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唐-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女子,她叫嫦娥。后羿射日有功,得到了天神的眷顾,赐下仙药。。。。。。后来嫦娥误食仙药,飞升仙界,而这一日便是八月十五日。。。。。。后来被王母娘娘打入月宫。。。。。。后来,后羿思念妻子嫦娥,便做了嫦娥平日最喜欢的饼来纪念,希望这一日能够与嫦娥重逢团圆。”
“老师讲得好生伤感,真个儿没趣!”颜如玉嘟嚷着嘴。
武清一愣,真的是心境不佳啊。
秋菊则是笑道:“这也就是这月饼的来历吧。”
老母武氏露出鼓励的眼神,说道:“大家来尝尝这桂花酒,每年也只能尝这一回,可别浪费了。”
武清大感失落,看着欢闹的孩子们和仆人,便拧了坛酒,转身上了房顶,斜靠在了屋脊上,望着月亮,今晚,不知道父母可曾看月。
“师弟!”
只听得一声轻呼,一个一身白衣的少女翩然而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四章 师姐到来

武清一愣,侧身一看,竟然是师姐,宇文素娥!
“师姐!”
武清轻呼一声,如此中秋佳节,师姐怎会来此?
宇文素娥如月宫仙子一般,飘然而来,坐在了武清身侧,看到武清手中的酒坛,噗嗤一笑,道:“师弟你如此年纪轻轻,便懂得了借酒浇愁,说吧,到底发生了何事,让师弟烦心以至于饮酒。”
宇文素娥,正如她的名字一般美丽,她很美,美得很普通,若仔细去看,便越觉得她越美丽,越惊艳,以至于让你忘记了烦忧。她很平凡,平凡地就仿佛是一个邻家姐姐一般,靠近她,便能感受到一股别样的温暖,家一样的温馨。
闻着宇文素娥身上那淡淡的花香,武清眼眸中闪过一丝忧伤,苦笑道:“师姐,好久不见了。”
宇文素娥夺过酒,一手拍开泥封,而后仰起玉颈,喝了口,大呼一声:“好辣!”而后凝眉说道:“你别打岔,回答我!”
这师姐,喜欢问别人**吗,武清可不敢说自己是来自千年后的时代,他接过酒坛,说道:“这是我的酒坊中酿造的酒,师姐觉得如何?”
宇文素娥刚才差点被呛到,依旧有些不舒服,说道:“就是太辣了,对了,我此来可不只是为了看你,还有,我要告诉你的是,绿林中黑道高手恐怕要对你不利。你最好别呆在这上元县。”
武清眉毛一挑,说道:“黑道高手?难不成师姐认为我如今的武艺不足以对付那些小毛贼吗?”
宇文素娥噗嗤一笑,说道:“就知道你妄自尊大,实在是对师门的枪术太过自信了。师弟,你若入了江湖,便会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说绿林中的绝顶高手,就说曾经朝中大臣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剑术超绝之辈,特别是那袁天罡,更是曾教授过李元霸。”
“袁天罡?”武清霍然直起身,说真的,武清对于袁天罡的崇拜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不论在道经中,还是在初唐时期,袁天罡宛如神人一般。而后又如彗星一般灿烂过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宇文素娥笑道:“怎么呢,怕呢?”
武清一愣,看着宇文素娥,说道:“师姐。我很奇怪,你姓宇文。天下姓宇文的可不多啊。宇文成都是你什么人呢?”
宇文素娥错愕之后,笑道:“什么人,我跟他有什么关系,师弟你可别乱猜了!”说罢,取过酒坛,又喝了一口。
武清不能确定自己的猜测。便只好问道:“师姐,上次还没来得及问你,你是如何当上丐帮帮主的呢?”
宇文素娥咯咯笑了起来,说道:“你猜呢?”
“我猜?”武清苦笑道。难道古代的女人也是如此难以捉摸吗,“我要猜到便如何?”
“猜到吗?你想怎样便怎样!”宇文素娥诡异一笑。
武清想了想,说道:“你可别后悔!”见宇文素娥摇了摇头,武清大笑道:“师姐一定是前任丐帮帮主的私生女!”
噗嗤,宇文素娥一口酒正好喷到武清的脸上,她急忙取出丝帕,给武清擦拭,说道:“师弟,你可真逗。害我喷了你一脸!”
武清一阵无语,而后用舌头舔了下嘴角流下的酒,说道:“挺好的!”
宇文素娥脸颊一红,停下了手,骂了句,“师弟,以后你再这样无赖,我可真不理你了!”
武清大乐,根据前世经验,女人说不理你了,那意味着你必须得理她,得讨她欢心。可武清退缩了,他不敢再欠下情债,尽管他不认为自己是情圣。可貌似自来大唐来,桃花运便一直不断,以至于过早地陷入了自责中。可这是师姐啊,除去男和女的关系,应该有一种无比信任的纯洁友谊吧。
纯洁吧!
武清决定了,便说道:“师姐如此贤惠,谁娶了便是福气!”
“贤惠?咯咯咯!”宇文素娥不禁笑了起来,而后取过酒,大喝了一口,说道:“师弟,你可是第一个说我贤惠的,要是我贤惠,师父怎么可能把丐帮传给我呢?”
“嗯?师父?丐帮?”
瞬间,武清的心中仿佛打开了一扇窗一般,豁然开朗。原来如此,他终于明白,原来师父他老人家一直从未离开过自己,从文水县开始,便一直在自己身边。
“师父他真的是乞丐吗?”武清喃喃自语。
宇文素娥笑道:“师弟,别癔症了,师父他不仅是乞丐,还曾在宫中做过御医,做过道士,做过商人,嗯,好像还做过渔夫,当过小兵,做过家仆。嗯,实在是太多了!”
武清震惊莫名,师父他竟然有如许多的身份,师父这是要历尽红尘吗。这一刻,让他有了重新认识清风道人的冲动。此刻在他的脑海中一一闪现过那些乞丐的面孔,想一一与师父重合,可无论如何他都无法把乞丐和清风真人联系在一起,但曾经一直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乞丐,又会是谁呢。
“师姐,师父他真的是前任丐帮帮主吗?”武清很认真地问道。
宇文素娥一愣,她不知道武清跟乞丐结下的不解之缘,喝了口酒,说道:“师父曾经是丐帮帮主,后来便传给了下任帮主,可每一任帮主都活不长,师父便只好另选帮主,自己却不再做帮主了。我接任帮主后,便再也没有见过师父他老人家了,临走时,叫我每年考校你武功。想是他老人家在哪里又去体验世间百态了吧。”
武清想起清风真人,觉得如此老人,却至今游戏人间,当真是不可思议,而他如今有了条件却不能敬孝,他又感到一阵惆怅,取过酒,咕咚咚灌了起来。
宇文素娥一把夺过,说道:“师弟,你年纪尚小,如此饮酒,对身体有损伤,师弟,你可要爱惜自己啊,师父说,你资质虽差,可有一颗天下之心,若能走上正途,当是天下之福。”
武清一愣,他没想到清风真人竟然能够看透自己,那自己若不走上正途呢?难道他传给师姐丐帮帮主之位,就是为了制衡自己吗?想到这里,武清不禁毛骨悚然,若真是这样,那清风真人实在是看得太远了,他就不怕自己娶了师姐吗?
一时间,武清糊涂了。
“师弟,我走了,记得要保持一个平常心哦,等下次再见之时,我可要考校师弟你的武艺哦,到时候可别让我失望啊!”
宇文素娥飘然而去,仿佛踏着月光而去,一如来时,就这样,来也飘飘,去也不留丝毫痕迹。
不,应该是留下点什么。武清伸开手,一块带着一缕幽香的丝帕在手中,上面绣着一只洁白蝴蝶,一如她的名字,素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五章 鸦九

武清的生意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甚至海贸也提上了日程,经过上次海船试航成功,武清便急不可赖地让朱富贵等十个船长于十日后出航,先去新罗,开辟新罗的商路。
于是武清便发出命令,命令各产茶地运送茶叶到上元县,并开始收购丝绸。酒是没法海贸的,因为酒作坊的酒供不应求,各地酒楼纷纷开张,单上元县这一产地是不够的。武清出不了润州,徐小樱要看顾上元县生意,实在分身乏力。
这天一早,武清正苦练枪术,自从一个月前《百鸟朝凤枪》第七式修炼成功后,武清信心大涨,身体力量也突破到了千斤,这是他都没想到的,而且他能感受到,丹田中暖流相当澎湃,这就是内劲小成的征兆!
“咔嚓!”
武清一枪刺穿了木桩,武一刀大叫一声好,说道:“公子如今身体力量超过了千斤,枪术又如此奇妙,当今世上,能打败公子的人不足五十了!”
这话,也就是说,天下排名中,他还只是第五十个?武清虽然脸上有些不满,但心中实在是狂喜,前世因为经常吃喝嫖赌抽烟喝酒上网打游戏,身体素质非常地差,爬个七楼都气喘吁吁,更不要说打架了,如今这全天下胜过自己的也就四十九人而已!若自己修炼成第八式,那还有几人呢?
武清收枪,而后把大铁枪放回兵器架,说道:“大叔,你可好长时间没有夸我了,今日这是怎么呢?”
武一刀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公子,属下曾游历江南。结识一人,此人为人仗义疏财,前日在余杭犯事,便逃了出来,逃到此处,没想到被我遇见,此人剑术极高,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剑道高手,若公子能够收留他,他必定感恩戴德。致死报效公子!”
武清一愣,武一刀从来不推荐江湖中人给自己,今日倒是反常了,于是便说道:“此人叫什么,所犯何事?”
武一刀说道:“此人姓张。名鸦九,因为路过余杭。见几人强迫一女子。便一怒之下杀了那几人,被官府通缉捉拿。”
武清一愣,在这样的节骨眼上,说真的,他有点儿不愿意收留,可想到此人也是侠义之辈。加之剑术超绝,不由得不考虑,如今自己身边虽有三十护卫(另外十七人被武清用银子从大牢里给捞出来了),但终究是半道上用武力和手段得到的。忠诚度有待考验。
武清走进房间,武一刀沉默地跟在身后,他知道武清需要考虑,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决定,这符合公子一贯地做法。
此时秋菊已经准备好了早餐,煎蛋、牛奶、馒头,武清一边吃着,一边想着,若自己不收留,估计过不了多久,要么饿死要么被抓,甚至从此走上黑道。
漱了口,武清说道:“这样吧,把他带到书房!”
武一刀露出笑容,公子让带到书房,这意味着已经成功了一半,于是他告辞出了府,去找鸦九去了。
武清则不能闲着,长安的弟子李奉孝写信来问新书何时能出,如今他和弟子们写了些,但效果不理想。长安百姓依旧喜欢听武清写的,如今说书人遍布长安各处,都以武清为师,听书的人也要问是谁的书,一听不是武清的,便走了大半。武清的声望越来越高了。李奉孝强烈恳求武清再抽空写部新作,武清只好回复,新书年内便能写完。
武清合上了《大唐西域记》,而后铺开了竹纸,用镇纸一压,秋菊适时地磨了墨,武清抬头一笑,便在纸上写下了“西游记”三个大字!
秋菊如今识得大多数字,奇怪地问道:“公子,这可是新书的名儿?”
武清笑道:“几日来,看了《大唐西域记》,心中忽然有感,便想把心中所想写下来,成不成书可不一定呢?你且先到府门候着,若一刀带人来,便带他们来这里!”
秋菊答应一声,便退了出去,临到门口,又转身深深地望了一眼武清。如今她二十岁了,对于一个女孩儿来说,早到了婚嫁的年龄了,可她是公子的奴婢,公子没有叫她嫁人,她便只能一直跟着公子,直到公子厌恶,驱逐,或许等她人老珠黄的时候,她也就该离开公子了。叹息一声,便转身离去。
武清顿了顿,感叹一声,便继续写《西游记》,只见纸上写道:“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转。”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这个时候,书房之外传来脚步声,武清分辨出,这是三个人的声音,脚步轻盈者为秋菊,另外一人大踏步行走是武一刀,那么剩下一人,应该是那鸦九了!
片刻,三人进了书房,秋菊欠身说道:“公子,那二人来了。”
武一刀拱手道:“属下见过公子。”
“鸦九见过公子!”声音洪亮,极富磁性。
武清抬头一看,只见此人四十余岁的样子,长发披散,做一个行者打扮,武清站起身,而后走上前,扶起这个叫鸦九的中年人,说道:“大叔请起,不必如此多礼!”
鸦九眉毛弯曲,微微一展,说道:“多谢公子,公子叫在下鸦九便可。”
武清嗯了声,仔细打量鸦九,鸦九左眼角上有一块朱砂胎记,被头发遮盖,若隐若现,武清皱了皱眉,若让此人跟在身边,这朱砂记实在是太明显了,很容易被官府认出来。可自己如今也缺少像鸦九这样武艺高强的人手。
瞬间,武清一掌打向鸦九胸口,鸦九丝毫不躲闪,闷哼一声,身体却是纹丝不动。果然武艺高强,基本功扎实。
武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刚才自己那一下,可是使出了九成的力量,鸦九竟然动都不动。于是便说道:“鸦九,从此以后你便呆在我身边吧!”
鸦九凛然道:“愿为公子牵马坠蹬,矢志不渝!”
武清拍了拍鸦九那壮实的肩膀,笑道:“忠诚,不是靠嘴说的,日久见人心,我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谨记今日之誓言!你的墓碑上会有我的名字!”
鸦九听到这样的话语,暗暗下定决心,而后拱手说道:“属下定不会让公子失望。”
武清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吧,秋菊,告诉管家,安排鸦九住下来。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鸦九拜谢,而后跟着秋菊走了出去。
武清看向武一刀,说道:“我想让鸦九教授那二十个记名弟子,你说怎么样?”
武一刀说道:“其实,公子是想考校下鸦九的武艺吧,又怕败于鸦九,所以才这样吧!”
武清一阵无语,这是属下该说的话吗,可对于武一刀,他也没那心思教育,多年来的出生入死,他对武一刀是十分信任的。
就在二人谈论鸦九的时候,上元县县令卢照邻坐着轿子,来到了武宅之外。
自有仆人禀告武清,武清急忙迎了出来,请进大堂。
卢照邻微笑着看向武清,而后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只黄绢,递给武清,说道:“这是天皇给你的!”
武清一愣,接过那黄绢,展开一看,脸上瞬间露出了笑容,说道:“县令,今日可要在府中好生喝喝酒啊,您可是我的贵人啊!”
卢照邻大笑,抚摸着自己骨瘦如柴的手,说道:“今日卢某舍命陪君子,在卢某有生之年,也要多喝你的美酒,免得被你糟蹋了!”
武清大笑,拉起卢照邻的手,向凉亭走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游

武清第二天一早醒来的时候,只见秋菊已经早早地准备好了早餐,还有洗漱用具。
昨日看到高宗圣旨后,大喜之下便与卢照邻喝得有些多了,年纪小,酒量也不行。
见到武清醒来,秋菊欠身,道:“公子可醒了,奴婢伺候公子更衣吧。”
武清瞄了眼秋菊的胸脯,嗯了声,便下了床,秋菊取过衣服,便往武清身上穿,那高耸之柔软不时触碰武清的手臂,他感到一股电流,瞬间传遍全身。咕咚一声吞了下口水,本来每日擎天一柱的他如何受得了这种刺激,便一下子搂住了秋菊,低沉地说道:“秋菊!”
“公子!”秋菊本能地一推,而后忽然想到自己只是公子的婢女,便停下了手。
武清本是此道中人,虽多年不曾检验,但功夫技巧还是没忘记的,很准确地找到了秋菊的嘴唇,而后含在了嘴中,吸吮起来。
“我儿可醒呢?”
门外传来了老娘武氏的声音,武清赶紧松开秋菊,趴在了床上,秋菊满脸春意,不知所措,正好被进屋的武氏看到。
武氏一愣,想起自己的孩子马上十四岁了,这要在前朝都可以娶妻生子了。她也不揭穿,看着武清,说道:“我儿几次宿醉,切莫伤了身体啊,如今清儿你正长身体之时,那美酒虽好,可饮多了也会伤了根本。”
武清下了床,尴尬地说道:“娘教训的是,孩儿记住了,秋菊去给娘拿副碗筷,我与娘一起用早餐。”
秋菊答应一声,欠身之后。赶紧出门而去。
武氏看着武清洗漱后,坐在了圈椅中,说道:“秋菊也是一个大姑娘了,我儿已经长大,也是该要个填房丫头了,这样吧,选个吉日,就收了这丫头吧。”
武清一愣,脸上出现了一抹不好意思,但也没否定。说道:“娘,此事不急,等过段时间忙完了再说吧。如今天皇赦免了我流放之罪,我准备到大唐各地游览一番,也好增长一下见识。”
武氏微微一笑。依旧年轻的面容上,露出了慈祥。说道:“我儿既然有此打算。那是最好,你被赦免,想必是你姨母从中斡旋,你一定要记住此恩,将来一定要报答于她。家中之事有我,你可放心而去。”
武清心中苦笑。再过几年,当高宗死后,你看看这天下是谁执掌乾坤,还用得着我报恩吗。但武清不敢说这样的话。他说道:“孩儿记住了。”
看到秋菊拿着碗筷进来,并端了一份早餐,且是武氏喜欢的小米粥,武氏看着秋菊,不禁点头,以示满意。
武氏心中自然满意,若他日武清与太平成婚,有秋菊照料武清生活,她也就放心了,她可是清楚大唐的公主可都不是省油的灯。尽管她答应了武后,但他也心疼自己的孩儿不是。
母子俩很悠闲地吃完了早餐,待武氏走后,武清回到书房,取过那卷黄绢,打开仔细看了看,确认无误后,放声大笑起来。
“秋菊,秋菊,把一刀和鸦九喊来!”
不过片刻,武一刀和鸦九来到,拱手拜见后,问道:“公子唤我俩是为何事?”
武清大笑一声,直接把那黄绢扔给了武一刀。武一刀和鸦九展开一看,不禁一惊,这是圣旨啊,竟然如此随意。武清笑道:“这只是密旨,不用那么大惊小怪的。”
武一刀和鸦九这才看向圣旨内容,而后武一刀拱手说道:“恭喜公子,公子终于可以出去了!”
武清笑道:“此一去不知何时能回,你们且去准备三日,三日后我们便沿江而上,一路游览。”
俩人都露出了喜色,他们都曾经是闲云野鹤,自然喜欢游历天下,二人告辞准备去了。
武清来到密室中,密室中没有任何灯光,黑暗一片。片刻后,武清坐在了书案之后,而后摇动铃铛,片刻一个黑影转出,拜见道:“拜见公子!”
武清皱着眉头,说道:“经费可够?”
“公子厚赐,足够了!”
武清点了点头,问道:“事情进展如何?”
黑影道:“三位兄弟分别已经打入内部,探得消息指日可待!”
武清再次点头,依旧没有喜色,说道:“三日后我要外出游历,不知何时归来,叫那三人小心谨慎,不要打草惊蛇,待时机成熟,我自会有命令到达。你们勤修武艺,训练出合格的铁卫!”
黑影道:“属下遵命,公子且放心,我等已收留十岁到十四岁孩童百人,每日勤加苦练,三年之后,便可执行任务!”
武清依旧沉着脸,点了点头,说道:“切莫急躁,欲速则不达,我要的是忠心不二的铁卫,不是冷血杀手!”
那人有些惶恐,急忙说道:“属下明白!”
“好了,我走后府中安全交由你们了。若有急事,拿着我的玉佩可找秋菊。”武清又扔给了一枚玉符,说道:“凭此可到账房领取一万贯!”
黑影显然有些激动,立马拜道:“谢公子赏赐!”
武清摆了摆手,说道:“这是你们应得的,下去吧!”
武清闭上了眼睛,感受着密室的黑暗环境,直到黑影的脚步声消失不见,武清啐了口,道:“搞地下工作真不是人干的!”而后像是虚脱了一般,躺在了特制的高背椅中,这把椅子完全是仿照后世的老板椅而做成,檀香木的骨架,蒙着真正的虎皮,十分舒坦,完全可以当成是一个小床。
如今自己商业之路逐渐铺开,急需打开各地市场,他可不能有一丝一毫地懈怠。而且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必然要与一些皇亲国戚和名门望族的产业接触,碰撞,竞争,最后或许争个你死我活的局面,但这一切都是无法避免的。他需要钱,但他更需要的是地位!名望只能博得天下人的称赞,但不能对商业有任何帮助,而且如果天下人知道了武清是很多产业的源头的话,那或许一夜之间,武清的名望会一落千丈。
这个时代经商是下等营生,种田都要高人一等。无论结果如何,武清都必须做官!
但作为上元二年的科举状头,实力自不用说,武清缺少的还是资历,缺少的还是自我境界的提升,清学虽已初见端倪,但那是天下文人一种对武清崇拜。真正的清学从不曾出现,武清真正需要的,便是著书立说!
正如先秦的诸子百家一般,只有通过著书立说,阐述治国之思想,教化之道理,加上无与伦比的世界宇宙观,才能成为真正影响整个时代的人。到那是,清学才能真正发扬光大,大放异彩!
武清先给卢照邻送去了五十坛美酒,而后便来到了江南船行。
走进莫愁湖,武清便被停靠在北岸的大海船所吸引,这艘命名为“扬帆”的大海船,那猩红的船底,仿佛上古巨兽露出的獠牙一般,桅杆高耸,此刻船工正在忙碌着,有脚夫往船仓中搬运着一麻袋一麻袋的货物。
武清走上扬帆号,便有那朱富贵等人来拜见,看到最上层装上了投石车,不禁对这古代的“大炮”观摩了一番,武清不知道军队中的投石车是怎样的,但这投石车只是简单地运用了杠杆原理而已。看着依次摆放整齐的刀枪剑戟,武清摇了摇头,要是有几杆火枪的话,那自己是不是无敌呢?可惜这只能成为幻想。
但武清相信,若自己能够把基础物理学和基础化学,还有基础数学的理论一一建立,说不定在有生之年,就能看到火枪。对此,他的心中,油然升起了一股豪气,一种对这个世界掌控的**充斥着他的心间。
武清相信,那些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之说,再也不会出现。他更相信,蒙古人不会争霸到欧洲,忽必烈也不会屠杀汉人至几百万,更不会有后来螨虫的破关而入!
当然事情无绝对,但可以做充分的预防,而这就是他要做的!文明不能被摧毁,只能被不断地继承中发扬光大。
训导了一番朱富贵等十余个船长之后,言明三日后自己要去游历,不能在出航之日送行,众人也颇多遗憾,好在只是近海航行,用不了几月就能归来。
武清去见了宇文父子,对于这对父子,武清如今是礼遇有加,让他们尽情发挥所长,不为衣食住行所担忧,武清并命董小宛给父子二人买了几个奴婢,照顾他们日常起居,他们便能安心研究和改良自己设计的工艺。
但武清还是高估了父子俩,这父子俩对于工艺之类的实在属于门外汉,倒是对机械有天分。武清只好让他们专心于机械制造,最好设计出超级海船和战船来。
对于董小宛,武清很头疼,但他必须得见。
房中,二人缠绵一番后,武清对董小宛说道:“丑丫头,江南船行就交给你了,你可得给我看好了,要是我回来后,船工都跑光了,你可得以身赎罪了!”
董小宛被刚才一阵激吻弄得魂不守舍,如今听了这话,春心荡漾之下,拉住武清的手,说道:“冤家,就是现在以身赎罪,我也愿意!”
武清急忙刹住,说道:“此次出去,不知何时归来,你可要好好保重,可别饿瘦了,那就不好看了!”
董小宛一阵感动,差点抹起眼泪,但见情郎如此眷顾自己,不禁心中欢喜,一个劲儿地应允。(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 浔阳楼上题诗

三日后,武清告别了母亲武氏,便只带了武一刀和张鸦九二人坐上了前往江州的江南船行的货船。
下关码头,相送之人竟然站满了整个码头,武清有些感动,没想到在上元半年多胜过了在长安和洛阳多年。
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带走了亲情和友情,以及对归期的盼望。
沿江而上,一路游览江边风景,三人或踏步高歌,或弹剑低吟,或赋诗两首,或相互切磋下武艺。除了没有添酒的婢女,当真是无比快活逍遥。
不过十日,三人便到了江州,对于江州,武清只记得白居易为江州司马时写的《琵琶行》,但此时此刻他也没白居易那种心情,更何况,他此行目的是为了游览前世从来没去过的地方。
虽然很多地方还属于蛮荒地带,但新鲜的空气,最原始的自然风光,岂是后世那种垃圾满地,人满为患的所谓风景区所能媲美的。他已经准备好游览完南方,再游览北方。先感受下江南的温暖,鱼米之乡那些妹子们的温柔,再到北方去体会北方风霜的严寒和那草原的广博。一路便可寻找下舌尖上的传统美味,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民俗小调,也就不虚此行了。
当然此番游览也不那么简单,附带的目的就是开展并视察各州商业行情,为下一步开拓商路作准备。
长江在九江一段称之为浔阳江,码头自然为浔阳江头,下了船,武清远远望去,便有一座两层酒楼矗立在江边,只见酒旗招展。“浔阳酒楼”四个大字让武清心中一震,难道这就是几百年后宋江题了反诗那座楼?
武清对于能够见到浔阳楼的前身而感到一阵热血,若宋江不曾题了反诗,也不会上了梁山,那么后来也不会有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了。
武清指了指浔阳酒楼,说道:“一刀、鸦九,今日我们先到这酒楼上喝上几杯!”
武一刀和鸦九都是十分豪爽之人,当年他们便是在酒楼相识,而后相交的,二人相视一笑。齐齐拱手道:“公子先请!”
武清大笑一声,起身便往浔阳酒楼而去,身后武一刀和鸦九背着行礼,紧随其后。
一进酒楼,只见酒客稀少。生意惨淡,伙计无精打采地招呼着武清。武清也不理会。直接上了二楼,选了个靠窗的位置,此位置正好能俯览长江景色,是处好位置!
片刻,武一刀和鸦九上楼,自有伙计招呼。武一刀和鸦九自然不会给武清这一财主节省。
“伙计,你们这酒楼中有什么好东西报上名来!”武一刀一个和尚,声如洪钟,引得不远处食客围观。但他依旧无所谓。
那伙计无精打采地报菜名道:“客官,你且听好了,咱这里有,清真鲤鱼、红烧鲤鱼、椒盐板鸭、红烧狮子头、蟹粉庐山白菜、如意三石、浔阳鱼丝结、红烧王八。。。。。。”
武一刀举手喊停,狠声说道:“你这里有什么最贵最好的就上,别给爷节省!”
鸦九笑道:“伙计,这佛爷可是荤腥不忌的!”
武清问道:“你这里既然是酒楼,有什么好酒呢?”
伙计看着这个穿着华服的青年,叹息一声,说道:“能有什么好酒,如今清酒一出,大伙儿都去了满天香酒楼,咱这里的酒咋能称得上好酒?”
武清听着这伙计的酸意,心中顿时一愣,没想到自家的酒楼都开到这江州了,看来徐小樱果然有几分本事。不禁笑道:“你也可以卖清酒啊!”
伙计叹息一声道:“清酒倒是可以卖,可咱家进的饶州的饶春多了,如今卖不出,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