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霸主-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啊!我的一个朋友,在可口可乐公司担任营销部门的一个区域经理。怎么了?!”纳尔逊知道,梁三平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问起这个。他既然问起了,肯定有事儿。
“我需要你小心的放出一条消息,就说百事公司的人找到我密谈。但谈了什么,你不知道。”却见梁三平笑着对纳尔逊道:“然后表示,百事公司似乎跟我有饮品方面的合作……”
纳尔逊笑了,他知道梁三平想要做什么。就如他之前在中国所作的那样,引入竞争对手逼迫对方下重注。又或者使用一系列的障眼法,迷惑对手最终取得最大的利益。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做生意不是做慈善机构。还得讲究什么正大光明什么的,一些小手段的使用是必须的。你不用,对手也会用。只要不超过底线即可。
“这件事情,你就交给我好了。”却听得电话那头的纳尔逊笑着道:“我也很希望,你们能够做起来。这对于我们的茶叶销售,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放心,这件事情如果我们做起来了少不了你的那份。”电话这头的梁三平笑着道。多年的合作培养出来了一种默契,那就是纳尔逊会尽力的为梁三平创造条件。
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尽力的去为梁三平做事。那么梁三平肯定不会亏待他,很多项目其实梁三平完全可以不顾纳尔逊,但他还是拉上了纳尔逊。
随后几天,可口可乐公司开始频繁在茶艺展示会上出现。甚至还接触了纳尔逊,虽然没有正面的和梁三平进行接触。但他们的目标傻子都看出来了,这叫百事极为气恼。
气恼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去见梁三平的事情很多人都看到了。至少酒店里的服务员们,只需稍稍打听就能够知道。所以,也不怪可口可乐觉察到他们的动作。
很显然,可口可乐那边也觉察了他们的想法并开始了市场调研。两家死对头又开始了瞪眼游戏,不过这次显然百事准备的更为充分。很快的,考察团便组织起来了。
和可口可乐的方案不一样,百事那边更多的是和利佳成等人进行接触。他们想要通过利佳成等人接近梁三平,了解他的想法。甚至做好了和利佳成等人合作放弃梁三平的想法。
但可惜的是,利佳成等人似乎十分看好梁三平。对于百事的很多提议,都只是笑笑说考察后再说。并没有太多的回应,百事似乎也觉察出来这个问题了。
于是开始加强和梁三平的联系,甚至开始接触一些茶艺师傅们。可惜的是,茶艺师傅们英文都很一般。双方接触还得翻译,这些师傅们也对跟老外打交道没有什么太多的兴趣。
便在这种诡异的环境之下,梁三平接到了比尔。伏特的邀请前往他的庄园。两人相谈甚欢,甚至还到了书房内深谈。至于他们谈了什么,双方都讳莫如深。
没多久,伏特公司传来消息。公司打算前往中国考察项目,目的地便是琼岛。这叫很多人惊掉了下巴,难道做惯了汽车行业的伏特家族要转型么?!
不可能吧?!但随即比尔。伏特在某次酒会对于茶叶表示出来的兴趣,让大家认为这位伏特家的孩子应该是想要做出点儿不一样的东西来了。
当然,很多还是不甚看好比尔。伏特的选择认为他是在瞎胡闹。对于伏特来说,更多的是大家了解到他们家族在汽车业的影响力。转向去做农业?!这不是傻了么?!
一时间谣言四起,大众等公司也在关注着这件事情。但得知比尔。伏特的目的地是琼岛的时候,他们笑了。琼岛他们可没有看出有什么发展工业的基础。(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燕归来,遇新故
梁三平这时候也适时的表示,欢迎比尔。伏特到琼岛是品尝琼岛的四大名菜。同时还赠送了比尔。伏特一包来自于琼岛白纱的绿茶,这似乎从某些方面坐实了比尔。伏特的想法。
在一众人怀疑或是古怪的眼神中,茶艺展示会终于圆满结束。带着美方的祝福,大使馆的满意梁三平等人启程归国。这次茶叶展销会进行的极为顺利。
不说茶叶展示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仅仅是在推广中华文化方面就已经取得了让所有无比满意的成果。从展示会开始的第二天,安天民浙省公司的电话就不停的被人拨打着。
由于时差的缘故,导致的是很多电话都是晚上打来的。这些大多数是咨询如何前来浙省学习茶艺的,如果不是纳尔逊组织了茶艺推广理事会。那么这类电话会更多。
现在人群大多分流到了茶艺推广理事会去了,但也有少部分人坚持要前来中国学习茶艺。安天民这边的人也很耐心的给他们讲解了现在的情况。
目前要进入内地,就得通过香江然后通过关口进入内地。好在安天民在羊城和江口都有着自己的联络处,甚至香江也有着安天民的联络处。
所以,这些老美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地方。并通过这些安天民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协助,抵达浙省。在交代清楚了所有事情,并和各个联络处通报了之后。
那些坚持想要来中国学习茶艺的老美们,开始准备前来中国了。不过此时的梁三平并没有太多的心思来考虑这些问题,宝亭到鹿城的公路就要修好了。
这对于梁三平来说,无疑是几个极为利好的消息。此时已经进入了11月,瓜菜种植季节即将到来。宝亭地区的各个村镇正在安天民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之下,开始种植。
陈家非常的满意梁三平提供的这次机会。他们从去年鹿城的港口发货记录可以清晰的看到公路的运输量。这些运输量让陈家觉得,不出意外可以在十年之内收回投资。
而签署的收费合同,是二十年。简单的说,就是有十年是白收钱的,老陈家的评估专家们认为,以梁三平和宝亭地区经营模式看他们产量的提高是必然的。
也就是说。陈家修筑的这条道路的利用率将会逐渐增高、回收的费用也会越来越多。乐观的估计,八年左右他们就能够收回投资。
事实上,梁三平认为陈家或许在五年之内就能收回投资了。而在五年后,梁三平坚信宝亭地区能够获取足够的资金将这条道路买回来,形成免费公路。
这样的话,陈家也挣到钱了,并取得了信任。而同时,宝亭地区也以最低的资本换取了自己急需的公路。这可谓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到时候双方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但梁三平却没有能够立即回到琼岛。虽然他归心似箭。抵达香江后,利佳成他们首先是拉住了梁三平进行了一番深谈,羊城到江口的高速现在进展迅速。
最迟后年可以通车,很大一部分的道路已经修通了。利佳成他们现在更关心的,是超市的扩建和便利店的兴建问题。梁三平在这方面,是建议利佳成和安天民的建设同步。
只要是安天民抵达的区域,利佳成他们便可以先行进行超市的兴建。比如现在的浙省,还有浙省临近的魔都。当然。食品安全的检测也被提上日程。
好容易用一周的时间把这些事情理顺了,梁三平又被贺康给直接逮到了帝都去。这次梁三平取得的成绩较贺康大大的涨了一份面子。甚至南巡同志在一次内部会议都提到了他的名字。这叫贺康笑的见牙不见眼,无论从文化还是从经济角度梁三平这次都算是赚的满盆钵。
所以,贺康自然是要拉着梁三平好好的勉励一番。梁三平自然顺势给贺康做了个汇报。他先是把自己的美国之行,包括比尔。伏特的情况给贺康说了一遍。
然后就自己想要在浙省发展的想法,全部说了一遍。贺康在听完梁三平的汇报后,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沉吟了一会儿后。才道。
“三平,伏特那边的事情你就不要过问了。会有专人去负责,你到时候抽身就行了。做好你自己手上的农业,其他事情你不要多管。”
梁三平赶紧点头应是,却见贺康接着对梁三平道:“浙省那边的事情。相信你取得了这次的成绩以后,他们会全力配合你。这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说着,贺康沉吟了会儿道:“这段时间,你先在帝都呆着。我带你到其他部门走走,很快的国家会有一些变动,你要尽快的适应这些变动……”
梁三平听得贺康如此说,不由得心沉了一下。这个变动绝对是不小,不然的话贺康不会如此郑重的对自己说起这件事情。但贺康既然提醒了自己,那肯定是有应对的方式。
“别显得那么严肃,这事儿对你来说是好事儿。”却见贺康笑呵呵的道:“你小子也算是占了个便宜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之后,贺康没在说起此事。而是笑呵呵问起梁三平在美国的趣事,同时还打听了一下关于茶叶在美国的接受情况。根据回馈的消息,梁三平这次算是把大部分美国人给征服了。
就连南巡同志也说,这次的茶艺展示是一次全面的胜利。第一次给老外们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引起如此之大的轰动。甚至报纸和电视接连的报道长达数日。
梁三平笑呵呵的把情况都跟贺康说了一遍,尤其着重的说了他对付美国人的策略。在梁三平看来,这个时代的人们就是太老实了没有跟老外们打交道的经验。
所以吃了不少亏,梁三平很希望此时的人们能够在跟老外打交道的时候多留一份心眼。莫要在这些老外的身上吃了大亏,才懂得防备。
“哼!这些老外!!”贺康冷哼了一声:“我们现在有些同志,看到我们跟人家的差距面对着人家的时候似乎就矮了一截,我们当年在战场上都没有矮过半截,他们现在就跟骨头叫人抽掉了似的!一副奴才模样,干的是买办呢!!”
无怪乎贺康生气,这个时候国内的一些干部已经出现了崇洋媚外的苗头。似乎一切都得向国外看齐,国外的就代表的先进、是现代。
而国内的一切,都需要向着国外学习、改变。这种思潮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而是一群人的问题。甚至这种思潮正在不断的扩大着,这叫贺康这位老人看着生气。
尤其是看着梁三平敢于算计美国人,这就更加贺康看不起那些见了洋人战战兢兢的某些干部了。但无奈的是,这股风潮他也没有办法。
手上没有过硬的成绩啊,和国外的差距是真真切切的摆在面前的。这叫贺康等人提不起底气,说一些话。尽管那些现象他们看着就生气但却无可奈何。
相谈了一会儿,梁三平便提出告辞了。他可不是不识趣的人,人家贺康是还要办公的。自己呆一会儿该说的说完就差不多了,再呆在这里就是耽误人家了。
贺康笑呵呵的把梁三平送出了门口,随后告诉他晚上一起吃饭。这才回到办公室继续办公,看着贺康把梁三平送出来部门里的干部们满脸艳羡。
能够叫贺康亲自送出来的人,不多啊!梁三平这算是个特例了,平时贺康顶多是起身送人。对方会很识趣的请贺康留步,贺康也就不再送了。
而梁三平却是请贺康留步后,还叫贺康送到了办公室门口的人。这就让梁三平在众人的眼里,平添了一分厚重。好在梁三平不是混体制的,而且远在琼岛。
所以他们倒也不担心梁三平会来跟自己抢位置。笑着和办公室里的其他干部们打过招呼,奉上了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一些小礼物、糖果饼干之类的梁三平便离开了。
关系这方面梁三平还是很懂做的,在美国他就知道自己应该带些礼物回来。虽然他自己不知道应该挑什么礼物,但利佳成他们知道啊!
礼物的话,送什么大件的礼物首先成本很高。而且太惹眼了,但送一些国外带回来的小零嘴,却不会引人注意还能博得大家的好感。
不患寡而患不均,梁三平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很直接的将糖果饼干,在办公室里堆了起来,大家自己拿着吃。还往大家的口袋里面塞了些,让说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东西虽然不多,但却博得了办公室上下对梁三平的好感。嘻嘻哈哈的和大家说了一下自己在美国的见闻,梁三平也就告辞而去了。
没两天,梁三平便知道国内的变动是什么了。也知道为何贺康会留下自己。这是因为国家正在进行股份的调整,很多企业错综复杂不好调整。
于是,大家把目标投向了梁三平所在的企业——安天民。但安天民应该以什么样的状况调整,这又引起了大家的争论。事实上,关于安天民的问题大家一致都在争论。
有人建议保持现状,有人觉得梁三平现在的权利似乎太大了。应该进行制衡,至少不能让他什么都一手抓。还有人认为应该进行股份分割,梁三平既然是改革的支持者。
那么他自然要成为一块试验田,各种实验在他身上肯定是少不了的。所以,贺康才会把梁三平留下来。他希望听听梁三平自己的意见。(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九章 离帝都,去浙省
“说实话,提出股份制的是我。”贺康很快的便跟梁三平摊牌了:“我年纪也不小了,算算也没有几年可以呆在这个位置。我的继任者,会不会继续支持你我不敢说……”
“三平啊……你现在干的很好,但也就是因为你干的太好了。眼珠子红着要想着摘你桃子,赶你出局的人也不少。我现在还在位置上,你没事儿。我要是退了……”
梁三平沉默了,他知道这位老人担心的是什么。的确,梁三平现在太惹眼了。国内来说,盈利最大的农业企业,也就是他梁三平所在的安天民。
这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啊,肥的让人眼馋。傻子都知道,只要蹭进去那政绩是杠杠的。只需萧规曹随,随随便便的就能混到在别的地方混不到的政绩。
“我现在就问你,很严肃的问你:你究竟是想要在体制内发展,还是想要经商?!”却见贺康极为严肃的对着梁三平道,而不等梁三平回答他却又一挥手。
“你现在不用回答我,先回去好好考虑考虑。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好了就来找我。”却见贺康深深的吸了口气:“我们这些老东西,终究是要老去的。世界,终究是你们的。”
“这算是我这老东西在离开之前,给你的一份大礼吧!无论你是想要从商,还是走体制。我都支持你,尽力的给你创造条件。我只希望你做到一点:不忘初心!”
贺康之后没有再说什么,直接将梁三平送了出来。梁三平也沉默了,他开始在思考自己究竟是要走什么样的路子。是的,自己想的是带着更多的老百姓、更多的普通农民致富。
但带着大家致富,自己是用什么方式最好呢?!体制?!梁三平苦笑,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体制的繁复。苦熬很多年也未必能够做出什么来。
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关系,理不清的各种利益圈子。梁三平觉得自己陷进入了,那绝对会焦头烂额。上辈子,他就吃了不少这个苦头。现在他已经厌倦了。
从商呢?!这倒是个好选择,事实上很早开始梁三平想要走的路子便是通过商业彻底的打通各地通路。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让更多的老百姓富裕起来。
三天没有到。不过是第二天晚上梁三平便找到了贺康。
“我想好了,贺叔。”却见梁三平肃然的看着贺康,轻声道:“我决定不进体制。我觉得,我作为商人或许能更好的发挥我的作用。”
却见梁三平诚挚的看着贺康,轻声道:“的确,体制也是个好去处。但体制太繁琐了,各种肘制太多,婆婆太多。谁都管着,想做点儿事情多难您也是知道的……”
贺康没有说话。他静静的听着梁三平的陈述。梁三平也算是第一次,跟人把自己的心底话全都说了一遍。尤其是自己对于体制的紧箍咒的难受。
“……太多限制了,我觉得我从商还没有那么麻烦。”梁三平苦笑的对着贺康道:“我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把心思放在发展上,大家也不会警惕我。”
“毕竟我去哪儿,都是给大家带来税收、带来政绩。要是我在体制内,那就是占人位置了。还不知道会会有多少明枪暗箭打来……”
贺康苦笑,他可不是生长在象牙塔里的老学就。经历过那十年,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斗争的厉害。一个位置血溅五步。并非虚言。
现在国家发展方向不一样了,仔细想想的确如梁三平所说。很简单。只要他不是想要进入体制。那么他去到哪儿,都会很受欢迎。能带来税收和政绩的大老板啊,谁不喜欢?!
“国家很快就会推行股份制了,到时候琼岛的试验企业就是你们安天民。”却见贺康看着梁三平呵呵的笑着道:“这是我争取来的,到时候一部分股份会分配到你们手里面。”
“当然!安天民不会一下子全部交给你,但股份给你们一份这是有的。到时候。我们也会考虑改制,只要你们经营得当我们的支持一如既往!”
贺康的话,叫梁三平先是一愣随即一股感激之情让他心间暖了起来。他知道,这是贺康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农业口现在情况不明。
贺康担心的是,自己的继任者未必就不会让人去把梁三平摘走。现在安天民蒸蒸日上。带动的是包括琼岛、浙省、粤北等地区的农业发展。
若是其他人上来了,谁干保证他们不会让自己去把梁三平摘出来。事实上,关于安天民交给梁三平这个问题贺康也是挣扎了很久。放眼自己身边,贺康不觉得有人可以接替梁三平的位置。如果轻易的就把梁三平甩开,那么很多的项目都可能会停摆。
这对于安天民、对于琼岛、浙省和粤北农业发展来说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且,除去梁三平之外贺康悲哀的发现,要找到一个长袖善舞又懂农业的人跟老外们打交道。
是那么的难。不说卡尔农机、湾宏株式会社,还有现在的利佳成、陈家、船皇……等等这些人,要找到一个平衡各方关系还能够拉来一大笔投资的人却不容易。
贺康也曾经让人去试探过这几家的态度,可惜的是状况很不好。贺康也尝试过,让一些人去接触这几方的人。可惜的是,这些人各自都有着自己的缺陷。
然而,安天民的很多项目都在节骨眼上是完全不能出错的。最终,贺康无奈的发现还真的只有梁三平能够操作这些事情。安天民若是离开了他,或许会整个涣散掉。
于是,贺康决定兵行险着——借着股份制改革先把安天民放到梁三平手上。当然,他也不是没有留着后手。如果梁三平没有做出成绩来,安天民是不可能交到他手上的。
但如果他能够坚守本心、坚守初心,那么贺康会在完全退下去之前把整个安天民交到他的手上。梁三平熟悉体制,贺康自然也熟悉。一旦安天民变成了民企。
那么整个安天民的性质都不一样了,安天民不再是个捞政绩的地方。虽然大家还是会对它创造政绩之处感兴趣,但却不会有什么人去为难梁三平。
毕竟一个能够创造税收和政绩的企业,是任何官员都欢迎的。除非梁三平自我膨胀,非要跟人瞎斗。否则的话,他只会受到欢迎、得到政策扶持不会被排斥。
“你先去浙省处理一下茶叶方面的事情,下月会有一个调研组到琼岛去。”贺康沉吟了一会儿,对着梁三平道:“到时候,会宣布一些情况。”
“调研组不会马上走,他们会在安天民进驻一年左右。主要观察的是改制后的成效,你不用想太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吧!”
梁三平狠狠的点了点头,拍着胸部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辜负老人对自己的信任。贺康其实对于梁三平,是两手准备。如果梁三平准备进入体制的话,他其实是希望梁三平去改委。
毕竟梁三平此时才二十多岁,虽然他创造出了诺大的成绩。但在资历方面,却不深。如果是从体制发展的话,贺康是考虑先在大部委锻炼几年。
然后再下派到浙省或者琼岛,专门负责农业发展。取得了政绩,再回到部委。再派往下面的省市进行锻炼。最后自然是要回到农业口来负责专门的改制的。
但这得看梁三平的意愿,如果他自己不愿意做体制。你强逼也没有用,他做不好。且贺康从心底里隐隐觉得,梁三平就适合成立企业而非在体制内打滚。
梁三平的性格太过活跃跳脱了,要他老老实实的呆着这太难。且他如果成了体制内的官员,那么在诸多肘制之下贺康觉得他很难发挥自己的长处。
在随后的几天里面,贺康带着梁三平在各处部门都转了转算是熟悉了一下人头。梁三平也很识趣的带着自己委托利佳成他们买来的饼干糖果到处散发。
这也叫梁三平一下子成了各个部门印象极深的人物。该打的交道打完后,梁三平立即动身前往浙省。陶世荣已经来了好几个电话催促了,现在浙省挤了一堆的老外。
很大一部分的老外,都是冲着茶艺来的。还有些老外是来洽谈茶叶采购合作的。陶世荣他们无比惊喜的同时,也无比谨慎。他们知道自己的短处。
没跟老外打过交道的他们,选择了让梁三平来处理此事。尤其是这些人都是梁三平引来的,那自然得梁三平来收拾首尾不是?!自己万一弄错了什么,那可就倒霉了。
从帝都一路火车到粤北,匆匆的和沐山、兰成见了一面。该说的情况全都说了一遍,梁三平便赶往了浙省。一路舟车劳顿,梁三平刚刚抵达就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三平啊!好小子,我就知道你能成!”却见陶世荣满脸喜色,大力的拍着梁三平的肩膀道:“咱们浙省当年不少老外跑来,可跑来谈合作的确不多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终事了,回琼岛
“这回,你算是叫我们大大的露了一回脸了啊!”无怪乎陶世荣高兴,当初他们可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把梁三平找来的。在这件事情上,本来风言风语就不少。
好在梁三平没有给他们丢脸,转悠了一圈就把龙井这个牌子做起来了。甚至都做到国外去了,还顺带的把五十吨的龙井茶给换成了大笔的外汇。
这叫一大群原本质疑陶世荣的人,瞬间失声。人家这是真本事啊,没看到满街的老外们哭着喊着来拜师么?!这跟史书上写的万国来朝何其相似也!
“这只是开始,虽然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如果我们没有做好接待、没有做好规划发展,那么这些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梁三平比陶世荣他们清醒多了,却见他肃然的对着陶世荣道:“想必我们办事处懂英语的办事员都来帮忙了吧?!这次算是咱们浙省第一次露脸,一切得办好啊!”
“茶叶的合作,这个是我之前就在跟他们谈的。不过咱们不必紧张,现在紧张的是他们。”却见梁三平笑呵呵的道:“咱们先开一个小会先,我把情况都跟大家说一下……”
没顾上休息,梁三平便匆匆和陶世荣赶往会场。陶世荣马上叫人把会议室布置起来,另一方面通知各处前来参加会议。对于这件事情,陶世荣很是激动。
这回浙省这个农业大省总算是没白瞎了自己的牌子,这次茶艺展示会说是连帝都方面的高层都惊动了。动作可是不小,甚至外事部门还专门派人来浙省应付这些前来的老外。
还好那些茶艺老师傅们,都从美国回来了。为了更好的安置这些老外,浙省宣布成立茶艺展示推广委员会,由陶世荣亲自担任主任主持此事。
同时。将西湖边上的一处古建筑划入茶艺展示推广委员会旗下作为办公点和茶艺展示教授点。老师傅们都被聘来,作为老师传授茶艺、茶道。
显然,老外们虽然看到了现在国内并没有多么的先进但却被这里的异域风情和原始风貌所吸引。也算是按下心来,学习茶艺。外事部门还专门给他们配了中文老师让他们学习中文。
“我觉得,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推广古琴。”当会议上人都到齐以后,梁三平便直接发言了。他讲话很简单。谁叫他时间赶的很呢?!
“我们的很多传统技艺,可以在这个时候推广出去。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却见梁三平看着众人,道:“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扩大产量!”
“我们的茶叶已经推广出去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做好销售。现在愿意代理我们的茶叶的人很多,但在美国我已经做好通路了。但美国人的喝茶习惯,和我们有些不一样。”
“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习惯,做一些调整。在回来的路上我跟利佳成先生聊过。他会在近期组织一个考察团前来考察。如果条件合适的话,他会在这里设立一个超市……”
“同时,他还会注入资本和我们一起合作开发龙井茶。百事、可口可乐公司,现在也正在派人联系我们。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他们两家之中会产生一家我们的合作者。”
“到时候关于灌装茶饮料,就会出现在市场上。我的想法是,和他们一起成立一间合资公司,率先开发茶饮推向市场。我们的主要目标。便是日韩及欧美市场……”
梁三平的话一阵阵的把所有人一下子就震晕了,好家伙!这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就多家大企业前来洽谈了。看着梁三平这架势,还得挑选他们一番呢!
这叫陶世荣等人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可算是熬出头了。这下牛气大发了,就算是江口也没有现在的浙省这么有吸引力吧?!江口过去的,多是港资。
而现在浙省的,都是美资啊!仅仅是这点。就让陶世荣觉得自己跟吃了人参果似的全身上下的毛孔都舒爽无比。而看向梁三平的眼神,就跟看财神爷似的。
这真不愧是被宝亭的老百姓们叫财神爷的人物啊,不过短短的数月之间就折腾起来这么大一个摊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陶世荣肯定觉得自己是在梦中。
“饮料是不是咱们要做成跟健力宝那样的饮料啊?!”却见一位龙井茶厂的厂长,小心翼翼的对着梁三平道:“那么东西我们没有做过。没有技术啊!”
现在这帮人的心态,还真的跟宝亭那边的民众似的。跟梁三平说话,那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这位财神爷生气了。现在他可是个大宝贝啊,没人敢得罪。
“是,也不是。我们的茶饮料虽然也是饮料。但主打的是茶,至于技术不是问题。”却见梁三平笑吟吟的道:“不管是百事还是可口可乐,他们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
“我们只需要跟他们合作,提供原料他们就能够做出饮料来。生产线也不是问题,无论我们跟哪家公司合作生产线都能够搞定。”却见梁三平笑着道:“我们要坚持的就是把生产基地设在咱们浙省,这可以消化掉不少的劳动力。当然,对于他们也有好处。”
“咱们浙省的劳动力多,而且相较美国那边省了不少钱。美国的工人工资可不便宜,如果他们设立新厂子的话要投入很多……”
梁三平林林总总的把自己的想法,全都说了一遍。陶世荣他们不仅仅是听,还专门要记录下来好会后商量执行。这倒是显得梁三平像个领导了。
“我们的新茶园规划要提上日程了,产量提高是必须的。除去我们主打的龙井之外, 我建议是不是周边地区的一些茶叶也可以引入我们的销售体系内。”
“当然,产量我们需要提高但质量把关却要加强!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如果一个产品在质量上出现了问题那么会极大的挫伤消费者的信心……”
梁三平对着陶世荣便道:“而且我们的产品是出口性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