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醉锦官-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两名稳婆拎来盛着草木灰的净桶,将桶里的草木灰铺匀,随后走到朱蕴娆身边替她解开里衣,就要把她往净桶上按。
  宫中老法给闺女验身,便是让女子坐在铺了草木灰的净桶上,将一根灯草送进女子的鼻孔,逗她打喷嚏。据说女子若破了身子,在打喷嚏之后净桶里的草木灰会有被吹动的痕迹,反之若草木灰纹丝不动,便是处子。
  朱蕴娆又羞又恨,瞬间犯起牛脾气,伸腿一脚踢翻了净桶。桶里松软的草木灰顿时撒了一地,被吹得满殿都是灰尘,慌得那两个稳婆叫苦不迭。
  女史看着两个稳婆手忙脚乱的窘态,不禁火冒三丈地厉声喝道:“贱婢越老越糊涂,她踢了净桶,你们还不会动手验了?”
  她这一句话让朱蕴娆瞬间目眦欲裂,硬撑的倔强终于再也绷不住,大颗的泪珠从眼中一滴一滴地涌出来,打湿了她惨白的脸颊。
  她被几名内监强按在床榻上,五六个宫女抱住她蹬动不休的腿,强行褪去了她的里衣。
  当双腿被稳婆分开的一瞬间,朱蕴娆蓦然哭泣了一声,泪眼朦胧地望着女史哀求:“我不躲了……让这些人出去……”
  女史眼中闪过一道幸灾乐祸的寒光,却面无表情地回绝:“小姐不肯留物证,我就只好替你留人证了。”
  朱蕴娆的心瞬间坠入冰寒的谷底,意识到此时此地根本没人会怜悯自己,只能绝望地任人摆布。羞辱的查验就像凌迟,揪着她的心千刀万剐,直到体无完肤、鲜血淋漓。
  朱蕴娆在众人的目光下毛骨悚然,被压制的身体本能地开始抽搐,直到终于被人放开,她才发疯似的扯下帐子,一声不响地躲进床榻深处,拒绝任何人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女史冷眼看着朱蕴娆躲进帐内,得意地挑了挑眉,故意用能穿透锦帐的音量问稳婆:“结果如何?”
  “回女史的话,小姐确实已非完璧。”一名稳婆低声回答。
  女史听了她的回话,不悦地皱眉问了一遍:“你说什么?”
  另一名稳婆立刻机灵地大声重复:“回女史的话,小姐的身子已经被男人破了。”
  女史这才瞥了一眼纹丝不动的帐帘,面带得色地缓声道:“哦,那就派人将她守住,等候王爷发落吧。”
  朱蕴娆孤零零一个人躲在昏暗的帐子里,双手抱膝蜷成一团,下唇上深深地印着一排带血的牙印。
  此刻她脑中空空什么都想不起来,也什么都懒得去想。她觉得自己最好也能化成一抹空白,这样就没什么人能看见她,她也不用去看任何人的眼色了。
  偏偏这时她的双耳却变得极为灵敏,帐外看守她的宫女们不时发出窃窃私语,竟能一滴不漏地落入她耳中。
  “到底谁把她的事告出去的呀?”
  “去,你还不如问谁没告才是……”
  朱蕴娆低头看着自己赤裸的脚趾,动了动,木然地等着有人来处置自己。
  到了这步田地,死又怕什么?她麻木的头脑茫然到最后,慢慢在空白中打了一个死结——她哪怕死了,也是什么都不会想,什么都不会说的。这里的每个人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如果他们要看她浸猪笼,那就随他们看吧。
  她失去生气的心就像一捧死灰,随时都能被人一口气吹散。
  然而昏昏沉沉中也不知过了多久,帐外不时响起的窃窃私语声却忽然变了腔调。
  “奸夫找到了!”
  “是谁?”
  “是寅宾馆里的陈仪宾。”
  “怎么会是他?”
  “可不是,刚刚他在王爷面前全都认下了。”
  “真是,迟早是他的人,何必急成这样……”
  这时帐中的朱蕴娆浑身一颤,像是被黄蜂的尾针狠狠蜇了一下,麻木的脑子终于开始渐渐恢复神智。
  她下意识地觉得自己刚刚听到的话都是错觉,直到许久之后,帐外响起一道温柔而无奈的声音:“枣花,是我害了你……”
  朱蕴娆在昏暗中睁大双眼,下一刻猛地扑上前揭开锦帐,就看见陈梅卿满脸汗津津地站在她面前,神态局促不安,眉宇间却又写满了疼惜与温存。
  于是就在这一瞬间,她像一跟头栽在地上摔蒙掉的孩子,终于回过神开始觉得疼,惊惶的小脸也皱巴巴地挤在一起,望着陈梅卿失声痛哭。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检验处女的办法:让女子坐在装了草木灰的净桶上,然后用草芯逗她打个喷嚏,如果有风吹动草木灰【漏了】,那就不是处女。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明代人信啊。
  
  这幅图就是我心目中娆娆的样子,因为涉及版权,所以不能做封面贴文案上,好奇的人悄悄看一眼就是~

  ☆、第二十二章 文月堂

  “我想回临汾……”朱蕴娆捂住不停掉泪的双眼,伏在床头断断续续地哽咽。
  陈梅卿心疼地看着自己抽抽噎噎的妹妹,柔声安慰道:“别伤心,不是还有我在吗?”
  他这句话仿佛一剂良药,让朱蕴娆心头的伤痛稍稍缓和,于是她浑身发颤地伸出手,拽紧了陈梅卿的衣袖。
  陈梅卿握住她的手,回头望着殿中的宫女笑了笑,很客气地问:“我想与妹妹说几句话,不知几位姐姐可否行个方便?”
  几名宫女本该恪尽职守,可是见他和颜悦色,对这位说话动听的清俊郎君自然心生好感,又想着此人将来十有八九会进毓凤宫,倒不如送他一个顺水人情,便依言退了出去。
  待到殿中只剩下他们兄妹二人之后,陈梅卿这才上前扶住朱蕴娆的肩,低声道:“枣花,先前我求了王爷很久,他才允许我过来看你一会儿。这里我不便久留,所以我现在说的话,你一定要仔细听。”
  朱蕴娆垂着脑袋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陈梅卿便继续往下说:“我早告诫过你,如今围在你身边的不是一群羊。你得罪了人,自然逃不过他们的报复。”
  他的话让朱蕴娆浑身一颤,像在冰天雪地里打了一个寒噤。陈梅卿立刻安抚了一下妹妹僵硬的脊背,宽慰道:“别怕,不是还有我吗?我在寅宾馆里听说你出了事,便买通了你宫里的内监,打听到女史拿你问罪的大致始末,你可知你这次是得罪了谁?”
  朱蕴娆摇摇头,想了一会儿却又点点头:“那个帮我插戴首饰的宫女,故意陷害我。还有我夜里出宫的事,也有人对王妃说了。可是石舫那里的事……我不知道是谁看见了。”
  她说着说着又开始瑟瑟发抖,泪珠在眼眶里不停打转:“那么见不得人的事,你为什么要替他认下……”
  “嘘,这件事你只当是我做的,其他的话都不必再提。”陈梅卿捂住朱蕴娆的小嘴,在她耳边悄声道,“那些宫女都是小角色,这次你会吃这么大的苦头,都是因为得罪了王妃。”
  “我什么时候得罪过王妃?”朱蕴娆无辜地直着眼睛,替自己喊冤,“王妃挺和气的一个人,我每次向她请安,她都笑得很高兴。”
  陈梅卿看着自己缺心眼的傻妹妹,无奈地点拨她:“你也不想想女史是谁派来的,若王妃没有发话,她敢这样对你?”
  朱蕴娆一下子就说不出话了,坐在床边怔怔发呆。
  “至于石舫里的事到底被谁看见,你想破脑袋也无益,你没供出他来,做的很对。”陈梅卿伸手替朱蕴娆顺了顺散落的碎发,感慨道,“否则你被囚在毓凤宫里,我也只能空着急,没法与你共患难了。”
  陈梅卿话里话外透出的关怀,让朱蕴娆的眼角再度湿润起来。于是她红着眼眶吸了吸鼻子,眼神惶惶地望着陈梅卿问:“如果我真的得罪了王妃,那往后可怎么办呢?”
  这时陈梅卿便叹了一口气,深深地望着朱蕴娆开了口:“枣花,你不是一直想要我娶你吗?”
  朱蕴娆瞬间瞠目结舌,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数,不知该作何反应——多少年的愿望现在终于就要实现,可她的一颗心却压抑地紧缩着,丝毫没有激动和雀跃:“可是……你不是一直都不愿意的吗?”
  “事易时移,这王府里的人心太险恶,我也是身不由己,”陈梅卿无可奈何地摸了摸朱蕴娆的头顶,嘴唇在她光滑的额头上轻轻一蹭,“今天发生的事才让我真正明白,换别人来保护你,我还真是不放心。”
  他蜻蜓点水一般的亲吻,让朱蕴娆瞬间如遭雷殛,脑袋嗡嗡作响。她还没来得及说话,这时陈梅卿却已紧张地嚷嚷起来:“枣花,你的头很烫,是不是发烧了?”
  朱蕴娆闻言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浑身不对劲——于是朱蕴娆人生中最为波澜起伏的一天,终于以她受惊发烧告终,结束了大起大落。
  。。。
  这天晚上,柳姨娘借着侍寝的机会,从楚王口中听说了此事的结果,对王爷偏袒朱蕴娆的作为颇有些不满,便在他枕边嚼起舌头:“那个大小姐在王府里一向没大没小、不知轻重。就端午那天,王爷在前头被人冲撞,娘娘和我们当场就气得眼泪直掉,心疼得跟什么似的,只有她笑嘻嘻地嗑着瓜子,一副没事人的样子,一看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现如今她做出这等丑事,王爷却如此轻易就饶过她,以后还怎么服众?”
  楚王却对自己闺女犯下的混事满不在乎,脸上带着大逞雄风后的惬意,慵懒地敷衍着柳姨娘:“我这个女儿,从小在外面受过不少委屈,又不能同别的郡主一样有名封,我已觉得委屈了她。谁年轻时没偷偷摸摸做过这种事?何况她与陈仪宾一嫁一娶,说起来也不算伤了体面,我们做长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柳姨娘听了这话,心中不禁气恨——她端午那日对朱蕴娆多留了一个心眼,因此才会在石舫外窥见她的私情。为了置她于死地,之后便串通了毓凤宫里看不惯朱蕴娆的宫女们,偷出金簪子作为物证,之所以没在王妃面前揭出奸夫,一则是为了让那个死丫头在招供前多吃点苦头,二则捉奸拿双,那姓齐的道士如今已经离开了王府,难有对证。谁知千算万算,也没算到这丫头是九尾狐转世,竟然勾得陈仪宾出头自揽罪名,甘愿替旁人做那剩王八。
  亏她之前机关算尽,结果只是令这丫头婚事提前,柳姨娘怎么想怎么不甘心,便搂着楚王的脖子旁敲侧击道:“我看那丫头妖妖娆娆的样子,也未必只有一个奸夫。”
  楚王眯着眼噗嗤一笑,竟然满口自豪:“我这女儿倾国倾城的样貌,是个男人都把持不住,陈仪宾一时冲动做出这样的事来,也是情有可原哪。她得亏是个目不识丁的傻姑娘,否则若是才貌双全,只怕福寿有亏,也难养活。”
  听这话里的意思,竟要庆幸朱蕴娆是他亲生的女儿,否则柳姨娘的干醋更要吃个没完了。
  柳姨娘恨得嘴里银牙暗咬,嘴上却娇嗔道:“哪有王爷这样说话的,好像人人都应该偷偷摸摸勾搭似的!”
  楚王立刻在柳姨娘的脸上啃了一口,没正经地笑道:“我不就是你偷偷摸摸勾搭来的么?”
  “王爷就爱取笑奴婢……”柳姨娘在楚王怀里撒了个娇,因为心怀鬼胎,只好打住了话题。
  。。。
  转天一早,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却是沐浴在和煦的朝阳之下。只见一名赵府的家丁走进齐雁锦暂居的客房,恭敬地向他禀报:“锦真人,府外有位生药铺的伙计正等着求见您呢。”
  齐雁锦闻言立刻放下茶盏,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紧张:“快请他进来!”
  一旁的连棋也很是激动,忍不住悄声追问:“公子,来的是连书吧?”
  “除了他还能是谁。”齐雁锦沉声回答,一时心中满怀感慨,眉宇间也油然浮起一抹惆怅。
  当“文月堂”生药铺的伙计跨进门向齐雁锦请安时,一刹那满室俱寂,主仆二人的眼角都微微泛起了湿意。
  也许人生最失意潦倒的境地,莫过于家败人亡后,他乡遇故旧。
  屋中三人默然相视了许久,齐雁锦才动了动苦涩的喉头,哑声问出一句:“三爷他可好?”
  连书站在堂中望着齐雁锦,先是露出一脸笑,跟着却又两眼落泪:“回二爷的话,三爷他好着呢。虽然人在辽东都司卫所,却也没受苦,三奶奶替他将上下全都打点好了,每天一日三餐,虽不比往日的排场,山珍海味倒是都不缺的。”
  “那就好……”齐雁锦点点头,得知自己那个活宝弟弟至少吃得还不错,心里略觉安慰,“你这次来,可有东西交给我?”
  “有的。”连书立刻应了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这是三爷写给二爷的信,请二爷先过目,二爷若有什么话也可以写在信里,小人一回辽东就给三爷送去。”
  齐雁锦接过连书呈上的信笺,展开细细读了好一会儿,却开口道:“我已经许久不写字了,就劳你替我捎几句话吧。辽东苦寒之地,请他好好保重身体,若是缺什么也要写信告诉我,我这里自然有法子替他办。你三奶奶总归是个妇道人家,为这药材生意两地奔波,到底不方便。”
  连书听着齐雁锦的话,不停点头称是,这时脸上却忽然露出腼腆的微笑,低声道:“二爷放心,三奶奶近来也不往北京跑了,等到了冬天,三爷就要当爹了。”
  “那个臭小子,竟然要当爹了……”齐雁锦听到这消息不由吃了一惊,脸上露出愉快的笑意。
  连书又陪着说笑了一会儿,随后才谈起生意经:“二爷,如今铺子里刚进了一批人参,我们三奶奶说,反正人参又不是什么坏东西,请您给那些达官贵人开方子的时候,顺便把分量多添一些。”
  “就你们三奶奶鬼主意最多,”齐雁锦听了他的话忍不住觉得好笑,却也佩服弟妹做生意的头脑,“你叫她放心吧,就说我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三章 沈首辅

  朱蕴娆连惊带吓发了一场恶烧,一连在病榻上躺了三天,这才勉强有精神穿衣下地。
  也不知为何,这三天毓凤宫里的宫女被换掉好几个,尤其是朱蕴娆暗暗记恨的那个插戴宫女,不知何时人已没了踪影。如今她已明白宫中发生的一切都是王妃在裁夺,加上陈梅卿告诫自己要谨言慎行,便决定装聋作哑,对身边的变化不闻不问。
  时值初夏,天已炎热,只有清晨和傍晚的风还算凉爽。这天早上朱蕴娆避开众人的耳目,病怏怏地走到庭中秋千上坐下,发了好一会儿呆才记挂起一件事。
  她的小羊呢?
  朱蕴娆不肯问人,便只能自己花力气去寻找。她在不大的毓凤宫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却一无所获,直到在花圃边上发现了一条被踩进泥泞中的发带。
  原来她的小羊也和那个臭道士一样,平空出现在她面前转悠个几天,然后就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朱蕴娆蹲在地上,从泥地里拽出那条肮脏的发带,缓缓卷在手指上,一刹那心中满是怅然若失的感觉。
  关于那个臭道士的一切,真像是一个梦啊……尽管这个梦美丽又可怕,可是当她从一场大病中醒来,混乱的生活似乎又重新回归了正途。
  现在夫君终于愿意娶她了,而父王也终于抛开了生辰八字的顾虑,准许他们成婚了——甚至连皇帝还未准奏也成了一件无足轻重的事。
  这年头藩王宗室的婚姻嫁娶,每每在漫长的奏请过程中被耽搁,有时连着几年不能准婚,把水灵灵的郡主活生生拖成老姑娘,也不是没有的事。因此时常有人甘冒失去爵位的风险,先斩后奏擅自成婚。
  朱蕴娆本身就是庶民,也没什么可损失的,如今既然木已成舟,那么提前成婚有何不可?更何况楚王从自身的黑历史出发,也已经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小辈们血气方刚,果然都是按捺不住的!这次不就是年轻人一个等不及,才闯出大祸来的吗?
  考虑到以上种种原因,楚王觉得自己这一招顺水推舟、四两拨千斤的手法很是高明。哪知这么英明且有才华的决定,却让从小就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朱蕴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
  与此同时,北京城里的齐雁锦正在拜访当朝首辅沈一贯。这位首辅是浙江宁波人,现年已过六十,因此只当世交之子是自己的孩子,在沏茶待客时,特意拿南方最好的果脯招待齐雁锦。
  “如今我年纪大了,总喜欢吃点甜的。论起来南方嘉果最多,却可惜我不能回家乡,只好用果脯解解馋了。好孩子,你且尝尝看,”沈首辅和蔼可亲地招呼着齐雁锦,光是指着他面前五光十色的果盒子,就能侃侃而谈,“你看红色的这个,是南京官妓坊出的玫瑰樱桃脯,一般人轻易可买不到。这黄澄澄的是枇杷脯,滋味绝美。还有这绿的,是苏州的嘉庆李,吃起来稍有点酸。紫的这个是苏州光福山出的杨梅,一斤只得二十个,味道极美,其他地方出的果子都不如它。还有这太湖洞庭出的小橘子,名字也有些意思,叫作‘漆碟红’……”
  齐雁锦笑着拈了一枚樱桃含进口中,舌尖顶着那香软的果肉,脑中忽然便想起了另一颗甜美可口、呵气如兰的“樱桃”。这一点绮思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令他不觉心猿意马,挂念起千里之外的那个妙人。
  也不知道娆娆会不会喜欢这些甜食?他的直觉告诉自己她一定会喜欢的,因为她整个人就甜得让他恨不得含进嘴里,含在嘴里又怕化了。
  一想到这里,齐雁锦的嘴角不觉浮起一丝微笑,让年迈的沈首辅误以为他吃得很开心,便乐呵呵地笑道:“既然你喜欢吃,回头我让人给你装一盒子带走。”
  这时齐雁锦才回过神来,却不推辞,很是愉快地道谢:“多谢大人惠赐,晚辈厚颜生受了。”
  “唉,不过是一点消遣的吃食,哪里值得你道谢?”这时沈首辅却摇了摇头,喟然一叹,“当年我回乡时途经扬州,也曾蒙你父亲款待,到你府上做过客。那时所见所闻,是何等的富贵气象?只可惜世事无常,你父亲在朝中遭奸佞陷害,我等同僚虽有心相救,却只恨无力回天。也多亏了你是方外之人,才能远离是非、幸免于难。如今你在京城游历,这一点南边的东西倒成了罕物,可堪寄托莼鲈之思了……”
  一旁的齐雁锦听了沈首辅这番兔死狐悲的感叹,却只是不动声色地接过话,似乎昨日种种凄凉,在他眼中已成浮云:“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自从出家之后,晚辈便早已弃绝俗务,远离红尘。今日晚辈登门拜访,一是因为记挂着大人的安泰,定要亲眼见一见才能放心;二是本着济世救人之心,为了楚王的烦恼而来。若因为一些旧事惹得大人伤心,倒是晚辈的罪过了。”
  沈首辅听齐雁锦如此一说,脸上的哀色便淡了些,从容说道:“好孩子,实不相瞒,春天楚王这事刚闹起来的时候,他的人就已经来过我这里。就这件事上,凡是我该做的、能做的,我都已经尽力,又何需累你跑这一趟?只是近来楚王府的辅国中尉与楚王闹翻,亲自带着楚宗室二十九人的联名奏疏上京,如今万岁已将此事交由礼部审理,偏偏礼部的郭尚书态度强硬,一力主张彻查此事,他若不松口,便是我也奈何不得。”
  “大人的意思晚辈自然明白,这朝堂上的事,晚辈按理不该多言,只是这其中还有一点隐情,只怕大人并不知道。”齐雁锦望着沈首辅,故意神色无奈地一笑,“郭尚书是江夏人,其父名叫郭懋,曾经被楚恭王笞责羞辱,如今他主张将此案公开勘审,正是为了令楚王颜面扫地,一雪前耻。”
  沈首辅听了齐雁锦透露的消息,面色一动,半信半疑地问:“竟有这等事?”
  “不仅如此,辅国中尉携带奏疏进京之后,就住在国子监郭监丞的家中,此人乃是郭尚书的兄长。”此刻齐雁锦的脸色平和而恭顺,尽量小心地对沈首辅说出自己掌握到的情报,这些情报琐碎而低级,既符合齐雁锦如今的身份,也不至于让沈首辅警惕生疑。
  沈首辅听罢沉吟片刻,点点头道:“你说的这两件事,我都记在心里了。好孩子,你既然是为了楚王来见我,又希望我能帮楚王做些什么呢?”
  “如今朝中既有郭尚书作梗,只怕公开勘审此案已成定局,”齐雁锦直到此刻才微微低下头,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晚辈以为,与其在朝堂上相争不下,倒不如及早将湖广巡抚和巡按御史那里打点好。晚辈多年以前,曾与时任应天巡抚,也就是如今的湖广巡抚赵大人有过一面之缘,大人如若不弃,晚辈愿效犬马之劳。”
  沈首辅听了齐雁锦这番话,十分欣赏他的机敏,此刻已经知道他是个会处事的精明人,便欣然点头道:“我近来一直为楚王的事犯愁,好孩子,也难得你愿意为楚王分忧。既然如此,我就为你写一封书呈,将你荐给赵巡抚。你去他那里协办此案,倘若发现疏漏之处,你大可以替他出出主意,由我担保,也不用怕他不听。”
  “多谢大人厚爱。”齐雁锦眼看目的达成,又说了一些寒暄的话,这才恭敬地向沈首辅告辞。
  待到退出大堂之后,齐雁锦收到了家丁准备好的果盒子,道了谢后才往外走,哪知半道上却忽然遇到一只拦路虎,邪笑着将他一把抱住。
  “我的好兄弟,你可算被我逮着了吧?还不赶紧给我来点好东西,这次我可就指望着你救命了……”此刻拦住齐雁锦的不是旁人,正是沈首辅的大公子,此人如今虽已年过四十,在年轻的齐雁锦面前却最爱为老不尊,当下与他勾肩搭背,开始不亦乐乎地诉说男人的苦恼。
  待到沈公子如此这般地描述了自己的症状之后,齐雁锦却偏开脸,满不在乎地笑道:“公子你只是微微损了元气,又不是什么大事。今后你与夫人燕好之际,记得在舌下含一片人参。”
  “就这么简单?”沈公子立刻两眼放光,觉得自己的人生都被拯救了。
  “就这么简单。”齐雁锦面不改色。
  沈公子对齐雁锦十分感恩戴德,于是亲亲热热地将他送出府外,这时连棋正拎着一包文月堂的药等在大门口,一看见他二人便立刻迎上前去,乐呵呵地笑道:“公子,您要的人参已经买好了。”
  沈公子此刻最听不得“人参”二字,一听见便眼冒绿光,像饿狼一般盯着药包打转:“好兄弟,你把人参赏了我吧,回头我差人给你送银子去。”
  “你要用人参,就自己买去,”齐雁锦装作不耐烦地回绝他,“我这人参,是要拿去救命的。”
  “我也等着这人参救命呢,”沈公子立刻厚着脸皮扬言,“我若再不济事,光是你嫂子就非得杀了我不可。”
  他涎皮赖脸地缠着齐雁锦不放,最后齐雁锦受不了他的胡搅蛮缠,只得将自己的人参拱手相让:“我何时缺过银子,你差人把钱送到文月堂去,再买一包同样好的给我送来。”
  与沈公子分别之后,主仆二人拎着果盒子回到赵府客苑,一进门连棋就撑不住先笑了:“公子,您可真会做买卖……”
  齐雁锦笑了笑还没答话,这时熊三拔已经听见了动静,循着连棋的声音从房里走出来,一看见齐雁锦手里的果盒子眼睛就亮了:“齐,你做了什么买卖?这盒果子可以给我吃吗?”
  “不可以。”齐雁锦一口拒绝。
  “为什么?”熊三拔立刻失望地苦起脸,委屈地抱怨道,“你又不爱吃甜的……”
  齐雁锦翘了翘嘴角没有回答他,径自拎着果盒子踱进了自己的厢房——凡是在北京弄到的好东西,他都要给他的娆娆留着!
作者有话要说:  
  明代的千里镜,其实就是那时候从西洋传过来的单筒望远镜,好像不少人真以为那是神器,所以解释一下。
  在此声明:本文涉及玄幻的部分,都是齐2的大忽悠。

  ☆、第二十四章 不夜宫

  转天沈首辅的荐信送至赵府的时候,赵之琦正在齐雁锦的厢房里与他说话。
  赵之琦见齐雁锦收到信时双眉微扬,嘴角竟勾出了一丝微笑,不由好奇地问道:“这是谁的信,让你笑那么高兴?”
  在他眼里,老奸巨猾的齐雁锦能够露出这样的表情,已经是很了不得的状态了。
  “这是沈首辅的荐信,他会将我推荐给湖广巡抚做幕僚。”齐雁锦一向不对赵之琦隐瞒自己的行踪,“我过两天就会回武昌。”
  介入楚宗案只是他的第一步,离他最终要打垮的那个人还很遥远——齐雁锦很清楚矗立在自己面前的敌人,是一派非常强大的势力。
  可是那又如何呢?他从来不会怵惧任何人,从来不会!
  “你这就要回武昌了?你要的手铳我还没做好呢。”赵之琦闻言颇为诧异。
  “嗯,急着回去,”齐雁锦语焉不详地应了一声,时常显得玩世不恭的目光,此时却忽然变得柔软起来,“等到差不多的时候,我会再回北京,那时你的手铳也该做好了。”
  “好吧,”赵之琦点点头,一张脸丝毫不带感情色彩地说出了一个地名,“今晚东城勾栏胡同不夜宫,我为你践行。”
  齐雁锦瞬间震惊地抬起眉毛,对赵之琦刮目相看:“你现在也狎妓了?”
  “难道你不狎?”赵之琦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手指在随身的荷包里掏了掏,往嘴里塞了一颗桂花糖。
  “我何必上那种地方给人送便宜?”齐雁锦不屑地否认,端详着自己朋友工笔画儿一般明妍的眉眼,戏谑道,“你怎会突然起了这等雅兴?”
  “前不久别人请我去过一次,我心里一直记挂着一点小事,所以想再去一趟。”赵之琦含着糖说话时,会先用舌头将糖拨到一边,圆圆的硬糖便在他腮帮上鼓起了一个小包。
  齐雁锦听得出他话中有话,也不多问,只是欣然受邀。赵之琦离开后,连棋机灵地闪进屋里,悄悄递给齐雁锦一封信:“公子,这是贵妃的回信。”
  齐雁锦闻言接过信来,展开看了,不由冷笑一声:“哼,我被她小瞧了。”
  连棋一见公子脸色不好,顿时有点急了,忙问:“公子,贵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她不肯答应我提的条件,只想拿我做个宫外的耳目,助她的儿子当上太子。哼,看来她还指望留着那帮大臣,将来好辅佐她的儿子当皇帝呢,”齐雁锦怫然不悦地回答,将信点燃后丢进火盆,“只可惜,她也不过是我用来布局的一枚棋子,想拿我当狗使唤,未免天真。”
  这时一旁的连棋却有点气馁,愁眉苦脸地叹了一口气:“可是公子,若贵妃不肯襄助,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
  “你不用担心,”齐雁锦冷冷地看着密信在火盆中化为灰烬,云淡风轻道,“她不是不肯沾手吗?我会将她拖下水的。”
  这天傍晚,赵之琦和齐雁锦领着一干仆从前往勾栏胡同时,半道上刚巧路过城隍庙市。赵之琦嘴里正叼着糖葫芦,望着热闹的庙市忽然勒住马,回头对齐雁锦说:“我要买点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