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农业霸主-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现在来的多了,姜立就变得很讨厌这种虚以萎蛇的交际方式。三人一拍即合,姜立笑嘻嘻的以宋梁三平他们为借口,转身就走。
姜立现在比较感兴趣的,只有是行商。而那些无聊的酒会,他已经懒得参加了。
“三平,跟你们说实话。这个项目现在各方都很犹豫,一个是不放心。毕竟内地的政策变化,谁也说不准……”车上,姜立给梁三平说了实话:“另一个,则是担心是否有那么大的商业潜力将资金回笼……”(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质询会议(上)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的苦笑,香江的这些个大豪们担心是正常的。但他们完全无法预估到,未来内地的巨大商业潜力。
最简单的便是,第一条羊城至江口的高速开通后。设计的日车流量为六万辆,不少了吧?!可真正通车后,未多久日车流量竟然已经达到了四十万辆!
如果有人驾驶车子走过羊江高速就会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内羊江高速的高峰期都在堵车。所有车子全都堵的动都动不了。
所以,在第一条高速修建好后。未过多久即开始修建第二条高速。这样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商业潜力,也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事实上,不止是香江的大亨们。在当时全世界都没有想到内地的发展竟然会如此的迅猛,不过是断断数十年时间,打着made…in…china标签的商品卖遍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现在已经是尽人事了,接下来就看天命了。谭煜干脆彻底放松了心情,和梁三平趁着明天有空好好的在香江逛逛。
姜立却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陪着他们了,不过姜立安排了人陪着他们走走。谭煜身上没啥钱,可别忘了梁三平可算是小富豪。
是以,在梁三平的坚持之下谭煜还是咬着牙给买了些小东西回去。算是给自己婆娘和孩子的交代,好容易来了一次香江如果什么都没带回去。
谭煜觉得如果那样自己真没法面对自己婆娘和孩子那失望的眼神。谭煜知道自己的位置很敏感,所以对于自己婆娘和孩子的约束很严。
好处当然是有的,至少没有人会说谭煜的闲话。当然坏处也随之而来,家里的亲戚、儿子和妻子的埋怨,从来没有断绝过。但谭煜却一直坚持。
闲逛了一天,养足了精神的梁三平和谭煜静静的等待着利佳成他们的邀请。果然。早上七点他们就接到了来自于姜立的电话。
“今天早上九点,利佳成先生会和其他的几位先生会同他们的团队。在伴岛酒店的会议室内,和你们做一个项目质询会议……”
姜立简明扼要的在电话里对着梁三平俩人道:“你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次的质询团队是这几家公司中最出色的几位精英人士,他们可不好应付啊……”
“不好应付也得应付!”谭煜哈哈一笑,对着电话那头的姜立便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可是我们老前辈说过的话,也是我们的行事准则!”
梁三平闻言不由得苦笑,其实现在自己俩也是没招了。都已经逼到这个份上了,他们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硬着头皮冲下去。
姜立载着梁三平和谭煜,未几便抵达了伴岛酒店。而酒店的侍者早已得到了吩咐,在大堂等候着。见到三人,便赶紧将三人领到楼上的会议室去。
谭煜和梁三平看似平静的向着会议室走去,实际上俩人手心现在都在冒汗。谁能说的准,这件事情最后的走向到底会如何。
谭煜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得到了帝都的许可。如果这件事情最终却没有取得结果,可想而知上面对他的看法会如何。梁三平事实上也冒着巨大的风险。
这份计划,最初的提出者可是他呢。要是最终失败了,可想而知会有什么帽子扣在他的头上。事实上,这也是梁三平不得不和谭煜前来香江的理由之一。
此时的梁三平和谭煜,可以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这件事情的成败,关系到了他们今后的发展。相对的来说,这件事情或许对于梁三平影响更小一些。
“吧嗒~”经过通报。一声轻响。会议室的门被打开来,梁三平和谭煜缓步走入这会议室内。却见会议室内人头熙熙攘攘。多达十数人在会议室内。
而当谭煜和梁三平走进来的时候,一群人不约而同的举目望向他们。这些人的眼神是那样的锐利,几乎可以将人刺伤。
梁三平和谭煜,便是迎着这样的眼神走入了会议室内。而坐在主位上的船皇用自己的拐杖轻轻的敲了一下地毯铺着的地板:“好了!人既然已经到了,我们就开始吧……”
梁三平和谭煜瞅着两个为他们空下来的位置,缓缓的坐了下来。而随即。便有一位戴着眼镜、穿着灰色西装年约五十上下的男子站起来看着他俩道。
“谭先生、梁先生,尽管我们有一些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到底不过是数百万美元的事情。而你们这次提出的,却是长达数年的连续投入。且金额高达十亿美元,我想知道的是:你们如何来保障我们的收益?!”
梁三平和谭煜互视了一眼。由谭煜站起来笑着轻声道:“说实话,我们没有办法保证你们的收益。”
谭煜的话一出口,顿时引起一片哗然。一群人疑惑而戴着怒气的看着他,你说保证不了我们的收益那还来提这个项目作甚?!你以为我们是傻瓜耍着玩么?!
“诸位都是做生意的人,那么我想请问诸位:你们谁能给我一个绝对稳赚不赔的生意?!”却见谭煜不慌不忙的对着他们反问道,而谭煜这一问所有人都不吱声了。
“既然你们没有办法给我提供一个绝对稳赚不赔的生意,那为何还一定要我来保证你们在这笔生意上的收益?!做生意,自然是要有风险的。即使是神也没有办法保证你的生意是绝对的稳赚不赔。”
谭煜的话,倒是叫他们无话可说。的确,谁敢保证自己做生意就稳赚不赔?!除非那是个骗局,否则任何生意都存在着风险。甚至你所作的任何事情,都存在着风险。
“我们当然明白做生意会有风险,但我希望的是这种风险是越低越好。”却见另一位秃顶、高瘦的男子站起来对着谭煜道:“你如何能够把风险降下来,这是我们所在意的。”
“风险从来和收益是正比的,你冒着多大的风险便意味着你会有多大的收益。”谭煜却并没有按照对付的思路去走,任何的质询只要你落入对方的节奏里。
那么这场质询便意味着你的失败,你需要的是把对方纳入自己的节奏中去。而不是跟着对方的思维和对方的节奏去走,因为按照他的方式去走那只是他所擅长的。
而他擅长的领域你则未必擅长,跟着他走。便意味着他将以他的长项,来攻击你。而你一旦在这个领域,没有对方熟悉。那便意味着落败。
“我可以告诉诸位的是,我们这次的项目可以算是一场豪赌。你们在赌相信我、相信我能够解决那些关键问题,而让你们的投资顺利收回。”
说着谭煜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只要这个项目成功了,那么就会成为一个范例。内地的国土面积,高达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人口高达十亿,你们可以估算到这样的一个国家如果要发展起来,那么会需要多少高速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
谭煜说着,缓缓的站起身来看着众人沉声道:“这里面,哪怕你们吃下10%的项目。那获得的利润也将是极为惊人的!”
“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是资金的投入和人员的投入那么简单。这将牵扯到包括了水泥、钢筋、规划、绿化……等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将会逐渐的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对于香江和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极为利好的消息。”
谭煜的话,让一众人顿时沉默了。的确,谭煜说的话很是实在。内地发展起来,对于现在的香江来说的的确确的是一件大好事。
这意味着香江可以在内地加大投资,而很多因为交通而无法开展的项目香江都能够再次开展了。比如琼岛的旅游项目,一旦道路通畅了相信很多香江人愿意过去领略一把热带风光。
甚至,可以把这项生意从香江拓展到日本、苏联等国家。彻底的形成一个巨大的旅游循环,只要服务质量达到、价格相对不高。那么还是很能够吸引人的。
至于其他的项目,更不用说了。内地现在非常之底的人工,完全可以让很多香江的企业在内地形成巨大的价格优势,他们凭借着这些价格优势。
可以在全球的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事实上,后来的内地的确是如此做的。大量的工厂最初的时候,凭着廉价的产品一下子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
这最终逼迫的老外们不得不挥舞“反倾销”、“环保贸易”的大棒,试图制约这种发展。可惜的是,他们的努力效果有限。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阻止内地产品在全球蔓延开来。
“如果你没有给我们足够的保证,我们又如何能够放心将如此之大的资金投入内地?!”此时,穿着黑色西装的一位男子站起来沉声道。
“我们的投资,是为了盈利而不是为了砸水漂的。你总得给我们一些让我们可以想象的保障不是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质询(下)
“我重复我刚才的话,任何人也无法对任何生意做出完全的保障。我只能够承诺,这件事情我会竭尽全力的去完成。而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努力的进度……”
谭煜说着,将自己的公文包打开来。拿出一份份的文件交给姜立,而姜立则是把这些文件下发到与会者们的手里。拿到文件后,与会者们随即开始翻阅。
这份文件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秘级。是帝都方面最近给予照商集团的回复,上面写着有限支持照商集团关于引进香江资本,用于道路修建的问题决议。
在这份决议上明确的表示,帝都对于照商集团引进香江资本。将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在政策方面帝都决定先试行一套政策……
一与会者对于谭煜所提供的资料看的非常的仔细,甚至里面的斟词酌句都反复的进行推敲。很多时候,公布出来的政策老百姓都不甚在意。
或许有些人会注意到,但专门去研究这方面的人毕竟较少。香江,作为毗邻内地的城市。他们相较于其他人,更重视内地的各项政策。
傻子都知道,一个数亿人口的国家是多么庞大的市场。而这样的市场发展起来,那么前景会如何的光明。而也因为香江距离内地很近,所以内地的政策会极大的影响到他们。
是以,一批专门负责研究内地政策的人士应运而生。他们存在于香江各大集团的智囊团队中,负责的就是从公开的文件内解读内地现行政策。
同时判断这些政策是否会对集团造成影响,而集团是否应该参与其中还是做好止损准备。谭煜的文件一拿出来,他们便开始了逐字逐句的解读。
而梁三平和谭煜,看起来似乎很淡定。事实上他们的手心都捏着一把汗,他们两个人都在赌。赌的就是香江方面也有在内地发展的心思。
只要有这个心思。并且相信他们的努力和能力。那么香江方面的集团,就会考虑集资向谭煜所提出的这个项目进行投资。
而随即,又有十数人开始就方案向谭煜提出质询。每一个问题,都打在了谭煜这份方案的要点、节点上,如果不是来的时候就准备充分谭煜绝对会当场被问趴下了。
这些人问完了之后,却也没有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仅仅是继续翻阅着资料。同时低声和同行用粤语或英语做着分析。偶尔还是会抛出一些个问题。
这些问题,有些是谭煜有些则是梁三平来回答。好在这俩人早已经翻阅了这份方案无数遍了,所以哪怕是一些方案中没有提到的节点他们也能够做出一定的解释。
“初步看来,您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直到近一个小时后一位年约七十上下,戴着一副老花镜的男子才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对着谭煜道。
而这老者开口的时候,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都停下来望向了谭煜。这位老者,他们都认识。虽然他在香江民间声名不显,但却在香江商界中有着极高的声望。
他的声望是来自于他对各国政策的分析,而他最成功的一次政策预测便是第二次石油危机。当时他的这个预测。让很多公司避免了极大的损失。
也是从那之后,他对政策的解读几乎被所有的大型企业视为金科玉律。而他的咨询公司,也声名鹊起。但这仅仅是限于业内,外面的人几乎不知道他的存在。
他叫陆生。没有人知道这是他的真名,还是他的假名。而对于他,大家都不清楚来历。他仿佛就这么突然间出现在了香江,然后猛然声名鹊起。
“从这份文件上可以看出,对于谭先生您的建议。帝都方面还是持有保留态度。当然!我们也能够看出帝都方面对于您的支持,我们也可以看出关于此事他们争论的很严重……”
全中!谭煜不由得对着这位老者刮目相看。香江这个弹丸之地却竟然也有此等高人。仅仅是凭借着一份文件,就将此事的极为通透。
可以说,若非是对内地的政治生态了解到极为通透。那么是绝对无法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的,仅仅凭着此事就值得谭煜对他刮目相看。
“当然,从这份文件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您的努力。目前的情况,虽然内地已经逐步进行改革。但关于改革。争论还是很大。而您提出此事自然也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
“在这点上,您非常值得钦佩。在帝都相信也是有支持您的长者,正是他们的支持让此事现在得以通过,并获得有限的支持。如果这件事情顺利完成的话,您将会获得更大的权限。而同时。关于改革将会更加的深入化。至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却见陆生侃侃而谈,与会者们皆放下了手中的文件对于他的分析听的极为入神。甚至不少人还拿出纸笔来,将陆生的话一一记录下来。
基本上陆生的话一出口,这件事情在香江的商圈内就会被定下基调。
“当然,这件事情也有一定的风险。一旦这件事情没有顺利完成,或者中途出现了什么差错。您的政治前途,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在您的这个年龄段,显然是难以接受的……”
说到这里,陆生微微的一笑轻声道:“不过,对于您和您的这份报告。我还是很看好的,如果您顺利的拉到了投资并立下了意向。我相信帝都方面,对于您的支持绝对不会少。”
听得陆生的话,谭煜深深的舒了口气。好家伙,他总算是没有给自己下什么无法操作的定论。否则的话,这件事情恐怕就难办了。
“陆先生,那么您觉得这件事的风险会有多大呢?!收益方面,又会如何?!”利佳成此时首先开口,却见他对着陆生很是直接的就这么问道。
而陆生则是微笑的回覆:“利先生,这件事情说起来风险评估并不大。很显然,这是内地又一试行政策。一般这类试行政策,只要没有遭遇到高层更迭或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是不太可能出现问题的。即使是出现一些小问题,只要没有触及根本还是会试行下去。”
“至少在这个项目进行上,内地方面不会太过刁难。毕竟这也关系到了他们改革的程度,和对外资的吸引程度。江口的发展,已经让内地方面看到了改革的一定成果。”
“简单的说,我认为改革的大方向是不会变动的。只有在触及根本的时候,才会出现一定的行政干预修正手段,但这些只会促进改革的发展而非停止。”
说着,陆生顿了顿。伸手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镜,轻声道:“至少,在帝都的那位南巡老先生离开他现任职务之前,我的看法依旧是如此。”
陆生的话音落下,现场便开始了低声的议论。巍峨船皇干咳了一下,制止了大家的议论。然后道:“谭先生,您辛苦了。还请到酒店内用餐休息,我们休会一会儿下午再继续。”
谭煜和梁三平却知道,人家这“休会”是和自己俩人休会。至于他们自己内部的讨论,是还要继续下去的。毕竟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当然也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投资。
关乎到十亿美元以上的投资呢,任何人都不会等闲视之。具体的讨论,他们自然要进行。而这种讨论当然不可能当着梁三平和谭煜的面来做。
“好的,我们早上来的太着急了。却也没有好好的吃点儿东西,正好趁着这个时间我们休息一下。”谭煜微微一笑,便和梁三平一起起身在姜立的陪同下缓步的离开了会议室。
而姜立则是领着两人,从会议室下来直达餐厅内。帮他们点了餐,然后才道声抱歉转身离开。直到姜立离开之后,谭煜那额头上的汗珠才开始冒出来。
“这帮大亨们的智囊,果然不是简单之辈啊……”谭煜苦笑的对着梁三平道。不过是短短不足一个小时的言语交锋,却让谭煜浑身冒汗。
这些香江大亨的智囊们,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几乎每一句的问话,都打在了谭煜这套方案的要点上,如果不是事先准备充分他们或许直接就被问倒了。
“没想到他们这么难缠啊……”梁三平也在苦笑,他现在后背的衬衫全都湿透了。自己当年考职业经理人的时候,也没有那么紧张过啊。
这次,也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面临如此艰难的质询。而且是在没有太多把握的情况之下,这件事情说到底变数太大。帝都的态度、香江这些大亨的态度。
这些都决定了这件事情的成败,别说是梁三平了就是谭煜自己的把握也不大。但高风险,总是伴随着大机遇。世上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不冒险机会不会自动跑到你的面前来。
即使来了,如果你不敢冒险你也只能是承受平庸。所以,梁三平和谭煜两人搏了这一次。但这次拼搏的成败,他们现在还不得而知……(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 拿到了!
“总之,咱们先吃饭吧!”只是一会儿的感慨后,谭煜随即放开了。反正事情都已经走到这个时候了,人事已尽剩下的就交给天命吧。
梁三平闻言笑着点了点头,此时服务员也把一道道的菜肴送了上来。姜立给梁三平他们点的菜肴,自然不可能太低端。当然,龙虾鲍鱼的也不会有。
但桌子上的文昌鸡、东山羊却可以见到,见得这两道菜肴被端上来。梁三平不由得笑了,能够进入伴岛酒店这样的大型酒店的菜单,可见现在这两种产自于琼岛的菜肴的影响力。
而当侍者询问梁三平他们是否要点酒的时候,梁三平和谭煜都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倒是梁三平让侍者在饭后泡一壶茶上来。
伴岛酒店不愧是有着多年历史的大型酒店,这里的侍者完美的执行了“顾客的要求就是正确的”这一条理念。却见侍者没有表示出任何的疑惑。
而是极为顺从的点头应道:“是的,先生。我们一会儿就会将您需要的茶送上来,但先生您想要什么样的茶呢?!”
“铁观音吧!”对于这点,梁三平倒是没有什么犹豫。铁观音是半发酵茶,泡起来清香无比。正是适合饭后去油腻,也适合提神。
只见侍者应了一声,随后转身离开。梁三平他们正吃着,侍者却已经把喷香的铁观音冲了上来。同时还贴心的为他们每人泡好了一杯,留下一句“轻慢用”然后悄然阖上门离开。
看着这位侍者行云流水,而且一直面带微笑的服务谭煜不由得放下筷子苦笑:“咱们的落后,可不止是经济上的。更多的是理念上的落后啊……”
谭煜的有感而发,并非是空穴来风。他也是从基层做起来的,知道下面的那些供销社的销售员们是一副怎样的嘴脸。反正他们是专营的。你爱买不买。
他们给不给你买,还得看他们的脸色。有些时候,你去买东西的还得他们心情高兴。不然,你就是有票、有钱你都买不着。
这并非是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大部分地区的都存在的问题。只要专营权不取消,那么他们便是保持着这样的态度。至少一部分营业员都是如此。
“没办法。咱们自行一套太久了。没有和外界接触过,而且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可不一样。”梁三平笑着放下了筷子,道:“那年月,咱们跟美国人、跟苏联人可都是死敌呢!”
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啊,一切都没有“斗争”来的重要。谭煜苦笑,他可是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比之其他人,他更为了解为何会造成现在这个情况。
“江口的试行,已经探索出一条道路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那么国家会逐步的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谭煜拿起筷子。给梁三平夹了一块鸡肉。
“这里面,说到底还有你的一份功劳。你在琼岛的表现,让国家看到了另一种的可能性。所以,现在关于你的讨论也有。但最高首长的意思是,放手让你发展一段看看。”
“首先你还年轻,其次现在琼岛发展仅仅是一小部分区域而已。农业的问题,最高首长也询问过这方面的专家了,琼岛的优势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有着你们特殊的不可复制性。而其他地区想要像琼岛那么发展。肯定是不太现实的……”
谭煜的话,叫梁三平不由得点了点头。确实。仅仅就琼岛的气候条件就是全国大多数地方没有的。一年四季如春,全年温度都保持在二十度以上。
这样的气候,除去宝岛及滇省部分地区可以比拟之外。几乎再也找不到相似的地方。哪怕是一个海峡之隔的粤北半岛地区,也没有琼岛如此之好的气候条件。
他们冬季的气温比之琼岛还要低上一些,而且他们冬季都是湿冷的状态。海风会带来大量的湿气,吹来的风都是冰冷刺骨的。
粤北地区冬季多雨。整日几乎都阴阴沉沉。而琼岛却几乎都是阳光普照,湿度方面琼岛也比粤北要好很多了。至少在琼岛嘴唇干爆的人,很少。
“南橘北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如果全部生搬硬套琼岛的发展模式,这肯定是不行的。”却见梁三平笑着谢过了谭煜。轻声道。
“琼岛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那么其他地区又何尝不是?!滇省的普洱天下闻名,闽江的铁观音声名远播。黔省的矛台必须用淮仁的水土,鲁省的阿胶只有动阿的最好……等等这些,难道都不是地利么?!”
“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属于自己的地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运其天时、配其人和。以让当地发展起来。比如琼岛,我们的文昌鸡、东山羊这是地利。可如果我们没有去宣传、推广、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那么它们也只会躺在琼岛的乡村小镇中,只有我们自己品尝。”
“相反的,经过我们的努力。配合天时——也即是国家的支持,人和——即是我们的努力,这才造就了现在能够在香江、在东南亚销售的不错的这两种菜肴。”
梁三平顿了顿,道:“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严格把控好质量关卡。谨慎的进行一步步的产量扩张,绝对不能为了销量而影响质量。质量,是一切企业的生命力!”
“尤其是在香江、日本这类地区,一旦你砸了自己的招牌。那么导致的就是你的产品除去退市之外,没有其他路子可以走。消费者也不会再买你的帐。”
梁三平说到这里,感慨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不会忘记后世那件闹的沸沸扬扬的食品安全丑闻。这让一个原本国内巨大的食品品牌,一夜之间不复存在。
一个在行业中销量第一的巨无霸,一个从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品牌。却在一夜之间,直接彻底的完蛋。曾经品牌价值高达百亿以上,而它最终被卖出的时候仅仅价值六亿多……
可悲么?!很可悲。可怜么?!很可怜。可这可悲、可怜之人,却有着自己的可恨之处。因为他们自己的质量管理不善,导致的是突发性的食品安全危机。伤害了许多人。
而同时,也因着他们的疏忽或者说有意忽略。导致的是整个国产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连续数年,人们对于国产食品的安全都抱着迟疑的态度。
这引发的恶劣影响,比之他们破产更为严重。他们自己垮掉了,而因着他们的影响导致的是国家两家大型同行企业,在当月的订单减少了82%以上。
二十余个省市同时将他们的产品下架,导致的损失就高达六十亿以上。而这种状况持续了数个月,对他们造成的损失则陆续增加了三十余个亿。
这个行业,因为一家企业的不负责任。导致的是整个行业进入了寒冬期,行业内的所有企业惨淡经营。直到消费者们逐步的恢复对他们产品的消费信心。
同样的事情,事实上在日本也曾经发生过。那就是著名的雪印事件。雪印乳业在1955年就曾因北海道工厂产品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造成一所学校全体学生中毒。
但雪印不牢记教训,从2000年6月26日到7月10日的近半个月内,又发现因同样原因,造成关西地区共有1。4万人中毒发病。
而在危机发生后雪印一则未能迅速公布事实降低公众损失,二则未对中毒事件做完善解释,从而招致当时日本全国的批评和抵制。
雪印乳业曾经是日本最大的乳品企业,在2000年度的《财富》500强排名中排在第430位,其市场占有率一度是日本国内第一。
但在中毒事件发生后,雪印问题牛奶在日本引发了持续性的恐慌,雪印乳业负责人引咎辞职,公司股价从6月27日的619日元跌到7月6日的405日元,跌幅达35%。
日本几乎所有超市和食品店把多达五六十种的雪印牌食品撤下了柜台,东京、大阪、神户等地政府都下令公共部门不要购买雪印食品,市场占有率急剧下滑到第三位。由于民间对雪印的抵制,雪印牛奶业务此后经营并无改善,相关子公司被迫停产。
“民以食为天,食则以安为先!”梁三平看着谭煜,一字一句的道:“我把公司的名字定为‘安天民’,为的就是希望我和我身边的所有人都需要记得:食品安全,大于天!”
就在此时,他们包厢的门“吧嗒”一下被打开了。却见姜立带着兴奋快步走入,双手按在桌面上对着梁三平和谭煜沉声道。
“经过讨论,香江商会有三十家企业已经决议成立一家投资公司。然后由这三十家企业共同出资,对整个项目进行实质性的考察和评估!”
姜立的话,叫梁三平和谭煜紧绷的精神一下子放松了下来。努力了这么久、等待了这么久。总算是有个结果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江口新想法
五月的江口骄阳似火,四处都被嗮的一片炽热。可那些建筑工地上的人们活儿干的更加炽热,一群群的建筑工人们“嘿哟~嘿哟~”的喊着号子不断的忙上忙下。
这里的建筑工人们,原本都是国家的建筑工程兵。在被派往江口建设后,就地转业到了江口。并在国家和江口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建筑公司。
凭着过硬的技术、优秀的纪律性和吃苦耐劳实干的作风,他们很快的便成为了江口地区建筑行业的翘楚。而他们的建筑水平和建筑质量,也让世界刮目相看。
1984年4月30日,江口标志性建筑——国贸大厦主楼封顶,它的完成期比之预计的工期整整提前了一个月!
而这栋大楼的建筑是以疯狂的速度打破了当时的一切建筑记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