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烽火-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衮又笑着说:“以前你任伪**的丞相之时,对我大清是有很大的帮助,这份情,我是记在心上的!现在你说投降我大清,真是弃暗投明啊!封侯是理所当然的!只是我大清崇尚于有功方能赏!你没立下大功,你让我怎么赏你啊?”
牛金星明白了,为什么多尔衮会对他这么客气,他笑了,说:“皇父摄政王啊,你有什么吩咐的,你就实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做的!牛聚明说到做到!”
多尔衮对着牛金星之子牛佺说到:“牛佺听封!”牛佺一愣,有一个清兵向牛佺说:“皇父摄政王要封你官啦!还不跪下接旨!”
牛佺便急忙是跪伏于地,说:“牛佺听封!”多尔衮说:“我将任你为黄州知府!只是有一点,由于令尊要为大清立下不世之功,所以你的黄州知府暂时还不能到任!而且我还得让你假装已死,从而让我的计策能成功实行,你父方能立下不世之功!”
牛佺是急忙地叩头了:“谢皇父摄政王!”牛金星一看多尔衮,他眼珠子一转,他明白他的家人将会全部扣下来做人质的,做得好,那么他的家人就能安全,做不好的话,自然全都得死!
“啪啪”多尔衮鼓掌了,有人把尸体给带了上来,多尔衮说:“就暂时地向外宣布牛佺和牛先生的家人死于敌军之中了!”
牛金星苦笑一下,说:“好!”牛佺则在看着父亲,不知父亲所说的好是什么意思。
多尔衮转向了牛金星,说:“以牛先生的聪明,应该知道我想要你做什么了吧?”
牛金星便作揖,说:“请皇父摄政王指示!”
多尔衮便说:“牛先生,我让你到刘宗敏那里去,告诉刘宗敏,李自成临死前的遗言是要让刘宗敏继位!说他的儿子尚幼,不成气候!只有让刘宗敏继位,那么就能带领大顺军走向辉煌,为他李自成报仇雪恨!”
牛金星笑了,因为他就料到多尔衮这么厚待他,就是想要引起大顺军的内讧。
为什么啊?因为刘宗敏的目光和见识都远远地比不上李自成,刘宗敏带兵打仗是可以,让他当君主,让他治国,那就是等于鲨鱼上陆地与猛虎搏斗一样。让刘宗敏当王,没有多大的威胁,反而因刘宗敏的目光短浅,能力不足,会促使大顺**更快地覆灭。
况且还有一点,李自成的亲族一定不服!他们认为是刘宗敏为了篡位所做的虚词,到时大顺军就会一分为二了,在内讧之中消耗实力。等到真分出胜负了,或者是达成了一致了,就是两只受重伤的病虎,那时多尔衮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
牛金星佩服多尔衮的见识,真是一代明君啊!大顺败在多尔衮的手上,是一点也不冤!
牛金星便说:“好吧!那我就叫依皇父摄政王所说的立即去执行!”
是的!正是牛金星背叛了大顺这一举,令得多尔衮的歼计得已成行,令得大顺**陷入了空前巨大的危机之中。
当然不能忘记了张必武之子,张逍遥嘛!刚刚不是有向多尔衮禀报吗?逍遥到了东门。
逍遥真的是到东门了吗?答案是正确的。熊纵横护着张逍遥一同往东城而去,他们在一路而走的时候,正好与折返回来,想解救李自成的白旺相遇于城门处。
白旺见到了熊纵横,他本想向城内继续去的,可是见到手下只有这么点多人马,大多都散了,他还能掀起多大的浪啊?
要不是有熊纵横等刺斜里杀出,他与他被围的弟兄早就死在城门口处了,就算是他再想去救李自成,也知道办不到了。
不如与熊纵横合兵一处,先杀出重围再说!他知道熊纵横所护着的是张必武之子,对于抗清是举足轻重的,与他们一同会合,也算是好事。
故白旺与熊纵横是一同杀了出去,他们一路而行,白旺心中想的是回到大顺军中,然后想探下李自成的消息,好决定该怎么做。
就要分手了,熊纵横对白旺说:“白将军,多谢你此次相助!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你的情谊我会铭记于心的!如果说你们来投我家主公,那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了!”
白旺却笑了,熊纵横来做说客了,他回答:“好了!熊纵横,你不要多说了!以后我们还会继续抗清的!现在我要探明皇上的消息!”
熊纵横便一拱手,说:“那后会有期了!”同时,逍遥也懂礼节,毕竟秦怀玉对礼节的教育一点也不松懈啊。逍遥抱拳说:“白将军后会有期!”
两方是分道扬镳了。熊纵横自然是去直找张必武。
稍后再说张必武的事,还得再说回被李自成寄予极大的希望,从而为他争取时间的李延。李延和他的亲兵带着李自成的遗书是快速地逃出襄阳城。
可是清兵的追击人员非常地多,多得让他们是四处撞壁般地乱窜,只知一味地逃跑,也不知道跑去哪里,只知是跑啊跑的。
不知不觉之中,李延到了通山县,他着实累了,一看只有独身一人,身边的侍卫全都不见了,确实早已是阵亡了。
真没想到清军对于他们的管制是这么严,包围网如此严密,要不是一个个舍生忘生地保护他,他也不能冲出来。
李延倒在树上便睡着了,他睡得很香,只是手还死抓着缰绳,以防有什么情况,他就忽然间逃出去。
李延沉沉而睡,睡得可香,可死。危险在一步步地逼近,因为【注】程九伯和他的外甥以及侄子端着荷叉、砍柴刀在缓缓地逼近着。
【注】我见有些资料说是程九伯的侄子,有些则说是外甥。当然程九伯所杀死的更是说成是李自成,只是现在有很多发掘出来的史料证明是大顺的昭侯李延,而非李自成。我这里嘛,就干脆让程九伯和他的外甥以及侄子一起登场了。
………………
程九伯对他的外甥和侄子示意包抄以杀死李延,外甥和侄子会意,立即是照办了。
“呼噜!呼噜噜!”李延打着呼噜,一声大过一声呢!“行动!”程九伯一声令下,三人就一起行动了!
而战马也是一扯动李延,李延立即是醒悟起来了,他便是一看,乖乖,可不得了啊!有三人要杀他!
而这时,“卟”的一声,荷叉已刺进了他的身体里,此时他的佩剑正在下面,血流进了剑鞘里。
本来他的剑就是极其难拔出的,现在再有血一流到里面,要想拔出,那就是难上加难了,剑拔不出,等待李延的只有一死。
第七章李延被杀
程九伯和外甥、侄子要杀李延。李延的手死死地抓着剑要拔出来,发觉很吃力,尤其是身体中了一叉,更觉使不上力气来了。“他想拔剑!”侄子叫了一声,一刀就砍在了李延的右手上,以阻止李延拔剑出来。
而外甥则是一脚就踢倒李延,让他不能起来,更不能拔出佩剑,李延“卟”的一下就倒在了地上。
程九伯上前来,大砍刀就砍到了李延的脖子处,程九伯当了多年的乡勇,他们这些乡勇在明末乱世之中,也不少与山贼之类交手。程九伯更是杀死过山贼,所以他现在杀人是一点也不会畏惧,不会害怕的。
“卟”的一下,还想垂死挣扎,反抗的李延,最终是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一动也不能再动了,双目圆睁。他的血流到了剑鞘之中,更是凝固,剑想拔出可就难了。
“好了!成了!”程九伯和他的外甥还有侄子都是非常兴奋地,他们杀死了一个山贼,强盗,就能向官府请赏了。
接下来,他们可要好好地搜搜看李延的身上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样就入了他们私人的荷包了。
有一颗皇帝印,因为从玉玺上的龙就能看出,这是只有皇帝的玉玺才能使用的。这让他们吓了一大跳,皇帝?如今称为皇帝的只有三家——李自成、顺治、永历。看样子,绝非满清的皇帝,莫非是李自成?对!只有他最有可能!
再一看,可不是吗?印着大顺二字,证明了李自成的玉玺。
他们不由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要是杀死了李自成,全村都会遭受到报复的,怎么说,现在的湖广还置于大顺的统治之下。
在他们的心中,还是向着南明永历的,只是路途太远了,就算是想去请赏也请不了啊!
“佩剑!”对!武将的佩剑一般都刻有名字,只要是拔出佩剑就知道了。外甥去拔剑,侄子则去战马里搜索值钱的东西。或许这人并不是皇帝!而皇帝印可能是伪造的吧!
而程九伯继续摸着李延的尸体,从他的怀中摸出了一张黄绢,他展开一看,顿时吓了一大跳!
程九伯还是识字的,故他能看得出黄绢里写的是什么。永昌皇帝的遗诏!这么说,是李自成吗?这个人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让他的大顺军不要为他报仇,先忍下滔天的怒气和恨意,与南明联合在一起以共抗满清。哪怕是要取消大顺的国号,也要去做!要是张必武能驱除鞑子的话,就与他合作,并且真的要投到他帐下,奉他为主,那也是可以的。
程九伯眉头紧皱,他得看看侄子和外甥在做什么。他的侄子正在兴高采烈地翻着马袋上的金银财宝,侄子的呼声让外甥也抛下了拔不出的佩剑,从而与侄子一同查阅着有多少的战利品。
程九伯死死地盯着黄绢,他想了想,决定还是不要让外甥和侄子知道,他便是一把就揣入了怀中。
程九伯心中想的是:“抗击满清,要恢复我们汉人的江山吗?要是如此,李自成哪怕是临死之前,他还一心想着汉人呢!虽然听说他的祖先是羌人。不过我们杀死了李自成,以后我们这一方的人都会被大顺军报复的,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啊!我,我该怎么办?早知道当初问清楚了再杀人了!唉!就算是我们杀死的不是李自成,可是能拿到李自成遗诏的人,身份一定不同凡响啊!同样也是闯了大祸。”
程九伯为此是心事重重地,他十分后悔莽撞行为,可是不做都已经做了,后悔还能有什么用呢?
外甥和侄子甭提多高兴了,因为他们发财了!而程九伯则是满怀心事的,他一时看看尸体,一时又把手放到了怀中。程九伯好无奈啊!骑虎难下的感觉真难受啊!
李自成怎么也没有想到天都不帮他,他所派出的李延却死于通山县境了,程九伯要是不杀死李延的话,李延就能把李自成的遗书给带到李过等大顺将领之中,从而破解多尔衮的计策了。
好了!现在转回叙说张必武这一边。
张必武和李过已合力攻破了西安城,当然西安的清军早就接到了多尔衮的命令,放弃西安,毕竟多尔衮抽调了大量的兵马,不放弃西安是不行的。
他们却听到了襄阳被多尔衮所袭破的消息。张必武整个人懵了,他的儿子还在襄阳啊!襄阳居然是被袭破了!这,这……太让人伤心了!李自成是死是活呢?还有儿子呢?
张必武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这一件事,心根本就不能安。
李过同样也是担忧的,就算是他们能攻破了西安,又如何啊?没有了李自成,大顺军就像是少了灵魂,什么也不是了。李过一面去请在信阳的高桂英快点来西安。
刘宗敏所派来的是吴汝义,吴汝义是中军主管,有他在,那么张必武和李过急忙问他的消息。
他们一见到吴汝义,那悲痛欲绝的样子,就能猜出事情的始末了,李自成一定是遭遇不幸了!
吴汝义在哭,不断地哭着,他总是无声哽咽。李过火了,大叫:“吴汝义,你快说啊!怎么回事!说!”
吴汝义便长叹口气,回答:“皇上,皇上他,他驾崩了!多,多尔衮还拿皇上的首级来招降……”“什么!”李过一直往后退,他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他的叔父李自成死了!
他与李自成年纪相仿,李自成起义之后,他便紧随着李自成一同起义了。征战的二十多年来,两人是相互扶助的,他们之间有着极其深厚的友谊。
“叔父!”李过大叫着,他当场就趴倒在地上了,只见他的头低下了,眼泪在哗哗地流着。他痛苦至极地用头来撞着地面,撞出血来了。
诸将急忙上前来拉住李过,不想让李过再这样自残下去。
“叔父啊叔父!”李过大恸!诸将一直在劝。包括吴汝义也在劝他节哀。
张必武整个人也傻了好一会儿,李自成死了?他居然是死了!偏偏在这个节骨眼的时候,李自成死了!对他们可是极其不利的!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呢?
此时,卢象升是碰了张必武一下,示意张必武应该先去安慰李过才是正道。张必武是醒悟过来了,他也安慰李过。
他们都提的最多是应该是早定大事,看看应该奉谁为主才是最为重要的。
李自成还有一个儿子,可是才一岁的小娃儿,又能起得了多大的作用啊?加上李自成曾经有过话语——要是他不幸去世的话,就让李过等人继续高举义旗以反抗满清,不要立他的儿子!毕竟幼子只会害了大顺。
诸将很多都是心向着李过,李过作为李自成的亲属,且又是同李自成一起起义的,历经百战。除了他之外,还有谁能担此重任呢?是啊!就让李过来当上大顺之主吧!
不过吴汝义说了:“总哨刘爷的部下有不少的人都想提总哨刘爷为主!说皇上与刘爷是共同对敌的,相互扶持的,皇上不在了,主子就应该是刘爷!而不能是其他人!面对强敌,也只有刘爷才能拯救大顺的危局!”
听到这话,有很多人是不服了,袁宗第、刘芳亮等都是不服的,他们说:“不行!我们要绝对忠于李家!大顺的新皇上只能是李氏一族!绝对不能让人来当!刘宗敏怎么这么蠢啊!想要篡位吗?我们绝不答应!”
吴汝义见到群情鼎沸了,他要自保就得立即表明自己的意见,说:“我也是认为我们应该奉李氏一族为皇上!而现在只有补之将军才是众望所归啊!故我们认为补之将军应该早正帝位。然后好为先帝发丧以为先帝报仇!”
吴汝义一言是深得众人之心的,这不,众人都在颔首称是呢!
李过见到众人都想推他为主,他自己也认为,李氏家族之中除了他,还真的没有人能做这个大顺的皇帝呢!
只是李过知道还有高桂英还在,必须先征求高桂英的意见才行呢!只要高桂英在,那么就能名正言顺地继位了。
李过因此说:“好了!大家请恕我说一句,我们应该征询皇后的意思!家长男主人不在了,可是还有女主人啊!皇后就是我们大顺军的女主人!她一言九鼎!哪怕是奉她为主,像武则天一样,我李补之也不会有一句怨言!相反,谁敢不服从皇后的话,我李过第一个杀了他!”
李过拔出了佩剑,他可不是说说就算的,他是认真的。
李过说得在理,诸将都在点头呢!他们都是认可李过的意见。
李过先前就派人去请高桂英迅速地来长安了,李来亨快速地来了。
李过看着他,问:“怎么样了?皇后娘娘呢?”李来亨嘴唇紧闭,忍了很久,才说:“父亲,皇后被刘爷派人给接走了!就算是我们的人不准刘爷的人接走皇后娘娘,可是刘爷的人还是强行带走了!”
第八章继承人问题
“什么!”李过火了!好你个刘宗敏啊!你怎么能这么做啊?刘铁匠,以前的你可是一身正气的啊!你不会变得在权力面前迷失了自己吧?
众人都在低头深思,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火力去抢高桂英的话,会酿成大顺军的内讧,而且说不定会伤了高桂英啊!这可是大罪了!
袁宗第便说:“补之将军,你现在应该是担当监国!并且奉高皇后为主!派人去到刘爷那里去,告诉他,我们应该是先联合一致以共抗满清为先帝报仇才是当务之急!”
“对!”张必武大声而出,说:“确实应该得先报仇才行!要是内讧的话,满清就高兴了!”
这一下,众人都在点头了。李过看着刘芳亮,便说:“你愿意去刘爷那里吗?把我的意思告诉刘爷!”
刘芳亮贪首应道:“补之将军放心好了!末将这就立即赶去刘爷那里!”
李过见状,当然是放心地点了点头,就让刘芳亮去了。刘芳亮会不会成功,这就难说了。
张必武认为万一李过和刘宗敏说不成,两人闹翻了,定当影响到大局,而且他知道自李自成死后,大同的防守就会变得艰难,他得想办法,以多扩充自己的实力才行。
他就先退出长安,不能卷入大顺军的内乱之中,同时要尽可能的抢占地盘。
在张必武要离开的时候,宋献策来送他了,张必武看着他,宋献策也看着他,同样在苦笑。
张必武最后说的是:“宋军师,有什么难处就来我这里!我的大门永远是为你敞开的!”
宋献策用力地一颔首,说:“好的!唉!”他目眶中有泪,显然他还在为李自成之死而伤心。张必武同样也是难过的,谁又想到多尔衮会亲率精锐再袭李自成,而且把李自成给杀了呢?
大顺军没有了精神领袖,加上又处于了内讧的危险之中,大顺政权就像是风雨飘摇。整个抗清形势又发生了新的转变。
张必武率军离开了,他现在一心只想知道他的儿子安全如何。他要等待着。当张必武刚刚退出了西安,到达了韩城时,他就接到了消息,他的儿子平安无事,正赶回灵宝呢!只是孙老六为了救逍遥他们全都牺牲了!没有李岩事先安置好这一点,事情真是不能设想。
张必武知道要让逍遥去感谢孙老六以及他们这一戏班子,要让儿子学会感恩,不要以为,你是身份尊贵者,他们为你而死就是应该的!
他们为逍遥而死,不是因为逍遥的身份尊贵,只是因为整个抗清大局着想。
张必武要找到孙老六等的家人,要让逍遥认亲,要把他们的家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去对待才行,毕竟要报他们舍生的救命之恩才行。
张必武还听到一个消息夏完淳并没有死,他被任继荣给救了出去,任继荣将他带到了刘宗敏那里去了。
张必武高兴极了,他要派陈子龙到刘宗敏那里,以劝刘宗敏以大局为重,要先全力以消灭满清,毕竟大家都是汉人,一切以汉人的基业为重。同时也希望刘宗敏把夏完淳给放回来。
陈子龙去了,张必武心是安了一点,他在密切地关注着大顺军的情况,只希望大顺军不会自相残杀。
刘宗敏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刘宗敏了,他因为受到权力和荣华富贵的蚀食,他完全地腐化了。
刘宗敏在听闻李自成死讯之后,多年的战友情,令得他非常痛苦!只要是李自成坐在皇位上,那他将会永远地支持李自成。
只是李自成不在了,刘宗敏就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自立山头,虽然他是尊敬高桂英的,可是真让他屈服于高桂英之下,他还真难做到!他更认为他现在有能力完成一切,能让大顺再一统山河。
到时,他就宽待李家人,并且追封李自成为先帝,那也算是对得起李自成了!至于李过,虽然骁勇,他认为不足以当帝。李自成的幼子,才一岁,为帝?蠢啊!面对强敌,这不是找死吗?
况且牛金星都带来了李自成临终遗言,要让他刘宗敏带领大顺军为他报仇,从而成为大顺之主。李自成有这样的吩咐,刘宗敏是相信的。毕竟他和李自成有许多年深厚的友情,可以说比亲兄弟还要亲呢!
刘宗敏相信综观整个天下,只有他可以为李自成报仇!为这位同生共死了多年的朋友报仇雪恨!
高桂英被迎来刘宗敏处了,同时还有刘妃和李妃,李自成还有一个窦妃,是最美丽的,可惜已在燕京城自杀而亡了。
高桂英除了为李自成生下一个女儿之外,并没有生下其他的孩子。偏偏这个女儿就在退出长安城时,生了重病,因为是一路被清军撵着走的,想治想医也难啊!最终李自成的女儿病亡了。
后来李自成又纳了的刘妃和李妃,由李妃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只是儿子还小,才一岁多,又怎么能担大任呢?而且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准啊。
刘宗敏向高桂英行礼,说:“嫂子,你永远是我的嫂子,如今先帝已亡,我们能做的就是继承先帝的遗志,为先帝报仇!俗话说,家不可一曰无主,国不可一曰无君!牛丞相!”
牛金星便上前来了,说:“先帝临终前说,其子尚幼,而综观诸臣,没有一人能像刘侯一样,故立其为帝!”
高桂英看着牛金星,便问:“牛丞相,你可有先帝的凭证吗?”
牛金星摇头了,说:“皇后,臣没有,毕竟当时处于兵荒马乱之中,敌兵众多,十分危急,皇上就是想要写遗诏也来不及了!我本来是一路跟着皇上的,后来却是被冲散了,要不是有人救我,我早就葬身于敌军之中了,而我的……”
牛金星知道要说到他的家人,他就得装作很是痛苦,很是悲伤的样子,还别说呢,他装得倒挺像的。
“我的家人,家人,全都,都死于……呜呜!我誓与鞑子血战到底!”牛金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起来就像是真的一样。
刘宗敏转向了高桂英说:“嫂子,你听到了吗?除了皇上之外,我刘捷轩本来就是大顺的二号人物!如今我继承先帝的遗志,统领全部人马以为先帝报仇,这就是急中之急!”
高桂英没有出声,她清楚口说无凭,你牛金星说什么就是什么嘛?而且自古讲究的就是父死子承,有李自成的话在先,儿子还小,不能让他继承。曾经也考虑过李过、包括义子张鼐,就是没有考虑到你刘宗敏!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刘宗敏为臣,为将那是再好不过的,一旦为君就会毁掉大顺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才能。李自成非常清楚好兄弟这一点!现在却说是李自成的遗志要让刘宗敏来继承,高桂英是怎么也不相信的。
虽然李自成与刘宗敏是有兄弟之情的,却不能成为继承大顺帝位的原因!似此,大顺军将士们一定会不服的!中国自古已来都是血脉以继承的,又怎么让异姓来继承呢?
该怎么办?才能让大顺不至于土崩瓦解呢?而且按自己的想法是不愿让刘宗敏来继承帝位的。要继承也得让李氏家族的人来才行!比如说李过就是最佳的人选。当然李自成的儿子就最好了,只是这不可能!
刘宗敏见高桂英没有出声,便又说:“嫂子不出声,那就表示同意了!”
高桂英说:“捷轩啊,我认为此事不能太武断了!必须聚集大家来商议,公共推选出一个合适的人才行!既然捷轩是有先帝的遗言,那么捷轩当选为帝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不如大家一起来推选吧!”
刘宗敏听到了高桂英这么一说,认为在理呢!他点头了,他也有此意。
董学礼急忙来报了:“不好了!李过起大军来了!声言要抢走皇后娘娘啊!他想挟持皇后娘娘以自立为主啊!”
董学礼原来是明朝的宁夏花马池副将,曾被李自成任命为淮镇将军,带一千五百人马由燕京出发,以与南明的官军相对峙,从而想要招降南明的军队。
“什么!”刘宗敏一听是大惊失色地,说:“补之敢这么干?可恶!我就要教训他这个小老弟!”
郭陞都是出声了:“是啊!刘爷,可不能被李过给压了下去啊!一定要教训李过啊!不然他就不知上下了!何况他还想劫持皇后,真是罪该万死啊!”
白邦政也是出声了:“对啊!刘爷,似此等绝不能等闲视之!只要把李过给打疼了,那么就好对付他了!就能让他真正地服从刘爷你了!”
而高桂英却不相信李过会想要来劫持她,这一切都只是别人所说的,其中定有什么问题。
还有董学礼、郭陞、白邦政等都是明朝的降将,他们的话又怎么能信得过呢?说不定还是故意挑拨彼此之间的关系呢!
第九章一切为了团结
高桂英想出声了,刘宗敏却是塞住了她的话,说:“嫂子,你就放心好了!我和补之不会兵戎相见的!怎么说,我们也是有着多年的情感啊!”
高桂英看着刘宗敏,知道刘宗敏是说一不二的,她的心是稍微地安定下来了。
牛金星出声了:“请皇后娘娘先去休息吧!”高桂英又看了看牛金星,最后她是叹了口气,便真的是去休息了。
高桂英不知她一走,就有不幸发生了。因为董学礼、郭陞、白邦政就是满清打进来的歼细,他们与牛金星一同要促成刘宗敏和李过的矛盾。
在权力面前,李过和刘宗敏会越走越远的。这不,有意制造了矛盾,就是让他们打起来了,不说大打,只要有一个小打就能让他们的关系产生裂缝了。
当然他们是办到了,李过与刘宗敏都以为对方开始了攻击,谁也不服谁。于是两方的军队开始了互相的攻打,虽然不是全部姓的,只是局部的,这局部的互攻,都能让彼此的实力受到损失,更在李过和刘宗敏的两人心中留下了仇恨。
牛金星和董学礼、郭陞、白邦政更是在刘宗敏的跟前不断地说着李过的坏话,非得把形势搞得更糟糕不可。
刘宗敏是火爆极了!他现在恨不得立即就把李过给杀了!李过同样,认为你刘铁匠劫持了高桂英,还想要与他一决生死,他又怎么会怕你呢?既然你想来打嘛,那好!我就和你打个你死我活!谁又怕谁啊?
最急的莫非是宋献策等人,宋献策想到他亲自去找刘宗敏,刘宗敏同样也是极迷信的,宋献策去劝他的话,说不定能劝得了刘宗敏听从。
只要双方不大打出手,能修补彼此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了。
宋献策没有料到的是他来了,他居然被刘宗敏所软禁起来了,虽然是贵宾级的优待,可是却连一丁点的自由都没有了。
宋献策曾经要求见高桂英,可是却没有能见到,很显然,刘宗敏就怕他们相见之后,会串联在一起,那样反而对他不利呢!
宋献策在想着一个好法子,他该怎么样才能与高桂英互通联系呢?这时,他想要见牛金星,牛金星却总是借口没有空,并不来见宋献策,宋献策更觉得牛金星有问题!按说他被囚禁,作为好友牛金星不能袖手旁观才是啊!
宋献策在走来走去,他不由是担忧了,难道大顺军真的要自相残杀吗?
他就算是再怎么烦恼也没有能想出一个好的方法来,只能是空焦急了。就在这时,任继荣告知宋献策了:“宋军师!”
“继荣!”宋献策很是高兴,他过来了,说:“怎么样啊?”任继荣回答:“唉!现在的形势真的让人为难啊!你知道吗?刘希尧已经转投张必武了!自皇上驾崩之后,将士们惶惶不可终曰的,军心浮动啊!人人都对前途充满的尽是悲观之望!”
“唉!”宋献策就是料到这一点,必须尽快地立一个新主,可是刘宗敏和李过争立,那不是一件好事啊!
宋献策想到了张必武,便问:“国雄将军怎么样了?”
任继荣答道:“张必武派使者来劝说刘爷和李爷,不想让大顺起内讧,可是成效很少!而张必武要求的把夏完淳送回给他!刘爷却听了牛丞相的话,说,你张必武必须要表明态度,你是支持李过还是支持刘爷!不表明的话,就不要想着能让夏完淳平安地回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