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迷梦-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给女孩子打电话?”沈兴国问道。
沈正辉翻了翻白眼,“工作上的事情,麻烦你在外面帮我看着我妈。”
看着自己的父亲不满地走出去,沈正辉拿起了电话,深吸了几口气,拨了号码,心怀忐忑地听着电话那头的响动。直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喂,哪个?”
沈正辉笑起来,“老朋友,你好吗?”(未完待续。。)
第221章 尽职的政协委员
沈正辉在电话里面并没有和宁欢说多少话,两个人的对话近乎猜谜,当然,沈正辉本人现在的谨慎是一个方面,宁欢的谨慎似乎是天生的,沈正辉认为,特别发现对方发现了自己的身份之后,更是如此,谁叫他生的晚呢?这是先天的劣势,也是先天的优势,宁欢多年来的优势似乎只体现在了学习上了。
两个人在纠结无比的电话对话中只说几件事情,沈正辉说了自己寄钱的数目和自己的要求,他要在平京参加了两会之后才能够回老家。宁欢在电话中只表示了对沈正辉的感谢,他有很多话说不出来,有些话必须捅破了窗户纸之后当面说。现在就是这种情况,电话中胡说八道似乎不太好。两个人默契地把摊牌的时间延后了。
于是沈正辉开始正式履行他作为政协委员的任务。
“你还想着提交提案?你今年调研了吗?”王安萍也是政协委员,两个人的相遇居然是在政协的报到会上。当然,沈正辉是文艺界的代表,王安萍是工商企业家代表,不过说起来沈正辉应该也是工商企业家代表才对。
“这是我日常工作的事情,还需要什么调研?”沈正辉撇嘴。
“那你让我看看你是怎么写的?”王安萍直接索要沈正辉的提案了。
“我打了好几份,你可以帮我看看。”沈正辉说道,将自己带着的提案递了一份给王安萍。
“《关于简化电视剧拍摄审批流程的建议》?”王安萍眨了眨眼,“关你什么事?”
“这是我爸爸的提案。”沈正辉说道。
王安萍翻了翻。最后带着一丝不屑的语气说道,“行了,交上去也行,估计根本没有人上心,最后肯定敷衍你了。”
“嗯?”沈正辉上辈子经历过经办两会委员和代表提案的事情,也算是清楚有时候委员们和代表们提案有多不靠谱。职能部门能够糊弄过去也就糊弄过去了,除非领导真的重视这个问题,不过一般领导重视的问题政府自己就会捣鼓出解决方案来就是了,两会的提案有多大程度是样子工程这真的很难说。委员和代表里面有多少是像何新这样专门做智囊为领导出谋划策的呢?这也非常难说,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是兼职工作的。
“《关于电影产业建设的一点建议》。这是你的提案?”王安萍继续问道。
“是的。我花了不少心思,用了一两天的功夫写的。”沈正辉回答道。
这倒是沈正辉的精心之作,所引用的数据,例子都是成熟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真实例子。内容详实。论证充分。拿出去几乎可以当做论文了。王安萍看了几段话之后,有些不相信地抬起头来,“用一两天写的?”
“我根本不知道开会的事情。我到了平京我爸爸和我说的,没有时间了,写的很仓促。”沈正辉解释到。
“写的很仓促都是这样了,那认真写会怎么样?”王安萍又低下了头,她又看了几分钟,然后抬起头来,“你还有多余的吗?再给我两份。”
“你要了有什么用?”沈正辉奇怪,“我有电子稿的……”
“先给我吧!”王安萍说道,她拿着手上那份,翻了翻好几页,指着一段话问道,“这个电影院和商业地产的关系这一段你的出处是哪里?”
“日本人有篇论文写的是这个,他们的学术网站上有这个东西,我上网下下来了。”沈正辉瞥了一眼之后说道,“不过我们的国情和他们不一样……”
“行了,我知道了。”王安萍挥了挥手,她从这份报告中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是了,“再给我两份,我给我伯伯和叔叔看看,挺有意思的。”她这样说道。
王安萍拿着沈正辉的提案急匆匆地走了,沈正辉一个人也吸引了不少注意力,至少在王安萍走了之后,前来报到的其他几位委员也相继上前来和沈正辉打招呼。
“哟,小沈!”首先来打招呼的是韩三爷,这位国内娱乐圈的大佬用一种亲切的语气问道,同时手也拍到了沈正辉的肩膀上,“和王姑娘说什么呢?”
王姑娘这种称呼让沈正辉兴起了仿佛在演《天龙八部》的错觉,对于韩三爷的亲切,沈正辉自然不得不笑脸回应,“她帮我看了看我的提案。”
“你有提案?”韩三爷闪过意思惊愕,“你刚当选吧?提案也给我看看,是关于我们电影行业的提案吗?”
“两个,一个电影一个电视,电视那个是我爸爸提的。”沈正辉自然不好拒绝韩董事长,于是将两份提案都拿了出去。
韩董事长翻了翻电视剧的提案,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似乎从神情上也不是很看好的样子。然后翻看到了沈正辉关于电影的提案,他的目光就被几个数据吸引住了。
中影不是没有战略规划部门,但是能够将外国的数据详实地罗列、解释,并且将中国的情况与之对比,提出看法和建议,中影虽然大,但是在这方面似乎还有所欠缺。即使有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他们的思路很有可能是研究人员的,而不是产业家和专业人士的。与之相对应的,沈正辉就是这样一个精通这个行业的产业家和专业人士。他手上有电影公司,和好莱坞合作过,同时又是知名导演。他对于行业的了解绝对胜过了很多仅仅研究的人,更为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重生穿越者,知道历史的走向。因此站在历史的下游,对于历史的走向了如指掌,在搜集资料和解读资料上有着一般的研究人员不能比拟的优势。
韩董事长就被这种清晰的思路吸引了目光。
“这个倒是挺有意思的。”韩董事长自然不能在报到的地方把整本报告看完,他大略翻了翻。从浮光掠影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份有价值的文件,不在于它对于中国电影的提议,而在于它对于现实描述和分析本身。于是韩董事长说道,“你这个东西很好,借我看看吧。”韩董事长还没有等到沈正辉回应,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写的很好,放心,到时候我一定支持你!”
你知道我写的是什么吗?你支持我。沈正辉脸上还是堆着笑,“那好。真的谢谢了。”
韩董事长刚走。几位熟悉的电影人又走了过来,他们已经看到了韩三爷从沈正辉这里拿了一份文件走了,还边走边看,和别人招呼都不打。这自然吸引了他们的兴趣。于是仗着自己是前辈。他们又围上了沈正辉。
“这个。实在是对不起,我手上就这一份提案了,我还要交上去了。”对于大家对于自己的东西的热情。沈正辉有些措手不及。
“没关系,那边有复印机,我们可以复印几份。”张导演不知道从什么角落里钻了出来,在沈正辉面前他算是资深委员了,加上地位不同凡响,沈正辉还真不好和他较真,“我来帮你复印!”
现实中当然不需要张导演来操作复印机,已经有工作人员注意到这边的情况了,主动走了过来进行协调,在得知大家都对沈正辉的议案感兴趣,想要复印的时候,他当仁不让地主动来做了这项服务工作。趁着这个时机,沈正辉在热情的张导演的陪同下,对自己的代表身份进行了登记,并且上交了自己的提案。
张导演的热情显然是有原因的,他的大片、新片《英雄》在今年即将上映,眼下正在紧张的后期制作中,估计正式的上映要等到十一以后了。因为沈正辉的《集结号》的缘故,张导演已经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虽然对于自己的名气和作品都很有信心,但是张导演在看到了沈正辉之后还是忍不住想要上前和他套套词。《英雄》肯定是要考虑海外市场的,而近些年来看的话,海外市场无非就是北美、日本和欧洲。
欧洲市场做起来太零碎了,北美市场太过于强势,倒是日本市场可以好好争取一下,沈正辉的电影能够获得的高票房基本上都是日本市场贡献的,当然《集结号》除外,春日看上去真的有心做大陆和港台市场,电影人自然不会不关注。张导演在看见沈正辉第一眼起就在想着打好关系的方法,他听说过沈正辉邀请巩莉和张国容出演他的新片的消息,判断这家伙对于国内市场不会视而不见,自己的身份对方也应该不会反感,于是就直接上了。
不过一开始,两个人也只能泛泛的聊一聊。
张导说,“听说你拍了新片,还用了巩莉和张国容,要在国内上映吗?”
“呵呵,日本题材的商业片,对于在国内上映实在是不抱希望。”沈正辉回应了标准化的笑容,“能够在日本取得不错的票房就好。”
“另一个主攻方向是美国?”张导演试探性地问道。
“希望美国人喜欢。”沈正辉不漏口风地回答道,“总要试试美国这个大市场。”
张导演一咬牙,“上次你那个《集结号》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手上也有一部大片,武侠类的,叫《英雄》,你看看有时间我们探讨一下?”
对于张导演伸过来的橄榄枝沈正辉自然不会拒绝,他装出一副惊喜的样子,“好啊,我也听说了,光演员阵容就了不起,我根本不敢想。”这倒是实话,其他人也就算了,就凭杰特李的片酬,沈正辉虽然用得起,但是不会去用,杰特李在好莱坞拍的片子沈正辉只有坑爹这一个感觉。特别是他日后的一些表现,让沈正辉根本兴不起和他合作的心思。也就是张导演这种超级大牌能够让加盟的演员自降身价。
张导演的笑容灿烂起来,“客气客气了,”他说道,“你的片子思路非常独特,我这算是跟着你在走,希望咱们能够有合作的机会。”
咱们能够有什么合作的机会?张导肯定是在暗示这部片子的发行想要交给我。沈正辉自然会这样想。不然两个导演合作什么呢?总不能让张导自降身份来给沈正辉当摄影师啊!想到这里,沈正辉就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张导演拍摄的一系列烂片了,三俗的《三枪拍案惊奇》充分展现了他的摄影才华,但是坑的是不管什么烂片这家伙始终能够赚到钱。从这点上讲,他就是比冯导和陈导命好。
沈正辉又和一群同属文艺界的委员们聊了几句,大家也许背后痛斥沈正辉是汉奸,但是当着面都是挺客气的,他的提案复印了一份又一份,凡是过来和他说话的人都拿了一份走,张导演出于礼貌。也讨要了一份。然后他就站在一边,看得入神了。
等到沈正辉拍他的肩膀,向他告辞的时候,他才回过神来。“沈导。你这个写得太好了。”张导演的表情倒不像是可以装出来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演出来的,这家伙也有影帝的头衔。“我们和外国电影界的交流还是太少,你的身份很重要啊,你要做好这个窗口的工作啊!”
张导演的笑容显得他这番话亲切而真诚,而不像是老前辈和电影部长在倚老卖老,沈正辉对于这种态度倒是有些不太适应,毕竟2008年之后这位的地位已经到了一个导演的巅峰了,“您太客气了,我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意见,还请你多批评指正。”
“这个就应该多印一点,让大家都看看,你这个提案可以直接套一个白皮就发表了。”张导演说道,“你不要谦虚,哦,我回去仔细看完,到了会上我一定支持你!”
报到期间,看了沈正辉的提案宣布要支持沈正辉的电影人不少,很多非电影人也来凑热闹,这个提案写的足够通熟易懂,很多不是这个行业的委员和代表,看了提案对于电影行业也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加上数据如此清楚,精通小学数据的委员们一算,就被沈正辉所描绘的前景给刺激到了。
其实沈正辉的提案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电影,譬如王安萍,从报告中读出来的就是房地产的信号,其他的人,诸如上游、下游各个相关的产业,包括教育、旅游、金融等等,都可以从这个报告中看出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来。一时之间,在还没有开会的时候,在小圈子里面,这份报告已经开始流传起来了。
当然,这些事情的发生有渠道的人自然也不会不报告给领导,沈正辉的报告作为附件,一级级递上去,最后居然到了李主席和李委员长手中,然后政治局的同志们都收到了。常委们自然不会对每一份提案都感兴趣,特别是像沈正辉这样的花瓶代表,虽然他先后接受过现在的最高领导人和即将上位的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大家最多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有用的花瓶,但是突然之间这个花瓶提交上来的东西倒是让人有些刮目相看了,顺带着也让他们对于这个花瓶本身刮目相看。
忙于国事的领导凑在一起谈论其他国事的时候,这件事情也作为顺带的东西被提及到了。分管不同职权的领导们从他们分管的职权出发,在这份提案中都找到了对应自己的部分,于是一向颇有性情和风度的最高领导人提议大家讨论讨论这个提案。因为有工作人员上报说很多代表公开表示支持这份提案,他们作为担心委员们串联事件上报了这件事情,这自然也就引起了领导们的注意。
不过今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一年,领导层的更替已经到了必然的时间点了,在开会的时候,气氛就有些怪异。
总理开口说话了,“这个提案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他停顿了一下,“但是要说他在电影产业发展方向上绝对正确,我觉得不一定,不过他的思路非常好,非常清晰。”总理发言很慢,似乎是在踌躇用词,“他讨论电影产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以前对于第三产业确实不够重视,口号喊得响但是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这个提案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他看了一眼在座的人的表情之后接着说道,“电影产业本身和相关的产业之间的联系,梳理得非常好,我们一直说事物是发展和联系的,但是在具体的分析上,就没有别人深入。依照我的看法,我们应该组织一批专家,按照这个思路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整体做一个梳理……”
“这个,还是不要扯太远了,”有人插话道,“这个事情可以后面去做,现在是不是讨论一下,这份提案应该怎么看?”
正准备滔滔不绝长篇大论将自己的观点包装表述出来的总理戛然而止,有些郁郁地看向了发言者。
“变动太大了吧?”有人说道,“按照他的想法来,根本就是全面改变了现有的体系,虽然说还保持着审查和审批的权力,但是这样变动,我怕下面操作起来会走样,根本达不到报告里面的效果。万一走歪了,最后收不住也是件麻烦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做起来肯定是需要连续性的。”这位就差没说我们都要下台了,后面的人高不高兴做还是一个问题了。
“支持率这么高,又是电影行业这个吸引注意力的行业,到时候中外记者肯定关注,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脸上不好看。”有人这样说道。
“云帆同志,你怎么看?”老大直接挑了下一任老大说话。
“这个,”云帆同志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改革肯定是必须的,我们可以宣布届时开会讨论,然后拿出一个时间表嘛!”(未完待续。。)
第222章 官僚系统的处理手段
从操作性上来讲,云帆同志所提的方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样大的一个体系的变动,本来就不可能因为一个政协委员的提案就进行操作,肯定有一系列的预研、调研、试点、然后推行的过程,于是云帆同志的提议就是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了。我先回应你说我们会考虑你的建议,后续的工作室一连串的,真正改下来也是好几年的功夫,你又不是没有其他工作,还能够随时盯着党和政府每一步怎么做吗?
这几年的功夫下来,体制什么的可以说会有变化,也可以就此拖延着再也没有人关心,官员正常轮换,到了下一波官员那里,自然可以将责任推到前任上,说我上任之后不知道,态度好一点就说我现在知道了,会考虑你的提议的,然后再拖上几年。当然,这是最不利的情况,如果是领导层真心想要推动这件事情,那么几年时间里,发生一点改变也是可能的。
云帆就这样展现了一下他的手腕,让一干同事也没有多余的话说了。毕竟这个提案虽然听起来挺让人动心的,但是也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罢了。这里的人很少和电影行当有直接的牵扯,有牵扯的人说不定反而觉得这个提案让自己的权力缩水了,行业的发展有时候还比不过权力的重要。
总理刚才想要长篇大论不过是趁着这个机会塞私货,他很有想法,就想着借着这个题目大谈对经济发展的看法和宏观调整。在座的人都不想给他这个机会。他也明白,于是就不再发声了。
何主席此时面带微笑,说道,“好吧,就按照云帆同志的提议去做吧,如果有记者问到这个提案,就请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按照这个思路去回答。”
何主席倒是对这个提案感兴趣,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的引入就是他拍板的,每年引入好莱坞十部大片是在何主席的任期内通过的,98年泰坦尼克号万人空巷让中央进一步意识到在意识形态宣传上中国极大地落后了美国好莱坞。所以实际上国产电影并不是一间小事情。但是作为管理国家的官僚,管理思想还停留在以前。所以沈正辉的《集结号》的意义才显得那么重要,不仅仅是因为王见胜出来替他站台了,而是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管理方法。
何主席本人倒是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再熟悉了沈正辉本人的经历之后。他意识到了沈正辉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对抗西方好莱坞意识形态输出的导演。说不定还是一个反攻的利器。这一点从最近他投资拍摄的那些片子就可以明白。不然的话何主席本人不会接见沈正辉,这是一个很显眼的政治态度,出于考虑。云帆同志在他的安排下也接见了沈正辉,但是能够想明白这其中意义的人并不多就是了。官僚系统总是保守、滞后的,何主席也不得不考虑自己如果有大动作,是不是能够达到效果,毕竟他也接近退休的门槛了。在这个会议上顺势提这件事情,也算是考校一下自己的同事们。但是结果就是完全没有人和自己想的一样。即使是作为接班人的云帆同志,也不过是技巧性地提出了这样一个官僚式的解决方案。
不过何主席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即使云帆同志和自己想的一样,他也会顾虑着不会说出来,而把事情拖到自己任期中去实行,在这个时候想老大之所想,急老大之所急根本就不可能。他这样的回答反而是占据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想办就办,办不成还可以拖下去。
想到了这里,何主席再也没有深入思考的心思了,大家把讨论的东西又回味了一遍,确定了什么事情由什么人去执行,然后在讨论了一番人事安排,便结束了会议,准备明天参加仪式性质的会议了。
而沈正辉在自己的房间里,一整夜都被电话和拜访所骚扰,他所在的委员宾馆不断地有委员上门来拉关系,套近乎。按照他和他父亲掌握的资源,他确实算是影视圈的大人物了,但是常年不在国内,这次好不容易出现在了国内,便成为了被套近乎的对象。登门拜访的几位都是圈子里的前辈,一报名字还真不好把他们拒之门外。很多人过来张口闭口就是谈合作,八一厂的明厂长就说,“我们之前合作的那么好,之后也要多加强合作啊!”然后坐下来又和沈正辉谈他的提案中关于合作拍电影的内容。
对于这样的热情,沈正辉几乎想要马上逃走了。
折腾了半夜沈正辉才有空去睡觉,早上起来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有些精神不足。用早餐的时候又有委员上来打招呼,明厂长就坐在他的对面位置上,盯着他滔滔不绝地说着合作的事情,让沈正辉有些无奈,但是对方明确表示会支持他的提案,这就让沈正辉有些不好拒绝对方的热情了。
正式的会议开始之后,听着各路领导做的报告,沈正辉就找到了假装自己是这个国家的统治者的感觉,特别是在会议发言的时候,听到各路政协委员各种莫名其妙的发言和提案,他都有一种自己在看猴子的错觉,当然,这个时候他就忘了自己也是猴子中的一员。由此,他就明白为什么这个国家需要建造政协和人大了。
分组讨论的时候,沈正辉发现自己的提案居然是大家讨论的重点,文艺界的很多人都对这个提案感兴趣,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个提案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从商业到文化到奖项等等,凡是文艺界的人士都忍不住就这个提案来发言以表明自己的水平,这反而让沈正辉如坐针毡,他暗自叹息。早知道就写一个比较水的提案好了。譬如加强反贪污反**,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这种题材的,保证没有人关心。
沈正辉还处在年少气盛的阶段,从本质上讲有些认死理,加上作为导演成绩斐然,所以当有不太正常的委员刻意误解了他的提案的意图的时候,他就忍不住辩解一番,这样下来,在分组讨论的时候,他的发言反而特别多。有些咄咄逼人的感觉。虽然沈正辉在心里觉得指着自己的家伙都没有指责到点子上。
这些情况自然被分组讨论的负责人汇报了上去。沈正辉年轻气盛的感觉自然就成了印象。连续几天长时间的开会,让沈正辉有些头脑昏沉了,这段时间里他还认真学习了一下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等等文件,他上辈子开始认真关心政治是从平西王的陨落开始的。那时候中国的情况已经好到了这种程度——所有的国民都意识到我们牛逼了。但是也坏到了这种程度——所有的人都开始关心政治。当然。所有是出自他的想象,当他自己开始关心争执的时候,他就觉得所有的人都开始关心政治了。
政府的工作报告。看上去四平八稳,如果没有人解读的话,根本就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沈正辉费了一番劲,最后也没有什么大的收获,这就充分证明了——治理国家是一件专业的事情,业余的人只能旁听。
中间有空,王安萍还过来和沈正辉打了一个照面,王小姐用略含讽刺的语气说道,“你作为委员,还真是尽职尽责呢!”
这可真不是一个好搭话的话题,沈正辉开始关注两会的时候,代表和委员应该干的尽职尽责的事情就是在记者面前展示他们浑身上下的奢侈品,然后到了换了老大之后,代表和委员门要干的事情就是尽量展示他们的藏富的水平,同时发表坚决支持党中央,谁在中央支持谁的言论。真正正儿八经的委员是什么样子的,沈正辉上辈子层次太低,没有接触到过。唯一有印象的何委员,已经变身成神棍的样子,开始大肆宣扬共济会的阴谋之类的话题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所以沈正辉完全不明白政协委员应该做什么。
“你的提案很好,但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王安萍这样说道。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沈正辉还是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今年换届。”王安萍毫不迟疑地回答道,“要想达成你设想的那种情况,等五年过完再看看吧。”
估计是没有希望的。沈正辉自然知道下届政府的成绩单。唯一在印象中的就是不断高升的房价和高铁跨越式的发展。然后不知怎么的,中国就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上。
不过房价的高升对于王安萍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情。
“你这样看我干什么?”王安萍撇嘴,“反正你慢慢就习惯了政协委员的身份了,第一次表现得出格一点也好。”
“我是在想我的提案里面关于影视城和电影院的那部分……”沈正辉咂了咂嘴。
“你这才想到?”王安萍哼了一声,“真是的,随随便便就拿出来了,也不知道提前和我商量一下,你这个提案泄露开来,这下子我们想要独家搞的想法就算是破产了。”
“你太看得起我了,肯定不止一家房地产企业知道这样做,你看看万达……”
“对于更多的房地产企业,你这算是给他们指了明路了。”王安萍哼了一声说道。
“这个不用我指他们也知道,房地产继续深化改革,怎么个深化法,不就是市场化那一套吗?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价不断上升,税务分割,地方上依靠土地政策,怎么可能不推进房地产的发展。”
“好了!”王安萍一巴掌拍在沈正辉的肩膀上,“知道你清楚,不要再说出来了。”她瞪了瞪沈正辉,“你就好好学习一下其他委员们是怎么开会的好了。”
这有什么学习的,沈正辉自己就会,只带一双耳朵就行了。或者你只要心思不在开会上,哪怕坐在那里睡觉、看小说也没有人管你。会议实在是太过于枯燥。沈正辉也不好让记者拍到一些有损自己形象的照片,他拿着一个笔记本,没事干试着随意地开始给自己的剧本打草稿了。
结果也许是受不了他这么闲,大会结束后,正准备离开的沈正辉就被工作人员叫道去参加小会了。一时之间沈正辉还有些发愣,不知道这小会是怎么回事。结果他被工作人员带到一个独立的会场,负责政协常务工作的秘书长正坐在位子上看着他。
沈正辉有些晕晕乎乎的,秘书长告诉他他的提案政协的领导高度重视,因此专门开会来听取沈正辉的个人意见。因为他的这个提案牵扯太大太多太广,所以怎么回复也是一个大问题。很有必要和他先沟通一番。
这样的姿态实在是让沈正辉受宠若惊。他坐下来之后,好几位工作人员向他发问,都是针对的提案里面的具体内容和他设想的政府工作模式的,沈正辉一一做出了解答。这样的问话持续了很长时间。虽然每个人都很客气。但是沈正辉还是感觉不太对劲,到了最后,秘书长含笑对沈正辉表示了感谢。然后还亲自将他送出了门。
沈正辉走在回去的路上,越想越是不对劲,反复思考,觉得这些征询自己意见的工作人员问问题问得很准,似乎是故意刁难自己找提案的漏洞的,结果自己当场有些懵然不觉,反而当他们诚心请教,于是就着自己的想法混合着美国和日本的现状,说得心情畅快,难怪最后这些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沈正辉的想法果然是正确的,他回去自己的房间,不一会儿王安萍就打来了电话,“你还真是把我说的话忘在脑后了呢!”她抱怨道,“你在韩秘书长面前说了些什么?”
“我怎么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问我我就如实回答了啊!”沈正辉叫屈道。
“你等等,我马上来找你,你和我一起出去一趟。”王安萍在电话里这样说道,沈正辉求之不得,如果王安萍不来,他也要想办法出去,每天晚上都有人来拜访这种事情也很麻烦的。
王安萍开了一辆奥迪到了沈正辉所住的酒店外,沈正辉上了车,在不知道多少人的目光注视下,扬长而去了。
在车上,王安萍正在和沈正辉解释,“你一走就有人抱怨了,说你比总局局长和中宣部部长还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