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男离殇-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并说服秦太子。
三哥冷静地宣布:“六弟没有回来,情况不妙,我们赶快上马。”
我们又飞速上马,还好旁边有个马桩,否则我又会被三哥斥责。
忽然背后传来马蹄声,三哥如惊弓之鸟,厉声喊道:“追兵来了。”策马扬鞭,准备没命地跑。
此时,熟悉的一声传来:“别跑了,是我。”这一声立刻让我们绷紧的心弦霎时舒缓起来,因为这一声发自六哥。
悬崖勒马般,马蹄嘶鸣,伴随着六哥驾马飞奔而至,他喘着气边把几两银子拿着晃悠说:“我在马村、山阳县一路过来,发现没有官兵搜查,各关隘都没加强防备,四处不见告示,一片宴安熙乐之景。似乎很安全,我想,今晚我们甚至可以住客栈,休息好马力。”六哥似乎很有把握。
六哥已纵身下马,向我们分发银两。三哥连声劝道:“你赶快上马。越是如此越危险,也许兰建就暗中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让我们放松警惕后钻进去。”
我本来已安定下来的心又恐慌起来,也随声附和:“的确,兰建诡计多端,我们屡受其害。”
理屈词穷的六哥无力辩驳。我们重新安排,我又坐在了六哥的身后。在夜幕下,我们奔驰离开了清化镇。
就如此风餐露宿,我们向着渑池奔去。身心俱惫的我,已经开始怀疑我们如此下去是否有个结果。也许我们是蒙着眼睛在玩赌博。还好我前面坐着六哥,让惶恐中的我有了些许安慰。
路再漫长,飞奔的马蹄也能早早将我们拉到渑池城下。随着步步临近秦军兵营,我的心几近蹦出口,这是与敌国太子谈判。秦太子完全可以将我们一网打尽送给堂兄,以此两国修和。此去恐怕凶多吉少,可唯一支撑我们走近的,是后面没有退路了。
徘徊间,兵营大门已在面前,守门者厉声喝问来者何人。三哥声音洪亮而又有分寸地报上我们的身份,告诉他:“今走投无路,特来投奔秦太子,还望太子不计前嫌,接纳我等并招降父王。”
守门者果然言辞激烈,喝斥道:“尔等乱臣贼子,欺君罔上,燕国正要悬赏你们,你们竟然送上门了?看我怎么将尔等拿下!”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三十一节 投奔秦太子 '本章字数:3238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06 00:29:52。0'
守门者还未说完,我们的心已凉了一半,可抓住最后的求生希望驱使着我们保持镇定。可当我们还未做出回答,只见一员大将从守门者背后掰开他,此人身材稍短,却看似孔武有力,眉头稍深如楔,眼小而深邃,面色黝黑,发须浓密。头戴狼头盔,身披金丝甲,手扛一把玄铁大刀。
此大将喝止守门者,守门者连忙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原来他就是秦国太子,虽然有些粗犷,但也有几分英气,难怪丽棠喜欢他。
秦太子向我们喊话:“你们到此所欲何事?前来投奔吗?”
三哥连忙恭顺地回答:“正是!素闻秦太子一向宽宏大量。若可容我等及父亲,我诸父兄定将效力大秦于鞍前马后,不辞辛劳!”
我们心中忐忑,各自抓紧缰绳或剑,不知道太子心里盘算着什么。这已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我不敢想象若是太子拒绝,我们该何去何从。
太子笑道:“既然如此,请诸位入内一叙。”我们绷紧的心弦瞬间松开,引得我们异口同声地笑道:“谢太子。”
眼前的军营大门向我们敞开,一阵清风吹过,多日压在我们身上的重负瞬间被吹得烟消云散。军士示意请我们进入,我们再谢过太子,驾马缓速而入。
我忽而又担心太子“一叙”究竟为何意?交谈一下就走人吗?
可我没多余的时间担心。因为当我抬头时,正当我们的马匹经过营门,映入眼帘的是太子和一名女子站在道左欢迎,那女子身姿轻盈,朴素的军中便服掩盖不了亭亭玉立的庄重。我不敢多看,赶快把半张脸藏在六哥身后。因为她就是丽棠,一看见她,过去的是是非非又会浮上心头,而如今却物是人非。
太子与丽棠见我们已进入,便各自登上一匹马,与我们伴行。太子的坐骑是匹栗色大宛马,肌满骨壮,或许是打凉国时得到的。丽棠则骑一匹紫色小马。
此处军营布局严谨,看来秦太子也通晓韬略。远处一大批士兵在操练,发出响彻云霄的威猛呐喊。太子回头,指着兵营问:“诸位觉得我军营如何?”
三哥忙奉承:“太子深谙用兵之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军营布局上下如此大的功夫,定能有一支训练有素、以一当十、攻无不克的奇兵!”
我心中暗恨三哥奉承得快到没原则的地步了,六哥也徒自长叹。秦太子听后大笑道:“好一张伶牙俐齿,倘若前些日子你来找我谈判,说不定我被说动了,还会放了你们父亲。”
我们都知道,时光不可能倒流,如今说这些已无益。不觉间,中军帐已在面前。
太子先下马,又体贴地扶丽棠下马。我们也跟着下马。太子纵身前往门口,掀开营帐帘说:“请诸位入内,今日君等前来投诚,孤在中军帐内设宴款待诸位。不如诸位暂放马匹、兵器于帐外,化干戈为玉帛,得以从容宴饮,共结盟约。”说完,自己率先把身上的大刀拿下交给了侍卫。
这一刻,我们竟迟疑了。丽棠忙解释:“请诸位相信太子,太子率先弃兵器,诸位莫要担心。”
太子见我们迟疑,蹙眉片刻,笑道:“也罢,你们初来乍到,倘若不放心,不如派一人在帐外守着,本太子也不计较。”
我们听到这里,终究有些过意不去。三哥令我们赶快下马,我们纷纷从之。下马后连连向太子赔不是,太子却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
八哥主动请缨:“实在承蒙太子厚爱,小人性情耿直,容易激惹。为了不坏大家的兴致,我还是守在外面吧。”
太子爽快的答应了,然后盛情地请我们进门。我们各自将全部兵器交给八哥看管。三哥站在第一位,向太子作揖行礼,谢过而入帐内。
倏忽一阵银铃般的声音传来:“小姐有何吩咐?”丽棠不假思索地回答:“快把酒上来。”
六哥听到此声,喜上眉梢般回望,却马上又转头回来,走进室内;不敢目光逗留。而那声,来自慧兰。慧兰亦绾发窄腰短装,柔情中透着坚韧。
轮到我时,我忍不住看了丽棠一眼,她朝我点点头。见我表情凝滞,她又比划出请进的手势,然后顺下眼睛,仍默然无语。我猜出几分,谢过丽棠,进入帐内。
太子、丽棠引数副将而入,太子面南端坐,揽丽棠于其右侧,诸副将居其右,我等居其左。
已入座,太子下令:“今日诸位投诚,当设宴款待,来人,上酒菜!我们不醉不休,共结友盟!”
菜未来,慧兰带着几位军士端上几罐佳酿,分摆在众人面前,并开始倒酒。斟酒的是大碗,而不是小杯。我素不能多饮,望着面前斟满的酒杯发怵。右旁的三哥还不忘小声提醒我:“待会多敬秦人几杯,说些优美吉利的话,以博得他们的好感。”我竟不知军营里酒席上还有如此任务,不觉茫然起来。
而我再看六哥,却发现慧兰在为其倒酒。六哥低头不敢看,慧兰亦颇有心事,以致于倒酒时竟不知已满,溢将出来方察觉。慧兰也不敢久留,轻声道歉而去。而六哥还在遐想中。
酒斟毕,慧兰等退下,秦太子猛然起立,骞举酒杯,豪气无双地祝酒:“本太子先干为敬,诸位莫要拘束。让我们共饮此酒,此乃会盟之意。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丽棠、秦诸将随之起立举杯而祝,我们亦举杯相对。三哥笑道:“承蒙秦太子厚爱,我等方能死里逃生。今后定将涌泉相报,但有吩咐,我等当令行禁止,惟太子马首是瞻。”说完令我们与秦人干杯。
太子大喜,饮尽杯中酒,丽棠也如此,两人向众人展示空酒杯。我们也一起畅饮,当然盛儿就免了。
秦地的酒劲大,才触碰我的舌头,我就感觉像是汹涌的潮水冲进我的鼻腔。我屏住呼吸开始喝,蹙着眉,忍受着火烧般的液体下咽。而当兄弟们一仰而尽时,我剩小半碗,还有小半碗在口中含着。
秦太子忽而问我:“你在犹豫什么?”此言之尖锐让我躲闪不及,慌乱中竟将口中含的酒吐回到碗里,还有少许呛进气管,引得我不停咳嗽。
丽棠连忙解释:“太子莫要见怪,此乃吴王之九子慕容鉴,素来只好文墨,酒量较差,还望太子多多包涵。”
太子听了,眉头微皱,低声念着:“不知文墨在当今乱世有何用?”
我听到了太子的低诉,一时灵感闪过,回答:“虽不见得有益,亦无害也。”秦太子这才露出了笑容,吩咐侍卫:“把他的酒倒掉,换上新的。”
又要喝酒,我消受不起,推辞道:“殿下恩情,小人没齿难忘。然小人素不能饮,恳请殿下网开一面,饶过小人。”
我还未说完,三哥就恨恨地瞪了我一眼,众兄弟亦愕然。太子有些不悦,带着几分责难说道:“今日不饮,无诚意,不能尽兴。”
侍卫已经来换酒了,丽棠在一旁劝解:“殿下姑且饶恕九公子一回吧。”可太子似乎无动于衷。
侍卫换好了酒,我正欲端起,忽而想到父亲还在围困之中,一阵心酸袭来,更无心饮酒。我举头,神色愀然对太子说:“启禀殿下,小人父亲还在围困之中。念及于此,心中怅然,无力排解,茶饭不思,焉能饮酒?还望殿下见谅。”
太子听后沉默了,丽棠顺势在旁边劝道:“九公子果然仁孝皆备,还望殿下念及其一番孝心,予以成全。”
太子听了,放下酒杯,沉思良久后一声长吁,郑重地说:“孤何尝不想招降燕国吴王?普天之英雄当惺惺相惜,孤何等期盼能与之共谋天下!怎奈吴王性情刚烈,死守孤城。哪怕兰建叛逃,亦不能移其志。此等忠烈之士,在燕国竟遭无耻小人无中生有恶意中伤,孤亦哀之。渑池已断粮,孤尝遣使携粮草招降,使者竟被怒斥而返!”
太子神色愀然,起立继续说:“如今,孤已是左右为难,若继续围城,将生灵涂炭,我方耗损亦甚巨,最终也仅得一空城,还折损一员天下用兵奇才!若此时撤回,则不得交差!”
六哥谨慎地问:“敢问太子为何无法交差?”
太子回答:“我大秦人才济济,觊觎储君之位的人大有人在。我虽为长子,已故的母妃却身份卑微。当今的苟皇后一直想立其子苻宏为太子,丞相王略亦支持。好在丽棠的父亲益都侯力保,孤的太子之位方能保全。可父皇听信王略和苟皇后的话,总是让我南征北战。这些年,我在京城长安的日子屈指可数。而苻宏比我小七岁,却总在王略的引荐下,常出现在朝堂上,不可一世。此番为丽棠攻燕,孤花了大代价说服父皇,王略便给我定下军令状,务必除去燕国吴王。吴王是我仰慕的英雄,我绝不能杀他,为今之计,只能招降了。可我围困了二十余日,方才发现,招降几无可能。若此时而退,孤必遭王略、苟皇后等人的弹劾,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太子忧伤地摇头,丽棠在一旁安抚。三哥连忙说:“我等不知太子竟有如此难处。而我等在燕国已是遭通缉的死囚,父王暂且不知晓此情,不如放我等前去告知。走投无路,父王明晓此时的绝境,应当只能投奔太子了。”
太子点头道:“或许,此计可行。”
忽然门外传来了八哥愤怒的大吼:“你还敢来?”尔后是刀剑激烈碰撞的声音。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三十二节 父子重逢 '本章字数:3981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06 20:28:41。0'
从声音可以判断,外面打斗异常激烈。我们纷纷离座,准备出去看个究竟。而太子更是箭步冲去,掀开了门帘。
只见八哥情绪激愤,对着外面怒斥:“你这个出卖父亲兄弟的走狗,今日我当为那些被你害死的人报仇雪恨!”还好八哥被侍卫拉着,否则一定会有恶战乃至出人命。
而我们顺眼望去,眼前一人,头戴峨冠,紧衣束腰,身披软甲,此人正是四哥!
四哥见我们都在,摆出一副重逢的喜悦,试图冲过侍卫的防备,与我们相拥。却发现我们个个怒目相对。
四哥见势不妙,连连辩解:“兄弟们,千万不要误会了。”
还没等四哥说完,八哥就打断:“误会个鸟?你出卖我们还有假?”
四哥一脸无辜,急切地解释:“说句实话,我母亲以及兰建将军他们干了什么,我真的一点也不知道。我已经快一个月没有与他们联系了。至于那天为何我突然离营?那是因为我在巡逻时遭秦军伏击。我被秦军俘虏至此,你们不信可以问太子!”
我们集体将目光聚焦太子,他面相诚实,或许能告诉我们真相。
太子果然点头道:“那天的确是我偷袭,俘虏了四公子。四公子一直求我,欲与父兄见面,可我觉得此举不妥,故未答应。”刚才我们对四哥的怒气瞬间消散了许多。关于兰建等人污蔑我们的冤案,估计也与四哥并无直接联系。
四哥看我们几乎信了,不忘乘胜追击攻打我们的情感防线:“秦太子告诉了我,那天晚上偷袭,抓到我后就撤退了。进行大规模偷袭,让兄弟们损失惨重的是兰建。他早已抛下父亲,伺机而发,然后又嫁祸于秦太子。”
太子连连点头,丽棠也表示肯定。我们看到丽棠都默认了,便不再怀疑。
四哥又说:“我在这里,心里无时不惦记着父亲和兄弟们。我听说兄弟们在邺城遭兰建暗算,心急如焚,却无法前去救援。现在看到你们安好,真是谢天谢地。我还写了一封书信给父亲,告诉他兄弟们的窘境,恳请他投诚,逃离燕国那个水深火热之地。可父亲却把书信撕了,把信使大骂一顿撵回。我真是没辙了。”
我们听到这里,纷纷长叹。我比八哥更心急火燎,求太子:“请太子准许我们现在就去见父亲。事不宜迟。”
忽然慧兰端着一大锅说道:“禀太子,奴婢已遵命准备好鸭肉。”丽棠顺势:“诸位风尘仆仆,从邺城奔来,想必都饿了,还是先吃饱了再说。”
其时正当午时,数日的风餐露宿让我们都身心俱惫。纵使见父亲的愿望十分强烈,可慧兰手里锅中的香味萦绕在周围,我们都不可摆脱其诱惑。再加上太子也盛意邀请我们赴宴,由不得我们拒绝。
太子还说:“八公子,既然你们兄弟团聚了,现在也没有外人。你也不要戒备了?我们一起回营帐内宴饮。”
或许是八哥饿了,抑或不再戒备,他爽快地答应了。带刀剑的侍卫迅速撤去,留出一条通道。在三哥的命令下,八哥也将马匹和兵器搁置一边。
众宾客沿着这条通道有序而入,只见慧兰及众侍卫在帐内已布置好了丰盛的一餐:酱鸭肉、烤牛肉……琳琅满目的食物,让饱受饥饿之苦的我们仿若久旱逢甘霖,食欲大增。太子见状笑道:“君等速速入座,以便饱览偌多美食。”
我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美味佳肴,耳畔不时传来三哥的溢美之词。可我顺着方向看去,只见太子和丽棠挽手共饮交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让我停止了狼吞虎咽,而再看身旁,六哥也痴痴地凝视慧兰,慧兰却忙碌张罗着,仿佛无暇理会,又似努力回避。于是六哥眉蹙成卧蚕,漫不经心地啃着鸭肉。
酒过数训,菜过五味。我们纷纷叩谢秦太子。太子回答:“现在是未时,骑马前往渑池城需半时辰,若即刻出发,申时至。你们都去吗?”
四哥率先回答:“父亲被困,我们兄弟几个都心急如焚,安有不去之理?”
四哥这积极的语气已不能让我们激动,三哥淡淡地请求太子:“我们需要留一人在此,在下看,四弟比较适合。”
太子点头许可,四哥释然而道:“既然如此,在下祝诸位马到功成。”
丽棠忽然说:“你们几个衣服太破旧,我这里有几件,这一去不要太寒碜了。”
这的确是雪中送炭,我们早已衣衫褴褛,于是礼貌地答谢丽棠。慧兰迅速取出几件新衣;展示在我等面前。丽棠慷慨地请我们随意挑选。如此眼花缭乱中,我们受宠若惊,谨慎地选择。待我挑时,丽棠在一件紫袍上划动了一下,像是示意我。本在犹豫中的我立刻决定,拿下了这件,心还跳动着。
我等在侧室更衣,而后在众人目送下,谢过太子,驾马离去。
三哥还是驾马领头,我仍躲在六哥身后。马蹄轻快了不少,背后的沙尘飞扬,遮蔽了军营门口的人群。我的心却不知为何再次忐忑起来,不知是由于丽棠赐予的新衣,还是即将与父亲重逢。
穿过一片林子,映入眼帘的是许多倒下的尸体。我顿时想起了大哥的离去,也是倒在城门外,一时情不能自已,抱紧了六哥的腰,竟叫出声来。
三哥马上回头制止道:“莫要喧哗!”可是制止已经没用了,远方尘埃中尚未倾颓的城墙上,不失严肃的哨兵发现了我们,大喝“来着何人?”言辞切峻,近乎剑拔弩张。
三哥连忙喊道:“莫要放箭!我等乃吴王之子,快放我们进去!”
哨兵之一认识三哥,立刻回转进去通报。留在城墙上的哨兵请我们稍候。
我们未等多久,只听城门内传来一声“放”。我们顿时吓得胆战心惊,八哥抱怨起来:“难道我们走到自己父亲门口都要被拒之千里之外吗?”
惶惶中,我躲在六哥身后。只听三哥镇静地吩咐:“大家莫慌,向后退。”
我们正准备调转马头,只听见前方轰隆巨响,众兄弟立刻停住了,我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却发现城门缓缓拉下,在几乎快被尸体填满的护城河上搭上一座桥。
紧接之,一骑飞奔出城门。骑手铠甲布满破洞,面带血污,形容憔悴。纵然如此,却丝毫不减其威风凛凛、意气洋洋,他正是父亲。曾经的大宛马被我不慎射死,如今所骑的雪玉良驹却也蒙上硝烟之尘,疲惫不堪。
父亲迫不及待地靠近我们,一边勒马一面念道:“孩子们,终于回来了!”语调如此深沉。
我们顿时明白:父亲还会接纳我们,刚才是下令放下城门。一阵狂喜袭来,盖过了一切的恐惧。
父亲骑术甚精,刚好卡在从侧面擦过三哥时,把马停下来。接之,与三哥相拥而泣道:“你们这一路想必走得很辛苦。然苍天有眼,父子终得团聚!”
三哥也喜极而泣道:“父王,儿臣费劲千辛万苦,终于等到这一刻!”
六哥却哀怨地报告:“可是,父亲你知道吗?大哥、几个侄儿、还有小弟弟,全部没了。”
父亲听了,松开三哥,凝眸蹙眉,久之却放下双拳,长吁一声而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今日能有汝等硕果仅存,已属万幸。为父不敢奢求。”微眯双眼后又打起精神说:“来,到城里与为父共谋,相信有了你们的鼎力协助,为父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父亲显然对邺城的勾心斗角以及我们降秦之事一无所知;带着我们进城,一路还在和三哥、六哥谈论战术问题。两位兄长却只敢谨慎地应对,不敢提及投降之事。
而我环顾四周,曾经的崤函要塞,今重到大惊,废池乔木双排列,十室九空,兵燹之灾过后饿殍遍地。
临近驻军衙署,却见军士面有菜色,犹能整顿军容。我知道父亲一向治军有方,果然即便到了穷山恶水之境,亦不能丢军人的尊严。
下马进入残破不堪的大厅,连水都未准备,父亲就开始谈论:“东面有黄河之险,秦军防备较少,为父以为可经此突围,强渡黄河……”
我们面面相觑,三哥以为到了必须和父亲讲明的地步了,于是肃然起立,犹豫半晌终于坚定地说:“父亲,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了。我们还是投秦吧!”
父亲声音戛然而止,沉默片刻迸发出猛烈的火花。父亲暴怒而起,一把抓住三哥衣襟吼道:“不要让我再听到一句投秦的话,否则你们即刻跟我滚出去!”
三哥没想到父亲反应如此强烈,瞠目结舌。我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教训弄得不知所措。
我更是低下了头,不敢看父亲的脸。可父亲仿佛也发现了端倪,用颤抖地声音问:“你们,难道——都已经——投降……”
我们向来知晓父亲原则分明,投降乃大忌,再加上刚才父亲的盛怒,早已噤若寒蝉。久之,大嫂颤巍巍地起立,小心翼翼地挑起眉毛说:“父王,兰建逃回邺城,诬告我们一家私通秦人谋反。皇上信以为真,见您又未按时得返,盛怒之下,将我们通通问斩。好在行刑那天,众兄弟及时赶到,救出我等,可大郎却为了掩护我等出城,在城门被……”大嫂哽咽了。
三哥见大嫂已说出大部分,接着补充:“我等走投无路,只得降秦。父王,秦太子宽宏大度,定能容得下我等。我等已向太子承诺,定将父亲说服投奔。”
听到此处,父亲又一次盛怒,斥责道:“住嘴!我吴王府久沐皇恩,当知恩图报!怎可行此卖国求荣行径?”
父亲盛怒中,我等只得以沉默回应。久之三哥才小心翼翼地回答:“父王,不要再对皇兄有幻想,他已被兰建蛊惑。我们现在已是全国通缉的逃犯了,没有回去的退路了,再负隅顽抗下去毫无意义!我们何不借秦国之力?一来可有容身之处,二来,若时机成熟,可光复我大燕。”
父亲犹未能说服,挥指怒向三哥斥责:“子勿多言!我一生身经百战,为大燕立下赫赫功劳,名声显著,安能贪生怕死?既然如此,孤还不如殉国!”说完,捶足顿胸,几乎要以头抢地。
六哥赶快上前拉住父亲,不知哪来的勇气,双眼直视父亲劝阻道:“父王,请您为我们全家想想。大嫂和盛儿是无辜的,你若不在,他俩如何生存?我们好不容易救下他们,难道就让他们无所依靠吗?”
六哥一语中的,狂躁的父亲霎时安静下来,倚着一张破桌子缓缓下蹲,一手扶额,一手托腮,伴随着沉重的叹息,陷入了沉思。
六哥还想说,三哥制止道:“让父亲好好想想。”我们只好各自杵着,等待最终父亲的决断。此时的确是多说不宜,一来会冒犯父亲,二来也影响父亲决断。
父亲毕竟还是雷厉风行的军人,并没有犹豫太久。他倚着破桌缓缓起立,微舒爬上几条皱纹的额头,把手搭在三哥左肩问道:“我若投秦,秦国能否答应我的要求?”
我们见父亲竟有所动摇,迫不及待地问父亲有何要求。
父亲带着万般无奈说:“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儿媳小丁还有盛儿,我早就该殉国了。自古以来,主公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次姑且将就,委身降秦罢。想来昔日也有先例,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约定三事。今日为父也想和秦太子约定三事。第一,降秦后,秦国应当照顾好家眷。第二,此去投秦,秦国当以礼相待,不得辱我家人,更不可辱我大燕。第三,降秦后,孤拒绝参与对大燕作战,只可征伐他国。不知秦国会答应否?”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三十三节 归降 '本章字数:2023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07 23:05:58。0'
三哥略加考虑后答道:“儿以为秦太子定将答应,因为秦太子在国内面临着诸多压力。丞相王略、苟皇后和其四皇子苻宏联合在一起,欲废太子,立苻宏。故秦太子也迫切需要父王的支持;来确保自己的地位。”
六哥却含着疑虑问:“只恐怕父王此去秦国,与秦太子结盟,未必是吉?”
八哥抢先答道:“罢了,方今之计,先让我等全家找到安身之所,再来盘算今后事宜。”
三兄弟的辩论终于得出了结果,也让父亲肯定下来,一锤定音:“待为父整顿好仪容,去会会秦太子。”
我们看到父亲终于答应了,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可我的心却被蒙上了一层难以名状的尴尬。
父亲整顿完毕,带着几个亲兵,宣布出发。我们忙不迭地上马,三哥、八哥前面带路,六哥带着我殿后,大嫂则由亲兵护卫着。
那些亲兵不愧是武魂长存,纵然面有饿纹还能昂首挺胸,骑上几匹瘦马。
父亲示意,三哥带我们出发。几乎所有人都在赶路,而我在六哥背后,感觉后面的一幕黑帘轻轻坠下,遮住了我们的一切曾经。我们面西而行,夏日的残阳犹在散发其不衰的余温,不仅烤得我满头大汗,还蒸得我心烦意乱起来,千头万绪尽在迷茫中。
六哥忽然向父亲喊道:“父王,儿臣忘记告诉您,四哥也降秦了。”
父亲骤然抓紧缰绳,一边控制马速一边问:“他这又是在玩什么花招?”
六哥也控制马速,一边思忖着,尔后回答:“儿亦不知。但儿以为,四哥离开了燕国,可谓如鱼脱水,又无父亲这般武艺,自然无发迹前景,应当不足为虑。”
父亲略略点头,加快马速,说道:“罢了,就让他好自为之吧,秦皇不会喜欢无才之人,若他真的做出什么宵小行径,也将咎由自取。”
四哥的问题让我等都不悦,于是我们集体避开此话题,马蹄轻快,继续奔向秦军营。
夜幕已落,银河隐隐在眼前,而耳畔响起更夫的锣声,告诉我们戌时已到。此时我等正好到达军营前。
夜色笼罩下,一行人在门口开门作揖。为首的秦太子高声欢迎:“久仰吴王大名,小可前日多有得罪,特在此赎罪恭候,还望大人见谅。”
父亲一向傲气重,如今面对秦太子的大礼,却不再抗拒,而是飞身下马,上前回拜道:“败军之将,能得太子赏识,实乃荣幸。然今日来降,是为大事也,不可草率。还望太子殿下答应在下些许要求。”
太子笑道:“吴王殿下前来,真是蓬荜生辉,有什么要求,请进门细述。”说完,深度欠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父亲谢过太子,我等也下马,牵着各自的马,在太子的带领下进入帐内。
太子又为我等准备了晚膳,席间,太子问父亲有何要求。父亲起身,不亢不卑地将那三个条件报告太子。声音洪亮,却进退有节。
太子听了,将酒杯攥在手中思忖片刻回答:“吴王殿下,此三事,孤当尽力实现,唯恐奈何秦国内部勾心斗角,王略等人恐有他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