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贼军就黔驴技穷了。
  听上去也是有几分道理。但司徒均总觉得敌人没那么简单。他已经打定了主意,看一看此战的结果,就离开新军回美国去。几个月来,他已经有些后悔了,这是自己的祖国,但不是心目中的祖国。在这里,自己所热爱的军事指挥毫无用武之地﹍﹍几位陌生的军官鱼贯而入,听了王士珍的介绍,司徒均打量着几位他听说过但没见过的军官,满脸横肉的冯国璋,据说他对于教学很有一套。留着两撇俄国式胡子的卢永祥,像个商人般的曹锟﹍﹍这些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的军官据说是当今中国最有才华的军人了,但他们都缺少军人的严谨,没有质疑上级的精神。难怪,武备学堂和柏林军事学院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学制过短,更主要的,是没有一种氛围﹍﹍将兵学作为科学的氛围。
  王士珍坐在主席上,清一清嗓子,“各位,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沂州方面集结了四个营,曹州方面集结了六个营加一个炮营,总计是十个营的步队,外加一个炮营。总兵力超过了四千人。粮草军械也基本齐备了,咱们该出兵了。”穿着便衣的王士珍双手扶着桌子,清癯的脸庞上一双眸子炯炯有神,“王某蒙大帅器重,主持本次进剿作战,计划已经拟定,下面,请卢子嘉介绍方略。”
  方略不是秘密,在座的高级将领们都知道三路进兵的总体计划。冯国璋未经同意,已经派曹州军主力三个营集结兖州府,即将进兵邹县,提前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总的计划是三路配合,合围贼军于郑家庄一带,聚而歼之。”卢永祥走到墙上悬挂的大幅地图前,“距沂州方面掌握的情报,贼军老巢设在郑家庄,就是这里,他们兵力大约一千二百至一千三百人,不会更多了。经过与沂州军的两次大战,他们一定损耗了不少的兵力,虽然可以抓丁补充,限于枪弹,估计也就这个数量了。对于贼军,我军占据绝对优势﹍﹍费县往郑家庄,地形不利于我,所以,费县我军主守,邹县及滕县两路主攻,两把铁锤和一个铁砧,夹死狗日的!”最后,卢永祥忍不住说了句粗话。
  司徒均懒洋洋地坐在后排,听着卢永祥浓重的山东话,来山东日久,连蒙带猜,差不多是听清了,这是一个笨拙的作战计划,希望靠着优势兵力挤压敌人。但有着重大缺陷……
  等卢永祥讲完,曹锟站起来,“大人,卑职请求讲几句。”见王士珍点头,曹锟离开座位走到地图前,“我军分三路,集结于滕县、邹县与费县,等于封死了贼人向东、南和西的去路,但还有一个口子,那就是平邑方向。要知道,贼军是蒙山贼余孽,自郑家庄往东北,虽山路崎岖,但仍有小路通平邑寨,我担心贼军获知我军集结,逃回蒙山,那样我们是计划就落空了﹍﹍”
  冯国璋也站起来,“仲珊所虑甚是。我军已进抵滕县,近日所部骑兵与贼军已有接触,发生过小规模的交火。我担心,贼军已经知道我军的计划了。”
  司徒均精神一振,这个漏洞,还是有人看了出来。他曾对王士珍提醒过,但王士珍浑不在意,王顾左右而言他。看来这个常识,还是有人注意到了的。
  王士珍微微一笑,“仲珊勿虑。这个漏洞,是我专门留给贼军的。兵者诡道,就看谁能骗得了谁。综合秀山前两次的战败,可以断定,贼人在费县是有耳目的。这不是一般的贼寇,其战术、训练都值得重视。据说他们在那几个村庄里,很是折腾出一些名堂。现在,我率沂州军一部,加上抽调的巡防营,大张旗鼓占据费县,征发民夫,定能吸引贼人的注意。而子嘉率沂州军主力三个营,埋伏在平邑以西的元庄一带,张网以待。以我的判断,贼军虚晃一枪出击平邑的可能性极大,这样,正好落在我们的落网中。华甫和仲珊两路,则越秘密越好,目标就是郑家庄,如果子嘉这边打响,火速赶来增援﹍﹍”
  “原来如此,大人深谋远虑,卑职放心了。”曹锟喜笑颜开。
  司徒均觉得自己看走了眼,王士珍这个看上去有些酸儒模样的家伙,竟然心机深沉至此,连我都不肯实话相告啊。不过,如果敌人真的在费县有灵通的耳目,主力避实击虚,攻击费县,又该如何?但王士珍马上回答了他的疑问,“诸位或许担心贼人攻击费县,勿虑,我已有成算。自费县而西,沿大路,我设置了三道警戒线,敌人出击费县,定能提前预警。凭着我手里的兵力,坚守城池一日不难,而预警时间,至少两日,子嘉自元庄回军,断敌归路,一日足矣,而华甫和仲三定能攻占其老巢了,那时候前有坚城,后有追兵,贼人进退两难﹍﹍”
  “大人妙算,万无一失。”卢永祥在小站练兵即与王士珍交好,自然恭维了一番,“如果没有别的意见,出兵时间就定在本月二十五日。”
  等卢永祥说完,王士珍再次发言,“此战的关键在于三路配合,稳妥中不失迅捷,敌人不外三种对策,刚才已经讲了最凶险的一种。敌人困守老巢是第二策,我军将依靠西、南两路,徐徐进击,可操全胜。第三种可能,那就是敌军孤注一掷,迎击我军一路,请务必固守待援,千万不可中了敌人的诱敌之计。各位,此战干系重大,我们是再也丢不起人了,”说到这里,王士珍瞟一眼坐在曹锟对面的李纯,“都说我们新军是精锐,连续被一股土匪打败,算什么精锐!”他的语气严厉起来,“各部必须奋勇作战,以竟全功!如有玩忽职守,临阵畏葸者,军法无情!”他缓了缓口气,“诸位都是跟随大帅多年的袍泽,希望咱们在战后论功请赏,万万不要让王某去翻军法条例﹍﹍”

  
  第七节这一仗一
  
  “娘,你倒是准备好了没有啊?”半天之内,郑婵第二次上门催促母亲。
  “俺哪儿也不去!哪些穷鬼们怕官军,俺怕什么!”温氏没有看女儿,侧耳倾听着东南方向时断时续的枪声。
  “这是司令部的命令,必须执行!如今你是蒙山军的家属了,难保官军会怎样。”说话的是王月蝉。和郑婵一样,王月蝉也是一身臃肿的军服,腰间扎着一根皮带。早晚天气还冷,棉衣换不下来,蒙山军自制的棉军装将她昔日苗条的身材彻底埋没了。
  其实郑婵已经跟温氏解释过了,她就是不听。如今她是蒙山军副司令的丈母娘,似乎有恃无恐。但王月蝉的话显然比郑婵的更有威力,“必须走吗?不是整天吹牛多么厉害吗?连自己的老窝也看不住﹍﹍”
  “傍晚前必须撤出庄子,你听,赵家楼的枪声已经不那么激烈了,说明队伍已经撤了下来。该走的都走了,咱们得抓紧,已经是最后一批了。”王月蝉开始收拾东西,温氏也上手帮忙。
  “呀,不能带这么多的,娘,这是转移,不是逃荒。他,他说,用不了几天,咱们就回来啦。”郑婵发现母亲其实是收拾过了的,在卧室,大包小裹堆了半张床。
  “周毅说的?今儿是初一,几天?初五就可以回来吗?”温氏盯着女儿,见她将包袱一一打开检查,“别看了,都是必须带的。他为什么不来?”
  “周副司令负责后勤一摊子的转移,忙得要死,哪里顾得来嘛。”王月蝉也过来帮忙,将一些不需要的衣物古玩都留下了,“这些东西都藏在地窖里吧,带着不方便。”
  “在家里,叫什么周司令嘛。他不是俺女婿?”温氏不满地嘟囔。
  自周毅强娶了女儿,温氏心里别扭是不消说的。但看女儿婚后的样子,脸颊竟然胖了些,足证她婚后的心情还不错。
  “娘,你就别唠叨了。他顾不过来,让俺回来就是帮你嘛。”郑婵一眼望见门口出现的周毅,将后半截话止住了。
  “你们马上!车我带来了,赶紧装车走。”周毅没带军帽,一脑门子汗,“官军很快就上来了,警卫连已撤进庄里了。你就跟着你妈吧,彼此有个照应。”说着拎起两个包袱就往外走。
  郑婵与温氏坐上了大车,车上堆满了还温热的烧饼,郑婵就挤在烧饼堆里。郑婵想招呼王月蝉也挤上来,但王月蝉朝他们挥挥手,又进了院子了,郑婵喊了两声,王月蝉回了句什么,她没听清。
  前后都是后勤科的车队,运输连的士兵们有的背着枪,有的则是空手,前后忙碌着,十几个病号伤员被扶着上了车。郑婵看见宋晋国跟周毅站在街角说着什么,车身一晃,大车起步了。郑婵不经意地仰起脸,看见那面鲜红的蒙山军旗仍在郑家祠堂前的旗杆上迎风飘扬。
  十几辆大车出了北门,经过那座木桥,进入了同样冷清的陈家崖。夕阳懒懒地射过来,没有一点暖意。之所以郑婵没有和王月蝉一样分配到任务,是因为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作为怀孕的副司令的妻子,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宋晋国的照顾。
  车子没有停,吱吱呀呀地穿过陈家崖狭窄的街道,从西门出庄,进入了野外。山体的背阴处的某些地方还残留着黑色的残雪,气温似乎一下子就冷下来。
  “咱们这是去哪儿?今晚住哪儿?”温氏锁着脖子问。
  “俺哪里知道?”
  一匹快马疾驶而过,蹄声隆隆。骑手背着长枪,歪戴帽子,脚蹬着马鞍,屁股悬空,身子前伏着,马鞭不时抽在马屁股上。
  “要打仗,也是靠着郑家庄才好。也不知他们咋想的,这不是让俺受罪嘛。”木制的车轮基本没有减震功能,才走了一小会儿,温氏就有些受不了了。
  “你懂啥,打仗的事,复杂着呢。”郑婵想起了前几日司令部彻夜不息的灯光。
  郑笃终于看到了郑家庄的门楼,顿时泪眼模糊了。老家被贼人占据近一年,终于要回到自己手里了。
  老父郑经在第一次秋村之战后就病倒了,两个儿子延请名医,精心诊治,最终还是一病不起,在炎热的六月天死掉了。究其原因,一向身体康健的老父竟然一病不起,还是心病难医啊。既有对官军的失望,更有对长子被免职的痛心。即使是走了武职系统,熬到五品守备容易吗?年逾四旬的郑诚,此生怕是被官场抛弃了。这些还不是真正的原因,郑笃知道,老父亲主要是对老家的惦念,据零星得到的消息,郑家被祸害惨了,土地被分掉了,浮财更不用提,至于自己的两位姨娘和小妹,命运可想而知。这些原因搁在一起,将一生强势的老父击垮了。
  现在,冯大人终于帮自己完成心愿了。
  冯国璋的部队是在二月二十五日准时出兵的,郑笃被曹锟派至冯国璋身边做向导,而曹锟自己则去了兖州,统领另一路部队。冯大人统领部队自出了滕县,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恐中了贼人的埋伏。从滕县到赵家楼,竟然走了四天,一路上还算顺利,除了偶尔遭遇贼人的小股伏兵的骚扰,部队没有打大仗,只是在进抵赵家楼前,部队遭遇了贼人的阻击,贼人选择好了地形,依托构筑在山坡上的工事,将官军挡了整整一天,官军因为展不开兵力,狭窄正面上的几次进攻都被打了下来,伤亡了几十号人,其中还有一名队官被打碎了脑袋。被激怒的冯大人连夜召开会议,分析贼人的兵力部署,布置第二日的进攻。
  敌情已明,冯国璋派出快马通知邹县的曹锟部队,告知贼军主力就在赵家楼至郑家庄一带,要他火速进兵拊敌侧背。当然,他也要报告坐镇费县的王士珍。之前,他最担心贼军攻击费县,毕竟王士珍那边相对弱一些,就算贼军落入王士珍的伏击网,凭着他手里的四营步队(改编的旧军和新招士兵占了大半)和巡防营,不一定能吃掉贼军。现在贼军主力出现在自己面前,冯国璋心里是高兴的。
  战前规定,曹锟隶属于冯国璋指挥。
  郑笃以为第二日定有一场恶战,但第二日意外地发现贼军竟然撤走了,昨日激战一天的阵地上空空如也,只找到了几十枚弹壳。这个消息让冯国璋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击退了贼军,再往前十几里,就抵达贼军老巢了。听向导说,过了赵家楼,地势开阔了许多,防御就难了。估计可以一鼓作气直扑郑家庄了。李纯两次进剿,连郑家庄的寨墙都没望见,就被人家打的丢盔卸甲,大败亏输。自己这一路,虽然折损了几十号人(阵亡的并不多),但已经看到了目的地,应该高兴。冯国璋当然不愿意和李纯比,官场上既讲职务,更讲资历,他可比李纯职务高,资历深。和李纯比,实在有些自坠身份。
  贼军见机如此快,让他昨天布置的战术,包括两翼强行包抄都落空了。而且,贼军绝非败退,而是主动撤离,说明贼军另有打算。冯国璋于是有些担忧,如果贼军凭恃郑家庄的高墙深沟来抵御自己,恐怕还真的难办。因为主要是考虑到地形的缘故,炮营由曹锟统带。如果贼军凭庄据守,还真得等曹仲珊的大炮上来才行。
  确认贼军全部撤走了,冯国璋指挥部队越过赵家楼继续朝郑家庄进逼,又走了小一天,总算看到了郑家庄的寨墙。冯国璋不敢大意,三个步营畏缩于郑家庄南门外,生怕贼军突然发起反击。手下营官建议派出小部队做试探性进攻,被冯国璋拒绝,他对部下说,先为不可胜,然后才能图谋胜利。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贼军两次打败李秀山,绝非侥幸啊,大意不得。他吩咐将郑笃带来,详细问了郑家庄的“城防”,决定先堵在庄外,静候曹锟从西面上来再行总攻。
  郑笃早已急不可耐,庄子的情况,他在借来的单筒望远镜里观察了好一阵了,“大人,卑职以为,贼军已经逃走,郑家庄已是一座空城!”
  “何以见得?”冯国璋也在端着望远镜观察,在落日的余晖里,郑家庄安静的怕人,寨墙上看不到一个人影。
  “如果贼军决意抵抗,寨墙上不可能没有布防。大人,卑职愿意带一个步队试探着攻一次。”
  冯国璋摸着铮亮的脑门沉吟着,这种可能不是没有,贼军见不是路,干脆连老巢也不要了﹍﹍沉吟良久,冯国璋喊过一个营官,“老吴,你选一个队,试着来一下。如果遭到敌人阻击,赶紧给我撤下来。”
  “是!”吴营官答应一声,组织去了。郑笃给曹锟打千行个礼,跟着吴营官去了。
  望远镜里,一个步队呈进攻队形展开,逼近了寨墙,士兵们尽量猫着腰,一面开枪,一面往前跑。
  没有遇到抵抗,看见几个士兵已到了寨门下,冯国璋恼恨地一拍大腿,“奶奶的,狗日的们竟然溜了。”

  
  第八节这一仗二
  
  王士珍率部进占费县,虚张声势,大肆抽调民夫,派出前锋西进,从而掩护卢永祥的部队进至元庄一带设伏。但费县以西,包括元庄方向一直很平静。通信不畅是令这个时代所有军事指挥官头疼的问题,计划一旦下发,全靠着前敌指挥官临机应变了。
  直到三月初一晚上,终于接到了冯国璋自赵家楼前线发来的军书。对于贼军猬集赵家楼与冯部相持,王士珍并没有多少欢喜。他找来李纯、司徒均等人,对着地图合计,现在可以断定,自己精心设置的伏击圈怕是没用了,贼军不愿意离开巢穴,决意在郑家庄与官军死战了。
  “大人,既然如此,应传令曹仲珊加速东进了。”李纯比划着地图,“赵家楼与郑家庄不过十来里地,一个冲锋就突过去了。冯大人手里只有三个营,相比贼军并无优势,须得援军上来,方可聚而歼之。”
  王士珍的面容在烛火下阴晴不定,“立衡,你看呢?”
  “真是蠢材,难怪连续两次败于对手,”司徒均心里暗骂一声,上前指着地图说,“以前两次战况看,敌军训练精良,指挥灵活,实是劲敌。站在敌人的立场,倘若敌人知道我军三路集结,他们或者避战他走,或者集中主力破我一路。舍此别无他法。若是困守贼巢,无异坐以待毙。现在贼军主力仍在郑家庄,那么他们定然图谋破我一路了。现在敌人以主力与冯国璋所部对峙于赵家楼一线,又取守势,这就不正常。除非敌人换了指挥官,否则定有图谋。”
  “什么图谋?”李纯用平静的声调问了一句。他对司徒均很不感冒,但又无可奈何,何况自己现在是待罪之人。王聘卿看在新军一脉,令他随军襄赞,是在帮他。所有他只能尽心尽力,辅佐王士珍打赢这一仗,否则自己翻身无望了。
  “或者西进攻击曹锟所部,或者东进打费县。二者必居其一。”司徒均进入军事领域,马上便能心无旁骛,“敌人示弱于我,目的就是让冯国璋将消息送出来。费县我军充当铁砧,是不会动的,但曹锟所部一定会动。这样就给了敌人战机,这就是反客为主。对,八成是这样!因为炮队在那边,敌人会先打掉它!”
  “冯华甫信中说已令曹仲珊加速东进,拊敌侧背了。”王士珍心里陡然一惊,急忙拿起冯国璋的军报,再次阅读了一遍,“不知道曹仲珊的兵现在进至何处了?”
  “如果所料不差,战斗已经打响了。”司徒均声音冷冷的,“曹锟最好的选择,就是将部队缩成一团,固守待援,若是打对攻,我军凶多吉少。”
  “你究竟站在谁的立场上参谋?”李纯大怒,“为什么不早说?嗯?”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让我说什么?如果不晓得冯国璋所部在赵家楼的战况异常,我哪里能猜出敌人的用意?”司徒均毫不示弱,立即顶了回去。
  “他妈的,为什么我军兵力如此优势,还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李纯有些抓狂,端起桌上的凉茶咕咚咕咚地牛饮。
  “秀山,冷静些。”王士珍倒是有大将风度,并没有在意李纯的指责。这个指责,实际是将矛头指向他了,“兵无常势,贼军究竟如何,我们只是猜测。即使立衡不幸而言中,仲珊所部是三个整营,还有炮营,绝不是软柿子,让他们随便捏的。战斗打响,仲珊定会求援于华甫,他们距离近。只要顶住敌人,胜利仍属于我。”
  “现在我们怎么办?是不是写封回信给冯华甫?”李纯问。
  “可以,立衡你来写。特别指出,占领郑家庄是至关重要的一着。不管贼军有何图谋,华甫所部当前的任务就是向郑家庄攻击前进。”
  司徒均对于王士珍的这个决定是赞同的,夺取敌人老巢是应当的。当下就着烛火,用西洋钢笔在雪白的信笺上一挥而就。
  王士珍看过,在信笺上用毛笔签下自己的大名,派人快马送抵冯国璋处。然后对司徒均说,“立衡你去一趟元庄吧,搞不好卢子嘉的人马要作壁上观了。此战不能仅靠曹州军完成,要子嘉做好东进之准备。元庄那边的情况,每日要快马报我。”
  “是,卑职这就动身。”司徒均想去前敌,直觉上卢永祥窝在元庄的三个整营不会无所事事的。王士珍的安排,颇合他的心愿。
  此刻,冯国璋与手下的主要军官,在郑笃的引领下已经进入郑家大宅,踏入大门的那一刻,郑笃几乎要哭出来。
  原以为宅子已经被糟践的不成样子了,一路行来,到处都干干净净,好像贼军撤走时还刻意清扫了一番似的。不过,院子还是那个院子,却再也不会回到原先了。
  “这便是先父所居之所了,”郑笃急走几步,跨入了父亲与二姨娘所居的院子,先前进入的兵士正好往出走,二人几乎撞在一起。
  兵士推开郑笃,对走在后面的冯国璋行礼道,“启禀大人,没有发现任何人。”
  这句话击垮了郑笃。看来姨娘和小妹不是被害,就是被掳走了。
  冯国璋哼了一声,“我不信他们能将全庄的人都带走!郑家庄不是好几千人的大庄子吗?快去寻几个人来!”
  亲兵头目答应一声,急急去了。
  凭着直觉,冯国璋觉得有问题了。蒙山军神奇般消失,而他们的老巢竟然空无一人,瞧这样子,贼军早已做好了撤退的打算。那么,前日在赵家楼的顽强阻击,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给老营的撤退争取时间吗?如果是那样,又何必连院子也扫得干干净净?
  已经查明,不仅庄子里没有贼军的踪迹,对面的陈家崖也几乎空了。搞什么名堂?
  亲兵很快带来了三个男人,年纪都不算小了,郑笃一眼认出其中一个是自己的邻居,姓车,行五,名字却记不得了。农村讲辈分,车五与郑经是一辈的,但郑笃不理会这个,“车五,你还认识我吗?”
  “原来是二公子﹍﹍”
  “我来问你,贼人们将我姨娘和小妹弄哪里去了?”
  “二公子还不晓得?三太太早就当兵了,还管着不少事。小姐嫁给了周副司令,如今也是队伍上的人了,队伍走了,她们当然跟队伍在一起呀。”
  “放屁!你敢造谣?信不信老子一枪崩了你!”郑笃羞愤欲狂,劈手夺过跟前士兵的步枪,将枪口对准了车五。
  “俺说的都是实话,不信可以问他们嘛。”车五下意识地往后躲。
  “别怕,我来问你,”冯国璋厌恶地将郑笃往边上一拨拉,“老乡,我问你,知不知道贼人们何时跑的?他们去了哪里?”
  “你是?”车五疑惑地打量着冯国璋。
  “大胆,这是俺们冯大帅!赶紧回答大帅的问话!”亲兵上前,揪住车五的衣领将其拽到冯国璋跟前。
  “你问蒙山军啊?他们早就走了,昨天吧?俺记得是昨天晌午间的事。去了哪里,俺可不知道。”
  冯国璋心细,将三个村民分开,分别询问了另外两个乡民,确认他们说的是真话。昨天,也就是赵家楼阻击战正在激烈进行之时,贼军老营就撤出了庄子。从他们的嘴里,冯国璋确定现在所在的郑家大宅就是贼军的指挥部。但有关贼军的人数,装备,去向等重要问题,三个村民一口咬定不知道,什么也不知道。
  “放他们回去吧。先搞点饭,吃饱了再说。”冯国璋望望头顶的太阳,吩咐道。
  “大人,千万不要相信他的胡说呀。”郑笃找个机会分辨道。
  “是不是真的,马上就可以见分晓。这些村民不走,你的家人为什么跟贼军走了呢?”冯国璋不理会郑笃,大步走进正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叫下面将地图挂起来,喊来三个营官,商议眼下的军情。
  “大人,以不变应万变好。咱们已经占领匪巢,王大人的命令,咱们已经完成了,就在这里等曹大人吧,算行程,他们应该到了。另外,应立即派人去费县。”一个营官用手指头抠着牙齿里的残渣,含混不清地说。
  “大人,贼军占据此处已久,就算施以小恩小惠,总有心向朝廷的,多打听打听,总能找到些有用的消息。先确定他们的去向要紧。”第二个营官说。
  冯国璋点点头,以示嘉许,目光转向了最后一个营官。
  “俺觉得他们一定朝平邑方向逃了,带着家眷走,就不会跟我们决战。昨日在赵家楼,就是殿后的部队。不过,曹大人的部队就算带着大炮,也该到了呀,路程差不多,咱们可是在赵家楼耽搁了一天呢。”
  冯国璋心里正在琢磨着这事,“赶紧派人,快马联系曹锟和费县。”
  用不着去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亲兵带着两个士兵进来,“大人,他们说是曹大人派来的,有紧急军报。”
  “快说,什么情况!”一看送信的士兵神态,冯国璋已经明白,曹锟遇袭了!
  “昨日天刚黑,我们正在吃饭,贼军就摸上来了……”为首的士兵定住了神,语气也流利起来,“就这样……曹大人派出几拨人,赶来报信……”
  彻夜激战,贼军兵力雄厚,攻势猛烈,部队仓促应战,遭遇到惨重的伤亡,特别是炮兵,贼人是从背后发起攻击的,首先攻击了队尾的炮营。曹锟指挥步营回身作战,拼死救出了炮营残部,就近缩进了村庄,依托那个不知名的村庄抵抗,战斗至为激烈。他们是在战斗打响后不久被派出的,要求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冯大人的部队,请冯大人火速增援。
  “跟我来,给我在地图上找出你说的地方!”冯国璋掉头进了刚设置的指挥室。
  那个为首的士兵不含糊,端详了半晌,指出了那个村子——匡头集!
  “没错,就是这儿!”
  “错了杀你的头!说对了重赏!来呀,带这两位兄弟下去吃饭休息。”冯国璋命亲兵将两个信使带下去,三个营官已经闻讯赶到了,“大人,”
  “不要啰嗦了。立即集合部队,匡头集距此三十里不到,火速增援上去!狡猾的贼军,他们竟然虚晃一枪,跑到匡头集伏击曹仲珊了!”

  
  第九节这一仗三
  
  郑婵的车队出了陈家崖西门后走出不到一里地,在暮色中拐向了北,在寒冷的春夜里一直走了一个半时辰,方向已然辨不清了,在温氏不断的抱怨声中,队伍停了下来,宿营在一个小山村里。
  十几个女人挤在一间门窗俱坏的屋子里,不能生火取暖,因为十几个人就将不大的屋子挤满了。只在土坯墙壁上挖出的小坑里点燃了一根蜡烛,散发出的光亮让大家可以找地方休息。
  屋子里没有一件家具,连常见的灶台都没有。地上铺了一层稻草,散发出霉味。疲倦不堪的众人也顾不了霉味不霉味了,一屁股坐在了稻草上。
  郑婵安顿好母亲,便出去找开水了。她知道既然是后勤科的宿营地,打前站的应当已经准备了开水了。
  不准喝生水是蒙山军条例之一,即使是战时,也要遵守的。
  坐在墙角的温氏尽管裹着被子,温氏仍被冻得瑟瑟发抖,嘴里自然不住地埋怨。好一会郑婵才拿来一壶热水,就着开水,温氏吃了一个烧饼,身上才暖和了些。
  “婵儿,咱们换个地方吧,都要挤死了。”温氏大声抱怨。
  也难怪她,哪里受过这个罪啊,连张床都没有,十几个女人就挤在铺了稻草的地上,她带着的锦缎被面的被子也给弄脏了……
  “行了吧你!队伍上的人连这样的屋子都没有呢。”另一端一个女孩子大声斥责道,“如果不是怕你走漏消息,才不带你呢。”
  温氏从来没有被一个与自己女儿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子斥责,她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使劲盯着那个女孩,只觉得最近在宅子里总见,面熟,但不认识,“你是谁?你知道俺是谁?”温氏厉声喝道。
  “俺不管你是谁!只要在队伍上,就得听从命令!宋科长命令不准大声的!吃饱了赶紧休息!指不准待会儿就要转移呢。”女孩呼地一口吹熄了蜡烛。
  “哪里来的野丫头,敢管老娘的事!快将蜡烛点上﹍﹍”温氏大怒,憋了半晌的火气终于喷发出来,她准备爬起来,但被郑婵拽住了,“娘,是你不对嘛。她负责管咱们这一队,有权管你呢。”后面的话压低了声音,“她是陈家崖陈庄主的侄女儿,叫陈淑。陈庄主可是龙司令的红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