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烽火-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
要是布尔尼还远在漠北的话,以后说不定还会成为另一个成吉思汗,张必武可不能把敌人给养强大了!让布尔尼举族迁到鄂尔多斯,靠近长城一带,他只有依附张必武才能生存下去,那么一来的话,张必武就不用担心布尔尼还能闹出什么事来了。
张必武便是亲笔写了一封信让来使速去布尔尼那里,至于布尔尼听不听,那是他的事了!他听的话,他的族人还能保全,不听的话只有一死了。反正现在没有了布尔尼,对大局也没有多大的影响了,当然他肯听从乖乖地到长城边,自然是最好了。
张必武舒展手脚,他显得是很轻松呢,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了吧?休息吧!
当张必武一躺下的时候,又有人来急报了,说顺治有一封信送至了。
张必武想睡还真不能睡呢,他不由是一愣:“信?什么信啊!”脑子一转,立即明白了!一定是多尔衮想要激张必武出战的信!
张必武看完只是一笑,他也不多说些什么了,他便要在翌曰早朝之时,让诸臣好好地看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当张必武一上朝把此信交给诸臣的时候,他见到诸臣是一副惊讶的样子。其中卢象升出班了,说:“监国,此信想必在座的各位大多已是在手上有了一封吧?”
张必武何等聪明一听,还听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啊?同时,张必武也感受到了群臣的目光,他现在完全明白了,这又是多尔衮的计,他分明是想逼自己出兵辽东吗?而群臣大多是不明白张必武心中的主意是什么,所以他们也没有出来说出自己的看法。
在这一刻,张必武必须严厉地表明出自己的态度来,不然等到群臣一致表示赞成出兵辽东,那就会受到朝中的阻力了。
张必武便是冷笑一声,大声地说:“诸位,多尔衮这是使计想让我出兵了!我可不是傻瓜,任由他摆布呢!既然他想让我出兵,我不如就按兵不动,任由他施为吧!”
这一番话又给自己争回了面子,同时也向群臣表明了态度,张必武是不会出兵的。群臣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他们会一味赞成的。
只是阻力还是有的,比如说武将这一边,有些人就是看不过,毕竟先前满清的歼细就曾暗杀过一些将领的亲属,在将领心中就积下了一股子气,他们当然是想把这一股子气给**出来了。
他们先前就表示出了想要出兵辽东,以把最后的敌人给消灭的愿望,可现在张必武又说不出兵了?
他们之中有人是站了出来了,纷纷表示愿意带兵出征辽东,只希望张必武给他们下达命令。叫得最欢的就是以武勋为代表的年轻将领他们不敢地出声,激动地表示要出征。
张必武又把目光转向了另一批将领,这一批将领立即是出来了,他们表示不能出征,不能让多尔衮牵着鼻子走。于是武将这一边分成了两派,争个不休。
最终还是得文官表态一下了,在张必武的目光之下,这些想要谄媚的文官是首先站了出来,他们纷纷表示不能出兵。
而其他的人也是出于公心的,也是反对出兵的。所以文官是清一色地一致表示反对出兵。
在郝摇旗等被张必武放出去长城以防御清军之后,其他的人就算是再想战,他们也不能怎么样了,显得势单力薄,最终只能是不再出声了。
张必武便是站起来,表示不再出兵。只是他自己也知道不久之后,郝摇旗等将领说不定就会潜返京城,还与武勋等一起商议呢!
张必武当然是要提防众武将串通以逼迫出兵的事发生,他便是派人去到郝摇旗等人的军中,告诉他们这一件事,同时也命令他们不能乱动,说多尔衮还派了一支军想要透过长城来劫夺,他们就得守卫疆土,保护百姓。要是谁走的话,那就立斩不赦。
这是用威来逼迫他们,同时也施恩,比如说给予他们赏赐,让他们的心中也高兴。
张必武觉得居高位其实也挺难的,有很多事,你就得转着弯来办,就得管住手下的这些人,不让他们乱折腾。
张必武以为此事就此完结了吗?不!当他的儿子逍遥进来的时候,张必武却感到了多尔衮的可怕!他的歼细居然能办到这一点!促使自己的儿子来向自己施压以出兵呢!
因为逍遥进来是向张必武请求出兵辽东的,同时,他也想加入到军中,也想像个战士一样亲冒刀刃作战以立功。年轻人啊,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怎么能知道战争的残酷呢?
张必武不由是火了,别人来烦他也就算了,怎么儿子逍遥也来烦他呢!他可是张必武的儿子啊!父子就应该是一条心的!不能父子异心!
张必武怒瞪了逍遥一眼,大喝一声:“你懂些什么!小孩子!”这一句可就让逍遥不服了,他是逆反年纪的,就是叛逆,他居然敢跟张必武顶嘴了:“父王,我不懂?我长大了!我懂了!像我这样的年龄很多人都参军作战了!我也应该要出去!”
张必武看着他,奇怪了!以前只要张必武一生气,儿子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的乖,可现在敢顶嘴了?看来儿子真的是长大了!
逍遥变得激动极了,他的脸肿红了,大声地说:“父王啊,你知道外面怎么说吗?说你是胆小鬼!不敢去与满清作战了!一入住紫禁城,英雄气慨就没有了!父王,我相信外面说的都不是真的!请您下令出兵吧!消灭满清一统天下!永远消除最大的隐患!不要再让人私下议论您是胆小鬼!父王是盖世大英雄!”
张必武还是看着逍遥,他心里有一股**在流淌着,因为他知道逍遥现在年轻气盛,他因为自己最敬爱的父亲被人非难,他才会如此激动,这一点是非常好的。
第六章除奸细
对于孩子,可不能总是棍棒啊!毕竟他已长大了,还得向他适当地服下软啊。而且张必武想教导他,当然是要说理由了。
张必武是和颜悦色地说:“儿啊,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出兵吗?”逍遥便问:“父王,为什么啊?您快说!”
张必武便说:“儿啊,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粮食!由于天下战乱几十年,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想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不断地战争!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就必须要向百姓表示我是急他们所需,想他们所想,与他们是一条心的!我才能巩固我的统治!况且我军也未必有必胜的把握啊!清军还很强大,要是贸然进行决战的话,一有挫折,整个天下又会风起云涌了!我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李自成!不如等待几年,我们实力强大,那时以地大物博,并且巩固的后方要消灭满清就变得容易了!”
张必武把手搭在了逍遥的肩膀上,说:“政治不能意气用事,还得要用脑子啊!还得有大局感!知道吗?”
逍遥还是有些不服气呢,虽然他听到张必武所说的是懂非懂。张必武自然是不能太过于强求,他便说:“你去看看李自成入京并且失败的原因吧!存活的人还有不少,你去了解一下,你就能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做了!”
既然父亲都这么说了,逍遥也是不再反对了,他便是告安之后便离去了。
张必武只是望着儿子的身影,他叹气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是让人头疼的!可是满清却把触手伸到了他的儿子这一边,那可就不得了啦!
张必武便又是把人给叫来了,让他们去调查,张必武总觉得自己是坐在火山口,要是这些潜伏在自己眼皮底下的歼细不清除干净的话,就永无宁曰了。
张必武自然是最为关心禤建豪能不能联系到天字一号的,他左等右等,且他的侦察并没有收到多大的成效,所捉获的都是无足轻重的,这样又能有什么用呢?
张必武得搬出永历了,他这是在装模作样,让永历连下五道圣旨,以表明要发展经济,恢复生产,不能出击。
当然张必武这么做,别人都知道永历圣意不能出己,这当然是张必武的意思,他通过永历的圣旨,就是封嘴,同时,他也不想与他的武将们有什么冲突的地方,以后也好有回旋之地,各自给面子吧!
同时,他知道大顺军的余部,像郝摇旗等不是他的嫡系之军,现在张必武对其军队的掌握还没有达到百分百,他还得花大力气去控制呢!自然用永历的圣旨,他也不用担心会引起像郝摇旗之类的不满,而有所抵触和冲突了。
果然效果还挺不错的,张必武先是恩威并施,然后再加以永历的圣旨,这样一来倒是协调了各方的关系,令得各方不再提什么出兵辽东的事了。
张必武是长松了口气,他可以继续着手恢复经济,发展建设了。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布尔尼实在没有办法,他只有选择保住,从而来到了鄂尔多斯部的驻地,他也受到了张必武的控制呢!为此,布尔尼还亲自进京,让张必武哭诉,请求张必武迅速地出兵,但是张必武却不答应他,只是赏赐了,便让他回去了。
张必武最重要的还是想要知道禤建豪是否联系上了天字一号,能不能拿到有关于巴托和江飞等的隐藏信息,或者是联系暗号等。
禤建豪真不负所托呢,就算是这任务再难完成,他还是能办得到,联系上了,并且取得了关于巴托和江飞的所在。
现在已是先呈给张必武,让张必武决定怎么个捉捕法。张必武一见,自是高兴无比了,这实在太好了!
同时,他也担心天字一号是不是泄露了?多尔衮可不是寻常人啊,要是内应一泄的话,以后他想要收复辽东就变得有些困难了。
禤建豪向张必武表示,做得很不错,并没有被发现,就让张必武放心好了!
张必武一听是长松了口气,只要吴良辅这位天字一号的内应还在就好。张必武想的虽好,毕竟吴良辅早就被大玉儿怀疑了,现在再出事的话,吴良辅想要逃过此劫是很难了。
张必武便是看着所在的联系方式,他秘密地把人给召集来了,他要把巴托和江飞二人给端了,不会让他们再为非作歹的。
至于江飞嘛,自己与他是老朋友了,就亲自去一趟以送他一程吧!
张必武便是布置好,就待把巴托给一网打尽了。巴托所住的是叫做棚户区的地方,这里大多是贫民的,地方非常隐蔽呢!是处于城郊的。
虽说也有几次来搜查过了,可是并没有能捉住证据呢!
毕竟富家大户已全在张必武的掌控之中了,只有小户,穷人,张必武是难以掌控得了。在这些地方选择隐居是最好的啦。
一大群的军兵把此处围得水泄不通。巴托见到事情已败露,一场死战无法避免了,他自然是逃不出去了!不过有一个人不在这里!这就是江飞!
他是受不了苦的,毕竟纨绔子弟嘛,让他吃苦耐劳地呆在棚户区,又怎么办得到呢?他是逃得无影无踪了,先保住自己的命再说,至于你巴托是生是死,那就对不住了!
巴托向东边拜了拜,他已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便是和一群手下大叫着杀了出来。
单单棚户区已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的,还不说外面到处都有军兵,你们这些人想突围出去?这不可能!
巴托和他的手下是大刀阔斧的,一副疯狗状,冲破这边,那边又拦住去路;复冲破了,可是对方又云遮雾盖而至,他们根本就无路可退。
巴托的刀在挥舞着,他发现身边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而远处一皁纛正迎风招展,证明是张必武来了!
巴托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会被发觉了呢?按说他们行事谨慎,对方不可能发现得了的?叛徒?又没有出现叛徒啊!
忽然间,巴托想到对方潜伏在他们内部有一个大歼细,一直都揪不出来!这一次定是他的功劳!这么说来的话,满清内部就危险了!
巴托觉得可怕!他心中极其不甘,他再一看,自己被围住了,根本就冲不出去。
巴托一手持刀,脸上有着无限的愤怒,他在想着江飞!对!江飞此人或许是要逃回辽东去了,只要他逃回辽东,说不定还真能消灭得了潜伏在内部的歼细。
“哈哈!”巴托大笑出声了,他很开心,说:“在我临死之前能见到老朋友,真是莫大的幸事啊!”
“好久不见了!巴托!以前你还是被我送进监狱里呢!”张必武出现了,他直视着巴托。
巴托同样也看着张必武,说:“张必武啊,我们是好久不见了!可惜了,你不能死在我的手上!而我却栽在你的手上了!”
张必武张望,他并没有能见到江飞,便问:“江飞呢?他怎么不在这里啊?是不是走了?”
巴托显得很兴奋呢:“江飞?他走了!你是捉不住他的!他会回到皇父摄政王那里的!皇父摄政王会为我报仇的!”
张必武听后在摇头,同时,他察觉到了异常之处,脑子里迸出了前段时间要行刺他亲人时的刺客自尽的情形,立即大叫:“快!捉住他!他想死!”说着就想一个箭步上前来阻止巴托。
还是太迟了,巴托作为歼细,深藏其中,他就料到自己的下场了,对于死是不害怕的,他在说出那一番话的时候就做好了一死的准备。
虽然有人是扑了过去,可还是迟了一步,巴托已口流鲜血,毙命了。
张必武来到了巴托的跟前,他看着巴托的尸体,他在摇头叹气了,真是可惜啊!巴托死了!而江飞却没有能捉住!
张必武总觉得有什么不幸会发生,比如说潜伏在满清那里的天字一号吴良辅!但愿预感不会成真吧!
张必武下令要严密地防范江飞逃出去,各个关卡行文画像以捉拿他!
出了这个漏洞还真是想不到啊!张必武让人去探听着辽东那边的情况,但愿吴良辅不会被发现吧!
想法是好的,可现实往往不会因人的想法而有所改变呢!
张必武捣毁了满清设在关内的情报老巢,这对满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就要让他们变得瞎子,一颗颗的头颅就挂在旗竿和城头之上。
张必武正在批阅奏章,他每天都是重复做着这些事,感到索然无味,虽说,也是让群臣去办,毕竟一个人就算是再有能耐,他也不能面面俱到啊!
夏完淳进来了,他手中捧着一个匣子,张必武奇了,问:“匣子?这是谁送来的?”
夏完淳回答:“监国,这个是辽东那边送来的!”张必武一看,还别说,匣子上有满文呢,奇了,说:“辽东那边送来的?”一股不祥的预感就蔓延在了心头。
第七章内应被除
张必武大叫一声:“快!给我打开来看看!”便有人上前把匣子打开了,毕竟不可能让张必武亲自打开,就防匣子里有什么想要害张必武的,这让下人来做就行了。
匣子里面是一颗人头!这是吴良辅的人头!匣子里用石灰浸着,以让人头不至于腐化。
“什么!”张必武大惊了,吴良辅死了!这么说,他的身份暴露出来了!以后想收复辽东的话,还想借助于吴良辅呢!可怎么想到会是今天的结果?
“吴良辅啊吴良辅!你怎么死了!”张必武感到痛心疾首,失去了一个好内应,且又是打入到了满清枢心的,他又怎么会不心疼万分呢?
夏完淳一见,他变得颤抖起来了,他知道接下来,他们想要收复辽东,会因为吴良辅的死而变得困难了。
他先掏出了一张纸递给张必武。张必武接过信,展开一看,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
原来吴良辅在接到了任务,要帮助揪出隐藏在关内的满清歼细,他知道这些都是枢心机密,只要一泄露出去的话,他几乎就等同于死了!
毕竟大玉儿和多尔衮就一直在怀疑吴良辅了,他现在再行动,大玉儿和多尔衮是不会放过他的,就算是错杀,他们也不愿意放过!
吴良辅反而有一种很大的解脱感,他一直感激着顺治对自己的朋友之谊,却因为自己身为的身份,不能背叛,成天处于左右为难之中。如今要是死的话,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果然,虽说多尔衮在蒙古,还没有回来,可大玉儿早就派人来了,他们也掌握了一些证据,一切都指向了吴良辅。
哪怕顺治想保也保不了,而且顺治也知道江山远比朋友重要,他的心也是狠的。
此时,吴良辅却是心软的,他明知必死,只是留下了一句,他当顺治是好朋友,然后他就自杀了。
他死得很安详,浑然一副解脱的样子。死对他来说是一种最好的结果,他是带着微笑离开人世的。
因此,满清便将他的人头用石灰腌着,以装进木匣子送到了张必武这里。
张必武看着吴良辅的人头,这是与吴良辅的第一次见面,本来还以为是能以庆功宴的方式为吴良辅摆宴欢饮的,可现在……
张必武按住了这想法,看到了信中的内容,他在感叹着,他觉得无奈啊!
张必武把手一摆,说:“好了!拿下去吧!好好地安葬吴良辅吧!给他造一个木人的假身躯,然后下葬!以三公之礼来下葬!找到他的亲人,以福荫,给予**厚禄!”
“什么!”夏完淳一惊,他怎么没想到张必武居然会用三公之礼来葬一个太监?还要找到他的后人,给予福荫?
张必武便是看着夏完淳,说:“我们今天能在这里,吴良辅是居功甚大的!我们必须要肯定他的功劳!这也是向满清内部的人表示,只要他们之中有人有功于我们,我们都能给予他们**厚禄,哪怕是死了,也能追赠,而他的亲属都能受到福荫!”
夏完淳听到这,他完全明白了,张必武这是想通过赏一人而劝进更多的人,他也不多说什么了,便是拟旨以通告满朝。
着实张必武的举动令得满朝都震惊了,只是出于监国齐王的命令,他们谁又能反对啊?便是一切都照着去执行了。
张必武接到了最新的消息,江飞早就逃命逃回了辽东,真是可惜啊!没有把这个小子给杀掉。真不知以后还会有什么祸事。不过以后还会再见面的,那时再收拾他也不迟!
满清在关内的内歼全部被清除了,而张必武打进满清内部中枢的天字一号也被拔掉了。这一下,大家算是互有千秋吧!
双方都没有再兴兵,满清是想,可是现在的形势不如崇祯年间,每次突入长城内都占不到多大的便宜,更不想什么掠夺财富,人畜而去了。
张必武就算是你多尔衮再怎么来搔扰,他也当你是空气,还是不理会,继续自己的经济建设。积累粮草,和军饷,同时训练士兵,增加战力。
正当张必武是热火朝天地做着这些的时候,他又听闻了顺治派人想到荷兰、葡萄牙、英格兰那里,以联络他们,请求他们出兵相助,或者是攻击南方。
还说整个中国最富裕的就是南方之地,这里有数不尽的财富和美女,比马可波罗所描写的黄金之国还要有钱得多了。
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勾起强盗们的贪婪之心,让葡萄牙等真的起兵呢!
张必武在一知道,他们秘密派出船只时,他可比满清要快,毕竟你从辽东的海域还得绕开来,是难以办到的。还有重要的一点,船上的人就算是伪装成了商人,也会地被郑成功的人给擒获了。
现在不是吗?正是这些被捉的人把消息第一时间报告给了张必武。张必武才会知道满清与荷兰等**的消息。
张必武在冷笑几声,看来满清真的是急了,毕竟在用了许多计策都不成功的情况下,他们除了孤注一掷之外,别无他法了。
现在正好让张必武利用,又一次宣扬满清的罪行,揭露他们的无耻嘴脸。
只是对方还是有漏网之鱼到了葡萄牙等处,张必武能做的就是立即派人到那里去,而且葡萄牙人占据着澳门许久,他们对于南方的情况是了解的,他们不会轻易地被骗呢。
要是他们还敢来的话,张必武将会与他们决一死战,要是识相的就彼此相安无事,这是最好的结果。
张必武还得让郑成功回到南方,让水师做好战斗的准备,毕竟有备无患啊!天晓得这些红毛鬼会不会听话啊?不听话的话,战事一起,只要有了准备,就不用担心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了。
在得到了满清相邀请红毛鬼想进犯,清军的骑兵不断地出现在边关之中,而且还破关而入呢!只是每一次都是捞不到多大的好处就全退了出来。
张必武还是不予理会,说来也怪,清军在折腾了一个月之后,他们是什么也不做了,变得安静起来了。似乎清军也不想再入塞了,可能他们知道入塞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与其花大力气去做无用功,还不如安安静静地什么也不理,不顾地休养生息呢!
张必武接到的消息是多尔衮在辽东布置了防务,看得出多尔衮明白,要是不能引张必武出战的话,等张必武积累实力之后,两三年后,战场就要摆在辽东了。
那时,多尔衮要做的就是取胜,所以他也不浪费兵力了,休养士卒之力,同时也是为了以后的大战做最后的准备。
双方都在为着最后的决战而在积蓄着力量,知道只要是发动了攻势,那么大家都将是动用全部军力的。
就这样过去了两年,在这两年中,张必武最重视的就是农业,农业不好,又何哪里得来足够的粮草呢?
同时,张必武也知道他继承自明朝,明朝积弱已久,且中国久受战争之苦,要没有两年的休养生息,很难发动一场大战。
张必武在巡视着粮仓,发觉粮仓处已堆满了粮草,他是很满意的。他来到了一包包的粮草前,一拍粮袋,说:“哈哈!拍着装得满满的粮草就是感觉特好!”
说讫,还蹲了下来捡起了粮草于手中,他是仔细地查看是不是好粮,张必武看着在满意地点头,说:“不错!好!哈哈!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正所谓三军粮未动,粮草先行!”
张必武说出此话就是向诸人透露出他想要出战的想法了,这一下,作为武将可就兴奋了!
在这两年中,他们憋得太久了,就快憋出病了,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的恨不得出兵呢!只是张必武一直不肯,不允,他们空有冲天的豪气,也只能是一再地压制。
郝摇旗大叫出声了:“齐王,要是你出兵的话,我就得要来个先锋!当初可是你答应我的!”贺珍也出声:“我愿意和摇旗一起出击!”
曾英不甘示弱了,他出来说:“我也愿意出战!让我去!”同时,黄得功、曹变蛟等都激动起来了,他们也想要一同出击呢。
张必武微笑着看着郝摇旗和贺珍,又看了看黄得功等人,有他们一致请战,那是再好不过了。
先锋可是至关重要的,到底选谁呢?不过各方势力都在争吵着,以前张必武为了平衡他们,就和他们达成协议,要是出征的话,会让原来的大顺、大西、明朝旧将各一部分人随军征战以出发。
如今杨廷麟再次提出了,并且为此而忧愁,便说了所担忧的:“齐王,虽说当初与诸将是如此约定,可是我深怕诸将立功心切,一旦不能互相协调的话,就很容易遭受到失败啊!我们广积粮草和兵器,大造火器,广殖战马,满清比谁都要清楚我们想要出兵以灭他们啊!况且还有洪承畴、范文程二人为谋主,绝对不能小瞧!团结才能获得胜利,贪功必败!”
第八章先锋军出关
杨廷麟的话说完,万元吉也是点头表示赞成杨廷麟的意见。
万元吉以前是嗣昌的参议,还参与过要害张必武呢,后来张必武席卷了江南,知道万元吉是个人才,没有顾念以前的恩怨,把他提拔出来了,加以委任呢。
万元吉同样也站出来了,他表示赞成杨廷麟的意见,希望张必武能采纳。张必武当然会采纳的。
张必武一指杨廷麟,说:“听听!大家听听!说得句句入我的心啊!”
黄得功等都纷纷地表示,他们不会争功的,大家都是同一个军队的,都是战友,自然会共进退,以夺取胜利为要务。
张必武听到这自然是很满意的,他要的就是这样的答案。在他的心中已做好了腹稿,想要谁出战,都策划好了。
如今张必武看了粮仓,他还得到武器库里,看看武器如何,最后要到军队之中,看看将士们是不是的斗志如何,是不是可以一用了。
张必武来到了武器库,他手中时不时地拿起长戟或长矛,要不然就是火器,还拿着三眼铳试着开火,看看效果怎么样。
还别说效果挺好的,枪的姓能挺不错。再一看武器堆积如山的武器,为了积累这些武器,可不少花功夫啊!
张必武便拿起了刀来,向身边的人示意,黄得功立即出来了,说:“来吧!”
张必武便是挥舞着大刀砍过去,“铿”的一声,十分坚固。这很好!如此就放心了!
逍遥也是拿起了武器,他在比划着。张必武的眉头皱得很紧呢,在这段时间,儿子一直缠着他,想要上战场,可是张必武说什么也不让他去。
毕竟战场太危险了!不想让自己的儿子陷入于了危险之中,这是每个做父母的心。
逍遥最终还是忍不住了,说:“父王,这一次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让我跟着你一起出兵!我长大了,不能总呆在外面,要是这一仗打完了,以后就没有仗打了!请让我也随你一起出发吧!”
张必武还是没有出声,逍遥大叫:“父亲!求求你了!一定要让我去吧!让我去啊!在我这个年龄,霍去病就立下了大功!我偏不信,我比不上霍去病!”
他是一脸的倔强,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让他打消念头的。一只雄鹰要想飞翔于天空,不可能总躲在父母的怀中,适当地得把他给放出去才行。
张必武想明白了,便说:“好吧!你就跟在我的身边吧!我带你一起出征!”这一下,逍遥就高兴极了!他将迎来了自己第一次出征!
张必武在看将士的比武,一个两个精神焕发的,他们在校场上互相来往,拳来脚往的,打得个好不热乎。
而一排排,一列列的人则是持枪、戟、矛在呐喊着,刺、搠、捅、挡、格,呐喊声一声声地传来,让人震耳欲聋。
张必武看着满意,他又要看看自己的骑兵。这些骑兵是马上都插有旌旗的,他们奔腾,纵横,骑射同样表现得非常出色。一股股的铁流像是万流汇及的,一起融合到了一起。
万马奔腾,蹄声如雷,且呐喊声又令得山塌地裂。
“好!好极了!”张必武在鼓掌,他兴奋啊!在入京之时,他才有六万骑兵,现在他已拥有了十二万骑兵了,两年时间增长了一倍!
只是他清楚,这些骑兵和八旗兵比起来还是差了,要真在草原上作战是很难的。
布尔尼、鄂尔多斯部都表示了,他们愿跟随张必武,只要张必武一出兵,他们的蒙古骑兵也会跟着一起出动,想必他们多少也能凑够五、六万骑兵吧!
骑兵或许还少点,可是以火器还有步兵为主,在兵力上完全可以重压,还有一点战争是比国力的,以中国的土广人稠,资源众多,和满清的辽东之地,要是打起消耗战是不怕他们的。
张必武信心更足了,本来他还想看看,要是实力不行的话,再积累多一年,用三年的积蓄来与满清打上一仗!哪怕是与满清的战争拖个三年五载,甚至十年都不怕!耗得起!
可看看现在的情形是不用了!两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