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霸主-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浙省这些人则不一样了。浙省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大省。和帝都里的大佬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未必就不能够通过高层给梁三平这里施压,最终逼着苗坚把梁三平弄走。
“振东哥啊……我们现在是进退维艰啊……”梁三平苦笑,这个道理他何尝不明白?!但是在是没有办法啊。现在苗坚把他梁三平拉过来了,他身上已经不由自主的打上了苗坚的标签。可以说,现在他和苗坚的关系便是苗坚荣他便荣。
苗坚损,他梁三平也不会好过。被一顿乱棍揍出浙省都是轻的,说不准还得撕下他一块肉来。走到这一步了。只能是硬着头皮走下去。很多时候大家没有选择的权利。
“你想从哪里入手吧?!说说看。”夏振东其实也知道这个情况,他希望的只是梁三平能够多警惕。不要把这件事情当成是小事情了。
梁三平听得夏振东如此说,便把自己在龙井村参观的情况都说了一遍。同时拿出了自己这几天收集的一些资料、材料,交给了夏振东来看。
这几天梁三平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的,自从初步将发展项目定位在龙井茶后。他便开始全面的对龙井茶进行了资料收集,从古籍、近代影响力、名人评价等。
一直到种植方式、烘培方式,如何冲泡为佳、保存的方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他不惜跑去找了郭文君。让他提供国际长途致电香江。
让他们收集关于香江、日本、夷洲及东南亚华人圈中,关于龙井茶的影响力情况和接受度。梁三平的一番动作,直接让香江那边嗅到了不同的味道。
因为陈家的事情,和梁三平有过生死之交的姜立则是无比积极的帮着梁三平忙这件事情。甚至不辞辛苦的将这些资料从香江用电报拍过来,不惜工本、事无巨细。
“……这是我的全部看法。这些是姜立那边提供的报告。”梁三平将自己的想法全部陈述完毕后,将手上的资料全都交给了夏振东:“振东哥,这些可就全都得看你的了!”
夏振东将梁三平手上的资料都接过来,随即对着梁三平不断的摆手。好吧,梁三平无奈的苦笑。他知道,夏振东这是叫他滚蛋呢。夏振东研究资料的时候,那是谁都不搭理的。
谁打搅他,都得遭他的训斥。甚至直接臭骂一顿。哪怕是夏振东的妻子,也只能是悄悄的进门。然后把饭菜或者茶缸子,放在边上的桌子再退出来。
“对了!陈老头儿要你给他一个电话,好好解释为什么有龙井茶这个项目没有喊他。”夏振东头也不抬的甩过去一张纸条,对着梁三平道:“老头儿很生气,我反正顶不住了。你看着办。”
梁三平直接愣住了,好家伙!他真把老陈家给忘记了,按说老陈家现在忙乎着公路的事情,他以为老陈家不会太过注意到他来了浙省。
而且,他做龙井也是临时起意的。他完全没有想到,老陈家会马上就知道他在做什么了。甚至现在都让他回话:说好有项目就可以合作的,为何这次撇下陈家?!
说是这么说,梁三平把整件事情过过脑子就大致猜出了情况。老陈家在香江的实力是毋庸置疑,哪怕是港督也得给这位“九龙皇帝”三分颜面。
姜立如此大规模的收集关于龙井的资料,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姜立和自己的关系如何,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再结合一下自己现在人在浙省。
自然就得出了梁三平正在考虑龙井茶这个项目的结论。想到此,梁三平决定还是要给老陈家一个电话。不说陈老爷子不是个好得罪的人物,仅仅是凭着陈家对自己的礼遇。
梁三平也得展现出晚辈的姿态才成,这是礼貌问题。于是梁三平先是联系了郭文君,让他帮忙找到能打国际长途的邮电局,打了招呼才过去那边打电话。
赶往邮电局的梁三平心里不断的腹议这个年代的通讯不便,明明就是在酒店里面一个电话可以搞定的事情。偏偏却需要他找关系、花时间到邮电局去打……
邮电局的小姑娘也很奇怪,眨巴着大眼睛好奇的看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这个时候,打国际长途那可是无比“高大上”的事情啊,跟你现在拿着限量版手机一样样的。
且这还不是有钱就能打的,还得出具介绍信、证明。还得有关系,不然你还未必能打得到。显然,梁三平的年纪太轻了,甚至轻到让人以为他是哪家大学的学生。
“您好!陈府,您找哪位?!”电话轻轻的嘟嘟两声后,被接了起来。随即一个温软的粤语声音响起。梁三平听到那声音后,道:“我找陈老太爷,您只需告诉老太爷我是梁三平就可以了。”
“原来是三平先生,老爷子等您电话很久了。还劳烦你稍后,我现在就将电话转到老太爷的书房去……”电话那头的听得是梁三平,语气变得无比客气。
梁三平还没有来得及道谢,对方便已经将电话转出了。看来陈家老太爷是吩咐过了,不然下面的人不会这么直接的将电话转出,且对他如此的客气。
这也让梁三平不由得感叹,老陈家能一直支持到梁三平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不是没有原因的,有着这份底蕴在。老陈家就垮不掉,再怎样香江总是有着老陈家的一口饭在。
“哈哈哈……三平啊!你小子可不厚道啊,说好了有项目你得找我老陈家一起合作的。结果你跑到浙省运作项目去了,却没给我这老头子打招呼啊!”
没一会儿,梁三平便听得电话那头传来了阵阵的大笑声。陈乾,这位纵横香江的地下大鳄、灰色地带的王者,九龙皇帝,哪怕是隔着电话那笑声依然震的梁三平有些耳鸣。
“哪儿敢啊~!我这真是临时起意的,开始我只是来浙省这边办事。没成想,这被逼上梁山了……”梁三平无奈的叹了口气,准备挑挑拣拣的把浙省的一些情况跟陈乾说了一下。(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谈古茶,论今忧
“如果不是知道你小子是临时起意的,我能那么轻易的就放过你小子了么?!”梁三平还没有说,就被陈乾打断了:“你是先到了浙省好一段,才叫姜立收集龙井茶资料的吧?!”
梁三平闻言一愣,随即心下感激这为老爷子。刚才他一下子忽略了,这位老爷子不是一般人啊!也不是一般商人,他跟着夷洲那边有着极深的牵扯。
国际线路肯定不是最为安全的,这个时候打国际线路肯定会有人在监听着。如果梁三平擅自把自己在浙省这边的一些事情告知了陈乾,没人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
是以,陈乾很是直接的把梁三平的话打断了。同时还点出来,自己早就知道梁三平是临时起意的了。很简单,如果是梁三平早就有这个意思了肯定一早便让人收集龙井的市场情况。
不会等到他去到了浙省这么久,才回过头来让姜立帮忙做这件事情。姜立这边的话,只要动作哪怕不大依然会引起陈家的注意。很简单啊,陈家原来就是干这个的。
要是连姜立都能瞒着他们去动作,那陈家可以立即挂掉了。事实上,姜立资料收集的那么顺利也有陈家背地里帮忙的缘故,但陈乾不会把这些话跟梁三平说。
有些话,没有必要说。说了反而落入了下乘,这种事情陈乾不屑为之。帮了就帮了,顺手罢了。陈家付出的,就是站个台而已。且外面的人都知道陈家跟梁三平现在的合作关系。
帮着他站站台,这也没有什么。这种人情,说出去了就没意思了。等事主自己发现,这才能更添人品的积分。在这方面陈乾玩的可谓是如火纯清。
“说实话,龙井茶这个项目如果运营好了是一个很不错的项目。”电话那头的陈乾。很快的将话题接过来了:“无论是夷洲还是香江,又或者是东南亚地区龙井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哪怕是日本、韩国,在高层中龙井也是不可多得的茶中佳品!”
“换句话说,这是老祖宗给咱们留下来的财富。当年老祖宗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尤其是我们周边的日韩,深受我们的影响。所以今天我们的一些习惯。也是他们的习惯……”
陈乾说着,心里感叹。曾经的汉唐盛世,万国来朝的时候日本算什么?!那不过是个偏远小国罢了,甚至连征伐他的兴趣都没有。
梁三平也苦笑,后来不少的小年轻对着日本一副跪舔的模样叫他不解。了解一些历史的他知道,事实上日本人中有中国血统的可不在少数。
上千年的两国交往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就是日本女性来中国“度种”。所谓的“度种”,就是日本女性来到宋明时期的中国,与中国男性发生点儿什么。
然后带着孩子回到日本。再嫁给贵族结婚生子。甚至一度日本女性都以此为荣,颇有后来某些国内女性以和欧美男性发生超友谊关系为荣的风范。
不过当时的日本女性更甚,她们为的就是“度种”也就是怀上当时宋明人的孩子,带着大肚子回国为荣。而这并非是空穴来风,是有历史事实记载的。
据宋人周煇所写的《清波杂志》所记载“倭国(日本)一舟飘泊在(宋)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日本)妇女悉被发,遇中州(中国)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
简单的说,就是当时的日本会专门有船在宋国的境内行驶。一群人也不多。就二三十人几乎都是日本的女性。只要路上看到了宋国人,则挑出漂亮的女子作陪。
目的么,就是“度种”。可惜,后世子孙却不争气了没了这份让他们卑躬屈膝的本事。反过来却以为自己不如日本良多,甚至得给日本跪舔实在让人无奈。
“其实,就我所知道的日本人。对龙井茶有着一种天然的好感。这或许是源自于他们从前留下的文化,简单的说。只要产品质量、包装宣传得当,我认为这是很可以做的。”
陈乾的话叫梁三平不断的点头,关于龙井茶的市场他也是调查过的。事实上,自解放后龙井的出口市场便近乎断绝了。虽然有着一定的需求。但碍于当时的国际情势。
中国没有办法出口太多的茶叶,仅仅是有少部分的龙井流入市面。这导致的是龙井一度在日本成为极为高档的一种茶品,这倒是让梁三平意想不到的。
夷洲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几乎没有任何的龙井流入。但夷洲的将领们也有不少是出身浙苏地区的,是以对于龙井也有自己的需求。甚至很多人已经把这个当成是一种乡愁了。
那是故乡的味道,曾经他们是那么的熟悉。但在知道自己似乎在有生之年再也回不去后,那种味道便渗入了心头。或许曾经有恨,但这么多年已经变成了思念。
“夷洲……我相信我很多的朋友,也会接受这种味道……”好一会儿了,陈乾才在电话里对着梁三平道:“虽然没有办法直接从你那里送到夷洲去,但我们从日本采购一些还是可以的。我总是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回去家里。去看看……”
陈乾的话,叫梁三平一阵悲伤。他知道,老人的老家其实就在香江一水之隔的粤北。但他却没有办法回去,这只能说是时代弄人吧……
“我不敢跟您保证什么,只能说我尽力在您还活着的时候。让您可以回来一趟……”梁三平苦笑着对电话那头的陈乾道:“您知道的……”
“哈哈哈……我理解!我很理解,你小梁这句话已经是很给我这老头子面子了!”陈乾确实很感激梁三平,说实话在这个时候他能够对自己说出这句话。
这已经说明了这位年轻人是真心把自己当成了一个长辈,而非是简单的生意伙伴而已。这种态度已经是极为难得,陈乾也不要求什么。
“龙井的话,之前我其实也没有想到会来做。这次准确的说是被人逼上梁山了……”梁三平苦笑着对陈乾道:“而且,现在我所作的也只是前期调查。没有确定是否一定要做。”
“如果调研后确认可以运营这个项目的话,我会优先考虑您老的。”梁三平顿了顿,对着陈乾道:“只不过,这个项目的话需要的花费可不小啊……”
陈乾闻言笑了,他知道梁三平的潜台词。陈家要做公路,又想要来做龙井。在资金方面跟得过来么?!却见这位老人当即对着电话那头的梁三平道。
“陈家的资金没有问题,这个你完全不必担心。”毕竟是香江在日据时期便已经混下来的九龙皇帝,如果没有一点儿底蕴的话如何能混到现在?!
且香江就是他的大本营,甚至不用他做什么他亲自出现登门拜访。那么整个香江的几家大银行,都会毫不犹豫的给他砸钱。陈乾的名字,在这里就是金字招牌。
这块招牌不是说立就立起来的,是陈乾数十年打拼一身血汗累积下来的。没有人会怀疑陈乾的能力,没有人会怀疑他的影响力。他的承诺,比金子更贵。
和陈乾交代情况了情况,梁三平寒暄了会儿便挂下了电话。想了想,他再去了一通电话。打给的是远在香江的姜立,今天的情况他觉得需要和姜立说一下。
姜立有陈家的协助,很多事情办下来会更容易些。毕竟姜立虽然在香江也算是一号人物了,但打着的名号依然是船皇的人。他个人的名头,还没起来。
陈家则是不一样,姜立要帮梁三平办什么事情的话。陈家不需要说什么,只需表示自己支持此事。那么很多的困难,直接就被消灭在萌芽中。
“阿立!我是三平。”电话响了两声,梁三平就听到了姜立那带着粤北口音的普通话:“陈家那边,我已经给他们电话了。这次的龙井茶项目,我们的合作对象可能是他们。”
姜立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姜立其实也隐隐感觉到,自己这次帮梁三平收集资料陈家有给自己一定的助力在里面。原因很简单,这一切似乎都太顺利了。
顺利到姜立自己都觉得有些稀奇,直到一位东南亚地区的商人旁敲侧击的问他这次龙井茶的项目是否和陈家有些关联,这才引起了姜立的注意。但姜立却不好说什么,只是打了个哈哈掩饰过去了。毕竟梁三平当时并没有告诉他,这件事情和陈家是否有关系。
“陈家参与进来,也好。他们家在香江和夷洲那边,都有自己的关系。如果他们加入进来,这两处的市场自然是更好开发了。尤其是夷洲方面……”
姜立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夷洲那边对于内地方面,一直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哪怕是通过香江这边,向夷洲发展什么都很困难。”
“如果是陈家来做这件事情的话,那就简单多了。陈老爷子的金字招牌,会让很多人对这件事情视而不见。夷洲的市场,现在也不小哇!做下来也是一笔大单子……”(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出邮电,有客来
姜立显然很开心陈家加入这个计划,很简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陈家在香江的实力如何,尤其现在是陈家的陈老爷子坐镇,这位老爷子的名号,嘿嘿嘿……
“嘿!你理解就好,说实话陈老先生对于我很是礼遇。这是老人家对我的看重,至少我不能辜负这份看重。而且,我也想为浙省这边的老百姓做些什么。”
梁三平说着,顿了顿道:“琼岛那边,只要道路修起来了。宝亭地区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那个时候凭借着安天民在琼岛的优势。我们不难在其他市县结合当地的优势进行发展。所以,我认为这也到了我们安天民公司一个瓶颈的时候……”
却见电话这头的梁三平深深的吸了口气,道:“那么,我们在琼岛的经验在关系错综复杂的内地,是否能够行得通呢?!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我考虑到的是,安天民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我们肯定不可能局限于琼岛一地,我们要发展的区域是要囊括内地的其他省份在内的,我们希望的是带着更多的老百姓富裕起来。”
对于梁三平的这说法,姜立从来不怀疑。很简单,安天民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至少目前,琼岛地区因着安天民公司而富于起来的区域并不在少数。
和香江合作的东山羊项目、文昌鸡项目,及反季节瓜菜项目。都让当地的发展逐渐起步,至少现在文长地区和万城地区,及宝亭地区都发展的不错。
这和梁三平、夏振东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是他们整合了包括华南两院、地区养殖资源及香江的销路,这些地区空有财富却不会发展起来。
安天民现在挣取的资金,除去上缴的部分利润之外几乎全数用于培养农业方面、管理方面及技术的投入。从华南两院到帝都的农业大学。再到琼岛的热作研究院。
都在安天民公司的协助之下,成立了一批拥有目前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的实验室。当然,这些研究所的实验设备,都是归属安天民公司的。使用权则是在各个大学。
且安天民公司也和各大学、研究所签订了协议,这些设备在三年后将会直接归属各个大学。同时安天民公司也成立了自己专门的研究院,大量的研究人员和安天民公司签下了协议。
协议中除去他们在安天民公司有着固定的薪资、可以带学生之外。研究课题如果取得了成果,那么安天民公司将会给予他们直接的奖励。
同时,还会在下一课题申请资金的时候获得的限额更高。一大群的教授、研究生们摩拳擦掌,为的就是挣取更好的待遇和环境。
“陈家那边,我会去接触。这里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有什么问题我会直接跟你说。”却见姜立对着梁三平道:“不过,我建议你近期还是要来一次香江。”
“哪怕是有陈家,我们也不仅仅是要顾虑陈家。诚然,陈家在香江的实力是首屈一指的。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利佳成和船皇他们。毕竟他们的实力也不小……”
姜立的话,不无道理。很简单,陈家的确在香江算是一流的大家族,和灰色地带、白色地带,还有很多的商业机构。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还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圈中。
有着自己的影响力。这一切都是当年陈乾拼死给子孙们挣下的财富,很多都是他拿着自己的命换来的。但这不代表陈家就能一手遮天了。
如果是利佳成、船皇家族,和其他的几个香江大佬联合起来。那么即使是陈乾。也会考虑自己是否有需要将他们全部得罪。
陈家的确足够强大,也不惧风雨。但所有人都联合起来。即使是陈乾也会忌惮三分。这些人未必就没有自己的路子,如果他们引发联合对抗。
即使胜了,陈家也是惨胜。就商业合作来说,梁三平不应该把所有的宝都压在陈家身上。且利佳成他们和安天民还有这不少的合作,各方关系也极好。
梁三平希望的是把这种合作经营下去,而非为了一些事情断绝。是以。梁三平很是赞同关于姜立的提议。俩人商量了一下,随后便确定了此事。
在挂下了电话之后,梁三平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浙省现在的情况还没有取得太多的进展,但各方的关注力都已经开始向这里集中了。诚然,这是好事儿。
如果陈乾、香江区域的大佬们目光落眼点在这里。那么帝都方面自然也会关注到浙省。这样的话,有着帝都大佬们的注视浙省敢于搞小动作的人自然就少了。
但也也无形中增大了梁三平的压力,如果这件事搞砸了。那么想要落井下石的,肯定是不止一个。就现在而言,想要找梁三平麻烦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梁三平在沐山主导的羊城至江口高速公路ipo项目中的作用,虽然不是人尽皆知。但有些关系的人,都能够轻易的打听到此事。这种事情瞒不了多久,且分析一下就能知道。
利佳成他们之所以参与到这次的ipo项目中来,梁三平至少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梁三平一次次的出现,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那才是奇怪了。
想到此,梁三平不由得苦笑。这还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只要你做事总是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一些人的不满。毕竟你不是钞票,没可能会让所有人都满意你。
微笑的和邮电局的小姑娘道谢,给了她些小费。在小姑娘满眼的星星中,梁三平笑着踏出了邮电局。门外的阳光有些刺眼,梁三平眯着眼睛看着三个混子一样的人走近他。
“哥们~!你就是梁三平?!”这三个家伙,有着这个时代混子的特点。穿着一身的绿军布衣服,腰间鼓囊囊的。三角眼里面流出一丝满不在乎。
看着这三个混子,梁三平不由得哑然失笑。在桂省老家的时候,他也是这幅装束。走在罗西街头上,没有几个人敢靠近招惹他。都知道敢这么穿的,不好惹。
“你们上来问,肯定是知道我是。那还问什么?!”梁三平看着他们摆了摆手,道:“硬请,你们请不动我。谁找我有事儿,让他自己来找。我住哪里你们想必也是知道的。”
三个混子闻言,眼底里猛然流露出一丝愤怒。却见为首的一人就要从腰间掏东西,可他还没有动手摸到匕首的把手,就见梁三平猛然一步撞进他怀里一只手按住了他要抓匕首的手,另一只手则是直接将匕首抽出来抵住了他的肚皮。
“刀槽开的够深,捅进去拔出来了见风就死。去医院也抢不回来。”边上的两个混子见状,却就想要动手。而那个被匕首抵住了肚皮的混子头额头上冒着冷汗低声咆哮。
“都停下来!!”听着这混子头的话,两个混子猛然间都顿住了。但还是死死的盯着梁三平,随时准备爆起。看来这混子头平时对这两人不错,不然一般的混子这个时候早软了。
“这位哥,我们也是替人办事。就算是要掏东西,也没有想过要伤人……”这混子头深深的吸了口气,对着梁三平说道:“闹大了,就没意思了。”
“我知道,不然我一句话都不会跟你说。你现在已经躺下了。”梁三平轻笑着道:“你过来兜我,就没有跟人打听过我?!越南鬼子丢我手上的命就十多条,你才带着三个人能拿住我?!不知道叫你来的人,有没有把你当自己人看。”
“咕嘟~!”三个混子猛然的吞了口口水,好家伙!这是从自卫反击上下来的汉子啊,难怪自己一个照面就叫人拿住了。这不丢人,相反的还是种荣耀。
很多人认为,浙省这边的汉子多数都是软软糯糯。但他们却忘记了,这里曾经是春秋时期诞生了霸主国家的地区。他们也忘记了,曾经这里诞生了明王朝时期极为强劲的戚家军。
他们更不知道的是,这里的汉子看似软软糯糯。但实际上却一点儿也不软糯。赫赫有名的戚家军,那真是打出来的名号而非是吹出来的。
从浙省成军,阵斩倭寇三千余、五千余,到破万。再到大破海盗吴平。随即被调配至边疆,立火枪兵。破朵颜骑军三万,击垮垮长秃率兀良哈铁骑五万……
可以说,万历年间浙兵号称是”冠绝天下“并不为过”。即使是在戚继光去职后,浙兵依然是明王朝后期的主要作战部队,甚至万历朝鲜之役首破平壤者便是浙兵元老。
“打眼了……要知道您是战场上下来的,我们是打死也不接这活儿的……”被梁三平夹住的这汉子垂头丧气的道:“您别谦虚,我看得出来。您要是下手,我们就是来五六个也是白搭。”
梁三平笑了,要是真来了五六个他也能应付。但会比较麻烦点儿,肯定不能这么轻而易举的就拿下。只能是边跑边打,要是被围住了一人一下他就算是铁人也趴下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章 送匕首,思底蕴
“这把匕首我喜欢,留着玩了。你们走吧,告诉让你们来的人。我住哪儿他知道,要找我有事情的话就自己来找我。”梁三平笑着把这匕首的套子也顺了出来,和匕首一起放在了自己的腰间。
这混混头子有些垂头丧气,倒不是他觉得梁三平落了他面子。只是觉得自己这没打听清楚情况就过来下手了,被梁三平来了这一把有些丢人。
“哥您喜欢,这匕首您就留着好了……”这混混头子感到自己肚皮上的劲儿一松,随即一股大力将自己送到了一边。回过神来的时候,梁三平已经站在了自己三尺左右的地方。
这混混头子知道,梁三平这是手下留情了。要是自己和剩下两个人再不识相,人家一动起手来那可就不好说话了。却见他张开嘴似乎想要说什么,犹豫了一下却只是对着梁三平拱了拱手,带着俩小弟二话没说转身就走。
拍了拍腰间的匕首,梁三平不由得笑了起来。自己这是多少年没有摸过这玩意儿了?!在琼岛,自己可没机会摸这玩意儿。平时都忙着呢,也想不起来要摸这个东西。
没成想,就来个浙省就有人把这玩意儿送上门来给自己了。梁三平拍着匕首,向着公车站走去。这会儿浙省可没有多少的出租车,且梁三平也不认为自己有必要坐出租车。
可以的话,公交车很是不错。这个时候不是上下班高峰期,上车的人也不多。悠悠然的在车上看着两旁的风景,便向着招待所赶回去。
这个时候的浙省首府,其实风景很好。虽然破四旧砸掉了不少东西,但也有很多的历史遗迹没有在指定保护之下没有收到什么损坏,城里的绿化做的极好。
而就在梁三平遐意的回到招待所大堂门口处的时候。边检的郭文君一脸着急的迎上来紧张的看着梁三平道:“三平,你没事儿吧?!刚才我过去邮电局找你,邮电局的人说你早就出来了……”
“没什么事情,就是路上遇到了三个朋友。他们送了我一把匕首,就走了。”说着,梁三平笑笑从自己的腰间拿出那把带和皮鞘的匕首。
说实话。梁三平拿到这把匕首到现在都没有拿出来看过。这一拿出来不要紧,他倒是觉得自己占了那混混头子的大便宜了。这把匕首明显是老物件儿。
匕首的刀鞘和握把上,镶嵌的是惨绿的鲨鱼皮。梁三平曾经见过这种硝制手法,那是在一柄乾隆时期的仪刀上。那把刀,就是用鲨鱼皮硝制贴片上去的刀鞘。
这把匕首做的如此精致,自然不可能是凡品。无怪乎那混混头子在走的时候,欲言又止。估计他是想要拿回这把匕首。很显然,这把匕首对于他很重要。
但首先是他想要跟梁三平动手,梁三平却大度的仅仅是拿走了他的匕首就放人了。这让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好意思开口。
“这把匕首,倒是个好物件儿~!”郭文君也不是平凡之辈,他一眼就看出来这把匕首的不凡了。仅仅凭着上面的鲨鱼皮鞘,还有匕首的造型就已经看出这并非凡品。
梁三平也就愣神一会儿,随即把这把匕首拔出来。却见这匕首随着被拔出,竟然露出丝丝的寒光!那匕首刀面上,带着流水年轮般的花纹。
“折花钢!这是折花钢!”却见郭文君眼中流露出一丝惊艳,轻声道:“这应该是产自于帝都的折花钢。这种材质是天然的花纹钢。还得辅以刀匠足够高超的锻打手艺才成。”
说着,郭文君艳羡的看着梁三平道:“这种刀打制不易啊!折花钢不但操作艰难。劳动强度大,而且废品率较高。哪怕是最为超群拔萃的工匠。经过千锤百炼后,也难得保证不出一点焊疵,焊合得完美无瑕的……”
“一旦出现焊疵,便是前 功尽弃。那些合格了的产品,往往也是十斤原料方能做出一斤刀剑来。金属收得率很低。”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哑然失笑,看来我这被人胁迫还胁迫出个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