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战国-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屠戮,俨然一个修罗地狱的场景,看得人人不寒而栗。
  这就是战场,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动人传说,只有性命如草芥的血腥屠杀!
  与此同时,柳岩正带着八百敢死之士,从山林潜伏,悄悄地爬到卫军的行辕外,从侧面的营地破开一道豁口,刺杀了那里的守卫,潜入了进去。
  八百凶悍死士,不多不少,背剑持短弩,夜黑风高杀人夜,逐步暗杀守卫,扩撒到每个角落。
  忽然,行辕的军械库和粮草堆燃起了大火,以此为行动信号。
  火光一起,行辕大营的守军顿时大乱,八百死士从里面出手,见人就杀,先扑入将领的营帐,刺杀副将、骁骑将、都尉,然后放火烧营。
  柳岩本要去刺杀卫山童,只可惜今晚他回城内筹备粮草,征募新军去了,暂时还没有回来,扑了一个空。
  在行辕外,郑铉带着两千都骑将士,战马衔枚裹蹄,盔甲固定甲叶,剑器弓箭一律固定妥当,悄无动静冲到了行辕一侧,在里面死士的接应下,杀入了行辕。
  这支兵马虽少,但行辕不足两万的新军,分布在长阔的防御性上,由于警惕性低,很多人正在休息睡觉,被突如其来的厮杀声惊醒,不知所措,慌忙奔出营帐,被乱军一阵射杀、猛砍。
  这两千骑兵,以迅雷之势,马踹连营,从一边向另一端横推过去,连冲带砍,在乱军中,来如成风,所向披靡。
  这样的大乱,军中无人指挥,使得坚固的壁垒关卡,生灵涂炭,葬于大火和铁骑兵戈之下。
  卫军逃散,丢兵弃甲,撤往曹州城。
  柳岩、郑铉等将没有带兵追杀,而是横扫行辕,破坏这里的路障,烧掉粮草兵戈,以免曹州出兵来夺。
  行辕火光冲天,大势已去了。
  当卫山童在曹州城内得知城外行辕被攻破后,顿时惊呼一声,忽然间,想明白了前后缘由,满脸黑了下来,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对于曹州、对于卫国来说,这是一场恶梦。
  “中计了。”卫山童已经反应过来,为时已晚。
  副将惊道:“卫将军,如果大帅他们此行前去掩杀魏军中了计,咱们要赶快去搭救,就回卫军主力!”
  卫山童摇头惨笑,仰天悲苦一啸:“晚了,追了一天,奔出百里,魏军选择这个时候动手,已经稳操胜券了,如今夜色深重,敌情不明,岂可轻举妄动,即使咱们带来城内两万多人马冲出城外,能济得什么事?一旦再中了调虎离山计,遭遇埋伏后手,岂不全军覆没了?”
  “那……那怎么办?”副将惊呼道。
  “听天由命了!”卫山童悲呼一声,吐了一口血,身体摇晃,欲栽倒在地,被两旁的副将扶住,脸色黯然,目光无神,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多年,无比悲愤道:“魏国辰凌,奸诈之将也,非战国之福啊!”
  
  第0580章 消灭卫军主力
  
  两侧山塬夹着宽阔的管道,宽有数十米,本是十分舒畅阔达,但是魏军与小卫双方投入数万兵马,在道路中间厮杀,漫山遍野的魏军,犹如狼入羊群,一阵屠戮。
  血腥的长戈,每一次起落,都带起一片血花,一蓬一蓬绽放着,凄惨冷艳。
  杨匡义、夏世雄亲自带军出战,围堵卫军,原本就已经损失惨重的卫军,前后被包抄,整个军团都被兜住了,随着战斗激烈进行,战圈越来越小,倒下的卫卒越来越多。
  滕虎、沈铮请战,再次调动两万步卒,冲杀上去,如利剑一般,刺敌要害。
  偶然也有冲出突围的士卒,但寥寥无几,逃出战圈之后,被外层的藏匿的斥候冷箭射杀,没有放走一个。
  青年将领卫殷,武艺不俗,但奈何沙场经验太浅薄,被夏世雄双锏砸死马下。
  中军战车上的孙括,看到眼前的一幕幕,火光通明,狰狞的面孔,震天的吼杀声,浑身冰凉,根本不知自己如何惨败的!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孙括已经不能平静了,知道大势已去,难以突围,死亡将近,嘴唇发抖,口上念念不忘背诵着‘孙子兵法’的计篇。
  大厮杀继续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天交五鼓,最为昏暗的时候,山塬古道,终于逐渐寂静下来。
  战车上,孙括大哭一声:“呜呼,古祖兵法,城不欺人,却诬害子孙也!”
  滕虎不管这个,手起矛落,把这位满口兵书的卫军统帅,挑落马下,刺死当场。
  辰凌赶过来时候,看着那位年轻统帅的面孔,轻轻一叹,这个青年人的遭遇,倒让他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秦国使用离间计,使赵国临时调换了前线统帅老将廉颇,更换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秦国秘密换了大将白起,如此长平一战,围困了四十万赵军,最后被白起下令坑杀,成就了白起不朽的杀神之名。
  如果当时赵国没有中计,以老将廉颇为统帅,即使秦国派了白起,也于事无补,最后失败的会是秦国,那么白起也就没有那么传神了,时势造英雄,个人的才能与努力,还要有背后英明的君主,强大的国力,才能造就名将。
  “整点军马,原地休息,天亮后,杀回曹州城外。”辰凌下令道。
  “遵命!”各军将领开始整合本部人马,轻点人数,统计伤亡情况。
  东方渐白,广袤的山塬在秋日的朝阳下,笼罩一层云霞,极目望去,数里的沙石道路上,伏尸遍野,残烟袅袅,残破褴褛的战旗挂在战车上兀自猎猎飘飞,负伤的战马犹在悲切嘶鸣,断戈残剑,遍地插在尸身上,血腥之气扑鼻刺目。
  站在山头的辰凌,久久伫立,远望着辽阔的战场,心中一叹:数万卫卒,全部死在自己的一道军令之下,身上肩负了太多人的性命和血债,难怪为将者,身上都会带着一股难以描述的肃杀之气,这需要多少的大小战役的洗礼,才能凝聚那么深厚的将帅杀气。
  “报——”一骑飞尘从远处奔来,斥候飞跳落马,在辰凌面前单膝跪地,禀告:“报大帅,曹州城外的行辕,已被攻破,卫山童带来两万新军,死守城池,并未出城收复旧地壁垒。”
  辰凌点了点头,望着北方曹州的方位,该是兵临曹州的时刻了,但是,他还有一层顾虑,那就是后方的宋军,犹如背后暗锥,紧紧抵在自己的后心,让人夜不能眠,深为大患。
  “传令,夏世雄率领先锋军、中军、后勤军,开赴曹州,三面设围,暂不攻城!”
  “喏——”传令官前去传令,顷刻,夏世雄前来接令牌,调动三军赶往曹州。
  辰凌留下了杨匡义和精锐武卒,在山塬旷野上,静静站立,一万武卒,自出征以来,大小数战之后,只剩下七千人了,但无疑都是军中尖刀。
  “大帅,我们为何还留在这里?”杨老将军好奇问道。
  辰凌淡淡一笑道:“等人!”
  过不多时,两名潜龙秘谍飞奔而来,踏尘飞扬,快马加鞭,秘谍跳马走上前单膝跪地,抱拳道:“启禀大帅,成武邑东南百里发现了宋军的踪影,似乎正在等待粮草,随身所带的干粮吃完,暂时停住了步伐,横扫边关魏军后,原地等待后勤粮米供给。”
  辰凌点了点头,明白过来,那五千劲宋,由武者组成,快速行军,连番偷袭了卫宋边关驻守的魏军队伍,斩杀了近一万多魏军,所向无敌,杀气凝重,移动迅速,但是数日过去后,由于没有后勤辎重队伍跟随,身上携带的干粮酱肉都消耗光了,等待后勤供给粮草,然后再做行动。
  “后方宋军可有动静。”
  “宋国边关,正集结五万人马,要向卫地压境!”
  辰凌摊开羊皮地图卷,在稍微粗糙的军事地图上,看着成武邑外的地形,指着一处山林地带道:“杨将军,派人去准备猛火油,立即赶往宋军精锐的必经之路等候,会一会这个宋王偃。”
  杨匡义问道:“大帅要亲自去设伏?”
  “不错,这支精兵全由武者组成,比咱们的武卒,还有精锐十倍,正面对抗,无疑自取伤亡,只能借助地利,进行伏击,我若不去,始终不安心,半刻中后整军出发,你二人带路。”
  “遵命——”两名秘谍成员转身到了队伍正前方,原地休息,一会要继续返程。
  半刻钟后,辰凌、杨匡义、滕虎、沈铮等人率领五千精锐武卒南下,杨大郎、杨二郎带路剩下两千多武卒,继续北上,向曹州城外的魏军增兵。
  巢盖、侯伯已经带领斥候营北上,斥候校尉杨瑞带着百名斥候留下,十个火队,听候大帅调遣,守护外围环境的安全。
  “出发!”
  将领及校尉上马,其余武卒均为步兵,徒步前进,展现体能的时候又到了。
  五千人马晓行夜宿,一路赶往成武邑南面的地带,辰凌提前派出了斥候队,游动放哨,刺探情况,两日兼程,终于在第二日的黄昏时候,赶到了距离宋军精锐部队五十里外的山坳内,潜伏驻扎下来。
  景砚带人前来拜见大帅,辰凌问道:“宋军可有动静?”
  “粮草队伍下午已到,估计不久就要动身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取成武邑还是平陵邑,我们的人不敢太靠近,他们派出的斥候人数虽少,但是剑术高明,身法敏捷,牺牲掉我们好几名秘谍成员。”景砚答道。
  
  第0581章 战术活用
  
  辰凌听着景砚的密报,原地踱步,仔细思考着,前往这支劲宋的军营打探情报,太过危险,很容易暴露,尽管对方还没有如此完密的斥候组织,但也会有一些游哨和散丁斥候,都是四五阶的剑手,躲避、藏匿、刺杀都非常擅长。
  不知道宋军的动向和目标,就不好设伏击了,犹如盲人打拳,知己不知彼,胜算少,无法出击,弄不好,反被敌制。
  辰凌摊开手中的羊皮图卷,仔细查看当地的地形,这支精锐宋军的营地,驻扎在山林下的一片空地,去往成武邑和平陵邑的路途差不多,如果去往成武邑,要经过一处山坳林道,是最好的伏击之地。
  “敌不动?可以牵动它,按照自己的套路来走,我不必去刺探宋军要去哪,只要引入我的伏击圈就可以了。”辰凌心中迅速,半晌后,灵光一闪,微微一笑。
  他亲笔写了一封信函,盖上了帅印,封在铜管内,交给传令斥候,命令道:“立即前往成武邑,把军令交给周淮英副帅。”
  “得令!”斥候接过信函,揣好铜管,立即翻身上马,驰出山谷,赶往成武邑。
  辰凌又吩咐滕虎、沈铮,带领百人准备好油脂,赶往指定的山道处,布置好伏击圈。
  五千人躲在山谷内,不可以明火做饭,没有战马啼鸣,全是整装肃穆的武卒,原地休息,到了饭点,统一吃自己身上携带的干粮和酱肉,一壶清水,无人大声喧哗,整个山谷静悄悄的。
  辰凌仍担心暴露目标,把这五千人分成五支千人队,藏匿在山谷的密林、灌丛中,每个人衣甲上,都盖上了树枝和草藤,隐蔽身躯,就地潜伏,即使有敌军斥候途经此地,不在这逗留一阵仔细搜查,很难辨清。
  成武邑。
  魏军的一处临时府衙内,守卫森严,周淮英、徐泰等诸将,还有谋士吴子秋都在其中,商讨着军事。
  由于魏军在半路围歼卫军主力后,封锁了消息,方圆十里,禁止有山民和猎物、行商靠近,消息短时间内尚未传出来,这里的守将,依旧个个忧心忡忡。
  “周副帅,目前我军经过陆续整编,只收集残兵五千人,在边关处,被斩杀一万人,数千走失或出降,加上成武邑的守军,共七千人,听闻宋军这支人马,人数不多,但都是精锐之师,最擅长夜袭,要守住成武邑,到了夜间更要大足精神。”
  周淮英手臂包扎着绷带,在突围中受了伤,被敌军一名副将追杀出好几十里,要不是一支亲兵队赶到救援,他估计就挂了。
  “这支宋军,太过厉害了,都是由武者组成,就是墨家、鬼谷宗这样的圣地,也找不出五千个武者啊,二阶为兵,三阶为百夫长,四阶武尊为校尉,五阶武者只是都尉,六阶武者为骁骑将,七阶武者为副将,宋王偃自己是八阶武者,这阵容太过庞大了,就是一万大魏武卒正面冲击,也要被尽数屠戮,绝无胜算!”周淮英心有余悸地叹道。
  徐泰说道:“宋王偃天生神力,据说八阶秘境中,称霸同阶,不把山河榜任何人放在眼内,曾与列国两大青年高手之一的‘南昭云’交过手,那楚昭云可是半圣,九阶高手,两人交战百余回合,并未落败,更加自持神勇了。”
  周淮英倒吸一口气,他只是六阶巅峰,与五千劲宋中的骁骑将一个等阶,面对副将,都要掉马逃命,如果与宋王偃交锋,只怕一招就被劈落下马了。
  “七千将士,能守住成武邑吗?”周淮英询问众人。
  吴子秋道:“这支宋军虽神勇,但是我们又城池地利,而且攻城是靠军械的,他恐怕不舍得让这支勇士正面攻城,只要夜间加大方位,把重要警惕都放在晚上,做好宋军袭城的准备,城外角落都点上篝火,一片通明,让宋军无机可乘,只要守住一段日子,等辰凌大帅,拿下曹州城,就会增援咱们了。”
  周淮英第一次入伍,完全没有经验,举棋不定,昔日剑手的锐气,早就磨平了,面对千军万马的冲杀,他觉得自己若是加入,很快也会被冲击淹没,个人的勇武,难以在沙场上起到什么作用,除非武者的数量,达到一定的人数,比如五千劲宋,足以顶的上五万大军了,堪称军中利剑尖刀。
  要不是辰凌给他下了死命令,丢城要杀头,他早就带人撤走了。
  就在此刻,有侍卫来报,传令斥候在府外求见副帅。
  周淮英愕然道:“大帅又传来军令了?妈的,这次不会让老子带兵杀退宋军吧,如果把咱们逼上绝路,咱们就撤出卫地,回去找殿下做主,这辰凌不念袍泽之谊,诚心要把咱们往火坑里推!”
  吴子秋摆摆手,止住他的牢骚,说道:“请传令斥候来堂前传令。”
  “喏!”侍卫转身出去了。
  过不多时,传令步入大堂,朝着周淮英抱拳道:“拜见副帅!”
  “嗯,大帅又有军令下达了?”
  “正是!”传令斥候把铜管递交过去,由一名副将接过,先是检查一下,然后挑开漆盖,取出信函来。
  周淮英接过一看,先是一愣,然后脸色狂喜下来,哈哈大笑道:“大帅让我们即日撤兵,退守扇堤关整顿人马,原地只留下一千守军。”
  徐泰、吴子秋等人也愣住了,如此撤离,防守薄弱,不是拱手让于宋军了吗?
  “就这样撤离了,后方尽数让给宋军,这个月,咱们不是白厮杀了吗?”
  “退守扇堤关,虽然是保军之法,但是辰大帅无功而撤,没有王命允许,损兵折将的责任,可就要全盘追究在他身上,到时候,只怕轻则罢黜一切职务,重则收押赐死都有可能。”
  吴子秋轻轻一叹,右路大军打到现在,死伤过半了,如果此刻撤回去,无功而返,破坏了魏国大计,以太子等势力的险恶,立即会落井下石,罗列辰凌的罪名,让魏王收拾他。
  魏王迫于另外两支大军正与卫军鏖战的压力,如果不处理这支撤离的大军主帅,会使其它两路人马也随即崩溃,事关重大,魏王即使则宠信他,估计也要收押入狱,听后发落了。
  一旦入狱,太子一方,必然下毒手,辰凌在魏国仕途之路也就到头了,动辄有性命之忧。
  以他多年纵横朝廷官场的幕后经验,对辰凌的命运,似乎看到了终结恶果。
  吴子秋摇头一叹,多好一块璞玉,就这样要夭折了,大魏失此英杰,复兴无望啊,这一切,都因为对方的经验太少了。
  周淮英却没想到这些,也不管辰凌统帅的死活,他只知道,自己撤回扇堤关,就彻底安全了,退可守,败可逃,不用每日提心吊胆了,得知如此军令后,很痛快地点头道:“彩!诸位将军,传令下去,收拾行囊,吃过正午膳后,率领咱们那五千人马,退往扇堤关,把那两千守卫继续留下等死吧——”
  
  第0582章 火攻破敌
  
  周淮英下令撤军,午膳过后,大军开始收拾行装,由于他从军经验较少,加上兴奋过度,因此下达的军令不够细致,连撤军都有些忙乱,各军部撤离的先后顺序,站队的位置,鼓令等等都有些紊乱。
  五千人马,弄得城里城外鸡飞狗跳,大张旗鼓,浩浩荡荡,声势搞的几大,弄得好像敌军已经冲杀到跟前,要火速撤离一般,完全不够稳重。
  吴子秋本来可以替他规划一番的,谁知周淮英,因太高兴了,情绪过激,根本没请示军师,当场颁布号令,以至于事后无法召回军令。
  他一想,反正也不是什么重要任务,乱一点,静一点,都是安全撤离,因此也就没再插言,不过心中对周淮英为将的能力,可是不敢苟同,心中轻轻一叹:辰凌这种人,天生有一定为将帅者的天赋,可惜政治头脑太少了,如此一撤,后患无穷啊。
  却不知,周淮英如此莽撞慌乱的撤军,却无形中帮了辰凌计策的大忙。
  如此紧迫、慌张的撤离,大张旗鼓,弄得全城皆知,城内潜伏有宋国的奸细,得知情报后,立即通过飞鸽、鹞鹰等通讯方式,把消息传出。
  情报一致认为:魏军要逃跑,退守扇堤关!
  当天夕阳未落,刚黄昏的时候,宋国前线军营内,就接到了紧急情报。
  “魏军要逃跑了……”
  宋军这支尖刀部队,武者之师,率先袭击卫宋边关,就是为了出其不意,切断魏军的后方,然后围堵辰凌,彻底消灭这个风头正劲的魏国小英雄,如果这样放魏军撤离扇堤关,就失去了机会。
  宋王偃在营帐内得知消息后,一拍桌案,喝骂一声:“想跑?寡人还没打过瘾呢!”
  于是立即下令:“天黑赶路,夜袭成武邑后,迅速北上,兜住辰凌前军的后方,把辰凌余部,死死堵住在成武邑与曹州之间,使其插翅难飞,就地围杀!”
  日落西山,大地昏沉起来,秋风如刀,一阵一阵由西北方拂至,不断削剪着树枝和灌丛。
  辰凌带着武卒们,夜色之下,悄悄赶往伏击地点,全军裹着一层草装,枕戈待旦,伏在丛中,没有任何火光,只有淡淡的月色,还有山林的流萤,凄清苦冷。
  伏击的地点,是山坳的一片林地道路,如果是硬碰硬,那么没有多少伏击优势和险峻地形。
  如果换成夜里火攻,那就不同了,辰凌特意分析了风向,挑选了逆风的高处,布下火把弓箭手,而顺风势,能逃走的地方,布下陷阱、蒺藜、倒刺,并在一处高岗伏击了弩机手,林中无法辨清敌人的身形,只能闻声乱射。
  一切布置妥当后,开始静静等待,猎物进入伏击圈。
  这是一支完全不同的作战部队,比武卒还要精锐,众人都知道,不能力敌,只能靠伏击杀退。
  据传闻,这支五千精锐,普通甲士都是二阶武者,所有士卒,通体都是最精锐的装备,同样内外三层甲,甲叶都是密促的铁片,背着重剑,手持长戟,佩带弩弓,战力恐怖!
  这样的超级特种部队,最适合夜袭夺城,以及逆袭军营,任何一个士卒,都是一把锋利的尖刀,如果正面冲杀,反而大材小用了。
  天黑一个时辰后,渐渐传来马蹄声,不过只有三两骑,似乎是探马。
  魏卒的心理素质都很好,知道这是类似斥候的探马,用来探夜路,试探是否有伏兵、绊马索之类的,每用异动,立即回传,如果莫名消失和被杀,就证明出事了,后面大军就会停止前进。
  放过了探马,小半个时辰,宋军的精锐部队,开始出现了。
  夜色下,这支浑身武装重甲的精锐之师,杀气凝重,每个人都是一名武者,凝聚在一起,组成一支数千人的部队,气势雄厚,血气阳刚,呼吸和步法都是惊人的轻盈与匀称。
  五千武者,在夜色下,依旧阳刚之气,炽烈逼人,辰凌隔着很远,都感到了一股隐隐藏匿的剑气。
  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如果正面交锋,五千魏卒冲上去厮杀,转眼就被一一砍杀,毫无悬念,换成使他,仗剑被围,能不能冲杀出来,都是未知数。
  “这个宋王偃,真是个另类,举全国之财力,灭掉滕、薛两国,金银财宝全部用来打造这之精锐之师,好勇武,可惜不善治国,宋国存亡与否,与这支精锐的部队,没有多大关系,真是可惜了。”
  辰凌心中暗想,为君者,不思如何治理国家,荒芜朝政,一心习武,打造数千人的精兵,以为就能横扫天下,威慑诸侯?不得不说,这个君王思想太幼稚可笑了。
  这时,宋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包围圈,随后中间部队也进入了,还有一部分尾巴,没有进来。
  辰凌耐心忍着,只要全军都进来,射出火箭,以火攻破敌,这支精锐之师,能逃出多少,可就不一定了,说不定还能烧死宋王偃呢。
  可是,一人忽然高声喝止了前行,大军顿时停了下来。
  宋王偃坐在高大的汗血宝马上,不知为何,走到这里,心生感应,有一种莫名的危险感觉,情绪非常不舒服,步入先天秘境之后的武者,往往有‘秋未动蝉先觉’的本领,尽管不会掐算,未卜先知,但是走到一地,对这里的杀机,莫名的危险,会不自然地涌上心头,出现一种不祥的征兆。
  这个天生神武,粗中有细的宋王偃,喝令停住了大军步法,坐在马背上,莫名地扫向四周山林,目光锐利如鹰,双眸似乎绽放电芒,能夜中辨物一般,忽然,往远处高岗望去,一股警惕和危险信号再次强烈。
  他所望的方向,正是辰凌等人藏匿之处。
  就在这时,辰凌也心有神会的有算感应,感受到了一股寒冷如剑的目光刺来,尽管隔着山岗土壕和百米的林木,依旧有一种被锁定的感觉。
  “撤退!”
  “放箭!”
  短暂的对峙后,几乎同一时间,两股声音异口同声地响起,飘荡在林地上空。
  “嗖!”宋王偃一拨马,犹如一道疾风猛地蹿出。
  也正是在这一刻,数千道带有火油布把的箭雨射过来,分别远远射往火堆、盖有油脂的干草上,破空尖啸声撕裂精密的夜空,然后瞬间点燃了林道的大火。
  一时火苗四窜,干燥的山林迅速起火,乘着风势四周蔓延过去,把摸黑而来的宋军精锐之兵卷入火舌里。
  火光通明,藏匿在壕沟和灌丛的武卒,端起了弩机,朝着大火圈内就是一阵乱射,霎时间,响起一片凄冽的惨叫声和嚎啕声,犹如午夜惊魂,令人毛骨悚然。
  
  第0583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惨叫和惊呼声响个不停,敌人手足无措,根本就没想到,有魏军会在这里设下伏击,以他们的傲气,即使面对正面伏击,也完全可以冲杀出去,可用火攻,他们这些武者,毕竟还是血肉之躯,不是真金之体。
  “啊……”
  许多武者身上衣甲燃烧起来,倒地打滚,哀嚎着,惨叫着,被大火卷入其中,一阵焚烧。
  恨欲狂,拔剑茫然,没有敌兵现身,有的只是熊熊烈火。
  一些六阶武者、五阶武者们,带兵迅速朝着暂时火势相对弱的地方逃窜,先天高手更是离地跃起,奔上大树,窜上树冠,离开火圈,然后跳跃树冠,奔离出去。
  辰凌拉开一张硬弓,朝着一道窜上树冠的身影射去,蓬的一道血花绽放,那名副将低吼一声,抱着箭上,跃出了火圈,负伤逃离了。
  但这样身手的七阶武者毕竟太少了,随着火箭不断射入,一些宋军武者,不是被烧死,就是被射杀。
  数千武者,朝着低洼之处飞奔硬闯,但是乱势之下,前拥后挤,有的武者身上有火,灼烧疼得来回乱跑,撞了不少人被引燃。
  就这样,毫无掩护下,又受黑烟所薰,精锐的武卒,没有拔剑杀敌的机会,前仆后继地倒下,烧成黑炭焦尸,不过,也有一些精锐之士,勉强冲过外围的火圈,但立即遭遇了埋伏在暗处弩机手的射杀。
  战况完全是一面倒的局面。
  辰凌见敌人纵在这等劣势里,仍是凶悍迅捷,纵掠如飞,身法敏捷,抱着求生欲望,暗叫侥幸。
  倘若与五千劲宋正面交锋,他带来的这五千武卒,只怕会被斩瓜切菜般击败,哪还有机会躲在高处张望,看着宋军灰飞烟灭的下场,可见智勇两项,缺一不可,对付强劲的勇夫,智谋更是重要。
  这时附近整个山林全陷进狂暴的火势里,烈火冲天而起,参天古树一株一株随火倒了下来,更添声势。
  辰凌弯弓朝着宋王偃逃奔的方向连射了几箭,但都无果,以对方八阶武者的功力,自己远程射箭,根本就上不到对方,摇头一叹,放走了这个暴戾君王,日后麻烦可不小,后患无穷。
  宋国始终是一个危险因素,如果不早除掉,宋国大军切断魏军后方,终是一个大患。
  他想到此处,脑海里不断想着如何伐宋的计谋,路程太远,不宜调动墨妃暄及墨家的武装力量与之抗衡,而且也有可能会暴露了他的身份,不能动用自己的秘密力量,只能借助魏国之势。
  眼下魏国伐小卫,已经没有多余的兵源可以攻宋,而且宋国战力强大,任何一个诸侯国,都难以独吞,看来真正要灭宋,还要等几个诸侯国闲下来,组成盟军来进攻。
  浓烟滚滚,火势猛烈,凄惨的叫声,响彻整片山林。
  由于火光隔离了魏军的实现,也不知究竟有多少宋军精锐被困,烧在其中,但三军依然朝着有喊叫声的地方放箭,哪里有声音,箭雨就射向那里,不少死敌军,也要乱箭射死。
  本是风光怡人的山野,变成了人间地狱,惨嚎声不住由火场传来,喊声震天。
  逃出的宋卒,愤怒地涌向了伏击深处的魏卒之处,冷箭嗖嗖,射杀奔袭者,但是那些士卒毕竟都是武者,躲闪冷箭的能力,要远比寻常军伍甲士强出很多,伤亡一定人数之后,一些活下来的宋军武者,杀入了伏击的魏卒潜伏圈内。
  一千在地处隐蔽的武卒,与宋军武者们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厮杀声愈演愈烈,兵器交击声,愤怒地吼叫声,砍掉首级的血泊声,交汇在一起,凄烈惨壮。
  辰凌直到,那潜伏在外的一千武卒,生存几率不大了,他没有下令出击救援,因为有大火隔离了,无法有效快捷地奔过去,而且即使冲杀过去,也不过是多添一些伤亡,一旦陷入混战中,说不定后面未被伏击的宋军尾部,会掉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