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沃轩辕-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见这方法好使,朱斌一眼见到自身后而来的刘风,那刘风也不知道才从什么地方冲杀出来,身边只得七八骑,朱斌叫住刘风:“你带着我的卫队,按着何凯的方法,给老子狠狠地冲!”

刘风正想领命,忽见督帅身边也不过只有百来人,不觉犹豫起来:“督帅,这里实在太混乱了,稍有不慎便惹大祸,我还是另外找人……”

“糊涂!”朱斌厉声喝道:“此生死存亡之机,岂有为我一人而耽误整个战局者,速去,速去!”

那刘风才一走,朱斌这果然遇险。

原来,多尔衮在企图聚集兵力的计划失败后,眼看着冲进自己大营的汉人军民越来越多,场面已经开始无法控制。那些本来分散的江南军士兵,正在一点点的聚集到一起,见着受到两面夹攻的清军,逐渐落到了下风,心中大急,可却又一时别无良方。

也是天意使然,正在到处督军的多尔衮,忽见前方不员,一员明军将领盔甲闪亮,外面的战袍分明是员高级将官,手中握着口看起来锋利无比的战刀,胯下战马嘶鸣。边上七个卫士,人人手持刀枪,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心中忽然一动,拼尽全力叫了声:

“朱斌!”

那将正是朱斌,听到有人叫唤自己的名字,向喊声处看了一眼。多尔衮顿时大喜,看着边边二十来名护卫,大笑道:“天佑我大清,竟让我在这遇到了朱斌,若是斩了此人,江南军岂有不败的道理,随我冲了上去!”

他少年时就以勇武和善于用智著称,十五岁时初次随皇太极出征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就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皇太极赐予“墨尔根岱青”的称号,赞他“既勇且智”。随后,他就以一个少年的身份继任了固山贝勒。

这时他见到了朱斌就在面前,身体的那股与生俱来的彪悍之气发作。一心只想斩了朱斌,以全今日之功,带着那二十来骑,眨眼间就冲到了朱斌面前。

朱斌卫士大惊,急忙护卫在朱斌两侧。他们护卫的是大明的武英王,江南军的统帅,哪里敢让他有半点闪失?个个舍生忘死,和满清鞑子战在一处。

见惯了战场上的生与死、血与火的朱斌,再也没有了初来这个时代的那份怯懦,他挥刀迎住一名鞑子,铁血宝刀天下最锋利之刀,两相一交,那清兵武器断成两截,朱斌用力向下砍去,血光四溅之中,一颗头颅竟被他生生砍成两半……

“好刀!”一声大赞中,一员满清将领飞马而来,一刀就对朱斌斩落。朱斌奋力迎之,两刀发出“叮当”大响,朱斌手臂发麻,那满清将领看了看手中的刀,却见刀口上只开了一道小口,心中大觉放心,笑道:

“朱斌,这刀乃是陛下御赐,随我南征北战,望者无不而逃,比你这刀,如何?”

“多尔衮?”朱斌皱着眉头问道。

眼看多尔衮点了点头,朱斌笑道:“我这刀,名叫铁血宝刀,专饮奸贼之血,专杀我大汉的仇人,你鞑子小小之刀,焉能和我相比?”

说着,他把刀平平举起,说道:“你看清楚了,这刀身上的字,‘刀名铁血,显我决心;百战百胜,唯我中华!’”

多尔衮慢慢地吸了一口气:“好刀!可惜再好的刀,也要有善用之人,等我杀了你,这刀可就能归真正的主人了!”

他忽然自嘲地笑了起来:“咱们两个统军元帅,看着自己的队伍乱成一团,却无能为力,两个元帅却要在这里像士兵一样拼命,传出去当真好笑……”

朱斌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多尔衮说得一点不错,为帅者,自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现在他和多尔衮,却居然玩起了单挑,这可是天大的笑话了!

忽然,多尔衮笑容一收,叫了声,纵马就向朱斌冲来。朱斌见自己的那些万一挑一的卫士,虽然大落下风,却勉强可以挡住,当时也吼了声,一刀迎向了气势汹汹的多尔衮。

这多尔衮武艺精熟,久于骑马作战。朱斌却仗着宝刀锋利,身手敏捷,将将抵住多尔衮。“叮叮当当”一通乱响,两马忽然分开。

“好刀,真的是好刀!”多尔衮看了一眼手中只刀,原来它终于抵挡不住铁血宝刀的锐利,断成了两截:“这是什么刀?天下间竟有这样的刀,我今日大开眼界了!”

朱斌正想趁势取了他的性命,可多尔衮的卫士一见睿亲王有难,赶紧放弃对面之敌,纷纷迎向朱斌。这一来良机已失,要想取了多尔衮性命已不可能。

这时,左近的军队眼看两位统军元帅居然展开了肉搏,一个个不要性命的向这涌来。多尔衮长声笑道:

“朱斌,朱斌,好一个百胜名将。今日你我只怕再不能交手了,等到来日,我必然在战场上和你拼个你死我活!”

朱斌微微笑了一下,也没有回答他。可这满清的睿亲王,当真是个人物,若让他存活在这世上一天,对大明都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这是大明武英王朱斌和满清睿亲王多尔衮的第一次见面,也是他们的第一次交手。而在以后他们无数次的征战中,只有这一次最富传奇色彩。两人谁都不知道这仗是怎么打赢的,怎么打输的,只知道在他们无数次的交锋中,只有这一次最让他们难以忘怀……

……

德王朱由枢没有见到两个王爷之间的对决,这位大明的世袭德王,始终握着战旗指挥着济南的军民一层层,不断地向清军大营冲去,他的嗓子早就喊哑了,可脸上闪动着的那层兴奋,却让他那胖胖的脸庞满是红光!

“杀啊!杀啊!杀光这帮金狗!”德王近乎疯狂一般地叫道。

“王爷,这里实在太危险了,还是退一退吧!”管家拼命拉着德王说道。

德王不耐烦地挣脱了管家:“危险个屁,我是谁?大明的德王,太祖皇帝的后人,这些金狗焉能伤得了我?”

话音未落,德王身子忽然晃了一下,几欲落马,管家大惊,赶紧一旁扶住了他,仔细看去,管家大声惊叫,原来,德王的心里插着一枝流矢……

“叫什么!”德王低低呼道:“现在是关键时刻,若是军民知道本王中箭,岂有不乱的道理?不准叫……”

“可是,德王,你,你这样会死的啊……”见德王不可下去,管家几乎哭了出来。

“扶住我,我,我好像撑不住了。”德王惨笑了下:

“管家,你跟了我二十多年,这次再帮我一个忙,别让我倒下来,还有,还有咱们大明朝廷的这一面战旗……”

他的身子摇摇欲坠,管家大颗大颗地流着眼泪,死命在背后托着德王,德王的身子微微颤抖,可他握着战旗的那一只手,却是如此的坚定!

第214章 是功是罪

“火枪营!”

就在这个时候,龙默寒忽然出现在了战场上。对两军战局至关重要的转折开始了。

从决战爆发开始,龙默寒的火枪营,就一直落在了大队的最后,他们似乎并不急着参与战争,而是始终保持着相对完整的阵型,不急不慌的向着清军大营走去。

当到达清军大营的时候,正是两军决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候。龙默寒指挥抵挡战场的人并不多,只有两千余人,一进入战场,龙默寒立刻挥手叫道:

“火枪营,全体准备!”

火枪营分排站好,龙默寒毫不犹豫,立刻下令放枪。

可部下却有些犹豫:“将军,对面敌我犬牙交错,万一误伤……”

“误伤?”龙默寒连想都没有想,冷冰冰地说道:“若是能以几千人的伤亡,歼灭敌人的几万大军的话,这样的伤亡谁都能够承受。我想,如果督帅在此,他也会毫不犹豫下达这个命令的,放吧!”

爆竹似的枪声在一瞬间响了起来,正如那些火枪营士兵所担心的,误伤事件很快发生。硝烟中,不光是清军,甚至是江南军、济南军民也纷纷中枪……

没有人会怀疑龙默寒在火器运用上的天才,但同样,自此之后,他也成为了一个让江南军将领人人切齿痛恨的人。他本是个秀才,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杀人,可自从情变、家变之后,性格大变,变得冷血无情,不光是对敌人,对自己人也同样如此……这以后,龙默寒就有了个外号,“会杀人的秀才”……

自朱斌成为武英王,永镇江南之后,江南军各级将领平步青云,都无一例外的得到了提升,而唯独这为杀人秀才,在火枪营统制的职位上一直原地踏步,甚至在他将来的官宦途径上也是同样如此。几次朱斌想要提升他,都遭到了部下的竭力反对……

而对于龙默寒来说,他却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只要能够统带他的火器士兵,只要能够上战场杀人,他就什么都不在乎,官位、金钱、女人……

而当日他在清军大营中下的这道命令,居然起到了出人意料的奇效。原本绞杀在一起,根本无法分开的士兵,在火枪毫无原则的射击下,纷纷主动撤离。

这一来泾渭分明,中间是清军士兵,前后两面是包围着他们的江南军和济南军民……

“龙默寒,你这个王八蛋!”在龙默寒的这次射击中,李天齐部伤亡最重,近一百名部下倒在了自己人的枪下。那李天齐脾气最是急躁,焉能咽得下这口气,况且,连他自己也险些中枪,才一下战场,立刻红着眼嘶吼着向龙默寒冲来。

“李天齐,要想杀我,且等到打败了金狗!”龙默寒面无表情地指着前面:“此时金狗已被包围,你若指挥部下,自前左右三方掩护我的火枪营一路杀过去,金狗必败!”

李天齐怔了下,自己本来是找他拼命的,谁想到这王八蛋居然还要自己保护他。可李天齐也知道战场上没有儿戏,私人恩怨更得放在一边,咬了咬牙说道:“好,龙默寒,我帮你,但等这次打完了,咱们到督帅面前理论去!”

他高举战刀,厉声道:“兄弟们,前左右护着火枪营的这帮王八蛋,有气都给老子忍着,撒到金狗身上去!”

本来李天齐所部,见主将要和龙默寒拼命,个个都念着自己兄弟之死,人人都操起了家伙,可听李天齐这么一喊,生生把口气又咽了回去……

此后数十年间,李天齐的部下,从来就和龙默寒的部下不和,只要见到,吵架斗嘴那是轻的,打架斗殴那都是家常便饭……

火器的威力,很快在战场上发挥出来,在李天齐部的护卫下,两千火枪营士兵稳步前进,逐一清除着面前的敌人,成批成批的清兵倒在了火枪之下,两边江南军和济南军民见此,趁势蜂拥而上……

这时清军大营大乱,虽然还未到完全溃败的状况,但在多路夹攻之下,阵地被越压越小,而密集的清军,却几乎成为了江南军火器士兵的活靶子!

“睿亲王,南人那些火器实在霸道,咱们有些顶不住了啊!”一个牛录跌跌撞撞的跑过来道。

“何止是顶不住啊,看来这次咱们是要败了。”睿亲王多尔衮平静地说道。

边上甲喇阿满说道:“王爷,南人火器犀利如此,打起仗要又毫无顾忌,咱们回去后,得好好地和陛下说说,否则,这江南军咱们将来可真的就制不了啦……”

“你以为这是江南军靠着火器才取胜的吗?”多尔衮看了阿满一眼,随即摇了摇头,像是在那自言自语地说道:

“这不关火器的事,若真的谁有了火器便天下无敌,那咱们大清干脆就向明朝投降好了……这次决战偶然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一是我用人不明,二来我低估了南人战斗的勇气,济南被我军攻至如此,尚敢出城作战,致使我军与江南军都乱成一团……相比之下,朱斌敢于在这个时候,不按常理,将全部军队一次性投放到提前到来的决战中,是我没有想到的……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江南军的整体战斗素质,和咱们八旗兵相差不远,不过这倒不值得担忧,毕竟朱斌只有一省之地,可真正让我担心的,是江南军的那些将领啊……”

阿满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现在咱们怎么办?”

多尔衮淡淡地说道:“既然败像已露,难道咱们还在这里等死吗?命令各军,集中全部兵力,向济南军方向突围。他们虽然人多势众,可终究是乌合之众!”

“咱们还有大量受伤的士兵,怎么办?”

多尔衮笑了笑:“带着他们,势必影响我军突围的速度,南人敢为了一场战斗的胜利杀自己人,难道我大清就会有妇人之仁了吗?放弃,伤兵全部放弃!”

他说完,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济南城,这座城,眼看唾手可得,可就这么眼睁睁地放弃了。再有几天,不,哪怕江南军再能晚来三天,济南城将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济南,济南,早晚有日我必再来!”多尔衮脸上忽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愤怒,他看了眼一只拿到手里,被朱斌砍断的战刀,手竟然有些微微颤抖:“朱斌,你救得了济南一次,难道还救得了济南第二次吗?这刀我会留着,永远地留着的,等到下次再来,我要用这把刀屠城,济南满城,鸡犬不留!”

多尔衮的当机立断,挽救了大量清军的生命。这时候江南军已经开始发起总攻,魏重义指挥的大量火炮也陆续抵达,只要多尔衮的命令再晚下一会,一场屠杀将会转眼开始!

接到撤退命令的清军,忽然爆发出了十倍的战斗勇气,因此这是为了自己而战。他们争先恐后的,凶猛地向济南军民的方向扑去,那些济南军民,打仗全是凭一时的血气,战斗力远远比不上这些八旗士兵,未几就被清军撕开了一大口子……

而这时的朱斌,见到济南之围已解,又取得了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歼灭大量清军,粉碎了清军与明军作战战无不胜的神话,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况且他还有一支奇兵未动,正等待着多尔衮的自投罗网。因此火速命令各部不得追击,立即清理战场,大军准备开进济南。

才吩咐完,就看到李天齐拖着龙默寒,大吵大嚷着走了过来。这李天齐膀大腰圆,能征善战,龙默寒只是一介书生,哪里是他的对手,嘴里不住地说道:“有话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哪里还有方才半分冷血的样子?

一见这两人到来,朱斌已经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事情,说实话,他并不认可龙默寒的做法,可也正是龙默寒的命令,也使得济南之战突然结束,否则,江南军和济南军民的伤亡还会进一步地增加……

杀自己人而挽救自己人,这究竟是功还是罪,朱斌也迷茫了起来……

“督帅,咱那些兄弟,跟着我老李出生入死,哪个不是战功赫赫的?要死在金狗的手里,咱一句话也没有,可现在被这王八蛋杀了,我老李怎么向弟兄们交代?督帅,这次你无论如何得好好办了龙默寒!”李天齐大声嗓门叫道。

“李将军这话就错了。”看到朱斌出现,龙默寒的表情轻松了不少:“杀人也是为了救人,虽然李将军部下伤亡惨重,可你难道没有看到,咱们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伤亡吗?所以,龙默寒不但没有罪,反倒大有功劳!”

“放屁,放屁!”李天齐暴跳如雷:“早知道你是这么个玩意,当初老子就不在金陵帮你出气了,也是咱们兄弟瞎了眼睛,也认识了你这么个恩将仇报的人。龙默寒,我还告诉你,你,你早晚得被江南军的兄弟撕成了碎片……”

“武英王,武英王在哪里?”

正在朱斌大费周折调解二将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中年人匆匆在几名士兵的带领下过来,见到朱斌,“扑通”一声跪下道:“武英王,德王府中管家钱三给您磕头啦!”

本来朱斌对那德王朱由枢毫无好感,可这次德王表现得异常英勇,若非他孤注一掷的开城进攻,济南之战也许还会继续拖延下去。

“是钱管家啊,德王现在在哪里?”朱斌让他起来问道。

钱三的眼神一下暗淡了下来:“王爷就在前面不远,武英王不忙的话是否过去看看……”

朱斌犹豫了下,挥挥手让他带路,走了没有多久,就看到前面一匹战马僵立在那,马上一个庞大的身躯,直挺挺地坐在那儿,手中紧紧握着一面大旗,旗的底部牢牢地插在地上。那样子,似乎还依然在指挥着激烈的战斗。

朱斌料想此人便是德王,笑道:“你家王爷倒真是英雄,这战斗可结束了,他还在那指挥,这点本王可就比不上了……”

听出了他话里讥讽的意思,管家钱三忽然放声大哭:“武英王,我家王爷,王爷,他,他已经死了啊!”

朱斌一下怔在了那里,他不敢相信那笔挺地骑在马上的人,已经死去。他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着马上的那个身影,忽然,德王的所有一切都已被他忘却,这人,在他的眼里变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英雄……

“武英王,我家王爷还留下了几句话,要我一字不漏的说给武英王听。”那钱三忽然说道。

“说吧,德王留下了什么话。”朱斌静静地问道。

钱三却犹豫了起来,嗫嚅着说道:“武英王,这话……这话里可有很多……很多话是骂您的……”

“说吧。”朱斌淡淡地笑了下:“我被人骂得难道还不够多吗,何况这也不是你说出来的,无论什么,我都不会治罪于你的!”

钱三咬了咬牙,说道:

“朱由斌,你这个王八蛋,你不得好死啊,圣上如此器重于你,可你不思图报皇恩,却几次三番威逼皇上,德王爷爷我恨不得把你大卸八块,朱由斌你听清楚了没有!”

第215章 破围济南

这话让朱斌身边众将无不勃然大怒,人人将手按在剑柄上,当时就要发作。那钱三吓得浑身哆嗦,朱斌叹息一声,制止了部下说道:“他亦只是传口信之人,你们又何苦为难于他!”

那钱三见武英王真的不为难自己,胆子大了一些,说道:

“朱由斌,本王看不起你自然是看不起了,可你这个王八蛋当真有些本事,敢和金狗争斗,也算是条好汉子了,咱大明的将官中,可真找不出几个如你这般的。可本王就不明白了,你好好的一个百胜名将,干嘛也忤着皇上的意思呢……

好啦,朱由斌,本王也没多少时间可以活了,这些事情你自己心里清楚也就行了,不过,本王却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于你,当本王求你也好,无论如何你得答应下来了!

咱这一辈子啊,尽祸害济南的百姓了,也没做过什么好事,咱对不起济南的百姓啊。这次咱们像个爷们一样轰轰烈烈的和金狗拼了一场,可咱却要死了,怎么办,这债怎么还济南的百姓?咱想来想去啊,还是得交付给你,谁让你胆子大呢?

咱这德王那是世袭的,可几个儿子一个都不争气,金狗一来,居然都跑得干干净净,要真把济南交给了他们,迟早有一天济南会毁在了他们手里,所以,这济南,本王决定交给了你。只求你在我那几个儿子有朝一日落难了,你能赏他们口饭吃……

好好的待着济南的百姓,算咱求你了。德王的印鉴,咱管家钱三会告诉你的,这是机灵人,知道该怎么做。朝廷要是知道的话,其他人怕,你朱由斌可不会怕,总能想着法子把这济南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对不?

好啦,本王累了,要好好地休息休息了,杀金狗,为大明子民报仇,德王爷爷我这次真的求你啦,武英王!”

“武英王,我代我家王爷给您磕头啦!”

钱三放声大泣,跪倒在地,对着朱斌就是几个响头,等他再抬起头来,面上泪水、泥土和血水混杂在一起,让人看了几欲流泪……

“德王!德王!”

朱斌慢慢走到德王的尸体边,大声说道:

“你个狗日的把老子骂得好惨,老子恨不得活剥了你,可你他妈的是条汉子,你交代我的事,老子一件不拉的帮你办完,你放心地去吧!”

边上那些闻讯而来的济南军民,早已哭成了一团。不错,德王生前是对他们残暴,欺男霸女,济南百姓恨不得生吃其肉而甘心。可德王也如周邦杰一般,他用自己的行动洗刷了自己的耻辱,济南的百姓们,在这一刻早就忘了他的过去,眼里只有德王紧握着战旗,含笑而去的那光辉的形象……

朱斌忽然心里一动,叫过李天齐道:“李天齐,既然德王把济南交给了我,咱就得对不起人家。我命你领八千军,驻守济南。再多从济南当地挑选精壮,加以训练。若他日金狗再来,务必不得使济南蒙难!”

他这处理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李天齐这人看起来莽撞,可其实心细如发,人又勇武胆气过人,有他驻守济南,就算多尔衮再来,再足以从容支撑到江南军到达。二来他和龙默寒有了矛盾,以李天齐的性子,早晚会和龙默寒大打出手,放他在济南就可解了这心头之患。

再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如果日后光想凭着江南一省之力,南剿流寇,北挡满清,恐怕会大觉吃力。山东民风彪悍之地,人又淳朴,若以济南为楔子,说不定日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其效……

李天齐应了下来,他也知自己身上责任重大,问道:“督帅,怎么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的,万一要是朝廷派人来了,怎么办?”

“派人来了揍他狗日的!”朱斌大声说道,接着把李天齐拉到了自己身边,低声说道:“德王不是说他儿子不争气吗?可这也一样有用处。你驻军济南后,第一时间要想办法把德王的儿子找到,再从中挑选个只知享乐的,让他来世袭德王的位置……”

那李天齐也是个聪明人,一听,便立刻笑道:“督帅,你这是让我学曹操啊,也好,咱也过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瘾头……不对,是挟德王以令济南!”

朱斌笑了一下,对那些济南的军民说道:“德王不在了,他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德王死前把你们托付给了我,本王不能对不起德王,咱就留下李将军和八千士兵驻守济南。百姓们,你们愿意留在济南的,那就和李将军一起,咱江南军永远是你们的后盾。谁不愿意再在这的,就跟着本王回江南去,什么都不用带,咱江南把你们的生活都包啦……”

“武英王的好意,咱济南人都记在心上了。”一个老年人走了出来,说道:“咱们也知道,跟着王爷到了江南,那就是去了花花世界,吃好的,穿好的,可咱不能走啊,谁让咱是济南人呢?就算死,也得死在这才安心。德王把咱们交给了武英王,咱们都听到了。

这次金狗攻城,没人来帮济南。只有王爷您不远千里驰援,咱们济南人不是瞎子,不是聋子,谁对咱们好,咱们就跟着谁。武英王,从此后,济南人都跟着您,跟着李将军,金狗和朝廷要是敢来捣乱,咱们就和他们拼啦,乡亲们,你们说对不起啊!”

“对!跟着武英王,死也不悔!”

底下如潮水一般的欢呼,让朱斌心里大是欣慰。老百姓比朝廷聪明多了,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衷心跟着谁,管他是不是朝廷嫉恨的人……

济南之战,六万江南精锐,会同数十万济南军民,与强悍的满清军队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血战。为此,济南军民死伤高达三万余人,江南军损失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三千多。

而与之对应的满清军队,除左翼两万蒙古军队被彻底击溃,满清军队方面死贝勒一名,士兵损失达到了近七千,这是自努尔哈赤以来,满清所从来没有过的……

而在江南军打扫战场的时候,突出去的满清军队,也总算长长地出了口气。这次入关,先胜后败,起先是在巨鹿大败明军,还杀了大清的劲敌卢象升。可眼看着济南唾手可得,不想江南军却从中杀出,不光击溃了清军,还杀了满清的贝勒岳托,也算是为明军的巨鹿之败,为卢象升报了仇……

“想当初,太祖以十三副铠甲,部众三十人起兵,屡战屡捷,克成我大清今日之局面,谁想到这次在济南城下,却一败如此……”在回兵的路上,多尔衮连声长叹道。

阿满一边安慰:“王爷,天下哪有那么多常胜的将军?当年太祖亦有宁远之败,何况王爷?王爷能将我们带出,大家心里都感激得不得了,只是,王爷,下一步咱们该怎么走?”

多尔衮心情稍稍放松了些:“你认为呢?”

“无非陆路和水路两途。”阿满道:“陆路走,沿途尚有明军十数万,若是走水路则安全许多,况且路程也要近上一些,所以末将以为走水路为妥。”

多尔衮的眉头皱在了一起,好半晌才说道:“我一直在那想,朱斌为什么不在后面追击我们?他这人诡计多端,我猜他必然想到了我们会走水路,因此设下了圈套,就在那等着我们自己钻进去呢……”

阿满虽觉得王爷说得有道理,可在他的心里还是偏向于陆路撤退:“王爷,十余万明军也不了不提防啊!”

“这样。”多尔衮很快下了决心:“咱们兵分两路,你引五千兵,走水路,如果沿途顺利,则可派人告知于我。我自带大军暂时囤驻于此等你消息……”

那阿满领命后不敢怠慢,随即点齐五千人马,向水路方向而去。

他走才不到一个时辰,多尔衮忽然心神不定,急召全军说道:“大军立即启程!”

部下道:“阿满将军才走,情况不明,王爷这一走,只怕阿满将军一旦有失,无法追上王爷,况前面亦有明军大队挡路……”

“我心中总觉得不对,若再在这等下去,只怕这数万将士性命便要送在了这。”多尔衮翻身上马不屑地说道:“前面休说有十余万军队,便有几十万众,上百万我也不放在心上。这大明除了江南军和关宁铁骑,还有谁是咱们八旗军的对手?”

多尔衮说走就走,不做半分停息。几万人在他带领下,没半日路程,远远便已看到明军营寨,连营百里,浩浩荡荡,何虑不下十万之众!

可那些清兵脸上反倒没有了害怕,一个个笑嘻嘻的互相说笑了,在睿亲王的带领下,大摇大摆地向明军防御处走去。

这里正是大学士刘宇亮和兵部尚书陈新甲驻防之处。自他二人指挥勤王之师以来,虽空有十余大军,可一路尾随在清军后面,竟是一人未死,一将未伤,也算得是一大奇谈了。

当探马将清军正向此处而来的消息报告给了两位大人,刘宇亮顿时面无人色:“怪了,怪了,怎么多尔衮好好的路不走,非向着咱们这里来,咱们可没有得罪过金虏啊?”

陈新甲看起来要镇静些,说道:“前日咱们探马来报,朱由斌的江南军战败了金虏,本来我也不太相信,可又想起那几日,那些蒙古人像发了疯一般向这冲来,虽被咱们截杀了千多了,可大部还是冲出。我想着,莫非清军还真的被江南军打败了?”

“呸!”刘宇亮狠狠地说道:“那朱由斌能打败多尔衮?江南军打打流寇也就算了,可要和八旗铁骑交手的话,能不死已经算他们命大了,那些蒙古人早没了当年的气候,自然不足为虑,可那清军,那清军……我看啊,必然是济南城破了,金虏杀也杀够了,抢也抢够了,这才想顺着原路返回!”

“有道理,有道理!”陈新甲连连点头:“可咱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刘宇亮在这点上倒是当机立断:“立刻命令拔营,咱们力弱,金虏势大,不可以硬拼,反正京师没有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