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感精英-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维没好气地回了一句道:“合影题词是小事,可现在你这菜单怎么办?这个价格,按照市长给我的餐标,一桌子够上几个菜的?”
老鱼一听又有些郁闷了。的确每人五十的标准,一桌也就五百。按照他这边最便宜的菜,也摆不满一桌啊!
这时雷涛上前拿过菜单往老鱼怀里一塞,嗔道:“老鱼啊!你这脑子……唉!你就只会菜单上的这些菜?材料都是现成的,就按照普通做法做呗,做点真正的农家菜,你还不会了?”
老鱼听他这么一说如梦方醒的说道:“行行行,这个好办,我立马让人先上凉菜!”
姜维走进瞿勃所在的包厢时,服务员端着一个托盘也走了进来。这些凉菜倒全都是原汁原味的农家小菜。看到已经上菜了,原本干坐了一会的瞿勃脸色好看了一些。
这时姜维凑到瞿勃边上,把刚刚的事情如实说了一下。瞿勃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心里却想到了被自己忽略了的雷涛。
“谷司长,今天的视察,您觉得观感如何呢?”瞿勃笑着对谷锦芸问道。
谷锦芸微微点了点头道:“这次的考察给我的启发很大。原本我一直觉得,古建保护和经济开发是一对冤家对头。可今天我看到了古建保护其实也能带来经济上的好处的。就说这阳春巷吧,按照你们的这个规划,建成了古运河历史风情旅游区之后,那经济效益可不低呢……”
随后谷锦芸就好像打开了话匣子,把今天视察的感受和之前暗中调研的总体意见一股脑地说了出来。随后还提了一些更进一步的建议。
“其实邯江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遗存还是比较多的,如果你们真能够将这种思路铺开。这座老城市焕发新面貌的日子将指日可待了。不过……还是有些可惜啊!邯江南北两府都已经在之前的城建拆迁中被毁了。那可是这座老城的根基啊!”
谷锦芸在之前的暗中走访调查中,听到不少关于县府和学府两片历史建筑群被拆的议论。邯江的老市民都说,如果当初这两片历史建筑群和阳春巷、泰平坊一样能够保留下来那该有多好啊!
听到她这么说,瞿勃略微有些汗颜。虽然县府和学府被拆,并不是他任上所为。但是,如果不是被上边叫停,恐怕阳春巷和泰平坊这两地也会和县府学府一样成为百姓心中的遗憾。而这种遗憾其实更多的是对政府乱施政的一种怨恨。
作为一个官员,其实并不奢求百姓们能记住他的功绩。只求离任之后,不让老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已经善莫大焉了。
调整了一下情绪之后,瞿勃笑着对谷锦芸说道:“泰平坊和阳春巷能够保留下来,其实我们真得感谢一个人……姜维,你去把雷涛找来。”
姜维点了点头,出去了。瞿勃接着说道:“就是这个叫雷涛的年轻人,当他发现了旧城改造计划中的问题之后,给省里的王老写了个报告。王老把这份报告和他的意见一起交给了罗书记……现在的阳春巷和泰平坊的设计方案,都是出自他的设计。”
谷锦芸和霍明鸿都对瞿勃如此推崇的人感到有些好奇。而当雷涛在姜维的带领下进入这个包间的时候,大家都对雷涛的年轻感到一丝诧异。而在座的却有一个人,先是一愣,随后就侧着脸尽量避免和他对视。
雷涛也看到了坐在霍明鸿旁边的段新梁。今天这一天他都在人群中,自然早就看到了段新梁的身影了。只不过他一直都很低调地混在人堆里,段新梁都没发现他而已。
现在瞿勃把他如此隆重地推出来,这倒是有些出乎雷涛的预料的。他原本想着自己应该是没有机会面见谷锦芸的。正为怎么转交那份有南宫策等老专家联名的申诉犯愁呢。
谷锦芸见到雷涛之后,也有些讶异。她没想到阳春巷和泰平坊两个历史街区的设计者竟然这么年轻。她随即问道:“雷涛今年多大了?”
“二十七。”雷涛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谷锦芸听到雷涛的回答更是好奇了。
可让她和其他人都更震惊的回答出现了:“我没上过大学,我高中毕业就参军了。不过我现在在参加自学考试,还有两门就毕业了。”
随后谷锦芸就和雷涛聊起了关于保护性开发的话题。
“其实,保护性开发并不是新鲜事物。国外那些发达国家都曾经在这个问题上有过成功和失败的经验。1965年,旧金山市吉拉德里广场的改造,就将一个意大利家族的巧克力工厂改造为当地具有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1933年的《雅典宪章》和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中就明确了历史建筑的概念,要求利用一切科学技术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1979年通过的《巴拉宪章》首次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在改造的过程中尽量使对结构的改变降到最低限度,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和用途。这些文献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实践都提供了理论指导。”
雷涛当着这么多的领导侃侃而谈一点都没有怯场的意思。这就更让谷锦芸、霍明鸿有种“莫欺少年穷”的感慨了。
“对于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的理念,我们国家现在还做得很不够啊!我们现在还只是对那些有文物价值的建筑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起来的阶段。事实上有很多够不上文物的建筑,但它们这些老建筑,同样也承载着我们的历史文化。还有周边环境这个概念,也要重视起来……”
听完了雷涛的发言之后,谷锦芸做出了一个明确的回应:“像邯江学宫这种破坏了周边环境的‘文物保护’,我们可不能再做下去了。失去了周边环境的古建筑,其实已经失去了文化的根基。这样的文物保护,宁可不要!”
他们这场谈话,从渔家傲一直延续到回市政府大会议室进行的研讨会上。可以说谷锦芸这次的视察,对于邯江旧城改造计划,基本还是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的。
她表示回去后会组织人员来邯江整体考察对邯江目前现存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那些历史建筑做一个普查。这样针对下一步的旧城改造在立项和规划时,将会有一个规范性的指针出来。
“雷涛,到时候还要请你多帮忙出出点子哦!”谷锦芸说完了这个意见之后,特意点了雷涛的名。
雷涛点了点头说道:“邯江是我的故乡,为了家乡的事情,我当然是义不容辞的。不过……”
他的话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坐在一边的段新梁。后者被他眼光中的寒意激了一个透心凉。
“谷司长,我这里有一份申诉报告。我想请您看看……”雷涛说道“申诉”两个字的时候,瞿勃都被吓了一跳。他心想,难道又有谁去找雷霆公司的麻烦了?
会场的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而谷锦芸接过雷涛的那份申诉报告,也有些诧异。不过当她翻开来一看。这个申诉的项目却并不是邯江的,而是在南靖。
当她看到“翼王府”这三个字的时候,她心里就有些纠结了。小王府巷的开发项目一开始被叫停的情况,她是知道的。其始作俑者就是她的师叔南宫策教授。
可当她看完了整个报告之后,她就明白了。原来这个项目已经是变更了开发规划,包括开发公司都换了。当她看到后面南宫策联合多位老专家写的关于省文管局某些干部引导项目评审的联名信之后……
谷锦芸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多云转阴”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市长的眼界
虽说谷锦芸这次下来是专项调查邯江的旧城改造项目的。但作为国家文物管理局督查司的司长。他们督查司还有一项职责就是监督下属各省局的各方面工作。江南省文物管理局文保处在审核项目时故意引导专家审评意见这种事情,自然也是他们的督查范围。
那份报告她看完了之后,并没有说什么。从报告中抽出了那份南宫策等人的联名信之后,她递给了坐在一旁的霍明鸿。
霍明鸿匆匆看完了之后朝着身边的段新梁看了一眼。随后将联名信交给了吉良说道:“回去查一查!”
段新梁就坐在霍明鸿旁边,一开始霍明鸿在看信的时候,也没有避开他。所以这信的开头他还是看到了的。此时段新梁整个人已经石化了。他没想到雷涛竟然将这东西交给了谷锦芸。而霍明鸿吩咐吉良的那句“回去查一查”,他更是听得清清楚楚。
就在这时,谷锦芸在一旁说道:“那今天我们就到这儿吧!霍局,我们回头和你们的车一起去南靖。正好去看看这个项目。”
谷锦芸拍了拍手边的那份项目申诉报告。对于这个项目,她在没有实地调研过之前,是不会发表意见的。至于段新梁引导专家组审核意见的事情,她相信霍明鸿应该会回去调查的。而且既然这份联名信是由她转给省局的,她相信也没人敢那么护短。
听他们这番对话,瞿勃总算是放下了心来。看来这事情和邯江市政府没关系。不过他还是想问问雷涛到底是怎么回事。随即在会后把雷涛找到了他的办公室。
“雷涛,今天你在会上交给谷司长的那个报告……”瞿勃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声。
雷涛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公司在南靖有个项目,被人家故意刁难。我迫不得已只能向谷司长申诉了!”
他把小王府巷的那个项目说了一下。听着雷涛的话,一开始还比较淡定地瞿勃突然问道:“你说的那个项目,方案能给我看看吗?”
雷涛今天原本打算好了谷锦芸可能会要设计方案看的,所以就带了一份。听到瞿勃想看,就把设计图打开给瞿勃看了看。
瞿勃看着这份设计方案越看越出神,呆呆地坐了一会儿之后,起身回到办公桌前翻了起来。翻了一会儿之后,拿起电话问了一声:“关于学前街交通问题的报告呢?我记得批了放桌上了……怎么找不到了?”
在门外秘书室的姜维随即回道:“您不是批转交通局了吗?我拿了准备发下去的。”
“先不要发,拿过来我有用!”瞿勃说了一声就挂断了电话。没一会儿,姜维找出了报告送了进来。
瞿勃直接示意姜维将那份报告给雷涛。姜维愣了愣,迟疑着将文件交给了雷涛。按理说这种报告还是有一定保密性的,雷涛作为一个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不能看得。
雷涛接过文件也有些不解地看着瞿勃。可没想到市长大人严肃地说道:“你先看看……”
这份报告是由邯江市局提交上来的,主要是交警支队对于学前街金桥实验中学路段的交通拥堵作了一个调研报告。
前段时间,市长接待日瞿勃接到数百位市民联名投诉,主要就是针对金桥实验中学门前的拥堵问题的。这份报告其实就是瞿勃批转这份投诉之后,交警方面的回复。
“金桥实验中学是我市排名第一的私立中学,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都是比较好的。几乎家家都有私家车。而对面又是邯江师范,那里面还有和邯师附小。两家学校现在已经错开了放学时间了。但效果不是很明显……”瞿勃大致说了一下这份报告的内容。
交警支队的这份调研报告非常详细。将两家学校一周内每天上学放学时间段的车流量都做了统计。其实在这两家学校周边还有一家菜场、一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和市社保局的社保基金中心。这些都是人流量比较集中的地方。
这么多人流量集中的单位聚在一个小圈子里。加上学前街路口的对面还有一家大型的百货商场。可以说这个地区是市中心人流量最大的地区了。交通拥堵的成因就在“人”。巨大的人流和车流使得这个地方成了市区交通的一段肠梗阻。
“我原本的批示是让交通局考虑一下在这个路段进行一下限行、单行人流车流的分离。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方案就算是做出来了,效果也不会太好……”瞿勃非常坦率地说道,“我刚刚看了你的这个设计方案。联想到今天谷司长说的县府和学府消亡的遗憾……我就在想,是不是在这里搞个彻底的改造!”
瞿勃的这番话让雷涛吓了一跳。这个地方可是市中心啊!在这里搞改造……这个风险可不小。
看着雷涛狐疑地样子,瞿勃提了个大胆的设想:“金桥实验中学,如今的规模已经无法继续扩大的。他们其实也有建新校区的想法,这个报告我看到过的……”
他说完朝姜维看了一眼,姜维立刻转身出去,找那份报告去了。
“如果让金桥实验中学整体搬迁出去,另外把邯江师范和邯师附小也迁走。这样一来邯南区的大学城又多了几家重量级的学校,对于大学城项目也是个聚焦效应。社保局也可以迁到临湖区的新行政中心去。还有银行和菜场这些都可以搬迁的。我想在这里恢复我们邯江的学宫!”
当瞿勃说出“恢复学宫”这四个字的时候,雷涛一下子就明白了。邯江也有一个古玩和文化用品市场,那就是在邯南区的南塔寺。不过那个地方和庙宇交集在一起,地方又比较小。一直以来拥挤和管理问题都是个老大难。
如果学宫这边恢复了。说白了文保单位也就只有明伦堂和讲堂等少数几个地方了。邯江也有收藏协会的,把这些地方归拢起来,搞个类似翼王府一样的博物馆。而周边则按照古代风貌重建学宫建筑群建专业市场。
这样可以把南塔寺那边分流一部分人流过来。但由于学校等大人流量单位的外迁,总体人流量又降下去了。更让大学城那边多了几个聚焦点……这才是市长的眼界。雷涛不得不佩服。
这时姜维已经找到那份报告走了进来。这份报告也是瞿勃刚刚批复了没有下发的。瞿勃拿过来看了一眼,划掉了自己的批复之后,对姜维说道:“这份报告也先不要发下去。”
这两份报告现在瞿勃已经推翻了自己原来的意见了,自然就不能发下去了。不过这个事情总不能拖太久,他随即对雷涛说道:“雷涛,这个新学宫的设计,你能不能帮我做?”
“市长,我的设计费可是很贵的哦!”雷涛想了想之后笑着说道。
瞿勃被他这么一说先是愣了一愣,随后说道:“叫你设计又不会白做。项目招标的时候,这算加分的。”
雷涛其实就只要他这句话。邯江学宫这个项目如果由雷霆拿下来,那他这个公司五年之内的业务量都不用担心了。而且如此地标性的项目,将会使雷霆公司在邯江房地产业界奠定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答应了瞿勃之后,雷涛立刻回去安排人对原来邯江学宫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恢复学宫虽然是新建,但在雷涛心中还是想让它能够再现当年邯江学府的旧貌的。
而他自己则连夜赶往了南靖。明天谷锦芸要对小王府巷进行现场调研。这对于南靖分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到了南靖之后,雷涛办好了入住酒店的手续之后,并没有在房间休息。而是走出了酒店溜达到了附近的一座网吧。
他先注册了一个南靖本地知名论坛“石头城社区”的帐号。一边水经验,一边注册了另一个视频网站的帐号。将那段已经编辑处理过的视频上传之后,他就在石头城社区论坛里发出了第一个帖子……
《某处长饭局揩油吃豆腐的丑态》
这么一篇附带视频的帖子,刚刚出现在论坛里,立刻就引来了围观。仅仅半个小时,那段视频的点击转发量已经上万了。雷涛离开网吧的时候,这段视频还在不断的被点击转发。
当网络舆论监管部门发现并反应过来时,江南省文物管理局文物保护处段新梁处长的身份已经被网友人肉搜索了出来。已经开始有大量的微信公众号对这段视频进行了转发了。
监管部门已经根本来不及进行处理了。江南省的网络舆情监控部门只能将这段视频和帖子的内容整理后上报,等待上级指示该如何处理了。
第二天,谷锦芸到小王府巷进行调研的时候,接到了霍明鸿的电话:“谷司长,我……我这边有点要紧的事情,省委让我去汇报工作。我就不能陪你调研了!”
谷锦芸挂断电话之后对雷涛说道:“霍局长有事不来了,我们先去巷子里看看好了!”
雷涛点了点头朝一边的南宫策说道:“南宫教授,要不您就不要进去了,巷子里面的路不太好走。”
南宫策白了他一眼,径直往巷子里走进去。一边走一边说道:“我还没老呢!”
雷涛回头看了一眼谷锦芸,后者朝他摇了摇头,默不作声地跟在老先生身后走进了巷子。
在南宫策的讲解下,谷锦芸对整个小王府巷的大致情况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而雷涛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现了不少之前自己没有发现的细节。他把这些细节都一一记录的下来。等到整个项目设计定稿的时候,这些细节都是要添加进去的。
“雷涛,你们公司的这个项目。完全符合保护性开发的条件。”谷锦芸离开的时候,给了雷涛一个非常明确的答复。雷涛相信这个项目要是提交到国家文物管理局讨论的时候,通过应该是没问题的了。
而省局这边,阻力应该也会消失了吧!
第二百九十三章 咸猪手处长
雷涛不知道他发的那段视频,让江南省文物管理局如今受到全国人民关注了。自从被人肉搜索出那位“咸猪手处长”就是段新梁之后。江南省文物管理局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省内的媒体还在等待着省委宣传部门的采访批复。国内其他媒体却已经闻风而动了。省文物管理局门口围堵着上百家全国知名媒体的记者。除了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之外,网络媒体的记者是第一个到达的。而且数量也是空前众多。
“大家好,我是激浪网的社会栏目记者水晶。现在我们正在江南省文物管理局的门口,这里就是那位咸猪手处长的办公地点……”一个女记者对着摄像机一边说一边指向了旁边的文管局大楼。
“网友们,我是菜青虫。我们洋芋视频是第一个爆出咸猪手处长视频的网站。现在我就站在江南省文物管理局的门外。这座大楼里所代表的权力,就是咸猪手处长向企业吃拿卡要并频伸咸猪手的倚仗……”一位男记者言辞犀利站在摄像机镜头前解说着。
这些网络媒体的采访视角维度更广,而且很多在采访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舆论导向了。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广大网友声讨的那位“咸猪手处长”抓拍到。
其实原本雷涛发布的帖子并不是什么“咸猪手处长”。这个名号是网友转发过程中产生的,而随后就成了段新梁的新名字了。
此刻的段新梁哪里还敢走出这栋大楼。前后门全部给堵上了。他那张脸在视频里也拍的非常清楚,根本别想蒙混出去。而且他现在也走不了了。被召到省委参加了紧急常委会之后,霍明鸿回到局里立刻让局纪委书记把段新梁找了去。
段新梁现在就被安排在小会议室里写交代。那段视频他看过了,整个过程全无剪辑。除了部分涉及到余荷的地方被打上了马赛克,可以说视频的经过是非常清楚和完整的。这件事任他怎么抵赖都赖不掉了。
现在的段处长已经没有往日的神气了。头顶上被梳理的很顺溜的那几缕“支援中央”的头发此刻已经完全耷拉了下来。面前的一摞稿纸上一个字都没有。他拿着笔几次想要写下点什么。可想来想去又没办法下笔。
纪委的要求是他交代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那位指示他卡住小王府巷改造项目的“大人物”是谁?第二个问题,事发当天的经过。第三个问题在这次事件中,他拿了多少好处!还有就是他主动交代其他的问题。
可以说这四个问题,他根本没办法解释。容昀的身份背景他非常清楚,而且这次容昀授意他卡小王府巷的项目,只是两人独处时的几句话而已。他即便交代出来,容昀也可以完全不认账。
事发当天的经过,视频里非常清楚。纪委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他一个自供而已。至于拿了多少好处,那真是冤枉他了。他可一分钱的好处都没要的。他只不过想着下放去当县委书记或县长。在退下去之前老歌实权正处当当,也许还能混个副厅待遇退休。
至于主动交代其他的问题。说实在的,要说廉洁奉公,段新梁完全够不上。拿好处占便宜的事情多了。不过文物管理局本身就是清水衙门,他这个位置也没多少油水。
只是靠着这些年的钻营,占点公家的便宜,混吃混喝那点红包……加起来也就攒了一百七十多万。前几年儿子结婚全花光了都不够。严格的说下来,他现在是真正的“两袖清风”。
熬了一天一夜,纸上没有落下半个字。纸团倒是揉了一大堆。
已经是凌晨五点多了。
他现在还算不上双规,只不过目前的情况他没办法离开而已。把他留在这里也算是一种保护措施。
纪委的工作人员倒还挺人性化,还给他拿来了一条毯子和一张行军床。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段新梁一晚上都没睡着。
昨天晚上,他接了两个电话。一个电话是他儿子打来的。儿子结婚的那套房子首付是他付的。当初说好月供也是他付。现在还差两年多贷款就到期了。儿子说媳妇提出来让他一次性把余款付清。不然就离婚带着孙子回娘家去。
另一个是他老婆的,那段视频是他儿子给老妈看的。看到了丈夫在视频中的丑恶嘴脸。这位在基层文化馆工作了一辈子的女人断然地选择了离婚。
他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媳妇提出的要求。而是他儿子看他出事了,怕月供的余款以后他不再负责了,所以想出的鬼点子。这小子从小就会算计,这一点倒是随了段新梁。可他没想到,到头来自己都被儿子算计了。
容昀的电话,出了事之后他只打通过一次。可接通了之后,容昀回了他一句“打错了!”就把电话给挂了。
段新梁睡不着索性起来走到窗前。打开了窗户,清晨的凉风吹散了房间里混沌的空气,段新梁浑浑噩噩的脑子一下子空了。看着晨曦初露的天空,他突然有一种被世界抛弃了的感觉。
转头看着一地的纸团,段新梁愣了半天的神之后,突然坐下奋笔疾书起来。一早来上班的纪委工作人员在门口看了看,发现段新梁在写东西,也就没人来打扰他了。
直到中午快要吃午饭的时候。只听到楼下传来几声惊叫,随后整栋办公楼内所有的窗户都挤满了人。楼下的停车场上,段新梁的尸体伏地趴着,身下是一汪鲜血。
纪委的几个工作人员匆匆跑到小会议室里,除了那满地的纸团,就只有一摞厚厚的稿纸。局纪委书记洪畴拿到这份材料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放下材料后,洪畴不无叹息地说道:“他就留下了这么一份临终自白……”
这份段新梁的“遗书”,很快就和省文管局纪委的调查报告一起提交到了省委。这是省委紧急常委会的要求,让省文管局进行内部调查,尽快得出结论上报。现在调查报告也出来了,可人也死了。
“我的意见是人都死了没必要抓着不放,低调处理吧!”省委副书记于振柏看完了这份调查报告后第一个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随后其他的省委常委们也都表态了,意思也都差不多。毕竟按照华夏的传统,人死了一了百了。当然也有一些常委提出,还是应该对网络舆情有个正面的回应的,只不过这个回应现在有点比较难办。人死了再给个处分决定,这也说不过去。
而就在一众常委们发言的时候,省委书记罗中承却一直都在看那份段新梁的“遗书”。由于篇幅比较长,刚刚常委们看报告的时候,主要关注的还是省文管局纪委的那份调查报告。而这份遗书,很多人只是略微翻了翻。
但罗中承看的比较仔细。省长童宏杰也没发表意见,看了一眼罗中承,问道:“书记,您看这件事情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罗中承拿下了老花镜,和那份遗书一起放到了桌上。敲了敲桌子问道:“你们大家有没有发现段新梁的这份临终自白,其实已经将他的思想作了一个自我刨析。我倒是觉得挺有意义的!”
听他这么一说,那些没有细看的常委们也拿起了那份遗书仔细看了起来。
省长童宏杰闻其声而知其意,随即发言道:“我也觉得他的这份临终自白,将一个多年在科处级岗位上徘徊不前的干部的心态变化写得非常透彻。他没有什么大的贪腐行为,但吃吃喝喝、公车私用、多报少支,零敲碎打的也攒下了一笔百万巨款!”
“中央现在正在严厉整顿四风问题。我觉得段新梁的这个案子完全可以当作典型的反面教材,给广大党员干部做个警示!别以为吃喝占点小便宜,都是小事!小事累积起来就是大事……”童宏杰的这番发言高屋建瓴,直接联系到了中央的政策。
同时这番话也讲出了罗中承心里的话。童宏杰发言完毕,罗中承第一个带头鼓掌。随后在省委常委会决议中明确指出,对于段新梁的自我交代,必须认真落实,追索他所贪污侵吞的公款一百七十万。主要就是他儿子名下的那套房子和车子。
段新梁的儿子没想到最终还是他老子棋高一着,一点好处都没给他剩下。他只能乖乖地补足了房款,好歹把结婚的房子给留了下来。而那辆车则作为赃物被收缴了。
同时段新梁的这个事件,在官方正式的结论中,明确了他的错误,同时因为其已自杀,组织纪律处理等其他处罚就都免了。不过随后在全省范围内展开的“纠正四风”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段新梁的那份临终自白真的被当作了反面典型教材。
江南省的一系列举措,让这件事情也渐渐地平息了。同时对于江南省能够及时地抓住时机推进“纠正四风”教育实践活动,中央还是表示了肯定的。
随后各省市也开始针对段新梁临终自白中说的那些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倒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而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雷涛已经拿到了省文物管理局重新组织专家进行的论证结果。这个项目的开发方案正式提交国家局进行审批了。这对于雷涛来说倒真是个好消息。
关于段新梁的那段视频,曾经有省局纪委的人找他了解情况。可后来就再没来过。那段视频是怎么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可现在段新梁人都死了,自然也就没人追究这事了。
严格地说来,雷涛的这种行为的确是犯了忌讳的。可要说有人会为了段新梁的事再找他麻烦,那倒也不可能。人都是现实的。人走茶凉,人死如灯灭。这件事情很快就会被人淡忘的。
第二百九十四章 有人作梗
小王府巷的这个项目通过了省里的审核之后,通过国家局的审核基本也没多大问题了。谷锦芸那边已经给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雷涛只需要回去等好消息就可以了。
南靖分公司下一步就开始先行准备开工建设了。等到国家局的审核批复下来就可以立即开始进场施工了。
而雷涛则要赶回邯江,学宫项目的总体规划还等着他去定稿呢。
这次学宫项目的设计,雷涛放手交给了任韬领衔的设计二部。梅坞项目基本上是由雷涛做总体规划的。任韬他们只需要将这个规划分拆成一个个的小项目然后进行具体的设计就可以了。
不过这次学宫项目雷涛却完全放手了,直接就是由任韬他们进行总体规划。为了雷涛的信任。这段时间任韬可是加足了马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