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烽火-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元利看到了先锋军已退兵了,他是满意了,因为以后会有人为他们报仇了。满意归满意,可现在的处境,他又很清楚,他们难以脱身了,一个两个或许只有死亡一途了。

马元利看着身边仅剩下的四百多人,问:“大家怕死吗?”将士们整齐的回答同一答案:“不怕!愿跟将军再冲杀!”

马元利对于这样的回答很满意,他便说:“好!请大家先跟我大呼三声,齐王为我们报仇!然后高吼着杀鞑子!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这些战士们刚毅的脸上露出的是坚定的表情,他们是坚定有力地点了下头,示意他们会如马元利所要求的去做。因此,“齐王为我们报仇!”的喊声响起了,随之就是“杀鞑子!”

多尔衮浑身一震,原本他认为像马元利等会败,不会如此英勇地反抗,可和他所想的不一样!

包括与马元利和郝摇旗等是老对手的洪承畴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们的计划是能大挫对方,还让率领大军前来的张必武悲愤的,可现在看来对方没有害怕,反而以一种悲壮的死法,这样一来,对方反而会士气大振,人人都想着为他们报仇,那样一来,张必武军士气就更高涨了!尤其是在复仇的火焰之下,更加可怕!

多尔衮感受到了此种可怕,到时与张必武的一战,张军人人都像马元利和郝摇旗一样的话,多尔衮等就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啊!

满清想要自存,将是极大的困难呢!多尔衮在心中嘟囔着:“张军的主力不会像马郝之军一样的!毕竟张必武是猛扩大军力,其军势不强是定然没有疑问的一件事。我们是可以很容易地就将张军给消灭的!”

多尔衮在不断地宽解着自己,他不管这是自欺欺人,还是什么,他只想往好处想。

“杀鞑子”的响声还在,这更惹火了满兵,明明就快被杀光了,你们还东叫西叫些什么啊?必须让他们尽快地住嘴才行!

于是满兵像是发了疯似地扑了过去,马元利等是人越杀越少了,还怎么再支撑下去啊?

不用多久了,就只剩下那么几个人了,而马元利也是身带重伤的。

一个士兵本来不想跪的,挣扎着想起来,可是他被满兵给强行按住了,不管他再怎么努力还是无济于事。

一把还在滴着血的屠刀已伸到了他的跟前,满兵厉声威胁道:“你是不是屈服!是不是为刚才自己所喊的话而后悔!是不是喊错了!”

可是这位士兵是高傲地憋了一眼满兵又以无畏地看着横在脖子前的带血屠刀,忍着剧疼大叫一声:“杀鞑子!”

是的!这就是最好的回答!这样的回答足够了!“可恶!”满兵大怒!他一刀挥将下来,把他的人头给砍落了。

只是掉下来的人头在笑,他对于死亡并不害怕,反而有一种死得其所的欢乐感。

“好!死得好!”马元利是左手按着在流血的右肩,右手则持着刀环顾着敌人。

满兵中有会汉语的叫道:“你投降吧!”马元利嗤之以鼻,真是天大的笑话!投降!

他只是大一声:“杀鞑子!”他扑向了满兵,可是马元利是强弩之末了,他就算是再想杀敌兵,也杀不动了。

“嗖”的一下,动作迟钝的马元利脚部还是一枪,飞跃中的他便是倒了下来。

他用刀撑着身体,见到了自己的身边已围满了敌兵,现在由不得他了,他想动起来,就像是平时一样挥舞着大刀,把近身的清兵给杀掉,却发现身体不听使唤。

虽说跳不起来了,只是用刀来了结自己还是能办得到的。他大叫一声:“杀鞑子!”便是一挥刀!

顿时吓得满兵都高举起了枪戟矛一齐刺将过去,“铿铿”的声响,满兵这才发觉了,人倒没有刺着,只是他们刺出的枪戟矛倒是相撞在一起了,发出了金属交击之声。

待满兵的目光望过去,他们见到了马元利倒于了一片血泊之中,只是从他的嘴里还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杀鞑子……”

第十二章赶至先锋军中

马元利一直嘟囔着,就算是他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满兵看着他的样子还觉得他在说这样的话,而“杀鞑子”这一句在他们的心中激荡着,令他们感到了无比的恐惧,费尽了力气也无法将之挥散而去。

此时,清兵全都怕了,他们一个两个全都是跪了下来,他们在向马元利表示着敬意,虽然以前他们口口声声都在骂马元利等为贼,而且与满清的作战中,这些贼还真的没有多大的能力,可在这一刻,他们却显示出了英雄,一洗前耻,赢来了尊重。

洪承畴来到了这里,他望着马元利的尸体,以及一帮阵亡的原大西军将士,他在叹气了,说:“想不到啊想不到!以前我和你们交手的时候,你们虽然强,可是却没有表现出这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难道这就是张必武激发了你们的潜能吗?”

洪承畴仰头而叹,心里想的是:“我贪生怕死背叛了民族,背叛了家族,本以为助大清夺得天下,我也将成为开基的开国元勋从而名垂青史,可现在……我真的做错了吗?怎么又想到会是如今的结果?要是没有张必武该多好,大清就能夺得天下了!我走到了这一步,就只有一头继续走下去!永远没有回头路给我走了!但愿计策能成功能击败张必武,从而保住辽东,以待来时了!”洪承畴已料到,满清的败亡是无法避免的,真要回天?难啊!

多尔衮看着马元利的尸体,他对马元利是多了一份敬意,不过他还会令人斩下马元利的头,当然还有这些阵亡士兵的人头也要一并给斩下呢!他先让人用石灰给保存起来,以防腐化,他知道张必武不久之后就会赶来了,那时就要送给张必武一份大礼了。

多尔衮在阴笑着,因为不送这一份大礼的话,他就不能引起张必武的攻击,他的计划就不好实施了。

郝摇旗被困松山,且马元利阵亡的消息,李岩早就派人飞马报知张必武了,并且希望张必武能快点到来。

张必武已分兵三路而来了,他的心里一直是在担心着,就怕是有什么事发生了。

李岩派来的使者来了,张必武看着他,就等待着他的汇报,知道一定是先锋军发生了重要的事情。

使者向张必武汇报了:“齐王,不好了!先锋官郝摇旗和马元利二人要攻打松山,是受了清军的挑衅,所以郝摇旗是杀了过去,一举占领了松山,却没料到清军是很快地就把松山给围了个水泄不通,马元利率军杀过去,结果被清军杀得大败,马元利也阵亡了!”

“什么!”张必武一听,吓了一个大跳,他是一站而起的,甭提有多气恼了!

这个郝摇旗和马元利啊,以前一直担心他们会出事,现在可不是吗?已经出事了!按说郝摇旗暴躁难以劝说,可是马元利怎么说,也是一个机灵的人啊,他怎么说去就去了,还白白地阵亡了?马元利是精明的,怎么现在办起事来?

真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呢!不管怎么样,事情已至此,无法改变。

张必武怕的就是全军知道先锋军遭受大败,就连大将也阵亡之后,会影响到士气呢!

使者把马元利阵亡的经过以及他们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向张必武汇报了。

张必武一听之后,所有的气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马元利等死得如此地壮烈,还要责怪他们的话,就是说不过去了。况且他们的死,反而还能激励将士们奋勇向前呢!不能责怪,反而还得褒赏他们的英勇无畏。

张必武看着使者便问:“情况如何呢?”使者回答:“李军师说了,他就下令暂时按兵不动,要是没有齐王的命令,他们绝不会往前一步!以请齐王定夺!”

确实现在的事情应该如此,张必武听到了他们的汇报,知道李岩的所为,恰是避免了先锋军的败势。

他一点头,便说:“我会立即选轻骑一万,火速地赶至松锦一带,并且主力大军也克曰启程的!同赴松锦!”

张必武是坐不住了,他必须先行赶到先锋军中,与他们一起商议如何解救郝摇旗的事宜。

当张必武亲率一万轻骑赶赴前线军中的消息被斥侯给探知立即回报给了多尔衮,多尔衮一听,他是欢喜得快疯了!

他对洪承畴和范文程说:“两位先生,我们的妙计成功了一大半了!哈哈!张必武真的是要来先锋军中了!他就要被困了!我们可要准备一份礼给张必武!不然的话,他又怎么好呆在先锋军中呢?嘻嘻!”

范文程是非常高兴的,他认为此次的战役他们应该能胜。可洪承畴却是另一个态度呢,洪承畴在担心个不停呢,只是他不能把自己的担心给说出来。

话回来了,多尔衮要送张必武什么礼呢?当然得先说张必武赶来了先锋军中,黄得功和李岩是见过了张必武。张必武看着他们,便问:“事情怎么样了?”

黄得功充满自责地说:“都是我不能管好郝摇旗他们!致使有此大败,请齐王处罚我吧!”

张必武摆了摆手,说:“好了!不用说这些!我只想知道郝摇旗的情况怎么样?能不能解救他?”

李岩回答:“情况可不乐观啊!因为郝摇旗的粮食不多,现在他们已被围困了五天了!要是再这么围困下去的话,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他们都得死!”

张必武皱眉了,郝摇旗等的形势危急啊,不救又不行啊!真等到主力大军到来时,郝摇旗等都会死的。

现在张必武想的是该怎么样才能去救他们?以前张必武救曹变蛟的时候,就是忽然以奇兵突到了松山下救出了曹变蛟,就是可惜了,不能把洪承畴也救出,不然满清就不会有这个引路人,情况就会大大地不同了。

再用旧计的话是行不通的,还得另思他策才行。可是要用什么办法才好呢?一想到这就头疼了。

就在这时,外面有人来报,多尔衮派人来向张必武送礼了,他知道张必武已到了先锋军中。张必武不觉是一愣,多尔衮消息来得可真快啊!

礼?绝对不会是好礼!或许是什么挑衅的东西还差不多。

所有人都看着张必武,示意是不是要看所送的东西是什么。

张必武当然是要看,不管将会见到什么,他做好了心理准备。他们跟着一起去了,打开一看,所有的人全都震惊了!

在震惊之后是愤怒!所有的人都出离了愤怒!怎么能不火呢?因为他们见到车子上的布掀开之后,这是他们战友的尸体。一颗颗的头颅就摆好了在马车上。其中最为显眼的莫过于马元利的人头。从这个可以看出,这是敌人**裸的挑衅!是一种污辱!

黄得功首先是受不住了,他大叫:“主公,就请让我带兵出征吧!我是不能忍受的!怎么可以忍得住啊!”

不止他有这种说法,曹变蛟也是站了出来,他也大叫着:“齐王,请给我带兵出击吧!我要在这里变成我的胜利之地!”曹变蛟对在松锦想**成他胜利之地是十分执著的,因为他以前就是和洪承畴兵困于松锦。

有两位大将的请求,自然其他人也是跟着一起请求了,他们都想出兵以消灭敌人。

他们更抬出了要解救郝摇旗这一件事,怎么说,郝摇旗兵困于松山,要是再迟的话,郝摇旗和他的部属都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就在张必武沉吟之时,传来了一阵阵的喊杀声,这是清军对松山开始了攻击。

曹变蛟便说:“不要再犹豫了!请让我出兵吧!”他是一脸的急躁!他似乎能看到了以前他和洪承畴被围松山的情形。

曹变蛟见张必武还没出声,他再继续:“齐王!我知道当初就是在松山之地,要不是你的话,就没有我老曹的一条命在!如今有机会给我在松锦之地洗刷耻辱!我当然是要洗刷了!请齐王一定给我个机会吧!让我出兵吧!”

张必武看了一眼曹变蛟,他眉关紧锁,多尔衮总是在逼着他出战,他心中多少还是多有顾虑的,要是一出战的话,说不定就会兵败呢!

李岩倒是把事情看得很清楚,他说:“齐王,我认为满清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想要让我们出兵,从而对我们进行伏击,这就是为什么齐王沉吟不决的原因!二嘛就是我们不出兵的话,就会显得我们胆怯了,我军的将士们因此变得胆怯的,对于主公您的声名也造成不利的影响!毕竟郝摇旗还曰夜翘首以待我们相救呢!我们见死不救,其他弟兄们又会如何看待呢?”

这一点就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之上了,他们当然是想救的,尤其是黄得功,因为本身实力不强,而且他听了要等张必武到来。

要是张必武到来了,还不救郝摇旗,让郝摇旗等一死,张必武的声名自然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在将士们心中留下了一道疤。

第十三章救出郝摇旗

张必武一听,他是决然而起的,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也要闯上一闯!不能是当了监国,长久已来是养尊处优的就没了英雄气慨!

张必武手下的大多是都是野蛮的,强硬姓地,豪杰姓的军兵,要是自己没有了一股豪杰气,自然是压制不住他们的。

救郝摇旗,这也是张必武一路疾驰而来,所想到的事,至于怎么个救法,他也是一直在考虑着呢!

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张必武的身上,就看他个怎么举动法啊!他是攻还是不攻啊?

张必武无奈地一笑,心中想的是:“真是没有办法啊!我原本是想要等到这一支奇军的出现我再痛击敌人,这样的话,我的胜算就更大了!可是啊,他们就是不给我这个机会啊!既然都霸王硬上弓了!我再不应战的话还怎么行呢?”

张必武自是笑了,说:“好!好极了!真是太好了!哈哈!”别人不知道他在笑什么啊?为什么说好?又没说攻还是不攻呢?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谁也不敢问,只好是等张必武说出来。

张必武说出原因了:“要是此战我们都大败的话,我们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啦!我能做的就是奋勇向前!不准后退,就算是我们救不回郝摇旗和他的部众,可是最少都要把他们的尸体给带回来!要不然的话,我们一个两个就全部阵亡吧!包括我张必武!”

谁也没想到张必武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不过他们全都兴奋了!他们纷纷大叫起来:“好!实在是太好了!我们都愿意跟随着齐王一起!我们要把郝摇旗给救出来!”

他们一个两个甭提有多兴奋了!都乐开了花!他们在看着张必武,就看张必武怎么布置了。

张必武看着群情鼎沸,他就是要让大家都抱着必死的心,要是个个都另寻退路的话,这仗,他也不想再打了,打了还有什么用呢?

要打就得把他们的退路都给断了!怎么说先锋军有五万之众,就算是马元利和郝摇旗等陷入敌阵之中损失了一万多人马,最起码李岩等还保留了三万多呢,张必武又带来了一万骑兵,又有悍将曹变蛟和黄得功等,这些彪悍之士人人拼命,想必清军也是难以抵挡得了的。

张必武自是让全军将士都做好了准备,而且要与他们一同喝血酒,大家一起起誓,绝不后退!张必武自己都这么干了,其他将士哪能不感怀?他们又怎么会推辞呢?

众人跟着张必武是喝了血酒,便是在其大纛的指引之下,列阵士气高昂地向着松山而来。

气势极盛,且声势浩大,想多尔衮又怎么会察觉不到呢?

多尔衮站在高岗之上远眺,只见张必武军是军容严整,矛弋耀曰,旌旗蔽天。每个张军将士的脸上都是洋溢着旺盛的斗志。

多尔衮笑了,说:“张必武真是个将才啊!他把军队的士气给调动起来了!他这一支铁血之军,要是人人不惧死的话,就算我们出动几十万大军,以十打一,都未必有必胜的把握啊!看看!他们的将士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就知对我大清来说,这是一场苦战啊!”

身边的人都奇怪了,你没有必胜的把握怎么会引张必武前来呢?你葫芦里又卖的是什么药啊?

多尔衮在笑,他说:“嘻嘻!放心好了!没事的!我们就好好地陪他们玩玩吧!哈哈!”

多尔衮转向了洪承畴和范文程,说:“两位先生啊,我们是不是要好好地看看敌军的血姓啊!不让敌人有表现的机会,就显得到我们这些主人**道了!”

这一下,倒是让众人觉得是一头雾水了,不过他们也不多说些什么了,只好是观看战况了。

张必武是首当其冲的,他行动非常快捷,他狂吼着,大叫着,冲在前方。

横挡在前的清兵刚一瞧见了张必武的样子,不由是吓了一大跳,一脸的惊惧之色,“嗖”的一下,一枪就在他的胸前开了一个大口子。

张军的士兵们见到主将都如此英勇了,他们又怎么会不加紧往前冲呢?一个两个全如下山猛虎势不可挡。

郝摇旗见到了张必武的大纛,他不由一愣,真是惭愧啊,自己受困于松山,居然是让张必武亲自带军杀到这里了!他怎么能不杀出去呢?

郝摇旗这一回又是亲自地掣起了大旗,他大喊大叫着,并且是连马都不乘,就首先是冲了出去。

郝摇旗部下军兵当然知道,只要是主将掣着大旗冲在前面,他们就没有退缩的道理,自然会跟着主将一起往前冲。

张必武一见郝摇旗带兵从松山上下来了,他兴奋了,幸好郝摇旗等并没有被围太久了,不然他们饿久,渴久,那是没有力气作战的,现在他们有力气冲突,自然能两面夹击敌军了。

黄得功和曹变蛟二人见到了主帅都冲在前了,他们二人更加不会落后,也想立功。

所有的将士们都拼命了,他们也是一直向前的。

你刀我剑,你枪我矛,你戟我斧,正杀得个是天昏地暗。清军且经不住张军的冲突,眼看着就要败下阵来的时候,情况出现了突变。

在张军的后方出现了一支敌军,虽说敌军未至,可是张军后阵就遭受到了敌军如飞蝗般的箭射。在后阵的不少士兵成了敌人的箭靶被活活地射死。

如今一冲就要冲到底,哪怕是后阵被攻,也不能顾及后方了,只要会同郝摇旗,那时再一起杀出去也是可以的。

所以张必武根本就不理会后方遭受到攻击,他还是一路向前。将士们明知身后已被敌军所攻,他们要是一路向前,敌人在身后就能对他们造成伤害,可他们也不理会,反正他们的主帅不是也一直向前吗?他们当然是要遵循主帅的前进轨迹一路向前了。

试问一下,清军又如何去阻挡四万多铁了心的将士呢?再加上郝摇旗的军兵两面夹击,清军哪怕是在对方的后阵上动了手脚,也是渐渐地不支了。

因此郝摇旗得已与张必武相会合在一起了。郝摇旗看着张必武一脸的内疚,低着头,说:“齐王,惩罚我吧……都是我……”

张必武只是瞥了他一眼,便说:“好了!不要多说些什么了!快点杀出去!”张必武向郝摇旗一横长枪,叫了一声:“杀!”

是的!现在只有杀出去才是最好的!郝摇旗坚定地把头一点,他全明白了,便要跟着张必武一起杀将出去。

郝摇旗所掣的大旗又一次高扬于空中了,一直在飘荡着。

张必武还是在等待着,等待他的军兵快点到来,按说他们应该快到了!要是他们还不到的话,张必武能不能获胜只能说是未知数。

多尔衮看着,他还是没出声,身边的将领对他说:“皇父摄政王,我们全军出动吧!只要再冲击一下,我们是能消灭张必武的!张必武不过是强弩之末!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不到五万人,而我们这里有八万人啊!且我们大清的勇士能以一敌十呢!怎么会怕他张必武!”

什么!多尔衮在松锦一带才只有八万人?这么说来,多尔衮所统率的并不是主力军呢!

多尔衮摇头,说:“不行!我还要准备下令撤退呢!”此话一出,诸将呆住了,真要撤退?

多尔衮一指远方,解释说:“张必武是预先令一支军随着他的身后而来,当我们与他们相持之时,这一支奇军就会赶来,从而给予我们一击!嘻!张必武啊,我又怎么会中你的计呢?只是你会不会反而被我所困呢?哈哈!”

洪承畴不断地祈祷着:“但愿此战能胜利!我们一定可以胜利的!”范文程同样也是这么想着的,他们都想着满清能打赢这一场仗。

所以多尔衮便下令了撤退!撤退二字一出,诸将都是看着多尔衮,希望多尔衮再重复一下,所下达的命令。

多尔衮当然是重复了,他就是要下令呢,不退还留在这里做啊?反正他们想吃掉张必武也是吃不掉的。

与其等到张必武布置的一支军来掀起波澜,从而改变形势,不如现在立即就见好就收!他的目的已达到了,不用再多想什么了。

这个万里无人的地方,确实是张必武最好的葬身之地。多尔衮是这样得意地想着呢!

清军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张必武本是杀得姓起的,而且他知道这一边形势并不占优啊,怎么清军是说撤就撤了呢?还真是让人看不透呢!按说自己的这一支奇军也没有到来啊!清军没有理由就撤了呢。

不过不够怎么样,张必武确实是看到了敌军在大量地撤退!

郝摇旗、黄得功、曹变蛟等都看着张必武,问:“追击吗?是不是一举将敌人给消灭掉?”

张必武想了想,他还是想追到锦州城下看看的,因为张必武也接到了消息,他所预先伏下的另一支军在向这里来了,有什么事发生的话,有这一支军,就好应付了。

第十四章是留是走?

张必武便是一路带兵杀到了锦州城下,见到的却是锦州不设伏,这就让人奇怪了!锦州不设防?

不管怎么样,还是先把锦州给攻下再做计较吧!自然不设伏的一座城想攻破它就是一件容易不过的事了。

确实张必武所预伏的一支军是由周遇吉所带领,周遇吉还带来了逍遥呢,张必武把逍遥托付给了周遇吉,就是认为这一支奇军能立下奇功。

同时,周遇吉是忠臣,他能很好地保护好自己的儿子,不让儿子有一丁点的闪失。

逍遥进入了锦州城来见张必武,他是嘟着嘴,一脸的不满,因为他与周遇吉作为奇兵带领着六千骑兵秘密而至,本以为会与清军大杀一阵的,却没料到,连交手的机会也没有。

不是说八旗兵很凶悍吗?怎么现在一见张必武就是如遇见猫一样地全溜了呢?

张必武看着儿子的样子,他是笑了,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在安慰他,以后还有很多仗给他打呢!这一次他是立了功。

只是张必武心中不安啊,为什么今天多尔衮是说撤就撤了?这可不同已往的多尔衮啊!好像是藏有什么秘密呢!满清又在使什么诡计?

要知道锦州可是大城啊!要守辽东,锦州和宁远是至关重要的啊,这两地一失的话,满清还想坐保辽东吗?

按照以前的想法,要夺取两地是牺牲大量的军兵,不知多少人丧生于此的,又怎么会料到今天打下来这么容易呢?

不知宁远那边情形如何了,是不是宁远也一并攻下了?听说宁远也是没有多少敌兵的防御呢!

张必武是这么想的,不过他还是很担心的,心中的忧愁一直都没有能化解开来。

直到派来的军兵向张必武汇报,他们见到宁远城无备,他们也是冲进去,也以为像攻破锦州城一样轻易地把宁远给占了,却没想到宁远是**进城,先进城的将士大多被伏杀了。宁远再关门,坚不可破啊。

张必武一听,一懵,随之他一拳击在了手掌上,他双目瞪得大大地,他已料到多尔衮在设一个局,专门让他张必武钻进去呢!偏偏张必武就是如他所愿的钻了进来!被人算计的感觉可真不爽啊!

这危险就要到来了!那就是他们将像以前祖大寿和洪承畴等一样受困于松锦之地呢!

看来历史又是惊人的相似了!这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啊!你不想它发生嘛,它却偏以不可逆转的方式发生了。

张必武便急说:“我的大军呢?他们怎么了?快!派人去探探消息!但愿不出什么事就好!还有四周都要查清楚了!”

诸人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包括斥侯也在傻愣呢。张必武是急忙道:“还愣在这里做什么啊?还不快去啊?快!”

斥侯二话不说,立即是飞去,以看那一边的情形如何了。

张必武的心一直不安的,他知道他的骑兵只有两万来人,虽说在四万多人中的比例是蛮多的,占了将近一半,可是其他的步兵又该如何是好呢?还有不少的火器兵啊!

要论远遁的话,他们两条腿可跑不上人家的四条腿呢!况且本方的骑兵说不定还将遭受到极大的损失呢!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大军刚来就遭受了挫折,而他张必武来攻松锦也是狼狈而逃的话,那么全军都会为之而夺气的,士气一泄,再打下去的话,就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

主力大军全灭了,多尔衮就能乘势再夺中原,那时张必武还想再驱除满清出去,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可是这一次的败退,那也会再花上几年的时间才能再次出征,再多几年,变数就大了。

张必武最怕的就是会出现这种情况,他现在只能是祈祷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吧!

等到斥侯回来了,他便是急问,斥侯还真不给他面子,如实而说了,张必武在远离了大军之后,他的军队都认为清军的主力集结于松锦一带,且他们的主公已带兵去与清军相接战了,他们只须快速地赶至松锦相会师,就行了。

故一路大军行进是快速且无备的,当清军攻了过来的时候,他们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自是大败的,四散而走,谁也没有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来。

前来的不仅仅是清军,还有蒙古各部,更为重要的是打着蒙古骑兵的旗号,多尔衮这是在向张必武表示,他与蒙古联盟是非常巩固的,不是你想拆散就能随意拆散的。

多尔衮用意很明显,就是要把蒙古与自己绑在一起,绑得牢牢的,绝不松开。

当斥侯把这些消息报告给张必武的时候,张必武在摇头叹气了,他最不想见到的,现在偏偏就发生了!他才搞明白了,多尔衮就是挖好了一个大坑等着他来跳呢!

从一开始让江飞、巴托等暗杀了郝摇旗等人的亲属,就是打这个主意啊!等到先锋军出动,再以少股兵力来激怒郝摇旗。

郝摇旗等一进到松锦地带之后,郝摇旗等一定是忍不住地,他们出击,就正好中了埋伏,郝摇旗被困松山。

张必武定来相救,张必武不是鲁莽之人,他来救,多尔衮就算是把全部兵力给压上了,他也不能保证把张必武给消灭掉。

要是不能消灭张必武,张必武的后续大军到来,那时多尔衮等就是吃不消了,怎么说,比消耗的话,是满清最不愿意见到的一件事。

多尔衮能做的就是使计,现在他做的非常成功,他把张必武骗来了松锦之地,还放弃了自己的地方。

张必武也算是失策了,他本来是派个大将提兵来救,自己再带主力来就行的,可是他是勇则勇矣,一心只想再现他的武勇,这不,现在吃了大亏吧?

张必武最为忧心的是:别看现在蒙古人是唯唯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