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烽火-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椋 

“什么!”宋献策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宗敏居然会如此!没有张必武,他们会被满清给吃掉的!以前大顺实力还强,都需要张必武作为同盟者,何况现在失去了李自成呢?更加不能少张必武的帮助!

宋献策“啪”“啪啪”的响声不断呢!他就是想不明白了刘宗敏怎么能这样啊?他就没有一点点的目光,就想不到将面临的危险吗?

刘宗敏想不到就算了,按说牛金星是应该想到的!他又怎么能这么做!

猛然间,宋献策想到了牛金星自居高位之后,他变得贪恋权力和荣华富贵了,变得让人不再认识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牛金星了!

对!牛金星这么出力地鼓舞着刘宗敏来当大顺的皇上,说不定李自成并没有留下遗言是要刘宗敏来当这个皇帝的呢!而是牛金星为了保住他天佑阁大学士,丞相的地位而想要寻一个更容易的人来保证他的荣华富贵!

更有可能的是万一牛金星被满清所擒,满清让他来搅乱大顺,让大顺内耗,从而方便满清来捡便宜!

现在想想牛金星的周围并没有什么能将保护他,他真能这么安全地就突围出来了?按说皇上所在是被满清所重点关注的,没有一个人能逃得出来,如今就只有牛金星是跟在皇上身边的唯一幸存者!真是让人起疑啊!

满清,牛金星!要是两者划了一个等号的话,那可真是太可怕了!

只是有一点,宋献策是知道的,没有证据之前,是不能冤枉人的,尤其是像牛金星这样位高权重之人,他在大顺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要是他真投入到了满清的怀抱,真的是太可怕!太可怕了!

任继荣见到宋献策在沉思着,他便说:“宋军师,我见过张必武的使者陈子龙了,陈子龙说,如今大顺不能内乱!既然刘爷不能让,不能忍的话,就得要有一人来让来忍才行啊!”

宋献策一听,完全明白了,说:“对!现在只能是让李将爷忍了!毕竟公道自在人心!我现在得想个方法来出去才行!最好是连皇后也能一起出去才行!”

宋献策想了想,他笑了,说:“对!刘宗敏是极迷信的,对于我的话他是深信不疑的,我对他胡绉一番,一定能让他放我走!我要和高皇后一起到李将爷那里去!当然可不能让刘宗敏起内乱啊!”

宋献策想到的一点是,就算是李过再怎么不愿意,只要高桂英在的话,她就能压制李过,让李过服服帖帖地暂时大局为重,先尊刘宗敏为主,随后再从长计议,以看看怎么样与敌人相作战。

宋献策想到这,他也希望高桂英也能先表示他们是愿意让刘宗敏成为大顺的新皇帝的。

高桂英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高桂英也听说宋献策来劝解的时候,被刘宗敏给软禁起来了,她当然能明白,现在不能硬来,只能是软着来了。

刘宗敏还在等着宋献策和高桂英的回话呢,就算是不回,他也不怕。

而牛金星等则不断地对刘宗敏说:“凡是不顺从他刘宗敏的,应该立即剪除!不管是谁!只有安内才能攘外!”

刘宗敏没读过什么书,智谋等都远远不如李自成等,他是个鲁莽之辈,自然很容易让人摆布了。

此时,李过与刘宗敏有过几次小小的交战,大顺军的将士见到这一点,他们都是失望极了,谁也不想与自己人兵戎相见,这一情况刘宗敏是清楚的,他同样也是不想作战。

就算是牛金星等再怎么劝,他还寄托于和平解决。宋献策和高桂英都表示想要见他,他便同意了,宋献策和高桂英都是表示,他们想要去见李过,要说服李过让李过以尊刘宗敏为主!毕竟这是李自成的遗诏,谁也不能违背。

刘宗敏一听自然是高兴万分了,他便决定让高桂英和宋献策一起到李过那里,以劝说李过。

牛金星一听说此事,他是紧张极了,他与宋献策是好友,且又是高官,要是他劝的话,说不定会适得其反,于是牛金星便让董学礼等来劝说。

劝说自然是没有用的,刘铁匠的脾气是一经决定了,谁也不能让他改变主意。况且刘宗敏见到了李过正召集所有的人马想要与他一决生死,还下了通牒,说他刘宗敏囚禁了高桂英和宋献策。

李过为此还向各大顺军的各位号召他们一同起来对抗刘宗敏。刘宗敏知道他囚禁高桂英和宋献策的话,他的形势是不好的!他可不能再这么做了!别看刘宗敏是粗鲁人士,他还算是粗中有细的。这一点就是牛金星不敢劝,反而让董学礼来劝刘宗敏的原因。

刘宗敏把宋献策和高桂英放了出去,让他们回到李过那里,这也好让大顺军的各位将士表示,他刘宗敏绝对不是囚禁主母和军师的恶人,相反全是李过栽脏嫁祸。如此一来,不对的就将是李过了!

宋献策和高桂英得已回到了李过那里。李过急忙来迎接了,他立即是跪下了:“皇后娘娘受惊!微臣有罪!微臣这就立即起兵前往讨伐逆臣刘宗敏!”

高桂英却是喝止李过:“李过!难道你想让先帝辛苦所创下的基业毁于一旦吗?”

听到了高桂英所说,李过不敢出声了,说:“皇后,微臣知罪!可是现在刘宗敏想篡夺皇位……”

高桂英看着李过,便说:“李过啊,我的好侄儿啊,这一回婶娘要让你受苦了!”

“啊?”李过不解地看着高桂英,不明白高桂英说出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

高桂英在来的时候就已经与宋献策交换过了意见,认为只能是暂时软弱,以让着刘宗敏,然后给诸将说明情况,一致团结对敌才是正途。这样的情况下,就只能让李过受委屈,把本来属于他的皇位让出来给他人了。

当然牛金星可能被满清所收买的这一点,高桂英和宋献策也是担心无比的,他们便把这一切告诉了李过。

李过皱眉,他想了想,说:“好吧!皇后,为了先帝的基业,微臣情愿受此委屈!”

听到李过所说,高桂英来到了他的跟前,把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说:“好侄儿啊!你真是婶娘的好侄儿!你受委屈了!”

李过便说:“婶娘!只要能让我们大顺走上辉煌,能度过难关!不管是什么,我也能去忍受!”李过绝非说说就算的,可以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他坚定之色。

高桂英叹气了,说:“过儿啊,在婶娘和先帝的眼中,你才是最佳的继承人啊!只要这一难关过去了!我们一再地忍让是为了能一致抗清,等到驱除鞑子之后,就会恢复你的帝位!”

李过一笑,摇摇头,说:“皇后娘娘,臣不当皇帝不要紧!臣只想我们大顺能繁荣昌盛!以后等到太子爷长大之后,我要扶他为帝!尽心尽力加以辅佐!”

李过所说没有假,因为李过也没有亲儿子,他当然是想他们李氏家族的血脉能得到天下,保住这难得的大顺江山了。

李来亨是李过的义子,李来亨的父母在灾荒之中活活地饿死了,李自成和李过的义军路过时,便收养了李来亨。虽然在义军中是重视义子的,可是怎么说还不是流他们李家的骨血,李过当然还是想要让李自成的亲儿子成为未来的大顺皇帝了。

李过的妻子在以前也是怀过孕,因为长期的戎马生涯,怀上也保不了。据说李过又有一子,因为在战争中送给老乡以抚养了。要是事情不成功,最起码还有个骨血在,如果成功了,待到天下大定之后,再来接回儿子,可是打了这么久的仗,还不知几时会是天下大定呢!

李过又长期地作战,受伤,马上生活,未能安稳,故可能有了毛病,故就算是纳其他的女子也无法诞下一儿半女来。

高桂英轻轻地拍了拍李过的肩膀,说:“过儿啊!婶娘知道你的心!可是皇上和我说过,他真的考虑地要你为嗣君的。刚开始封你为毫侯,却一再没有再怎么加封的原因是想立你为太子!这一风传,想必你也有所耳闻了吧?整个大顺军的将士们都有所耳闻!所以大顺将士人人都愿望你继位,你继位也是名正言顺的!”

李过苦笑了,他之所以出兵与刘宗敏对峙还不是出于这一原因,现在经宋献策和高桂英分析了眼前的形势,联合一致抗清,他也知道只能是如此了。

第十章刘宗敏决意进攻

高桂英说出真心话:“其实皇上考虑的是你与皇上虽然名为叔侄,可是彼此之间年纪相仿,还不知谁先谁不在人世间呢!如今面对着满清鞑子,皇上才多了一份心,要立你为嗣君,相信你以后会把皇位再给回皇上的独子!”

李过一听,他拍拍胸口,说:“我会的!一定会的!皇后娘娘,你就不用多说了!我能清楚!就算现在我屈膝向刘铁匠,我不会有一丝丝的怨言!为了我大顺不管什么样的苦,我都能忍受!”

宋献策笑了,就知李过是识大体的人,便说:“对!不如,我们现在就让刘宗敏率领大军到达长安,停靠在长安。我们再联合张必武以作内应。而湖广南部的人马则是驻守以牵制住多尔衮,与南明交好,首先稳定南明,不让南明攻我们!虽然南明或许不答应,就算是夺取我们湖广的南边,我们也不得不忍气吞声!”

李过也想到了自李自成死后,襄阳以南的湖广地区都是保不住了,虽然痛心,没有办法!整个大顺军的兵力全聚于陕西和山西、河南一带了,不这么做还真不行啊!

李过有疑问了:“只是刘铁匠会不会与我们会师于长安,从而坐保陕西呢?我就怕他不听啊!”

宋献策便叹气了,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争取刘宗敏了!让皇后娘娘也写一封信给刘宗敏,但愿他能听从吧!唉!”

李过皱眉了,尽量争取?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把握的事,可又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死马当活马来医了。

高桂英说:“委屈你了!过儿,立即写一封卑词给刘宗敏,就说让他到长安来继位吧!怎么说,长安也是我们大顺的首都!不在长安继位,怎么也说不过去的!我也会一封信给刘宗敏的,但愿捷轩能到长安与我们合兵在一处吧!大顺军不能再散了!”

李过点头了,他痛苦地写了一封卑词以寄给刘宗敏。

刘宗敏收到了李过的信,他异常地高兴,捧在手中,大笑着,说:“哈哈!太好了!李过向我低头了!我就知道有嫂子出马,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呢?好!我就得为先帝报仇!什么到长安来继承帝位!这些都不用!我要的是击败鞑子!”

牛金星在旁也说:“是啊!现在南明在攻打我们的湖广之地啊!我们的地盘本来就少,可不能再减少了!必须迅速地出兵襄阳!我听说多尔衮已经是离开了襄京,他要赶回大同去了,以促使能攻破大同,消灭姜瓖!如今将士们大多不服皇上的继位,皇上就得先收复襄阳,从而收敛,厚葬先帝,这才是重中之重啊!”

刘宗敏在点头,他的心比谁都急,他想要为李自成厚葬,怎么说也是一起奋战了多年的老战友,这一股情谊是有的!

对于李自成的死,刘宗敏的悲痛也是众人所不能比拟的,故一心想为李自成复仇的愿望就会变得异常地炽烈,这就是多尔衮最想见到的。

刘宗敏板起了脸,郑重其事地说:“好了!向全部大顺将士们发出朕继位后的第一道圣旨!出兵襄京!收复襄京!朕要为先帝报仇!朕继承皇位,重中之重就是斩下满清伪酋多尔衮之首以祭先帝在天之灵!”

刘宗敏就是这样的人,他一旦决定的事,谁也不能阻止!他就是牛脾气,根本就不懂好好地分析现在的形势,根本就不允许他们与满清再度开战,应该是先好好地稳定军心,他却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了。

牛金星上前说:“我们应该是让李过迅速地出兵,与我们一同为先帝报仇!”

刘宗敏点头,说:“好的!只要是为皇上复仇之事,补之会出兵的!”牛金星回答得很干脆:“不会!补之将军绝对不会出兵的!”

刘宗敏不由是看着牛金星,问:“为什么说补之不会出兵呢?”显然刘宗敏不相信李过会不出兵。

牛金星很明白,他知道一点,要是不能让李过与刘宗敏大打出手的话,怎么着也得让刘宗敏率兵以为李自成报仇,从而大破大顺军,让大顺军的实力受到大大的损害,似此,多尔衮所交会的任务也就能完成了。

事实如牛金星所料的那样,李过才不会与刘宗敏一同去送死呢,李过、宋献策、高桂英还一起写信,并且还派使者来刘宗敏处,力劝刘宗敏不要出兵。

刘宗敏又怎么会听呢?他一意孤行要出兵,并且还给张必武去了信,让张必武也从河南出兵以协助他。况且急想为李自成报仇的还有郝摇旗,他也力劝刘宗敏出兵为李自成报仇。牛金星就是死抓郝摇旗这一个姓,利用了郝摇旗,以对刘宗敏不断地煽风点火。

张必武拿到信了,他一听,他在叹气了,说:“大祸酿成啊!从此以后大顺军还能存活于这个世上吗?唉!”

张必武拿着信,背着手,在不安地走来走去呢,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要如何改变这一不幸的情况?

正当张必武在为难的时候,白旺、蔺养成等都看着他,立即出声:“侯爷,你可不能置大顺军的将士们于不顾啊!要是没有了大顺军的相助,哪怕你接连了山西和河南二省,也难以独抗满清的!”

张必武示意他们,张必武是明白这一点的,他与大顺的关系是相依相存的,不管怎么样,张必武都得想出最好的方法。

禤建豪在旁出声了:“主公啊,我认为刘宗敏是一个非常倔强,固执的人,他不像李自成能屈能伸!李自成选他为继承人,大顺的将士根本就不信!不服!虽然他是自李自成与高桂英之后,大顺军中声望最高的人,可与我们的子承父位,血缘近者继承相去太远!”

“且他的才能大家知道,无非是一名勇猛前冲的悍将,真当君主那就能力不足了!如今的大顺军不应该起兵的,人人都因李自成之死,而悲伤,而惧怕。要是一战能胜还好,一战即败的话,大顺军的军心就散了,就像是以前被满清从西安一路撵到武昌时的情形那样!以前还有李自成保护,现在没有了,大顺军还怎么起死回生啊?”

他的话让人蒙上了一层阴霾,因为他们知道他所说的话十分在理,说的是事实。

禤建豪又继续说:“我看不用多久,李过和高桂英所派的人就会到来了,想让我们一起为如今的困境想个好办法!”

禤建豪的话声刚一落,就有人来汇报了:“侯爷,宋献策和李公子来求见!”

“李公子也来了?”张必武一愣,不过随之明白,如今的形势非常危急,李岩怎么会不来呢?对于李自成的死,李岩是深深地自责,认为自己要是没有回河南的话,李自成就不会死了!

不过他们来得可真好啊!宋献策亲自的到来能看出他们的重视度。

张必武也不会迎他们进来的,他要亲自出到外面以迎接他们,如此以显示张必武与他们是一条心的。况且李岩因为李自成的死,他就成了无根之浮,跟张必武已是合作了几年,想要劝他真正地归于张必武,为张必武效力,也是好时机!

当然现在最为重要的是保住大顺,这才是当务之急。

张必武出到外面,他说:“宋军师啊,国雄可是等了好久,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宋献策急切地连珠炮似地说:“国雄将军,我来就是想求你一件事的,请你立即起兵,希望能劝住刘爷,不能劝住刘爷的话,能截住清兵,从而大量地救助我们的人!要是清军攻击我们,我们有国雄将军为援,形势就大好了!我们与国雄将军都是相互依存的,请国雄将军,千万不要袖手旁观啊!”

张必武点头,说:“好的!宋军师,我就是这么想的!至于要救人,我认为我应该有一名在大顺军中有头有脸的人才好啊!不然的话,你想想看,败退的贵军未必能认得了我,也听不了我的指挥!”

宋献策急忙说:“我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决定要在此作为国雄将军的部下,听国雄将军调遣!”

张必武一听欢喜了,说:“好的!”他的目光落到了李岩的身上,“林泉……”

李岩出声:“侯爷,我当然是听侯爷的!我作好了准备!”张必武一听不由是满意地点头了,有李岩这一句话,比什么都要好。

张必武便说:“好!立即传令下去,我军做好准备要出发,迅速地赶到商州、襄阳一带!要救下更多的人!”

禤建豪和卢象升都出来了,禤建豪让给了卢象升说。卢象升提醒:“要是我们的大军出动以解救大顺军,清军对我们进行攻击的话,那怎么办呢?”

听到卢象升所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啊!是啊!要怎么办!

张必武看着禤建豪和卢象升,便说:“有两位在,就能保住我所占领的山西、陕西地区,我的河南也会完好无缺的!”

第十一章刘宗敏阵亡

张必武下令:“我的三万人马立即出兵从长安出发直插商州之地,而灵宝、卢氏的驻军也抽出两万人迅速南下,以求能解救襄阳的大顺军将士们!”

张必武可谓是下了血本,他本身攻入山西的只有这三万人,现在抽调走了,只能是通过守河南的各地人马来补充,同时让反抗满清的义军充当守护夺取山西土地的重任。

卢象升苦笑一声,说:“我们所占据的地盘不会有事!只是姜瓖和他的大同守军可能就会被满清乘机要消灭了!”

张必武一听,他叹气了,如今要保姜瓖和大顺的选择之下,张必武只能是选择大顺。

张必武出军了,他的大军迅速地前进,往前赶,同时,他也知道李过是几乎全军出动,也跟在了刘宗敏的后面。

张必武刚逼近商州地带的时候,有一骑快速地来报:“不好了!刘宗敏大军遭受到了清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啊!刘宗敏被满清所生擒了!田见秀生死不明!如今李过率领人马迅速地冲击,只能是救出一部分人马,因为清军势大,且又挟必胜之势,难以抗衡啊!”

张必武一听更急了,说:“快!全军赶快!要是清军追击的话,那自然更好!我和李过合力消灭清军!”

张必武明白清军有能力追击的话,那么就表示清军不会对大同的姜瓖怎么样,要是不追击反而固保襄阳,那就危险了!看现在的情形发展,极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张必武不管这么多了,只好是驱使他的人马快速地前进。

在张必武来的时候,一路上李过派来催张必武的人是一波又一波的,他们都在请求着张必武尽快地进兵呢!由此可知李过的焦急了。

张必武决定只是留主力在后面急赶路,而他率领着骑兵快速地向着李过军靠拢而来。

张必武到达李过的主营。李过与他和宋献策相见,袁宗第等都来迎接了。

张必武便问:“情况怎么样啊?刘宗敏呢?他没有事吧?”

“唉!”李过叹气了,说:“刘宗敏亲率十几万大军出发以攻击鞑子,却遭受到了鞑子的反攻,损失惨重啊!只剩下几万人逃来这里!要不是我率军快速来援的话,几万人都救不了啊!而刘宗敏、左光斗是被满清给捉住了!郝摇旗拼死突出重围,才和我会合。唉!田见秀这位活菩萨生死不明啊!”

宋献策最关心的是:“刘宗敏是怎么败的?”袁宗第摇头说:“真没以啊!丞相叛敌了!襄阳之败是因为黎志升等人的叛变,而现在刘爷的兵败被擒是因为丞相的叛变啊!唉!”

张必武便又问:“清军是不是追击残部啊?”李过摇头,说:“没有!清军只是回屯于襄阳,做出了一副死守襄阳的样子来!”

“啊呀!不好!”张必武不由是一拍大腿,说:“大势去了!”

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想听听张必武的解释。就在这时,有斥侯来急报了:“不好了!刘爷,刘爷就义了!”

众人都大惊!自然也就不想理张必武,先问一下,刘宗敏是怎么死的!

只听斥侯从实报来:“刘宗敏因为兵败,而且董学礼、郭陞、白邦政三人更是离刘爷不远,他们一齐发难要生擒刘爷。刘爷拼死作战呢,最终是手刃了郭陞,可惜最终还是被董学礼和白邦政联合给擒下了,并且押解至了襄阳城。多铎想劝降刘爷,刘爷不肯降。”

“多铎便说,念你刘宗敏也算是一代英雄,不忍用刀刃杀死你!那我让人用弓弦勒死你吧!于是刘爷被活活地勒死了!而左光斗也随之一同遇害了。”

说到这,斥侯不由是低下了头,他很是伤心难过呢!大顺政权接连失去了两个精神领袖,本来没有了李自成已是个沉重的打击了,现在又少了刘宗敏,大顺军的主心骨就算是没有了,接下来又该如何是好呢?

“攻!攻打襄京!我们要攻破襄京,并且为皇上和刘爷报仇!杀光鞑子!”有人是气愤地叫了起来。

这一下,立即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对!攻襄京!杀光鞑子为皇上和刘爷报仇!”群情鼎沸啊!

张必武与他们想的却是不同,他并不想什么兴师为刘宗敏和李自成报仇,他想的是如何破掉这危局!能保存大顺军。

张必武急要确认多尔衮还在不在襄阳,要是多尔衮在的话,张必武的心就安,多尔衮不在,那危险就降临了!大家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张必武便问:“多尔衮还在不在襄阳啊?”斥侯回报:“在啊!是见到摄政王的旗帜!”

张必武再追问:“只是见到多尔衮的旗帜吗?有没有确认,他本人就在呢?”斥侯在摇头,说:“将军,这我就不懂了!真不能确定!但是多尔衮的旗帜飘扬在襄京,那他不是在襄京还会在哪里啊?”

张必武冷笑一声,说:“我不由想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里有曹艹为了迷惑刘备,他派王忠、刘岱等举着他的旗帜,后来刘备攻击,让关羽和张飞生擒了二将,方才知道,他们只是打着曹艹的旗帜来做迷惑的!现在多尔衮会不会也是这么做呢!”

张必武把目光移向了宋献策,他不是大顺军的人,他说的话未必有人信,要是宋献策出声的话,那么相信的人就会很多了。

宋献策果然是出声了:“对!国雄将军的意思,我明白了!要是多尔衮已经急速地赶回到了大同,并且指挥人马进攻大同,只要大同一破,由姜瓖所挑起的抗清浪潮就会被低落下来了!那时,多尔衮就能率领着屯在大同下的主力回师来攻打我们!我们就变得十分被动了!”

“对!尤其是我们……”张必武刚想说出来的时候,有一将来报了:“清军来挑战了!”

李过一见说:“哦?不是说清军要据守襄阳吗?怎么现在就来挑战了?”那一将报说:“是的!清军确实来挑战了。而且……”

李过急问:“而且什么?快说!”那一将便回答:“清军把刘爷的首级给拿出来,以向我诸军相视啊!不止如此,他们还要把皇上的首级用匣子装好,高悬于城门之上啊!将士们中有不少的人哭昏过去啊!人人义愤填膺啊!”

“啊!”李过是深吸一口气冷气,他是接连后退的,他整个人都傻了,他随之是大哭出声了:“叔父啊!叔父!侄儿没用啊!不但不能救你,还要让您死后受辱!过儿之罪!我一定要为你报仇!报仇!”

李过是大叫出声了!他恨啊!着实大恨特恨啊!他大叫:“命令全军出动攻襄京!夺回先帝的……”李过是说不出首级,怕这有损于李自成的英名,而且也会对李自成造成不敬。

郝摇旗本身兵败就憋了一肚子的气,他自然也赞成了。如杨彦昌等也是同意了。

张必武一听,他大惊,他立即站了起来,说:“李过!不能发兵!要是发兵,我们都完蛋!我们必须撤退!”

“你说什么!”李过大声地吼了起来,他怒瞪着张必武,大叫:“张必武!你没胆和清军作战,你大可以夹着尾巴离开,不用再在这里!我们大顺将士个个都是热血男儿,一定要为先帝报此大仇!要再让先帝的首级继续挂在襄京的城上,那我们还要怎么去面对一切!”

张必武看着完全失控的李过,他想劝服李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可他还要试,说:“李过啊!如今多尔衮一定不在襄阳城中!他可能已是返回了大同的主力军中!只要大同沦陷,那么清军的主力就能全力以赴地扑来了!我们还死困于坚城之下,那我们就是精疲力竭任由清兵来收拾了!”

“我不理!我一定要出兵!不攻襄京!我怎么能为人!我定要为先帝报仇!”李过大吼着,他根本就听不进任何的劝告,李过丧失了理姓。

张必武明白了,多说无益,动刀枪!哪怕是引起大顺军的将士的痛恨,可现在的情形是能过这一关先计这一关了!干吧!容不得丝毫的犹豫!

张必武“嗖”的一下,就拔出了佩剑,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挟持了李过!

李过就是情绪激动之中,他也没有什么提防,哪怕他是一员悍将,现在就轻易地被张必武所制住了。

张必武大叫:“李过!你必须收回成命!不准攻击襄阳!”李过冷笑一声,说:“张必武啊,你看错人了!我李过从不怕死!听着!给我全力攻城!一定要夺回先帝的头颅!”

李来亨和袁宗第、刘芳亮等都说:“国雄将军,请放下剑,不要激动啊!”他们真的怕张必武会杀了李过,那样恩怨就结下了,无法解除了。

同时,整个大顺军的将士都拔出了佩剑,随时要对张必武不利。而张必武带来的赵大用和赵大为、黄起、武勋等人也是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第十二章被仇恨遮住了眼睛

剑拔弩张的气氛快让人窒息了,真是打起来的话,刀剑无眼,那么张必武和大顺的将士就结仇了。

张必武叫道:“李过!还有大顺军的各位,我张必武并不是要与你们为敌!我只是为你们好!你们不能攻襄阳!现在只能是先退兵,以为后图!不然,我们都得被多尔衮给收拾掉的!你们大顺没了,我张必武也难以久存!”

李过冷笑一声,对诸将说:“不要管我!你们奉高皇后为主,继续抗清!攻!攻破襄京!我死就死了!”

众人都是面面相觑的,他们还真不知该怎么去做才好。李过对着大将李友叫道:“李友,你还愣什么!还不快去向全军严令务必执行我的命令!”

李友还真是怕,他不想李过死。李过又大吼:“愣什么!堂堂大顺军的将领怎么能受人威胁呢?快去!”

张必武一转剑,大叫:“李过!你不要以为我不敢杀你!”李过再冷笑一声,说:“杀吧!我说过我们大顺的将领岂能让人威胁!”

宋献策在事情的突变之时,他就派人去请高桂英。高桂英也来了?是的!虽然李过并不想高桂英来前线,留高桂英在长安,可是高桂英又怎么能闲着呢?高桂英随后赶在后面,所以宋献策就能让人去报告高桂英,似此能平息一场浩劫。

宋献策要等到高桂英前来,那么他就得先拖延时间,出声来让大家都冷静下来。

宋献策便说:“各位,冷静!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