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迷梦-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车上,王安萍正在和沈正辉解释,“你一走就有人抱怨了,说你比总局局长和中宣部部长还牛,居然指导他们应该怎么工作。”
“你是说问我的话的那些家伙就是总局的?”沈正辉很是惊讶。
“还都是业务骨干呢!”王安萍嗤笑了一声,“你到时上演了一下诸葛亮舌战群儒。”
沈正辉拍着胸口,“你吓死我了,这样我以后还有没有活路啊?”
“你就没有想过李睿的爷爷在什么部门?”王安萍摇了摇头。
“不是吧?”沈正辉哈了一下,“他已经退休了吧?”
“人退休了,影响力还没有。”王安萍撇嘴,“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心,总局那帮家伙就是那样,你也算是挂上号的,他们不会专门为难你的。”
“这可不一定,阎王好过,小鬼难缠。”沈正辉摇头,然后他敲了敲自己的头,“我这是怎么了,规规矩矩做好花瓶就是了嘛!你看看张导演要不不说话,要么胡说八道,我真应该向他好好学学。”
“向他学学?”王安萍哼了一声。
“呃,”沈正辉于是转换话题,“你在电话里面说你要过来,我还以为是多大的事情呢!”
“事情倒是不太大,不过我爷爷想要见你。”王安萍说道,“你这样胡说八道,要有人打了招呼才没事。”
沈正辉的心又提了起来了。
重新见到王见胜,这位老将军倒是一副平平淡淡的样子,沈正辉被王安萍领进家的时候,他正坐在电视机前认真地看着新闻。新闻是关于两会的报道,沈正辉甚至能够看到自己在镜头里面一闪而过。
“哦,正辉来了啊!”老爷子回过头来,看见了沈正辉,不见外地说道。
“王爷爷你好!”沈正辉早就打蛇随棍上了。
“来,坐吧。”王见胜靠着沙发说道,“这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两会,履行参政议政的义务,有什么感受啊?”
“感受?”沈正辉眼睛转了转,“感受就是应该多听多看少说话。”
“不要发牢骚嘛!”王见胜笑了笑,“你的提案我看过,挺有意思的,不过你也要考虑到做事情的困难性,这种大规模的变革,肯定是不可能立马就实施的。”
“是的,我了解。”沈正辉点了点头,“我还是太年轻,不够成熟。”
“你这也是牢骚。”王见胜说道,“也有领导对你的意见很重视的,”他停顿了一下,“现在好莱坞的电影这么强,电影也是意识形态的输出,在这方面,我们是落在了后头了。你明不明白啊?”
沈正辉偏了偏头,露出了思索的表情来。(未完待续。。)
第223章 大旗党
第223章 大旗党
沈正辉到是想不到老革命是从这个角度理解自己的作品的,当然了,从这个角度上讲也不能说是错的,但是对沈正辉来说,支撑着电影事业发展的显然不是我们要输出意识形态这种政治的目的,它并不能作为动力,只能算是附带的产物。就好像美国牛逼,美国的电影也就牛逼,然后连带着他的电影隐含的价值观就好像洗脑一样直接就灌输给了穷棒子国。仔细想一想,我们曾经也是这样过来的,不过思想底子比较厚,国土面积比较大,地方发展不均衡,所以没有被一次性全部洗了罢了。当年洗我们的香港台湾日本,若干年以后全部露出了颓势,最后让大陆的群众们觉得不过如此,这让当年被洗过脑袋不愿意再洗回来的的家伙们觉得天崩地裂,于是继续在网上从事洗地的活动了。
所以,这个意识形态输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里,就是看谁的钱多,谁钱多谁就牛逼,大家就对着你流口水,对你怎么想就有兴趣。穷鬼才没有人感兴趣管你怎么想的。日后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固然有人蒙着眼睛说我看不见我看不见,又或者有人说,对于gdp来说,国民的幸福和安全更加重要。当然,有些实用主义者已经开始研究中国为什么会取得成功的原因了,是因为民主集中?政府效率?还是因为他们有发改委?
所以说,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工作。经济上你独步巅峰,做起意识形态的输出工作来事半功倍;你如果是个穷鬼,宣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根本没有人听,偶尔说点真话还被习惯性地指责在说谎。
但是苦逼的工作也要有人做。
影视圈里面的导演绝大部分经历了思想混乱的八十年代,在某些个别有用心的领导人的放纵下,培养出来了一脑子的自虐史观,这种历史观在电影届的直接反应就是电影界的现状——缺乏商业性,目前最商业化的导演就不是导演科班出身的,现在沈正辉更加证明了这一点。独立导演高呼表达自由、艺术自由的时候,直接就人为地把电影分界为自由/体制两种关系了。于是两帮人一帮人拍媚内的主旋律。一帮人拍摄媚外的电影。有的人在外国佬那里用中国的丑恶刷出了名声了,也就顺带着成为了国内的电影大师了。
在商业电影这一块,内地先天性地发育不足。
但是实际上商业电影比主旋律和媚外电影更加具备洗脑和宣传的作用,李小龙、杰克成、杰特李就直接的证明了这一点。现在沈正辉做出了一个更好的样板来。向领导们证明。用商业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电影作用更好。
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的重点工作,又是中国的难点工作。
苏联已经倒了,作为最大个头的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如何保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更现实的是,党的内部在这个问题上态度**,等着换皮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这个工作一方面是对外的斗争,一方面又是对内的斗争,这就是难点。
老一辈对于这种问题不可能没有考虑过,从1949年开始到现在,这类的思考就没有停止过。不过到了某个阶段,这种思考带着某种滑稽的味道,仿佛在公开场合正儿八经提出来反而变成一件丢脸的事情了。王见胜此时此刻和沈正辉说着这个问题,在沈正辉听起来就有些滑稽的味道了。
不过,沈正辉是这样考虑的:1、我虽然是党员,但是并不是中央委员,候补也不是,您老和我提这个问题,合适吗?2、我虽然是个导演,但是我本人并不是体制内的导演,关系也不挂在八一厂、中影集团这类地方,您和我说这个问题,身份上是不是也不太合适?从阶级上来看,我本人还是一个资本家,你让一个资本家来宣扬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无论怎么看都是黑色幽默的味道。或者这就是说党的统战策略已经到了没有底线的地步了,如果是这样,沈正辉到是能够理解,统战部门的下限一向是比较低的。
所以沈正辉眨了眨眼睛,“王爷爷,我觉得,你说的这个事情,是不是找错人了?”他小心地说道,“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有想过意识形态这些东西,我拍电影考虑的是商业性和卖座。”
“但是你没有拍抹黑我们国家的电影不是吗?”王见胜说道。
我没事干为什么要抹黑自己的国家,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沈正辉心想道,“这个,我考虑最大的市场,不会考虑让片子掺杂太多的政治。”
“《集结号》不是一部政治片吗?”
“它有政治的皮,或者说,它有历史的皮。”沈正辉说道,“但是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冒险故事,我只是如实地反映了它的时代背景而已,并不是有意要拍摄政治片,”沈正辉觉得自己说谎都有些拙劣,“好吧,就算它是一部主旋律片,但是最后评价它成功与否的,还是它的票房啊!”
“这样很好啊!”王见胜说道,“你拍的片子,不抹黑中国,有主旋律,还有好的票房,所以你是最适合的人选。”
“呃,”沈正辉苦笑起来,“你说适合,你想要找我干什么呢?”
“拍电影。”一旁的王安萍说道,她看了看自己的爷爷,又看了看沈正辉,“距离你上一部片子都已经过去一年了,你不考虑在国内继续拍摄一部电影吗?”
“没有好的题材。”沈正辉抿了抿嘴,“我实在是对自己的电影在大陆上映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集结号》很不错。”王见胜说道。
“这只是一个个特例。”沈正辉回答道,“我的大部分的电影您可能不知道,安萍姐比较清楚,带有着某种恶趣味,我担心根本就过不了审查,《集结号》从拍摄的意图上讲,我从来没有拍过战争片,想要玩玩枪弹和炸药罢了。”沈正辉的自我贬低显然不能让王见胜打消掉念头。
“你行的,你有这个才华。”王见胜说道,“你就那么喜欢把自己的才华花在日本那种地方?”他的语气明显有不满了。
沈正辉把目光投向王安萍求救。王安萍给了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你的提案我看过的。明明对国内的电影很有想法,怎么能够用这种理由来搪塞我呢?”王见胜很不高兴地说道。
沈正辉不说话,我每部电影在日本几十亿票房,你让我回中国来拍片子也就算了。还指定要拍摄主旋律片。拍出来了不能放怎么办?
眼见沈正辉不说话王见胜站了起来。自顾自地走掉了。
沈正辉对着王安萍眨了眨眼,“他老人家去上厕所吗?”
王安萍撇了撇嘴,“拍个片子你也这么墨迹。”
“这是一个片子的问题吗?”沈正辉一脸悲愤地舔了舔嘴唇。
“行了。好多事情我爷爷不好说,我送你回去吧?”
“啊,这样就走了。”沈正辉站起身来。
“怎么,你还想吃晚饭吗?”
“说起来,我还真的没有吃诶!”
“那好,我请你吧,你们常去的那家川菜馆。”
“就我们两个?”
“正好和你说说话。”王安萍的回应让沈正辉有一种**的错觉。
“真有些不好意思,要不我请吧?”
……
这一趟出门就有了司机了,一个壮小伙勤务兵替沈正辉和王安萍开车,两个人坐在车后面,都默不作声。沈正辉是在想刚才王见胜说的那些话,王安萍就不知道在想什么了,不过看他脸上的笑容似乎并不为沈正辉担心,又或者沈正辉已经落入了她的彀中了。
川菜馆依旧,王安萍的到来让经理点头哈腰地迎了上来,然后按照她的吩咐上了菜,又撤走了服务员,以便于她和沈正辉说话。沈正辉看着一桌子的菜,忍不住开口道,“太浪费了,随便点几个菜就算了。”
“行了,装什么矫情。”王安萍拿起了筷子,“吃吧。”
沈正辉虽然肚子已经饿瘪了,但是这个时候吃东西难免有些食不甘味,“萍姐,你爷爷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他问道,“我怎么觉得这些事情根本就不需要他操心,怎么他还这么操心?”
“不需要他操心?”王安萍笑着看了沈正辉一眼,“谁说的?”
“他是军委副主席,还是退休的,你说是不是?”沈正辉问道。
“所以才找你啊!”王安萍轻描淡写地说道,“如果没有退休,直接找八一厂或者中影集团的人就行了。”
“嗯?”沈正辉偏着头。
“老同志就不能发声了?退休的老同志就不能干涉政局了?”王安萍撇嘴,“你真是too simple!难怪只能当个导演,幸好当初没有去考公务员。”
沈正辉用力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你的意思是……不对啊,你爷爷叫我回国来啊!”
“不漫天要价,你怎么落地还钱?”王安萍一脸不屑,“实际上也就是一部电影的事情罢了。”
“意识形态输出啊!”沈正辉叫苦道,“还要符合你爷爷的想法主旋律,怎么做得到?”
“《集结号》不就做到了吗?”王安萍说道。
“这算是特例啦。”沈正辉认真地强调道,“你看看之前我的电影是什么样子的,我也不能保证每一部电影都……”
“你真是傻!”王安萍叹了一口气,放下了筷子,认真地看着沈正辉的眼睛,这让沈正辉有些紧张起来,“关键是意识形态,不是输出。”
“嗯?”
“你想要输出,美国人不给你机会你也只能干瞪眼。”王安萍解释道,“所以实际上这个片子肯定是对内的。”
“对内?”
“为什么我爷爷一直说《集结号》,就是为了强调老一辈革命先烈对于国家的贡献。”
“老一辈?”沈正辉觉得自己抓到了一点什么。
“已经退休的一辈啦!”(未完待续。。)
ps: 今明两天都在外面出差,今天酒喝多了,码字如同便秘。
明天估计不能更新了,大家见谅。
第224章 历史的阴影中的参与者
关于何主席的功过评价的争论,等到十几年之后,就会达到一个讨论的巅峰。这个时候,他从前的政策已经开始开花结果了,同时,人事上的变动也开始显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于是从286开始一直到当代的领导人,都面临着新的国际和国内局势下的新评价问题。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的意义就在这里。
沈正辉自然知道领导人会面临着历史评价的问题,因为是领导人,所以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所谓的“公正”的历史评价。或者这样说,因为他们是领导人,他们所做的事情对于现状和将来都直接产生着某种历史性的影响,由于这种历史性的影响就是构筑历史本身的一种力量,所以在历史的体系内,他们根本就不可能获得一种超脱历史的公正的评价。不过换句话说,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历史的理解就已经算是足够公平了。
沈正辉自然知道何主席日后面临着何种的赞美和批判,中国的崛起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虽然他本人被批评权利欲太大,提拔非人等等同样大的罪名。要知道,领导人的评价是带有历史一贯性的,就是说是带有纵向比较的,何主席自然地和他前面的两位核心、后面的两位领导人相互比较,具体的八卦历史就不必去关心了,反正是扯不清楚的事情。
但是眼下沈正辉对于王安萍直接说出来的任务倒是有一种心惊的感觉,她所说的事情似乎正好印证了对于何主席的某个指控。
这算是造舆论吗?沈正辉心想。日后这招被tg运用得异常娴熟。在香港、新加坡、美国放风,放消息试探舆论同时准备做事情等等,沈正辉具体地了解和知道当然是因为2012年标志性的事件,那是网络时代显示出了它真正的威力的又一个具体实例。不过眼下这位居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和要求,真的是让沈正辉有些意外和吃惊。
“这个,我不太合适吧?”沈正辉说道,“一向以来,我都是拍摄商业片的。”
“不,就是因为你拍摄商业片,所以特别合适。”王安萍否定掉了沈正辉的谦虚。
沈正辉舔了舔嘴唇。这简直是最得罪人的事情。无论做与不做都是得罪人,沈正辉心中暗叹,这样的话,我还不如龟缩在日本不回来。不过这个念头马上就被他自己否定掉了。仔细想一想在中国的大佬级别的商人。有哪一个不是背后站着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而全世界又有那一个地方例外?当经济力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它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力量的帮助的时候,就必然地产生要么是经济控制政治为自己开路,要么是经济拉拢政治为自己的发展扫除障碍。沈正辉知道。在日本自己是依附于福田光美的,只有在中国站稳脚跟才能脱离依附的地位,但是在中国站稳脚跟就不免需要有一个重量级的靠山的保护。
他如果只是想要保持住骄奢淫逸的生活,那也就罢了,做一个大富豪拿了股份吃股息也不过就是那样,但是要在某个行业做到巅峰,到了某个规模你不去寻找政治,政治也会找上你。
沈正辉扬了扬眉毛,看着王安萍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眼光中透露出来的除了严厉之外,就是期待。
不能直截了当地拒绝。沈正辉心想。
“呃,”他想了想说道,“这种电影我是真的不会拍,按照道理讲,这不是国内电影界的强项吗?拍摄反映领导人的片子,用特型演员之类的,”他停顿了一下,“我听说有一部反应第二代的传记片不是正在拍摄吗?”
“哦?这个你也知道?”王安萍倒是有点惊讶,不过随即她便摇了摇头,“那个不行。”
“不行?为什么?”沈正辉吃惊道,“这个应该是大陆的强项啊,怎么不行呢?”
“一直以来,我们的宣传部门在宣传的手段上毫无进步,在监控和管制宣传上倒是进步神速,”王安萍说道,“这个部门里面充斥着蠢货,以至于英明的领导人也发挥不出这个部门的作用。”她撇嘴,“他们那些陈腐和陈旧宣传手段,早就过时了,他们自己偏偏不以为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混日子,指望他们不坏事就好了,不要指望他们能够做成什么。”王安萍看上去似乎是有感而发,“但是偏偏又不能离开这些家伙,因为没有他们管理,宣传部门的蠢货就更多,并且更加肆无忌惮了。”
“呃。”沈正辉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王安萍的这通大胆的抱怨,实际上,日后网络上自干五的共识也差不多是这样,姓赵的至少表现出来的愚蠢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他们的功绩无人知晓。
“所以我们就期望你能够带给我们一点完全不同于那些陈腔滥调的东西。”王安萍颇为认真地看着沈正辉,“你不用急着答复,可以考虑考虑。”她的语气相当怪异。
“我必须……那个啥……答复吧?”沈正辉小心地问道。
“你觉得呢?”王安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的表情,“你总不能只拿好处不做事情,这对你来说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你这样说对我来说就已经太难了。沈正辉抿了抿嘴。
“你的提案的想法非常好,看起来也非常诱人。”王安萍说道,“不过你总要展现一下你能够实现它的能力。”
沈正辉呼吸重了起来,他反复搓手,“但是那是宣传部门。”
“是啊,宣传部门而已。”王安萍回答道。
沈正辉连续做了两个深呼吸,最后现实下定了决心一样,“我不确定是不是能够达到你们想要的效果。”
王安萍眼睛亮了亮。
“更多的东西我要回去考虑一下,不过现在我先提一个建议,”沈正辉深吸了一口气,“你觉得把《上海堡垒》拍成真人版怎么样?”(未完待续。。)
ps: 年前工作太忙了,明天接着出差,我苦啊!
第225章 真人版的理由
《上海堡垒》是沈正辉一时之间想得到的最好的建议,这算是他能够想到的能够满足王见胜的要求,同时又不违背自己的美学的唯一选择了。他的脑子飞速地运转着,想着如何修改将军这个角色,让他表现的更加坚定有力,如同要退休的老首长。对他来说,要把老同志艰辛工作,身负重担,把年轻同志扶上马再送一程这个意思表达得艺术一点还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和日本不同,在中国动画的魅力始终比不过真人,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动画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所以中国的动画产业才会如此苦逼。因此,相用动画片掀起全国性质的大讨论,或者降格以求,掀起党内的民主大讨论,甚至引发话题,都根本不可能。这个东西能够引起的话题就是家长反对自己的孩子看动画片,因为影响学习。
这个建议没有让王安萍马上理解,她扬了扬眉毛,重复着沈正辉提到的这个名字,“《上海堡垒》?”
“是的,《上海堡垒》!”既然已经有了题目,沈正辉就自然而然地顺着往这个方向努力编写,“这个,我们显然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但是我觉得这个故事的背景还是挺合适的,增加一点领导人的情节,就更加符合这个故事的主题了,你不觉得吗?”
“呵呵,”王安萍捂了捂嘴,“我觉得不太容易通过审查。”
“还需要审查?”这是沈正辉瞪大了眼睛反问。
“如果是和《集结号》一样的题材当然不用担心通不过审查,但是既然是这种题材。”王安萍皱了皱眉,“你以为总局是我家开的吗?”
呀,我还真的这么以为了。沈正辉在心里面说道,你们帮着老大办事情,这个关节都打不通吗?
王安萍抿着嘴,过了一会儿,“我先让人送你回去吧,”她说道,“关于题材你再多想想,我会把你的建议和我爷爷说的。但是我个人觉得他不会太喜欢。”
沈正辉站起身来。对他来说,能够喘一口气也算是不错了。
“你准备向你日本的合作者求援吗?”王安萍送沈正辉到了门口,突然问他道。
“向日本的合作者求援?”沈正辉被这个问题弄得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你是说福田光美?怎么可能向她求援?有什么可求的?”他有些不明所以。
“不向她求援就好。”王安萍看上去原本紧绷绷的脸也松弛了一下表情。“我个人觉得这件事情你还是不要告诉其他人比较好。”她认真地说道。
“当然。”沈正辉回答道,他低下头来看着自己的脚,“这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有些丢脸。”
“哼!”王安萍哼了一下,“你是亚洲最成功的商业导演,是该有点脾气。”
“之一!”沈正辉急忙补充道,“对于某类题材束手无策,确实是我个人觉得丢脸的理由。”
王安萍又哼了一声,看着沈正辉,“你又不是全能导演,什么题材都能导。”然后她又有些不解,“明明《集结号》挺好的,再拍一部很难吗?”
沈正辉用力揉着自己的脸。
“行了行了,知道你们艺术家就是这副德行。”王安萍唾了一口,“我会在爷爷面前帮你说好话的。”
“谢谢萍姐。”沈正辉苦笑,心道,如果领导都是你这种想法,也无怪乎中国电影若干年来毫无寸进。你让我再重复一遍的话,我还能够拍什么呢?总不能去拍《一九四二》吧?短时间内,沈正辉只能在肚子里面吐槽,等吃完了饭,上了车子,在回酒店的路上,他满腹的郁闷都找不到人诉述。
显然不能打电话向福田光美谈这件事情,这就是在**裸地表明自己是一个蠢货和笨蛋,在国内也搞得混不下去了,就是在向福田光美表示,除了你罩着的地方之外,我都玩不转,因为我是一个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笨蛋。
自然刘欣和青沼智昭也被排除在外,自揭其短,男人根本不会这样做,向女人吐苦水,除非你想要装可怜泡她,或者这个人是你妈,沈正辉的残余的一点点大男子的心不允许他这样做。况且越洋电话说这些事情简直是自寻死路,回到了宾馆,沈正辉根本毫无睡意,坐在那里发呆,把自己脑子里面记忆的那些片子一部部地过了一遍,发现根本就没有正应景的电影。韩三爷日后玩弄的大明星大题材大片的手腕,根本就不适合现在的情况。
《那年那兔那些事》倒是一部完爆阎王殿的杰作,可惜的是时机不到,想来想去,在沈正辉的脑海中,就没有比《上海堡垒》更加合适的了,并且《上海堡垒》不管如何改编,都不能说是赤果果地在为老干部站台,这是一部幻想的题材,又是和外星人对战,仿佛好莱坞电影的跟风,况且有表现了中**队领导人的坚定和勇敢,虽然言情的外皮和主角蛋疼的金手指似乎有些让人脱戏。但是,如果站在军事题材上看,它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脱离中**事题材小说一贯窠臼,这从动画片广受欢迎就可以看出来。
沈正辉自己都觉得这可以改变主旋律影片脱离观众的现状,要知道《亮剑》这部作品就因为塑造了一个和以往的英雄人物不同的人物形象就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和赞美,虽然日后网络上的讨论是李云龙从思想上讲还是没有脱离落后的封建好汉思想的农民,但是观众们才不关心这一点。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说不定当时党内的干部同样犯着李云龙式的毛病也不一定,这样看起来,在某条路上已经走习惯了换条路走说不定有惊喜。沈正辉仔细思考一番,觉得自己的想法应该没有错,就放下了心,睡觉去了。
他就完全不知道王安萍向王见胜汇报了和自己谈话的内容之后,王见胜老先生对自己又是怎么样的看法。(未完待续。。)
第226章 拍板?其实是备用方案
“把动画片拍成真人电影?”王见胜听到自己的孙女汇报的内容之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来,“这家伙是不是在推脱?”他带着疑惑的表情,“按照《集结号》的故事那样,再拍摄一个表现领导同志的战争电影不就是了吗?后年就是希圣同志100周年诞辰了,也不过就是让就是在这之前敲敲鼓罢了。”
“我觉得他倒不是有意推脱,”王安萍替沈正辉辩护道,“你也知道这种搞艺术的都是这样,灵感没有,什么也搞不出来。”她摊开了手,“不过您觉得他的这个建议怎么样?动画片改编成真人的电影,这部动画片您也看过哦,评价还不错哦!”
王见胜撇嘴,嘴硬道,“小孩子玩的东西而已。”
“它里面的空战部分现在可是空军的教材内容。”王安萍说道。
“所以我才说是小孩子的东西,”王见胜站起来,在房间里面兜了一个圈,“他没有和你说空战的部分他准备怎么拍?难不成真的让我们用歼十配合他来拍摄?”他自己都摇头,“根本不可能。”
“这个我倒是没有问他怎么办,”王安萍说道,“不过我想他既然提这个建议,就应该会有办法,你要让我打电话问一下吗?”
王见胜摇了摇头,“算了,”他叹了一口气,“本来还以为能够有惊喜,现在看起来,年轻人靠不住啊!”
王安萍拉着爷爷的袖子,“我也是年轻人呢!”
“哦。是吗?”王见胜摸了摸自己孙女的头发,“那你替爷爷想个主意啊!”
“我觉得《上海堡垒》挺好的啊!”王安萍认真地说道,“我个人觉得里面那个老将军就像是爷爷你……”
“胡扯,”王见胜摇了摇头,“那明显是老刘,这里面陆军有露面吗?从头到尾不是空军就是海军航空兵,要不然就是二炮,根本就没有陆军的事情,陆军的存在感比警察都低。”王见胜忍不住用年轻人时髦的词汇抱怨道,“这能够从里面看出来什么?”
“不是可以让他把剧情修改一下吗?”王安萍建议道。她努力将自己的语气放得平缓。“您看看,这个故事在美国进行阿富汗战争的时候不是很有现实意义吗?”
王见胜哼了一声,“如果它具有实际意义的话就好了,但是实际上就是因为它不具有实际的意义所以动画片才能够在国内放映。”他重新在房间里面来回走着。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这一次给他的时间确实少了一点,你在和他商量商量,看看他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
“爷爷。对于这种人……”
“行了,我知道了,这种人我见得多了。”王见胜打断了王安萍的话,“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有些东西你爷爷我坚持,在你们看来也许不以为然,但是这是我多年经历所积累的经验。”停顿了一下,王见胜坐下来,背靠着沙发,用一种舒缓的表情说道,“实际上并不是我一定要让他做什么,我都已经退休了,操这个心干什么呢?宣传这种事情,说它重要不过就是造舆论,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之下狗急跳墙罢了;说不重要的话,我们难道做事情之前都要大力宣传才做得成吗?”
“这件事情也不过就是这样,我也没有想过说一定要拍成广受人民群众喜欢的电影才是造舆论,实际上很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