,每天夜里无忌、于辉和游济都要碰个头,互通情报。这天凌晨,他们发现有大队骑兵出城,中午以后又有两拨人马分两批出城,如果没有差错,今晚就是行动的时刻。十三人今天都没有出去活动,待在客房里养精蓄锐。他们都装备了大号转轮手枪、两枚手榴弹和匕首,无忌、于辉和游济还腰缠钢丝缆绳。
吃饱了,休息好了,天也快黑了。贾迩冶的部队、游击队和部分民兵共四百五十多人上马出发,少数民兵和五百农民随后徒步跟进,他们也有几匹马,以便碰到情况时可以快速地给主力部队报信。出发前宣布了一条特殊的命令,所有当地口音的人进了城里之后只许动手,不许说话。这也是参谋们事先制定的一个细节,以免当地的老百姓遭到报复。
山脊上的半个侦察通讯小组与县城西南面山头上的侦察通讯小组作了最后一次联络,告诉他们部队就要进城了,然后牵着战马下山,到谷口处埋伏。他们的任务是警戒可能从南面贸然而来的敌人,而且还负责狙杀可能从城里逃出来的元兵求援使者。那边山头上的一个完整的侦察通讯小组接到通报后带着他们的战马迅速下山,他们将在官道旁等候大队人马,回归建制。
天黑后不久无忌他们十个人分批潜出客栈,在南门附近蛰伏。当城外响起隆隆的马蹄声,而且守门的元兵突然紧张起来时,他们开始行动了。无忌和两名游击队员迅速冲到城门下用转轮枪解决了四名元兵,打开城门等待大队人马的到来。于辉和游济各领四名游击队员从城门两侧的楼道上登上城墙,用手枪和手榴弹解决了门楼里的二十六名元兵。
四百五十多人的骑兵部队在城门打开的几分钟之后就进入了城门。城门又被关上,半个班被留下来守门,其他人分成多组,在无忌等人的带领下攻占其它城门、扫荡城里的几只巡逻队和兵营,其中往东门方向去的部队最强大,那里除了有三十名守城士兵之外,还有一座隶属淮西等路枢密院大军的仓库,有三十名元兵守卫。
所有的战斗都没有悬念,各路人马冲在最前面的都是装备了大号手枪的组长以上干部、警卫和侦察通讯兵,接战时都用手榴弹开路。西门、北门和东门被占领后都留下半个班守卫城门,埋伏在北门和东门外的一个半侦察通讯小组听到动静后带着他们缴获的三匹战马进城回归建制。
四百多人开始在城里进行了有计划的抢劫行动,所有带官职的人家都遭了殃,不管他是武职还是文职,也不管他是蒙古人、色目人还是汉人或者其他什么人。拓赤和合巴儿的官邸受灾最重,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搜刮一空,连做饭的铁锅和菜刀都没有留下。抢劫的过程中还发生了杀戮,带有官职的人和敢于反抗的人都被无情的消灭。城里所有的马匹、驴子和骡子以及车辆都被抢劫,当然普通人家的这些东西是留下两三倍的财物作为补偿的。用于补偿的财和物是从官家抢来的。抢劫马匹等物除了满足运输的需要,还有撤走后迟滞漏网的敌人通风报信的意图。
贾迩冶察看了元军的仓库,这里存储的物质主要是粮食和草料,还有食盐、火药包和几门回回炮。回回炮实际上是抛石机,设计十分精巧,有轮子,可以用人力或畜力机动。试射的结果表明回回炮可以将大石块和火药包抛射一百五十米左右。贾迩冶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这种抛石机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安装在战船上是水战的利器,对于密集列阵的部队具有非常大的杀伤力。贾迩冶命令将火药包和食盐全部带走,粮食能带走多少算多少。
五百名农民赶来时已经是下半夜了,撤退行动随即开始实行。撤退时没有人步行,所有人都骑马或乘车,不少战马都载着两个人。贾迩冶宁愿少带走一些物资,也要在天亮前撤到河谷里去。撤退时没有放火焚烧带不走的东西,以免周遍的敌人过早地察觉确山县城出事了。守门的部队和贾迩冶及警卫班在大队人马撤走一个时辰后才集中到南门撤走,然后快马追赶大队人马。到达谷口时担任警戒任务的半个侦察通讯小组回归建制。
撤到白天的第二个战场时,东方已经泛白。留在这里的五百农民做好了早饭,他们还消灭了战场的所有痕迹,包括填平战壕、陷马坑和地雷的爆炸坑,抹平了土墙,拒马变成了做饭的木材。
吃过饭后开始转移行动。出发前将敌人的服装脱掉并烧毁,灰尘被掩埋了。一千农民各自背着一百多斤抢劫来得东西四散逃走,他们的战利品主要是粮食,还有少量食盐和布匹。部队给各个农会组织发放了一些抢劫来的元廷颁发的钱钞和一些银两作为农会的经费。
车辆全被遗弃,物资用牲口驮运,民兵和游击队队员每人还背负几十斤东西,带不走的东西都分散掩埋藏匿起来。部队、民兵和游击队向西南方向转移。当晚队伍进入桐柏山区,在淮河上游的一处河滩上过夜。第二天上午跨过淮河,进入桐柏山里的一条大沟。在转移的行军途中茗烟排断后,他们仔细地消除掉行军留下的痕迹。
这条大沟是茗烟排在这一带活动时发现的。与淮河交汇的谷口十分狭窄,而且地形陡峻,有三里多长。但谷里有两块开阔的地方,地形较平坦,之间的一段河谷也十分狭窄陡峭,还有两处小瀑布,有五里多长,平面上是个葫芦形的大山谷。向南翻过沟脑顺沟而下是涢水的一条支流,叫封水,在随州城西面汇入涢水。随州是大宋崇信军的驻守地。将这里作为游击队的根据地十分理想,不易被发现,易守难攻,而且实在守不住时可以逃到宋境。
部队经过艰难的行军到达第一块大谷地,这里已经驻扎二十多名民兵和几名游击队员。石滚河的村民也在这里避难,包括于辉的家人。部队在这里驻扎了十几天,这是十分忙碌的一段日子,因为要忙着准备过冬。无忌带领一个班和一个侦察通讯小组驻扎在谷口警戒,参谋和干部们总结战斗经验,评估部署和指挥的得失,研究武器和作战工事的使用效能及改进方案,以及给战士们记功。贾迩冶要求参谋们将战术内容都整理成文。几百条马腿肉吃完后战士们开始在周围打猎,桐柏山的动物遭了殃。
于辉和游济将游击队扩充到一百人,包括在战斗中受伤的六名伤员。部队也招收了三十名新兵,都是没有娶老婆的年轻人。由于弩箭、地雷和手榴弹以及子弹消耗了不少,加之时令已进初冬,贾迩冶打消了再次深入敌后的想法。冬天的雪地容易暴露部队的行踪,对打游击战十分不利。
贾迩冶将战士们使用的钢弩又给于辉和游济留下五十把,还留下二千发弩箭和全部剩余的地雷和手榴弹以及二百发子弹,并且教会游击队和民兵用黑火药和石头制造地雷,制造石雷的炸药是缴获的黑火药配上少量从地雷和手榴弹里取出来的硝化甘油炸药。另外将缴获的元廷钱钞全都留了下来,银两也留下不少。于辉和游济只要了十二匹战马,包括他们俩原来的马匹,但驴子和骡子都要了。在大山里驴子和骡子的驮运能力比马强的多。
出发返回时贾迩冶遵守诺言,带走了于辉十三岁的小妹妹于姬和十二岁的小弟弟于煌。临行时贾迩冶忽然想到一件事,给于辉和游济写了一张任命书,证明游击队是皇上任命的贾都督的部队,以免与宋军发生误会。另外给他们留下了十只三倍瞄准镜、四只八倍望远镜和两个三十倍望远镜。这是光学小组两个月的产量。贾迩冶叮嘱于辉和游济一定要经常派人联系,两人送行一直送到沟脑,在贾迩冶的命令之下才止住了送行的脚步。
贾迩冶原本打算迅速返回基地的,可是在随州就发现有大量战争难民,于是开始收集难民,雇船雇车运载难民。到汉口时难民已经达到三千多人,然后分水陆两路东进,到达建康时难民达到一万多人,其中孤儿五百多人。各地官员对贾迩冶的队伍大开绿灯,他们主动动员无处投靠的难民跟贾都督的队伍走,不用官府破费一文钱就解决了不少问题。
到达建康后兵分两路,贾迩冶及警卫班、开合和无忌及其部属带着五百多孤儿沿秦淮河到达庄园,将孤儿交给钱总管和宝钗安置。参谋班子、茗烟排和虎威排以及三十名新兵带领一万多难民和缴获的四百多匹马沿长江开往浏河,那里已经储备了大量粮食和其他物资。他们到达浏河后的首要任务是组织难民盖房过冬,生产自救。
贾迩冶回到庄园时 已经是十月下旬了。
【第一卷“未雨绸缪”终,下卷“武装割据”】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一章 宝岛台湾(一)
1—1
从桐柏山返回建康后贾迩冶在庄园只待了半天一夜,这半天的时间是在杨大侠那里度过的,一夜的时间都被古丽独自霸占了。第二天上午出发时郑芙和郑蓉很不高兴,对古丽横眉瞪眼。这对本家姐妹现在对付人的本领大了,而且身上还藏着小手枪,贾迩冶真有点担心如果她们知道古丽的真实身份,很可能会把古丽做掉。贾迩冶满脸赔笑地对两姐妹说过些日子要到浏河去,到时侯一定带他们姐妹回去省亲,这样两姐妹才展开笑颜。
出庄园三里多路,南宫燕云和小岹在路边等待。昨天傍晚南宫派小雨请贾迩冶到她的住处密谈,告诉他训练姐妹队的情况,还将贾迩冶从浏河水贼那里缴获的奇书要了去,她知道这本书的事是杨大侠托龙女侠告诉她的,杨大侠没有忘记请南宫指教小兄弟的事情。最后南宫要求贾迩冶将小岹带到新基地去,免得成天为了躲避古丽的视线不敢出门。南宫说小岹心地善良,她已经给小岹传授了一些武功,可以将小岹看作自己人而放心的使用。
到达牛头山新基地后军人们回到军营,贾迩冶将小岹交给晴文,让她安排小岹和四位旧识见面,并安排她们住在一起,暂时一道跟郎中学习护理。晴雯知道这几个人以前都是佛爷间谍组织的人,都是无辜受害的姑娘,对她们充满同情。当晚贾迩冶跟袭人和晴雯又发扬了连续高强度作战的精神。战后还洋洋自得地跟她们讲了在薄山打仗的故事,并要求袭人和晴雯格外照顾好于姬和于煌。
光学小组研制成功一台六分仪样品,他们用两台望远镜共用一个目镜,解决了将两个物镜中的图象合成一个图象的问题。虽然六分仪有些笨重,但已经具有实用性了。贾迩冶让光学小组降低三倍瞄准镜的生产能力,以便提高八倍望远镜、三十倍望远镜和六分仪的产量,另外让金工车间制造水力驱动的磨镜抛光机器,成功后可以大力提高光学设备的生产能力。
在将六分仪样品的目镜改成可替换式以及制成一个用暗褐琉璃做成的目镜之后,贾迩冶从庄园要来六名刚过十五岁不久的学习优秀的孤儿男学童,将这个小组命名为领航小组,大家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贾迩冶让他们每天午时,也就是日影最短的时候测量太阳的高度角,子时测量北极星的高度角,其它时间可以跟随湘云的亲卫队参加军事训练。
用六分仪定纬度需要日期配合,寻找关系需要长期准备测量数据。学童们在学校学习了历法知识,但贾迩冶给他们传授了一种不同的历法。这种历法每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和十二月为大月,各有三十一天。四、六、九和十一月为小月,各有三十天。二月只有二十八天,每四年增加一天。旧历和新历的对应关系是每年旧历的夏至日是新历的六月二十二日,旧历的冬至日是新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其它日期的对应关系可以据此推算。
每天的记录内容是格式化的,包括新旧历法的日期、地点、午时太阳的高度角和子时北极星的高度角、节气和天气。仍然使用旧历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传统,关键是旧历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结晶,旧历与农业的节气也就是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贾迩冶启发这个小组观察日影的长期变化,自己研究历法。
时钟小组制成了一个样品,钟表盘直径为二十厘米,有时针和分针。时针刻度有十二个,转两圈为二十四个小时,代表一个日夜循环,两个小时与一个时辰对应,一个小时分六十分钟。时钟的精度大家都很不满意,用日影最短标志的午时做基准,一个日夜的误差接近一个小时,而且时针和分针的同步性很差。尽管索师傅他们很不满意,但贾迩冶很满意,对他们的制作构思很佩服。
贾迩冶猜想误差大的原因是手工制作众多的齿轮和转轴所至,要求金工车间配合,做两个一样的大时钟,所有零件都主要用机器加工,再加以手工配合。一个多月后两个大时钟制成,表盘直径为一米。连续十天用日影为标准记录误差,发现一台时钟每天快三分多一点,另一台每天满三分多一点,刚好可以用来相互矫正误差。同步性的问题也得到解决。这两个大时钟有了名字,分别叫快三分和慢三分,由领航小组保管。贾迩冶让索师傅的小组再做十台这样的时钟。
罗师傅的小组按照贾迩冶制作了十个导航罗盘,样式和地质测量罗盘一样,只是去掉了测量坡角的部分,而且制作了专用的支架,可以在海上航行不让罗盘掉下来,而且可以方便的调节保持水平位置。导航罗盘做的比地质测量罗盘大的多了,表盘直径有一尺,里面的水银水平泡有眼球那么大。做那么大是为了考验罗师傅制作人工磁化磁铁的水平。导航罗盘每制成一个都交给领航小组保管。
无缝钨钢钢管的加长长度和加大内径的加工问题没有突破性进展,主要困难是加工件加长后由于机器的精度较差,加工件的摆动幅度大,平动的刀具位置也难以保持直线,以致车出的钢管不仅内径不一致,连外径都不能保持均匀。金总管和师傅们想到一个方案,制造一台新车床,尺寸大一些,各零部件都用机器加工,以便提高车床精度。另外要造的新车床将加工件两头都夹住,两头同步转动。
腊月初八这一天,贾迩冶在屋里躲了一天懒。晚饭时将湘云也请了过来,吃饭时贾迩冶给湘云敬酒,感谢她这几个月训练少年预备士兵的辛苦,而且别的女教师们都放假回家了,湘云还在基地工作。
湘云早已听说贾迩冶在北方打仗的事,这时她说道,“二哥哥,下次你去打仗的时候我也要去,至少我可以给你当参谋呀。”
贾迩冶笑笑说道,“最近没有打仗的机会,现在要忙的事是部队扩充的事情。浏河那边已经组织难民替换了士兵,而且已经训练了将近一个月了。部队要正式改编,顾不上打仗的事情。”
“那,二哥哥,我的亲兵对也参加改编吗?”
“他们还是孩子,过几年再给正式编制吧。哦,湘云,你的三十个小兵都是孤儿吗?”
“是啊,二哥哥,你问这个干什么?”
“过年后不久我要组织很多人到台湾去,这里的人以后都要撤退到台湾去。我想让你的小亲兵先撤过去,你愿意去吗?”
“二哥哥,台湾是哪里呀?”
“台湾就是大琉求岛。在福建东面,大约有四百里。”
“哦,干嘛要到那里去啊。”
“过几年江南也会打仗的,到时候我们不得不撤走。”
“二哥哥,元人真的能打过来吗?”
贾迩冶犹豫了一会,“如果没有重大变故,他们是会打过来的。元兵不仅仅是骑兵的战斗力强悍,攻城战和水战的能力也超过宋军,而且他们在战略上积极主动。”
“二哥哥,你带一百六十几个人就消灭了一千多元兵,你要是有一厢人马,至少可以抵挡十万元军吧?”
“这个,湘云啊,你不能仅凭传闻做推断。我们虽然只有一百六十几个人,但有三百五十名民兵和游击队直接参加了战斗,还有一千多老百姓帮助做后勤,总人数超过敌人。我们出的是精锐,有先进的武器和战术思想,敌人是二线部队,没有装备火器,特别是没有装备杀伤力很大的远程攻击的回回炮。我们是有备而去,精心设计,麻痹和引诱敌人,将之一口口吃掉。敌人以为他们要对付的只是几十个土匪,才中计分兵前来一批一批的送死。如果是几万或十几甚至几十万军队抗衡,情况不会这么简单。而且我们没有办法大量制造火器和钢弩,我们的火药比敌人少的多。”
“哦,二哥哥,你有空的时候给我详细说一说吧。刚才你问我愿不愿意带小亲兵和你到台湾去吗?”
“你愿意吗?”
“愿意呀。”
晴雯拍手叫好,“太好了,我和袭人姐姐也要去,所有的难民和孤儿也要分批过去。以后形势紧张了,所有的人都要过去。可是湘云姑娘,过去后恐怕一年只能回来一两次,府上的老爷和太太恐怕舍不得你过去呀。”
湘云想了一会,“我想问题不大,这两年很少回府。过年我回去说一说,说不定还能动员一些人一道去呢。”
贾迩冶说道,“如果能动员一些人最好了,那里也要办学校,还要建立军队。事情多的很呐。”
湘云走后袭人和晴雯将贾迩冶劫持到卫生间,将大二爷和小二爷清洗干净,并且侍侯的舒舒服服,以致第二天早上贾迩冶赖在床上不肯起来,说明天再去浏河吧。当然他没有如愿,于是贾迩冶、晴雯、开合、无济和警卫班回到庄园。当天下午到钱总管那里去了一趟,像去年一样将过年的事情全部委托给钱总管。晚上贾迩冶和古丽激战到半夜,仍然是打个平手。天亮后贾迩冶、郑芙郑蓉、开合、无忌和警卫班出发到浏河。
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一章 宝岛台湾(二)
1—2
“兄弟,你才来啊,想死你大哥了。”郑不败一见到贾迩冶就将他搂住,看的郑芙和郑蓉咯咯发笑。
贾迩冶也搂住这位大舅哥,“大哥,我也想你啊。”
两人搂搂拍拍,分开后郑不败就发难了,“兄弟,我这两个妹子怎么都没有给我带个外甥来呀?是不是你冷落了我的妹子?”
郑芙和郑蓉不笑了,脸上通红地跑了。这三天路程上可是一点也没有冷落啊。贾迩冶呵呵地笑了。
“兄弟,你太不够意思了。打仗怎么不跟我说一声?气死你大哥了。”郑不败换了一个发难的题目。
“大哥,你是水军。水军是要驾船在海上打仗的。”其实郑不败只是海盗而已
说到船,郑不败来劲了。“啊,兄弟,这船太棒了,有点风就能走。在海上和商船比赛,没有对手啊。”
“大哥,明天我要上船。你跟弟兄们打个招呼,造好的船都要出动。我要看看我们水手的本事。”
“好啊,明天一定让你看看水手的本事。”
当晚郑芙和郑蓉带着一路上购买的礼物各自回娘家居住。贾迩冶住在兵营,召集四名排长和六名参谋确定军队扩充后的改编方案。最初的方案早已由贾迩冶亲自提出,参谋和排长们已经酝酿一个多月了。今晚实际上是贾迩冶批准参谋们拟订的最终完善的方案并且由项飞宣读。
扩充后的军队编成一个参谋部、四个连和一个警卫排。原来六人的参谋班子扩充为十个人,称为参谋部,项飞任参谋长,肖烈任副参谋长,武器装备为大号转轮手枪和八倍望远镜。四个连编制一样,每个连130人,连长和副连长的武器装备为大号转轮手枪和八倍望远镜。茗烟、虎威、开合和无忌分别为一连、二连、三连和四连连长。
每个连下设三个战斗排和一个特勤排,每排32人,排长和副排长的武器装备为小号钢弩、大号转轮手枪和八倍望远镜。每个战斗排下设三个班,每班10人,武器装备为大号钢弩,班长和副班长还装备大号转轮手枪。优秀射手可以配备三倍瞄准镜。
特勤排的三个班为侦察通讯班、狙击班和后勤班,每班10人。侦察通讯班装备四个大号钢弩、六个小号钢弩、十把大号转轮手枪、四个三倍瞄准镜、两只八倍望远镜和两个三十倍望远镜。狙击班装备五把大号钢弩、五把小号钢弩、十把大号转轮手枪、五只八倍望远镜和五只三倍瞄准镜。后勤班装备十把小号钢弩。
警卫排42人,排长为刘芒,副排长为叶涛下设四个班,每班十人。警卫排全部都装备大号钢弩和大号转轮手枪,排长和副排长还装备八倍望远镜。
手榴弹和地雷平时不装备部队,训练时使用教练手榴弹和教练雷。军服为改造过的宋军制服,其它装备为高锰钢钢盔、特瓷防弹背心、镀锌水壶和饭盒,每个班一个急救箱。后勤班以及警卫排的一个班还装备炊具。战马一人一匹,后勤班和警卫排的一个班一人两匹。共需622匹战马。目前战马充足,不算贾迩冶的两匹宝马和生产用的马匹,各种来源的战马共有627匹。
当晚贾迩冶下令明天就由参谋部负责开始编组部队,四个连驻扎浏河,警卫排驻扎牛头山基地。编成后贾迩冶拥有572人组成的军队,人员包括24名庄园子弟、518名朝廷帮助招募的士兵和30名在确山招的兵。另外桐柏山里还有于辉和游济领导的一只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