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子-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军如同砍瓜切菜似的,把这些亲卫给杀掉了。
    “该死的!”都松芒布结看在眼里,恨得牙根发痒,不住咒骂。
    “赞普,快走,快走呀。”围在身边的亲卫和大臣齐声催促。
    唐军如狼似虎般冲来,要是再不走,就没有机会了。
    “我不走!我不走!”都松芒布结犯浑了。
    “请赞普离开。”大论当机立断,右手一挥,大声下令。
    亲卫得令,马鞭抽在马屁股上,战马嘶鸣一声,撒蹄便奔。亲卫和大臣忙跟上,一众人开始了逃亡之路。
    “追!”薛直岂容都松芒布结走脱,率领一万精锐唐军追了上去。
    “赞普逃走了!赞普逃走了!”吐蕃兵士看在眼里,齐声叫嚷,士气大降,最后的抵抗之心荡然无存,无不是丢盔弃甲,撒腿便逃。
    吐蕃的大崩溃开始了,如同溃堤的洪水似的,四处逃蹿。
    “吐蕃狗,休走!”
    “吐蕃狗,吃我一刀!”
    在外围追杀的唐军骑兵叫嚷声响成一片,狠命砍杀,无奈逃走的吐蕃兵士太多了,他们杀不胜杀,杀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来两对。
    吐蕃兵士终于冲破了唐军的封锁,漫山遍野都是,惶惶如同丧家之犬。
    “快,前面有一条路,逃出去就能活命了。”有吐蕃兵士甩掉唐军,逃到一条道路前。
    “吐蕃狗,此路不通!”封锁这里的唐军眼中杀机涌现,大声吼叫。(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 活捉赞普
    这些吐蕃兵士好不容易逃出来,来到这条路上,以为可以活命了,却是没有想到,唐军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们了。
    “这……唐军怎会在这里?”
    “唐军来得好快呀,竟然跑到我们前面了。”
    这些惊慌失措的吐蕃兵士好一阵惊讶,他们是使出吃奶的力气甩掉唐军,以最快速度逃出来的,竟然还有唐比他们更快,他们还真是想不明白。
    “不对,唐军不可能比我们更快,很可能是唐军早就在这里了。”
    “也只有这种可能。我们可比唐军跑得快,唐军再快也不可能快过我们。”
    很快的,吐蕃兵士就想明白了,不是他们太慢,而是唐军早就等在这里了。
    “照这么说来,我们是掉进唐军的圈套了?”
    “必然是如此。照这么说,所有的道路都被唐军堵住了?”
    “我的天啊,我们的赞普好蠢,他竟然把大吐蕃带入绝境,数十万大吐蕃的勇士就这么白白死了。”
    “该死的赞普,他蠢不可及,比猪还要蠢。”
    紧接着,吐蕃兵士就对都松芒布结破口大骂,骂他是猪,比猪还要蠢的蠢货。
    “莫骂了,再骂也没有用,还是想办法逃出去吧。”
    “对。骂是不可能活命的,冲吧,杀出去。”
    吐蕃兵士紧握着手中弯刀,呼啦冲了过来。
    “咻咻咻。”破空声响起,唐军弯弓搭箭,对着吐蕃兵士射去。
    此时的吐蕃兵士。经过逃亡。早就是丢盔弃甲。原本就很差的防御力更差了,哪里挡得住箭矢,被射杀不少。
    “唐军爷爷,你们高抬贵手,饶我们一命,可好?”
    “唐军爷爷,我们有金银珍宝,你看。我们都送给你们,好不好?”
    冲杀没用,吐蕃兵士只得服软,准备贿赂了。
    “该死的吐蕃狗,你们真是蠢不可及,杀光你们,你们的一切还不都是我们的了?”
    “就是呀。如此简单的道理,你们竟然想不明白,你们比猪还要蠢。”
    唐军大声叫嚷,把吐蕃兵士贬得比猪还要蠢。
    强冲不行。服软也没用,吐蕃兵士都快哭了。
    “如此良机。我们冲出去,把吐蕃狗杀光。”堵路的唐军眼睛放光,紧握着横刀,恨不得把吐蕃兵士杀光。
    “不行。将军有令,只要我们守住这里就行了,不得出去追杀。”将军头目断然否决。
    “这也不行呀?那可是功劳呀。”唐军兵士很不甘心。
    “功劳?你不用操心,只要守住了,有你的功劳,太子甚时间会忘掉你的功劳?”头目大声道。
    “也是。太子赏罚分明,一定会记得我们的功劳。”一提起李隆基,唐军就是眼睛放光,一副五体投地的样儿。
    李隆基足智多谋,赏罚分明,将士们是服气的。
    “我们的任务就是守住道路,不让吐蕃狗冲出去。至于追杀,自有兄弟们去做。在大非川有我们二十万兄弟,还愁杀不光吐蕃狗。”唐军头目再道。
    “哈哈!也是。”唐军释然,笑道:“只要我们守住道路,我们就能关门打狗!”
    “没错,吐蕃狗吐蕃狗,当然是关门打狗了。”唐军哄笑。
    就在这时,只见一队唐军追到,对着这些吐蕃兵士就是一阵冲杀,这些吐蕃兵士被杀得精光。
    “兄弟,好样的!杀得好!”守路的唐军大声叫好,为同伴加油。
    “我手好痒呀。”紧接着,他们就是叫嚷起。
    “痒,也得忍着。其实,我也手痒。”头目也是无奈,很想冲出去大杀一通,却不得不执行命令。
    之所以下达这样一条严令,就是为了防止争功,堵路的唐军冲出去砍杀,丢掉道路。
    李隆基的号令极严,将士们不敢不执行。
    同样的一幕,在各处上演。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进出大非川的道路上,有着不计其数的吐蕃兵士正在逃亡,在他们的后面是如狼似虎般追杀的唐军,如同驱赶羊群似的。
    这些逃命的吐蕃兵士轮番冲击各处道路,都没用,唐军守得如同铁桶似的。
    唐军的追杀异常凶猛,逃跑的吐蕃军队在迅速减少。
    这场追击战,一连持续了三天。
    这三天,不仅仅是吐蕃兵士受尽了煎熬,就是都松芒布结这些吐蕃统治者也是倍受熬煎。
    “赞普,莫要灰心,我们还有机会。”大论气喘嘘嘘,大汗淋淋,脸色苍白,结结巴巴的安慰都松芒布结。
    “还有机会,还有机会。”都松芒布结机械的点着头,脸色灰暗。
    这三天里,他们是东逃西蹿,想要甩掉薛直,然而,薛直和他率领下的唐军如同狗皮膏药似的,粘得太紧,他们无论如何也是甩不掉。
    好几次,他们差点被薛直干掉了,好在他们的亲卫还算忠心,拼死掩护,他们好不容易逃出来。
    他们冀望于道路没有被唐军封锁,然而,唐军把所有的道路都封锁了,他们去了很多地方,都没有用。
    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得去爬山,想要找条小径逃出去。
    他们又失望了,所有能通行的地方,都有唐军把守,有好几次,他们差点被唐军干掉了。
    这三天对于他们来说,是要命的三天,比起在地狱里煎熬还要让他们难受。
    经过这三天的折磨,都松芒布结瘦了一大圈不说,还信心大失。
    这也难怪,对于一个无数次逃命失败的人来说,要想信心不大受打击,那是不可能的。
    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群臣也是瘦了一大圈。信心大受打击。他们已经绝望了。
    “我们能逃出去么?”有大臣明明知道没有希望逃掉。仍是痴人说梦般的问道。
    “……”一片寂静,群臣的目光齐刷刷落在都松芒布结身上,静等他说话。
    “不知道,不知道,我不知道。”都松芒布结痛苦的揪着头发,大声叫嚷,声音嘶哑,如同野兽似的。
    “我们投降。如何?”有大臣彻底绝望了,小声提议。
    “投降?这是一个办法,可以活命。”立时有大臣附和。
    虽然他们明知道落到唐军手里,不会有好果子吃,可是比起死总要好些。好死不如赖着,只要能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闭嘴。死也不投降。”立时有大臣反对。
    “你要是再敢说出如此丧气话,我就杀了你。”有死忠更是手握弯刀,眼中凶光闪闪。
    “我也不想投降,可那又能如何?你看看。赞普都没辙了,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做了。你还要我们怎么办?我们对大吐蕃忠心耿耿,已经挺到最后了,我们对得起大吐蕃了。”这些想要投降的大臣齐声叫嚷。
    他们说得在理,他们对吐蕃的忠心不用怀疑,可是,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也是无能为力。
    他们为吐蕃尽力了,挺到最后,挺到都松芒布结失去信心了,还能要求他们做得更多么?
    “……”这些死忠哑口无言。
    “是他,是他,就是他,是他把大吐蕃带入绝境。到了眼下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他象个女人似的,除了大吼大叫,他还能做甚么?”有吐蕃大臣实在是忍受不了,指着都松芒布结大声指责。
    “李隆基设下如此大的陷阱,他却没有识破,还跳了进去,拉着大吐蕃陪葬,他是大吐蕃的罪人。”立时有大臣大声响应,道:“他得为大吐蕃负责。抓住他,把他献给唐军。”
    “抓住他。”不少大臣对都松芒布结失望了,把满腔怨气发泄在都松芒布结身上。
    “你们要做甚么?你们好大的狗胆,进军大非川你们也赞同了的。你们比赞普还要叫嚷得厉害,赞普最后一个同意的。”大论一见情势不对,忙要亲卫把都松芒布结护着,指着这些叫嚷的大臣喝斥。
    在当初决定是否要进军大非川一事上,都松芒布结很谨慎,他是最后一个同意的,这些大臣早就叫着嚷着,要进军大非川,要把唐军赶尽杀绝,要活捉李隆基。
    他们给大论问住了。
    “就是他,就是他。”这些大臣愣了一阵,又齐齐爆发了,抽出弯刀,紧握在手里,冲了上来,大吼道:“抓住他!抓住他!”
    “快走!”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重臣还算忠心,带人掩护都松芒布结逃走。
    “得得。”一阵急促的蹄声响起,一队唐军疾驰而来。
    “唐军爷爷,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不少大臣跪在地上投降了。
    “捆起来。”唐军头目一挥手,立时涌来一群唐军兵士,把这些大臣捆起来。
    “唐军爷爷,赞普、大论、小论、整事相朝这方向逃走了。”有大臣忙讨好,把都松芒布结给出卖了。
    “甚么?赞普?追。”唐军头目大喝一声,眼睛放光,追了上去。
    经过一阵追杀,都松芒布结、大论、小论、整事相他们走散了,各自逃命去了。
    没过多久,一阵阵惊天的欢呼声响起。
    “哈哈!我擒住了小论!”
    “哈哈!我擒住了整事相。”
    “哈哈!我擒住了大论。”
    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重臣,接二连三的被唐军生擒。
    “赞普呢?赞普呢?”到了后来,只有都松芒布结还没有被抓住。
    都松芒布结穿了一身普通吐蕃兵士衣衫,躲在草丛后面,摒着呼吸。
    “出来吧,赞普。”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如同炸雷似的。
    都松芒布结差点尖叫出声,死死捂着嘴巴。
    薛直右手一伸,抓住都松芒布结的头发拖了出来,冷笑道:“你以为你能逃掉?”
    都松芒布结如同泄气的皮球,垂头丧气,趴在地上。
    “活捉赞普了!”
    “活捉赞普了!”
    薛直再也抑制不住狂喜,大声欢呼。(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望风而降
    活捉赞普,是何等令人欣喜之事,薛直扯起嗓子大吼,吼得山响,声音如同雷鸣似的,远远传了开去。
    他不仅在吼叫,还在蹦跳,以此来发泄他的欢喜之情。
    不仅薛直欢喜不已,就是将士们也是难抑喜悦之情,个个扯起嗓子大吼,不住蹦跳,你拥着我,我拥着你,相互拍着对方的背。
    “活捉赞普了!”
    “活捉赞普了!”
    欢呼声惊天动地,直贯九霄,整个大非川沸腾了,凡有唐军的地方,都在欢呼雀跃。
    “爷爷,你在天之灵有知,不孝孙直活捉吐蕃赞普,洗雪了薛家的耻辱!”欢呼一阵后,薛直仰首向天,大声向薛仁贵的在天之灵祷告。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一直是薛家的耻辱,薛直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洗雪耻辱,如今,他活捉吐蕃赞普,这报仇雪恨已经到到了完美的境界。在这功成之际,他自然是要向薛仁贵的在天之灵祷告。
    祷告完后,薛直这才押着都松芒布结前去见李隆基。
    “太子,末将活捉赞普了。”见到李隆基的薛直,特别欢喜,跪在李隆基面前,大声致谢,道:“谢太子给末将雪耻的机会。”
    他虽有雪耻之心,若李隆基不给他们机会,他也不可能如此完美的洗刷薛仁贵兵败大非川的耻辱,在成功之际,他对李隆基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请起。”李隆基上前一步,扶起薛直,笑道:“恭喜你洗雪耻辱!左骁卫大将军在天之灵有知。也当含笑九泉了。”
    “恭喜将军。”众将上前。齐声道贺。
    “谢太子!谢各位。”薛直张着一张嘴直乐呵。不住冲众人道谢。
    “太子,这就是赞普。”薛直把浑身发抖的都松芒布结推了上来,向李隆基道。
    李隆基睁大眼睛一瞧,都松芒布结个子很高,身胚宽大,只是因为过度焦虑而瘦了一大圈,脸色不太好看。而且,还在颤抖。
    “都松芒布结。你与大食勾结,你可曾想过会有今日?”李隆基咧咧嘴角,轻蔑的道。
    “我……那是为了大吐蕃。”都松芒布结吸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大唐待吐蕃不薄,吐蕃完全可以与大唐一道,共同对付大食。那样的话,吐蕃会有更大的好处,你糊涂透顶,竟然勾结大食与大唐为敌,你也不想想。大食那么遥远,顾得到你么?”李隆基冷笑道:“吐蕃与大唐是近邻。而吐蕃拥有高山密林,大唐奈何不得吐蕃,吐蕃立于不败之地,只要吐蕃不贪河西走廊,就能与大唐交好。两国若是联手,共同对付大食,在大唐出兵攻打大食之时,还可以组成联军。等到共破大食后,吐蕃能少得了好处么?”
    都松芒布结眼睛一亮,大有拨开乌云见明月的感觉。
    李隆基说得很对,吐蕃拥有高山密林,就立于不败之地,即使吐蕃的实力远远不如唐朝,唐朝也是奈何不得吐蕃。
    若是吐蕃与唐朝结盟,两国组成联军,共同对付大食,等到击破大食后,吐蕃得到的好处难以想象,远远超过了与大食结盟。
    吐蕃与大食结盟,所得的不过是一点点军械的增援罢了,顶多再加上一点金银珠宝,这也值不了多少钱。
    若是唐朝结盟的话,会得到大片大片的土地,大量的口众。拥有了土地人口,还愁没有金银珍宝?还愁没有军械?
    李隆基所说都松芒布结就没有想过,此时一想,有道理,非常有道理。
    与唐朝为敌,吐蕃就讨不了好,只要吐蕃不威胁唐朝,以松赞干布与唐朝结下的友谊两国完全可以友好相处,完全可以让吐蕃得到天大的好处。偏偏,都松芒布结猪油蒙了心,竟然勾结大食,与唐朝为敌。
    大食太远,即使吐蕃被唐朝灭了,大食也是鞭长莫及,无法增援。
    要是吐蕃与唐朝结盟,遇到这种事情,唐朝一定会出兵援助吐蕃。
    此时此刻,都松芒布结心思特别灵活,想得很清楚,就是太晚了。
    “都松芒布结知罪,还请太子恕罪。都松芒布结愿率大吐蕃与唐朝结盟,世世代代修好。”都松芒布结忙向李隆基请罪。
    “不必了。”李隆基冷冷的道:“你倒是盘算得好,还想当你的赞普?想得美!你落入大唐之手,你还想当赞普,你以为大唐会让你如意?哼。”
    一声冷哼,如同惊雷炸响,令都松芒布结的希望破灭。
    “太子,应当派一支军押着都松芒布结去劝降驻守积石山的吐蕃军队。”张说立时道。
    “好!”李隆基欣然同意,道:“薛直,你押着他,前去劝降,打通积石山。”
    “遵命。”薛直大为振奋。
    “你打通积石山后,我就率军进入逻些,灭掉吐蕃。”李隆基叮嘱一句,道:“吐蕃大败,赞普被擒,这是拿下积石山的良机,你一定要多尽心尽力。”
    “太子请放心,末将明白。”薛直押着都松芒布结而去。
    很快的,薛直率领一万精锐出发了,直奔积石山而去。
    “我们打扫战场,休整,准备出兵逻些。”李隆基。
    “太子,该向陛下报捷。”张说提醒一句。
    “暂时不了。容我们灭了吐蕃再来禀报,让父皇一次乐个够。”李隆基想了想道。
    “哈哈!”众将齐声大笑。
    大破吐蕃大军,活捉赞普,这本身就是天大的胜利,会让李旦特别欢喜。若是再有吐蕃被灭一事,李旦的欢喜之情可想而知。
    xxxxxxx
    积石山非常险要,吐蕃在山中设有不少关隘。
    一线关所在之处非常狭窄,若是仰头望的话。只见一线天色。是以称为“一线关”。
    一线关并不大。吐蕃在这里只驻守了七百人。
    “你们知道么?大吐蕃即将打败唐军!一定会活捉李隆基!”
    “呵呵,这是大吐蕃的盛事呀。活捉李隆基之后,大吐蕃就可以直取河西走廊。得到河西走廊的好处多不胜数,既可以威胁关中,又可以切断西域的补给,大吐蕃拿下西域就是必然了。得到西域,大吐蕃就会实力暴涨。”
    “到那时,大吐蕃就是最强之国。什么唐朝,什么大食,都是屁。”
    值守的吐蕃兵士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口水乱溅的议论纷纷,大说特说眼下的一战。以他们想来,吐蕃这一次必然会取胜,而且还是大胜之仗。按照他们的想法,吐蕃凭这一战,就会成为天下最强国。
    “快看,那是甚?”就在这时。有眼尖的吐蕃兵士发现一支军队快速朝一线关而来。
    “那是唐军的旗帜!没错,就是唐军的旗帜。”
    “唐军的旗帜?可能么?唐军怎会到这儿来?”
    “你真笨!那是唐军的旗帜没错。却不是唐军,那一定是大吐蕃的勇士得胜归来了。”
    “没错,一定是大吐蕃勇士得胜归来!快,去禀报将军,要将军欢喜欢喜。”
    吐蕃兵士一通猜测,以为是吐蕃军队得胜归来,打着唐军的旗帜眩耀。
    立时有兵士前去禀报驻守这里的吐蕃将领,将领得讯后,欢天喜地的赶来,睁大眼睛一瞧,只见一支打着唐军旗帜、穿着唐军盔甲,挎着横刀的军队快速而来。
    “哈哈!你们知道么?你们知道么?这是大吐蕃的勇士得胜归来了。快,打开城门,迎接大吐蕃的勇士!”这个将领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提点兵士一句:“你们要是把他们侍候好了,少不了你们的好处。他们刚刚打败唐军,所得很丰厚哦。”
    “多谢将军提点。”兵士一听这话,无不是大喜过望,飞也似的冲出去,打开城门,站列两厢,目光灼灼,大声欢呼起来:“得胜归来的大吐蕃勇士万岁!”
    他们吼得山响,难抑喜悦之情。
    “这……”唐军听在耳里,把他们那欢喜样儿看在眼里,眼珠子掉了一地。
    唐军这是前来对付他们的,吐蕃兵士竟然欢迎他们,没有一点儿防备之心,要是不亲眼看见,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我没眼花?他们竟然迎接我么?他们活得不耐烦了么?”
    “要是不想活了,可以自己抹脖子呀,用不着搞这些莫明其妙的玩意儿。”
    唐军惊疑不定,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兄弟,你杀了多少唐军?杀唐军很痛快,是吧?我好艳慕你呢,我好想去杀唐军呢。”
    “兄弟,你英勇了得,胆识过人,身手敏捷,而又英俊帅气,天下少有,你的收获很多,是吧?你能不能赏点给我?不要太多,只要一点点,给我留作纪念就成。”
    紧接着,这些吐蕃兵士就大拍特拍唐军的马屁,想要索取战利品。
    以他们想来,吐蕃这一次一定会打一个大胜仗,会杀得唐军丢盔弃甲,吐蕃兵士会有大收获,他们只要拍好马屁,就能有不小的收获。
    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个个脸上堆着亲切的笑容,如同见到老祖宗似的。
    “将军,我们怎生办?”唐军向薛直问道。
    “吐蕃如此热情,想要讨赏,我们就成他们所美吧。嗯,赏他们一刀吧。”薛直想了想,嘴角掠过一抹坏笑。
    “赏得好!”唐军欢呼一声,抽出横刀,对着吐蕃兵士就是一通砍杀。
    变起仓促,吐蕃兵士没有丝毫抵抗之力,很快就被唐军杀光了。
    唐军顺利进入一线关,拿下了第一座关隘。(未完待续。。)

第二十五章 吐蕃灭亡
    积石山异常险要,每一座关隘都是易守难攻,要想攻破这些关隘,几乎是不可能的。按理说,唐军在积石山中的行军,应当危险重重,然而,事实却是唐军的进军异常顺利,超乎想象的顺利。
    对于唐军来说,这次进军积石山不仅没有一点儿危险,反而还有诸多乐趣,如同旅游。
    “呵呵,这次行军真是终生难忘呀。大大小小的仗,我打了好几十个,就没有一次能如这次这般轻松愉快,而又乐趣多多。”
    “是呀,是呀。第一关,我们原本以为要打一仗。即使不打一仗,也要把那个赞普推出来,要他劝降。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吐蕃狗竟然活得不耐烦了,跑出来城来迎接我们,还要向我们讨赏。我们老实不客气,赏他们一刀,送他们去见他们的松赞干布。”
    “第二关,第三关,都是这样。他们跑出城来迎接我们,要讨赏,我们就没让他们失望,好好赏了他们一刀。”
    唐军一边行军,一边说笑,气氛极度之好,轻松加愉快。
    这怨不得唐军,实在是这次行军有很多让人想不到的事儿。从第一座关隘开始,一连三座关隘,吐蕃都把他们当作得胜归来的吐蕃军队,那些守关的吐蕃军队赶出城来迎接唐军,为的是想要一些纪念品。
    依他们的想来,吐蕃这次一定会大胜,吐蕃会趁势崛起。吐蕃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一定会有丰厚的缴获,随便讨点赏都很丰厚。由不得这些吐蕃兵士不想得太美好。
    “赞普。你瞧见了么?我们一路兵不血刃。就轻松拿三下关了。”薛直骑在骏马上,冲身旁的都松芒布结冷笑道:“你这梦做得真够美的!”
    要是都松芒布结的梦做得不够美,吐蕃兵士也不会如此盲从,就不会让唐军如此轻松。
    “哎。”都松芒布结亲眼看见吐蕃是何等的盲目乐观,他有些难以置信,闻言只有一声长叹。
    “还有三关,我们就能通过积石山了。只要我们一通过积石山,吐蕃必然会灭亡。”薛直脸上泛着喜色。冲唐军大声道:“欢喜可以,切莫出错,一定要拿下另外三座关隘。”
    “遵命。”拿下积石山中的关隘,这是盘古开天以来,从未有过之盛事,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将士们无不是乐从。
    很快的,来到第四座关隘。
    驻守此关的吐蕃兵士一样盲目乐观,大为欢喜,忙禀报给这里的守将。
    吐蕃将领得报后。来到城头上一瞧,眉头一挑。大声下令:“准备迎战!”
    “迎战?将军,你有没有弄错?那是大吐蕃的勇士!得胜归来的大吐蕃勇士!”吐蕃兵士兵惊奇得掉了一地的眼珠子,明明是吐蕃军队,迎个屁的战。
    “他们不是大吐蕃的勇士,他们是可恶可恨的唐军。”这个守将不乏精明,大声道:“唐军战力强悍,即使唐军因为瘴毒瘟疫而死伤惨重,也有不错的战力,大吐蕃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取胜。”
    唐军的战力有多么了得,早在二十年前的大非川一战,吐蕃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吐蕃以四十万大军攻打薛仁贵的四万残兵败将,也不能全歼,由此可见唐军的战力有多么恐怖了。
    如今,即使唐军中了瘴毒,瘟疫流行,死伤惨重,对战力有着巨大的影响,吐蕃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打胜,这一判断非常在理。
    “可是,将军你如何认定这是唐军?”有吐蕃兵士大为不解。
    “因为唐军胜了,大吐蕃败了。”这个将领眼中含着泪水。
    “不可能!不可能!”
    “大吐蕃怎会败?大吐蕃不可能失败!”
    吐蕃兵士个个叫嚷,一脸的不信。
    “大吐蕃即使打胜了,也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打胜,这支军队不是大吐蕃的勇士,那么他们又是哪来的呢?他们必然是唐军!既然他们是唐军,那么他们怎会来到这里呢?也只有唐军打胜了,挟大胜之余威前来积石关,想要拿下积石山,打通道路,进军逻些,灭亡大吐蕃。”这个将领反应很快,只一会儿功夫,就想明白了。
    “……”吐蕃兵士哑口无言,也只有这种说法才合情合理。
    “咦。”唐军看在眼里,大为惊奇。
    “怎会没人前来迎接我们?”
    “难道他们识破了?”
    前三关,吐蕃兵士如同欢迎英雄似的前来迎接他们,如今驻守这座关隘的吐蕃兵士没有前来迎接,还真是让他们惊讶。
    “唐军止步。”吐蕃将领大喝一声。
    “这人不错。”薛直赞赏的打量这个吐蕃将领:“我是薛直,敢问将军高姓大名。”
    “薛直?可是左骁卫大将军的孙子?”这个吐蕃将领很是惊讶。
    因为二十年前那一战,薛仁贵是虽败犹荣,名声在吐蕃传开了,有不少吐蕃人对他很是钦佩。
    “正是。”薛直也有意外。
    “我是格桑力措,见过薛将军。”格桑力措大声问道:“赞普可是来了?”
    “何以见得?”薛直道。
    “薛将军到了这里,必是唐军大胜了。大非川只有那么几条道路进出,唐军既然早有谋划,必然会派出大军封锁所有的道路,以及能过人的山间要地,大吐蕃这次大败,应当是匹马无还,赞普一定被你们擒获了。”格桑力措大声剖析。
    薛直的眼睛放光,打量着格桑力措,赞赏之意更浓了。
    “你所说未必对吧?赞普难道不会抹脖子?”薛直决定再考考他。
    “将军前来此地,必然是想要打通积石山。要打通积石山,最好的办法,就是活捉赞普,要赞普劝降。是以,我料定,赞普也跟着来了。”格桑力措道。
    “好!好!好!”薛直大拇指一竖,赞不绝口,笑道:“真没想到,吐蕃竟然有你这等了得的人物!可惜呀,要是你能被重用,吐蕃断不会如此。”
    “将军过奖了。”格桑力措谦逊一句。
    薛直要人把都松芒布结押上来,道:“将军看见了吧?这就是赞普。你说得没错,他已被我们生擒,我这次就是押着他前来劝降的,将军如何做呢?”
    “格桑力措,你不错,很不错!可惜,我以前没有发现你这样的人才。”都松芒布结对此人也是大为赞赏,很是惋惜的道:“我身边要是有你如此明察秋毫的人物,大吐蕃也不会有今日。”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道:“格桑力措,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