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出山,龙谦打定主意不再回蒙山了。这座多年被山贼霸占的山峰或许是山贼的乐园,但不是自己的栖身之所。现在,手下有了近三百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龙谦相信,凭着他们,自己完全可以在这乱世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听了司令的命令后,全山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各连各排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行装,忙而不乱。龙谦带着参谋组巡视各连,对部队的状况深为满意。对比半年前迎战曹锟进击时的情景,蒙山寨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九晚,经过小半年艰苦练兵整军的蒙山军正式誓师出山。
  午饭后迟春先的骑兵队在江云的指引下已经出发,道路是经过勘探的,尽量不引起途径村寨的注意。
  晚饭后,主力开始出发。最先出发的是王明远的二连。在楼子前,龙谦目送部队静悄悄地下山,天色黄昏,龙谦目视着走过自己身边的士兵,他可以叫得上所有人的名字,这些士兵,是他为自己设计的别样人生的资本。龙谦看到军法所的胡宗玉也走在二连的队列中,这个长相不次于叶延冰的英俊小伙子不止一次提出要下连队了,龙谦都没有答应。这次出山,曹敏忠提出他们三个人分别跟随三个连队作战,龙谦答应了。
  龙谦突然感到一阵绞痛,因为他知道,这些精神抖擞走向未知的士兵们会有很多人倒在未知的战场上﹍﹍如果没有自己,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是另外一种人生,或许他们中更多的人会活到老,生儿育女,循着先辈的轨迹过完一生。但是,现在不同了﹍﹍光明寺慢慢地笼罩于暮霭中。三连紧跟着二连开过来了﹍﹍
  第三章根据地第一节破庄一
  
  大清帝国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晚上。山东沂州府平邑县东北郑家庄。
  五十二岁的郑经已经由丫鬟伺候着洗过脚,准备睡觉了。和昨天一样,他依旧睡在书房。而没有去两个姨太太的卧室,年过五旬,他感到在那件事上越来越力不从心,早知如此,就不在夫人去世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再讨一房年轻美貌的姨太太了。
  郑经的原配夫人早在十年前便病死了,那时他还在济南府。两个儿子郑诚郑笃都是原配所出。郑经还有一房侍妾,是夫人的陪嫁丫头,不是很讨他喜欢,只生了一个女儿郑婵,年方十六。两个儿子都娶妻生子,有了各自的事业,只有二姨太华氏与女儿小婵跟在自己身边。四年前,因与前任巡抚毓贤相恶,郑经决定回乡,离开济南前在人市上买了十六岁的王月蝉做了三姨太。长子郑诚还好,次子郑笃竟然公开反对,老子的事什么时候要他来做主了?郑经写信将次子骂了一通,带着王月蝉回到了郑家庄。
  一段时间里,三姨太王月蝉成了郑经的专宠,忙乎一年的郑经发现三姨太的肚子总是鼓不起来,随着自己生了一场病,原来龙精虎猛的身体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对付年轻貌美的三姨太真的力不从心了,总是感觉到三姨太嘴角带着嘲讽。心病一起,床笫之事竟然淡了许多,近一年来,他倒是独自睡书房更多一些。
  每晚在睡前总要读一段《论语》,这个习惯保持了近四十年。
  已经倒背如流的《论语》至今读起来每有心得,这就是圣贤书的力量。昔日赵普身为宰相,半部论语治天下,郑经认为确实如此。
  “乡愿,德之贼也。”他每晚的功课是随手翻阅,翻到哪段算哪段。闭了眼睛沉思,如陈超,如萧观鱼,就是圣人所痛恨的乡愿。凡事没有是非,喜欢和光同尘,一帮没出息的土包子。
  郑经是有野心的。这份压制不住的野心寄托于两个儿子身上,走了武职的长子郑诚好容易熬到了五品守备,在沂州带着一个巡防营。瞧情形再往上升就难了。本来长子的才具就不如次子,郑经现在基本上对长子失去了盼头,将希望全部寄托于次子身上。
  郑笃的才气是有的,毛病在于过于狷急些。不然也不会遭受挫折。不过现在的情况甚好,他在曹州镇守使曹锟大人那里很吃得开,有点当上曹大人文胆的味道了。随着武卫右军在山东的一统天下,次子的前程再次光明起来。
  弃商经武其实受了次子的影响。郑经承认,次子的眼光是有的。当今局势正面临大变,文武两道,一张一弛,大体上治世靠文,乱世靠武。满清入主中原已经二百五十年,胡无百年运的禁忌早已被康雍乾三代英主所破。但历史自有其规律,三百年为一大劫,谁也逃不过去!瞧瞧,洪杨乱起,搅动半壁江山;英法烧了圆明园;捻子又折腾了十几年﹍﹍刚刚迎来所谓的中兴,外患叠至,甲午一役,让中国伤了大元气。割地赔款地闹腾了一排子,还没消停几年,义和拳又闹腾起来﹍﹍稍有眼光,谁能说这是治世?
  所以,笃儿劝自己回乡募集乡勇是对的。往小里说,可以保地方平安,往大里讲,功名富贵就在其中矣!
  郑经的思绪回到了刚才,乱世用重典!这是中才之人都晓得的事。山东为什么闹义和拳,就是乡绅官府对一帮无知的泥腿子过于纵容了。若是如他一般,哪里还会有许多的麻烦?
  什么反对洋人,那都是借口。那帮不知尊卑礼仪的王八蛋们迟早要学洪杨,将矛头对准朝廷!毓贤那个昏官早就该被罢免了。新来的袁大人就比毓贤那个老混蛋精明的多,甫一到任,一改前任的纵容政策,对境内的义和拳严厉镇压,这就对了嘛。可惜地方上总有如陈越之那种假仁假义的家伙,若不是自己破财买枪招兵,抱犊崮进犯的那一次就会让三庄吃大亏!郑家庄不保,他们能独存?
  三年前的惊心一战,不仅让郑经在周遭获得了崇高的威望,还得到了官府的重奖。郑经不缺银子,他缺的是可以记在儿子头上的功勋。那一仗让郑笃和郑诚都受到了上司的褒奖,因为郑经将几乎所有的功劳都让给了俩个儿子——全是他俩运筹帷幄,料敌机先的功劳。
  前些日子,郑笃从曹州写信来,说蒙山寨还有一帮残余的土匪,这帮人虽然人少,但绝不可小觑。曾经在毛阳镇袭击了新军,抓了新军上百俘虏,都给关押在蒙山。最近才有一部分人逃回去。据回去的新军兄弟说,蒙山寨的响马志向不小,绝非抱犊崮的草寇可比,要他提高警惕。虽然蒙山与郑家庄相隔百里,既然抱犊崮可以来,蒙山贼为什么不可以来?如今郑家庄名声在外,难免被强人觊觎。
  郑经很重视次子的提醒。他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寄去银票,托次子通过官方的关系购买枪弹,继续扩大郑家庄的武力,另一方面,是将三庄的庄丁统一起来成立一支完全由自己指挥的乡兵。三庄合并武装,兵力可以达近千人,加上新购置的二百支新枪,足以藐视鲁南的一切土匪。
  不仅如此,在鲁南,有了这支自己完全掌握的武装,对两个儿子的仕途前程将有莫大的好处。
  那些喜欢将金银财宝埋藏起来的土财主懂什么?当初曾侯也罢,李中堂也好,不都是靠乡兵起家的?
  但是,陈超和萧观鱼竟然婉拒了自己合并乡勇的建议!郑经年过知天命之年,但火气不小,每每念及被二庄拒绝就恨得咬牙,若是蒙山贼或者抱犊崮杀来,老子偏偏看你们的好戏!
  想什么就来什么。郑经已经睡下,但院子里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接着卧房的门被敲响,“老爷,老爷,俺是郑忠啊。”
  郑忠是他的堂侄,郑家庄庄丁队的队长。
  “何事惊慌?”郑经咳嗽一声,披衣坐起。
  “老爷,不好了。有贼人打白魏了﹍﹍”
  “什么!”郑经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你再说一遍?”
  “老爷,刚才白魏镇派人来求援,一伙强人正在摸黑攻打白魏﹍﹍”
  这回听的真切。郑经起床,将灯剔亮些,趿拉着鞋子下地将门闩拉开,郑忠闪进门来,后面还跟着庄丁队的副队长兼总教头田书榜。
  田书榜是郑经花重金从关外聘来的高手,胡子出身,犯案逃到关内,骑马打枪样样来得,还有一身不俗的武艺。郑家庄庄丁队战斗力的提升与此人有着绝大的关系。
  “唔,不要慌张。慢慢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回是田书榜禀告了,一五一十将刚得到的消息说了一遍。天刚擦黑,白魏巡庄的庄丁便遭遇到潜行过来的响马,有骑马的,更多是步行的,四个巡庄的庄丁只逃回去一个,其余都生死不知了。接着,响马便围了白魏﹍﹍“田教头,依你看,强人是从哪里来的?”郑经点了一袋烟,镇静地问。
  “说不好。”田书榜深有忧色,“这伙匪人枪法极好,寨墙上的庄丁已经有两个被打碎了脑袋,根本看不清对方来了多少人。”
  “来的人呢?”
  “在外面。急着要咱们出兵相救﹍﹍”
  “带到前院,我问问。”郑经穿上衣衫,走出房门。
  前来求救的那个人郑经见过,姓白,是萧观鱼的随从,衣冠不整,手臂还擦破一片,一见郑经就跪下了,“郑老爷赶紧发兵相救罢,晚了就来不及了。”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举起,呈到郑经面前。
  郑经面无表情地接过信,没有封口,随意看了几行,确是萧观鱼的手迹,不过是求援罢了,也没什么看头。
  “你们萧庄主自矜的很,还怕几个毛贼?”郑经冷笑一声,随手将信件交给了身旁的田书榜。
  从白魏镇逃出来跑到郑家庄求救兵的人叫白仲海。本来还有一个伴当,但路上崴了脚,走不动。白仲海便丢下同伴跑来求救。白魏距郑家庄二十里,一路跌跌撞撞,还好没有遇到围庄的贼人。白仲海知道郑经会有这一问,之前萧庄主已经料到了,于是哭丧着脸说,“俺是下人,对老爷们的事不敢置喙。但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望郑老爷从速发兵以救白魏,不然就完了﹍﹍”
  “你倒是会说话。我来问你,”郑经并未让白仲海起来回话,依旧叫他跪着,“贼子有多少人?洋枪多么?”
  “天黑看不清楚。”白仲海整理下思路,“今晚是白队长巡庄,在红柳林那边遇到了贼人大队,也不知他们从哪里来的,亏得白队长机警,危急下开枪报警,这才将准备摸上寨墙的强人打了回去。但是白队长也被打死了﹍﹍小的真不知贼人有多少,只知道三个寨门都发现了贼人,他们洋枪不少,把守寨门的兄弟被打死了好几个,吓的大伙儿将点燃的火把都熄灭了﹍﹍”
  田书榜冷哼一声,“这点常识都不懂。晚上点起火把,不是给贼子当靶子吗?”
  “起来吧,先出去休息。”郑忠察言观色,知道郑老爷要与自己和田教头商议了,于是将白仲海扶起来,让他到外面歇息。
  
  第二节破庄二
  
  等白仲海离开,郑经的呼吸急促起来,“唔,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救援也要等到天亮才好。”来郑家庄数年,仍是一口东北味的田书榜膀大腰圆,满脸横肉,好像练过十三太保横练似的,“敌情不明,我们夜晚出兵,容易遭遇伏击。”
  “先说说,他们可能是哪一股?”郑经很担心是儿子所说的蒙山贼,但心里却总是怀疑是抱犊崮来报复。
  “老爷,管他娘的是哪一股,咱们来个不动如山!凭着咱手里的六百来条快枪,贼子来多少死多少!只要咱郑家庄安然无恙就行。”庄丁队长,郑经的堂侄郑忠却是另一种态度。
  “可是,万一贼人打破了白魏,捞一把就走,对老爷的声誉可是大大的不利啊。”田书榜已是郑经的心腹,知道郑经的心思。
  郑经呼呼喘着粗气,轮流看着二人。如果真如田书榜所说,贼子打破白魏,对自己的声誉确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他又担心夜晚出兵遭伏,内心很是挣扎了一番,最终做出了决定,先将队伍集合好,等天一亮,立即出动三个队由田教头率领增援白魏镇。
  这个决定却没有告诉前来求援的白仲海。郑经吩咐将等候在外面的白魏信使叫来,板着脸对他说,贼子情况不明,我的乡兵不能轻出。谁让你们萧庄主不肯与我联手呢?既然不肯与我联手,那么萧庄主自然有自保之策。
  这个决定自然让求援的白仲海失望之极,此人倒是忠义,见不能打动郑经,哭着离开了郑家庄,回白魏镇复命去了。
  郑经冷漠地看着白仲海走出院子。夜晚起了风,挂在院门口的灯笼不停地晃动着。他不怕得罪萧观鱼,等明早他的援兵出现在白魏,萧观鱼感激他还来不及呢。万一白魏今晚就被贼人打下怎么办?那也怪不到自己。如果萧观鱼死于贼子之手,对郑经一统三庄更是有利无害。
  之所以对白仲海扯谎,郑经还有一层考虑。他虽没有什么军事经验,但还是料到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此人万一落入围庄的贼人之手,不仅不会招出郑家庄的真正计划来,还会欺骗贼人。
  “老爷高明。”田书榜赞道,“兵不厌诈,我们正好出其不意。只是万一白魏守不住﹍﹍”
  “哼,哪座庙里没有屈死的鬼?好歹他萧观鱼也有三百庄丁,依托寨墙守上半夜应当不成问题。若是守不住,我也不需要这样无能的同盟了。”郑经的脸色在蜡烛的照耀下显得阴森可怖。
  打发走白魏的人,郑经想到了另一层,那就是派人传讯陈家崖。白魏离此太远,根本听不到动静,若是郑家庄响起枪声,不需派人送信,陈家崖是一定可以听到的。
  陈家崖就百余乡兵,武器也差,若是与蒙山寨或者抱犊崮的大队响马对阵,实实指望不上多少。虽然瞧不上陈超的假仁假义,但眼皮子底下的陈家崖可不能有什么闪失,那太让郑老太爷丢面子了。
  至于官府,最近的州县也在百里之外了,除掉袁大人的新军,那些绿营根本就不敢与大股的响马对仗,所以也指望不上他们。
  郑经发下号令,报警的锣声“当当”响起,睡觉了的乡兵们乱糟糟地从各自的家里出来,在郑家祠堂前集合。郑家庄的乡兵还是有组织的,一共分了五个队,每队一百人。郑忠根据郑老太爷的意思,命令第1~3队做好出援准备,其余两队留守庄子。
  为什么派番号前三的三个队出援,是因为这三个队的组建时间长。战斗力强于第4、第5队。其中第2队并不是郑家庄的原住民,而是近年流落至此的难民组成,战斗力最为强悍。
  “孩子们,”郑经拄着文明棍,进行了他的战斗动员,“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贼人围了白魏,他奶奶的,真是不知死活!不给他们个厉害,周遭的响马还不知道马王爷头上长着三只眼!我决定!要干,就干个狠的!去四个队而不是三个队!一鼓作气将贼人杀光!明日三更吃饭,四更出发,杀他个措手不及。这次救援白魏,得的官府的赏钱全归你们,老爷我一分不要。打赢了,我另有赏赐!一个首级赏五两银子,回来就兑现!”
  郑忠与田书榜互相交换了一个彼此看得懂的眼色,怎么说好的马上就变了?郑忠凑过去低声在郑经老太爷耳边说,“只留下一个队是不是有些少了?万一﹍﹍”
  “哪里有那么多的万一?”郑经不以为然,“当初乡勇甫建便能击败千余抱犊崮匪人,如今的乡兵队实力非同当初,一百条枪守在寨墙上,贼子哪里能打的进来?何况,你们剿灭掉进犯的贼子,郑家庄自然磐石之安。留下一个队足够了。”
  在郑家庄,郑经的话就是圣旨。于是决定派1~4队前往救援白魏镇,留第5队守卫庄子。
  郑经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既然贼人在白魏,且敌情不明,自然还是要多派人马为上。
  此刻时光尚早,准备出征的4个乡兵队解散休息,武器弹药都发了下去,第5队则上了寨墙。一宿无话,凌晨时分,郑忠及田书榜带着四个乡兵队悄悄离开了郑家庄,循大路直扑白魏而去。
  ﹍﹍
  围困白魏镇的自然就是蒙山军了。龙谦攻打郑家庄计划的核心就是围点打援,将郑家庄装备精良的乡勇调出来在野外消灭之。依靠自己的三百精兵或许可以打开郑家庄的土围子,但伤亡一定不会小,这三百经过严格训练的精兵是自己事业的本钱,不能在出山的第一战就伤筋动骨。
  围哪个点?只能是白魏而不是陈家崖。因为陈家崖距郑家庄太近了,无法布置战场。其实,龙谦与江云实地侦察三庄时,总的计划就形成了。白魏与郑家庄相距二十五里,期间丘陵起伏,足以伏兵。龙谦相信,只要郑经的乡兵出来,在野外交战,自己有心算无心,依靠三个连队足以击溃之。
  龙谦算定郑经不可能将全部人马都派出来,最多四个队,更可能三个队。所以,龙谦的布置是以王明远的二连和冯仑的三连合围白魏,虚张声势。待惊动郑家庄后,悄悄将布置于白魏西侧的二连撤下来加入伏击圈,只留下冯仑的三连监视白魏镇。至于陈家崖,龙谦只派出了迟春先的骑兵队监视之,龙谦估计,陈家崖不会贸然出兵相救,那边可以暂时不予考虑,等郑家庄完蛋,陈家崖顺势即下,不需要折损彼此的人手,将来与那位颇谈得来的陈超陈越之也好相见。
  主战场设在距白魏五里许的一片缓坡,两边有树林可以伏兵,集中叶延冰的一连,鲁山的五连与王明远的二连设伏于大道两侧,务求一举击溃郑家庄的援兵。自己掌握着封国柱的四连(欠一个班)为总预备队,将承担堵截败兵回庄的任务。如果战斗顺利,自己将带四连冒充败兵突袭郑家庄,乘势拿下庄子。
  计划的核心是野外歼敌,决不去攻打寨墙。蒙山军目前缺少攻坚的武器,这方面的训练也很不到位。
  二连和三连前期的行动是按计划进行的,但三连在进入白魏镇东北侧的高地时遭遇了巡庄的小股乡兵,战斗在瞬间打响,五个人组成的巡庄小队一个照面被打死三个,其余两个逃回了庄子,三连无一伤亡。三连顺势进抵白魏寨墙的外壕,隔着一人多深的壕沟用步枪压制已经上墙的乡兵,黑暗中乡兵们也搞不清响马有多少人马,果然如事前预计,白魏的乡兵不敢冲出寨子,只能依托寨墙胡乱射击,这段时间的对射让三连沾了大便宜,因为双方射击的技能相差不止一个等级,经过严格训练的蒙山军士兵可以瞄准寨墙上乡兵射击枪口发出的光焰还击,而白魏的乡兵们就没这个本事了。对射了一阵,乡兵们不断有人中弹,而三连只伤了一个——伤在肩膀,没有性命之忧。二连则毫发无损。
  负责围困白魏的是冯仑而不是王明远。二连在另一面,冯仑在安定东面后带了一个排跑到二连去接替王明远,两人见了面,王明远告诉冯仑,已经有两个人溜出寨子往西去了,估计是到郑家庄报信了——一切都在司令的预料中。
  这时,冯仑提出一个意见,“白魏不经打!东面的寨墙不高,壕沟是干的,很容易就能过去!我们完全可以爬上去!只要神枪队的人压住他们即可!”
  神枪队拨了四个跟着冯仑,所以冯仑有此一说。
  “打下白魏?”王明远也注意到白魏的抵抗很弱,不像有三百人枪的样子,“司令的命令是围困而不是攻打,万一郑家庄得知白魏被打下,他们就不来救援了。”
  “刚才送信的是你放过去的。我们封死道路了,他怎么知道?”冯仑被打开白魏的计划所激动,“我们本来兵力就少,一但打开白魏,我们就能腾出全部兵力来对付郑家庄,这不是很好吗?”
  听起来的确不错。王明远第一时间就赞同了这个计划。龙司令对他们这帮军官授课时,反复讲到了随机应变:在执行总的战略任务的前提下,必须根据战场局势和战斗进展灵活地运用战术。切忌呆板地执行上级预先分配的任务而不知变通。
  眼前的情况似乎证明冯仑的主意是对的:白魏的寨墙不高,就先在的情况看,乡兵的战斗意志很差,躲在寨墙上胡乱地放枪,基本上对部队构不成威胁﹍﹍龙司令的命令是围困白魏,惊动郑家庄,然后留下三连,自己带二连加入主战场﹍﹍目前看来已经达成了第一步任务。但是,潜在的危险也是有的,三连只有六十人,围这么大一个村子根本就做不到,只能虚张声势地封住寨门,白魏有三道寨门,龙司令侦察的很准确,如果每道寨门摆上二十人,兵力就过于虚弱了,敌人只要集中兵力,很容易突破封锁,不论是向郑家庄,或者是陈家崖,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当机立断解决白魏,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王明远思索了几分钟便做出了决定,“干了!”黄昏时他已经观察了寨墙,搭人梯完全可以攀上去,而且,他已经发现了两处更适合攀援而上的所在,“就这样办!你回去组织佯攻。”这个词他和冯仑已经完全了解其含义,龙司令讲的好,打仗依靠的是实力,但骗术贯穿始终,不懂得运用计谋欺骗对手的,永远不会是一名好将领,“我打主攻,从这边打进去。待我这边得手,你也进庄。咱们动作要猛,时间拖不起,咱还要支援主战场呢。”
  冯仑不以为然,因为他东面发现了防御的破绽——二连和三连是在黄昏进入战场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观察,两位连长都发现了各自负责的区域的防御弱点,“老冯,不要争了,就是个先后的问题。你赶紧回去,造出攻城的声势来。”
  “好吧。”冯仑掉头走了。虽然他和王明远是平级,但龙谦对王明远的器重谁也晓得,本来还有鲁山,但鲁山绕个弯子,被降职了,最近才回到连长的位子上,冯仑不愿意与王明远争,甘愿当“绿叶”去了。
  龙谦对于蒙山军出山第一仗的安排是有问题的,那就是在白魏方向没有确定主官,这似乎也不能怪他,因为他的计划是惊动敌人后,二连马上就调走了,但冯仑的临机变化给这场以少击多的战斗带来了很大的变数。
  
  第三节破庄三
  
  龙谦蹲在路北的一块小山坡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天已完全黑下来,望远镜里其实什么也看不见。封国柱在他身边,半人高的杂草将他俩都掩住了,不时有蚊子叮上,封国柱噼噼啪啪地拍打着。
  龙谦将望远镜收起来,“行啦,忍忍吧。你听你的士兵们,他们做的可比你好。”他俩的周围,埋伏着四十多个四连的官兵,此刻,龙谦听不到一点动静。
  “我不怕刀枪,就怕这些蚊子跳蚤,讨厌死了。咬一口好长时间好不了……”
  “那你也咬他们一口出气。”龙谦难得地开了句玩笑。他对埋伏部队的素质感到满意,对面靠东一点的树林边潜伏着叶延冰的一连,刚才努力去寻找破绽,没有找到。
  四周静悄悄的,给人很惬意的感觉——假如忽略蚊虫的叮咬的话。
  静谧曾经是龙谦很渴望的东西,记忆中的世界过于喧嚣了,人们总是办一些蠢事,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总是发现曾经痛恨的日子才是幸福的。
  “他们会中计吗?”封国柱伸长脖子朝西望去,那边是郑家庄的方向,但黑漆漆地什么也看不到。
  “我哪里知道?”龙谦嘟囔了一声。这时候,东面传来第一声枪声,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爆响。
  “嘿,打起来了!”封国柱站起身。
  “等消息传过去,他们再动起来,到这里至少需要一个半时辰,这是最快的了。你去告诉大家,可以睡觉,但班排长要保持戒备。”龙谦说着仰面躺下来,随手拽下一棵小草在嘴里嚼着。夜晚的风吹过来,感到很舒服。
  枪声爆响了一阵便稀疏下来,这很正常。命令就是惊动白魏,部队的子弹不多,经不住消耗,一切都要在这场战斗后得到得到解决。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南面过来一连的一个班长,报告说白魏镇出来两个人,没有走大路,朝郑家庄而去,叶连长没有拦截,放过去了。
  “做的很好。保持警戒。”龙谦很满意现在的进展,一切都在计划中。
  但随后龙谦就意识到不对了,因为白魏方向已经稀疏下来的枪声骤然急促起来,竟然传来了爆炸声。
  “怎么回事?”龙谦自言自语,喊过李三才,“你骑马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情况?”
  五里路打个来回,李三才用了半个多时辰,“司令,司令,二连和三连已经攻进了庄子!”
  “什么?你见到王明远和冯仑了?”龙谦大吃一惊。
  “没有,”李三才大口喘着气,“队伍已经杀进去了,白魏着了火,乱糟糟的,庄外见着咱的两个伤号,部队全进去了!”
  “胡闹!”龙谦脸色大变,“国柱,立即集合你的连,跟我去增援白魏,用最快速度解决掉。”说完命令李三才,“赶紧联系迟春先,让骑兵队遮断道路,绝不允许白魏的溃兵逃到郑家庄和陈家崖。其他方向先不管了。”
  下达完命令,龙谦带着四连迅速离开了隐蔽地,朝白魏飞奔而去。
  三连率先攻破了寨墙。办法很原始,两个神枪队员及连里的几个枪法好的士兵封锁了选定的位于东寨门南侧百余米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是冯仑选定的,除掉壕浅墙矮的基本条件外,还是寨门的射击死角。冯仑挑选了突击队并亲自带领,两颗缴获自毛阳镇一直未在战场使用的手掷炸弹甩进寨墙,随着炸弹的爆炸,突击队攀人梯爬上了不算高的寨墙!很顺利,伤亡是在突击队进入庄子后造成的,第一个攀上寨墙的一个姓王的班长带着两个士兵朝寨门口猛冲,迎面遭遇了扑过来封堵突破口的庄丁大队,三个勇敢的士兵在激战中全部阵亡,但他们的勇敢给后续进庄的三连官兵们赢得了时间,也将战意不高的庄丁吓退了。等冯仑进得庄来,突破口已被三连所控制。三连的士兵们占据了突破口对面的两所民居,爬上了房顶,用步枪火力压制攻过来的庄丁,将庄丁们第一轮的反扑打退了,打死至少七个庄丁,这个过程中又造成了三连四人伤亡,其中一人当场阵亡。
  三连一排是负责突破的部队,排长丁小富喘着粗气找到蹲在墙角观察的冯仑,要求带一排夺下东寨门!
  这时候,冯仑作出一个正确的决定,“别夺寨门了,朝庄里打!”他估计二连正在激战,“接应二连,从里面打总要容易些。你带你的排守住这里。注意隐藏好自己,不要主动攻击。”
  二排正在不断地翻墙进入庄子,冯仑找到二排长,带着二排朝庄子里杀进去了。
  白魏镇的萧观鱼此刻正在西寨门急得跳脚。贼人似乎人数不多,但异常精悍,他们已经攀墙进入了庄子,庄丁队长亲自带人肉搏反击入庄的贼人失败了,死了三个,伤了七个,无奈退回了寨门。现在寨门集中了一半以上的庄丁,却没有勇气组织第二次进攻。
  萧观鱼那张胖脸上淌着油汗,嘴里大骂着庄丁,但无计可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